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刹那

学佛者的信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礼敬的意义

  “礼敬”是什么呢?礼就是顶礼、礼拜(问讯、合掌、低头、鞠躬)。礼的意义在哪里?礼的意义表示恭敬,礼跟敬必须配合在一起,光有礼要是不敬行不行啊?不行的。

  记得《六祖坛经》记载:永嘉玄策去参访六祖,他磕头的时候,头不点到地上去。六祖说:“礼拜表达恭敬,本来是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头都不点地,这算什么礼拜呀?”这段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礼要跟敬结合在一起,礼敬的意义主要在恭敬。我们学佛首先要对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对三宝。恭敬,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很平常的礼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对自己的长辈,或是有德行的人,我们都要恭敬他们。所以,礼敬是一种很平常的法门,并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学佛法,首先要对三宝产生恭敬心、虔诚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会上的人来说吧!一个学生,他在学校里,瞧不起他的老师。那么,对他的讲课会不会接受,乃至按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个孩子在家里对他的父母,没有丝毫的恭敬心,你说他会不会听父母的话呢?自然也是不会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佛、对三宝缺乏恭敬心。那么,你能依教奉行吗?我看是很困难的;即使能的话,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修学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哪些佛

  下面讲“礼敬诸佛”,诸佛是什么意思呢?诸,是所有、全部、众多的意思。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两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们礼敬的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佛陀呢?一般社会上的人,由于不了解佛教的关系,对佛教徒的礼佛,往往会产生一种误会,他们以为学佛的人是把木头、石头雕塑的泥像,作为崇拜的偶像。这是对佛教极大的误会。其实,我们拜的并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着偶像,那是佛弟子表达对佛陀的追思!同时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

  我们拜佛,应该拜哪些佛呢?下面这段话告诉我们:“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们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两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着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只局限于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会用一种凡夫的心态,去衡量佛的思想和心境。担心我现在拜观音菩萨,没有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不会生气呢?那我在拜阿弥陀佛的时候,没有拜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会不会生气呢?没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萨,如果得罪了他们,佛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

  其实,你的这种担心和顾虑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拜佛着相,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心态。现在普贤菩萨教我们怎样去拜佛。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尽法界,也就是整个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诸佛。过去世诸佛,是指已经的佛陀;现在世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转法轮,说法的佛陀;未来世诸佛,是指将来成佛,将会出现的佛陀。十方三世诸佛,就像佛国里的极微尘数那么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们要顶礼的对象。所以,我们在拜佛时候,不能执著于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样一来,在一拜中,一切诸佛菩萨你都拜到了,你想你的拜佛功德,比起以往的执著于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亿万倍都不止!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拜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时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就是要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你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还要观想十方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们面对无穷无尽,无法用数目可以计算的诸佛面前,身体拜佛、口念佛、意念想着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诚的心去礼拜。拜佛的时候,心里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当我们没有任何妄想的时候,我们的心才能清净。所以,要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常常修礼敬诸佛的大愿。为什么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应?有人却不能呢?这跟你的心清不清净、虔诚不虔诚有关系。因为佛不是有意在你心中要显示出来的,佛也不是有意的要你去拜他,佛才跑到你这里来。假如这个人拜佛,佛跑到这个人这里来;另一个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里去。那么,如果同时有几千万个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会忙得晕头转向的,肯定会累死的。

  佛的示现,他不是有心的,他完全是无心的。佛是随他的愿力,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挂在天上,可是人间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但有的地方虽然有水,为什么却见不到月亮呢?因为水只有在清的情况下,月亮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水是浑浊的,月亮还能显现吗?我们每一个人也像一潭水,一般的人总是处在妄想状态中,犹如一潭浊水,佛陀自然不能显现在我们心中。一个人通过修行,以清净的三业去拜佛,犹如一潭清水,那么,佛菩萨就能显现。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感应道交。

