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宣化上人主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六祖大师说要将西方极乐世界搬到眼前,我昨天也答应将西方极乐世界搬到佛教讲堂来,但搬要费很多手续和麻烦,故现在我们就地取材,不要搬了,而将我们本身变为极乐世界就最好了!

六祖大师说:各位,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净则佛土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净就是没有一切的染污法,即使在染污上也会变成清净,而不被染污法所转,故说自己的色身是城。

‘外有五门,内有意门’:五门是指眼耳鼻舌身。内有意门,内有意念,它有开有合,意念有时想,有时又不想。人心就譬如地,就是极乐世界的黄金为地,性就是国王,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住在自心里边,当性明白了,你知自性是存在的,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也就等于王在这里一样。当性去了,王也就没有。你能明心见性,这就是弥陀现前。当自性在身上时,身心也就存在;若当自性走了,身心也就坏了。要知佛是向自性里修,自心是佛,自性是佛,要在自性上用功夫,那才能成佛,而莫向身外驰求。自性就是佛性,佛性也就是自性,自性和佛性是无二无别的,所以你若想成佛就必须在自性里用功夫,就是自净其意,自净其心,要将所有的习气毛病去除,若不除自己的十恶八邪和毛病,而想成佛无有是处,故说莫向身外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昔。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你不明白自己的自性,迷失了自性,忘了你的自性,这就是众生。若自性觉悟,觉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断恶修善,这就是佛。能行慈悲法、存慈悲心,这就是学观音菩萨。有次我的徒弟对我说:‘慈悲对我来讲是很新奇的,以前我不知道这慈悲的意思。’我想不但是我的徒弟不明白,很多其他的西方人对慈悲都很生疏的。为什么呢?因他们不讲慈悲,所以就对面不认识观世音菩萨。若想要认识观世音善萨,就要去行慈悲法,因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悲能给他人快乐,这个乐是真正的快乐,而非世间的娱乐如赌钱、看跑马、跳舞等。能真正觉悟再不做糊涂事,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所谓:断无明显法性即是。

什么叫大势至菩萨呢?就是喜舍,欢喜布施。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四无量心,你若能慈悲喜舍,这就是学大势至菩萨。

你能自净其意,自净其心,返本还原到如来藏性,见本妙明心,真明觉性,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能仁寂然。

若你能以公平正直,没有一点偏私,对任何人都是大慈平等,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这都是比喻,你不要以为平直就是阿弥陀佛。不要生出执著来,听经闻法就怕有执箸,不要说我听法师说平直就是阿弥陀佛,那你把弥陀佛形容得太没价值了。你能心里平直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你说这是六祖讲的,这有什么不可信的呢?六祖几时讲的,我怎没听见呢?

‘人我是须弥’:有人有我这就有须弥山。人有人的相,我有我的相;人有人的架子,我有我的架子。这架子有须弥山那么高。须弥翻译为妙高,妙高不知它有多高,因它太妙了,所以人贡高我慢就是须弥。在前边的平直和这里的须弥都是比喻。这是叫你在自性上就见阿弥陀佛,在自性上就见一切的毛病。

‘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你有邪心就如大海水,你有烦恼就是海水里生出波浪。小波浪就很平静没有声音,大波浪冲起有十几丈高,能将大轮船卷到海底去。就像人烦恼大了,能将智慧光明遮盖,所以我们要小心点,不要生烦恼。

‘毒害是恶龙’:有了波浪就会发生危险,这就是毒害。毒害就是恶龙,所以龙宫的恶龙要请客时,就卷起一大波浪,将船上所有人都请到龙宫去赴宴喝龙酒。

‘虚妄是鬼神’:一般人说:‘我不信有鬼,我不信有神,因我看不见。’根本不要看见,因它就是虚妄的嘛!你看它做什么?即使看见也是虚妄的。鬼是不能用手抓,你见到好像有个形像,而用手一抓它是的确在那儿,因它只是一个影,是虚妄的,而不是实在的。

我告诉你们如何看鬼看神,鬼是黑色、黑影子,因它属阴之故。神是白色的,属阳。你看时是有那形像,但视之可见,取之不可得,故它们是虚妄的。

‘尘劳是鱼鳖’:尘劳在我们自性就是鱼鳖虾蟹。我对你们讲经讲这么久都没告诉你们说贪嗔是地狱,这不是说贪嗔是地狱,而是说当你有贪心有嗔心就一定会下地狱,因现已种了下地狱的种子——贪心嗔心,那将来一定会下地狱的。

‘愚痴是畜生’:我常对你们讲经说那人像猪似的愚痴。有人说猪很聪明,说它知道除吃东西、睡觉外什么也不做,说它什么也不做就是聪明。所以有人要学猪,一天到晚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就吃,到时候就给人宰杀而被人吃。

