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花上世界~

[事迹传记] 带你领略---南海普陀山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到了大香会期间,前寺香客进香献烛者之多,真可以开设一间香烛店。虽然佛前烛台不少,可是大批香客涌进来的时候,还是无法应付,这枝烛刚插上去,那枝烛又送了来,只有把未点完的烛拿下来,换上新来的烛,如此不断的掉换下来的剩烛,每天都有好几百斤之多。尤其是杭州的香客,和上海的香客,佛前供烛,都是一百斤一对,或五十斤一对的送进来,如果香客船一到都有好几抬是大蜡烛。放得下的人,看见香灯师把他的贡烛熄了,倒也无所谓,知道这是不得已的事,同时有一句俗语,所谓「心到佛知」,「钱进山门,福归施主」,只要出了钱,发了心,我的香烛交与殿主师,随他烧香不烧香,点烛不点烛,总之我的心愿已了。有一种不知进香意义的人,他的心就放不下了,看见人家把他没烧完的香烛拿开,就有点不开心。

现在说一段香客进香,菩萨显圣的故事:
有一个远道来朝山的香客,因为他很有钱,所以买来的贡烛相当大,差不多有五六十斤一对烛,他到前寺进香时,正是进香的人最多的时候,香灯师忙着为香客点蜡烛,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这位香客把他一对大蜡烛,请香灯师点起来,刚插上烛台不久,又有其它的香客将蜡烛送来要点,所以香灯师把这位香客的一对大蜡烛熄下来,搁放着没点,再点其它香客的蜡烛,因此这位施主就大大不满意寺中的和尚,说和尚贪心,有意把他一对大香烛不点,存下来卖钱。一怒之下就带了一同来的小儿子回去,那知这个爱子,不幸在半途得病死了,这位先生也就无可奈何的买了一口棺材,把他的爱子装了带回家中埋葬。那知一到家中,看见这个已死的小孩子出来迎接他,这一来可把他楞住了!明明这个孩子同我去进香,在半途死去的,为什么又活在人世仍然未死呢?这真可说是千古的奇闻。因此大着胆子问道:「你不是随我去普陀山进香的吗?为什么现在又在家里呢?」儿子回答说:﹁那天随爸爸回来,一走出山门外,就不知爸爸到那里去了,我寻了好久,还是找不到您,正好遇见一个老人,承他把我送回来,我回来已经好几天了。」他的爸爸这一来如堕进五里雾中,摸不着头脑:明明这个孩子已经死了,是我亲手将他放进棺中,不知他什么时候活转过来的,还在我前面到家,我倒有点不相信哩,恐怕这是小孩变成小鬼来作祟我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带回来的棺材打开看看,不就马上见分晓了吗?于是当面教人把棺材打开来一看,那知棺材里已经不是放着孩子的死尸,竟变成一对大蜡烛,这好象变戏法一样的有趣,在那对蜡烛上还出现八个大字:﹁来意不诚,退回原处﹂!这一来可把这位先生弄得既惭且愧,跪下来就拜祷不止。原来这是观音大士显圣,从此以后,他每年都买很大的蜡烛到普陀山进香,再也不和香灯师们争论要点蜡烛不点蜡烛了。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上世界~ 于 2011-9-24 00:00 编辑

向蛇王借山菩萨显神通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化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甚么能力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那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着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甚么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甚么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么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林,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由来和出典。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步沙海潮音声吼如雷

当笔者初到普陀山的时候,睡在后寺上客堂里,当夜深人静的当儿,听到千步沙那里的海潮音,声若雷轰,震耳欲聋,像万马奔腾似的,比欧阳修秋声赋中所说的声音还要大上百千万倍。我最初以为是开足马力的特快车响声,继而思之,不对,这里是海洋中心,那里有甚么火车呢?简直闹得我大半夜睡不着觉,第二天问他们老住山的人,才知道是「海潮的声音」。这种雄壮宏大的海潮声,我还是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法华经普门品的偈语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到今天我才证实不谬。

