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自度度她] 【推荐】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所好,力为具”,时时想著要做好让父母欢喜,这也是对父母的恭敬。“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不欢喜我们所养成的一些坏习惯,我们赶快把它改掉。虽然是对父母恭敬,事实上也是对自己的恭敬。
   

“身有伤,贻亲忧”,所以对自己的身体要恭敬。“德有伤,贻亲羞”,所以我们的道德行为有不妥之处,都可能让父母蒙羞。对父母恭敬,绝对不能做出让父母蒙羞之事。这都是对父母落实恭敬,就不是高谈阔论,要落到实处来。
   

对父母的恭敬不只是对我们好的时候恭敬,当父母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这一分恭敬心也要提得起来。所以古代的人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所以大舜的父母对他再不好,他都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想到自己应该尽的本分,还是全心全意孝顺父母。由于这一分至诚的恭敬,才让他的父母回心转意。
   

在孔子的学生当中有一个贤者叫做闵子骞,他的德行非常好,闵子骞。在孔门四科当中,他是德行最好的学生之一,他的母亲比较早过世,所以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因为继母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所以对他就比较刻薄,对他两个弟弟比较照顾。有一年冬天他的母亲用芦花帮他做棉衣,用真正的棉花帮他两个弟弟做衣服,结果刚好他帮他父亲驾车,因为芦花不保暖,看起来又很蓬,还以为很保暖。所以一边驾车冷风飕飕的吹过来,他就发抖,他父亲看了就觉得衣服都穿这么多了还发抖,是不是你有意侮辱你的继母?所以就很生气,拿鞭子抽闵子骞,结果这一鞭鞭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一看非常生气,就觉得继母在虐待我这个儿子,所以马上气冲冲的就回家,一进家门打算把他的继母休掉,这个时候很生气!闵子骞看到这个情况,不只没有幸灾乐祸,马上只提起了一个对继母的恭敬,他就跪下去说:父亲,你不要赶走继母,因为“母在一子寒”,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寒冷,母亲走了,我们三个兄弟都要寒冷挨饿。所以一个人在这么危急之下没想到自己,想到谁?想到继母,想到兄弟,甚至于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假如在盛怒之下做了这些决定,他事后也会后悔,所以这叫真实的德行,念念想著成就别人。所以也由于这一分恭敬,这一分孝心,他的继母觉得很惭愧,一个孩子都会念念为我想,我居然没有这个雅量好好的去照顾这个孩子。所以由于闵子骞的这一分恭敬孝心,扭转了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还是要用德来感化他人。“亲憎我,孝方贤”,当亲友对我们恶劣的时候,你还能够保持你对他们的关怀,这就是恭敬真正做到了。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对父母的恭敬,在《孝经》里面说道“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生病的时候要多替父母担忧,“丧则致其哀”,父母往生的时候我们要庄严肃穆,“祭则致其严”,父母走了之后,我们每一年在父母的忌日,甚至于重大节日都应该祭祀,所谓“慎宗追远,民德归厚”,我们念念不忘死去的父母老祖宗,也就是不忘他们给我们的教诲,给我们人生的关怀爱护。人有这样的心,绝对不会把人生走得误入歧途,而且会非常厚道,时时知恩报恩。所以中国的孝道也落实在祭祀祖宗之中。
   

“亲有疾”,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奉养去照顾。俗话有讲到“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一句话错了,为什么?真正的孝子绝对会坚持照顾父母到底。我们有一个朋友,他也三十来岁,他的老祖母把他带大,所以他祖母中风的时候,一个大男人日夜照顾。然后擦身体什么都是他,然后带老祖母抱著、背著去看医生,做得很好,也很让邻里乡党感动。一个能孝敬自己长辈的人,交朋友一定是什么?很有道义。所以在社会上也是很赢得朋友对他的爱戴,后来他也娶了一个很好的老婆,这叫善有善报。所以真正的孝子绝对会尽心尽力照顾父母,绝对不会变心。又有一句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那他不是英雄,这都是给那些假的人找借口。真正的英雄他一定有他的智慧,有他的定功。当然这个定功要从小开始练,从小就要告诉孩子,远离这一些比较色情暴力的东西,训练他的定力。
   

“丧三年,常悲咽”,还有“事死者,如事生”,就是我们对父母的恭敬,绝对不会因为他离去而有丝毫的减少。当我们父母离去,一看到父母留下来的东西,我们都会感受到父母一生给我们的这一些照顾,也会在处事待人当中突然想起父母给我们的教诲。父母在的时候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到,父母不在了我们更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谓大孝就是显亲,大孝是显祖宗,所以要有这样的恭敬,才能够宽慰父母跟祖宗在天之灵。
   

除了对父母要恭敬之外,我们《弟子规》也延续教导要对长辈恭敬,所以《弟子规》的次第那真的是非常有智慧,这也是遵循孟夫子的教诲。孟夫子说“亲亲而仁民”,把对父母的孝心、恭敬心,“亲亲”再延伸对一切人关怀之心。这一切人当然从最近的就是自己的兄弟,还有身边的长者。“仁民”,再推演到一般的人民。人民再推演出来是什么?“而爱物”,连对山川大地、动物、植物都有这种爱心,恭敬之心。所以能不能一下子连父母都还没有孝敬,然后就跳出来对狗很好,对猫很好,有没有?有!现在人不孝父母,对狗很好,对猫很好;没有拿钱给父母,还带这个狗跟猫去洗三温暖,你看现在人真是颠倒。
   

