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至善佛缘

【中医药典籍类】历代本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疏证》:黑固水色,水却不黑,其有黑者,东海著黑水之洋,则水之极洼,不更他引处也。禹贡雍州黑水,则水之极僻,不通他流处,黑,殆引水使归之壑,不更移徙之窟欤?说者谓天本苍苍,而目之为元,则以其幽远不可穷,然则极下者黑,极高者亦黑,是黑者阴阳之廓而不可逾越已。旱莲质本不黑,即其汁亦何尝黑,乃出之俄顷,遽变为黑,此则方才逾越遂止不行之验也。故其所主之证,只长须眉一端,已可证其以黑护血为甚固,以血泽黑为甚速也。而血液之妄出,若吐若衄、金疮,均中无黑者,惟下利则有如污泥如败酱,皆缘色黑之物溃,血液遂随之以出。况铁炙疮痂必黑,至发而洪血,必黑者已破,是可见黑败而汁不固者,须以汁出而能变黑者止之。血属水而载火以行,黑非能止水,乃以拒火者也,以黑物止血,须识此义,而用旱莲则当以血中见黑为准。

《本草新编》:旱莲草,味甘、酸,气平,无毒。入肾。能乌须鬓,止赤痢,治火疮。虽能乌须鬓,然不与补肾之药同施,未见取效之捷。煎膏染须鬓,亦必同倍子、明矾为佳。世人动欲变白,而不知其道,毋怪其不效也。夫须发之早白也,虽由于肾水之干燥,亦由于任督之空虚。任督之脉上通于唇口之间,下入于腰脐之内。肾虚而任督未虚者,重变为乌,必补任督,而更补肾也。然而补任督之药无多,仍宜补肾以生任督。盖任督原通于肾,故补肾而任督之气自生。旱莲草止能入肾,而不能入任督,又何能上通唇口哉?所以必宜与补肾之药同施,方有济耳。

或疑旱莲草入肾,故能变白。今既不能入任督,何能变白哉?然而变白之药,仍不外旱莲草也。是入肾者,其说正,而入任督者,其说非矣。吾子谓其入肾,而不入任督,何也?夫旱莲草之不通任督也,非私税也,予实闻之岐天师之训迪也。谓旱莲草性寒,而任督则喜温而不喜寒,故能降肾中之火,以解其焦枯,而不能暖任督之髓,以滋其润泽也。

《本草分经》:甘、酸,寒。补肾固齿,凉血止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旱莲草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2. 旱莲草对冠心病异常心电有改善作用。

3. 旱莲草对活体动物体内染色体无潜在的诱变活力,无损伤染色体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  贞  子(《本经》)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2900米以下的树林中,亦多栽培于庭园或路旁。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不耐严寒,对大气污染抵抗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功效滋肾益肝、乌须明目。临床用名有女贞子、酒女贞子。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

《本草拾遗》:补腰脚令健,枝叶烧灰淋取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稠煎傅之。

《本草纲目》:女贞实乃上品无毒妙药,而古方罕知用者,何也?《典术》云:女贞木乃少阴之精,故冬不落叶,观此,则其益肾之功,尤可推矣。世传女贞丹方云:女贞子(即冬青树子)去梗叶,酒浸一日夜,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待旱莲草出多,取数石捣汁熬浓,和丸梧子大,每夜酒送百丸。不旬日间,臂力加倍,老者即不夜起,又能变白发为黑色,强腰膝,起阴气。

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

《本草经疏》:女贞实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其木凌冬不凋。神农:味苦气平。《别录》加甘无毒。观今人用以为变白多效者,应是甘寒凉血益血之药。气薄味厚,阴中之阴,降也。入足少阴经。夫足少阴为藏精之脏,人身之根本,虚则五脏虽无病而亦不安,百疾丛生矣。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盖肾本寒,因虚则热而软,此药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疾去而身肥健矣。其主补中者,以其味甘,甘为土化,故能补中也。此药有变白明目之功,累试辄验,而经文不载,为阙略也。