  有这样一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句话是说,人间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么时候没有乌云,什么时候就有太阳。同样的,什么地方有一片虔诚、清净的心,那么什么地方就有佛菩萨的显现。佛菩萨可以说是佛陀、观音菩萨;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心的佛性。如果我们离开了自已清净的心,也就离开了诸佛菩萨。如果我们随时都能把握自已,让我们的心,随时都处于一种清净的状态。那么,我们随时都与诸佛菩萨在一起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能离开我们自已清净的心,到外面去寻找佛菩萨,如果是这样的话,脱离佛道就会越来越远。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有微尘那么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里。你说拜佛的人,我只有一个身子,这么一来比例失调,一个人拜这么多的佛,我拜不过来。怎么办呢?那么,我们要借助观想的力量,观想宇宙中有微尘数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个我。我要显出微尘数的身。有多少个佛,就有多少个我。我有千百亿个化身,想象着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个我。

  打个比方: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的面前有一个佛,佛的面前有一个我。如果前后左右上下都装有镜子的话,就会出现每一个镜子里都有一尊佛,同时每一个镜子里也都有一个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时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礼拜。这时候,你就不是一个你,而你就有无数多的身。以无数多的身,去拜无数多的佛,那么这样去拜佛,能不能拜得过来啊?这样就能拜得过来了。我们用这种观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话,你的功德就能无量无边!这种功德就像虚空一样大。所以,虽然你现在是拜一拜佛。但比起别人拜几十生几十辈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呢!

  我们要以一种极大广阔的心境去拜佛,那么,这个你还是不是原来的你呢?自然是不一样了。我们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萨的境界,变成我们自己的境界,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佛陀、成为菩萨。我们拜佛也不是拜一天两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虚空有没有尽的时候?虚空是没有尽的。所以我的礼敬也没有尽头。学佛的思想境界就是要有这么高,那你的学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这段话里有三个比喻:一是众生界尽,二是众生业尽,三是众生烦恼尽。你们说:众生有没有尽的时候?众生界是没有穷尽的时候。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的烦恼,都是没有穷尽的。那么,我此礼敬也无有穷尽。这是一种反衬的方式,显示我拜佛的这种愿望和行为。“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我们拜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时间的,相续不断的,心要时常想着,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说这样会很辛苦,休息几天再拜吧,不是的,是没有疲厌的。上面讲的一些话都是第一个愿望:“礼敬诸佛”的内容。礼敬诸佛是指已经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把一切众生作为我们礼敬的对象。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常不轻菩萨

  在《法华经》里有一品,有个菩萨叫常不轻,他看见人就礼拜,时间长了,有些人看见他觉得讨厌。有的人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怪呢?见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经有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还扔石头打他,用脚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样对他,他也不生气,见人照拜不误。有一天,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就走上前问他:“你一天到晚见人就礼拜,别人打你、骂你,你也不生气,这究竟是为什么”?他回答了一句话:“因为你们将来都会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轻慢你们”。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道理:一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常不轻菩萨这样做,实际上是以身说法,用自已的实际行为去劝化普度众生,使他们早日觉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爱。二是说明行菩萨道的人,对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们讲礼敬诸佛,不仅仅是礼敬已经成佛的诸佛,同时也要礼敬未来将要成佛的一切众生。如果我们学佛的人,把普贤的礼敬法门,推广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能够尊重一切人,使人欢喜。那么你本身也就功德无量!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第四章、称赞如来愿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尘刹,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辨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末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称赞,就是称扬、赞叹。称扬赞叹这个法门,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作为一般的人来讲,大都患有一种通病,往往喜欢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爱挑剔毛病,总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往往把赞叹的语言留给自已,把那些难听的话送给别人。我们有的人爱在背后说他人的一些坏话,甚至诽谤他人,为什么大家爱犯这种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这种人,他与周围的人很难处理好关系。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现,嫉妒心的出现,有时是莫明其妙的。比如一般女孩子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不愿意看见比自己长得漂亮的姑娘,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尽管人家的美貌,在许多情况下,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但就会莫明其妙产生反感和不满。总爱从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种缺陷,跟自己的长处相比。我看他的长相很一般,眼睛不怎么样。言下之意是说自己的眼睛,比这人的眼睛长得好看。尽管说这话的人,长相不好跟人家相比,但就是不服气。这是嫉妒心的表现。

