本帖最后由 开门 于 2011-9-19 10:43 编辑
对金佛山价值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许多年来,人们为她戴上了一个又一个显赫的桂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遗产,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等。
这些桂冠,毫无疑问的,多个层次的体现了金佛山宝贵价值。但是,这些价值是否就是金佛山价值的全部呢?远远不是。
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发现着。近年来,人们渐渐认识到,上述这些宝贵价值,还仅仅是金佛山的表面现象,仅仅是她头上所戴几个光环而已。金佛山自身蕴藏的巨大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
其实,金佛山的真正价值不在别处,就在金佛山三个字上,就在金佛山三个字所蕴藏的巨大的金佛山奇观上。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双佛奇观呢?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三难双佛奇观。
第一难,难以捕捉。
金佛山奇观,对当今世人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即便是本地南川人,说到金佛山奇观,百分之九之九的人,都是很不清楚的。这就难怪说到金佛山名字的由来,至今没有多少人知道,一直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见解。究其原因,就是金佛山巨大的奇观,一直没有被人们发现,一直没有被人们真实的看见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金佛山奇观体量实在太巨大。有多么巨大呢?纵横几百公里,海拔两千多米。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体量,构成了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奇观,反过来说,这样一个奇观涵盖了如此巨大的范围,所以,要想对此找到一个角度一眼望穿,一目了然,那是非常难得,非常困难的。
分析起来:云雾笼罩所致。流动的云雾,不停地裹盖着大山山脉这里或那里的的方,不断遮蔽,这就将奇观形态全貌难以展示,很少有机会让人看见一个完整的印象。
再就是太阳照射角度的不断转变原因。因为山脉走向不同,太阳照射随着季节变化变换角度,造成整个奇观形态全貌明暗不一,造成奇观形态展示流动不定,显示不全,也使人难以观察出全部面貌。
最后是观察者这个人审美意识影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同是一个观察点,同一时间,同一日照条件下,由于审美观察力的不同,有人在别人的点播下能够看见,但还是有多数些人无论如何认识不到眼前的巨大奇观存在。
按说,越是巨大的体量形象,越是稀有,越应该受到重视,得到宣传,但恰恰就是因为大的巨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观察,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认识。从自然条件看,一年本来也就一两天夕阳西下的时候有机会看见金光灿灿的全貌,但有时候一天机会也没有。如果在很少的机会中有幸得见,却因为自己的悟性不能看出名堂,那就更没有什么机会了。这就是金佛山奇观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不被人们所见识,所认同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