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僧伽吒经》解读(菩萨乘)出版稿完全发布(2012.11)(以此稿为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
药上菩萨之所以名为“药上”,是因为他有法药、心药可度众生。无论众生有何种病,他都能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将其治好,灭除众生的妄想执着,使其心归于清净,从而背尘合觉,精进修行……
但是药上菩萨一看,集会的这些众生——天子、菩萨、龙、饿鬼等,数量众多,各类都有,如来怎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众生所有的因无明妄动而生的杂染[1]之业全部净除呢?
这是因如来的授记,也是以“僧伽吒”的力量,而令所有与会众生皆住十地。并且,这些少众生因发愿勤修,“故得此十地。今所得法如十方佛”。


[1] 杂染:音译作僧吉隶烁。系指有漏法。“清净”之对称。杂,即间杂、和杂之义;染,是染污法,即指不善及有覆无记之法。参见《佛光大辞典》,星云法师监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不识药上菩萨的年少众生
经文:
尔时五千年少众生,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此身为重担大可怖畏。不知道以非道。我等犹如盲冥[1]之人。愿佛怜愍。我等劝请世尊。愿佛说法。我等生无智慧,不知法药。愿世尊为我等说法,令得远离生死之苦,所生之处愿见佛身。
经文大意:
这时,五千年少众生,从座而起,对佛说:“世尊,此身为重担,大可怖畏。不知正道而行以非道,我等犹如盲冥之人。愿佛怜愍,我等劝请世尊,愿佛说法。我等生来无智慧,不知法药。愿世尊为我等说法,令我们得以远离生死之苦,所生之处愿见佛身。”
讲解:
当年的船子和尚,把夹山禅师打到水里,终使其开悟。夹山禅师走的时候,频频回顾。船子和尚大声喊他:“你以为还有别的吗?”一下子把船弄翻,入水而逝。[2]
船子和尚以这种方式坚定他弟子的信心。
这里,五千年少众生不知自己已经证到十地,得法如十方佛了,故劝请世尊说法,以为印证。


[1] 乾隆大藏经为“肓冥”,永乐北藏、碛砂藏、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盲冥”。

