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粗茶一把

煮茶人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有法力请给所有痛苦的众生点亮那盏心灯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才能在别人拿了刀子要杀的情况下不恨?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生活加点料

        晚上女儿在做作业,看了我在搜索蜱虫咬死人的消息而担忧,她慌张的不得了,还跟我谈起了日本人的生化武器的资料不肯卖给美国的事情,对了她说先好好做作业,她那么慌的说生在这个世界上多可怜额,竟然那么羡慕的说小弟弟还那么开心的活着,他多幸福阿,我说你傻点不得了,她竟然说傻了怎么做作业阿,反问难道你小弟弟不做作业了?她笑笑,等早上喊她起床的时候竟然用个手指头对了我晃晃说现在是睡觉最重要,她估计已经忘了生化武器的事情了。



     生活像流水一样,每天我们在大量的信息冲击下,一会乐了一会哭了一会慌张一会又担忧,没刻消停,却不知道这流水的生活从不曾停驻下来,只剩了我们自个在那忽悠着,闹腾着,好像已经世界末日了一样。片段的生活构成人生的长篇小说,那一个个的小段都是期间的小料而已,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起来,或许我们儿时为了一块糖跟人大打出手,现在想象估计很难在那么悲愤了,每天的生活都是小料包,因了哭也有了笑,因了紧张也有了放松,好像感觉也蛮好的



   有感觉的日子,才有哭泣和欢笑,有感觉的日子才有紧张和放松,感觉,你真的很美好,干嘛要拒绝呢,该哭时就哭啦,该笑时就笑啦,做个生活的老顽童也不错,别忘了给生活加点料阿,酸了的攘面放点小苏打就好了,恁,整出来真的是好松软的馒头,来尝一下,这小料改进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感激那给生活添小料的老公,感激那给生活添小料的人们,感谢你们让我一会哭一会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索达吉堪布】---怎么样对治对身体的执着
寂天菩萨在《学集论》中说,为了未来的成佛,现在要经常修炼自己,将身体布施给众生。

平时大家走路也好,吃饭也好,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想到:“我这个身体已经是众生的了,所有的受用也是众生的了……”尽管现在还无法真正地布施身体,但心里面一直这样想,久而久之,对身体的执著就没有了。  

——《入行论讲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禁不住对了女儿发火,下午带了儿子去朋友家,路上儿子对了我说你学佛就应该佛了,佛不生气,你怎么还生气啊,跟孩子说我就爱生气怎么办呢,儿子说改掉你生气的行为就行了,他还说他都把爱生气的毛病改了,所以他是奥特曼,他说你学佛就得佛些.儿子说的我那个不好意思啊,这么大个人了,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让个上幼儿园的小孩说的真是没脾气,.今早上师兄电话过来让我到她那吃桂圆汤,去了就把这个事情白话了一下,才上班师兄电话就过来了,说我的故事让她也很汗颜,说现在小孩怎么这么聪明呢,前几天她还跟一师兄别扭呢,说听了故事主动的打电话给那个师兄问需要帮忙么,那师兄也挺开心,她说希望我以后经常到她家玩,这个师兄真是牛,从我发火被小孩教育的事里都能反省自己,真是好同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很久很久以前,在嘎西梵施国王统治的鹿野苑王国里,有个英俊的王子,名叫嘎西喜爱。嘎西喜爱一天天长大,他害怕继承王位后就不得不做不好的事,将来必会堕入可怕的地狱。于是,他决定离开俗世,出家求道。

       嘎西喜爱出家以后,努力修行,过着很简朴的生活。他言行友善,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在他的慈悲心的感染下,大小野兽都对他恭敬爱戴,与他和睦相处。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忍言尊者。后来,还有五百个仙人做了他的眷属。

       梵施国王死后,另一位叫争斗生的王子继承了王位。有一天,忍言尊者感觉到身体很虚弱,就想到城里住。上师叮咛他说:“无论居住于城市还是寂静地,出家人都要心不散乱,你应该住到鹿野苑附近的茅棚里。”尊者便牢记上师的教诲,前往鹿野苑。到了那里,他就在父王园林的一个角落里住了下来。

       一个暖融融的春日,争斗生国王与王妃出宫游玩,来到了忍言尊者住的园中春游。国王一时疲倦,就睡着了。王妃带着宫女们在园中赏玩,看见举止寂静的忍言尊者,对其生起信心,纷纷上前行礼,并在转绕后坐在尊者面前,尊者开始为众人宣讲佛法。