所以没有圣贤教诲,人真的不知道怎么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上天假如没有让孔夫子在我们中国诞生,那我们这一些中国文化传不下来,现在中国人不知道活成什么样子?所以我们要珍惜有孔夫子承传这个尧舜禹汤的大道。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遵循这个教诲,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我们来看仁民,从兄弟、从长辈开始做起。“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我们真正打从心里尊重别人,言语就能够忍得下来,所以当你常常能够尊重别人,你可能连一句恶语都不忍心说的,所以我们对人的恭敬,言语的一种轻声细语要在平常就练好,就能够做得到。还有整个生活礼仪,其实都是对人的恭敬心的落实。所以之前我们提到了训练孩子接待的礼仪,训练孩子打招呼的礼仪,训练孩子送客的礼仪,甚至于训练孩子吃饭的礼仪,这都是对人的恭敬之心。假如孩子吃饭的时候,大人都还没坐他就跳上去了;大人还没吃,他就赶快往自己的碗里夹,甚至于喜欢吃的,整盘菜夹一半过来。很多家长还说:来来来,多吃一点。大人没有那个教育的敏感度,真的孩子就毁掉了。所以他处处要有恭敬、要替人著想,他这个敬的功夫,对人设想的功夫才能够形成。
   

所以这一些礼仪我们也要处处留心,长养孩子的恭敬之心。而这个恭敬心,你只要在他的举手投足训练,当他内化之后,很多你没教他的动作,他也会做出来。举一个例子,我们教一班学生才教差不多两个多月,教他们鞠躬,教他们问好。有一天他的老师在看电视,看一些道德的人讲课,这个孩子走过去的时候,突然他的腰整个弯下来,深怕挡到他的老师看电视。诸位朋友这个动作有没有教?没有,那他为什么会做,七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做?从他的恭敬心发出来的,所以真正一个孩子内化有恭敬心了,他很多的行为他就会到位了。所以我们从点点滴滴生活去下手,自然而然有一天会水到渠成。
   

像接电话是常常发生的事,我们说接待里面也还有接电话。我有时候打给我们中心一些老师的孩子,会发觉有一点都有做到,当他知道是我打电话去的时候,谈完话之后他绝对不切电话。我说:你怎么不切掉?他说:老师你还没切。你看这么一点滴,他每天都在为谁设想?为别人,恭敬别人,滴水穿石,他的恭敬心就形成了。你看现在很多孩子:不在,就挂下去了。你接的时候觉得怎么样?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所以连接电话一定要“长者先,幼者后”。

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三 一 卷
   

我们刚刚提到“修身”当中第二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行笃敬”,我们的行为要笃实,要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恭敬之心。之前提到了,对人的恭敬一定从家庭开始落实,家庭当中最先的一定是孝顺、恭敬自己的父母,进而再推演到对于兄弟、长辈的恭敬。我们刚刚也有提到,整个生活当中都是落实一个恭敬的态度。最后我们也提到挂电话一定先请长辈先挂,我们再挂掉,所以点点滴滴都在长养孩子的恭敬之心。《弟子规》里面又讲到:【将入门。问孰存。】要到人家的家里,应该先打个电话看看他在不在,打电话的时候还要问人家方不方便,不要说“我现在过去好不好?”你这么急促,人家说“嗯,好,好吧”,你就要“听思聪”,看人家那个“好吧”就是很勉强,这个时候你要主动问“你是不是待会儿有啥事?假如不方便我换个时间也行”,这样人家就不会觉得太唐突。不管你是拜访还是打电话,也要对于时间要恭敬,不能在吃中饭的时候去,不能在已经很晚了,要睡觉的时候去,这个就是没有替人设想,没有尊敬他人,所以我们时时也要从自己开始做起。刚好大中午在吃饭,你还打给人家,人家那个饭还咬半口,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讲话。而任何一个时间打去,第一句话先问“请问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当你时时都能这样恭敬,人家跟你相交往觉得很舒服,很没压力,所以要从我们开始做起。当我们的言语都透露恭敬,孩子在你的身旁学的都是这些恭敬的言语,所以这个都是潜移默化的效果。
   

‘入门’的时候当然也要先问,敲敲门,或者像我们在看韩剧“商道”一样,先出声说“都房大爷,我是尚沃”,等屋里的人回应了,有先叫我们进了,我们才可以进,假如叫我们等一会儿,那我们就恭恭敬敬在那里等一会儿。当你进到人家的家里,刚好一楼没有人,这个时候你可不可以继续往上走?看没人,跑到二楼去,结果人家刚好回来,“你怎么在我们家二楼?”所以‘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很多动作你可不能太随便,不然会造成别人的误会,所以这个恭敬还要恭敬到能避嫌,避人家对你的怀疑。所以有一句话说“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就是种瓜的时候你不要蹲下来绑鞋带,因为那个瓜都长在地上,结果人家远远一看,那个人在偷我家的瓜。李下不整冠,李下结了果实,你在那里戴帽子,人家看好像要把我们家的果实摘掉了,要能避嫌。所以你入到人家的家里面,还没确定有没有人,一定要说“有没有人在?”喊几声没有人应,你就不能再进去了,所以这些都是处处表现恭敬。
   

【用人物。须明求。】要使用任何一个东西,物都有主,你一定要取得别人的允许再拿。你不要已经给人家用完,用过了,然后人家刚好进来,“借我用一下”,人家一看,点头,但是脸色很难看。现在很多人要跟人家借笔,直接把笔拿起来,“这枝借我好不好?”人家能说不好吗?这个都是不够恭敬。应该是说“您可不可以借我一枝笔?”人家想借哪一枝让人家拿,说不定那枝就是他习惯用的,他就不喜欢人家拿,你还给人家拿去,所以要处处替人著想,不可以顺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好,对人的恭敬之外,还要对物恭敬,我们《弟子规》的“谨”就是对物恭敬:【朝起早。夜眠迟。】对什么恭敬?对时间要不要恭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真正抓到立身处事的根本,抓到人生的价值的时候,你会突然觉得时间特别宝贵,时间真的不够用,都希望多一点时间尽孝心,多一点时间能为这个家庭、社会多付出一点,都觉得自己假如能够变成十个人,那该有多好!所以从小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珍惜时光的态度。
   

