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佛教文化] 阿含经中所记载的大乘佛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九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世尊!彼当云何修习,多修习住,于此法、律得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摩诃男: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彼于尔时,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如是,比丘住在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修六随念,乃至疾得安隐涅槃。
  何等六念?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险众生中,无诸挂阂,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5、如来为最上者

阿含经中明确记载,如来为最尊无上者,一切声闻、缘觉皆不能及!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
  (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十五日持八关斋法。
  是时。诸比丘白世尊曰。如来是诸法之王。诸法之印。唯愿世尊当为诸比丘布演此义。诸比丘闻已。当奉行之。
  世尊告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具分别说。
  于是。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月.十四.十五日说戒.持斋时。到四部众中。当作是语。我今斋日。欲持八关斋法。唯愿尊者。当与我说之。是时。四部之众。当教与说八关斋法。先教作是语。善男子。当自称名字。彼已称名字。便当与说八关斋法。是时。教授者当教前人作是语。我今奉持如来斋法。至明日清旦。修清净戒。除去恶法。若身恶行。口吐恶语。意生恶念。身三.口四.意三诸有恶行。已作.当作。或能以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或能以愚痴所造。或能以豪族故造。或能因恶知识所造。或能今身.后身.无数身。或能不识佛.不识法。或能斗比丘僧。或能杀害父母诸尊师长。我今自忏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关如来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尼拘留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释种诸豪姓者数千人众。往诣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诸释白世尊曰。今日当作王治领此国界。我等种姓便为不朽。无令转轮圣王位于汝断灭。若当世尊不出家者。当于天下作转轮圣王。统四天下。千子具足。我等种姓名称远布。转轮圣王出于释姓。以是故。世尊。当作王治。无令王种断绝。
  世尊告曰。我今正是王身。名曰法王。所以然者。我今问汝。云何。诸释。言转轮圣王七宝具足。千子勇猛。我今于三千大千刹土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成就七觉意宝。无数千声闻之子以为营从。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今用此位为  得已后复失
 此位最为胜  无终无有始
 以胜无能夺  此胜最为胜
 然佛无量行  无迹谁迹将
  是故。诸瞿昙。当求方便。正法王治。如是。诸释。当作是学。
  尔时。诸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三宝品第二十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自归之德。云何为三。所谓归佛第一之德。归法第二之德。归僧第三之德。
  彼云何名为归佛之德。诸有众生。二足.四足.众多足者。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至尼维先天上。如来于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复醍醐于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此亦如是。诸有众生。二足.四足.众多足者。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至尼维先天上。如来于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诸有众生承事佛者。是谓承事第一之德。以获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云何名为自归法者。所谓诸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无欲.无染。灭尽.涅槃。然涅槃法于诸法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复醍醐于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谓诸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无欲.无染。灭尽.涅槃。然涅槃法。于诸法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诸有众生承事法者。是谓承事第一之德。以获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云何名为自归圣众。所谓圣众者。大众大聚有形之类。众生之中。如来众僧于此众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复醍醐于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谓圣众者。大众大聚者。有形之类众生之中。如来众僧于此众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是谓承事第一之德。以获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第一承事佛  最尊无有上
 次复承事法  无欲无所著
 敬奉贤圣众  最是良福田
 彼人第一智  受福最在前
 若在天人中  处众为正导
 亦得最妙座  自然食甘露
 身着七宝衣  为人之所敬
 戒具最完全  诸根不缺漏
 亦获智慧海  渐至涅槃界
 有此三归者  趣道亦不难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尔时。佛告比丘。如来处世。甚奇。甚特。设天.龙.鬼神.干沓和问如来义者。吾当与说之。若使国王.大臣.人民之类问如来义者。亦当与说之。若刹利四姓来问义者。亦当与说之。所以然者。今日如来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有怯弱。亦得四禅。于中自在。兼得四神足。不可称计。行四等心。是故如来说法无有怯弱。非罗汉.辟支佛所能及也。是故如来说法亦无有难。汝今。诸比丘。当求方便。行四等心。慈.悲.喜.护。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所以然者。若比丘所为众生善知识。遇。及一切父母知亲。尽当以四事教令知法。云何为四。一者当恭敬于佛。是时如来者。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度人无量。当求于法。修行正真之法。除秽恶之行。此是智者之所修行。复当方便供养众僧。如来众者。恒共和合。无有诤讼。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见成就。所谓四双八辈.十二贤士。此是如来圣众。可尊.可贵。世间无上福田。复当劝助使行贤圣法.律。无染无污。寂静无为。若有比丘欲行道者。普共行此四事之法。所以然者。法之供养三尊。最尊.最上。无能及者。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6、如来十力、四无所畏

如来的十力.四无所畏是十八不共法里的内容,是不共声闻道、缘觉道的法,是佛陀当世为大乘菩萨宣说的,小乘人虽然闻之不解,但其名相已明确地记载在阿含经中了!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九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四意断品第二十六之余
    是时。阿难白世尊曰。复以何因缘如来应与起偷婆。
  世尊告曰。于是。阿难。如来有十力.四无所畏。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得道者令得道。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众人见已。极怀欢喜。是谓。阿难。如来应与起偷婆。是谓如来应与起偷婆。
  尔时。阿难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三四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诸比丘!此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乃至其人悉善显现。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习,不放逸住,于正法、律精勤苦行,皮筋骨立,血肉枯竭;若其未得所当得者,不舍殷勤精进,方便坚固堪能。所以者何?懈怠苦住,能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增长,于未来世生、老、病、死,退其大义故。精进乐独住者,不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苦报,不于未来世增长生、老、病、死,大义满足,得成第一教法之场。所谓大师面前,亲承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觉。是故,比丘!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我今出家,不愚不惑,有果有乐,诸所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当如是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广演品第三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一人出现于世。便有一人入道在于世间。亦有二谛.三解脱门.四谛真法.五根.六邪见灭.七觉意.贤圣八道品.九众生居.如来十力.十一慈心解脱。便出现于世。云何为一人。所谓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是谓一人出现于世。便有一人入道在于世间。亦有二谛.三解脱门.四谛真法.五根.六邪见灭.七觉意.贤圣八道品.九众生居.如来十力.十一慈心解脱。便出现于世。是故。诸比丘。常兴恭敬于如来所。亦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广演品第三
  (一)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足。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憍慢强梁。诸情憺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挂碍。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堕于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谓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佛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7、无量诸佛