简误:气味俱阴,变白家当杂保脾胃药,乃椒红温暖之类同施。否则恐有腹痛作泄之患。

附:枸骨,《本经》附出女贞条下,不载气味所主。然观陈藏器云:其皮堪浸酒,补腰膝令健,枝叶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瘢风,亦可作稠煎傅之。应是苦寒无毒,气味俱阴,入肝入肾之药也。惟春入肝,故主白癜风,盖肝为风木之位,藏血之脏,血虚则发热,热甚则生风,苦寒能凉血清热,故主之也。其补腰膝令健者,腰为肾之府,肾虚则湿热乘之而腰膝不利,又肾为作强之官,虚则热而软,故其怀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此药味苦入肾,正遂其欲坚之性耳,肾气既实则湿热自除,而腰膝自健矣。

简误:脾胃虚寒作泄,及火衰阴痿者,忌之。

《本草蒙筌》:女贞实即冬青树子  味苦、甘,气平。无毒。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安五脏补中气,除百病养精神。多服补血去风,久服健身不老。

《本草乘雅》:女贞实不曰士贞,而曰女贞,谓主居中之藏阴故也。则凡藏室蒌顿,以及精神魂魄意志,离败而为百病者,靡不相宜。故久服则散精于肝,而淫气于百骸,肥健轻身不老,其外徵也。

《药性解》:女贞子,味甘苦,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主安五脏,养精神,补阴分,益中气,黑须发,强筋力,去风湿,除百病。

按:女贞子苦走心,甘走脾,性用平和,经冬不凋,诚补阴之上剂也,今罕有能用之者,亦未既其功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景岳全书》:味苦,性凉,阴也,降也。能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本草备要》:平,补肝肾。

甘苦而平,少阴之精,隆冬不凋。益肝肾,安五藏,强腰膝,明耳目,乌髭发,补风虚,除百病。女贞酒蒸,晒干二十两,桑椹干十两,旱莲草十两,蜜丸,治虚损百病。

《本经逢原》:女贞少阴之精,但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本经》以枸骨主治,误列此味之下,后世谬认女贞有补中,安五脏之功,多致误用,滋患特甚,因表而出之。

《本草崇原》:三阳为男,三阴为女,女贞禀三阴之气,岁寒燥守,因以为名。味苦性寒,得少阴肾水之气也。凌冬不凋,得少阴君火之气也。作蜡坚白,得太阴肺金之气也。结实而园,和太阴脾土之气也。四季常青,得厥阴肝木之气也。女贞属三阴而禀五脏五行之气,故主补中,安五脏也。水之精为精,火之精为神,禀阴水火之气,故养精神。人身百病,不外五行,女贞备五脏五行之气,故除百病。

《得配本草》:甘、苦、凉。入足少阴经。养阴气,平阴火。一切烦热骨蒸,虚汗便血,目泪虚风,因火而致者,得此治之,自无不效。其能黑须发,善行水,乃补肾补脾之力也。

配补脾暖胃药,不致腹痛作泻。

脾胃虚寒,肾阴不足,精液不足,内无虚热,四者禁用。

《本草经解》:女贞气平,秉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中者阴之守也,五脏者藏阴者也,女贞气平益肺,肺为津液之化源,所以补中而脏安也。心者神之居,肺者水之母,入心肺而益阴,阴足气充,气足神旺精生,所以主养精神也。气失其平则为病,女贞气平益肺,肺主气,气得其平,则百病皆除矣。

