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中医药典籍类】历代本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续断,川者色灰黑,尖瘦多芦,形如鸡脚,皮断而皱者是。味苦而涩,苦重涩轻,气微凉;他产者,味甘微辛涩少。用川者良。凡用此者,用其苦涩。其味苦而重,故能入血分,调血脉,消肿毒乳痈、瘰疬痔瘘,治金损跌伤,续筋骨血脉;其味涩,故能止吐血衄血、崩淋胎漏、便血尿血,调血痢,缩小便,止遗精滞浊。佐之以甘,如甘草、地黄、人参、山药之类,其效尤捷。

《本草备要》:补肝肾,理筋骨。

苦温补肾,辛温补肝。能宣通血脉而理筋骨。主伤中,补不足。《经疏》云:味甘故然。暖子宫,缩小便,破瘀血。治腰痛胎漏,怀妊沥血。崩带遗精,肠风血痢。《是斋方》:平胃散一两,川续断二钱半,每服二钱,米饮下。治时痢亦验。痈痔肿毒。又主金疮折跌,以功命名。止痛生肌,女科外科,需为上剂。地黄为使。

《本经逢原》:续断入肝,主续筋骨,为妇人胎产崩漏之首药。又主带脉为病,久服益气力,利关节,治腰痛,暖子宫,疗金疮折伤,散痈肿瘀血,疗妇人乳难。《本经》治伤寒补不足等病,总取和血通经之义。又能止小便多,治遗泄。古方血痢用平胃散一两,续断三线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即愈。宁肯无顾名思义之实乎?

《本草崇原》:续断气味苦温,根色赤黄,晒干微黑,折有烟尘,禀少阳阳明火土之气化,而治经脉三因之证。主治伤寒者,经脉虚而寒邪侵入,为外因之证也。补不足者,调养经脉之不足,为里虚内因之证也。金疮者,金伤成疮,为不内外因之证也。经脉受邪,为痈为疡,亦外因也。折跌而筋骨欲续,亦不内外因也。妇人经脉不足而乳难,亦里虚内因也。续断禀火土之气,而治经脉三因之证者如此。

《本草求真》:[批]温补肝肾,以散筋骨血气凝滞。

续断专入肝、肾。因何以续为名,盖缘其味苦,其性温,能入肾经以补骨;又缘其味辛,能入肝经以补筋;辛能散风,风除而筋活。味兼甘,又入中州以补虚。甘味不多,补不甚专。凡跌扑折伤痈肿,暨筋骨曲节血气滞之处,服此即能消散。续断力实消散。止痛生肌,且审其味涩,故能止血治漏,并缩小便,固精安胎。下部血分寒滞者宜此。久服能气力倍增,血气不滞。筋断复续,故曰续断,实疏通疏通二字贴切。气血筋骨第一药也。第因气薄而见精脱胎动,溺血失血等症,则又深忌,以性下行者故耳。功与地黄、牛膝、杜仲、巴戟相等,但有温补细微之别,不可不知。[批]讱庵书论续断少此一段意义,不无缺略流弊之憾。

《得配本草》:地黄为之使。恶雷丸。

苦、辛,微温,微涩。入足厥阴经气分。通血脉,理筋骨,疏肝气,利关节。一切崩漏,金疮折跌,痈毒血痢等症,惟此治之,则血气流畅而自疗。

配杜仲,治漏胎;佐人参,扶脾气。入血崩金疮药,生用。

初痢勿用。疏而兼补。怒气郁者禁用。性温。

《本草经解》:续断气微温,秉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降,阳也。

肝藏血,心主血,血者营也,中之守也,血虚则中伤。续断气微温入肝,肝者阳中之少阳,以生气血者也,所以主伤中。

补不足者,补肝经不足也。金疮痈疡,皆伤血之症,气温益血,味苦入心,所以主之。折跌续筋骨者,气微温活血养经,则断者续也。女人血不足则乳难,得温行血,则乳汁自多也。肝者,罢极之本,以生气血之脏也,气微温,达少阳之气,所以益气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农本草经读》:参此以形为治,续断有肉有筋,如人筋在肉中之象,而色带紫带黑,为肝肾之象;气味苦温,为少阳、阳明火土之气化。故伤于经络,而能散之。痈疡结于经络,而能疗之。折跌筋骨有伤,而能补不足,续其断绝。以及妇人乳难。