   国王醒来后不见王妃与眷属,怒火中烧,拿着剑四处寻找。王妃与眷属看到怒气冲冲的国王,吓得四散逃开。国王来到尊者面前大声问:“你是什么人?”尊者平静地回答:“我是忍言尊者。”国王鄙夷地问:“你是否已获得四禅定等境界?”尊者谦卑地回答说:“没有。”国王越发肆无忌惮起来:“既然没有得到修行境界,那你就是凡夫。一个凡夫在隐蔽的地方与女人共居一处,谁会相信你们之间清清白白?你住在这里到底有何企图?”尊者诚实答言:“我只是在修安忍。”

  国王听后拔出宝剑,气势汹汹怒吼道:“既然你说修安忍,那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忍耐的。”说完立刻用锋利的宝剑砍下尊者两手,同时又厉声问道:“你到底是谁?”尊者依然平静地回答说:“我是永不改变、坚定顽强的忍言尊者。”气急败坏的国王马上又砍断尊者双足,并再次喝问:“你还知道你是谁吗?”尊者还是回答:“忍言尊者”。国王此时已恼羞成怒,他拿着剑又将尊者的鼻子等五官及其余肢节全部砍掉。

  忍言尊者还是用平静的语气回答说:“就算我的躯体被切割成芝麻粒那样成千上万块,我也绝不放弃修行安忍。修炼慈悲心原本就应该象母亲对待儿女一般善待每一个众生,我怎能轻易放弃?”尊者同时又发愿说:“国王因为女人产生烦恼,手执宝剑砍断我的肢体。而我,愿以修行安忍的功德,将来摧毁烦恼、成就佛果时,用智慧宝剑断除他的一切烦恼。”

  此时大地六次震动,忍言尊者的五百眷属全部从虚空中飞至他面前。看到他遭受这样惨不忍睹的迫害后,爱戴忍言尊者的天神打算降下兵器雨杀死国王及其眷属。忍言劝阻道:“我的手、脚、鼻均已被他全部砍掉,就是这样,我也不愿让他承担罪过,更何况牵连其他无辜众生。”

  但鹿野苑天神最后还是降下瘟疫,天人也停止降雨。国王知道是因为自己迫害忍言尊者、导致诸天人惩罚引起的,十分害怕。他听从劝告,宣布自己将做忏悔、供养之事,并且亲赴忍言尊者脚下顶礼谢罪。

  尊者安慰他说:“大国王,敬请放心,我心依然安忍。”国王略显怀疑,他问尊者:“如何才能令人相信你已无丝毫嗔恨心呢?”尊者回答说:“如果我说的话都是真的,就让我身上所滴落的鲜血立刻变为乳汁。”话音刚落,鲜血即刻变为乳汁。但国王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尊者见状就又说道:“尽管你已砍断我四肢,但如果我确实没有丝毫嗔恨心,愿我的身体立即恢复如初。”话音刚落,尊者身躯果然恢复如前。

  国王与他的家人惊诧不已,在尊者脚下恭敬顶礼。从此,国王就经常供养承侍尊者。

  城中有一千个跟着其他上师的恶行外道,他们嫉妒尊者成了国王的上师,便把灰尘撒在尊者身上。尊者发愿道:“以我修行安忍的功德,将来我成佛时愿以智慧甘露水将这些人垢染除净,清净他们心中的贪欲等一切烦恼。”

  当时的忍言尊者就是后来的佛陀;争斗生国王即为后来的憍陈如尊者;一千个恶行外道就是后来的秋渥迦叶等一千比丘。

  ——改编自《释迦牟尼佛广传·安忍品》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忍波罗蜜

黃 國 達 黄国达              

在無常的世間中,可說是苦多而樂少,佛陀說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法,無非是要幫助眾生究竟地離苦得樂。 在无常的世间中,可说是苦多而乐少,佛陀说苦集滅道四圣谛的法,无非是要帮助众生究竟地离苦得乐。
苦可分為三苦:苦苦、壞苦、行苦,或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苦可分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或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眾生面對這些苦,大多以世間的方法,消除引發苦的外在因素,例如肚子餓了找東西吃,生病了看醫生、打針、吃藥,想結婚就交異性朋友,想要房子、車子或生活享樂就設法多賺來達成願望……,如果一一如願,自然不覺得苦,但是遇到阻礙的時候,就會氣憤、不滿、甚至攻擊阻礙他的人和東西,或是退縮、逃避、自怨自艾、傷心難過,這就是苦!众生面对这些苦,大多以世间的方法,消除引发苦的外在因素,例如肚子饿了找东西吃,生病了看医生、打针、吃药,想结婚就交异性朋友,想要房子、车子或生活享乐就设法多赚来达成愿望……,如果一一如愿,自然不觉得苦,但是遇到阻碍的时候,就会气愤、不满、甚至攻击阻碍他的人和东西,或是退缩、逃避、自怨自艾、伤心难过,这就是苦!