  我慢心重的人,处处自以为是。这种人自尊心、好胜心特别强。如某人无论在哪些方面都胜过自己,但自己不仅不承认自己不如他,反而认为自己处处胜过他人。听到某人对某人的赞叹,心里就不舒服。这种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适应在恭维赞叹声中生活,一旦受到打击,精神很容易崩溃。这种人是不堪一击的。

  嫉妒心、我慢心显示了人的自私,体现了人的狭窄心量,破坏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干出许多蠢事。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们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所以在佛经中特别宣扬随喜赞叹功德。其实,随喜赞叹是很廉价的,比如别人为寺院塑佛像,花费了二万元,而你一分钱也没拿出去,但如果你能发自内心的为别人感到高兴,并用美妙的语言去赞叹他,那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样大!随喜赞叹之功德还能对治嫉妒。

  现在普贤的第二个愿教我们称赞如来,这里讲称赞。其实,不仅仅是对如来,而是要我们去称赞一切好人好事。如来是世间上最尊重的人,我们称赞他,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但是,称赞如来的意义,还包括对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称扬、赞叹,让他们欢喜,这才是我们学佛人的本份。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的名号及功德

  下面讲称赞如来。如来,是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号。这十个名号主要是根据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来、佛都是常用的名号,如来跟佛不可以合起来说。通常有许多人合起来说,称“如来佛”。其实,这种叫法是错的。正确的说法应称释迦如来、弥陀如来、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也可以称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称“如来佛”。何为如来?如来是证如实之道而来。是说证到了真实之理,然后再来这个世界度化众生,所以称为如来。如来也可以称如去,称如来如去,就是来去自如。我们凡夫之人能称为如来吗?我们不能称为如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来去不自如。我们的来去是受业力的支配的,不能自主的。寿命到头的时候,你说,唉呀!我还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来就不一样,他可以随便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为了度化众生,如来可以随心所欲在几千个地方,几万个地方来去自如。

  称赞如来,如来有哪些功德值得我们称赞呢?如来的功德,在佛经里简单的说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断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什么是断德呢?是断除烦恼所显示涅槃的功德。凡夫之人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烦恼。如贪、嗔、痴、我慢心、嫉妒心、爱、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全断除了这些烦恼,心里没有丝毫的烦恼,因而证得了涅槃。

  什么是智德呢?智,是智慧。佛教中所讲的智慧与通常讲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间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脱痛苦,烦恼,证得真理的一种能力。佛陀的智慧,对人生、对宇宙的一切所要发生的事,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反之,我们凡夫没有佛的这种智慧,搞不清楚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的前生是怎么回事?我的来生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无明,也是没有智慧的原故。

  什么是恩德呢?是说佛陀对于我们众生,有极大的恩情。佛陀悲愍众生无尽轮回的痛苦,把每一个众生当做他自己的儿子一样,把自己亲证得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盘托出。换句话说,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证得、了脱生死、得大自在、具体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传给我们。让我们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实践,让众生也能证得涅槃,了脱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众生看成和他一体,对众生充满无限的悲心;佛为了使众生得到解脱,说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们大家都成佛啊!