久服益气力者,亦强筋壮骨之功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微温。主伤寒,苦温能散寒。补不足,补伤损之不足。金疮痈伤,折跌,续筋骨,肌肉筋髓伤,皆能治之。妇人乳难。通滞之功。久服益气力。强筋骨也。

此以形为治。续断有肉有筋,如人筋在肉中之象,而色带紫黑,为肝肾之色,故能补续筋骨。又其性直下,故亦能降气以达下焦也。

《本经疏证》:续断与蓟不独其根形相似,并有治血之功。即蓟之训亦可作续,是其物原一类二种,以其根之断不断为别可也,断不断既有别,则其义自己分。故别录于续断所主之血曰漏,于大蓟所主之血曰沃。漏者对断而言,是有所伤而漏泄也;沃者对不断而言,是沃于此而渗出也。受伤而漏泄者器也,受沃而渗出者土也,欲土之不易渗,必使之厚,欲器之不易伤,必使之坚。甘者固以厚土,而苦原善坚里也,则二物之同工,二物之异调,既可举其概矣。况断者折之不能断,以其筋膜坚韧也;不断者折之反易断,以其肌肉丰腴也。故续断之功能曰续筋骨,大蓟之功能曰令人肥健,是犹不可识其体用之全乎?两物之根皆黄白,两物之花俱带红,是脾输精以归肺,肺奉津以从心,心受之而化为血,血者周流无滞之物,挟苦则主降,挟甘则主缓,降则其功止能及下,缓则上下皆得受益,故续断主治并系下焦,大蓟主治并该吐衄,此其同中之异也;胎以奉养丰泽而安,乳以血脉疏通而易,移其疏通使及乎他,则机关可利,恶血可行,断伤能续腰痛能止,移其丰泽使奉乎他,则血可保,精可养,然恃以疏通者气,恃以丰泽者血,血是已化之气,气是未化之血,血者难成,气则易续,两物花时不甚相悬,而两物之生几间二月,则气以疏通而速,血以濡缓而迟,其实原归一本,此其异中之同也。诚如是言,则续断之本经别录,蓟之大者小者,皆可混而无别乎?夫续断本经但言味苦,原取其坚则相续,故伤寒不足处邪气乘而横梗焉,续其经脉依法流行,俾无空隙,而横梗者自不能容,金而生疮,痈而致伤,跌而为折,气有断而血亦有所不继也,立其气血之干,断者自续,不继者自源源而至,然当横梗不续而能入,则必有通之者存。故别录更推其味必有辛,辛者通也,而注其因伤而漏者必由内,惟其内故桢干立而枝节自成,此续断之别录,原以注本经而畅其义,非有所增饰,举其粹以疏之,亦不得为混矣。蓟之养精保血,原不独言小者,特大者力雄乎外,小者力聚于内,举其大者而小者自可知,非小者不能止沃与吐衄,大者不能养与保也,是别录于大小蓟根之养精保血,原未尝不混,以养精保血属小蓟,则后世之强生分别耳。要而言之,养精者能养之不能充之,保血者能充之且能固之,血充且固,自得令人肥,精有所养,自足令人健,然筋骨非精莫续,断折非血莫联,既能续筋骨,复堪联断折,岂反不得为精之充血之固耶?是固元气之受伤有轻重,而物之功能遂有难易也,且充固之力而仅得补罅漏,是其功在内而不见乎外,原无罅漏而得充且固,是其验遂著于外矣。故续断之力在内而不显,蓟之力在外而得彰,在内者补中有行,在外者行中有补,刘潜江之言本未尝无谓,特以形用之物,自当论其形,不必斤斤然攀附于阴阳,撺改其气味耳。

《本草新编》:续断,味辛,气微温。无毒。善续筋骨,使断者复续得名。亦调血脉,疗折伤最神,治血症亦效。固精滑梦遗,暖子宫,补多于续,但不可多用耳。盖续断气温,多用则生热,热生则火炽矣。少用则温而不热,肾水反得之而渐生。阴生于阳之中也。他本谓其能愈乳痈、瘰疬、肠风痔瘘,岂有气温之药,而能愈温热之病乎?恐非可信之论也。

或问续断能接筋骨,何以单用续断,未见奏功,入之于生血活血药中,反能奏效,何欤?曰:此正续断之奇也。夫断者不能复续,犹死者不能重生也。欲使断者复续,必须使死者重生矣。筋骨至于断,其中之血先死矣。续断止能接筋骨之断,不能使血之生也。用之于生血、活血之中,则血之死者既庆再生,而筋骨之断者自庆再续。又何疑于单用之无功,而共用之甚效哉。