人身有形之皮肉筋骨,皆属阴者也,女贞苦平益阴,则肌肉自丰,筋骨自强也。

《本经疏证》:本经于女贞实既谓中虚可补,五藏可安,精神可养矣,更谓百疾可除,似近夸诞。试于凡中之虚,五藏之不安,精神之失养,百疾之不可名状者,咸不究而投之,鲜不败事,又何能冀其有功!予则谓不揣本而齐末,即目之为夸诞也,亦何不可。夫女贞之放蜡虫也,惟恐虫不在树,甚且树下不得有寸草,有则虫居草间,不肯复上,须栖止叶底,偏树周行而啮其皮,咂其脂液,乃得生花剔蜡以为用。设使他树遭此蠹蚀,不及一载,定致枯槁,惟女贞则能经三年,只须停放三年,又复如故,且其所成之蜡,遇火遂热,盖烛不淋,而其光之清,迥非他膏他脂能及,则所用之实,全具此理,不即可寿思其功用乎!自春夏秋当生长之会,乃常蚀肌吮血,身无完肤,仍不废开花结实。至严寒飚烈,他草木剥落无馀,犹独逞翠扬华,挺然繁秀,是所补之中,必被火气剥蚀之中,所安之五藏,必被热气骚扰之五藏,所养之精神,必气被火耗不能化育之精神,而所除之百疾,必火热游行无定,或内或外,或上或下,变幻无方之百疾。夫相火之下,阴精承之,故凡火之病人,赖有阴精相应,以为康复之阶,苟所病不止一处,则阴精虽欲应而不能偏及,于是得之东又失之西,向乎南又遗夫北。苏长公云,使人左手连斤,右手报削,目数飞鸿,耳节鸣鼓,首肯旁人,足识梯级,虽大智有所不暇,及夫燕坐心念凝默,湛然朗照,纵物无不接,接则有道以御之,而女者如也。(大戴记本命)贞者定也,精定不动惑也,定于中而不动惑于外,犹之湛然朗照之中,自有道以御夫物,任物之奔弛变幻而无容心焉。则所耗遂不能敌其所生,病虽百变,不能为人大害,是之谓补中安五藏养精神,何夸诞之有哉!自于精而言,则当日之剥削,不能碍今日之充盈,自于火而言,则今日之充盈,正以供他时之朗照,女贞实全体大纲具于是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草新编》:女贞子,味苦、甘,气平,无毒。入肾经。黑须乌发,壮筋强力,安五脏,补中气,除百病,养精神。多服,补血祛风,健身不老。近人多用之,然其力甚微,可入丸以补虚,不便入汤以滋益。与熟地、枸杞、南烛、麦冬、首乌、旱莲草、乌芝麻、山药、桑椹、茄花、杜仲、白术同用,真变白之神丹也。然又为丸则验,不可责其近效也。

或问女贞既善黑须,又有诸益,自宜入汤剂中,以收其功,何以不宜乎?夫女贞子功缓,入在汤剂中,实无关于重轻,无之不见损,有之不见益。若必欲入汤剂,非加入一两不可,然而过多,则又与胃不相宜。盖女贞少用则气平,多用则气浮也。

或疑女贞子为长生之药,而子以为无足重轻,何以又誉之为变白之神丹乎?曰:余前言其有功者,附之于诸补阴药中为丸,以变白也,后言其无足重轻者,欲单恃之作汤,难速效也。女贞子缓则有功,而速则寡效,故用之速,实不能取胜于一时;而用之缓,实能延生于永久,亦在人用之得宜耳。

《本草分经》:甘、苦,凉。益肝肾,除火。纯阴至静。必阴虚有火者方可用。按:女贞、冬青,古作二种,实一物也。

《本草思辨录》:《本经》女贞主治,张石顽谓咸指枸骨,诸家误列于此。观邹氏之疏,则知张氏实误矣。女贞当春夏秋生长之会,被蜡虫蚀肌吮血,身无完肤,仍不废开花结实,而其所成之蜡,非他膏脂可及。是故中之所以补,五脏之所以安,精神之所以养,百疾之所以除,皆人于热气耗败之余之大效,非《本经》无端加以隆誉。然则用女贞者,当知苦平非温补之品,而功与温补埒者,其故自有在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女贞子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2. 女贞子有降血糖作用。

3. 女贞子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 女贞子能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中SGPT值,有保肝作用。

5. 女贞子能清除自由基,加速过氧化脂质的清除,有抗衰老、抗疲劳的作用。

6. 女贞子对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7. 女贞子能增加机体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加快血小板细胞的流动,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或减缓血栓的形成。

8. 女贞子能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肌缺血现象,增加冠脉流量,同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并有降血压作用。

9. 女贞子能抗皮肤过敏反应。

10. 女贞子有雄雌性激素双向调节作用。

11. 女贞子有抗诱变、抗癌作用。

12. 女贞子有降低眼压作用。

13. 女贞子有一定强心、利尿作用,并能增加动物体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  芝  麻(《本经》)

黑芝麻为芝麻科植物芝麻的成熟种子。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原植物常栽培于夏季气温较高、气候干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功效补益精血、润燥滑肠。临床用名有黑芝麻、巨胜子。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  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

