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挺好的

[原创] 什么是无我,兼谈一个修行误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二转法轮,主要是讲般若空性,汇集在般若经典中,如大家熟悉的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所谓般若,万法实相,妙空,即是初转法轮时期所讲的涅磐本际,以及后期所讲的如来藏,真心,阿赖耶识。这个真心,人人皆有,佛佛道同。不是因为修而有,也不会因为堕落而变质。“他”从来不会变成五蕴中的妄心的我,而五蕴中的我也不会通过修而变成真心的“他”。“他”是无我性的,因为从来不起我的一切观念,因此也没有一切因为我而起的烦恼。我们五蕴中的一切我,都是虚妄的,缘起的,生灭法;而这个无我的“我”,确是从来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的。一切五蕴法从中而生,但是这个“我”却“不与万法为侣”,因为这个“我”从来是离三界的,从来是不与三界的五蕴发生作用的。因此“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因为不在五蕴中故;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无空不能生色,而无色不能显空。因此这个无我的我,才是“远离颠倒梦想”,这个“我”才是“究竟涅磐”,就是涅磐本际。





所谓开悟明心(禅),就是找到了这个本来的真心我。很多行者在修行的路上混淆了,经常以定为禅。禅(不是“禅那”的禅)是通般若的,唯佛教而有;而定只是一个方法,通外道法。大家以为只要修行的境界很高,八风吹不动,知道前世后世,或者明明白白保持了一颗灵知心,或者无心无想,或者定中返照之寂静心,就是般若了。殊不知这样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小乘的学者都知道那些仍然是妄心作用,而坚决的舍弃,难道大乘行者反要执着这些么?大乘起信论,
“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
马鸣菩萨早就开示给我们,修行人,关注自己的念头,一发现有妄念,立刻制服,回复到不起妄念一念不起的境界里面,这个看似“觉”,正是“不觉”,说的是同样的意思。所谓的不觉,就是说没有找到依止那个无我的我。所以,当初五祖看了神秀大师的偈子“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知道他还没有悟道,因为这种靠排除妄念到一念不生的境界,也还在四相里面,尚没有入门。



一个开悟的人,却可能仍然烦恼重重,没有神通,没有定力,看上去,跟一个普通人一模一样。金刚经上第一段世尊入城乞食,回来吃饭,收拾,然后打好坐。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篇幅写这个,让几千年来佛子天天读诵。一个开悟的行者,也是做的同样的事情呀,普普通通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另外,感恩承载师兄贴出的十二岁的小童女舌战舍利弗、大目揵连、迦叶。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9252&extra=page%3D1



如果看懂了我上面说的,就容易明白这里面在说什么了。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1-3-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岁的小童女舌战舍利弗、大目揵连、迦叶。。。

发表于 2011-3-6 11:55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承载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但是就是这样的看似普普通通的人,却已经是位入圣人之列,并且已经能够发起根本无分别智,因为已经触证了无为法无分别法了(所谓无为法者,即非无为法,是名无为法,因为这个法并不是三界中的任何一个法)。后面不断进修,步步增上,直至成佛,都是依托这个无为法,依托这个无我的我来修的。所以,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从阿罗汉能入止于涅磐本际开始,一切的入门的圣人,都没有再须臾离开过这个无为法。这个无为法,非三界法,言语道断,不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而且也不能明讲,因此,才用了“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来引导菩萨们悟入。外道无论定力多大,神通多高,因为不了解这个无为法,也不在圣人之列。佛门中弟子纵然是看破一切有为法,不住一切虚幻相,以为破了一切有就是无为了,同样也不能登圣人之列。

心经就是给这些入了圣人之列的菩萨们讲的。心经上来“观自在菩萨”,因为已经找到那个本来自在的(因为其他的法都是缘起的,因此不是自在的,而唯有这个法,是不需要一切缘而能自在的,因此也没有灭),因此初具般若智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在这个无为法、自在法上,往深里修,从总相智扩展成别相智,都不离这个无为法,因此达到的圣人的级别也不同。这个也就是回家人老师讲的甚深般若的意思(我推断):真般若必须首先去四相,因为无为法中,本无四相,因此有四相的就一定不是般若。等证入那个无四相的无为法,才能行(甚)深般若,在圣人行列里面,不断提升(甚深般若是回老师的高标准)。如果不能找到安住于那个无四相的自在中,行甚深般若就是一句空话。大家赶快去回家人老师的开示中寻宝,看看如何才能做到自在,如何才能初具般若,就知道如何起修了。你说我遣之又遣,遣到无可遣,能一相不着,没有任何落处,可惜也只能称之为“相似无四相”,还不是无四相哦;所以也只能称为“相似般若”,还不是真的般若,尚在门外,更别提甚深般若了。慎之!(关于四相的理解,有兴趣可以参见我以前写的帖子:


金刚经圆觉经四相新解(后面附回家人老师开示)
发表于 2011-1-8 13:10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4840

(至善佛缘师兄,我总是不能贴成链接,还要麻烦你给大家连一个链接出来,多谢!)


