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圆悟心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黄通判
  
承别纸践履是诚有意于实谛。不徒资谈柄之浮根尚口语之浅学矣。况此段大缘。人人根本洞然融通包括群有。不灭不生亘今亘古常在日用之中。而以无始妄习翳障强作知解不能独脱尔。明公今既息心绝力体究离诸妄缘了如如性。要见诸相非相。若确然专一下些攸久工夫。定须有所契证。


如佛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直诸相当体了不可得全是自心。及为非相则于如如而来如如而去无二无别。脱体全真契妙明真心本来清净。只自己本来面目是也。固非使人拨诸相为非相向外驰求也。

然此心本来澄湛物我一如。境之与心初无两种。要心冥境寂然后有所证入。及至证入之后。证亦非证入亦非入。翛然通透如桶底子脱始契无生无为闲闲妙道正体。今作息念澄虑工夫乃是入道门径。但办此心当有深证尔。古德道若不安禅息定到这里总须茫然去。逗至透得到彻头处。玄亦不立佛祖亦不立。乃向上大机大用。其中人行履处又且更须知有始得。
  
此事不在言句中。云门云。若在言句中。一大藏教岂是无言。何假祖师西来。将知祖师之来唯论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语句。但忘怀体究令澄湛绵密到一念不生。脱却向来知解作略机境计较道理忘心直证。然后于日用之中以此正印印定。一切诸相则非异相。则筑着磕着无非真净明妙大解脱境界也。


然既了此却依寻常诸佛诸祖所垂示正因正果将世间杂染害道诸不善业脱然打摒。怗怗地修行。念兹在兹三十二十年枯淡此心此身。即成就坚固法身也。切恐拨无因果。作豁达空作无碍见解。此毒刺也。切望体究图深证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示禅人
  
大凡截生死流济无为岸。无他奇特。只贵当人根器猛利。揭自胸㦗了一切有为有漏如虚空花元无实性。以照了之心返自观省翻覆觑捕。审谛谛审久之当有趣入之证。盖此段并非他物。亦非他人能着力令自己省发。如人负千斤担子。当由己有如许力量方能堪可。若气小力弱则被他压倒去也。


所以道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大丈夫汉打办精彩。岂可向山鬼窟子里作活计。有甚出彻之期。应须发不可测不可量荷负大事超情离见卓绝颖迈之志。

直下透脱摆拨无始以来妄想轮回彼我得失是非荣辱秽浊之心。令净秽两边都不依怙。翛然独脱不依倚一物。向千圣未有消息时。生佛世间出世间不曾显露处。一念不生前后际断。蹋着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承当得直下牢固无毫发见刺。内外融通荡荡然得大安稳。乃转身吐气于这边来。自然日用之中凡百施为之际一一朝宗返本岂是分外事耶。

虽吃饭着衣修世间法。无不如如无不通透无不与所证正体相应。更论甚高低向背。才生见刺即刺却命根尔。祖师及古宿德行棒行喝作用百千亿种。无他志元只令人自透脱自休歇如大死人。岂只了自己度世便休。勉有余乃不忘悲愿。推此以发未悟。居人间世泛然若不系之舟。唤作无心道人。

今既未能顿了顿明。且放教若身若心空劳劳地。虚寂既久蓦地打破漆桶到桶底子脱处也不难。况自具猛利根性荷负佛事作为殊特奇胜之缘。此岂借别人力耶。是故古者道。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示诏副寺
  
昔雪山童子为半偈舍全躯。可祖断臂立雪没胯求一句子。老卢八个月负舂。象骨饭头担桶杓同岩头事园。钦山补纽而九上洞山三到投子。只为究此段。其余效勤戮力卧雪眠霜攻苦食淡盖不可胜数。鞠其趣向初不为名闻苟利养。并以死生大事为怀。绍隆佛祖种草作务。


是故虽埋光雪林。声迹不到人间。往往有终老至死脱然独得。如鸟出笼了然明证万世不移。至如传记所载太山毫芒十一于百千万特少分尔。其为高隐深遁流转沟壑长往不顾岂有涯量哉。是故诸佛垂世。祖师西来大意。全机超情识越诠表逾影迹出圣量。岂细事耶。

