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金刚三昧

经幢集合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梵天寺经幢
石雕蛟龙腾飞,精妙绝伦。

杭州·梵天寺经幢  


幢身上刻有《大佛顶陀罗尼经》和钱弘俶的建幢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刚三昧 于 2011-9-8 21:37 编辑

浙江的-塔和经幢 ( 一 ) 杭州•龙兴寺经幢
浅谈古代浙江的高层建筑--塔和经幢

塔的原生地在印度,最初是珍藏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墓冢,外观呈半圆状。东汉随佛教传入我国时,正值华夏大地神仙思想大流行之时,“神仙好楼居”,于是塔的形制慢慢由低矮的、实心的墓冢转向拔地连天,可以攀登的高层建筑。可以说,这种递变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是对一种外来形式的脱胎换骨的改造。
  
浙江现存古塔多达百余座。从唐到清,系列十分完整。从形制上看,有楼阁、亭阁、密檐等多种式样,从质地上看,可分木、砖、砖木混合、石、铁等。构造复杂,制作精致。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看,以五代吴越与两宋时期所建之塔,数量最多,质量最高。
 
 唐代的塔多为砖结构的筒状楼阁式塔,平面方形,立面自下而上逐层收缩,略呈梭形,轮廓缓和,后来增加了木构腰檐和平座以作装饰。宁波的咸通塔、临安功臣塔是其代表。但它立面布置较为呆板,缺少文人所需要的端庄凝重而又飞扬灵动的浪漫气质。进入五代,钱氏的吴越国以“善事中原、保境安民”为国策,并又笃信佛教,“寺塔之建,倍于九国”。此时,杭州人喻皓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保留真名实姓的造塔高手。他使塔的构造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平面由方形改作八边形,内部采用双套筒结构,外观为楼阁式。这样平面和公共空间可以加大,结构上更为稳定,平座部分的实用价值和安全系数得到提升。这是建塔技术的一大进步。相传宋太宗曾经征召他到开封,主持建造高达100米的开宝寺塔。流风所被,遍及全国。经过他的努力,楼阁式塔遂成为中国古塔的主流形制和典型风范。因此,也可以说,塔是浙江人对中国古建筑的一大贡献,值得历史学家好好地写上一笔。现存浙江几个着名的古塔,如杭州六和塔、湖州飞英塔、黄岩灵石寺塔、松阳延庆寺塔,大抵皆是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产物。
  
中国人历来对古塔有着独特的钟爱情结。在古代,上自公卿百官,下自贩夫走卒,都把登临宝塔作为一件赏心悦目的好事,都会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叹。在中国,以建筑物的平面铺开为特征的建筑格局中,塔作为一种高层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的挺拔峻峭,突破了人们视觉构图中的横向平淡。其次,楼阁式塔具有极富审美价值的曲线外观,那富有节奏美感的弧线轮廓,舒展如翼的飞檐挑角,流畅美丽的?门线条等等,都可以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思。楼阁式塔的内部还有供人们登临的旋梯,可以外出至平座极目远眺,饱览无限风光,感悟到蓬勃的生活节律与开阔豪放的胸襟。实际上,这种舒心的惬意和对佛祖的虔诚信仰,实在是很难协调的,所以这或许是后来塔的宗教意义逐渐被淡化的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塔的宗教功能进一步被淡化。浙江各地主要流行镇风水、启文运的风水塔。此种塔与佛教关系不大,一般都建在城旁的高点上。当时的主流社会以为这样可以多出功名。结构上从双套筒结构变为空筒结构,塔壁较薄。以砖塔为主,出檐很短,平座用简单平砖隐出表示。这类塔往往成为所在地的标志性建筑或风景名胜。
 
 经幢中“幢”的原意是佛像前所立,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后改为石质,形制与塔相仿,通常为八角形石柱,顶上覆以石质八角屋顶,上刻《陀罗尼经》,建于寺庙大殿前。经幢出现约在唐初,我省现存经幢绝大多数建于唐或五代,主要分布在杭嘉湖一带,如海宁的安国寺经幢、杭州梵天寺经幢等。均仿木构,雕刻繁复精致,做工精细,但由于不能登临,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影响甚微。
  
总起来说,塔和经幢是古代的高层建筑,都与宗教有关。两者相比,经幢更具专业性,塔则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龙兴寺经幢

 浙江省现存最早的石质经幢

龙兴寺经幢位于杭州延安路与凤起路交界口,原龙兴寺内,筑于唐开成二年(837年),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石质经幢,也是我国为数极少的早期古代建筑实物。
 
 龙兴寺创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年),全盛时,史称“广袤九里有余”,差不多包括今杭州灯芯巷至戒坛寺巷一带,或许是杭州历史上最大的佛寺。但世事沧桑,昔日佛号喧天、香烟缭绕的盛况早已烟消云散,至清光绪仅为小寺,1959年扩建延安路时拆除,仅存经幢。
  