[2] 参见《五灯会元》(卷第五):“……山(夹山善会禅师)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船子德诚禅师)曰:‘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山乃掩耳。师曰:‘如是!如是!’遂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 乃覆船入水而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语诸年少众生言。汝等食已,然后为汝演说正法。时诸年少语药上言。我不识汝汝为是谁。色相寂灭离三恶道怖。如汝身相离诸恶法。见汝掌中七宝庄严,身服宝璎以功德聚。我不知汝是何等人。我等不须食,亦不须饮。以食入身甚可憎恶,变成屎尿,作血肉筋皮。
经文大意:
这时,药上菩萨摩诃萨对诸年少众生说:“你等吃过后,然后我为你们演说正法。”
这时,诸年少众生对药上菩萨说:“我们不认识你,你是谁?看你的色相归于寂灭,已远离三恶道之怖畏,如你的身相远离各种恶法,看见你的掌中有七宝庄严,身上佩戴的珠宝璎珞乃以功德聚集所成。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人。我等不须食,也不须饮,以食物进入身体令人非常憎恶,因其进入身体变成屎尿,作血肉筋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
这时,药上菩萨对这些年少众生说道:“汝等食已,然后为汝演说正法。
为什么如来没有说法,而是药上菩萨与这些年少众生答话?
因为这些年少众生本是药上菩萨的无明妄动所化现出来的,与他有因缘。
然而这些年少众生只知道有佛,并不知道药上菩萨是什么人。
于是,这些年少众生对药上菩萨说:“我等不须食,也不须饮,以食物进入身体令人非常憎恶,因其进入身体变成屎尿,作血肉筋皮。”——此时,这些年少众生已是光明身了。
这些年少众生内心没有受过任何污染,不像我们这些老众生,贪瞋痴具足,不知道一切本是自性化现,乃无明妄见的幻化相。
佛陀教导我们要严持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实是让我们戒除贪瞋痴。
比如,一个人看见以前的同学买了一辆宝马车,心想:这小子上学的时候家里穷得要命,现在居然买上宝马车啦,什么时候我也弄一辆(这是羡慕)。我手头还没那么多钱,要不哪天先开开他的(这是占有欲)。如果他不让我开的话,我就偷偷用锤子砸他的车窗玻璃(这是瞋)。玻璃砸破后,看看车里面有什么东西,如果有的话,正好拿走(这是贪,也是盗)。
看到别人的东西,产生占有的想法,为贪;因为有我,而有是非、对错、好坏、内外、上下……的分别比较,而生瞋;不懂得甚深般若,不知道一切均是自作相,乃是痴。
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内心的贪瞋痴去除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
有人认为众生真是可悲,可悲得不知道自己原本具足佛的智慧。
实际上,不是众生可悲,而是能看之人可悲,是他因自己的妄想执着而不见、不知众生皆具如来智慧。这些均是能看之人的自作相,都是他无明妄动所现的幻化相。
如果学佛以后,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幸福,夫妻不和睦,朋友反成仇……这一定是搅进了自己的无明妄动中,非真正学佛。
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
学佛之后,心性上了知一切皆是自作相,本为幻化,但是不能把心性上的东西用到事相上。不能这样说:“你就不是我妻子,是假的。”如果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子,那就更可悲了……
曾经有位朋友学佛以后得了宿命通,之后天天伤心地哭。
问她:“你哭什么?”
她答:“我前一世的母亲在菜市场卖菜,再前一世的母亲是菜市场卖的那条鱼,被我自己和这一世的家人吃了。我能不痛哭吗?”
更甚的是,一天,她跟母亲吵架,气急败坏地说:“我告诉你,我前一世的母亲还在菜市场卖菜呢!我这辈子就看你不顺眼!”
她母亲一听更生气了,一巴掌打了过去:“叫你不认妈!我把你生下来养这么大,多不容易啊!”
这位朋友不明白:母亲不学佛,怎么能跟她讲这些?知道前一世的母亲在菜市场卖菜,可以不论多少都去她那里买,但对这一世的父母却不能不孝敬。
应该怎么做呢?
应了知自身为幻化相,对方为幻化相,共同在这幻化的空间中以幻善法度尽一切因缘幻众。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一切本是幻化相,为“非佛法”的境界;还有个“是名佛法”的境界,应显一个以幻善法度因缘幻众的慈悲相。这些合在一起才是佛陀所讲,此乃修甚深般若的入门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舍弃一切,只为成佛
经文:
是故我等不须食饮,不须一切细软衣服,不须臂印金钏,真珠璎珞庄严身具皆所不欲。以无常故。我等亦不顾惜身命,为离恶道。我等求于法施,为安乐天人,为求善知识,不求转轮圣王。以转轮王虽主四方不免磨灭,男女妻子不能随从,所有七宝亦不逐去,无量人众亦不随去,于四天下无复自在。一身为王多见无常,作恶业故堕叫唤地狱。七宝自在游四天下竟何所在。
经文大意:
“因此,我等不须饮食,不须一切细软衣服,不须臂印金钏,珍珠、璎珞庄严身体之物都是我们所不欲求的。我等这样做是以无常的缘故。我等也不顾惜身命,为了脱离恶道。我等求的是法布施,为了安乐天人,为了求得善知识,不求成为转轮圣王。以转轮圣王虽然主宰四方,却不免归于磨灭。命终时,他的儿女、妻子不能随从,所拥有的七宝也不会随他而去,无量人众也不会随他而去,在四天下无复自在。一身为王,多见无常,以造作恶业的缘故,堕入叫唤地狱,所拥有的七宝,自在游行于四天下的景象,竟还在哪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
这些年少众生明白,饮食、衣服、珍珠宝贝……这些东西都不是永恒的。连身体都是幻化相,更何况这些身外之物。所以,他们说:“真珠璎珞庄严身具皆所不欲。以无常故。
那么,他们到底求什么呢?
我等求于法施,为安乐天人,为求善知识,不求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的福报和神通非常大,但终有福报享尽,恶业随身,堕于地狱之时,也不究竟。
当年,六祖前来黄梅拜见五祖。五祖问:“你来这里求什么?”
六祖答:“只求作佛,不求其他。”
五祖立即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你是岭南人,又是蛮夷未开化之人,哪里可以成佛呢?”
六祖当即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我与和尚身虽不同,佛性又有什么差别?”[1]
……
这些少众生舍弃一切,不惜身命,只有一个目的:求成佛。
人生在世,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娶妻以后,感觉挺好的。他问一位出家师:“你知道世间最大的快乐吗?”其实他不知道,作为一位修行人,仅初禅的禅悦,就远远超过床笫之欢和其他任何世间的快乐。
内心的追求不同,人生的境界殊异。