唯大有志之士宿薰种胜根力不群。然后能堪此任。虽头目髓脑不自爱惜。况小小艰勤哉。往时大达之士得旨之后深关牢藏。起顺违方便故意作害现怒骂鞭叱百种千端要试验学人。待其经苦楚不动心乃与一拶一挨垂片言纤机。

如大饥困人得食。如醍醐甘露灌注。珍重忻快拳拳不失。成就大法器践履向上人道径。犹须烂骨董地熟始可委付。如让祖之于曹溪八年始道得个说似一物即不中。棱师至雪岭十五载坐破七个蒲团。灵云三十年涌泉四十祀。德山临济皆依师门岁月甚久。

盖此道乃千圣不传之妙。岂可以轻心慢心而趣入哉。永嘉云。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霜华诸道者在大沩执务。一日库前自筛米。大圆过拾遗一粒米谓云。道者勿轻此粒。百千粒从此粒生。诸乃返徴百千粒既从此粒生。和尚且道这一粒从甚处生。大圆拂袖而去。

晚小参谓众云。大众。米里有虫。赵州到桐城。路逢投子挈一油瓶。遂云久向投子只见卖油翁。投子云公且不识投子。州云如何是投子。投子提起油瓶云油油。米里虫何似油里虫。若参得投子即见石霜。何故。岂不见道。众里有人衲僧家。第一须得具金刚眼。第二须得金刚宝剑。第三须得柱杖子。第四须得衲僧巴鼻。直饶一一透得。更须知有末后句始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示灯上人
  
要直截透脱。须先深信自己根脚下有此一段。辉腾今古迥绝知见。净裸裸没依倚。常在目前无毫发相。宽同太虚明逾杲日。天地万物有成坏此个无变无移。


古人谓之不与万法为侣底人。亦号如来正遍知觉。但谛实承当。使一念不生。彻透本来元不动摇长时无间。若行若住百种作为初不妨碍历历孤明。一机一境一句一言皆含法界称本真如。情想计度无起灭处。以此正印一印印定。自然随方逐圆悉非二种。他自古明见佛性得道之士。运用作为未尝不在。观尘缘境界无尘缘可得。鞠归一真实际。如此退步一日之功便抵一劫。

是故南泉道。王老师十八上便会作活计。不是揭搦强为。盖任运腾腾宽通自在。天龙鬼神觅他起心行处不得。此无心人行履直下深严。若能休歇知见解碍将来。便有彻证之分。亦解作活计去。要须揭志勉强。然后无行不圆。于曹溪路上得无间力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示禅人
  
利根种智聊闻举着彻底透顶。直下承当了无别法。撒手便行岂复更有迟凝。正如秉利剑当门阿谁敢近。到个里凛凛神威。佛祖莫能近傍。吞烁群灵。岂不是得大解脱。更不立向上向下超然独证。


是故从上人立一机垂一言。谓之垂钩四海只钓狞龙。到个里不论如之若何。要箭锋相拄一击便过。才涉拟议则千里万里去也。只如达磨面壁少林九年。唯有可祖默契。

如今要立地明得也不难。但办拨却从前作解种种机智不立毫末。使胸中净裸裸。圣凡不存彼我不拘。一念不生单刀直入。更觅甚佛。高步毗卢顶不禀释迦文。破的破机超宗出格。引头方外看谁是我般人。始可作种草。

然后向千人万人罗笼不住处。不辱一条线硬纠纠地壁立千仞。等闲拈一毫芒便见逼塞十虚。拈示同风同德而不期自会不言而知。互作主宾建宗立旨。虽相去远隔河沙长如目击。可透向上机。了生死事。报恩立法俾群灵一一如是。方称个大丈夫作奇特缘了殊胜事。

昔裴相之与黄檗。李习之之与药山。杨大年之与广慧。李都尉之与慈照。无不以此投机。既已投机复资此以履践。外空诸见内绝心智。彻底平常腾腾任运。为内外护流通大法。所谓要知恁么事。须是恁么人。若是恁么人。始解恁么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示鲁叟
  
佛法如大海万有包含。不可以形器数量所能测度。一一俱无边际。若欲造入须办个没量大智见。穷法界等虚空尽未来不退转。跂步超越合下如铁石坚固。然后廓顶门正眼。慎择真实具本分作家手段大宗师息心依附。