有一个父亲他发现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他也没有马上制止他,有一天拿了一支棍子,差不多八十公分长,他就对他孩子讲,他说“儿子,人的一生数十寒暑,就像这一根棍子八十公分,好比你能够活八十岁。那我们前二十年没有能力对家庭贡献,对社会贡献,都还要父母来养你,来教导你,所以这二十年是尽不到心力的”。他就拿起斧头把这二十年斩了,砍掉,这个孩子心里震了一下。接著又说,“六十岁以后,我们身体衰弱下来,也要靠别人来奉养,所以这后面的二十年也没用”,砍了,砍掉,这个孩子又震了一下。接著父亲又说,“一个人一天三分之一都睡掉了,所以这剩下来的三分之一也要砍”,又把它砍了。这个孩子有点开始慌张起来了。接著父亲说,“你每天还要吃三餐,还要洗澡,还有一大堆杂事”,又砍掉一段。他儿子说,“父亲,你别砍了,我知道了”。父亲看著他说,“你不会知道,你看你一生还要生多少场病,还要把这些时间都扣掉”,继续把它砍掉。
   

诸位朋友,这一根八十公分的棍子剩多少?剩的这么一小段要干多少事?剩的这么一小段还得提升学问,还得奉养父母,养育孩子,奉献社会,这么短的时间要做这么多事,还能够去耗费吗?去挥霍吗?所以当我们时时处处演出非常珍惜时间的态度,就会给你孩子很好的榜样。我很少看到我父亲游手好闲,我父亲一有空,书本就打开来,所以确实父母的行谊对一个孩子影响至深。所以当父母是这种态度,孩子在浪费时间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所以对时间要恭敬。接来下来我们看“谨”:【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看起来“谨”好像都是对自己的一种生活规范,事实上对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影响他人。我们看早上起来,‘晨必盥,兼漱口’是对自己身体的礼敬,其实也是对父母的礼敬,这身体是父母的延续,当你很干净、很整洁,人家跟你相处就相处愉快。你假如常常脏兮兮的,上完厕所不洗手,人家都不敢接近你,还让人家生烦恼,你伸手跟人家握手,人家吓死了,所以自己要求整洁秩序,同时也是会影响他人,自他不二。所以“谨”看起来是为自己,事实上也是为他人在著想,不让人难受,不让人生烦恼。
   

【冠必正。钮必结。】对于衣服的礼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袜与履。俱紧切。】所以这个是对自己衣服也要恭敬。相同的,当我们对衣服恭敬,也是对他人恭敬。假如今天蔡老师上课的时候穿短裤来,那你们一定很不舒服,造成人家烦恼,有没有?假如我的领带打歪了,你们课都没听,看著那个歪歪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所以管好自己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把所有自己的东西摆整齐,看起来好像是为自己著想,事实上也在为他人著想,因为人不可能一个人住,你养成这个好习惯,你的家里的人就不会因为你到处放东西都没有归位,造成别人的困扰。而当他去念大学,又跟一大堆同学住在同一个寝室,你有这个习惯也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所以养成孩子好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自他确实是互相影响,自他不二。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个也是对衣服的恭敬,而不是一定要买很贵的东西,应该衣服最重要是整整齐齐,而当你对衣服很恭敬,常常把它摆好,把它洗干净,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所以“爱人者人恒爱之,爱物者物恒爱之”。天地万物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你的态度,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我曾经去看李炳南老师的纪念馆,他的衣服都穿了几十年,但是看起来还是很干净,因为他有那分爱护它的心,所以当我们有爱护的心,东西都能用得长久,而当你的东西能用得长久,那你这一生日子就很轻松,因为不花钱,日子轻松就不求人,一个孩子能够不求人,他就能清廉有守。一个孩子不爱惜东西,每天生活当中就必须要耗费很多钱的时候,到时候人家用利欲来引诱他,他就危险了。所以我们说“俭以养廉,勤能补拙”,所以节俭、珍惜东西才能养他的廉洁之心,所以古代的人,圣贤者,他看事都从很根本就开始抓起。所以你从小让孩子尊重物品,懂得节俭,往后就成就他廉洁有守的德行。
   

接下来《弟子规》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所以对东西都要知道得来不易,不要挑三拣四,你让他第一次挑三拣四,他就给你挑一辈子,所以他偏食,你一定要坚持原则要让他吃下去。所以我们说教育里面有一个关键,叫慎于开始,叫“慎于始”,他就不挑了。当他食物不挑,食物吃得均衡,身体就好。他假如常常偏食,也会伤他的肠胃,当他伤他的肠胃,没有好好对待他的肠胃,那肠胃也会跟你罢工,“我不干了”。所以你乱吃东西对胃不恭敬,那它也对你不恭敬。好。另外在我们的行住坐卧都要有恭敬之心,《弟子规》里面说的:【步从容。立端正。】走路,我们说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这也是对自己还有对他人的恭敬。所以走路我们说“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还有“卧如弓”,卧如弓很重要,这种如意卧睡起来特别舒服,睡眠品质很好。我们有一个孩子,他是趴著睡,就是一个大字趴著这样睡,每个晚上常常讲梦话,睡得不安稳。你看这样睡,整个身体的很多器官都压著,我看这个脸都睡歪了,所以不要小看这个生活的习惯,这影响孩子很深的,因为那是他每天都在做的动作。
   