有些人,則會找理由自我安慰,告訴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或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失敗為成功之母」,這些都還算是比較理智的反應,而有些人則無奈地認命,心想「命運天注定,半點不由人」,顯得有些悲觀。有些人,则会找理由自我安慰,告诉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或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失败为成功之母」,这些都还算是比较理智的反应,而有些人则无奈地认命,心想「命运天注定,半点不由人」,显得有些悲观。

面對挫折和痛苦,佛法又是如何對待呢?面对挫折和痛苦,佛法又是如何对待呢? 大致說,對於非心理因素的問題,如同世間法的正常行為方式,要「行所當行」,適當採取行動去處理它;而對於心理因素的問題,則要以智慧來觀照,看清無常、無我的真相,沒有永遠的苦,也沒有受苦的我,並接納當下,「受所當受」,安然忍受一切痛苦,不會生起許多無謂的情緒、煩惱,這稱為「安忍波羅蜜」,這是與世間法不同的地方。大致说,对于非心理因素的问题,如同世间法的正常行为方式,要「行所当行」,适当采取行动去处理它;而对于心理因素的问题,则要以智慧来观照,看清无常、无我的真相,没有永远的苦,也没有受苦的我,并接纳当下,「受所当受」,安然忍受一切痛苦,不会生起许多无谓的情绪、烦恼,这称为「安忍波罗蜜」,这是与世间法不同的地方。

例如:不小心受傷,除了儘快救治之外,要以般若智慧觀照,明白當下只是緣起的事實,不必責怪他人,過度自責,或氣憤、難過。例如:不小心受伤,除了尽快救治之外,要以般若智慧观照,明白当下只是缘起的事实,不必责怪他人,过度自责,或气愤、难过。 安然地忍受身體的痛苦,而心中沒有苦。安然地忍受身体的痛苦,而心中没有苦。 世間人的自我安慰或認命的想法或許也能曠達自得、逆來順受,但若非真正放下,成敗、得失、苦樂、榮辱的分別執取仍在,沒有參透世間的虛幻,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遇到某些逆緣,看不透,仍然會生煩惱,不是究竟之法。世间人的自我安慰或认命的想法或许也能旷达自得、逆来顺受,但若非真正放下,成败、得失、苦乐、荣辱的分别执取仍在,没有参透世间的虚幻,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遇到某些逆缘,看不透,仍然会生烦恼,不是究竟之法。

安忍不同於忍耐,忍耐只是壓抑,心仍有怨尤,心不甘、情不願,一味地忍耐,直到忍無可忍就會爆炸!安忍不同于忍耐,忍耐只是压抑,心仍有怨尤,心不甘、情不愿,一味地忍耐,直到忍无可忍就会爆炸! 這是因為他認定有實在的苦和受苦的我,沒有看到緣起的真相,不知道這些都是無常變化、苦由心生的。这是因为他认定有实在的苦和受苦的我,没有看到缘起的真相,不知道这些都是无常变化、苦由心生的。

安忍也不是一味的忍讓,縱容惡行的鄉愿作法,或以為學佛者應該與世無爭而任人欺侮。安忍也不是一味的忍让,纵容恶行的乡愿作法,或以为学佛者应该与世无争而任人欺侮。 其實安忍是自己的修行,而不是軟弱的表現,那樣不但無助於眾生,而且徒增困擾。其实安忍是自己的修行,而不是软弱的表现,那样不但无助于众生,而且徒增困扰。

安忍也不是無義的苦行,對於心靈淨化沒有幫助的戒禁取,不必去執取,磨練要有智慧的判斷為前提,並不是吃苦就等於消業障!安忍也不是无义的苦行,对于心灵净化没有帮助的戒禁取,不必去执取,磨练要有智慧的判断为前提,并不是吃苦就等于消业障!