[1] 参见《坛经·自序品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年少众生的大出离心
经文:
仁者且听我等所说速至佛所。佛观一切愍之如子。我等无父无母,无兄弟亲族,一切皆无。佛为我父,如来是母。佛如日月示人善道,于生死中能救众生令不复生。诸烦恼河甚可怖畏,众生在中烦恼漂溺。如来救之令不复入。世尊怜愍为说正法,示人无上菩提之处。我等不贪饮食,不欲世间富贵,不愿生天,不畏坠恶道。得人身已愿见世尊。
经文大意:
“仁者且听我等所说,速至佛的处所。佛观一切众生,慈愍他们如同自己的孩子。我等无父无母,无兄弟亲族,一切都无。佛为我父,如来是母。佛如日月,指示人们善道所在,于生死中能救拔众生,令其不再受生。各种烦恼河,令众生感到非常怖畏。众生在其中为烦恼所漂泊、沉溺。如来救护众生,令不复入。世尊慈悲怜愍,为众生演说正法,开示人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处。我等不贪恋饮食,不欲求世间富贵,不愿生天,不畏坠入恶道,既已得到人身,愿见世尊。”
讲解:
药上菩萨被这些证得十地的年少众生教育了一顿。
年少众生的这一段话,震撼人心,表达了他们舍弃一切,誓出轮回而成佛的决心。
这就是无上的大出离心。这是修习“僧伽吒”的一个根本。如果没有大出离心,“僧伽吒”是修不好的。
此外,还应有大坚信心。不能信受,是宿世无明习气障碍之故,应多忏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僧伽吒经》解读六
一、不失出离心的偈子
大恭敬心、大出离心、大忏悔心、大慈悲心、大感恩心、大坚信心,是修习“僧伽吒”的根本基础。同时,还应在甚深般若的基础上,才可以起修。否则,只是与之结一善缘。
大家修习“僧伽吒”,这段经文一定要背诵:
佛观一切愍之如子。我等无父无母,无兄弟亲族,一切皆无。佛为我父,如来是母。
佛如日月示人善道,于生死中能救众生令不复生。诸烦恼河甚可怖畏,众生在中烦恼漂溺。如来救之令不复入。世尊怜愍为说正法,示人无上菩提之处。
我等不贪饮食,不欲世间富贵,不愿生天,不畏坠恶道。得人身已愿见世尊。
这构成了“僧伽吒”的三小段偈子,经常念诵,日常就不至于心落六道,丢失出离心了。
大家每天如能拿出5~10分钟的时间诵上几遍,会发现自己的出离心在“僧伽吒”的加持下变得很大,不会轻易丢失了。同时,用此法断淫欲心、断贪心、断妄念,也是非常殊胜的。
“僧伽吒”讲了法界的本源和真实境界。它从众生的根本无明入手,转内心的根本业障,所以开始修习“僧伽吒”时,会在短时间内翻腾出很多的无明习气。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抄写、读诵《僧伽吒经》的时候有明显的感应,并且身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这是“僧伽吒”的不可思议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年少众生再发誓愿
经文:
众生短寿流转无常。以恶业故。贪着五欲不觉死至。知死必至亦不怖畏。不念生灭,不知细法[1],不知修细业[2],不知寂灭界。无明覆心。生已归死,死已复生。心亦不生厌离之想。长夜受苦鞭挞挝打不生厌离,但起劫夺受狱缚苦五缚[3]所系。本恶业故命识欲灭悲泣而言。谁救济我。一切悉与金银杂宝。身为奴仆一切作使我悉能为。王位自在我悉不欲。不须财物但求活命。如是仁者我等不须饮食。诸王自在食则上味会归于死。天食甘露亦归磨灭。种种百味王所贪着,求实则无。饮食等味我等不须。我等求闻正法,令得离苦。愿离爱缚诸结烦恼。归依世尊愿离诸缚。我等敬礼大仙世尊,为诸众生未知仁者名字何等,愿自说之。


[1] 细法:《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十六页云:微着差别故;净秽差别故;势用差别故;应知建立色趣粗细。软等品类、有差别故;应知建立无色诸法所有粗细。又有色法无色法、由世俗胜义谛理,易了难了故;应知粗细二种差别。微、谓极微聚。着、谓所余聚。净、谓中有上地色聚。秽、谓余有下地色聚。言势用者,谓若是处、有地大等、势用增强。虽与余聚、其物量等;而能胜余、粗显可得。软等品类、有差别者:谓乐等诸受、信等诸法、有软中上品类差别。参见《法相辞典》,朱芾煌编,“粗细法”条。

[2] 细业:指独力业相。即“生相”中根本无明所发之微细业用。此相非无明之体。于有为法生、住、异、灭四相中,于临望“住相”时之生相为微细之念,故称细业相念。《释摩诃衍论》卷三(大三二·六一八中):“佛果中证成远离二种念故。云何为二?一者大无明念,二者细业相念。”参见《佛光大辞典》,星云法师监修,“细业相念”条。

[3] 五缚:五种系缚之意。即系缚心心所法及所缘之五种烦恼。《俱舍论光记》卷一说相应、所缘二缚,谓诸烦恼缚彼同时相应之心心所法,称为相应缚;诸烦恼缘境时缚其所缘,称为所缘缚。复开所缘缚为同部同品、同部异品、异部同品、异部异品等四缚,与相应缚合称五缚。在所缘缚中,同部同品者,“部”指四谛与修道等五部,“品”指所断惑之上、中、下等九品。若以见苦所断上上品之惑为同部同品,则见苦所断上中乃至下下品之惑为同部异品,见集所断乃至修道所断上上品之惑为异部同品,上中乃至下下品之惑为异部异品;其余之部品亦准此作解。又五缚之强弱乃依相应、同部同品、同部异品、异部同品、异部异品之顺序递减,故若断前三者,随其所应,能证得择灭,断后二者则不证择灭。参见《佛光大辞典》,星云法师监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8:51 , Processed in 0.156113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