所以走路的时候也要行如风,也要抬头挺胸。我们注意去观察世间人走起来的样子还是千奇百怪,有的肩膀歪一边走,久而久之,他的身体架构就坏掉了,身体就会不好。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学过《弟子规》,所以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不希望往后的学生跟孩子有我同样的遗憾。像我们站没站,坐没坐,久而久之骨头都坏掉了,骨头歪了就压迫到你的肌肉跟神经,所以你常常就这边酸一下,那边酸一下。但是很奇怪,我只要站到讲台上来就不酸了,因为我们在讲课是圣贤教诲,所以会有正气,一有正气,打通任督二脉,但是下了讲台之后就不一定,下了讲台走路还是要走好,不然还是会腰酸背痛。
   

我们来看现在孩子站有没有站相?没站好,拿个东西就要靠一下,看到有个台阶,脚还要抬起来跨一下,有没有?很多这个事情。
   

比方说大人,跟人家讲话怎么讲?男孩子应该是站得比较有大丈夫相,所以是与肩同宽,然后顶天立地,你这样跟人家在讲话的时候很有气势,人家也会很尊重你。假如你没有站好,可能你站这个样子,给人家什么感觉?很轻慢,很傲慢的感觉。你站这样跟人家谈生意,“你说一说,我听听看”,人家哪想跟你谈生意。当孩子他站得歪歪的站习惯了,有一个东西他就要这样靠一下,脊椎就弯掉了,弯掉之后那一辈子都很辛苦,所以现在脊椎侧弯的人很多,还要花钱去找罪受,去给人家整椎,人家给你捶一下,真是花钱找罪受。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会有这些现象,其实根源还在他从小的行住坐卧的姿势没有养成。再来,坐要有坐相:问: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一坐下来,什么姿势?
   

答:趴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这么严重。有的就这样靠一下,“弟子规,圣人训 ”,他这样歪 ?著,心已经不恭敬了,再怎么念,那是念交代的,对书不恭敬,对学习不恭敬,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恭敬之意。所以坐一定要坐好,要抬头挺胸,这个你都要跟一段时间把他扭过来,他一定要做到。当你坐得很正的时候,这个精气神就很好,念书的效果一定好。那孩子只要歪七扭八的坐,保证十分钟、二十分之后就开始昏沉。坐的时候,很多孩子:【勿践阈。】以前是说进门不能踩著门槛,那是不恭敬,那现在没有门槛,小孩是不是不踩了?还是踩,踩什么?很多墙壁,底下白墙壁都变很多脚印踩在那里,那个都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还会踩在前面同学的椅子上面或桌子上,这些都是太随便了,我们要适时纠正。还有一个动作叫:【勿摇髀。】这个‘摇髀’就是双脚晃来晃去,不然就抖来抖去。我们现在观察,十个大人里面可能有半数都会抖,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有些老师坐前面,后面的老师没抖,前面的抖,后面的老师上得头都快晕了,看前面的一直在那里晃晃晃,所以干扰别人。不只干扰别人,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位老师听课能专心吗?为什么人的脚会抖,根源在哪?心很躁动不安,所以现在人真是很辛苦,心都定不下来。所以当我们来观察一下,当我们自己抖起来的时候,观察一下自己那时候是不是很焦躁,是不是心定不下来。所以这个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改得过来,要时时提醒自己。当你跟人家讲话的时候,一边讲,腿一边抖,对方会怎么样?“你是不是很不耐烦听我讲话?”假如你跟人家谈生意,一边讲还一边抖,我看他可能会回去考虑考虑。所以与人相交谈,与人谈事情、谈生意,绝对都要有你的一种威仪在,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人家会打从心里对你生起尊敬、恭敬之意,所以连行住坐卧我们都要常存恭敬之心。
   

除了刚刚所谈的,对时间、对自己的身体、对书本、对自己的行住坐卧都要有恭敬之意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对天地万物要恭敬,对动物要不要恭敬?要。我们是天、地、人三才,人应该是要演出天地之德,对于万物要能够去长养,能够去保护他们,天是保护万物,地是孕育万物,要有这种胸襟气度。有一个报导,它是针对北京一所知名的幼儿园,所谓知名的幼儿园就是钱要交很多,然后这个幼儿园做了一项心理测验,问孩子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么问到,“假如你今天走在路上刚好下雨天,然后天气又很冷,有一只小猫淋了雨在那里发抖,奄奄一息,诸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问:诸位朋友,您会怎么做?
   

答:抱小猫回家。
   

来,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很有爱心。调查的结果,百分之六十一的幼儿园孩子答案是杀了它,这是在一个教育刊物里面记载的,而且不只是说杀了它,都讲出具体杀了它的方法,那个调查人员听了目瞪口呆,不知道孩子现在在想这个。有讲到拿电电死它,有说用脚踹它,还有说拿棍棒打它。觉者畏因,迷者畏果,原因出在哪?诸位朋友,我们皱眉头没有用,要从原因上下手,不然以后这样的孩子会愈来愈多。
   

问:没有爱心,那他从哪里学这个暴力来?
   