阿含经中已明确记载有无量诸佛、三世诸佛出世,这可不是大乘佛教创编的!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四意断品第二十六之一
(九)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众生命短。故如来寿亦短。然复此事亦不可论。所以然者。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愿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当于尔时。人寿八万岁。无有中夭者。彼善念誓愿如来当成佛时。即其日便化作无量佛。立无量众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转地住者。复立无量众生在四姓家。复立无量众生在四天王宫.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无色天。亦于其日。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众生寿短。故如来寿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说。如来当住一劫。至一劫。我亦当住一劫。至一劫。然复众生。不能知如来寿命长短。舍利弗当知。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是谓。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议。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议。世界.众生.龙宫.佛土实不可思议。然长夜恒有此念。释迦文佛终不住一劫。又复诸天来至我所。而语我言。释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当取涅槃。我今不堪见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又最后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后世尊不久当取灭度。唯愿世尊听取灭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壹阿含经等趣四谛品第二十七
(二)
     此四受由何而生。然此四受由爱而生。由爱而长。成就此受。彼便不能起于诸受。以不起诸受。则不恐惧。以不恐惧。便般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造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如是比丘。有此妙法。如实而知之。具足诸法.法行之本。所以然者。以其此法极微妙故。诸佛之所说。则于诸行无有缺漏。于是。比丘有初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更无复有沙门出此上者.能胜此者。作如是师子之吼。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九四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未来世当有几佛?”
  佛告婆罗门:“未来佛者,如无量恒河沙。”
  尔时,婆罗门作是念:“未来当有如无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我当从彼修诸梵行。”
  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时,婆罗门随路思惟:“我今唯问沙门瞿昙未来诸佛,不问过去。”即随路还,复问世尊:“云何?瞿昙!过去世时,复有几佛?”
  佛告婆罗门:“过去世佛亦如无量恒河沙数。”
  时,婆罗门即作是念:“过去世中有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我曾不习近。设复未来如无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亦当不与习近娱乐。我今当于沙门瞿昙所修行梵行。”即便合掌白佛言:“唯愿听我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
  佛告婆罗门:“听汝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得比丘分。”
  尔时,婆罗门即出家受具足。出家已,独一静处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三)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止。止。阿难。无为愁忧。夫物处世。应当坏败。欲使不变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进。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当尽苦际。成无漏行。过去世时。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将来恒沙诸佛。亦当有此侍者如阿难比。转轮圣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于是。转轮圣王欲出国界时。人民见者。莫不喜悦。尔时。转轮圣王有所言教。其有闻者。靡不喜悦。闻其言教。乃无厌足。尔时。转轮圣王默然。正使人民见王默然。亦复欢喜。是谓。比丘。转轮圣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8、佛国净土

阿含经中明确地记载了佛国净土,并说佛国净土不可思议!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四意断品第二十六之一
(九)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众生命短。故如来寿亦短。然复此事亦不可论。所以然者。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愿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当于尔时。人寿八万岁。无有中夭者。彼善念誓愿如来当成佛时。即其日便化作无量佛。立无量众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转地住者。复立无量众生在四姓家。复立无量众生在四天王宫.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无色天。亦于其日。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众生寿短。故如来寿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说。如来当住一劫。至一劫。我亦当住一劫。至一劫。然复众生。不能知如来寿命长短。舍利弗当知。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是谓。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议。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议。世界.众生.龙宫.佛土实不可思议。然长夜恒有此念。释迦文佛终不住一劫。又复诸天来至我所。而语我言。释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当取涅槃。我今不堪见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又最后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后世尊不久当取灭度。唯愿世尊听取灭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事终不可思惟。云何为四。众生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龙国不可思议。佛国境界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不由此处得至灭尽涅槃。
  云何众生不可思议。此众生为从何来。为从何去。复从何起。从此终当从何生。如是。众生不可思议。
  云何世界不可思议。诸有邪见之人。世界断灭.世界不断灭。世界有边.世界无边。是命.是身。非命.非身。梵天之所造。诸大鬼神作此世界耶。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梵天造人民  世间鬼所造
 或能诸鬼作  此语谁当定
 欲恚之所缠  三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  世俗有灾变
  如是。比丘。世间不可思议。
  云何龙界不可思议。云何此雨为从龙口出耶。所以然者。雨渧不从龙口出也。为从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雨渧不从眼.耳.鼻出。但龙意之所念。若念恶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须弥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众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从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雨。如是。比丘。龙境界不可思议。
  云何佛国境界不可思议。如来身者。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清净无秽受诸天气。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以过人行。如来身者。为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不可造作。非诸天所及。如来寿为短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有四神足。如来为长寿耶。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然复如来故兴世间周旋。与善权方便相应。如来身者。不可摸则。不可言长.言短。音声亦不可法则。如来梵音。如来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非世间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4:02 , Processed in 0.17321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