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心保护优它拿不受热水烫伤

  以爱调御忿怒,善制服恶,布施胜悭吝,以实话战胜妄语。(偈223)  

  农夫富留那为富翁修摩那工作。他有一位女儿名字叫做优它拿。后来,有一天,他和妻子供养刚出灭尽定的舍利弗尊者,由于这善行,他在工作的农地上挖掘出金子而变得非常富有。国王也公开宣告他是王室银行家。有一次,他连续七天供养佛陀和众多比库,并且在第七天听完佛陀说法后,一家三人都领悟佛法。  

  后来,他把女儿优它拿婚配给富翁修摩那的儿子。但优它拿在夫家却无法供养佛陀或听闻佛陀开示,所以日子过得并不愉快。她就问她父亲:「你为什么把我关在笼子里呢?我既无法见任何比库,也没有任何做善行的机会。」富留那对女儿的处境很内疚,只好给她大量的金钱,优它拿也在获得丈夫的同意后,雇请西利玛来服侍丈夫一些日子。  

  优它拿利用这段期间供养佛陀和众多比库。第十五天时,丈夫看见她在厨房忙着准备食物时,笑着说:「多么愚笨的人!不知道享受人生,只知道忙着准备供养的典礼仪式而累垮自己。」这时候,西利玛看着他这么一笑,一时间忘记自己只不过是人家僱请来的帮佣而已,却非常嫉妒她,更糟糕的是,竟然无法克制内心的妒意,就到厨房去拿起滚烫的热水,企图要泼向优它拿的头。优他拿看着她过来时,心中毫无瞋念,并且想着就是因为西利玛的帮佣,她才有机会听闻佛法,又作布施,因此对西利玛心存感激。但突然间,她明白西利玛要用滚烫的热水泼她,她立刻下定决心:「如果我对她怀有任何的瞋心,就让这滚烫的热水烫伤我。如果没有瞋心,愿一切平安。」  

  由于优它拿对西利玛不怀一丝瞋心,这滚烫的热水顿时像冷水般,对她毫发未伤。西利玛认为这热烫的水一定已经变凉了,就想要再去拿另一罐热水来,但却被优它拿的仆人抓住,并且加以殴打。优它拿阻止他们,并要他们为她敷药。  

  这么一来,西利玛恢复理智,明白自己的身份,她后悔自己想要伤害女主人的念头,就请求优它拿原谅她。优它拿告诉她:「我要去请教父亲可不可以接受你的道歉。」西利玛同意与她一齐去向优它拿的父亲富留那道歉。但优它拿说:「我所谓的父亲,不是指生身父亲,而是帮助我打断生死轮回的佛陀。他教导我究竟真理的佛法。」西利玛表示她也想见佛陀。她们于是决定第二天由西利玛在优它拿家中供养佛陀和众多比库。  

  第二天,供养完后,她们向佛陀叙说两人之间发生的事。西利玛承认犯了错误,恳请佛陀劝告优它拿原谅她。佛陀问优它拿,当西利玛要伤害她时,心中有什么念头?优它拿回答佛陀:「世尊,我因为感激她的帮忙,所以没有任何恨意或瞋念,我只是向她展现我的善意。」  

  佛陀赞叹她:「优它拿!做得对,做得好!心中不怀瞋念使你能征服辱骂妳的人;慷慨大方的人,能摄服吝啬的人;说实话的人能摄服说谎的人。」  

  优它拿于是接受佛陀的忠告,原谅西利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天界的方法

  人应该说实话,不可忿怒,即使自己拥有的不多,仍然应该布施给乞求的人,

  能够做到这三件事的人,可往生诸天。 (偈224)  

  马哈摩嘎喇那尊者有一次在天界看见很多天神住在舒适的华屋中。他请教他们究竟做了什么善行,能够往生天界。他们的回答各自不同,其中一位说,他所以往生天上,不是因为布施或听闻佛法,而只因为他总是实话实说。另一位女天神则说,虽然她的主人殴打辱骂她,但是她不生主人的气,心中没有任何的瞋念。她说控制自己的脾气,涤除恨意使她往生天界。其他天神则说他们在能力范围内,用自己的方法,为他人的利益而布施。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回到精舍后,请教佛陀,一个人说实话,不发脾气或只布施少量微不足道的东西,就能往生天上吗?  

  佛陀回答他:「你不是亲眼目睹,亲耳听闻那些天神的说辞吗?你不该有任何的怀疑。即使少量的功德也能使人往生天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误把佛陀当作儿子的婆罗门

调伏色身,不伤害众生的圣者,证得不死的境界(涅槃),不再受苦。 (偈 225)

  有一次,佛陀和一位随从比库到裟祇城去化缘。一位年老的婆罗门看见佛陀,就说:「我的孩子,你已经很久没来看我们了!来吧!让你的母亲也瞧瞧你。」说完后,他就要佛陀回他家去,到达他家时,他的妻子也向佛陀说类似的话,并且向他们的孩子介绍佛陀是他们的大哥,更要他们向佛陀致意。从此以后,这对夫妇供养佛陀,听佛陀说法,夫妇两人也因此都证得三果。

