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安慰维沙卡

喜爱会引起忧愁,喜爱也会引发恐怖,割舍喜爱的人,远离忧愁恐怖。------213偈

  维沙卡因为孙女苏达坦不幸逝世而十分难过,就前去向佛陀叙说她的悲伤之情。佛陀告诫她:“维沙卡,你难道不明白沙瓦提城一天有多少人去世吗?想想看,如果他们都是你的孙子,你岂不是要日夜不停的哭泣!不要让一个孩子的死亡这么严重地打击你。贪爱才造成悲伤和恐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妓女大打出手的王子们

执着引发忧愁,执着引发恐怖,毫无执着的人,远离忧愁恐怖。------214偈

  一个节庆的日子里,佛陀在众多比库的陪同下,进入毗舍離城。路上,他们遇见几位穿着华丽的離车国王子。佛陀看着他们这身王室打扮时,说道:“比库们!未曾去过三十三天的人,仔细观看他们的装扮吧!”这几位王子在前往一处游乐公园的路上,遇见一位美丽的妓女,他们邀请她同行。但后来却为了她而争吵起来,不一会儿,甚至拳脚相见。结果,好几位挂彩流血,必须被人抬回家去。

   佛陀和比库们化缘结束后,在回精舍的路上,又正巧遇见人们抬着受伤的王子要回去。

   比库说:“这些王子因为一位女子的缘故而毁了。”

   佛陀接着说:“比库们!哀伤和恐惧是因为享受、执着感官欲乐而引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尼其乔达枯玛痛失新娘

欲乐引发忧愁,欲乐引发恐怖,毫无欲乐的人,远离忧愁恐怖。------215偈

  住在沙瓦提城的安尼乔达枯玛正准备和沙甲拉城一位美丽的女孩结婚。但准新娘子从家中前来沙瓦提城的路上却生病了,更不幸的,因此丧生了。知道这件不幸的消息时,他整个人笼罩在哀伤痛苦的情绪中。

   佛陀知道他了解佛法的机缘已经成熟了,就前去他家,并且接受他父母的供养。进食之后,佛陀请他出来相见,并问他何以如此悲伤沮丧?他告诉佛陀他的新娘子不幸丧生的事情。佛陀告诉他:“哀伤是欲望招感出来的。对世事万物的欲望和对感官欲乐的强烈渴望会引起哀伤和恐惧。”听完佛陀的忠告后,他努力思维,终于克服痛苦,明白感官欲乐的变化无常。

   不久之后,他就证得初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忧愁缘自渴爱

  贪爱会引起忧愁,贪爱会生起恐怖,毫无贪爱的人,远离忧愁恐怖。(偈216)  

  沙瓦提城中有位婆罗门是外道的信徒,但佛陀明白他不久即将证初果,就到他耕种的地方去找他谈话。这婆罗门十分友善,他非常感谢佛陀关心他和他的工作。他向佛陀说:「等我田里的稻米成熟后,我会在收成之后,先分一些给你,我不会在分给你之前,先吃这些米饭。」但佛陀预知他今年不可能有收成,所以不发一言。  

  婆罗门的米粮就要收成的前一天,却下起倾盆大雨,他所有的米粮也完全毁了。婆罗门因为无法如愿的分送佛陀米粮,而非常难过。  

  佛陀再度前去找他,并加以安慰。婆罗门也向佛陀叙说降临到他身上的大灾难。佛陀忠告他:「婆罗门,如果没有任何贪欲(注),永远不会哀伤、恐惧。」  

备注:贪欲有三种1. 欲爱,执着于感官的爱2. 色爱,执着于色界的爱3. 无色爱,执着于无色界的爱  根据阿毗达摩(论)的说法,色爱和无色爱是执着于常见的感官乐趣。

  贪欲是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潜伏在所有众生心中,它是造成生命中多数苦痛的主要原因,也是使众生生死轮回不断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获得很多篮子点心的马哈咖沙巴尊者

  持戒严谨,具足正见,住法(注 1),明白圣谛,而且戒定慧三学圆满的人,为世人所敬爱(偈 217)  

  一个节庆的日子,佛陀在众多比库的陪伴下,前往王舍城化缘。路上,他们遇见几位手上都提着糕饼篮子的孩子正要到公园去。这些孩子看见佛陀时,就向佛陀问讯,但却没有供养佛陀糕饼。佛陀告诉其他比库:「虽然这些孩子没有供养我们,但他们要供养的比库就要来了。等他们供养完毕后,我们再上路吧。」说完说后,佛陀就和比库们到路边树下的阴凉处休息。这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从后面赶了上来,这些孩子一看见咖沙巴尊者,马上流露出高兴的表情,他们向尊者问讯,并且供养糕饼。  

  马哈咖沙巴(摩诃迦叶)尊者忠告这些孩子:「佛陀--我的老师和众多比库就在树下休息。拿糕饼去供养他们吧。」这些孩子遵照马哈咖沙巴尊者的指示去做,佛陀也接受他们的供养。后来,有些比库说这些孩子比较喜欢马哈咖沙巴尊者。佛陀解释道:  

  「比库若像马哈咖沙巴尊者一般,都会受天人喜爱,也会得到四食 (注 2) 的供养。」  

  注 1:「住法」指四向、四果及涅槃九种殊胜法。注 2:「四食」:袈裟,食物,住宿和医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净居天(注)的比库