答:电视。
   

对,所以电视是魔王。真的,我们这些老师再怎么高明也教不过魔王,为什么?我们上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能专注二十分钟就不错了,但是他回去看电视看两个小时都是目不转睛,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人束手无策,教不赢这个大魔王。所以要防止孩子的污染,让孩子看电视要慎选,杀盗淫妄、暴力色情的绝对不能让他接触,一污染上了,你要再把他拉回来就不容易,所以当父母的要防止孩子的污染。
   

现在的孩子最喜欢看的卡通是什么?奥特曼。有没有看过奥特曼?长得就是这里尖尖的,头也尖尖的,到处都是武器,所以现在连女孩子都很暴力,从小看这些东西。表面上看,他都是正义的化身,要去惩罚恶势力,其实孩子看久了,他会产生一个念头,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他动不动拳头就出去了。
   

有一个孩子四年级,她在学《弟子规》,她的妹妹二年级,有一天她妹妹跟她妈妈说“我要杀了你”,这个姊姊一听,“我的妹妹也念《弟子规》,怎么念成这样?”她马上自己一条一条开始教她妹妹,她的老师教得非常好,她就把学习到的再教她的妹妹。所以确实现在孩子污染严重,赶快要教了,赶快防微杜渐,把一些不好的要切掉,所以孩子还小,赶快把电视收掉。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你不能马上收,不然你儿子会来找我,会跟我打架,“我妈妈就是听你的话”,要循序渐进。假如他都看四个小时,你说下个礼拜开始看三个小时,过一个月之后,看两个小时,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你要拿一些很好的教诲给他听。看他愿不愿意听我讲课,听一听,他假如觉得还满有收获的,就慢慢转移他去看这些暴力的,去看这些儿女情长,在那里爱得死去活来的,这些他没看他就不受污染,能够更去薰习圣贤的教诲,进而提升他自己的智慧,提升他自己的德行。一个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那个快乐不是从外面来的,从里面发出来。
   

另外一个问题是说,“一个同学假如生病发高烧,在那里很痛苦,你愿不愿意把你的外套借给他穿?”问幼儿园的小孩。幼儿园第一个回答是,“我借给他,我妈妈会骂我”;第二个孩子说,“我借给他,到时候丢了怎么办!”问:孩子都先想到什么?
   

答:自己。
   

第三个孩子说,“我借给他,他会传染给我”。所以孩子的慈悲心、仁慈心不用等到他出社会了,这么小都已经快被大人连根拔起了。
   

问:人算不如天算,孩子完全没有仁慈之心,谁先遭难?
   

答: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人没有智慧,人生真是苦不堪言。我们教给孩子不仁慈,到最后我们收恶果,他绝对对你不仁慈。所以现在你找不到孝子了,找不到处处能够体恤父母需要的孩子,所以这是谁造成的?我们自己要好好反省。
   

有一个大学生写信给他父母,好不容易读了大一,很多大学生的父母都是省吃俭用,都是借钱来给孩子读书,一心一意要让他完成学业,而不是一心一意要成就他的人格,成就他的道德,所以目标错了,结果会不堪设想。他的孩子一个学期写了三封信,三封信合起来的长度不会超过一篇电报,很简短,所有的字很潦草,只有一个字写得最工整:答:钱。
   

你们怎么都知道。不止你们知道,我们去跟中学生演讲,才讲到这里,“那个字是什么?”他们都说“钱”,现在的父母在他们眼中就是提供他们钱。我们听了都觉得很恐慌,当父子关系当中只是建立在一个钱字,那晃得可厉害,随时会断。所以这个家长说到了,他说你一年寄来三封信,但是你写给同乡的女同学却是洋洋洒洒,信封都是满满的。现在的孩子不重义,重利,利害。后来演变成什么?演变成制造假的缴款单拿给他父亲,本来可能只要缴五千块,给它改成再多几千块钱。所以我们看到这种现象不能痛苦,要把原因找出来,因还在什么?还在父母教育错了。德行为本,知识、技能是其次,这个顺序搞错了,你耗尽一生的努力,教出来的孩子会让你吐血,你那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人不开智慧,烦恼不断。所以从小我们应该长养孩子的是仁慈、仁厚的心。
   

我们在海口,一般时候一个月带孩子去放生一次,要实践,当孩子,我们浩浩荡荡去放生,放这些乌龟、这些水蛇。我们中国人实在是太厉害了,厉害得让所有的万物对我们都很无奈,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无一幸免,所以我们中国人的病特别复杂。外国人不会这样,你看在外国的公园里面,动物怕不怕人?不怕。在澳洲,他们对待动物非常仁慈,难怪澳洲人很好命。我去澳洲的时候,看他们那些地,怎么种菜就怎么长,而且还长得特别大,特别甜,因为人心善良,风调雨顺。他们开一条马路,假如发现这一棵树要砍,但是上面有鸟窝,他们不会继续开,他们会等这个鸟孩子出来了,会飞了,飞走之后再砍掉,请问我们做得到吗?所以当我们对万物尊重,万物自然尊重我们。当我们对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才尊重我们;当我们不尊重大自然,大自然反扑回来了,天灾接踵而至。所以确确实实从小要长养孩子仁慈之心,对万物,对大地。
   

每次我们放生的时候,这些孩子看了都很高兴,因为这些乌龟放下去之后都不会走,马上在那里翻几个跟斗表演给你看,在那里对你感谢致意,还把头常常伸出来,那个水蛇也一样,好像在那里用它的肢体语言告诉你,对你非常感谢,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孩子也很直接能够感受到动物对他的一种感激之情,所以他们一看也会很欢喜,从小就让他觉得动物应该爱护,动物就是我的朋友一样。我们曾经看到大的乌龟放生的时候,都会频频回头看,甚至眼泪都会掉下来,所以连动物都知道知恩报恩,我们人可不能比不上动物,更不能残忍无度。所以狮子再狠,当它吃饱的时候,所有的动物在它面前跳来跳去,它也不会去伤害它,它有所节制。而我们人的欲望关不了就会造成生灵涂炭的状态,所以还是要从小长孩子的仁厚之心。
   

那对动物要恭敬,对大自然、对植物也要恭敬。我常跟学生说,说你去爬山的时候,请问谁是主人?你又没有住在山上,当然你不是主人,树木是主人,动物是主人。有没有人到人家家里大吼大叫的?
   

