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平常如是

[大德开示]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随喜功德 [印顺大和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说譬喻经》中间,世尊开示了一个因为嫉妒而不能随喜他人的过犯。世尊讲,在久远劫的时候,有一位首达长老,他的门下有五千个弟子;另外有一个年轻的法师叫惟先,他的智慧非常圆满,善说讲义,常常游说各处教化众生,所以随他的众弟子有六万多人。因为首达门下的弟子,辗转听到惟先的智慧勇猛,辩才无碍,便希望亲近他,跟他参学。首达不能随喜这件事,眼看着弟子纷纷离去,心里生起了强烈的瞋恚心,就诃斥弟子们说: “惟先年纪轻轻,智慧浅薄,你们怎么可以去向他学习呢?”
惟先听到这个毁谤之后,他怎么办呢?他默然不语,善自思惟,一个愿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无论身处何处,都应当观待每一个人如同佛的化身,都应当对他供养法,互相护持,而生起恭敬、奉事的心。所以惟先为了奉行菩萨法,令他的弟子转而护持首达,就在夜里独自的离开他的国家。
  首达虽然如其所愿,但是因为不能降伏自己的嫉妒心,所以,他其后六十劫都堕在地狱恶道,受尽苦楚;(地狱)果报受尽以后,转生为人,又受无舌苦报六十劫之久,直到罪报受尽,才因前世修行的因缘,得以继续闻法修道,最后成佛,这个佛是谁呢?释迦文。
  首达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身,惟先就是现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首达因为不能随喜,而失去菩萨法。虽然看起来只是个小小的过犯,但是六十劫在地狱受尽苦楚,六十劫是无舌苦报,罪报受尽,才因为前世修行善法的因缘,才能够闻法修道成佛。所以说我们随喜别人的功德,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守护我们身口意三业,若能信奉受持者,即能成就佛道。若有过犯,但能自觉而悔改者,他的罪亦能转小。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波斯匿王带着他的军队走过祇洹精舍的时候,他听到从精舍里传出一位比丘在唱诵梵呗,声音特别和雅美妙,不光士兵停下了脚步,连象马也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倾听,不愿意离开。波斯匿王听到这个声音,非常欢喜,他就想当面供养这位比丘。当他见到这个比丘的时候,他感到非常诧异。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比丘的声音这么美妙和雅,但是相貌长得非常丑陋和矮小。他就问佛陀,为什么这个比丘的唱念这么好听,人却长得这么的丑陋呢?佛跟他讲,这位比丘叫做善和,他在过去世的时候,作为一个建筑监工。在拘留孙佛时代,拘留孙佛涅盘以后,当时的国王希望建一个大塔,来供养佛的舍利子。他作为监工不能够随喜赞叹这件事,所以工作消极懈怠,大王批评他以后,他就不服气,他充满怨气,他说:“就这一点小小的舍利子,为什么建这么大的塔呢?既浪费金钱,又浪费人力。”
  国王没有办法,就把他换掉,亲自督办这件事情。当这个塔建好之后,他看到七宝塔庄严巍峨,他就生起了无限的欢喜心,非常忏悔自己过去所说的恶言,就发心在宝塔的尖顶上,悬挂一个金铃;当风吹来的时候,金铃就发出非常轻脆悦耳的声音。他就在那个时候发愿说:‘愿我来世声音美妙,一切众生都喜爱听闻。愿我将来见佛,度脱生死。’
你想一想,国王要建一个高大的塔,他说太大了,太大了,矮一点,矮一点。麻烦了。他自己长得矮小丑陋。但他见到这个塔建好之后,他能够生起很强烈的欢喜心,能够随喜这个事情,同时又忏悔自己过去所做的不好的事,在塔上挂一个金铃,来世就能声音这么的和雅和美妙,你说这个福德也不可思议。我们如果有机会的话,如果我们建塔的时候,我们大家也挂一个金铃,我们来世的声音也可以美妙无比!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故事,为什么要讲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有机会来听闻佛法,我们很多人有机会来护持这个道场,我们在听闻佛法,护持道场的时候,我们有些地方我们可能不明白,有些地方可能一时智慧不到,不能够领悟我们法师、我们常住所做一些事情,可能依据自己的观点来评价。我们在评价之前一定要小心,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观点,去批评别人,来犯下口业。我们因为自己的观点来批评别人,犯下的口业,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三】随喜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心量在无限地扩大。