渴求涅槃,心中感受到三果的喜悦,并且不为物欲所系缚的人,就是证得不还果的人。------218偈

  一位年老比库的弟子有一次问他,是否已经证得阿拉汉果。年老比库虽然已经证得三果,但沉默不语,因为他曾经下定决心,在证得阿拉汉果之前,决口不说他的修行境界。但直到逝世时,他还未证得阿拉汉果,也就从来没有说明他的修行境界。
他的弟子们为他在寂灭之前都未能证得阿拉汉果,而感到难过。他们请问佛陀该年老比库往生何处。佛陀回答他们:“比库们!你们的老师在寂灭之前已经证不还果。他现在往生到净居天。他未向任何人透露修行的境界,是因为对自己只能证到这样的果位,感到惭愧。他实在努力精进,想证阿拉汉果。你们的老师对欲界已经没有任何的执着了。”

  (注)净居天,证得不还果的人往生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提获得往生天界的荣耀

长期离开家乡,到远处去的亲人平安归来的时候,亲朋好友和祝福的人都来欢迎他(她)。219偈
同理,作善业的人虽然往生,仍然得到善报,一如亲朋好友欢迎返乡的亲人。220偈

  难提是巴拉纳西的富翁。他有一次听佛陀说兴建精舍给比库有很大的法益,于是就在仙人堕处兴建尖顶、布置良好的大精舍。当他把这精舍捐献给佛陀时,三十三天为他预留了一座华屋。

   有一天,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到三十三天时,看见三十三天为难提所预留的华屋。返回人间后,他请教佛陀:“世尊!世间做善行的人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三十三天预留的华屋和其它的富贵吗?”

   佛陀回答他:“你怎么问这种问题呢!你自己不是已经在三十三天亲眼看见了吗!天神等待善良慷慨的人前去,如同亲友期盼长久不见的家人一样。当善良的人逝世时,他们将受到热切的欢迎,往生到天界(注)。”

  (注)《天宫故事注》说难提经过一生的布施后,死后往生三十三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品 忿怒品     
  



  治好皮肤病的女士

  舍弃忿怒,灭除我慢,解脱一切系缚,不执着名色的人,不受苦。 (偈221)  

  有一次,阿奴卢塔尊者前往迦毗罗卫城时,所有的亲戚,除了妹妹萝西妮以外都来探视他。他们告诉他萝西妮有皮肤病,所以没办法前来,但他还是请她前来相见。萝西妮耻于得到皮肤病,只好遮着头脸,前来与他见面。尊者建议她做些善行功德:他请她变卖一些首饰,所得的钱财用来兴建供大众做善行功德的厅堂。萝西妮答应他的建议。尊者也请其他的亲戚协助她。他更建议萝西妮在工程进行时帮忙扫地,用水装满所有罐子。萝西妮遵照他的话做,病就日渐好转。  

  厅堂兴建完成时,佛陀和众多比库被邀请前来接受供养。应供后,佛陀询问捐献者是谁,但萝西妮却不在现场,佛陀就请她前来。等萝西妮来向佛陀顶礼之后,佛陀告诉她罹患皮肤病的原因,是因为过去某一世时,她在愤怒下所作恶业的结果。佛陀说,那时候她是巴拉纳西国王的皇后,但国王却宠爱一位跳舞女郎,她因此嫉妒那位舞女。有一天,她指使仆人事先在舞女的床铺和地毯上洒上会使人发痒的粉末,再用这种粉末洒向舞女身上,加以羞辱。全身发痒的舞女痛苦不堪地倒在床上,但却更加痛苦。  

  由于犯下这恶行,萝西妮今生才会罹患皮肤病。佛陀接着告诫大众,愤怒时不要鲁莽从事,也不可以对人怀有恶意。  

  佛陀说法完毕后,很多人,包括萝西妮在内都证得圣果。萝西妮的皮肤病也痊愈了,容貌变得清澄光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库和树精

  能够抑制忿怒,如同剎住急行车辆的人,是善于调御的人,其他的人只是空执缰绳而已。 (偈222)  

  有位来自阿拉维村的比库准备为自己兴建一间茅舍,就开始砍伐一棵树,但该树上住着一位女天神和她的幼儿。她请求比库不要砍倒,比库却不予理会。她一看无法劝阻,就把幼儿放在树干上,希望比库能因此停止砍树。但比库已经挥动斧头砍下去了,无法及时停下来,所以就把小孩的手臂砍断了。女天神看见她的孩子受到如此重大的伤害,异常愤怒,当下就想杀死比库。但当她高举双手,正要出手时,突然心念一转,告诉自己:「如果我杀死比库,就是杀害遵守戒律的人,一定会因此受苦,而且也可能立下恶例,使更多比库受害。既然这比库有老师,我一定要去找他的老师。」她就前去向佛陀哭诉。佛陀告诉她:「妳能够如此冷静控制自己真是太好了!」佛陀接着向她开示。

  她正念思惟佛陀的说法之后,就了解佛法了。佛陀也在揭达林给孤独园附近提供一棵树给她居住。从此以后,佛陀告诫比库不可砍伐树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9:16 , Processed in 0.17456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