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宣化上人主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谓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现在你自己应该明白,要自己归依自性三宝——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归依觉,就不应该做糊涂事。归依正,就不应该做邪事。归依净,就不应做肮脏的事。内要调伏心性、要觉悟,外敬他人。真正明白佛法的人,不但要对朋友、亲戚存恭敬心,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亦要和蔼相待。不可板起脸来,尤其对最不好的人,你应该对他最好,这才是真正学佛人的本色。你说:我对你不好,那我怎没见到你对我好呢?答:你根本没有对我不好,那我怎么对你不好呢!你看这妙不妙。

归依自性三宝后,大家都要有一种诚心。我再为你们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你们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真真实实见三身佛。你们各人应该觉悟自己的性。现在大家都跟著我说:‘于自色身归依本有的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的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色身就像房子,不是叫你归依色身,而要归依你的自性。向来我所说的三身佛,是在你的性里边,不过它暂时住在你的色身罢了!世间所有人都有这三身佛,不过不认识,忘了。因为他自心迷昧,故不见本有的自性,而向外找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和千百亿化身佛,而不知本有自身中的三身佛。现在你们听我讲后、,就知道在你们自己本有的色身中能见本性的三身佛。要知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生出的,而不是从外得来的。

什么叫清净法身佛呢?即是说一切的世人,他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所有的万法,都是从自己本性生出。怎么说呢?当你想一切恶事的时候,就有一种恶事行为现出。若你心里思量一切善事,就有善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一切善恶诸法是由你自性中生出来,这就像天常是清朗,日月常是明照。但因为虚空中有浮云,将太阳光覆盖,所以就上边明朗,下边黑暗。若忽然遇到一股风将云吹散,使得上下都明彻,那所有万事万物都会朗然俱现。人性常浮游,就像天上云彩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知识。智如曰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你若有智就像有太阳,有慧就像月亮一样。虽般若智慧常常明照,但若执著外边的境界,则被妄念的浮云覆盖自性,变得愚痴而得不到大智慧。假设你遇到明眼善知识,听闻真正的法,而把自己的无明烦恼及迷妄除去,则内外明彻犹如琉璃筒一样,在自性中万法朗然。你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也就像天空无云,所以说:‘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心若平时什么灾难也没有,意若定时什么事都吉祥了。又清净的心现前,就像睛天无云,所以说:‘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又说:‘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你妄想心止了,贪念也绝了,这才是真正富贵的人。有贪心的人就是穷人,即使他有些钱,但并不知足,所以就生出贪心来。私欲就是自私和欲念,若能没有私欲,就是真正的福田,你能这样就是清净法身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你们各位,自心归依自性,自己能回光返照,这是归依真佛。什么叫自归依呢?就是不要自性里存不正当的心。什么叫不善心?就是恶心、嫉妒心。切记不要嫉妒他人,为什么你愚痴呢?就因你生生世世嫉妒人家聪明,所以自己就愚痴了。嫉妒人有才能,所以自己就什么能力也没有,就不如人。谄曲心:不要有谄媚弯曲的心。吾我心:即什么都有个我,吾我都是一种贡高的心。诳妄心:不要有诳妄自大的心。轻人心、慢他心:即轻视他人的心,和骄慢的心。邪见心:即无论见到什么境界,不往正当的地方想,而想到邪的不正当的地方,贡高心:即总觉得自己比旁人都高都大,这些心都要除掉。及所有一切不善的行为都要舍却。要常知自己有过错,不说他人是非善恶,能如此就是自归依。其次常要存谦下的心,对任何人都要恭敬,这是见性通达无碍,也就是自归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闇。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白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什么叫圆满报身佛呢?譬喻说:只要有一盏灯,就能破除一千年的黑暗,只要你有智慧,就可灭除一万年的愚痴。你不要存一个过去心,过去心不可得,不要回忆过去的事,也不要追将来。将来要怎么办?将来你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没有其他。所以说念念圆明,你要有一种正念,要有圆明灿烂的念、光明磊落的念,不要有邪知邪见、自私自利、嫉妒障碍,就怕旁人比我好。

人自性里虽有善性、恶性,善恶的性是不一样的。生出善就有善性,生出恶就有恶性。但本来没有善、没有恶的性是无二的。这个无二的性就叫做实性,也就是真如自性。就如证道歌上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是法身’。本来实性中,是没有善也没有恶,它是纯圆独妙的,圆陀陀、光灼灼。这个就是圆满报身佛。你自性里若生出一念恶心,即毒害心,则能灭万劫的善因。但若自性起一念善,则能灭恒河沙恶。所以说:一念善是成佛之因,一念恶是堕地狱之种。你要成佛或堕地狱,就看你自己生的是什么心。念念要识自本心,见之本性,不失你自己本来的真念、真性,这就是圆满报身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目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销灭。