将死生大事托之。无透脱超证不已。第一先得不落窠窟而能直截明见本来面目。蹋着本地风光。深根固蒂信得及了得彻。虚寂灵明不动不变为基址。情念计较俱不生。直得空豁豁地前后际断。与诸圣不移易丝毫许。谛了自己。

其次展转退步一切不留。而能于毛端现刹海。纳须弥于芥中。拈起向上机。提持祖佛令。到此正好着力。及去今时玄妙理性妙句奇言掀天作略摆拨尽。方始体得那边意旨。几时更肯道我会佛法能活脱逞机用也。若履践得攸久。分明无事安乐人矣。将知圣贤撗身为此。临事不为立功能逞我见。意在令人人无疑无为无事去。

今虽富春秋居贵富。而以夙昔愿力高识远见要学此道。洁清身意不舍世缘乃修净行初段早已真正也。要办长久不退之心。纵逢一切违缘处之如食饧蜜。养得纯熟便是大解脱人。佛法与世谛岂有二种耶。推此直前何往不利。

古人道千里同风。盖不言而照不面而知。岂假繁词哉。是故毗耶大士一默文殊赞善。瘥病不假驴驼药。意在钩头应须领取。向独行独步处靠实考究。看从何而起自何而来。去缚解黏不真何待。无业只说个莫妄想。俱胝只竖一指。天皇胡饼。赵州吃茶。雪峰辊毬。禾山打鼓。浑无别事。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示禅者
  
达磨祖师观此土有大乘根器。由是自天竺西来。传教外旨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语句。盖文字语句乃末事。恐执泥之即不能超证。所以破执着去玄妙离闻见出意表。如击石火闪电光。一念不生直下透却根尘。向各各根脚下承当领览此一段大因缘。


翛然独脱不依倚一物。含吐十虚湛然澄寂。契悟本来妙心。此心能生一切世间及出世法。唯宿薰种性略闻提取即知落处。更不从别处流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二一道清虚。岂有得失是非违顺好恶长短来。有为有漏如幻如梦。了无一尘长久。

是故蕴才智有力量底即能发一念真正菩提心。不为诸缘所牵贵富所拘。动是历岁月不退不转。埋头向前念兹在兹。回光返照谛了从上来威音那边万缘根本。才觑得透即身心泰然。二六时中更不放舍。直候彻证乃能事毕矣。况当人合下性静纯一慈善。无如许恶觉恶知。而复相续绵绵体究岂不善哉。

古人道百草头边荐取。只如从朝至莫是个什么。但念念觑捕心心无住。攸久纯熟只见光辉。观一切法空不曾有实。唯此一心亘今亘古可以透脱死生。学此道者不得其门。只为情在解上触途成滞。若一切尽情打叠。胸中不存纤微。自然七通八达也。

但长时无间消遣将去。净念圣解尚令不生。何况触情而动作众不善耶。亲近善知识只贵提诱与己作增上缘。世尊记当来一牛吼地。有善知识递相击劝相与行持体此妙道矣。镜清云汝等十二时中须管带始得。

赵州云我使得十二时。佛言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既已久存诚。唯务向前得不退转。等闲要当心中不留一物。直下似个无心底人如痴兀不生胜解。养来养去观生死甚譬如闲。便与赵州南泉德山临济同一见也。切自保任端居此无生无为大安乐之地乃甚善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示禅人
  
西方大圣人出迦维罗。作无边量妙用。显发刹尘莫数难思议。殊特正因以启迪群灵。其方便顺逆开遮余言遗典盈溢宝藏。及至下梢始露一消息。谓之教外别行单传心印。金色老子已来。的的绵绵只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阶梯不生知见。利根上智向无明窟子里瞥破。烦恼根株中活脱。应时超证得大解脱。


是故竺干四七东土二三皆龙象蹴蹋师胜资强。机境言句动用语默有上上乘根器格外领略。当下业障冰消直截承荷。于余时自能管带打作一片。度世绝流顿契佛地。尚不肯向死水里浸却。唱出透玄妙越佛祖削去机缘刬断路布。如桉太阿凛凛神威阿谁敢近。作家汉确实论量才有向上向下胜妙理性作用纤毫即叱之不是。从来种草直下十成煅炼得熟践履得实始与略放过。犹恐异时落草负累人瞎却正法眼。嗟见一流拍盲野狐种族。

