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正愿惭愧人 于 2014-1-5 20:52 编辑
感恩随喜回家人老师的建议,愿“护国伽蓝阁”圆满推出!
愿我们的祖国充满正能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德行文化得到彰显与传播!
感恩中华祖先们为我们留下的一切!
向护国伽蓝阁推荐如下历史名臣名将:
孙膑 原名孙滨,字伯灵;齐国军师 时代:战国;(?----前316年) 籍贯: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 出处:《汉书·艺文志》;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历史事迹: 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山东鄄城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传为著名军事理论家孙武后人,著述有《孙膑兵法》,指挥著名战役有“马陵之战”等。孙膑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两次击败魏国帮助齐国成就霸业,并且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为后世留下重要军事理论。历朝历代对于孙膑都有很高的评价。孙膑遭到庞涓陷害失去双足,身体残疾,但他没有自暴自弃,最终两次击败庞涓,得以报仇,孙膑身残志坚的精神也得到了后世的称赞。孙膑虽然在军事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班固和曾巩仍批评他鼓励发动战争,最后致使社稷倾覆,国家灭亡。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班固:“当时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颜师古注:孙武、孙膑、吴起、商秧、白起也。”
推荐等级:☆☆☆☆☆
廉颇 嬴姓,廉氏,名颇,赵国名将; 时代:战国时代;生卒年不详;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 籍贯: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历史评价: 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於诸侯。” 《世说新语》:“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
推荐等级:☆☆☆☆☆
李牧 嬴姓,李氏,名牧,赵国名将; 时代:(?—前229年), 官衔:战国时期赵国国相 籍贯:赵国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 出处:《史记》《战国策》 事迹: 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 历史评价: 汉车骑都尉冯唐:“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
汉文帝刘恒:“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后秦高祖文桓皇帝姚兴:“吾每思得廉颇、李牧镇抚四方,使便宜行事。”
李白《古风》:“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推荐等级:☆☆☆☆☆
王翦 姬姓,王氏,名翦。秦国名将; 战国时代;生卒年不详;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 出处:《战国策》;《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人物事迹: 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历史评价: 司马迁: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8] 班固:“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9]。
推荐等级:☆☆☆☆
蒙恬 姬姓,蒙氏,名恬;秦国名将; (?—前210年),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山东省蒙阴县人,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 出处:《史记》《战国策》 人物事迹: 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蒙恬在当时位高权重,而秦朝刚刚建立,人民刚刚脱离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不去劝阻秦始皇滥用民力,反而积极的修筑长城是有罪的 历史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蒙恬在当时位高权重,而秦朝刚刚建立,人民刚刚脱离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不去劝阻秦始皇滥用民力,反而积极的修筑长城是有罪的。
推荐等级:☆☆☆☆
张良 字子房; 汉朝军师 汉朝(约公元前250—前186年) 秦末汉初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 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 出处:《史记》、《汉书》
人物事迹: 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图谋恢复韩国,从事抗暴活动,结交刺客,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成。后更姓换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3]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4]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
历史评价: 司马迁: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71] 班固: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72]
推荐等级:☆☆☆☆☆
韩信 汉朝大将军 汉朝(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官拜: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 淮阴(今江苏淮安市境东南)人, 出处:《史记》、《汉书》
人物事迹: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历史评价: 司马迁的评价:韩信即使在一介平民时,志气也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 推荐等级:☆☆☆☆☆
后面陆续推荐。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