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2.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门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大门,便对阿难说:「这家人前世种下善根,但不知今世如何。阿难,我们去看看吧!」

  阿难于是叩门拜访。这家人一见佛陀及阿难光临,又惊又喜,连忙请他们进屋上座,又在地上铺上毛毯,用金银器皿端来精美饭食,虔诚地请佛陀和阿难用斋。

  餐毕,佛陀对长者说:「善男子啊!你知道吗?你们一家人前世生于饥荒年代,天降灾难,人们只能在地里挖些野菜煮粥,聊以充饥。当时,饿死之人无数,哀鸿四野,不绝于耳。

  那时,你们每天都只能找到一些野菜,而且一人只分到一小碗,根本无法填饱肚子。

  有一天,一位求布施的僧人来了,饿着肚子的老夫妇就把自己那份野菜粥布施给僧人。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见状,也争着要把自己的菜粥布施僧人,宁肯自己饿肚子。你们一家的善心有了回报,所以死后都转生为天人。来世又生在富裕人家,过着十分安乐的生活。」

  众人听完自家的前世因缘,更加感念佛陀的教导,于是全家人都皈依佛门,接受五戒。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3.终于得道

  一位从小出家修道的婆罗门,用功修学到六十岁,仍无所成,便依规定回家当居士。他娶了妻子,并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但男孩七岁时,突然得重病而死去。

  这个婆罗门为此哀恸欲绝,决定去祈求阎罗王,让儿子活过来。于是,他离家而去,沿途询问路人在哪里可找到阎罗王。就这样走了数千里的艰辛路程。
  
  在一座大山中,他看到几个婆罗门,便向他们询问阎罗王的消息。

  那些婆罗门问:「您问阎罗王所在之处,有什幺事呢?」

  知道原因后,他们可怜他的愚昧,就告诉他:「往西走四百里有个城市,它是天神在世间办案的地方。阎罗王每月初四也会路过此地,要是你肯持斋戒的话,就一定能见到!」

  他听了之后,兴奋地奔往那个城市。这城市很大,宫殿雄伟、壮观,就像忉利天宫一样。

  他在宫门前烧香、顶礼,祈求要回儿子。阎罗王准他进门,他一见到阎罗王就说:「我年老得子,但他却在七岁时死去。唯愿大王您垂恩布施,还我儿子的性命!」

  阎罗王说:「当然可以,你的儿子正在东花园游戏,你自己去见他吧!」

  老婆罗门一到东花园,看到他的儿子和其它小孩一块玩耍,便扑向前去,抱起儿子失声痛哭,说道:「儿子啊!我日夜都在想你,快跟我回去吧!」

  但他儿子却面无表情地说:「愚痴的老头啊!人生本无常,假为人子,须臾暂住。我现在已有新的父母了。你不如早点回去!」婆罗门听了不知所措,非常痛苦,但也只得步履蹒跚地离开。

  十分伤心的老婆罗门后来遇到了佛陀,将事情的原委向佛陀陈述了一遍,说道:「佛陀啊!我费尽心力才找到儿子,而他却说我是愚痴老头儿,不明白道理,不肯返回。请告诉我这是为什幺呢?」

  佛陀听完他的话,说:「善男子啊!你确实胡涂,人既已死,便会转生受形。大家在一起的因缘,就如同旅客暂时同住旅店,不久又各自离散。有什幺可贪恋、悲伤的呢?」

  婆罗门听完佛陀开示,心中顿悟,说道:「佛陀啊!请允许我做沙门吧。」

  佛陀答道:「善哉,善哉!」

  于是老婆罗门成为比丘,没有多久就成为得道高僧。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4.百味饭

  有两百位发了菩萨心的天子,由于意志不坚定,畏惧佛道的艰难而不愿学习,还说:「学菩萨道如此困难,还是做个罗汉、辟支佛简单多了!」
文殊师利知道后,为了要教化他们,就化身成迦罗越,端着满满的一钵百味饭,献给如来。

  如来把钵往下一扔,一整碗的百味饭便直下诸剎,飘过各佛剎国的空中,一直飘过七十二恒河剎土。

  钵飘到光明王佛的剎土上空时,停住了,佛剎里的侍者看了,连忙去询问光明王佛。

  光明王佛回答说:「从梵天上释迦如来飘来的钵,是来拯救求菩萨道不坚定且退缩的人。」

  钵飞过的地方,没有人不知如来。因此,坚定了所有学佛者的决心。
  
  这钵落下后,没多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来对舍利弗说:「你去把钵找回来吧!」

  舍利弗承佛威神,找了几万个佛剎,连影子都没找到。只好重回如来面前。

  接着,目连等五百尊者以及弥勒菩萨也都无功而返。

  如来看了看文殊师利,说:「还是请你去一趟吧!」

  文殊师利入定之后,走过诸佛剎,所有经过的剎土均为之而震动,剎土之人均见文殊经过七十二恒河沙剎土,还看见文殊菩萨手臂上的每一根汗毛间,都有亿百千光明与亿百千朵莲花。每一莲花上都坐着一个菩萨。所有的人叹为观止,不禁开始赞叹如来、菩萨功德。
这时如来放出足光来,照亮整个人间,也照亮了七十二恒河沙剎土。凡是看到佛光的人,无不坚定对佛的信念。