或疑续断不宜用之于补药之中,恐牵掣其手也。嗟乎。惟补可续,不补何续耶。

或疑续断因补以接骨,则凡补之药,皆可接骨矣。曰:单补又何能接续哉。惟续断于补中接骨,则补即有生之义,生即有续之功也。

《本草分经》:苦、辛,微温。补肝肾,通血脉,理筋骨,暖子宫,缩小便,止遗泄,破瘀血,治金疮、折跌。补而不滞,行而不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续断对离体子宫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表现为频率增加,张力提高,多为强直收缩状态。

2. 续断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 续断有对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

4. 续断有杀死阴道滴虫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狗   脊(《本经》)

狗脊为蚌壳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毛狗脊的根状茎。主产于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湿处酸性土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临床用名有狗脊、烫狗脊。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

《名医别录》:味甘,微温,无毒。主治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

《药性论》:味苦,辛,微热。能治男子女人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 补益男子, 续筋骨.

《开宝本草》:味苦、甘,平,微温,无毒。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

《本草纲目》:强肝肾,健胃,治风虚。

《本草经疏》:狗脊禀地中冲阳之气,而兼感乎天之阳气,故其味苦,其气平。《别录》云甘,微温无毒,兼火化也。苦能燥湿,甘能益血,温能养气,是补而能走之药也。入足少阴。肾主骨,骨者肾之余地。肾虚则腰背强,机关有缓急之患矣。周痹寒淡膝痛者,肾气不足而为风寒湿之邪所中也,兹得补则邪散痹除而膝亦利矣。老人肾气衰乏,肝血亦虚,则筋骨不健,补肾入骨,故利老人也。失溺不节,肾气虚脱故。经曰:腰者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此腰痛亦指肾虚而为湿邪所乘者言也。气血不足,则风邪乘虚客之也,淋露者,肾气与带脉冲任俱虚所致也。少气者,阳虚也。目得血而能视,水旺则瞳子精明。肝肾俱虚故目暗。女子伤中,关节重者,血虚有湿也。除湿益肾,则诸病自瘳。坚脊,俯仰利矣。

简误:肾虚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皆忌之。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平,微温。无毒。根采类金毛狗脊,故假为名;恶败酱,使萆薢。治腰背强疼,关机缓急。理脚膝软弱,筋骨损伤。女子伤中欠调,老人失溺不节。周痹寒湿,并可医痊。

《本草乘雅》:狗脊绵韧,如筋如骨,味苦性坚,而叶对生,犹脊分两肋也。能强关机者,唯精与气,体用俱备故也。

此以功用立名,亦因形相类也。狗,叩也,声有节,若叩物也;脊,积也,积续骨节筋脉上下也。主肝肾体用,权衡形藏之关机者也。故治寒湿周痹,致关机缓急,为腰背强,及膝痛。颇利老人者,利老人之筋骨关机也。别录甄权,广关机及腰痛,膝痛,及脚弱软脚,伤中,及关节重,筋骨绝。若坚脊,即所以强肝肾,健筋骨,以利俯仰,少气,即关机失利之故也。济生方治冲任寒热,室女白带,此又广关机不利冲任与带。并可广阳维、阴维,阳乔、阴乔,以及督与十二经脉经络之失利关机,则凡关机为病,与病及关机者,咸可因势而利导之。吴缓方。病后足肿,狗脊煎汤渍洗,此法金匮要略治百合病。百合煎汤洗之。百合病者,百脉之宗主为病,此筋骨脉络之关机为病也。以此推广,真不胜其用,唯在专司佐使者何如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药性解》:狗脊,味苦甘,性微温,无毒,入肾、膀胱二经。主肾气虚弱、风寒湿痹、腰膝软弱、骨节作疼、老人失溺不节,女子伤中淋露。萆薢为使,恶败酱。

按:狗脊入肾,故主骨病;入膀胱,故主湿病。

《本草备要》:平补肝肾。

苦坚肾,甘益血,能强汗。温养气。治失溺不节,肾虚。脚弱腰痛,寒湿周痹。经曰:内不在脏腑,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命曰周痹。除风虚、强机关、利俯仰。滋肾、益肝,则骨健而筋强,有黄毛如狗形,故曰金毛狗脊。萆薢为使。熬膏良。

