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花上世界~

[大德开示] 星云禅话---星云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义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感恩布施
顶礼星云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7)---《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
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关怀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持具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前近.
归宗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语下,顿然彻悟.
-------------------------------------------------------
归宗禅师的"佛法心要"是什么?慈悲心,菩提心,般若心,总之一句,就是禅心.
修学佛法未成而退,这是对自己本分事放弃责任.
一句"天气严寒"的关怀,别人都这么关心自己,而自己却不关心自己.
一句"途中善自珍重"的勉励,终于使灵训回到家门,认识自我!
禅,有时说尽了千经万论,禅的边还没有摸到;
有时只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彻骨彻髓地认识自家本来面目.
归宗禅师的慈悲关怀,那也是由于十三年的照拂;灵训的彻悟,那也是因为机缘成熟.
"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
实不虚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8)---《糖饼》
有学僧到睦州道明禅师那儿去参访,禅师问道:"你平常都看哪一方面的佛学?"
学僧没有隐瞒,回答:"曾经读过唯识法相."
禅师再问:"能够讲说唯识论吗?"
学僧谦虚地答道:"不敢."
禅师拈起一块糖饼,分作两片,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怎么说法?"
学僧无语为对.
禅师追问:"这个东西叫糖饼对呢,还是不叫糖饼才对呢?"
学僧紧张,汗流浃背地回答道:"不可不叫作糖饼."
禅师看看,随即轻松地问一个侍立在旁的沙弥道:"一块糖饼分作两片,你怎么说法?"
沙弥毫不犹豫,说道:"两片留在一心."
禅师再问道:"你称它作什么?"
沙弥回道:"糖饼."
睦州道明禅师哈哈大笑:"你也会讲唯识论."
--------------------------------------------------------
学唯识和学禅,方法和方向都不一样,唯识重知识,重分析,而禅不重知解,不重分析.禅者是直接本心,见性成佛.禅师们的言句幽默,态度亲切,他们不喜欢板起面孔说教,他们有时说东,实在指西;有时打你骂你,实在是爱你护你.唯识家横说竖说,要明唯识义,而禅者一句唤它作什么?曰:"糖饼!"已将"三界唯心,万识唯识"表达无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9)---《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后非常欣悦,对禅师益加尊重.
----------------------------------------------------
有人常常问道: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
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
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
无心就是禅心,惟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灭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土则灭除一切烦恼、差别、对待,是绝对解脱快乐的寂灭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慈悲》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打坐参禅,因此就跟随佛光禅师学禅,时日一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一起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了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正要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就对两位哥哥道:"你们两位前往参学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气愤地指袖而去.这位新寡妇人一个妇道人家要独自抚肓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幸好有这位三弟自愿帮助她.
她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
三弟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弟再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
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三弟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再守孝三年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一户人家的小儿小女都长大了,三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
-------------------------------------------------------
这位三弟,喜好参禅,他虽然没入山打坐,反而为一家孤儿寡母服务,不为世间的五欲六尘所转,反而转变秽土为净域,可以说这位三弟才是真正懂得禅机的.所谓禅者,如果能活用,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11)---《慧可安心》
神光慧可禅师翻山越岭来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祖师,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面壁静坐,不理不睬.慧可于是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入膝.达摩看他确实求法虔诚,才开口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慧可道:"惟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不能至,汝公以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慧可听此诲励,即以刀断臂在达摩座前.
达摩说:"诸佛求道为法忘形,你今断臂,所求何在?"
慧可答道:"弟子心未安,请祖师为我安心!"
达摩喝道:"把心拿来,我为你安!"
慧可愕然说道:"我找不到心呀!"
达摩微笑说道:"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
神光慧可于找不到处,得到一个转身之处,终于豁然开悟,我们的烦恼本空,罪业本无自性,识心寂灭,没有妄想动念处,就是正觉,就是佛道.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5:43 , Processed in 0.200331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