《本草纲目》: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食。钱乙治小儿痘疮变黑归肾,百祥丸,用赤脂麻煎汤送下,盖取其解毒耳。

《本草崇原》:麻乃五谷之首,禀厥阴春生之气。夫五运于木,而递相资生。主治伤中虚羸者,气味甘平,补中土也。补五内,益气力,所以治伤中也。长肌肉,填髓脑,所以治虚羸也。

《得配本草》:甘,平。入足三阴经血分。补精髓,润五脏,通经络,滑肌肤,治尿血,祛头风,敷诸毒不合,并阴痒生疮。

得蔓荆,治热淋茎痛;得白蜜蒸饵,治百病。配连翘,治小儿瘰疬。嚼生芝麻,绵包与儿咂之,下胎毒。

乌色者佳。敷疮,生嚼;滑痰,生用;逐风,酒蒸。入补,蒸晒;炒食,不生风病。精滑,脾滑,牙疼,口渴,四者禁用。麻虽润而偏致口燥。

《本草经解》:巨胜子即脂麻仁也,脂麻气平,秉天秋凉之金色,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土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脂麻之仁,兼入手少阴心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

阴者,中之守也。伤中者,阴血伤也。肺为津液之化源,脾统血,心主血,脂麻入脾肺心,甘平益血,所以主伤中也。

脾主肌肉,脾燥则虚瘦,味甘入脾,故主虚羸。内为阴,外为阳,五内,五脏之内,藏阴之所也,脂麻脂润,故补五内。阴虚则馁,五脏既补,气力自充。脾主肌肉,叶甘润脾,肌肉自长。髓与脑皆阴气所化也,甘平益阴,阴长髓脑自填。久服味甘益脾,脾血润,故不老;气平益肺,肺气充,故身轻也。

《本草新编》:黑芝麻,味甘,气温,无毒。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图经》未载,故近人无知之者。凡黑须髭之药,缺乌芝麻则不成功。盖诸药止能补肾,而不能通任督之路也。唇口之间,正在任督之路,乌芝麻通任督而又补肾,且其汁又黑,所以取神效也。但功力甚薄,非久服多服,益之以补精之味,未易奏功也。

或问乌芝麻黑须髭,神农未书,《本草》不志,何吾子创言之哉?曰:乌芝麻变白,予亲试而验者。乃不慎色故,余年四十早衰,须髯半白,服乌芝麻重黑,后因变乱,不慎酒色复白。可见,服乌须药,必须断欲,不可归咎乌芝麻之无效验焉哉。

或疑乌芝麻即白芝麻同类,未闻白芝麻之润肾,乌芝麻之变白,恐亦好事者之言。不知乌芝麻之变白,实有义也。芝麻性润而汁乌,乌自入肾,既入肾,自能润髭矣,况又通任督之脉乎。然而,乌芝麻之义,又不止此,乌芝麻更能上润于心,使心火不炎,不烧任督之路,引补肾之药至于唇口,故能变白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 黑芝麻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糖元含量,并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2. 黑芝麻能降低睾丸和肝脏中脂褐质水平,提高血浆中生育酚含量,从而推迟衰老现象发生。

3. 黑芝麻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4. 黑芝麻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可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和胆甾醇含量。

5. 新鲜灭菌的黑芝麻油涂布皮肤,有减轻刺激、促进炎症恢复的作用。

6. 黑芝麻所含营养成分能补充营养,脂肪油能润燥滑肠。

7. 黑芝麻可抑制不饱合脂肪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龟   甲(《本经》)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主产于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原动物为半水栖爬行动物,喜栖息于温度高、水浅、水草较多的静水区域,食性广,喜群居,耐饥饿,有冬眠习性。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临床用名有龟甲、醋龟甲。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治漏下赤白,破徵瘕,亥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