《本经疏证》:凡兽之脊负重者坳贴而不挠,行远者平挺而矢发,绝有力者穹突而倾前,狗则便儇捷之尤也。故其脊坳突随时,折旋任意,奔鼠则挺,捕逐则倾,回转如风,蹲起如浪,乃草之根有以似其形,则能通关节可知矣。黑主肾,青主肝。肾者作强之本,伎巧所由出,肝者能极之本,屈伸所由发。相连而周运一身,出于下者为坚强,出于上者为例捷,乃草根之皮肉有以似其色,则能利机括可知矣。人之脊为骨之长,凡骨之屈伸以节,节之能屈伸以脱,脱则屈伸之机括,究在筋而不在骨,惟脊寸寸有节,节皆不脱,乃能屈伸,是骨也而含筋之用,为一身关机之所属。狗脊者皮黑肉青绿,律以肝主筋肾主骨之义,绝似骨含筋用。周痹者,风寒湿之气,内不在脏,外未发于皮,致真气不能周也。故其治在刺法则痛从上下者,先遏其下,后脱其上,从下上者,先遏其上,后脱其下,是截其流以探其源。狗脊之所治,腰背强,是其源关机缓急,寒湿膝痛,是其流关机缓急,所谓左缓右急,右缓左急者也。寒湿膝痛,所以别湿热膝痛风湿膝痛也。夫众痹之痛,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起更居,以右应左,以右应右,是以不得为周,今曰关机缓急,则非以右应左,以左应右矣。曰寒湿膝痛,则必更发更止,更起更居,各在其处矣。故关机缓急,冠于周痹之前,而寒湿膝痛,系于周痹之后,以明寒湿膝之非周痹,惟关机缓急乃为周痹,而腰背强则狗脊之主证,为两病之所均有也。此本经之最明析周详,遥应灵枢周痹篇黍铢无漏者也。虽然,味苦气平,则性专主降,惟其苦中有甘,平而微温,乃为降中有升,降中有升,是以下不能至地,本专主降,是以上不能至天,而盘旋于中下之际,为活利之所凭藉,非补虚亦非泄邪,有邪者能活利,无邪者亦能活利,是以颇利老人句,著于痹膝痛两证之外,以见其不专治邪耳。其别录以疗失溺不节,更治男女有异何也?盖溺虽出于膀胱,而启闭由于肾,启闭之以时,犹关节之以利,利者过利,必有不利者过于不利,利者以时,则不利者利矣。所以然者,肾固主藏五脏六腑之精而敷布周身百节者也,故以启闭之机关,可验屈伸之机关,以屈伸之机关,可揣启闭之机关,用是知狗脊所治之失溺不节,必机关有倔强之萌者矣。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主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病涉宗筋,男女自应有别,脚弱俯仰不利,痿之似而缓急之根,关节重则之似而亦缓急之根,其源于湿一也。特宗筋纵者,其病也疾,宗筋缩者,其病也徐。故男子用狗脊,遇弱而无力,即应投之,女子用狗脊,虽至关节已重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00%狗脊注射液给小鼠腹腔注射20g/kg,连续14日给药使心肌对86Rb的摄取可增加54%,有明显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骨  碎  补(《开宝本草》)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主产于中南、西南、福建、浙江、台湾。原植物生于海拔200米以上的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微苦,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活血、止血、续伤。临床用名有骨碎补、猴姜、毛姜、申姜。

【本草汇言】

《药性论》:使,能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悉能主之。

《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本草图经》:骨碎补,入妇人血气药。蜀人治闪折筋骨伤损,取根捣筛,煮黄米粥,和裹伤处有效。人药中亦多使。

《本草纲目》:骨碎补,足少阴经药也。故能入骨,入牙,及久泄痢。昔有魏刺史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

《雷公》用此方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戴原礼《证治要诀》痢后下虚,不善调养,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寄生汤,加虎骨四斤丸,明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牛膝、杉木节、萆薢、白芷、南星煎汤,频频熏洗。此亦从肾虚骨痿而治也。

《本草经疏》:骨碎补得金气,兼得石气,石者水之母也。味苦气温,亦应有辛;好生阴处,故得阴气为多,宜其入足少阴,而主骨、开耳、入血行伤也。开元命名,其义可思矣。甄权用以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手足不收,上热下冷。雷公用以治耳鸣。戴元礼用以治痢风,足痿软。皆入肾强骨之验也。

简误: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本草蒙筌》:味苦,气温。无毒。补骨节伤碎,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本名曰胡孙姜,唐明皇以其主折伤甚验,故易名骨碎补也。