有没有?所以我们跟孩子解释道理要让他很容易去体会,所以你到人家家里大吼大叫,人家说哪有这种小朋友这么无礼!这么没家教!所以到山上去也不能惊动这些主人,你要轻声细语,不能大吼大叫,所以这样就长养孩子的恭敬之心。而且我也跟孩子说,你讲话高声大叫,声音会有声波,会震动,有时候刚好一颗大石头就被你这些音声震得掉下来都有可能,都会造成别人的危险,所以到山上去也要有恭敬之心。
   

我们常常看到小孩子拿著棍子打树,可能是少林寺的武功片看太多了,常常伤害植物,诸位朋友,看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马上过去,“你《弟子规》都没做到,赶快给我回去”。孩子一看,“好衰,做坏事被你看到,下次一定不被你看到”,是不是?你直接这样很愤怒的指责他,他会不会接受?他不会记得他错在哪,他只记得很衰,下次不要被你看到就好,真的,很多学生的心态就是这样,他没有去反省到他没做好,所以他的聪明不是去立身行道,他的聪明是如何让人家不发现。所以我们按兵不动,等上课的时候,我们就会引导他,我说,诸位同学,你知不知道人最需要的是哪样东西?你三天不吃饭你还能活。“氧气”,“不要这么聪明,我戏都唱不下去了”。你几天不吃饭饿不死,你几天不喝水还死不了,但是你有一个东西五分钟没有了,保证你没命,什么?氧气,空气。所以空气是你的救命恩人你知不知道!你不能看不到它就不认它的恩德。
   

问:那请问空气、氧气从哪里来的?
   

答:树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树木光合作用,它每天在那里夜以继日帮你的忙,你对它要感恩戴德,它每天救你的命,你居然还拿东西打它,你这个叫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哪有这种人的!你有没有说他错了?没有,但是你把道理跟他讲,他自己就会去反省,谁喜欢做忘恩负义的人。所以我们也藉由这个引导,让他对物,对动物、植物都能产生恭敬之心,甚至于爱惜之心。
   

所以我们的《弟子规》,“入则孝”是教恭敬,“出则弟”教恭敬,“谨”教恭敬,“信”教恭敬。对言语要不要恭敬?
   

【凡出言。信为先。】讲话有恶口、有绮语都是不恭敬,所以“信”自头至尾还在教我们心的恭敬态度。再来,“泛爱众”是不是教恭敬?是。我们来看一下:【凡是人。皆须爱。】“凡是物,皆须爱”。父母要恭敬,长辈要恭敬,还有谁要恭敬?
   

一切人都有父母,当我们对他不恭敬,他的父母都会伤心,所以我们应该是对一切人都能够恭敬对待,当你恭敬对一切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亲人都会非常欢喜。你今天去朋友家里,对他的父母非常尊敬,对他的父母倍加的关怀,你的朋友会对你有更深的情义,所以对一切人要恭敬。而恭敬绝对不是挂在嘴上,一定要引导孩子,面对老幼妇孺要恭敬,要帮助,所以在公车上只要看到老人家、孕妇应该赶快让座,这个就是落实在生活之中。我们进一步也引导,对于这些残障者、这些生活比较困苦的人要更加恭敬。你面对一个残疾的人,你能不能露出轻视的眼神?能不能望著他一直看?这样不行,你瞧著他一直看,他会很难受。所以时时处处面对这些残疾之人,面对很困苦之人,我们要心生恭敬,进一步要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所以您能常常带孩子到孤儿院走走,到养老院走走,孩子就能够看到原来社会当中还有这么多需要关怀帮助的人,他的仁慈之心就长养起来。
   

除了这么多的人要爱之外,那坏人要不要爱?坏人要不要关怀?
   

要。我记得在前几个月发生了一件大案子,“马加爵事件”,也因为马加爵事情引起了整个国人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因为马家爵的功课很好,去参加一些全国性比赛还得奖,但是却做出了这么无法挽回的事情。很多人看到这一则报导,他马上的反应就是抓到了赶快枪毙,这样的人不可原谅,我常常听到这种对待。因为我们是从事教育的人,当我们看到一个还没出社会的孩子,居然做出这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我们不会怪他,我们会追究原因,原因在哪?这孩子人生都还没有起飞就毁掉了,家庭教育教他什么?学校教育教他什么?学校教育有没有教导他如何宽恕?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替人著想?没教,所以让他不懂做人,造了一生难以挽回的错事。所以坏人我们也要爱,因为诸位小朋友,你们都学《弟子规》,他没学,所以他不懂,所以你不只不能去批判他,你更应该自己好好做到《弟子规》,让他看了很感动,你就能够去影响这些人,能够去感化这些人。所以面对坏人,我们应该是提起一种爱心,进而以身作则去带动他。
   