传说这个海潮的音声之所以异常响亮,也有着一个小故事:就是蛇王虽然无条件把山借给菩萨开道场,但他要菩萨说出一个归还的日期来,到时候可以物归原主。菩萨对蛇王说:「那一天全山听不到我的弟子敲木鱼的声音;或者千步沙前的海潮音声不响了,那时我就把山让还给你。」普陀山现在发展到三大丛林,八十余家院庵,一百六十多个茅蓬,所以每天木鱼音声是不会断的。或者现在时局变动之际,普陀山听不到青磬红鱼的音声,恐怕就是这蛇王来讨山了,不过海潮的音声是永久不会断绝的呀!最奇观的是海潮拜浪,不管吹起甚么东南西北风,千步沙的海潮是始终不会随风转浪的,仍然是一波一波的扑向这一边来。有人说:「这是海潮拜浪」,无情的潮水也知道朝拜观世音菩萨。如果遇见大风激荡,那千步沙的波浪,若雷轰云涌,眩目震耳,来若飞瀑,止若曳练,倏然万变,不可名状,笔者往往遇着大风击浪的时候,一个人溜奔到海边,站在千步沙石上欣赏这俗人难得一见的大海之奇观,那一种身心荡然的境界,不是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的。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观音大士游天台

话说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大士,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游玩一番,换一换新鲜的空气,想罢就登上山顶的最高峰——佛顶山,睁开慧眼,瞩目远眺,遥望天台山国清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很多的头陀和尚在那里来往不息。一定是我们一家人:「好吧,我就去天台山上走一遭!」想罢一个飞步,跨过「观音跳」(观音跳在紫竹林那一边,现有观音菩萨足迹,印于石上,传说观音菩萨是由此跳过海去的),来到天台山国清寺山门外,只见山明水秀,老树成荫;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真是「别有天地在人间」。国清寺里的五百个阿罗汉,他们每天三三两两的站在门外,东张西望,希望有甚么善男信女的大心檀越,来山进香,可以广结善缘,随手布施金钱。他们一眼看见观世音菩萨,衣履整齐,威仪庄严,以为这一个有钱的大护法,一定有很多的金银与我们结缘,因此他们都拿起看家的法宝来了,把衣服兜起来一齐说道:「阿弥陀佛,结结缘!」观世音菩萨以慧眼看出他们皆是活罗汉,应化人间,逢场作戏。一个个的活像真的,把观音围着化缘,他们也不知道彼此皆是一家人,更不知道是南海普陀山的大菩萨,简直被他们围得没有办法,菩萨只有笑而不言。最后还是国清寺的方丈大和尚,道德高尚,另具慧眼,他看这位不速之客,一定是那一座名山的大菩萨,下降人间游方度化的,因此赶紧上前,推开众人,打起招呼,合掌问讯:「请问大德,是从那座名山而来?」观音大士也就答礼道:「我是南海普陀山慈航普渡的观世音,今天特来贵山一赏名山胜境。」那一班傻罗汉,一听说是观世音更加高兴起来:「难得大菩萨光临敝山,使我们增光不少,一定在我们这个小地力,多盘桓几天,让我们这些小罗汉们供养供养大菩萨,我们大家做罗汉菜,请你吃我们的罗汉斋。」这就是俗人所说的:「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造桥罗汉建塔

观世音菩萨来到天台山,东游西玩,不知不觉的已经玩了好几天,每天都有不少的罗汉请他吃罗汉斋,同时又看罗汉们不是刀耕火种,就是静坐修禅,不觉从心中生起一种敬慕心来,心想我在这里整天的受他们供养,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一心想要对这座名山,有所报效,也好留一点「圣迹」才不负此行。有一天对他们罗汉说:「贵山虽有宽畅的大殿,但缺一座高大的宝塔,这是美中不足,不够庄严。我建议你们,能再建造一座宝塔,那就更壮观了!」其中有一位罗汉插嘴说道:「本山没有宝塔,并不大要紧,最感头痛的是我们千丈岩缺少一座交通桥,实在太不方便,人们来来去去的,总要绕一个大圈子,在我看来,不如先造桥,然后造塔。」观音菩萨,为欲成就这一件好事,便带着试探的口吻对他们说:「造塔是供养佛的,众生见了礼拜旋绕,有莫大的功德;桥虽重要,可是塔也不能少,现在我们分头工作,你们五百位罗汉,共同造塔,我一个人来替你们造一座桥,好不好?」五百罗汉,一听此话兴奋极了,齐声说道:「好呀!好呀!承蒙大菩萨不弃,发心帮助我们,这是再好没有了。」菩萨又说:「我们不妨来个竞赛,限定一夜之中,要把宝塔和大桥造成功,看谁的工作先完成?」罗汉们都是大神通的人,这一点小事算得了什么,一致的答道:「好!好!说做就做,今天夜里我们就开始吧!」

