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普皆回向

[实修交流] 地藏经 读诵 体悟点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普皆回向 于 2010-4-14 03:32 发表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经曰:

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何以故。若菩萨摩诃萨守护此法。即是守护诸佛如来一切戒藏。如诸菩萨。
自爱命 ...

随喜赞叹 感恩师兄布施
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看到上面的经文:已所不欲勿劝他人。
让我想起自己在午饭时(在单位吃)逢初一十五单位会炒饭加虾、葱等一些荤的,今天又是初一,后学也随着吃炒饭(忏悔一下),吃到碗中的虾,自己不吃夹给身边的同事吃。请问师兄这样做好么?同事有吃这些的。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 本帖最后由 钒yxdzz 于 2010-4-14 13: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钒yxdzz 于 2010-4-14 13:32 发表

随喜赞叹 感恩师兄布施
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看到上面的经文:已所不欲勿劝他人。
让我想起自己在午饭时(在单位吃)逢 ...


师兄,你说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段时间发了很多愿力,其实也是有些迫不得已,表面上看似为了自己,太自私了。
其实,内里的原因是为了对治我身上的附体,尤其是淫欲界因缘众生附体。

精气神乃一个人福报的象征,没有这些,一切都崩谈。
还有自己辛辛苦苦修行得到的功德福报,自己为了众生修行后个人所得乃是分内的事情。

附体却为了这些起心动念,已经犯了贪,如果在没有经过你的允许的情况下,拿走你的福报,就跟着犯了偷;如果还在你的身上作威作福,给你放业障,嗔你,则犯了嗔。

如果一个人心归入寂静无为,则自然跟贪嗔痴和杀盗淫无关,附体自然走。这也就是一个人要好好修行的缘故。

如果哪位师兄慈悲到非要让附体附在身上,也未尝不可,只是,以下借用大德的话来说明:
宣化上人说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一个人的宝贝,不可丢。
回师说,学佛这一领域内,如果一个人的慈悲超过观世音菩萨就是犯贱。
从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宝贝都保护不了,估计说明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这样对附体慈悲,如何才能够救度他们呢?
很简单啊,共同学佛啊。
而学佛是要远离一切贪嗔痴和杀盗淫的,故此,附体为了好好学佛也只能远离你的身体。
你呢,在精进的情况下,对附体随时加以引导和教化,自然是两全其美。

同样,我们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那是不是就不是对因缘众生慈悲了呢?
恰恰相反,第一,一个人解脱的前提是度化了因缘众生之后的事情,如果没有度化,就想解脱,门都没有。度化,即是慈悲的体现。
第二,那我要不要替因缘众生背业呢?这是个人的习惯问题。另外,自然你看到了,估计就是你的了,故此不存在是不是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今天所发生的事情

身上这些附体,也很久了,记得小时候就有类似的感觉出现,只是没有觉得这就是附体。

这些附体不知道怎么来的,估计是自己不小心伤害的因缘众生。在此真心至心诚心忏悔我曾经所犯的一切恶不善业所曾有的一切恶不善因和心。

附体带给我的是灾难,很多时候自己被加持的跟个白痴一样,很多人感觉我就是个傻瓜,而且很是莫名其妙的那种。
一个到了30岁的人还是这般情状,估计也成不了什么事情,在一般人认为来。事实情况是,很多事情都是在别人的冷眼和怀疑中度过的。
这些都发生了,如今一定程度上俺也能接受,谁叫俺曾经犯了这样那样的业障呢,谁叫俺内心曾经不能清净呢。
在此再次真心至心诚心忏悔我曾经所犯的一切恶不善业所曾有的一切恶不善因和心。

只是,俺是个学佛的人,俺还想用佛法利益他人呢,尽管俺也回向。可是,因为附体和业障,到现在俺还没有真正说服过其他人,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因为很多时候一跟其他的人说起佛法,大都就被对方批驳的一塌糊涂,尽给别人带来学佛人的不良影响。
除了忏悔,还能做什么呢?痛哭流涕吧。

今天呢,附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
他们不想走,老是加持我,甚至加持让我死!要么,加持我极度绝望,或者,难以忍受,上串下跳的。还有呢,就是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比如我的女朋友会给我打电话,或者别的女孩子介入。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动心,让我觉得淫欲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任何一个因缘,它们都不放过,让我动心。其实是它们自己动心,可是因为久附体我身上之故,故此,他们可以控制我的神识和身体。即使我没有动心,然后也算我动心了,它们就认为自己胜利了,就不走了。
唉,你说到了什么程度了,无所不用其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阿Q精神的众生,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无理可讲的众生。
一旦达到它们的目的之后呢,就开始惩罚我,嗔我,等等。
让我诸事不顺,如上面所说。

为什么写出来这些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揭露它们的伎俩!
甭玩了,够了。

但是呢,如果它们真想学佛,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共同努力。
但是呢,如果你们这样执迷不悟,就甭说我不慈悲而要保护自己的精气神了。如果是俺的业障,除外。但是,我定当至心诚心真心忏悔,知道忏悔尽净为止!

