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大巧不工

[原创] “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我自认为悟道了,可惜无人印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腊八 于 2011-1-12 21:06 发表
有东西可以操控你,你就还在三界内。(心有所住)
不要自欺,自欺不会带来改变。(盲人摸象)

“离三界的,从来就是离三界的,没有变过,所以与境界无关;
但这个离三界的,又是不离三界中的一切造作的。”(因 ...



与俺无关
发表于 2011-1-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1-12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俺无关”

——喏,怎么能够?挺好的!你是宝贝之一!
发表于 2011-1-13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个帖子,真是有趣
我个人没有宗教信仰,但自认为也达到了楼主的境界,回帖我都看了,自认为基本上是看懂了,除了个别引用经书上的话我没有去追究(也Google了一些)。

本来对于五祖传六祖衣钵我想回答的是 为了继续传教,没想到你们在楼上把话说得都这么明了 :)

总的来说就是“菩提本无树” 和“不立文字”的意思吧。

所以我想请教楼主的是: 1 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2 这样的境界,在佛教的体系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之后又需要做什么?  

先谢谢楼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原帖由 小森雾 于 2011-1-13 07:37 发表
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个帖子,真是有趣
我个人没有宗教信仰,但自认为也达到了楼主的境界,回帖我都看了,自认为基本上是看懂了,除了个别引用经书上的话我没有去追究(也Google了一些)。

本来对于 ...

所谓万法本闲,唯人自闹,说明白了有些人就觉得没意思了,呵呵。
我没什么境界,谈多了境界,反而搞的人不自在。如果你内心也不著一法,没什么东西能控制你,那你当然已经没烦恼了,既然没烦恼,那我再说不是给你找事吗,呵呵。
往后可以广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其中布施是基础,佛法讲一地一地往上修,犹如盖房子,布施就是地基。所以这六度的顺序不是乱拍的,有次第。布施修好,后面的就容易成就。
发表于 2011-1-1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怎么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人?

答:
第一,正发菩提心。为什么要修行?
第二,制订循序渐进的修行计划,逐渐达到严持戒(如果业障特别重,也就是宿世间的习气比较重,发起菩提心后会老来回退转)。
在这两个基础上,修甚深般若。在无四相地度尽一切众生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心量和见地都在改变。甚深般若在境界上才能显现出来。没有众生就没有佛菩萨,因为佛菩萨的成就本身来自于众生的成就。
                              ----------《回家人老师问答集》
发表于 2011-1-1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学佛如失菩提心即为魔法,生活中如没有菩提心,即为所累。那么,如何发菩提心?可否有具体的方法。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
  首先,菩提心是究竟成佛之心,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本来无相无不相,发菩提心者,是名发菩提心。
  再者,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度尽一切众生,内心当中,实无一众生得度者,是为发菩提心。
  三者,具体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是名发菩提心。

  劝发菩提心,最为关键,远远超过一天到晚不停地讲这讲那。

  “劝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这是发菩提心的根本愿力。先要有这个愿力,在此之上,再无四相地去度尽一切众生,修甚深般若,视一切众生皆是自己无名妄动的幻法相,视一切众生,包括自身,如自身的实相,如幻相,而去行一切善法,这样即是真发菩提心。这是历来修行人必然要经过的唯一的道路,照着发菩提心去做,是究竟成佛之路,这是佛陀讲的关键所在。今后讲的经书,实际上就是反复阐述今天的这些话。
                                 ---------《回家人老师问答集》
发表于 2011-1-1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您好!当此末法,恐怕还真无几人象师兄一样自诩为“悟了”!佛陀用了三大阿僧祇劫的努力,在师兄眼中如此轻松。不知是可喜可贺还是可悲可叹?师兄慎之!
其次,师兄所说的心离三界?三界唯心,离三界何来心?无心何来三界?所问即错,所答更非!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直心道人 于 2011-1-13 21:28 发表
师兄您好!当此末法,恐怕还真无几人象师兄一样自诩为“悟了”!佛陀用了三大阿僧祇劫的努力,在师兄眼中如此轻松。不知是可喜可贺还是可悲可叹?师兄慎之!
其次,师兄所说的心离三界?三界唯心,离三界何来心?无 ...


嗯~我没悟~你赢了~够了吗?
发表于 2011-1-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罪过!多言必错,果然!
一番言语,令师兄起嗔,罪过!
师兄未离三界,我也扔在三界,看来我们都还离不开三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22:14 , Processed in 0.328266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