经幢原有东西两幢,现仅存一座。石幢通高约4.2米,《龙兴尊胜幢记》称:“石高五尺六寸,八面,周广六尺四寸。”由须弥座、磐石、幢身、腰檐、短柱、上檐、宝幢顶相叠而成。八角形磐石每壁面雕有勾栏,上刻云拱。华板雕菱形规矩花纹,刻划粗放,是研究中国唐代建筑构件难得的实物资料。短柱雕有十六尊造像,即四佛、八胁侍、四力士,人物平实,姿态各异,气质丰满,具较浓厚的唐风。檐子为屋脊形,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这是密教经典,也是一般经幢常刻用的经文。上有额题篆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微妙救危济急之宝幢”。幢身八面,文每面十列,惟第四面十一列。前刻经序、行书,后为经文、题记,皆正书,径六七分不等。字迹清晰,运笔流畅,遒劲有力,镌刻精湛。
 
 书迹出自唐胡季良之手。《宣和书谱》称胡之行草,“字体温润,有秀颖之气,兼工篆书”。但胡氏书法真迹,传世绝少,书家无缘识面,其成就鲜为人知,故清阮元在《两浙金石志》一书中对其推崇备至,誉其为“武林城中罕见的唐人遗迹”和“杭州金石之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地藏寺大理国经幢

南诏与中原的唐朝并不和睦,南诏国一直是唐朝和吐蕃争抢的政治力量,南诏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唐更迭宋后,南诏逐渐消亡,继之为大理国,宋挥玉斧在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中原的无力,毕竟北方的野心带来的压力要大得多,良好的外交让大理国成为了大宋朝最好的马匹等物资供应商,着实让人民富了起来,难怪金庸把大理段氏也写得那么的浪漫。

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南侧的昆明市博物馆(原古幢公园)内,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正中屹立着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的大理国经幢。因所此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是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布燮(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石幢”或“梵文经幢”,俗称“古幢”,后来地藏寺倒塌,古幢长期埋没地下。1919年古幢从地藏寺废墟出土。雕刻精致,线条鲜明细腻,形象惟妙惟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塔和经幢不仅外形、建筑材料上不一,而且内涵和用途也不一样。经幢是我国古代一种柱状佛教石刻,由多段八棱石柱和多层盘盖相间迭加而成,一般分为幢顶、幢身和幢座三大部分。经幢用来刻《陀罗尼经》,刻在八棱形的幢身上。据“大藏经”记载,念《陀罗尼经》可解脱一切罪恶,所以建经幢的目的主要是超度死者,造福生者。经幢雕凿精美,装饰繁杂,内容都是佛传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幢呈锥状,七层八面,沙石质,高7.5米,基座为八边形的须弥座,边上刻莲花;层与层之间有界石。须弥座上浮雕着八龙,两龙一组,争戏绣球,飞腾于云纹之中,四角有地神蹲伏。须弥座上端雕刻汉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弘誓愿》及《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即《造幢记》)。从《造幢记》的铭文来看,此幢是大理国议事布燮(高级参政官员)袁豆光建造,是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造幢记》的内容是记述大理鄯阐侯(昆明的最高长官)高明生的功业。造幢的目的就是为高明生“圆功”。从文体上来看,全文500多字,骈文与散文兼行,充分反映了当时白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层,雕四大天王像,约高1米,披甲戴冑手执法器,威严庄重。天王足踏夜叉鬼。天王之间遍刻梵文《佛顶陀罗尼经》。

第二层,四面设龛,依密教经典,大日如来在此以四方佛应身出现,东南西北四塞中依次为宝生、阿弥陀和不空成就佛,塞外各有一怒目圆睁的金刚,在该层上下界石的外缘,每面浮雕跃坐六位佛,每三位一组,该层共有佛神40尊。

第三层,四面四龛,为四大菩萨。东为虚空藏菩萨,三头六臂;南为地藏王菩萨,披风帽,穿袈裟;西龛为除盖障菩萨,四臂;北龛为观音菩萨,40只手如孔雀开屏环列身后。四塞外有密教四供养菩萨。该层共有神众42躯,各菩萨、神众面目和蔼,造型优美。

第四层,四龛四佛,龛内四佛略小,龛外四隅佛较大,该层共有神佛40躯。

第五层,圆雕四只迎楼罗,即大鹏金翅鸟。

第六层,有庆殿四座,共有如来及侍者28躯。

第七层,有佛母、胁侍、天王共32尊。

幢顶是葫芦形宝顶,周围雕莲花瓣座。
整个经幢共有佛、菩萨及护法神众共300余尊,高者约1米,小的不足3厘米,宗教色彩浓厚,与当时中原经幢风格迥异。雕凿匠人技艺高超,刻工精细娴熟,采用圆雕技法,线条明快流畅,极富立体感。可谓匠技精绝,海内罕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5:25 , Processed in 0.137139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