前面讲了这么多,说到这里,很多同修可能有疑惑了:无余涅磐不究竟?那释迦牟尼佛最后入了什么涅磐?其实,一个无余涅磐,就大致有三种情况。前面说的阿罗汉们入的无余涅磐是一种。后面发了大乘心的菩萨,在悟到了无为法以后的修行过程中,也要走解脱道的路子,如果证的了一切如幻,也可以全部抛弃,选择舍寿以后不再生起三界法,因此也能选择进入无余涅磐(也可以不入),这个是菩萨入的无余涅磐。我世尊在这个菩萨道上行到最后,来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是应化身佛,最后舍寿,也入了无余涅磐(否则世尊又去哪里投生了?)。但是,这个无余涅磐是示现人世间的涅磐相,报身佛一直住在无住处涅磐中,不住涅磐生死两边。所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跟释迦牟尼佛那样,圆证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并能化身示现无余涅磐。

所以,听回家人老师的“度一切幻众入无余涅磐”,要理解其内涵。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3-8 13:17 编辑 ]
发表于 2011-3-8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3-8 10:20 发表

(至善佛缘师兄,我总是不能贴成链接,还要麻烦你给大家连一个链接出来,多谢!)

发表于 2011-3-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金刚经圆觉经四相新解(后面附回家人老师开示)

24#  发表于 2011-1-10 15:14    本文发布:挺好的



刚刚发现云海师兄的帖子,是回家人老师讲破四相的,转帖在这里。同时呼吁大家去那边破四相共修。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68527&extra=page%3D1



还是他老人家讲的好。仔细看了看,还好,我的理解还比较靠谱。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回老师是从修行上讲的,我更多的是直译,依文解意的。



【回家人师父讲破四相】
   


怎么样真正做到幻法呢,那就要你要了知自己无四相,哪无四相呢,第一,在圆觉经当中,净诸业障菩萨,那个讲得无四相,是我看得佛经当中讲得无四相最好的一段,佛经浩如烟海,真想学佛那一段至少要背过。否则你不是学佛。你还不算接触过佛法,因为你连佛法最基本的道理都不知道。
   


第一个,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什么叫心所证者,你的身体当中,所有的尘,师父,我今天业障很重,就是我相,师父我很躁,我相,师父我感觉身体很轻松,我相,师父我叩完大头了,全身流汗,我相,当一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就知道是我相。怎么样,本来我要幻法起一份功德的,一起这个念头,哇,完了,变成了一个范围的幻法。在一个范围之内还是幻法的。一触及范围的边的时候,不幻了,身所证者,为诸众生。心所住者,皆是我相。
   


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 微如针艾,则知有我,什么意思啊,包括轻微的用针触及你身体一下,这个轻微用针触及你身体啊,包括你的身体任何的感受,背业障,淫欲心,快乐心,上心,下心,左心,右心,这些东西通通的都是我相,一定要知道知幻即离,尤其在做善事的时候,做什么善事啊,我在翻印经书啊,师父我在读地藏经啊,你在读地藏经的时候,师父,我读地藏经读得真好,怎么好啊,加持,我读完地藏经全身舒泰。啊呀,全身非常舒服,我说笨啊,为什么,我说你读地藏经该当加持你啊,但是,你有一个我读地藏经很好,我全身得大加持,真舒服,怎么样,有我相了,你这是因果了,是福报了。你呆会儿一晃,没了。你这不算幻法,怎么样才算幻法呢,当你读地藏经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有加持的时候,立即把心升起来,知幻即离,要了知我这是影响因缘众生入无余涅槃,你读地藏经不是给自己读的,给谁读的,无地藏经可持,我也不知道给谁读的,谁在读我也不知道,你读的什么东西,我只知道我读得是地藏经,你为什么读地藏经,没有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你这样的时候,你的心光是无穷大的,很多的天人一看,哇这个地方有一个大修行人。身上放着大光明,怎么样,在读地藏经,我们要去供养他,天人就会去供养他,当时的时候我忘了佛陀哪一个弟子了,在一个山洞里打座,须菩提吧,帝释天的一个天人就去拿花供养他,他说,你为什么要供养我啊?天人说,你表的甚深般若表得太好了,我在供养你表甚深般若的,须菩提说,我没表甚深般若啊,我没说什么甚深般若啊,他说你说法说得很好,我说什么法?甚深般若啊,须菩提说,我没说话啊,你没说,我没听,故此为甚深般若。你没读他们没看,人家才真正的有大功德。你想你读了半天,就这一个小天人,一加持你心里特高兴,啊,师父,我今天受加持了。怎么样,全身舒服。尤其还放两个屁,啊呀,刚才堵的慌,这倒好,不堵了,放两个屁。你这经书读的就值两个屁。原因怎么样呢,就这一个道理。因为有我相,啊,因为有我相。
   