  一个不懂得随喜的人,他内心世界是贫穷的,没有办法在福田里播种成佛的种子,播种善法的功德。而常乐于随喜善法的人,他的心量在随喜的同时不断地扩大,能视他人如同自己,愿意在任何事情上与人分享,乃至以他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老子在《道德经》中间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是没有一私之心的,而是随喜大众,一心为大众造福。
  我们的心能多容纳一个人,我们的心就会为这一个人而广大;我们多容纳两个人,我们便为这两个人而广大;我们的心能容纳多大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也便有多大;我们的心能够造多大的世界,我们的净土就有多大;我们的福报有多大,就看我们的心量有多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如果有两个人共同去花园采花供佛,我们自己采了一朵花直接放到佛的面前,还是采下花以后,交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大家都有机会,一起来供养诸佛菩萨?这个功德所成的果报也是不同的。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自己采花,我们自己来供佛,我们成就是什么果报呢?是辟支佛的果报。但是我们采了花,我们和大家一起都来供佛,来随喜大家的功德,来随喜大家的因缘,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是无上的佛果。
我们在随喜的过程中间,集聚无量的善法的时候,我们自己虽然没有劳苦,但是菩萨为度脱众生的缘故,将随喜的功德回向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菩萨的果报广大无量;我们大家经常在诵经中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我们在西藏经常看到西藏的电影中有吹法螺的声音,我们吹法螺的时候,不需要用力吹起,就能发出很大的音声。如果法螺没有吹过,我们很多人在上体育课的时候都吹过口哨,我们口哨轻轻一吹,结果就发出很大响声,让周围的人都能够随喜这个号令,来统一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说:“师父!我们好不容易做了布施,但被别人随喜了,我们这样的功德不是被分去一半了吗?”那就麻烦了!我们做的功德,别人随喜,功德会不会被别人分走了呢?我们刚才的比喻中间说,我卖香,你买香,他们旁边都在这闻着,他们没有参与买卖,他们(闻到)的香气,跟我们俩闻到的是一样的。香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我们在做功德的时候,别人随喜得越多,我们的功德就越大。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间,专门就有这样的一个对话,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亦得福报。”别人便问,那我们的福报不就减少了吗?佛说:“就好像一把火炬,虽然被数百千人分取火种,拿回去来烹煮,来照明等等用途,但火炬的光明依然如故。”我们经常在庙里做传灯法会的时候,我们这一盏灯,把周围的所有灯都点亮的时候,这盏灯的光明它减少没有?没有。但是因为大家都来随喜这个功德,大家一起把所有的灯都点亮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的温暖和光明,我们都将获得更大的欢喜和福报。大家说是不是?