所以说愚痴就是畜生,你想畜生的一生有何意义呢?但虽没意义它也愿意活著,如杀猪时它就吱吱哇哇的叫说:‘我不愿意死啊!’它虽这样哀求,但因人不懂它的言语,故不明白。若你能懂它的语言,就会生出慈悲心来不杀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销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各位善知识,你若能常行十善道,那你就可到天堂去。能除去人见我见,那须弥山也会崩倒。去除邪知邪见的心,那海水也会干竭。当没有烦恼时,波浪也消灭了。我前边曾讲过,那小波浪就是人心里一念一念微细的念头。你不觉得它有波浪,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而大波浪就是烦恼,小波浪是那微细的无明,在你心里就是水波浪,就是前念已灭,后念又至。你若要没有波浪就要去除无明。一有无明就有贪嗔痴此三毒。为何你有贪心呢?就因无明支使你。它说:‘我要这样东西,赶快给我弄来’,那贪心就为它找来,财和色亦是如此。若它得不到,就发脾气,像我有一位徒弟说:‘我想什么就要有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这都因无明作怪,就发起脾气而生波浪了。小波浪还不要紧,当生大波浪时,龙王就要开宴会请你作客了。

毒害心忘了,不害人,那内心鱼龙就没有了。因为龙会喷毒气,人一中此毒就会死的。

自己心地上就是觉性如来,放大光明生出大智慧,则外照六门清净——眼见色不为色尘所转,耳听声不为声尘所转,鼻嗅香不被香尘所转,舌尝味不为味尘所转,身觉触不被触尘所转,意缘法不为法尘所转。当六根门头都清净了,就能破六欲诸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其实六欲诸天就是你的眼耳鼻舌声意。当六根都清净时,六欲诸天就破了,因六欲诸天的种子和因,就在眼耳鼻舌声意里。眼欢喜美色,就生到天上,因天女很美丽。耳听声,想我若生到天上就可天天听音乐,那比人间的吉他、小提琴、大提琴都悦耳。当你的耳不被声尘所转时,就将六欲天破了,乃至于鼻、舌、身、意都是一样的。

有人问:‘当六欲天破了,那地球会不会坏呢?’

答曰:‘连虚空都没有了,怎会有地球呢?’

又问:‘那我在什么地方啊!’

答曰:‘在虚空里最好啦!不必回来了。’

自性回光返照,叫你觉察、觉悟、觉性如来,则三毒——贪嗔痴消灭,那地狱所有一切的罪业都消灭。如何消灭呢?因你没有三毒,没有无明,则一切罪障同时消除,此时就悟得罪性本空。但这先要破无明才会空的。内里光明外边也光明,内外无障碍,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没有三恶道,没有一切的障碍。现在你能内外明彻,三毒消灭,三障销除,这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我头先说不必费手续,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但你若不这样修行,那怎能到彼岸呢?离得这么远,就是坐火箭到月球都要好几天才到,更何况西方极乐世界要经十万亿佛土,那比月球远上百千万万倍都不止呢!怎么去呢?最主要是自净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大众听六祖大师这样一说,大家都知道原来自己的身体而自己不会用,自己没有认识自己本身就是极乐世界。这时大家都见性了,于是一起叩头顶礼,且赞叹地说:真是好得很啊!真是从来没有听到这么妙的佛法,这真是不可思议。大家就说:‘我们普遍发愿,愿法界众生,谁听到这个法,就同时开悟,同时证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若想修行,在家也可以,不一定要在寺里。’为什么六祖大师要这样说呢?他是现身说法,他原来在没有出家前,与猎人住了十五年,在此期间他都用功修行,所以他说不由在寺。

在家人能修行,就如同东方人有善心。出家而不修行,就如西方人心恶。这里都是比喻,不要以为西方人心恶。你但自净其心,这就是自性的净土。

韦刺史又问:‘在家人怎样修行呢?我愿和尚您教授我。’

大师说:‘我现与你们大家说一无相颂,你们就照这方法去修行,那就和我常常住在一起没有分别。假如你不照这偈颂去修行,即使出家剃去须发,那于道又有什么益处呢?故说: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那有德?必须要依照方法去修行,才会得到益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本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心平何劳持戒’:平就是没有贪嗔痴。为何你要持戒,就因有贪嗔痴三毒。若能守持戒律,就不被三毒所害。若心平了,就是心里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是没有无明。没有无明,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持戒律呢?

‘行直何用修禅’:行为能公平正直,这就是禅,禅也就是叫你除去一切毛病习气。所以有的人说心平何劳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你心到底有没有平呢?他不管心有没有平,就先要不持戒,你要心平了才可不持戒,若心没平怎可不持戒呢?如果骗人说我心平了,但做起事来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气又嫉妒障碍,这种人心怎会平呢?