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之清净涅盘,皆是我相。如果有哪个人知道自己,我已经证到了涅槃了,这些东西都是在我相当中。
   


什么是人相,谓诸众生,心证悟者。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前面读起来解释啊,特别难解释,你记得有两,有一句话特别好解释,哪一句话,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我那天走的时候,跟江勇说了一句话,我说江勇啊,这个佛法呢,讲到这个份上,我们大家都是同修了,为什么呀,讲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在我看来,大家都是同修,怎么样呢,其实我贼着呢,我知道只要是我讲得佛法特好,我就有众生相,你们都听我讲的,我就好不容易攒了点东西,都给了人了,怎么样叫,不是无为果了,是一块福德。待会儿出门呢,心一飘逸,没了,又没了。就这一个道理。当你如果认为你比谁厉害,谁比你差。你这就是人相,非常好解释,人相非常好解释。我读金刚经了,他没读这就是人相。你别看你矮的,要修行啊,有一个绝招,一定看比你高的。我读了20遍金刚经,人家读了40遍,呀,我应该向40遍的学习。你别扭头看那个18遍的。你这一看就是人相,你往上呢,人家读40遍非常好,怎么样,你这叫随喜功德。是吧,同样一件事,你往下看呢,你这叫功德变成福德了,没事找事,美其名曰人相,你直接往上看,最好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有本事,四十八愿度尽众生无量,所有的佛国土的佛都要称赞阿弥陀佛,出广长舌相,你直接往上看,啊呀,你随喜阿弥陀佛,你别扭头看他,这个小家伙,我读了20遍金刚经了,他还只有18遍,差远了。人相,千万记住,人相其实很好解释。只要知道这个东西呢,非常好解释。
   


其心乃至圆悟涅盘,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在你这个过程当中呢,如果你知道是人错了你对了,皆是人相。真修行者不见一法不是佛法。杀人、放火、烦恼、涅槃皆是佛法,为什么呀,本性空。它那个本性空,这是真修行人,因为你心住佛地,故而不见一法不是佛法。又不见一法是佛法,这是真修行人,哪有这个东西不好,那个东西好不好,那个东西上,那个东西下。没有那个东西。有的只有一样,因缘聚,你在娑婆世界里面,佛陀就讲,我们这帮人,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的人特别有缘分。你不去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你去介绍了阿閦鞞佛,你怎么样,他就没那么多的因缘,你们看一下,看一下维摩诘经,象维摩诘这样的大的菩萨,搞得娑婆世界的大菩萨们都灰头土脸的,那维摩诘菩萨为什么不讲个三本经书、四本经书啊,为什么只讲一本经书,扭头就跑了,找不到了。你们发现没有,再没有维摩诘二经,维摩诘三经,维摩诘菩萨就讲这么一部经。为什么呀,你们发现没有,维摩诘经讲到最后的时候,有好多人都发愿到妙喜国去,到他那个国家去,为什么呀,维摩诘菩萨苦着呢,因为他有一些因缘众生在这个国家当中,他没辙,他非跑到娑婆世界来不可,他跑这来跟释迦牟尼佛示现一下,跟文殊师利菩萨斗一翻嘴,怎么样,让他的众生看看,我多有本事,你们跟着我跑吧,为什么,你们这帮人就是我国土的。拉因缘啊,他把自己的因缘都拉回去,好了。佛法是因缘而聚,你有这样的因缘,他就在这儿聚。因此没有对错,没有大小,没有上下,只有因缘而生,法不孤立,因缘而生。如果不懂此事的话,非常容易生我相,所以呢,维摩诘大菩萨讲完了以后扭头做了一件事情,怎么样?就再也找不到他了,他不跟你讲了。为什么呀,你们这些因缘不是我的。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天天说维摩诘菩萨挺好的,维摩诘菩萨不心动啊。心动的话,他又得来一趟,就这个道理。
   


何为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前面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为人相。这里是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什么是众生相呢,如果你内心当中的,清明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你能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就是有的人是他心通,有人在骂人他知道了,然后他过来说,师父,他想骂人,你怎么知道,我知道,我能感觉到他心里想骂人,挺好的,还有的人呢,在家打打座,给我留言了,师父,我说怎么啦,啊呀,谁在家里犯业障,我说你怎么知道,我一想他然后就知道,我能感觉到他心里怎么想,这种人是什么人啊,是众生相,当你内心当中不能心住佛地,不能心住自性清净,而着你内心当中每一个心里的感觉,你已经落在众生相里去了。尤其是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上,刚开始有点所谓眨吧眨吧眼,有点神通,然后是最容易犯这个毛病,到时候是上窜下跳,左看右看,其实不知道,那是众生相。
   