自不曾梦见祖师。却妄传达磨以胎息传人。谓之传法救迷情。以至引从上最年高宗师如安国师赵州之类皆行此气。及夸初祖只履普化空棺皆谓此术有验。遂至浑身脱去谓之形神俱妙。而人间厚爱此者。怕腊月三十日慞惶。竞传归真之法。除夜望影唤主人翁。以卜日月听楼鼓验玉池觇眼光以为脱生死法。真诳諕闾阎捏伪造窠贻高人嗤鄙。

复有一种假托初祖胎息说赵州十二时别歌。庞居士转河车颂。递互指授密传行持以图长年及全身脱去或希三五百寿。殊不知此真妄想爱见。本是善因不觉堕在荒草。而豪杰俊颖之士高谈大辩。下视祖师者往往信之。岂知失故步虎成狸。遭有识大达明眼觑破。居常众中惟默观悯怜。

岂释迦文与列祖体裁止如是耶。曾不自回照始末则居然可知矣。海内学此者如稻麻竹苇。其高识远见自不因循。恐乍发意未入阃奥。揭志虽专跂步虽远。遇增上慢导入此邪见林。末上一错永没回转。其流浸广莫之能遏。因出此显言。庶有志愿于大解脱大总持可以辨之而同入无生大萨婆若海。泛小舟济接群品俾正直妙道流于无穷。岂不快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示远猷奉议
  
从上径截一路直㧞超升。无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此心渊奥脱去圣凡阶级。只贵利根上智于无明具缚窠窟中不动纤毫直下顿契。廓彻灵明与有情无情有性无性同体。与大法相应。发起作用透古超今骑声盖色。虚而灵寂而照。无量无碍不思议大解脱一一七穿八穴了无回互。便识落着所以。乃佛乃祖谓之单传密付。如印印空如印印泥如印印水。万德照然十方坐断。独证独超初无依倚。若起见作相则没交涉也。


今时大有具种性之士。能始末觑破幻缘幻境。猛勇奋志向个边来。亦有久存诚探赜者。然患缺方便力止以知见解会为明了。殊不知全坐子但是识心。纵解到佛边穷到修证尽头处不出指踪在。是故古来作家宗师不贵人作解会。唯许人舍知见。胸中不留毫发许。荡然同太虚空。攸久养得成熟此即是本地风光本来面目也。

到此亘古亘今之地。脱离生死有甚难耶。如裴相国庞居士㨾。直以信得及便得力受用自在。尘缘梦境岂从别处生。若脚下谛实。二六时中更转一切物而无能相。等闲空劳劳地不生心动念。随自天真平怀常实。便是从䆠游干斡悉皆照透。承阿谁恩力。既识得渠。则如下水船相似。略左右照顾扶持将去。自然速疾于般若相应。

此禅流所谓自做工夫触处无有虚弃底时节。绵绵长久办不退转心。不必尽弃世间有漏有为然后入无为无事。当知元非两种。若怀去取则打作两橛也。一切时一切处唯以此为实在。力行之当截断众流得大安乐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示严殊二道人
  
参须实参见须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此实地乃三世诸佛所证历代祖师所传。惟此一实谓之脚蹋实地。初则须大悟。若只认门头户底作窠窟说路布立机境照用取舍解会则不彻也。


此透生死要径。到﨟月三十日。一千二百斤担子须是自有力量荷负得行方可翛然独脱。是故无业国师垂示。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古人以生死事大。是以访道寻师决择。岂可只学语言理会。

古人公案下得三五百转好语便当得也。将知聪明黠慧皆为障道之本。要须冥然扣寂不怕放教身心如土木瓦砾。蓦然翻却业根种子便乃知非。见学佛学法如中毒药相似。然后透出佛法乃体得本分事也。

此非小缘就分。是久参之士尤宜放下。不担着禅道。不轻毁上流。愈透彻愈低细。愈高明愈韬晦。作个百不知百不会无用处底人。行不动尘言不惊众。澹然安闲常行恭敬始堪保任。于一切违顺境界心不动摇志无改易。达磨谓之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切宜履践纯熟。

以至古今作用机缘便七达八通亦不留在胸次。等闲荡荡地触着便转捺着便动。拘牵惹绊不得。居千人万人之中如无一人相似。不是强为。任运如此。更须如末后一语始得。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1 17:28 , Processed in 0.214498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