  修道人为何不自作功德,而是用心意去随喜他人?在《成唯识论述记》中间讲:随喜他施等,令自行速圆满故。就是说我们随喜他人所做,可以快速圆满我们自己的修行。因为修道人,随喜他人所修的善法,能让自己的智慧启发,断除嫉妒烦恼等,令心地清净和柔软。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自修福德,必须具备种种的因缘和条件,所以比起修持随喜他人的功德,要困难得多。所以在《辩中边论述记》中间说:“若不随喜,要须自行,行即为难。既能随喜,非要自行,故无难。”单靠自己的因缘,修学功德是难行之法,但是我们若能随喜他人的善法,则道业就容易成就得多。
  我们还没有能力来布施的时候,我们只要随喜他人来行布施,即能得到与布施者相同的果报。这样并不表示,自己不需要身语的实际善行;而是说明见他人修福,心生欢喜,是很难得的事,故能成就大功德。
  佛经记载,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过去世中是一个商人。有一次,在经商的旅途中,看到一座寺庙,破败不堪,他就发愿把这座寺庙重新修复。跟他一起有三十二位同伴,他们看到他发这么大的心,大家都来随喜他的功德,都被他感动,大家共同来成就这样一个事情。因为建寺的功德,他们同时得到生天的福报,释提桓因因而成为忉利天的天主,其余三十二个人,因为随喜他的福德,也都成为他的辅臣。一个商人能够发心来修复一个寺庙,三十二个同行者随喜他,因为这个因缘,他们可以得到升天的果报。我们现在弘法寺二期工程的建设,万佛寺的建设,弘源寺的建设,我们各地的寺庙都有建设,我们在看到建寺庙的过程中间,我们也能够生起随喜的心,我们也将得到不可思议的果报因缘。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故事,我们说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大家都知道要把这滴水融入大海。我们只有把个人融入大众,把这滴水融入大海,我们才能在大众的力量,大众的因缘下来成就我们自己的因缘,成就我们自己的福德。我们如果单凭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去艰难地前行的话,我们很容易被周围各种的事物所困扰,而丧失自己向上的力量和善心。我们记住一滴水不干涸要融入大海,我们要成就我们自己的无论什么样的事业,一定要把我们个人融化于大众,只有大众的力量才是无上的力量,只有大众的智慧才能成就无上的智慧。我们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是成就我们自己。在随喜别人的功德的同时,也圆满了我们自己的果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在《景德传灯录》中间,关于随喜的公案有很多,因为今天前期耽误太多的时间,现在就不一一地讲出来,之后讲义可能会印出来发给大家。
  佛以一大事因缘,在人间示现,八相成道,说法四十九载,住世八十年,他一直不停地在饶益我们众生。你想一想,他即便灭度以后,舍利还留在世间,让我们来建塔供养,恭敬礼拜,继续利益我们,成就我们,让我们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种下我们成佛的胜因。
  在这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证得六神通的阿罗汉,带着刚出家的小和尚,小沙弥出远门。小和尚跟着师父后面走着走着,就想:「我怎么样发心,才能证入涅槃的境界呢?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呢?噢,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人,我应该向他学习,成就圆满利益众生,来度脱众生。”我刚刚讲了,前面这个老师父他是证得六神通的阿罗汉,当这个小沙弥发这个心的时候,他就赶快把小沙弥的包接了过来,让这个小沙弥走在前面。走了一会儿,小沙弥又想:“成佛的路太艰难了,这么遥远,唉,还是算了吧。我能做一个小乘人就不错了!”当他的念头一生起的时候,老和尚知道了,就把包袱还给他,说你走后面去吧。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小沙弥就说:“师父,你是不是有病啊,你怎么一会儿让我走前面,一会儿让我走后面,你到底要搞什么嘛?”老师父讲:“当你发起无上成佛的心的时候,你的发心非常广大,因为成佛是一件非常尊贵的事情,值得敬重,堪为我的老师。所以这个发心很了不起,所以我恭敬你,让你走在我的前面。但你反悔退堕,只想成小乘涅槃,这样的发心,离成佛太远了,不值得我尊敬,所以你就到后面去了。”小沙弥听了之后,觉得很惭愧。他说:“我最初一念学佛,虽然尚未成就,但功德已经胜过了阿罗汉,何况未来成佛!我从此应当发起坚固的菩萨道心,不再动摇。”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个人发什么样的心,就成什么样的果。我们好是我们自己,坏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发成佛的心,成佛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发堕地狱的心,堕地狱也是我们自己。所以说,我们怎么样的发心,要看我们自己。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科学家叫牛顿,他曾经说过:“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诸佛菩萨是我们生命中的巨人,是我们众生的大善知识,所以说我们应当随喜。老和尚开辟了这个道场,成就了我们这么多的因缘,让我们有机会来听闻佛法,让我们有机会来亲近这样的大善知识,他老人家九年没打过一个妄想,他说他来谁也拦不住,他走谁也没办法,我们要不要随喜他老人家的功德呢?诸佛菩萨的功德我们要成就,老和尚的功德我们要成就,那么凡夫的功德我们要不要成就呢?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凡夫虽然还没有成就圣道,但都有启发我们的因缘。
  有一个大富翁犯了罪,被关进只有六尺见方的监狱牢房里面,你想想大富翁他以前住豪宅,坐好车,现在被关到了六尺见方的牢房里,郁闷不郁闷啊?郁闷死了。他天天唉声叹气,抱怨牢房太小,条件太差,空间郁闷。时间久了,他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突然有一天飞进来一只苍蝇,监狱里关久了,就无聊啊,就想抓住苍蝇,苍蝇飞到东他跑到东,飞到南他跑到南,飞到北他跑到北,往上飞他跳一跳,往下飞他蹲下来,他怎么样都没有办法抓住苍蝇。当苍蝇飞走的时候,他突然有所醒悟,原来一直觉得牢房这么窄小,怎么今天才发现它这么宽大。一个小小的苍蝇让他明白了“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没有罣碍,他就算睡在小的方寸的单人床上,也不会觉到狭窄,而是感到法界的宽广!