   比库们十分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这对婆罗门夫妇会称呼佛陀为儿子。佛陀向他们解释:「比库们!他们如此称呼我,是因为过去很多世时,我是他们的儿子或侄子。」佛陀亲近这对夫妇达三个月之久,这对夫妇因此证得阿拉汉果。

   这对夫妇逝世时,比库们不晓得他们已经般涅槃了,就问佛陀他们往生何处?佛陀回答他们:「阿拉汉们不往生任何地方,他们已经获得涅槃的究竟法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制作礼物的布施者

  时时保持醒觉,日夜勤勉修学,并且志向涅槃的人,息灭所有的烦恼。 (偈 226)  

  一天夜晚,女奴璞娜仍在为她的主人桩米,但实在太疲倦了,所以就稍为休息一会儿。这时候,她瞥见达帕尊者带领一群刚才听完说法的比库回到个人的房间去。她看见他们这么晚仍然未睡眠,心中想着:「我是因为太可怜,必须一直工作,才会这么晚还未得安憩。他们那些修行人为什么也这么晚还不休憩呢?也许他们其中有人生病或者他们有什么困扰吧。」  

  第二天清晨,璞娜把一些米浸在水中,然后拿来做糕饼,做完之后,她带着这些粗糙的糕饼,打算到河边去吃。路上,她看见佛陀正在化缘,她心中嘀咕着:「前些日子我遇见佛陀时,手上没任何东西可以供养,但当我有东西可以供养时,又遇不着他。今天,我遇见他,碰巧手上也有这些糕饼,但不知他可愿意吃这么粗糙的糕饼吗?」佛陀明白他的心念,就接受他的糕饼,并且要阿难达在地上铺席垫,佛陀就坐在席垫上,进食璞娜供养的糕饼。进食后,佛陀为璞娜澄清心中的疑惑:「妳没有时间睡眠,因为妳必须努力工作。至于比库们,他们必须经常保持醒觉、正念现前,所以才晚睡。不管什么身份,人都应保持醒觉,正念现前,不可怠惰。」  

  细细思量佛陀的话后,璞娜深深理解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恰恰好

阿拉汉应知,这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沉默不语的人受诽谤,多话的人受诽谤,寡言的人也受诽谤,世间人对任何人都诽谤。------227偈
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没有人永远受人赞叹,也没有人永远受人诽谤。------228偈
如果行为无瑕疪,智慧与德行兼备,如阎浮金(注)一样有价值,连智者都日夜加以赞叹的人,谁能诽谤呢?甚至诸天与大梵天也赞誉这种人。------229/230偈

  阿拘拉和他的同伴想要闻法。他们先去见離婆多尊者,但尊者非常冷漠,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失望之余,就去找舍利弗尊者,舍利弗明白他们的目的后,向他们说法,但内容却非常深奥,他们也不喜欢,反而嘀咕的说,舍利弗尊者的说法太冗长,太深奥了。他们又去找阿难达尊者,阿难达尊者对他们说最基本的佛法,他们又说阿难达尊者说的法太过简洁、笼统了。最后,他们去见佛陀:“世尊,我们来找你,是希望听你说法。来这里之前,我们已经听过几位尊者的说法,但都不满意。離婆多尊者甚至不理睬我们,舍利弗尊者说法太详尽、深奥了,阿难达尊者又太简单,太笼统了。我们都不喜欢他们的说法。”

   佛陀回答他们:“弟子们!一般人容易指责别人,这世界上没有人不被谴责的,人们甚至批评国王,即使是佛陀也被人指责,被心胸狭窄的人责骂不要紧,只要智者的谴责才算是真正的谴责,也只要智者的赞誉才算是真正的赞誉。”

   (注)阎浮金:来自阎浮河(Jambu)的金,是品质最佳的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木屐的比库

  戒慎恶行, 调御色身, 舍离恶行, 勤修善行。 (偈 231)

  戒慎恶语, 调御恶语, 舍弃言语, 勤修善语。 (偈 232)

  戒慎恶意, 调御心意, 舍离恶意, 勤修善意。 (偈 233)

  智者圆满调御自己的身口意。 (偈 234)  

  有一次,六位穿着木屐,双手拿着木杖的比库在石板上走来走去,而制造很大的噪音。佛陀听见这些噪音时,问阿难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阿难达告诉佛陀这六位比库的情形。佛陀明白事情的真相后,说人必须体谅别人,不要破坏宁静的气氛,他也告诫比库应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此以后,佛陀告诫比库不要穿木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品 垢秽品     
  



  屠夫和儿子的命运

  此刻,你就像枯萎的树叶,死神的使者已经在你的身边,你即将展开漫长的死亡之旅,却尚未准备任何的资粮。

  为自己建造安全的岛吧!尽早精进修行,成为智者吧!若能拂除尘垢与诸烦恼,就能证得圣者的境界。

  你的生命即将结束,开始步向无法中途停止的死亡之旅,但你却尚未备妥任何的资粮。

  为自己建造安全的岛吧!尽早精进修行,成为智者吧!若能拂除尘垢与诸烦恼,就不再生死轮回了。 (偈235)  