《名医别录》:味甘,有毒。主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

《药性论》:无毒。烧灰,治小儿头疮不燥。血,治脱肛。灰亦治脱肛……龟甲,臣,味甘,平,有小毒。主百邪鬼魅,治妇人带下,除腹内血积聚伏坚相引结痛。

《日华子本草》:臣,平,无毒。主五藏邪气,杀百虫毒,消百药毒,续人筋骨。

《开宝本草》:味咸、甘,平,有毒。疗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

《本草衍义补遗》:属金而有水,阴中阳也。大有补阴之功,而《本草》不言,惜哉!其补阴之功力猛而兼去瘀血,续筋骨,治劳倦。其能补阴者,盖龟乃阴中至阴之物,禀北方之气而生,故能补阴,治阴血不足。止血,治四肢无力。酥酒猪脂皆可炙用。龟以其灵于物,方家故用以补心,然甚有验。

《本草纲目》: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皆以养阳也。乃物理之去微,神工之能事。观龟甲所主诸病,皆属阴虚血弱,自可心解矣。

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敷臁疮。

《本草经疏》: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禀金水之气,故味咸而甘,气平,其性神灵能变化。凡入药,勿令中湿,中湿则遂其变化之性而成癥瘕于腹中,故言有毒也。气味俱阴,入足少阴经。方家多入补心药用,以心藏神,而龟性有神,借其气以相通,且得水火既济之义,实非补心之正药也。其主骨中寒热,及伤寒劳复,肌体寒热欲死,阂疟者,皆阴虚而邪热为病。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痹四肢重弱,亦肾阴虚而邪气易犯,肾主骨,肾虚则小儿囟门不合,肾为五脏阴中之阴,阴虚则火热偏至,而为惊恚气、心腹痛,此药补肾家之真阴,则火气自降而寒热邪气俱除矣。益阴除热软坚,故主漏下赤白,癥瘕,五痔,阴蚀阴疮,及小儿头疮也。经曰:邪热不杀谷。热去故令人能食,能食则脾胃得所养而能思,思作睿,故资智。久服益气轻身不饥者,除热益阴之功也。

按:龟、鳖二甲,《本经》所主大略相似。今人有喜用鳖甲,恶用龟甲者;有喜用龟甲,恶用鳖甲者,皆一偏之见也。二者咸至阴之性,鳖甲走肝益肾以除热,龟甲通心入肾以滋阴。第鳖甲无毒可多用,龟甲非千年自死者,则有毒,故方书所有曰败龟板者,取其长年则得阴气多,故有益阴之功用耳。若今新剖之甲,断乎有毒,不宜频使用者,不可不详辨也。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凡入药,须研极细,不尔,留滞肠胃能变癥瘕也。

《本草蒙筌》:味咸、甘,气平。有毒。一云属金,有水,阴中阳也。无毒。恶沙参。专补阴衰,借性气引达诸药;善滋肾损,仗功力复足真元。漏下崩带并驱,癥瘕痎疟咸却。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者殊功,腰背酸痛,及手足重弱难举者易效。治小儿额门不合,理女子湿痒阴疮。逐瘀血积凝,续筋骨断绝。因其性灵于物,方家多用补心。久服轻身,益气资智。

《本草乘雅》:龟运任脉,而脉通于首,非肠也,会督脉于巅,交督脉于尾闾耳。如鹿会任脉于尾闾,交任脉于巅耳。故以督会任者,阳外而阴内,以任会督者,阳内而阴外。信夫龟形象离,而神在坎也。漏下症瘕,五痔阴蚀,任之为病也,即坎失刚中用,离失虚中体耳。阂疟,则经脉纵横,致任督不能维持于经脉,湿痹四肢重弱,则经脉缓解,致经脉不能依循于任督,小儿囟不合,此任不会督于巅,龟盖以骨为表,囟合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性解》:龟甲,味咸甘,性平,有毒,入心、肝、脾三经。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癥瘕疟疾、五痔阴蚀、四肢重弱、血麻痹风疾、产前后痢疾、惊恚气心腹痛、伤寒劳复、肌体寒热欲死、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女子赤白漏下及阴痒,逐瘀血,续筋骨,催生益智。自败者更佳。

按:龟甲禀壬癸之气而生,其补阴也甚捷。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并入之。骨蒸云云等症,靡非阴虚所致,用此主之,不亦宜哉。