安忍的根源是什麼?安忍的根源是什么? 安忍是基於智慧和慈悲的實際表現。安忍是基于智慧和慈悲的实际表现。 看清真相的人,明白因果循環的道理,現在的苦是過去的無明和業力所生,現在消除無明、不再造業,未來的苦,終將不再,而現在的苦,逃避也沒有用,倒不如勇敢承擔,而且苦亦如幻,當下雖真實,但它是「無自性」的,愈擔心害怕愈苦,內心寧靜、堅強,苦也是「堪忍」的。看清真相的人,明白因果循环的道理,现在的苦是过去的无明和业力所生,现在消除无明、不再造业,未来的苦,终将不再,而现在的苦,逃避也没有用,倒不如勇敢承担,而且苦亦如幻,当下虽真实,但它是「无自性」的,愈担心害怕愈苦,内心宁静、坚强,苦也是「堪忍」的。

在慈悲心的對應之下,可以感受到,每個人其實都有很多的苦,而深一層地觀照,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樣,受到無明、業力的囚困,苦不堪言,即使他傷害到我,也不會仇視報復,或嚴辭指責,因為真正的敵人,是無明、業力,而過去世、甚至今生世,我們也不知在有意、無意中傷害過多少眾生。在慈悲心的对应之下,可以感受到,每个人其实都有很多的苦,而深一层地观照,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受到无明、业力的囚困,苦不堪言,即使他伤害到我,也不会仇视报复,或严辞指责,因为真正的敌人,是无明、业力,而过去世、甚至今生世,我们也不知在有意、无意中伤害过多少众生。

所以,承擔眼前的苦,就是最直接的辦法,至於長遠之計,當然就是要自度度他,以佛法覺醒之光,澈底解除眾生的無明病根啦!所以,承担眼前的苦,就是最直接的办法,至于长远之计,当然就是要自度度他,以佛法觉醒之光,澈底解除众生的无明病根啦!


安忍波羅蜜要如何落實?安忍波罗蜜要如何落实? 哪些事情要安忍?哪些事情要安忍? 人世間,有無邊的苦,安忍波羅蜜也就有無邊的功德,佛法說安忍有三種:人世间,有无边的苦,安忍波罗蜜也就有无边的功德,佛法说安忍有三种:

一、耐怨害忍:他人的傷害、誣陷、誹謗、屈辱,使財產、名譽受損,身體、心理受折磨,須要安忍。一、耐怨害忍:他人的伤害、诬陷、诽谤、屈辱,使财产、名誉受损,身体、心理受折磨,须要安忍。

二、安受苦忍:自然環境的苦,如酷熱、寒冷,噪音、空氣污染、交通混亂會使人心煩氣燥;社會環境的苦,如升學、失業、競爭的壓力使人活得很緊張;人際關係的苦,如婚姻、親子、同事的衝突,使人氣憤、疲累;還有自己身體的苦,如因為殘障、受傷、生病、衰老而行動困難,看東西、聽聲音不清楚,各種食物禁忌,打針、吃藥、開刀、復健等治療過程,乃至各式各樣數不完的疼痛,令人難以忍受。二、安受苦忍:自然环境的苦,如酷热、寒冷,噪音、空气污染、交通混乱会使人心烦气燥;社会环境的苦,如升学、失业、竞争的压力使人活得很紧张;人际关系的苦,如婚姻、亲子、同事的冲突,使人气愤、疲累;还有自己身体的苦,如因为残障、受伤、生病、衰老而行动困难,看东西、听声音不清楚,各种食物禁忌,打针、吃药、开刀、复健等治疗过程,乃至各式各样数不完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 這些都要安忍。这些都要安忍。

三、諦察法忍,這是佛法中很特別的一項,在智慧觀察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耐著性子,雖然心裡很急切、卻要忍受找不到答案、看不到真相的必經過程,絕不可為了讓自己安心,粗心大意地聽信他人或自以為是,所謂「欲速則不達」。三、谛察法忍,这是佛法中很特别的一项,在智慧观察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耐着性子,虽然心里很急切、却要忍受找不到答案、看不到真相的必经过程,绝不可为了让自己安心,粗心大意地听信他人或自以为是,所谓「欲速则不达」。 一定要耐心、細心地觀照,才能看到真相。一定要耐心、细心地观照,才能看到真相。