忏悔一切形式的相关业障,无论我知道的不知道的,明白的明白的,想到的没有想到的,我都至心诚心真心忏悔!



[ 本帖最后由 普皆回向 于 2010-4-15 05:1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维摩诘经 弟子品第三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真正的佛法没有一切众生。换言之,也不须要度众生,因为众生本来是佛,何必要你来度?你以为众生有罪过,自性本来不垢不净,没有众生可以染污它的。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自性本来无我,不须要再去求个无我,也用不着你来讲无我。自性无时间空间,没有寿命,本来不生不死。 「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前后际断就是前面一念已经过去了,后面一念还没生起,过去了不可得,未来的还不生,当下即空,三际托空。这一段现成是空的,你不用去求的。这是真正的佛法,你要是抓不住,三大阿僧祇劫以后再说吧! 「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一切法本来寂灭的,本来在涅槃中,本来无相的。佛法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法离于相。 「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讲什么佛啊,五阴十八界啊,都是多余的。有这些佛学的理论东西存在,法执不脱,不能成佛。真正佛法是说不出来的,佛在《金刚经》里面就说,自己四十九年来没有法可说,真正的法身不是知觉观念可以体验表达的,所以说离觉离观。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真正佛法哪有形相?哪有境界?本来就虚空。一切讲空讲有的理论都是笑话。因为法毕竟是空的。 「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佛法无所谓我,也无所谓我所的建立。我们一切起心动念是唯识的作用,你能不起分别,才能转识成般若智慧。起分别是识,不起分别是智。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不是比量,不是相对的;法是现量,当下即是,是绝对的。一切佛法不离因果,不入因果,不在因上,离一切所缘。 「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佛法在哪里?就在这里,一切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佛称如来,本来没有来,也没有去。 「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真正佛法无所谓正法时代,像法时代,还是末法时代。它的真理是永恒不灭的,也是常住不动的。佛法不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靠念佛找清净是依靠声尘,看到佛像庄严觉得清净是色尘。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佛法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无所住而生其心。空、无相、无作是大乘的三解脱门,但只是方便法门,如果死抓住就错了。 「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佛法无美丑,不增不损,不生不灭,不能归纳说哪一种是佛法,哪一种不是佛法。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大家打坐在眼耳鼻舌身意上作功夫,统统是错的。佛法是平等没有高下:是常住不动的。观想动念都不对,都是六根在动,同清净法身不相干。

发表于 2010-4-1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应该是这样。但我的情况是,我不要的,还要被迫给别人 。我自己可以不吃肉,但我还得喂儿子吃有肉的饺子,否则太太给脸色。我边喂就边心里念地藏王菩萨。我还能怎么办呢?幸好儿子只会吃饺子里的肉,要是给块肉,儿子一尝就会吐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理解师兄们的感受,很多时候也是同感。
分明感觉到是某些因缘众生搞怪,但是眼睛不能向外看啊,只能找自己的原因了。
谁叫俺看到了呢,那忏悔吧
同时,注意立即离开这个相,不着。

学佛之人,当拿起放下,如果暂时不能拿起放下,那就忏悔!
如此,才能担当啊
如果心离开了菩提位,只有忏悔,直到心回归菩提位!

发表于 2010-4-15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忏悔自己的无明,造下种种恶业!忏悔!
发表于 2010-4-1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施 忍辱 持戒 精进 禅定 般若
发表于 2010-4-1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钒yxdzz 于 2010-4-14 13:32 发表

随喜赞叹 感恩师兄布施
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
看到上面的经文:已所不欲勿劝他人。
让我想起自己在午饭时(在单位吃)逢 ...


我也曾做过同样的事,有天突然意识到这样做有点不对劲,所以现在宁可仍掉也不给别人了,呵呵
感恩师兄们布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9 00:56 , Processed in 0.23081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