他们两方面,各人心中皆有各自的打算,观音菩萨心想,要建筑一座高大的宝塔,一夜的时间看他们到那里运这些砖木材料来?我想他们是不容易竣工的,我只要如此这般,一座大桥就能造成功。罗汉们意谓:难道我们五百位大阿罗汉,输给一个观世音菩萨?俗语:「双手难比四拳,你看,千丈岩的地方,有这样高,这么阔,而想造一座大桥,一夜的工程,不怕你有什么通天的本领,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双方皆存了轻估对方的心理,都以为自己有办法,了不起。

当更深夜静的时候,国清寺里送出清脆悦耳的钟声,大家也很熟习这是大众的号令(佛家的内行话叫做开大禁,就是招呼大众睡觉的号令)。罗汉们等到大家都睡了觉,便开始工作,他们这时大显神通,搬砖运石,搬的搬,砌的砌,忙得不亦乐乎,观世音菩萨为了好奇心驱使,躲在山凹里偷看他们如何建造宝塔,在黑暗中只见人头攒动,来来往往的忙个不休,他们真是神通广大,很快的时间,就把一座宝塔起得很高,真不愧是得了六神通的阿罗汉,不能再轻视他们无能了。这时观音菩萨忽然想起,自己是和人家比赛的,怎么老看着人家造塔,自己造桥的工作还没有动工,天已经差不多四更左右,如果再不动手的话,岂不是要打败仗了吗?祂赶快的一个飞身,跨上高山,显起大菩萨的神通妙法来,两脚跨在「千丈岩」的两岸,双手拉着两边山头,往中间一合,说也奇怪,山上的石头见了祂好象和好的面粉一样的柔软,两个山头,合成一起,就成为历史上千古有名的天台山上的「石梁桥」。观世音菩萨把桥造好了,外边的天还没有亮,再去看看罗汉们的宝塔,还没有竣工,菩萨忽然故意的和这班罗汉们,开一次玩笑,躲在山凹里学起雄鸡的声音,喔喔的啼个不休,罗汉们正忙得起劲的当儿,只有一个宝塔顶没有盖上去,忽然听到金鸡报晓的声音,以为是金鸡三唱五更明,不管工作完成不完成,时间一到就要住手,因此宝塔的顶没有盖上去,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五百罗汉一夜建成的「通天塔」。同时也有人说:「罗汉的功德没有菩萨圆满,所以宝塔不能完工。」

第二天,天台山附近城市里的居民,屋上的烟囱都不翼而飞了,大家早上起来烧早饭,因为没有了烟囱,熏了满屋的烟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没有办法,只好在墙上开个洞排烟,起初以为一家如此,那知全城皆然,每家屋顶上的烟囱的砖头都没有,不知被什么人取去了,经过地方政府调查的结果,原来天台山国清寺忽然多了一座很高大的「通天塔」。大家听了都涌了去看,宝塔的砖头很不整齐,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黑黑白白,煞是奇观。这时大家才知道全城的砖头皆到了这里来造了宝塔,同时也都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显的神通,他们不但不怒恨,反而更加敬佩罗汉们的法力无边,因此习惯成了自然,一直到今天,天台山附近城市的居民屋上都没有烟囱,这也成为那个地方的风格,同时我们也多少知道一点地方常识,这就是天台山地方没有烟囱的由来。