  如来的功德很大,我们要称赞如来的功德!平常我们对释迦牟尼佛赞叹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不管是天上所有的天人,还是世间上所有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的功德能和如来相比。我们对其他人求全责备时,总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在佛陀的身上是找不出任何缺点的。因为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经彻底圆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方世界诸佛无量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们称赞哪些佛菩萨,是称赞一尊佛、菩萨?还是两尊佛、菩萨呢?不是的。我们现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那么,就要以普贤的境界去称赞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诸佛。十方三世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是指一切国土。把国土剖析为很小很小的极微,每一个极微元素里边,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佛的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欢喜”,一个佛出世,千万尊佛欢喜;无数的菩萨欢喜,有许多的菩萨跟随佛陀、协助他弘扬佛法。如释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还有那些声闻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几千人跟随他。那么,我们要称赞这些所有的佛,要称赞每一个佛身边无量无边的菩萨。整个宇宙中所有佛、菩萨,都是我们称赞的对象,可见我们要称赞的佛不是一尊、两尊。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称赞如来

  普贤菩萨教我们怎样赞叹:“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我们怎样去赞叹如来呢?这里告诉我们要“有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甚深胜解,就是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满着佛、菩萨。现前知见,是想象着这些诸佛、菩萨,都在我们的面前。相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来这么多的佛?你看我们这个娑婆世间几千年、几万年,才有一个佛陀出世,哪有这么多的佛?不过假如你不肯相信,那么你永远也不能达到普贤菩萨的这种境界。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佛说的法是没有错的。

  上面告诉大家,宇宙中有这么多的佛。那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有一张嘴巴,怎么赞叹地过来呢?每一尊佛我都称赞一句话,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气、不停地赞叹,一直说到神经衰弱也称赞不完。万一把我累病了,也赞叹不过来,你说怎么办?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境界去称赞佛。那么,再多的佛陀,我也能称赞得过来。

  “各于出过辨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出过是什么意思呢?出字、是超出的意思。过字、是胜过的意思。辨字、是辨论的意思。辨才、就是有辨论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细美妙极好的意思。言辞、就是说话。音声海、言辞海、是形容音声言辞都像海那样的大,如海水那么多。

  辨才天女是出在《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经中说辨才天女,是自在天王那里的一个彩女,是天王那里差唤的女子。辨才天女有五百个舌根,每个舌根能发出五百种音声,她所发出的每一种音声,都非常的美妙动听,好象是几百种几千种乐器伴奏出音乐的声音。那有人会说,辩才天女有五百个舌头,而每个舌头又能发出五百种动听的音声,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头,怎么能和她相比呢?现在我们就是要超过辨才天女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头,其实算不了什么,我们现在要观想自己有五万个、五十万个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个舌头,能发出五百个音声,也算不了什么,我的每个舌头能发出五十万个音声,五千万种音声。我们要利用观想的力量,去超过辨才天女微妙舌根。我们的每一个舌头,都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各种音声来。这样一来,有多少佛,我们也能赞叹得过来。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一个播音员在播音室里讲话,虽然只有一个舌头在讲话,但在整个世界,几十万个地方同时都能接收到这种音声。你说播音员是一个舌头?还是两个舌头?他的舌头岂非有几千、几万、几十万个了吗?我们可以借助广播、电视、卫星……科技的这种方法去观想,我们在那里嘴巴一张,让整个地球、整个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菩萨,都能接收得到我们赞叹的音声,这样我们就达到超过辨才天女称赞如来的效果了。

  《维摩诘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说法时,虽然用一种音声,但众生听到的声音却不一样,比如中国人听到他的话,就是中国语,英国人听到是英语,法国人听到是法语,德国人听到是德语,日本人听到是日语。为什么一种声音里边,不同的人听到是不同的声音呢?是因为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说:“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每一个音声里面都有无量无边的言词,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还是畜牲,只要能闻到佛陀的声音,你都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说话,佛陀使用的语言就是我的语言。

  称赞如来时,我们要观想,自己也具备佛陀这种神通的力量,用各种美妙的言词去称赞如来的切德。这种称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我们称赞的这种声音,遍及整个法界,整个宇宙,无所不在。称赞如来的方法,就讲到这里。“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一段经文的内容,大体跟前面讲过的一样,这里就不重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广修供养愿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幔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21:32 , Processed in 0.12278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