圆满报身,圆满即是无欠无余,无得无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男无女,无善无恶,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意也。什么叫千百亿化身呢?怎会一个身而有千百亿化身呢?说佛有千百亿化身,但这与你和我有什么关系呢?答:没有什么关系。所谓千百亿万化身就是千百亿万的思想、思量。佛的千百亿化身,可化身成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可化身为天上的人、人间的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他既无处不现身,所以说有千百亿万化身。这是一种讲法。还有另一种讲法,即是我有千百亿化身,你也有千百亿化身。我收了千百亿个徒弟,个个徒弟都学师父的修行,如师父日中一食,徒弟也学日中一食,这是我的化身。师父不攀缘,徒弟也不攀缘,所以我也有些化身。总而言之,谁跟你学佛法,将来就是你的化身。现在你是我的化身,将来你也有你的化身,所以你也有千百亿化身。总之你有一个好榜样,别人照著学,这就是你好的化身,若你有一个坏榜样,像鬼一般,别人若跟你学鬼样,这就是坏的化身。

若什么也不想,‘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不生,本来佛性就现。但你是否能不生呢?你是否能没有妄想呢?你若能没有妄想,这就是佛了。但若未达到这境界,就要修行。若不修行则人还是人,狗还是狗。‘六根忽动被云遮’:一动六根、六尘、六识,就是被云遮起来了。

你有思量就有化身,化成什么?一想恶事,例如用何方法可得名,得利益,或者打劫、放火、杀人这都是恶,这就是地狱。若你思量善事要帮助人,这就是造天堂。

你有毒害的心,这就是龙,就是蛇。你若发慈悲的心,这就是菩萨。你有智慧聪明,就向上爬,若你愚痴到极点就往下降,这叫‘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自性变化甚多,都是千百亿化身。迷人他自己不知道省醒觉悟,故念念都是恶,如神秀大师在当时想尽方法来破坏六祖大师,时时都派人去杀他,这就是常行恶道。你若能回光返照,生一念善,智慧就生出来了,这就是自性化身佛。

法身是自己本有的,只要念念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圆满报身佛。从报身再有所思量,就有变化身,这就是化身佛了。你应该觉悟自己应该修行,以身作则,而非尽讲口头禅。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一尺。’你们听我讲经不要看我讲得好不好,就看我天天有没有骗你们。自己自性功德能真正明白,这就是真归依。自己归依自己,并不是归依这个身体,否则就是头上安头了。这个皮肉是有形有色的色身,而这色身仅是自性的舍宅非主人翁,故不要将这身体认为就是我了。这身体不是你,而是我的。你住在这房子里,这房子虽然是你的,但不能说这房子就是你。所以归依并不是归依自己的色身,而是归依自性。若识得自性佛,就是具足三身佛了。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若你们大家能念熟并背出来,当我说完了就能令你们从无量劫、无始劫、多生多劫到现在所积劫的迷罪,即刻就消灭无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自性    虔诚合掌至心求

‘迷人修福不修道’:修福德而不修行。好像我们现在举行暑假班,人人都不怕苦不怕难,不怕腿痛不怕腰酸,就是全身痛亦不怕,豁出命来也要修行,这种志愿真是难得,令我很高兴。‘只言修福便是道’:好像梁武帝说:你看我度僧、造庙、布施,这种功德有多大啊!恐怕比释迦牟尼佛都大。‘布施供养福无边’:不错,布施供养是求福。‘心中三恶元来造’:心中三恶即贪、嗔、痴三毒。只知修福不知修慧,就愚痴到这程度,连吃东西都放不下,而反说要行苦行,你想这可怜否?

修福来抵消罪过,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种福将来会得福,但是它不能消去罪。你一定要自己的心里除去罪缘——嫉妒、障碍、贪心、嗔心、吾我贡高心、谄曲心、毒害心、邪心、不善心。你说这怎么可以啊!他们都是我的老朋友,经几千万个大劫,跟著我这么久,我怎能将它们舍了?如果不舍?就陪著它下地狱去,没有旁的方法。

你们各自要在心中生出忏悔心。你忽然了悟大乘佛法而真正忏悔,并且除去邪心而行正大光明的路,那就没有罪了。

学道的人要常回光返照,问问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是做人事?是做鬼事?或是做畜生事?你做了什么事就是什么,你做佛事就是佛,做人事就是人。什么是佛事?即慈悲喜舍。对人人都慈悲,这是真慈悲,非假慈悲,不是慈悲里还掺杂贪心,企图抛砖引玉。学道要常回光返照,问问自己是存什么心?是魔王心还是佛心?是自私自利的心还是大公无私的心?你能大公无私,那就和诸佛同样。但要做佛事才可成佛,尽做些鬼事,怎能成佛呢?祖师菩提达摩就单单传这法门啊!普愿一切的人都见佛性,同成佛道。