  沙瓦提城中有位从事屠宰工作很多年的屠夫。他喜欢吃牛肉,坚持每天的饮食必须有咖哩牛肉饭。有一天,他在前往河中沐浴之前,把要煮给一家人吃的肉摆在一旁。当他离开家后,他的一位朋友劝他妻子把肉卖掉,所以当天就没有咖哩牛肉饭了。他非常生气,就跑到后院去,割下一只公牛的舌头,加以烘焙之后才坐下来吃饭。  

  吃饭时,他想要咬一口牛舌头,但却咬断自己的舌头,而和那只公牛陷入相同的困境。大量的血从他的口中流出来,使他极度痛苦,又异常愤怒,终于死于非命,并且往生到悲惨的境界。他的妻子对他的遭遇非常惊吓,便劝他的儿子赶快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地方去,免得这种恶运变成诅咒,降临到他身上。她的儿子就到怛剎尸罗去当金匠。后来,他与老板的女儿结婚,也养育了几个孩子。等孩子都长大后,他才落叶归根,返回沙瓦提城。他的儿子们都是佛陀的虔诚信徒,所以非常担心他们的父亲,因为他的一生中没有做过任何的善行。

  有一天,他们邀请佛陀和众多比库前来家中应供。供养之后,他们告诉佛陀:「尊者,我们是以父亲的名义供养佛陀和比库的。请您慈悲的向他说法,使他了解佛法。」

  佛陀就向他们的父亲开示:「你渐渐老了,你的身体像枯萎的叶子,现在,你必须为未来的生命做准备,建立奉献和修行的生命方式,做个有智慧的人吧!」

  察觉到世间生命无常,并且正念现前思考佛陀的告诫后,这老人证得了初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养圣者的婆罗门

  智者应该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去除精神的烦恼,就像金匠去除金子的渣滓。 (偈 239)  

  有一次,一位婆罗门看见一群比库在整理袈裟,准备进城化缘。他发现到有些比库的袈裟碰到草地上的雨露而沾湿了,他就清除草径,除掉那些草,第二天,他发现有些比库的袈裟直接碰触到光秃的地面而弄脏了,他就用细砂铺在路上。后来,他又发现比库在大热天时会流汗,而在下雨天时身体会被淋湿,于是就在比库进城化缘前聚集的地方建立一间休息的房舍。  

  房舍建好时,他邀请佛陀和众多比库接受供养,并且说明自己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他的善行。佛陀说:「婆罗门啊!有智慧的人一点一滴的完成善行。同时,慢慢地,但持续不断的去除心中的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成昆虫的比库

  恶业使做恶业的人堕落恶趣,如同铁锈从铁块中长出来,却反而腐蚀铁块。 (偈 240)  

  提沙是沙瓦提城的比库。有一天,他获得一些很好的袈裟而显得非常高兴。他想要在第二天就穿上它们。但当天晚上,他却去世了。由于对这些袈裟不当的执着,他竟然往生成一只昆虫,并且住在这些袈裟的褶层内。因为没人可以继承他的遗物,其他比库决定把这些袈裟分给大家。当他们正准备分袈裟时,这只昆虫非常愤怒,大声哭吼着:「他们在损毁我的袈裟。」  

  这时候,佛陀透过神通力量,听见它的哭叫声,便建议比库们七天后再处置这些袈裟。第八天,原属于提沙的袈裟就分给其他比库。

  佛陀事后解释为什么要如此建议:「提沙在临终时,执着于这些袈裟,所以他往生后的前几天,先变成昆虫,并且住在这些袈裟里面。当你们要处理那些袈裟时,他非常痛苦,就在袈裟内跑来跑去。如果当时你们真的处理掉那些袈裟,他绝对会因为对你们的极端痛恨,而往生到更苦难的境界去。现在,由于他以前的善业,他已经往生到幸福的境界了,我才允许你们处理这些袈裟。比库们!执着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铁锈腐坏本来的铁块一样,执着也毁灭一个人,使人堕落到更差的生命形态去。比库不应该沉溺或执着于四食,因为执着会延缓一个人修行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诳语的比库

经文不常诵,容易遗忘,房屋不经常照顾,容易腐坏,怠惰会破坏美丽,放逸是护卫者过失的原因。----241偈

  沙瓦提城的人经常赞叹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比库的说法。有一次,拉鲁达伊听见他们的赞叹后表示,如果他们也听他说法的话,一定也会赞叹他。人们就邀请他说法,但他站在讲台时,却不知如何说,他请其他比库先说法,之后他再说法,但接连三次,他都无法开口说法。

  这时候,信徒们已经耐心尽失,,而严于申斥:“你这大笨蛋!我们赞叹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尊者时,你大言不惭地说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的说法,现在你怎么不也说法啊!”拉鲁达伊颜面尽失地离开。

  佛陀知道这件意外时,说:“拉鲁达伊对佛法所知不多。不知道经常复诵经文,也记不住任何经文。由于不复诵所学的经文,他对这些经文就愈来愈生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9:16 , Processed in 0.200104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