五百罗汉因为所造的宝塔,一夜未能竣工,成为千古遗憾!后来查明还是观世音菩萨暗中与他们开的玩笑,使他们不能完成,功亏一篑,这个玩笑开得真大,真是岂有此理!罗汉们心想你为什么到我们天台山来欺人,使我们五百人都被你愚弄,倒了架子,要我们当场现丑,今后我们有何面目见人?他们越想越恼,大家因此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目的是「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欺人太甚,我们这次吃他的亏,倒了架子,我们应该如何报复他一下?」其中有一位罗汉站起来建议说:「他能到我们天台山和我们取笑,教我们倒了架子,我们也可以一齐到普陀山去闹他一个天翻地覆,方出我们心头之恨。」大家一齐答道:「对!对!我们说去就去,乘着普陀山二月里是大香会期,二月十九又是观音圣诞,我们就在这时候去正好,乘来山进香的客人特别多,我们可以混进去,使他们人不知鬼不觉,我们可以看时行事。」说罢,纷纷的各显神通,腾云驾雾的直奔普陀山而去。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

话说五百位大阿罗汉,离开了天台山,一齐来到南海普陀山住下,他们都是化成挂单的穷和尚,衣服不齐,破烂不堪,穷相毕露,甚至还有变五体不全、瞎眼哑口的丑和尚,更有什么十不全的疯颠僧,奇奇怪怪的无所不有。他们的目的是来破坏观世音菩萨齐整、庄严、清净美观的道场,倒他的架子,所以他们格外的装出穷样子,坏形相来,看见香客就把破海青兜起来向香客要钱——化小缘,到处皆听见他们的化缘声:「阿弥陀佛结结缘」,香客见他们可怜的样子,也还随缘乐助,拿出银子来分给他们;因此一直到现在,普陀山化小缘就成了风气习惯,大香会期间,各地都有很多的出家人,赶到普陀山来过香会期,化小缘。笔者在山上挂单时,有时也逢场作戏,跟着大众后边凑热闹,兜起衣服来向施主们化小缘,横竖不要我去叫唤,我是站在人丛中随缘的,看见香客走来,我们一字儿排起来,随着大家把衣服兜起,施主从我面前经过就随手拿出东西结缘,我们可以随手而得到很多东西,有的施针线毛巾线袜,铜钱钞票,种种不一。这种境界因为当时是罗汉在普陀山化小缘的,因此后人也就学起罗汉来化小缘,称这境界名之曰「罗汉境界」,懂得佛法的施主们并且很恭敬这一班化小缘的乞士,恐怕这些人当中总有罗汉隐藏在里边,所以对他们不敢随便轻慢,这就是普陀山和尚化缘的由来。

有钱的大斋主,来山进香,打千僧斋供养十方云集来山的僧宝,五百罗汉来过堂应供,在未过堂吃饭以前,他们罗汉私下开了一个会议:今天我们去过堂,我们大家把罗汉肚子放下来大吃一顿,总要叫他斋堂的饭不够吃,也教观音菩萨失失面子,倒倒架子,我们也算报复他一下。因此他们五百个饿虎星下凡似的穷罗汉,念过供养咒后,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而特吃起来,三碗不够,五碗不饱,七碗八碗仍然不肯休,这一批生力军打起冲锋来,不要三五分钟,把斋堂的饭吃得一乾二净,结果五百人吃了五千人的饭还是不肯罢休,弄得大众不得下台,他们还是在斋堂闹着要饭吃,同时还说出好多不堪入耳的话来:「什么四海闻名的普陀山,连我们这几个和尚来吃饭都不够吃,还称什么大菩萨道场呢?不把饭给我们吃饱,我们不走!」他们七言八语的闹成一堆,最后还是纠察师父说好说歹请他们暂时出去:「今天已经临时煮了好几大锅的饭拿来,还是不够你们吃,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明天打斋一定给你们吃饱。」「好!明天饭再不够我们吃,我们就老实不客气的把你们的千僧大锅打掉。」和尚们说罢恨恨而去。观世音菩萨没有想到他们这一班捣蛋鬼来,以为是那里来的挂单的和尚,现在才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为欲报复前恨有意闹普陀山而来,他们来开玩笑,失了普陀的面子,闹得全寺不安,大众均在纷纷议论:「这些和尚不知那里来的,他们真是罗汉肚子,吃得这样多,如果这样吃下去,我们普陀山还要被他们吃穷呢!明天打斋,他们又要来吃,不知需要几十石米给他们吃?不够还要闹,饭头师现在辞职,不敢烧饭,怎么办?」这时忽然有一个和尚来说:「我愿当饭头,不怕他们有多少罗汉大肚皮来吃,我都教他们吃不了。」第二天果然这班饿虎似的穷罗汉,又在斋堂里打起冲锋来(军人抢着吃饭曰打冲锋,此语借用),可是他们不知道菩萨已有了准备,这时的饭菜源源而来,无有缺少,吃得他们「大腹便便」的不能再吃了,可是饭桶里的饭,仍然未曾见少,纠察师这时胆子也大起来,提高嗓子大声说道:「请大家发心吃饭,开了一个饭店,决不怕大肚子,你们昨天没有吃饱的人,今天尽量的吃,不怕你有多大的肚皮,我们的饭菜,你们是没有本领吃得完的!」五百罗汉这时也知道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明知罗汉是斗不过菩萨的,因此他们也就一声不响的走了。他们走过了以后菩萨吩咐把山门关起来,不许他们再来取闹,罗汉看见菩萨把山门关起来不准他们进来就说:「好!我看你山门关到什么时候,你那一天山门开下来,我们就来要饭吃!」这就是前寺大门永久不开的由来,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浓厚神话趣味的故事。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一位饭头师,是菩萨现身的,所以才能对付五百位罗汉,最后才能把罗汉送走,恐怕今后再有什么罗汉们来开玩笑,因此就把菩萨烧的这一锅饭,罗汉们吃不了的陈饭,留下来掺进第二次新饭中,不论临时添多少人,都够吃的,从无粥少僧多之虑,如此新新相陈,一直到千百年后的现在,还是如此。这就是前寺掺陈饭的由来。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铁观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师代谒圣天子