在觀照過程中,看見自己居然藏了那麼多的煩惱污垢,心中不免喪氣、灰心、自卑,或是感受到世間的諸行無常,變化莫測,完全違逆自己對人生的完美理想和期盼;而在聽聞、思惟諸法無我、緣起空寂的甚深之理的時候,感受到連一向自以為優越、美貌,非我不可的自尊心的堡壘——「自我」都即將被摧毀,因而引起莫大的恐慌。在观照过程中,看见自己居然藏了那么多的烦恼污垢,心中不免丧气、灰心、自卑,或是感受到世间的诸行无常,变化莫测,完全违逆自己对人生的完美理想和期盼;而在听闻、思惟诸法无我、缘起空寂的甚深之理的时候,感受到连一向自以为优越、美貌,非我不可的自尊心的堡垒——「自我」都即将被摧毁,因而引起莫大的恐慌。 這時千萬要忍住這種種灰心、失落、恐慌的凡夫心——這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千万要忍住这种种灰心、失落、恐慌的凡夫心——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直到萬緣放下,連自我也放下,那時正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可以真正嚐到「涅槃寂靜」的法味——清涼、自在、無拘、無累了!直到万缘放下,连自我也放下,那时正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真正尝到「涅槃寂静」的法味——清凉、自在、无拘、无累了!


如果不能安住於智慧觀照,害怕煩惱、抗拒無常、無我的事實真相,回頭去找尋安慰、永恒和「真我」,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我見不能放下,就仍然要在生死輪迴的三界中受苦受難,實在太可惜了!如果不能安住于智慧观照,害怕烦恼、抗拒无常、无我的事实真相,回头去找寻安慰、永恒和「真我」,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我见不能放下,就仍然要在生死轮回的三界中受苦受难,实在太可惜了!

另外,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障礙,也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譬如禪修生活的孤寂、清苦,修定過程中的酸、痛、麻、癢,這些都要忍。另外,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譬如禅修生活的孤寂、清苦,修定过程中的酸、痛、麻、痒,这些都要忍。 過得了關,才能得到真實的成就。过得了关,才能得到真实的成就。 總之,安忍波羅蜜有無邊的法益,是修行不可或缺的一環!总之,安忍波罗蜜有无边的法益,是修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正确的安忍。



○佛法教导安忍,但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岂不是更成为他人欺侮的对像?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环。要达到面对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处待,的确不是一朝一夕能达致的境界。安忍必须与悲心并行才能成功。我们佛法中所说的'忍',并非指畏惧停缩不前的弱者心态。菩萨的安忍与凡夫见到恶人时的懦弱是两码子事,不可混淆不清。在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时,我们应施以悲心,心想对方与自己一样,不过是想得乐离苦而已。把自己代入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容易生起悲心,从而生起安忍心。我们也可视对方为中毒发疯的亲母;如果你母亲中毒发狂,威胁着要杀你打你,你肯定不会以嗔心先把她毒打一顿吧?你的心自然会以悲心对待,处处忍让她。由此可见,能否行忍只取决于你与对方的关系观念。六道的众生都曾是我们的慈母。自无始生死轮回以来,在无数的转生中,每一位众生都曾成为我们的母亲。众生的心中充满着贪、嗔、痴这三毒,所以我们不单不应以嗔心回报,还要同情他们,以忍心对待他们的无理,就像是对待中毒发狂的亲母一般。由自己的角度看,嗔心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及人际不和,反而只会为自己带来痛苦。被别人以恶意伤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选择以嗔心报复,那就更加增深了你的不幸。他人是否对你伤害,并不由你决定,但你是否以嗔心报复,却完全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你也以嗔心回报,受伤害的不只是对方,你自己也在伤害自己。事实上,来自他人的言行并不可能对你造成伤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对这些言行介怀。有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一方,你没需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一方,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配合上深知嗔心的过失及安忍的优点之智慧时,你的安忍亦会较容易生出。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你慈悲之道;凶恶的人正在教你忍辱之道。在碰上穷凶极恶、蛮不讲理的人时,你反而应该以欢喜心对待,你可不是每天都有机会碰上学习考验忍耐的良机!他们是你修持安忍、成就功德的福田!或许你仍会怀疑安忍就会被人欺侮,或视它为懦弱的表现。安忍其实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几十年前,印度的圣人甘地就单单以'安忍'打败了整个英国帝国。你看:几十万个精英军人及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最终也要屈服于这个矮小的印度人足下。是军力及帝国的力大呢?还是安忍的力大?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穷凶极恶的人,蛮不讲理的人,经常的怒发冲冠缺德带冒烟的人


她是谁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09:35 , Processed in 0.603915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