  我们每个人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我们都有最艰辛的日子,我们在睡单人床,甚至居无定所的时候,我们也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向上的力量。当今天我们有条件,我们成就了,我们不睡单人床了,我们睡高广大床,我们不住狭矮的房子,不用在厕所里做饭,我们住起了宽大的豪宅,我们的心快乐吗?我们当初在贫困时期,我们的激情到哪儿去了?我们的欢乐到哪儿去了?家庭的恩爱和睦到哪里去了?条件好了,床宽了,心却远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够随喜对方的每一个功德,随喜对方的每一次的善念,能够善于发现他,鼓励他,成就他,我们在成就称赞对方的时候,我们也在称赞我们自己,也在称赞我们这个世界。世界因为我们的称赞而美丽,对方也因我们的发现而美丽。我们一切的世界都在我们一念之间,我们与其生起嫉妒和烦恼的心,我们为什么不生起随喜和赞叹的心呢?
  菩萨的功德我们要随喜,凡夫的功德我们要随喜,那么三恶道众生的功德,我们要随喜吗?也要。畜生道的众生虽然愚痴,因为恶业的受报,但也有为人所效法之处。例如,在佛门中,行、住、坐、卧四威仪的中间,其中“诵经行道雁行游”,就是要求我们的僧众,我们的居士在行走的时候,应如天上的大雁,排列整齐成行。天上的大雁排列整齐成行。但是大雁在飞行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互相鼓励,互相赞叹。我们只有在互相的随喜,互相的鼓励,互相的赞叹中间,我们才不至于落单,落下来,才不至于因为我们一时心力的不足,一时心念的障蔽,而落伍掉队。所以说,大雁在鸣叫的时候,不光排列整齐,而且互相鸣叫,互相赞叹,互相随喜,互相鼓励,所以他们能在漫长的路途中永远保持一种整齐和威仪。我们家庭中可以这样,像大雁学习,我们在工作中,我们在团队中,也应当向大雁学习。
  饿鬼道的鬼神众中间,也有些是佛教的护法。护持药师佛的十二药叉,大家知道药师佛有十二药叉。太虚大师的《讲记》中说:“常人闻夜叉之名,即同罗剎等起凶恶惊怪之想”。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药叉非如罗剎等之专害人者,佛教说八部众”。佛说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八部众中间“药叉位列第三”。所以这些鬼神护法也是值得我们随喜的。
  你可能会有疑问,地狱道的众生,作恶多端,乏善可述,受苦不暇,有何功德让我们随喜呢?在地狱的众生,受报楚苦,当他们为苦所逼迫的时候,他们心生后悔。这一念悔过之心,也是值得我们随喜的功德。
  总之,我们若能以佛眼视众生,则众生无不是佛;我们以善眼视众生,则众生无有不善。我们应当发愿如普贤菩萨的大行,在念念之中,无有穷尽,无有疲厌地随喜众生一切的善法,成就众生无上的佛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5 01:32 , Processed in 0.15724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