普陀既为名山胜地,又是菩萨应化,高僧辈出的古道场,当然是天下崇风,四海闻名。因此历代有不少的当今皇帝,御驾亲临。有的是游幸名山,欣赏海上风光,有的是专程前来,朝山拜佛,为太后娘娘还了心愿的。普陀自从开山到现在,也不知有多少当今皇帝,王公大臣,来山进香,朝拜观世音菩萨。

在过去皇帝出门,不是像现在总统出巡这样随便,因此万岁驾临普陀山时,也不是像现在总统游普陀这样方便了。过去皇帝到那一个地方,或那一个佛寺,圣驾亲临、那真是不得了的了不得,全山清洁运动不要说,就是预备铺张接驾的排场,也不知要费煞多少人的苦心,深恐有欢迎不诚,招待不恭之罪嫌。

有一次也不知是那一位皇帝万岁(忘记名字),御驾亲临到普陀山,在好多天前,地方官就派人通知普陀山普济寺的方丈大和尚,要他把全山整理清洁,合寺扫洒张灯结彩,欢迎圣驾,寺内大和尚接到通知以后,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万岁皇帝,亲自来山进香,使民众增信心,为名山增加光彩;惧的是自己没有学问,深山里的和尚,不但没有见过皇帝,就是地方的县府也很少见过,如果对皇帝的礼貌上稍有不周,就有冒犯圣驾的罪名,为了此事,大伤了脑筋。

在万岁皇帝未来之前,普济寺方丈室开了一次高阶会议,一方面筹划万岁来山布置欢迎的场面,另一方面就是大和尚不敢出面接驾。可是一国之主的皇帝来了,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怎么可以不出来接驾呢?可是这位大和尚,是一位老修行,平时在寺内,对住众们开示,讲得很好,然而一到大庭广众与大人物接谈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和尚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一国之君来了,不能不以礼相见呀!见面时一定要有问必答。要晓得在专制时代的君主面前讲话,如果有一言之差,重则名山变色,轻则有慢君之罪,事关全山僧众的安全,一定要推选一位能言善辩,胆识过人的和尚来,代替方丈和尚见驾。开会的结果,大家公推客堂里书记师代表方丈和尚接驾,这位书记师是中年出家,想当初也是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不但见多识广,而且博学多才;不但威仪严肃,而且相貌庄严,因此这位书记师便代替见驾,面论佛理之荣。

顶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顶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顶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10:28 , Processed in 0.347186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