我们细细来想想,马加爵假如学过《弟子规》,他就不会这么做,因为“凡是人,皆须爱”,因为“言语忍,忿自泯”,他都没有人教。
   

请问被杀的同学,是不是全部的错都在马加爵?也不是。为什么他们会染上杀身之祸?因为他没学到“兄道友,弟道恭”,他没学到“勿谄富,勿骄贫”,不要去欺负贫穷的人。“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你用言语刺激他,到最后他就狗急跳墙,所以学做人刻不容缓,有可能影响一生。其中有一个孩子本来可能被杀,后来免于这个灾难,因为这个同学曾经主动帮马加爵盛过一次饭,就因为这个仁慈之心、恭敬之心,化解了他一个人生的大灾难。

所以诸位朋友,我们的孩子、学生能不能逢凶化吉要看他的善心。

好,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三 二 卷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提到了对一切人要恭敬,要有爱心,包含对坏人也不例外,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失教,失去中国圣贤教诲两代到三代,所以“先人不善”,他的父母不懂,“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有人教他。我们要停止对他人的指责、批判,要提起我们的包容心、关怀心,当我们已经懂了,就要有这一份使命,这一份责任,把这些圣贤的教诲传递给我们身旁有缘的人。
   

【泛爱众】

爱护身旁亲友要在哪些地方去落实?《弟子规》也有讲到: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自己有能力要主动协助他人,别人有才华绝对不能嫉妒,一有嫉妒,我们心的恭敬就失去了。

现在这个时代都很怕帮别人,自己的本事都被人家学走。我记得有听到一个报导,说有两个姐妹在讨论,姐姐就说:今天有一个同学问我这一题数学怎么做,我会,但是我不告诉他。这个妹妹就说了: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误的告诉他。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为什么?因为孩子从小教竞争,所以见不得人好,心量愈来愈狭窄,心量一狭窄,福分就下降,心量一狭窄就不懂得截长补短,不懂得见贤思齐,所以埋下一生很大的祸患。所以确实我们要时时教诲孩子,自己有能力可以助人,要多尽一分心力。那到底帮别人有什么好处?当然助人者人恒助之,为什么很多的人有状况的时候,一大堆朋友争先恐后来帮他,那都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我们有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帮我们,因就在时时处处广结善缘。
   

我记得我在补习那一段时间刚好补十几科,总共十三科,诸位朋友很难想像,连音乐、连美术、连体育都要补习,而且都要考一整本。我那个时候已经离课本有些科目都十多年没有碰了,但是我去考试的时候我很有信心,为什么?因为我目标坚定,我一定要当老师。
   

考一年没上,我考两年,考两年我没上,我考三年,考到考上为止,所以目标确定。很多的人行百里路半九十,他就坚持不下去。所以一来我很坚决,二来我很专注,心无旁鹜,不会想东想西,因为我没交女朋友,所以他们有交,他们会分心,所以做事要很专注。再来,我读书的态度、听课的态度就是,今天这堂课上完,我马上就要全会,假如今天课上完了,我有一个地方不会,我马上追出去找那位老师,假如那位老师跑得太快我没追上,我就问这一科里面最好的同学,跟他讨论,所以学习绝对不能打包,要马上把它学会。你每天打包打到最后一大包,你都扛不动了,所以“今日事,今日毕”。
   

还有其中一点是我印象最深,就是任何同学来问我,我一定尽心尽力教,结果我们根本是无心插柳柳成行,我们只是很自然的去帮助他,但是却因为我们时时在教导别人,比方说这一题数学,我不是会算它,而是会教别人算,境界提一层。所以当那个题目一改的时候,很多人就算不出来,但是我们时时是引导别人如何去化解问题,所以虽然题目做得少,但是境界提得快,确确实实印证了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所以我那四个多月,我学的数学我没做多少题目,都是人家来问我,别的同学做到其他的补习班的题目去,还拿其他补习班的题目来跟我们研究,我连自己补习班的题目都没做,结果第一年考试我考了八十八分,数学。第二年又要参加代课考试,我已经一年没算数学了,结果一考,九十分,为什么?你学的是非常扎实的,是如何教别人的,整个如何思考,你已经扎下去,不是表面的运算而已。第三年正式考老师又考了八十八分,所以确确实实感受到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真实不虚。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己有能,勿自私’,自己进步最多,这才是真相。
   

【勿谄富。勿骄贫。】对贫穷的人也要尊重,人生总有起落,我们决不能落井下石,这对人就没有恭敬之心。
   

问:其实当一个人对别人不恭敬的时候,首先受伤的是谁?
   

答:自己。
   

对,自己的心念错了,影响你的身心状态。所以当一个人对人都不恭敬的时候,他的脸上无光;当一个人处处欢喜帮别人,你一看到他一定是脸上放光。所以‘勿谄富’,当我们去巴结、谄媚别人的时候,那个心已经很不可爱了,已经很丑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所以对人的恭敬跟爱心是落实在家庭的点点滴滴,处世的人与人互动当中,所以当你要去跟人家讲话的时候要先观察什么?他现在忙不忙。你看现在很多孩子,妈妈还在那边炒菜,孩子一有什么问题马上跑过来,一定要妈妈马上给他回答,这个都是对父母不恭敬;都已经在煮东西了,你要体恤父母,等煮好了再来处理。所以相同的,我们在麻烦别人的时候也要观察别人目前的状态,你能时时体恤,他就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人不安,勿话扰’,你看到自己的妹妹今天心情很不好,回来脸很臭,坐在那里眉头都皱起来,她安不安?不安。这个时候要不要走过去唠唠叨叨的?要不要?你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个时候该讲不该讲,假如不该讲你就不要强讲,讲了之后她觉得你很烦,你不要管我。所以当我们发现她这个时候心情还很纷乱,这个时候跟她讲话不适合。
   