寿者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不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这就是寿者相,寿者相在哪个境界呢,当你跑过了四禅的境界,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你跑那儿就死在那儿,你感觉那个地方就是涅槃了,无余涅槃了,其实你那个呢好象那个地方是命根子似的,一眨眼,八万大劫,你一眨眼就是八万大劫没心动,人家正好是过了八万大劫,怎么样呢,寿者相。寿者相呢是很难证到的,说实话,我们现在呢一般呢这四种相是一层一层破的,你先去破我相,再去破人相,再去破众生相,再破寿者相。怎么样破呢,当你在去度众生的时候,当你在去表法的时候,诵经的时候,叩头的时候,持八关斋戒的时候,然后就这样,一层一层的破,破一层显一层,破一层显一层。你说你这个范围幻法,范围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大,直到无穷大的时候,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 ,但能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这些天人,能降灾的天人,多数不了四相,这是佛法与其他宗教法门不相同的地方。不相同的地方。如果是你修行的话,不了四相,然后去修证的话,你会有很大的法力。你会在你下面能管着的人,你会讨厌他们。他们惹你生气的时候,你会去惩罚他们。你的修行呢,都变成了一种有为果,故而不能成一切圣果。因为圣果是无为果。



[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1-10 19:37 编辑 ]


金刚经圆觉经四相新解(后面附回家人老师开示)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4840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至善佛缘师兄!

等到世尊三转法轮的时候,已经是“甚甚深”般若了,开始讲解一切种智。因为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一切因缘,都是因为贮藏在如来藏中的种子。等菩萨们明了体认安忍了自己的如来藏以后,第二步就是走跟解脱道一样的路子,观幻一切世间法,“照见五蕴皆空”,从而真的做到无我,彻底去除我相我见,并无我地行一切布施,如《金刚经》上具体所讲;但是又并不入取无余涅磐,宁可不断的重入世间,广度众生。第三步,就进一步去将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从污染转变成清净,等到清净至极,不再有任何变异,就快要成佛了。所以,第三步的修行要靠一切种智,因为是告诉菩萨们如何处理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的。

当初达摩祖师留给二祖慧可大师的《楞伽经》,就是专讲一切种智的。后来到六祖提倡《金刚经》,以般若明心为主,就降低了一点门槛,好更加容易的接引学人了。

个人认为,这个一切种智,就包括了回家人老师常讲的,所谓的“法界”,的一切智慧。界者,功能差别的意思,比如眼界不同于耳界,人界不同于天人界,各有其功能故。一切诸法,因为一切种子而生,因此种子界即是法界。因为一切众生因为一切种子而有,因此种子界即众生界。也因此,从这个角度层次上,众生界即法界。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3-9 10: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有缘读到打坐师兄转贴的《入法界体性经》,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15733&extra=page%3D1

这个经中所讲的法界,跟心经中的般若空性相同,无出无入,不来不去我不见有一法非法界者岂可法界有已修集未修集也”,“诸法性不。应该此法界即是如来藏,一切种子界,般若实相的一个描述。不过只是个人理解,只能抛砖引玉,大家觉得不对请不吝赐教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1-3-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3-9 09:57 发表
多谢至善佛缘师兄!

等到世尊三转法轮的时候,已经是“甚甚深”般若了,开始讲解一切种智。因为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一切因缘,都是因为贮藏在如来藏中的种子。等菩萨们明了体认安忍了自己的如来藏以后,第二步就是走跟解脱道一样的路子,观幻一切世间法,“照见五蕴皆空”,从而真的做到无我,彻底去除我相我见,并无我地行一切布施,如《金刚经》上具体所讲;但是又并不入取无余涅磐,宁可不断的重入世间,广度众生。第三步,就进一步去将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从污染转变成清净,等到清净至极,不再有任何变异,就快要成佛了。所以,第三步的修行要靠一切种智,因为是告诉菩萨们如何处理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的。

当初达摩祖师留给二祖慧可大师的《楞伽经》,就是专讲一切种智的。后来到六祖提倡《金刚经》,以般若明心为主,就降低了一点门槛,好更加容易的接引学人了。

个人认为,这个一切种智,就包括了回家人老师常讲的,所谓的“法界”,的一切智慧。界者,功能差别的意思,比如眼界不同于耳界,人界不同于天人界,各有其功能故。一切诸法,因为一切种子而生,因此种子界即是法界。因为一切众生因为一切种子而有,因此种子界即众生界。也因此,从这个角度层次上,众生界即法界。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挺好的 于 2011-3-9 10: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05:58 , Processed in 0.188718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