‘恩则孝养父母’:谈到报恩就要孝养父母,因父母生育之恩如山高海深,所以要尽孝道来供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如父母爱子女,这就是慈悲怜悯,这就属于义。

‘让则尊卑和睦’:互相谦让则尊卑和睦,把尊卑都看得很平等,和和睦睦,则没有争执纠纷发生。

‘忍则众恶无喧’:忍就是不要在背后说人的坏话或人的私处,不要专门去破坏人,嫉妒障碍人,乱造谣言破坏人的清修和名誉。人应隐恶扬善,不应隐善扬恶,这样则一切和平安宁。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古来中国取火是在木头里钻而取火,钻木取火和淤泥生莲,这是说你不一定要出家,若能将欲心断了,在家也一样是可以有成就的。若有人来劝导你,指出你的错处,这是你的善知识。像你有疾病,所吃的药虽非常苦,但对你的病却是有所助益的。故说‘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像做师父的就常挑徒弟的过错:‘你不要懒惰!不要贪睡!’这在一般人就说:为何时常管著我呢?尤其是美国人,自由惯了,不愿听人的指挥,总是唯我独尊,说:‘不论我好不好,我就不要听人家的,我只要听自己,即使我是个木头不懂事,我也要听我自己的,我要独立。’我知道这是美国人的思想,不愿意听逆耳的话。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你若能改过,就必生智慧,若不改过这就是愚痴。你若一味护短,有了毛病,总怕人说,且为自己作辩护律师,即使别人指出你的毛病了,还不承认,这种徒弟我见得太多了,他以为可以来骗我呢?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日常所行所做要常饶益众生,要对人有所助益,不要尽对自己有好处。要知成佛不是说我布施多少万块钱,买个佛来做,这要你自己修行才可。而菩提觉性、觉道,是向内心去找,你怎可向外去找玄妙呢?你若听我的话依教修行,那天堂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切记切记,总要依偈来修行,各人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明心见性,才能直成佛道。这个法是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等著谁。你要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要自己去用功,大家现各回家自己用功去、修行去、自净其心去。我现回曹溪南华寺。你们大家若有什么疑问,可以快来询问。’

这时韦刺史官僚、善男信女,个个都开悟,信受奉行。你不要管他们如何开悟,你也要想办法开悟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定慧品第四)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定慧品第四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闇。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定是由戒而生,由定才能发慧,所以戒定慧是三无漏学。能持戒也可得到无漏,能修定也可得到无漏,能发慧也可得到无漏。故想要得定,先要持戒。如何做呢?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为基础的。你们各位既然是善知识,就不要执迷不信,不要执著说定慧是分别二个的。要知定慧是一体,定就是慧,慧就是定,虽有两个名相,但它本体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怎样讲呢?定是慧的本体,而慧是定的运用。由定能发出智慧来。在智慧现前之时,定就在智慧里包著。在禅定之时慧就在定里。所以若能认识这个道理——定慧一体,但用途各殊,这就是定慧平等,定慧同体。

各位修道的人,不要说先要有定才发出智慧,或是先要有智慧才发出定力,而说定慧有所分别。心若存此种见解,就会以为定慧是两个的。若嘴里尽说好话,
但内却心存不善,尽是嫉妒人、障碍人,贡高我慢、邪知邪见、贪嗔痴——像这样定慧,只是空谈。

若内心和口里所说的都是善,内外一样,表里一致,心口如一,这就是定慧均等。要自己明白而自己去修行,这不是在口头上讲争论的话,叫旁人知道我有修行,或者自卖广告,叫旁人知我名誉最好。

若争先后,说一定要先定后慧,或先慧后定,凡是争论这种道理,就是愚痴的凡夫,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不能得三昧,就无定,那也就无慧了。

若胜负之心没有断,就会时存著我执和法执。若我执、法执不断,就不能离开四相。因有个我执,就有个人执,有个人执,就有众生执,有个众生执就会生出寿者执来。不能离开这四种执箸,就生出四相来了。

善知识,定慧好像什么样子呢?现举一比喻:定慧就好像灯和光。有灯就有光,有光就有灯,没有灯就没有光,没有光也就没有灯,灯和光虽说是两种,其实是一体的。灯是光的本体,而光是灯的用,灯有什么用呢?即是有光。名字虽然有二个,但它的本体则是一个,定慧这种佛法也和灯光是同样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六祖大师对大众说:一行三昧就是在所有地方,行是直心,住也是直心,坐也是直心,卧也是直心。所有言行动作,在一切时一切处,时时行直心,不用弯曲心。就像维摩经上说:‘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切记不要口里说直,但在行为上却谄媚人,怎样叫谄媚人呢?就是看到人有钱,讲话就扬起头来,阿谀的笑箸说:‘你来了,我真欢迎你。’其实他心里只是欢迎这个钱,而非欢迎这个人。曲就是心不直,弯弯曲曲。口里说要直心,要一行三昧,但行为却不正直。

要行直心是道场,你要用直心来处理一切事,对一切法不要生出执著来。迷人、愚痴的人著住到法相,生出法执,执著一行三昧,他说:‘我常坐著不动,也不打妄想,这就是一行三昧,这就是定了。’若是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是没有知觉性,和草木是一样。这种解法完全错了,而且是障道的因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5:02 , Processed in 0.248436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