“人不安,勿话扰”,但是也要表达我们的关怀之意,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不要看她的脸,倒一杯温开水走到她面前把它放著,然后你就走开,本来她觉得很绝望,世间人都很无情,突然你这个动作一做,她心情缓和了,这杯水再喝下去怎么样?好一半了。所以人只要能感受到有人关怀他,他就有力量慢慢产生了,等她情绪平和下来了,她先找谁谈?当然就先找你这个姐姐谈,你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她的需要,那她不找你谈,不然找谁谈,所以做很多事不要太急躁,要审时度势去做。再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个都是一种恭敬心。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善人恭敬,对善人赞叹,就能够让众人跟他学习。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你对恶人不恭敬,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你就得不偿失,所以言语当中要带有宽容。当他犯错的时候,你明明白白,但是没有去批评他;他有一点点好,你就怎么样?你就能够去肯定他。他会想,我这么一点好,人家就给我肯定;我这个不好,人家明明看得到还宽恕我,他能感受到你这分用心,他就会慢慢往好的去发展,而他愈好,你就愈称赞他。他想说,我当坏的自己心也不安,还要被人家瞧不起,不如多做一些好事才好,所以确实对人要循循善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跟人不要有太多争,能多一点给人没关系,多给人,当你这个让让出去之后,你成就了你的学问,你慢慢剔除了你最严重的贪心问题,心愈不贪,学问就上升得很快。但是请问你让出去之后就没有了吗?愈让愈多。所以这是真相,你要用你的行道去印证。我记得我到海口的时候,前一个多月我都会去买水果,结果买水果的过程跟这位女士关系搞得很好,我们说走到哪都一片欢喜,那日子多好过。我每次就去跟她买,然后就会关心她的孩子教育问题,我还送了她一本《弟子规》,然后每次我去买完,我要走的时候,她一定又会把其他的水果挑几样,再帮我塞到我的塑胶袋里面去,所以人跟人确实是你敬他,他就敬你,这是必然。但是一个月以后,因为我们跟很多老师、家长接触了,结果后来我的厨房里面都会莫名其妙就有水果,也不知道是谁送的,后来我就没有机会再去见这位女士,这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没有再能够多关心她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确确实实当我们懂得舍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更多的东西,因为你的舍是发自真诚心,而接受的人也会很真诚想要回馈,所以人不要怕舍。
   

【将加人。先问己。】任何我们要加于别人的言语、行为,要先问这样的言语、行为,别人对我,我能不能接受?假如不能,那我们就不能这样去对待别人。好,所以“行笃敬”是落实在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之中。《弟子规》后面讲“亲仁”,那亲近仁德的人要不要恭敬?那当然要,所以求学问当中有一句很重要的关键,叫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所以一个人道德学问提升的速度不是外面决定的,而是我们自己的诚敬心决定的,所以亲仁你要恭敬。再来:【余力学文。】对学问要不要恭敬?如何对学问恭敬?我们《弟子规》头两句说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一个人长了浮华之气了,有没有尊敬学问?没有了。但是你:【但力行。不学文。】只是去做,都没有读经典,都没有听课,就会:【任己见。昧理真。】你还没搞清楚真相,只凭著自己的想法硬去做,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求学问如何尊重学问,一定要重视解行相应,解得愈深帮助你去力行,力行得愈踏实,你的理解就愈深愈广,所以这两个轮子要同时转起来,只转一个跑不了,空转,所以对学问一定要解行并重,这是你对求学问的正确态度。求学问还要一门深入,不可以贪多,不可以求快,一个人贪多求快的心,心已经失去恭敬了。我们接下来看《弟子规》的句子:【读书法。有三到。】读书的态度是什么?“心眼口”都要“信皆要”,代表读书的时候要专注,要对书本恭敬,要对老师恭敬。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所以这个也是在读书当中你不能心神不定,不能表面上在看书,脑子里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这个都是对学问不恭敬。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所以求学问你可不能悠悠放任,学了十年好像连点成长都没有,那这样对学问有没有恭敬?就没有了。所以对学问怎么恭敬?时时要勘验自己的功夫,下个月有没有比这个月“言忠信,行笃敬”?下个月有没有比这个月“慎思、明辨”?这个就是重点。所以人贵自知,你可不要学半天,连自己是升是降都搞不清楚,这个就太糊里糊涂,所以一定要处处勘验功夫,最好、最直接的勘验就是从你的起心动念去看,所以我们可不能遇到圣贤学问当面再错过,可不能拿著圣贤学问来消遣消遣。很多的人拿著学问来研究,研究得挺好,还得到很多的这种名称,但是夫妻关系却没搞好,连孩子也没教好,这个确确实实叫玩弄圣贤学问,连家里的人会不会认同圣贤学问?甚至于都觉得那个圣贤学问是假的,因为我们没有演好。所以对学问我们要有一份责任,因为我们是圣贤人的招牌,可不能砸了他人对学问的尊重,所以连对求学问也要兢兢业业,也要恭恭敬敬。
   

所以从刚刚整个对人、对事、对物,到对学问都要恭敬,确确实实让我们体会到恭敬心是时时处处,处事做人当中都要能提得起来,所以“一真一切真”,“一”是什么?恭敬之心。所以《礼记》这本书非常重要,打开《礼记》第一个篇幅叫“曲礼”,“曲礼”第一句话叫“毋不敬”。你看礼仪第一句话就告诉你核心是什么?敬,而且在哪里敬?没有一个地方不应该敬,所以甚至于你四下都无人的时候也要敬,因为四下无人还有很多桌椅板凳,你可不能把它摆歪掉了,所以我们从这里能看到我们圣贤人特别强调“慎独”,没有人在的时候还是一样恭恭敬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8 05:09 , Processed in 0.171515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