《本草乘雅》:味苦走骨,气温暖骨,有火性者,恐生懊恼。骨碎可补,功胜补骨脂矣。不唯胜负有别,即顿渐有殊,形藏亦有宜忌也。补骨脂渐而烈,骨碎补顿而圆,左右平均,转无峻暴之失矣。故温归于右,此生气之本也。协苦性以走骨,自内及外而皮毛。皮毛者,肺之合。自外及内而两肾,功力到时,莫不森荣,互为变化,则五藏之劳可充,五形之极可裨。毋虑气血之不流,伤折之难续,与上热下冷之藏宛形藁,不充不裨者矣。

《药性解》:骨碎补,味苦,性温,无毒,入肾经。主拆伤,补骨碎,去毒风疼痛,固齿牙,疗蚀疮,杀诸虫。

按:骨碎补温而不行,专入肾家,以理骨病,齿者骨之余地,故能固之。又能杀虫者,盖以虫生于湿,今能去毒风而虫之巢穴捣矣,岂能生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味微苦,性温平,乃足少阴厥阴肝肾药也。能活血止血,补折伤,疗骨中邪毒, 风热疼痛,及痢后下虚。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俱宜以四斤丸、补阴药之类佐而用之。或炒熟研末,用猪腰夹煨,空心食之,能治耳鸣及肾虚久痢牙疼。

《本草备要》:补肾,治折伤。

苦温补肾,故治耳鸣,耳鸣必由肾虚。及肾虚久泻。研末,入猪肾煨熟,空心食之。肾主二便,久泻多属肾虚,不可专责脾胃也。肾主骨,故治折伤,以功命名,粥和敷伤处。经曰: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牙痛。炒黑为末,擦牙,咽下亦良。又入厥阴,心包、肝。能破血止血。入血行伤,故治折伤。粥和末裹伤处。

《本经逢原》:骨碎补,足少阴药也。骨伤碎者能疗之,故名。主骨中毒气风气,耳鸣牙疼骨痛,破血止血,折伤接骨。又治肾虚久泻,以之为末,入猪肾中煨熟食之。戴原礼治痢后骨痿,入虎骨四斤,丸用之有效。但其性降收,不可与风燥药同用。

《本草求真》:[批]破瘀逐血补骨。

骨碎补专入肾,兼入心。味苦而温。功专入肾补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肾虚耳鸣,耳属肾。久泻,肾司开阖之权,久泻多责于肾。跌扑损伤骨痛,牙痛血出,无不用此调治。泄泻,研末入猪肾煨食;牙痛,炒黑为末擦牙;折伤,粥和末裹伤处。俾其肾补骨坚,破瘀生新,而病即除。至命其名曰骨碎补,以其骨碎能补骨故耳。虽与补骨脂相似,然总不如补骨脂性专固肾通心,而无逐瘀破血之治也。

《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

辛、苦,温。入足少阴经。坚肾固齿。治耳鸣久泻,痿痹折伤,去骨中毒风。

佐六味煎服,疗齿痛。入猪肾煨食,治久泻。烧炭存性,米饮或酒服,治肠风失血。瓦锅慢火炒黑,为末,擦齿痛出血神效。

《本经疏证》:折之不死,插之辄生,剪枝移续,剧根重载,皆草木恒性,讵足为异,未可以疗伤折也。然则倒插亦生,横埋亦生,虽切之成场,暴之至枯,摘其一叶,分其一瓣,无不可生者,遂可以疗伤折乎?此不过水与土正相媾,草木偶得之,遂乘此生发耳,又乌足以疗伤折?且伤之为伤,岂无差别?在皮肉曰伤破,在筋脉曰伤断,惟在骨乃曰伤折,既在骨,而远望水土之滋凝,草木之联属,其伤处败坏久矣。惟骨碎补者,寸寸折之,寸寸皆生,处处折之,处处有汁,无藉根株之系,不致血液之漏,故曰主破血止血补伤折,言能不使瘀结者留滞,不使流动者妄行,而补苴伤折如未尝伤折也。所以然者,苦本坚里而内含水,自应肾之体,温本生发而能运水,自应肾之用,此后人所以察其几微,而谓为补肾以除耳鸣齿痛,皆可以是义推之矣。