《药鉴》:气平,味咸甘,无毒,阴之阴也。此剂禀北方阴气而生,为阴中至阴之物,大能补阴,而治阴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补丸药多用为君。虽曰补阴,又能补心。其阴虚发热,骨蒸骨痿,皆当用之。东垣以为强阴治崩,《补遗》以为去瘀血,何哉?盖由阴强而气血调和,则瘀血自去也,总是一意。又能理小儿囟门不合,又治女子湿痒阴疮。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咸,性微寒,阴也。能治痰疟,破癥坚,祛湿痹伤寒劳役,骨中寒热,消五痔阴蚀诸疮。下甲能补阴血,清阴火,续筋骨,退劳热,疗腰脚酸痛,去瘀血,止血痢漏下赤白,利产难,消痈毒。烧灰可傅小儿头疮难燥,妇人阴疮,臁疮,亦治脱肛。龟板膏功能亦同龟板,而性味浓厚,尤属纯阴。能退孤阳阴虚劳热,阴火上炎。吐血衄血,肺热咳喘,消渴烦扰,热汗惊悸,谵妄狂躁之要药。然性禀阴寒,善消阳气,凡阳虚假热,及脾胃命门虚寒等证,皆切忌之,毋混用也。若误用,久之则必致败脾妨食之患。

《本草备要》:补阴益血。

甘平至阴,属金与水,补心益肾,滋阴资智。性灵故资智,通心益肾以滋阴。治阴血不足,劳热骨蒸,腰脚酸痛,久泻久痢,能益大肠。久嗽咳疟,老疟也。或经数年,中有痞块,名疟母。癥瘕崩漏,五痔产难,为末酒服,或加芎归煅发。阴虚血弱之证。益阴清热,故治之。时珍曰:龟鹿皆灵而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精、补肾、补血,以养阴也;鹿首常还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以养阳也。昂按:《本草》有鹿胶而不及龟胶,然板不如胶,诚良药也。合鹿胶,一阴一阳,名龟鹿二仙膏。大者良,上下甲皆可用。酥炙或酒炙、醋炙、猪脂炙,煅炙用。自死败龟尤良,得阴气更全也。恶人参。

《本经逢原》:龟禀北方之气而生,乃阴中至阴之物,专行任脉,上通心气,下通肾经,故能补阴治血治劳。大凡滋阴降火之药,多寒凉损胃,惟龟版炙灰则益大肠,止泄泻,故漏下赤白,亦能疗之。其治小儿囟不合,专取滋水坚骨之功,皆龟之所主。其破癥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重着,皆秦龟之功用,以能入脾经,治风湿也。时珍云:龟鹿灵而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腹,以补心、补肾、补血,皆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门、补精、补气,皆养阳气。观龟版所主之病,皆属阴虚精弱,腰脚酸痿,可心解矣。烧灰酒服,治痘疮。又合鹿角灰等分,入四物汤服,治血崩。炙末酒服,主风痹脚弱。烧灰敷小儿头疮,妇人阴疮。鳝鱼血调涂流水湿疮。但胃虚少食,大便不实,及妊娠禁用,以其无阳生之力耳。胆汁苦寒,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汁点之良。溺滴耳治聋,点舌下治大人中风舌瘖,小儿惊风不语,摩胸背治龟胸龟背。欲取其溺,以猪鬃刺其鼻即出。

《本草崇原》: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形象离,其神在坎,首入于腹,肠属于首,是阳气下归于阴,复通阴气上行之药也。主治漏下赤白者,通阴气而上行也。破癥瘕者,介虫属金,能攻坚也。痎疟,阴疟也。阳气归阴,则阴寒之气自除,故治?疟。五痔、阴蚀者,五痔溃烂缺伤,如阴虫之蚀也。阴入于阴,则阴虫自散。肠属于首,则下者能举,故五痔阴蚀可治也。湿遇肢重弱者,因湿成痹,以致四肢重弱。龟居水中,性能胜湿,甲属甲胄,质主坚强,故湿痹而四肢之重弱可治也。小儿囟不合者,先天缺陷,肾气不充也。龟藏神于阴,复使阴出于阳,故能合囟。《本经》只说龟甲,后人以甲熬胶,功用相同,其质稍滞。甲性坚劲,胶性柔润,学者以意会之,而分用焉,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8 06:38 , Processed in 0.203899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