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眷西

[大德开示] 《竹窗随笔》白话译解(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96. 僧性空

【原文】 吴泗洲寺僧性空。弃应院。闭关尧封山。尝寄予所发誓愿。及禀告十方等语。予嘉叹希有。俄而魔著。遂癫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由。盖由乍起信心。有信无慧故也。古人心地未通。不远千里。参师访道。出一丛林。入一保社。乃至穷游遍历。曾不休息。得意之后。方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耳。何得才离火宅。便入死关。有过不知。有疑莫辨。求升而反堕。又奚怪其然哉。颇有初心学人。结茅深山。孤孑独居。自谓高致。虽未必魔癫。而亦顿失利益不少。明者试一思之。

【译文】 江苏泗洲寺的僧人性空,离开原来所住的寺院,在尧封山闭关。曾寄给我他所发的誓愿,以及禀告十方诸佛菩萨的话,我赞叹希有难得。不久他着魔了,接着疯狂而死,我很悼念他啊。推测他着魔的原由,应是突然发起信心,有信心没有智慧的原故了。古人心地尚未通透,不远千里,参师访道,出大寺庙,进小精舍,直至游遍每个地方,不曾有休息。成就之后,才在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呢。怎么刚脱离火宅,就闭死关呢?有过错不知道,有疑问辨不清,求上升反而降下来,又怎么能奇怪会那样呢!颇有些初心学佛人,在深山中结茅篷,孤身一人独居,自以为高远,虽不一定着魔疯狂,但也一下子失利不少。明白人应该想想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97. 行脚

【原文】 予单丁行脚时。忍饥渴。冲寒暑。备历诸苦。今幸得把茆盖头。虽不识修行。而识惭愧。云水乍到。供事唯勤。己身受用。不敢过分。盖谓曾为浪子偏怜客。穷汉起家惜土如金也。今乍入缁门。便住现成庵院。事事如意。喻似富家儿不谙民间疾苦。纵才智兼人。无赖参访。而闭门自大。习成我慢。增长无明。亦所失多矣。

【译文】 我独自四处参学时,曾忍受饥渴,不怕寒暑,经历了很多辛苦。今天幸而有个茅屋盖头,虽不懂修行,但知惭愧。如有他方云游僧人来到,只有殷勤招待,自己的生活享用,那是不敢过分的。因为是:“曾为浪子偏怜客。”“穷汉起家,惜土如金”啊。现今进入佛门,便住现成的寺院,事事如意,就像是富家子弟不知民间疾苦。纵然才智过人,不去参访游学,而关起门来自以为是,养成了傲慢的习惯,更增长了迷惑,也就损失太多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98. 妙宗钞

【原文】 曩一僧谓予曰。佛示西方。本为普利诸根。速超生死。是易行道。而知礼法师纯以台教精深观法释之。使易反成难。失如来曲为凡夫本意。此论亦甚有理。今思之。古人谓解佛经。宁以浅为深。毋以深为浅。则妙宗所说。利根者自悟深理。钝根者亦不失依经直观。求愿往生。似无所碍。

【译文】 以前有位僧人对我说:“佛开示西方净土法门,本来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能够很快的了脱生死,这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而宋代的天台十七祖知礼法师纯粹用天台宗的精深观法解释净土经典,使简单易行反而变难了,这就失去了佛要方便众生的本意。”这个议论也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细想起来,古人主张解释佛经,宁可将粗浅的化为精深,不要将精深的当作粗浅。那么知礼法师的《妙宗钞》中所说的内容,根器好的人自能领悟深奥的道理,根器差的人也并不影响去直接简单的解读经典,对于求生净土的愿望,似乎没有什么妨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99. 出神(一)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能之而不为也。又问。神之出也。有阴有阳。楞严所云。阴神也。仙出阳神。禅者能之乎。曰。亦能之而不为也。或者愕。曰。毋愕也。尔不见初祖已没。只履西归乎。尔不见宝志公狱中一身市中一身乎。尔不见沩山晏坐静室。乃于庄上吃油滋乎。然亦不名圣证。宗门呵之。昔一僧入定出神。自言。我之出神。不论远近。皆能往来。亦能取物。正阳神也。先德责云。圆顶方袍。参禅学道。奈何作此鬼神活计。是故吾宗大禁。不许出神。

【译文】 有人问:“修仙的魂神出窍,修禅的也能吗?”我说:“能出而不表现罢了。《楞严经》说‘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就是这个意思。接着又说‘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是能出而不表现啊!”又问:“魂神出窍时,有阴有阳。《楞严经》所指的是阴神,修仙所出的是阳神。修禅的也能吗?”我说:“也是能出而不表现啊。”问的人表示惊愕,我说:“不要惊愕吧,你没有看到过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圆寂后,只带着一只鞋西归印度的记载吗?你没有看到过宝志公禅师分身,一身在牢狱中,一身在街市上的记载吗?你没有看到过沩山灵佑禅师在静室中安坐,却又到别的庄上吃油糍的记载吗?然而这也不是正信的修证,禅宗是不提倡的。过去有一僧人入定后魂神出窍了,自称:‘我的魂神出窍时,不论远近,都能往来,也能拿取东西。’这就是阳神了。前辈大德批评说:‘出家僧人应该参禅学道,怎么干这种鬼神才干的事情?’所以我们禅宗是特别禁止的,不许魂神出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100. 出神(二)

【原文】 又问神有何过。曰。神即识也。而分粗细。有出有入者粗也。直饶出入俱泯。尚住细识。细之又细。悉皆浑化。始得本体耳。而著于出入以为奇妙。前所谓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也。

【译文】 又有人问“魂神出窍有什么错?”。我说:“神就是意识了,而且分粗细。有出有入是粗的,就算是出入都没有了,还有微细的意识存在,细之又细,直到都化掉了,才证得本体。如果执着神识的出入以为奇妙,那就是唐代玄沙师备禅师所说的‘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0:14 , Processed in 0.403005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