《本草新编》: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

或问骨碎补入骨,且能接续于损伤,不知亦可用之以补肾乎?骨碎补虽能入肾,而入能益肾也。夫骨者,乃肾之余,接骨即补肾也,何在肾这不能益乎。虽然肾中之水,无形之水,肾中之火,亦无形之火也。骨碎补但能补有形之齿骨,不能补无形之水火。然而,有形之齿骨乃无形之水火所生,即谓骨碎补之能益补也,又何独不可哉。

《本草思辨录》:骨碎补,《开宝》主破血、止血、补伤折。其所破之血,乃伤折之瘀血;所止之血,乃伤折之好血。非谓其于他处能破血复能止血也。

伤在皮肤曰伤破,在筋脉曰伤断,在骨曰伤折。骨碎补寄生树上或石上,多在背阴处,其根有黄赤毛,所抽之叶,则有青绿黄白赤紫各点,宛似效力于骨碎之处而调其血脉。又寸寸折之,寸寸皆生。处处折之,处处有汁。气味苦温,故能入肾坚肾补伤折。且无花无实,力专而不分也。

李氏谓以骨碎补研末入猪肾中煨熟空心食,治久泄顿住。其补肾之功,自不可没。则他方书治耳鸣牙疼,亦必不虚。要知其为苦温之剂,勿施于阳胜之体而可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骨碎补中所含双氢黄铜苷可降血脂。

2. 骨碎补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3. 骨碎补能明显降低链霉素中毒所致动物死亡数及降低卡那霉素对耳的损害。

4. 骨碎补中所含双氢黄酮苷有强心作用及降低兔血小板聚集作用。

5. 骨碎补中所含双氢黄酮苷有明显镇静、镇痛作用。

6. 骨碎补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  骨  脂(《药性论》)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原植物栽培或野生。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于向阳平坦、日光充足的环境。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功效补肾壮阳、温脾止泻。临床用名有补骨脂、破故纸。

【本草汇言】

《药性论》:味苦,辛。能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日华子本草》:兴阳事,治冷劳,明耳目。

《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一名破故纸。

《本草纲目》:补骨脂言其功也。

白飞霞《方外奇方》:破故纸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骨髓充实,涩以治脱也。胡桃属木,润澡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之润之。佐破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故语云:破故纸无胡桃,犹水母之无虾也。又破故纸恶甘草,而《瑞竹堂方》青蛾丸内加之,何也?岂甘草能调和百药,恶而不恶耶?又许叔微《本事方》云:孙真人言补肾不若补脾,予曰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虚弱,则阳气衰劣,不能熏蒸脾胃。脾胃气寒,令人胸膈痞塞,不进饮食,迟于运化,或腹胁虚胀或呕吐痰涎,或肠鸣泄泻。譬如鼎釜中之物,无火力,虽终日不熟,何能消化?《济生》二神丸,治脾胃虚寒泄泻,用破故纸补肾,肉豆蔻补脾,二药虽兼补,但无斡旋。往往常加木香以顺其气,使之斡旋,空虚仓禀。仓禀空虚,则受物矣,屡用见效,不可不知。

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忌芸药及诸血,得胡桃,胡麻良。

《本草经疏》:补骨脂禀火土之气,而兼得乎天令之阳,故其味辛,其气大温,性则无毒。阳中微阴,降多升少。入手厥阴心包络、命门、足太阴脾经。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也。其主五劳七伤,盖缘劳伤之病多起于脾肾两虚,以其能暖水脏,补火以生土,则肾中真阳之气得补而上升,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荣养乎五脏,故主五脏之劳,七情之伤所生病。风虚冷者,因阳气衰败,则风冷乘虚而客之,以致骨髓伤败,肾冷精流,肾主骨而藏精,髓乃精之本,真阳之气不固,即有证见矣。固其本而阳气生,则前证自除。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妇人血气者,亦犹男子阳衰肾冷而为血脱气陷之病,同乎男子之肾冷精流也。大温而辛,火能消物,故能堕胎。

简误:

补骨脂,阳药也。凡病阴虚火动,阳道妄举,梦遗,尿血,小便短涩,及目赤,口苦,舌干,大便燥结,内热作渴,火升目赤,易饥嘈杂,湿热成痿以致骨乏无力者,皆不宜服。

《本草蒙筌》:补骨脂即破故纸  味苦、辛,气大温。无毒。治男子劳伤,疗妇人血气,腰膝酸疼神效,骨髓伤败殊功。除囊湿而缩小便,固精滑以兴阳道。却诸风湿痹,去四肢冷疼。恶甘草须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7 14:37 , Processed in 0.334697 second(s), 15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