你要想将来得觅法身,就要离一切的法相,不要执著而生嫉妒障碍、无明烦恼,而觉得自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要离一切相——没有法执和我执,洗心涤滤。要努力用功,不要偷懒,要勇猛精进,不要悠悠然说等一等再翻译,或明天再打字,什么都等一等,等到死就由不得你了。‘后念忽绝’,就是死的时候,等到后念断的时候,一世就完了。这时名也没有,利也没有,什么东西都要放下。你若明白大乘见性的法门,要很虔诚恭敬合掌求无上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我相信六祖大师也是很会说的,所以说出一部坛经。若不会说,什么经也不会有的。六祖大师接著说:‘各位都是聪明、有善根的人啊!你们和我在多生多劫都是有善缘的,所以大家都能聚到一起。’而那时没有外国人,统统是中国人。我现在遇到你们都是西方人,那更有缘了。

你们必须将‘无相颂’背出来,并依此修行。你一诵就明白,如你能明白‘除邪行正即无罪’,这就是除邪,这就是行正,那你罪业就灭了。你若明心见性明白偈颂,虽离我一千里,就好像在我身边一样。而我的徒弟若明白我所说的经我所说的道理,而不到处攀缘,嫉妒障碍,那就没有白学道。若你不明白这偈颂,即使面对著我,也像离我一千里。你们若相信我,就像面对我一样;若不相信我,就像离一千里。若你相信我,即使离一千里,也像面对我一样。

问:你是不是要叫人相信你呢?

答:我不喜欢人相信我,为什么呢?你为什么要相信我呢?相信你自己比相信我更好。因为你行道是你自己行,而不是替我行。修行是你自己修,而不是替我修行。吃饭是你自己饱,不是你吃饭我饱,我现在不过给你们讲方法而已。

你们要是远来到我这儿,不明白偈颂就像离我千里远一样。所以你们大家要珍重,自己要看重自己,不要看轻自己说我也不修行。好像一只狗一样,不要把自己看成一只狗,要看成一个人。珍重好去,到好的地方去,不要到坏的地方。大家闻法,都开悟了。但是只有我没开悟,所以到现在还陪著你们。大家听后都很高兴而遵奉实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机缘品第七

什么叫‘机’呢?即所教化的一切众生,什么叫‘缘’呢?即是有缘的众生,堪来接受教化,所以才叫做机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谶。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六祖大师从五祖弘忍大师得以心印心法门后,回到广东韶关曲江县的曹侯村——即南华寺乡下。没有人知道他是传承五祖衣钵的人。当时有一儒士——即读书人,曾做大官后退休的学者,名叫刘志略,他很喜欢研究佛法,他对六祖大师特别地恭敬护持。志略他有一姑姑出家做比丘尼,叫无尽藏——意谓没有穷尽的宝藏。她常念诵大涅槃经。六祖大师一听涅槃经,就知其最妙的道理,随著就为这位比丘尼解说经文。这比丘尼拿著经卷问六祖大师某字怎么读,大概她也没识得多少字,但她的修行也是不可思议。她亦是行持日中一食,常坐不卧(因当时道信大师提倡人人坐单)。她家里非常富裕,但她也持银钱戒,非常认真,一天到晚就是念经和研究佛法,总也不懈怠。故到现在这位比丘尼还是真身——肉身不坏,临终也是端坐往生的。往生几年后,她的身体没有臭也没有烂,就因她用功修行没有淫欲心,所以肉身变成金刚不坏之身,到现在无尽藏比丘尼还供在曲江某一庙上。庙名我忘了,但我见过她的肉身,非常庄严。六祖大师在南华寺时,这比丘尼很护持,各处去为六祖作宣传说:六祖惠能是五祖弘忍真正衣钵传人。你们要知道,好花一定要有绿叶陪衬,才显出这花的美丽。六祖大师虽是位祖师,如果没有人来护持他,一定会被神秀和当时的外道杀了。但因六祖大师的弟子和护法居士拥护他,所以才没有遇难。

还有六祖大师不能自己为自己宣传说:‘你们知道吗?我就是第六代的祖师,你们现在应该认识我。’他不会这样说的。再者印宗法师在光孝寺知道他是五祖传人,当时又有荆州通应律师带著他的学人数百,来跟六祖学佛法。这几百人每人都各有同参道友和亲友,皆通知他们来亲近六祖大师。所以当时法会盛极一时,每天午斋时大概有一千五百人至二千人。

无尽藏比丘尼拿著经卷问六祖大师,某字怎么念。六祖大师说:‘字我不认识,但经的大意倒可解说。’

无尽藏比丘尼说:‘连字都不认识,那经的大意你怎会懂?’

大师答:‘诸佛心法的妙理——即以心印心顿教的法门,与文字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顿教法门,所以识字与否是不要紧的。’〞    这位比丘尼听六祖大师这样一讲,很惊讶,觉得此事很不平凡。所以她就遍告曹侯村有道德名望的长者说:‘这位法师虽不识字,但他是位开悟有道的人,你们大家应发心来供养!’

于是魏武帝(曹操)的玄孙曹叔良,及当地的居民,都争先恐后来瞻仰礼拜六祖大师。当时宝林山南华寺,因为隋末战火连天,故被兵火烧成一废墟。大家发心捐金、银来重建佛寺,延请六袒大师住持,没有多久这个地方就成为一所大丛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3:16 , Processed in 0.26035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