  文殊师利看到钵后,手持饭钵,与无数菩萨一同来到天上,献给如来。

  这时,如来说:「我给大家讲个无数劫前的故事。」

  有个叫慧王的比丘,在城内得到了一钵百味饭后,便往城外走。

  有个尊者的儿子,名叫离垢王,被奶妈抱着站在城门口。他一见慧王拿着百味饭,就挣开奶妈的怀抱,追着他要吃百味饭。

  「法师,法师!给我点百味饭吃。」离垢王追在后面叫道。

  比丘立即拿出香甜的饼干给他吃。

  「好好吃,真香!」离垢王边吃就边跟着比丘走了。

  离垢王随比丘到了莫能胜佛所,礼拜之后便坐在一旁。

  「孩子!你拿这钵饭供养佛。」比丘说道。

  离垢王奉上百味饭,莫能胜佛吃饱后,钵中还是满满的饭,像没吃过一样。佛把它又分给了八万四千个比丘和一万二千个菩萨,人人都吃饱了,钵中还是满满的。

  离垢王十分惊喜,便随比丘受五戒,发菩提心。

  如来讲完故事,说:「慧王比丘就是现在的文师殊利,那离垢王就是我。像我等佛身不计其数,阿僧祇剎土的所有佛都是由文殊师利引领入道的,我们都是蒙受文殊师利的恩惠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135.狮子乳

  有四个兄弟,脾气是一个比一个急躁,又爱互相唱反调。小时候,大家斗斗嘴还很有意思,但是长大了,问题也大了。尤其在父母死后,他们更是闹得鸡犬不宁,简直没法一起生活。

  四兄弟闹着分家,谁也别限制谁。可是,为了分遗产又闹得不可开交,一个人想要这样东西,另外三个人便也争着要,谁也不让谁,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也没争出个结果来。

  「年纪大的说算了!」大哥一看这场面,便吼了一句。

  「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再吵,我一把火把房子烧了!」

  「你烧就扒你的皮!」

  于是,屋里顿时乱做一团。老四要点火,老三挽袖子要揍老四,老大准备要泼水,老二跑在找砸缸的石头。

  一会儿,老二空着手回来了,身后跟着舍利弗。

  「你们别瞎嚷嚷了,我请来舍利弗来给我们评理!」老二冲着那三个兄弟喊道。

  由于四兄弟闹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同意让舍利弗插手过问。

  「善哉,善哉!」舍利弗高兴地说:「你们跟我到佛所去吧!我请佛陀为你们调解纷争。」

  于是,四兄弟跟着舍利弗来到竹林精舍中。

  礼拜佛陀之后,四兄弟正欲启齿时,佛示意说:「我先讲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叫惟娄。他生了怪病后,被病折磨得万分痛苦。好不容易,御医找到方法,即需要一味药叫狮子乳,也就是狮子的奶。这可把宫中的人们给难住了。

  有个聪明的穷人往山里走去,经过几天的细心寻找,终于找到了狮子住的洞穴。摸清了狮子活动的路线后,他回到家里,带着七、八罐葡萄酒和羊肉,放在狮子洞口,然后就偷偷地躲在一旁观望。

  狮子寻食回来后,大概是没找到什幺食物,一看到羊肉和酒,便扑过来大吃大喝。

  那穷人见狮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高兴极了。他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不一会儿功夫,狮子便吃光羊肉,喝掉六、七罐酒,很快地躺下睡着了。

  穷人趁狮子熟睡时,把牠的奶挤在空罐子里,直到挤满一整罐,才高高兴兴下山。

  回王宫的路上,因为天黑,穷人就找了家旅店过夜,和一个罗汉住同间客房。

  半夜里,罗汉被一阵争吵声惊醒了。

  「没有我走到狮子洞去,还想得到狮子乳,做梦去吧!」这是穷人的脚在说话。

  马上又有个声音说:「没有我去挤狮子的奶,难道脚会挤奶不成?开玩笑!」

  接着,又有个声音出来:「没有嘴去跟国王说,国王怎幺会知道有狮子乳呢?」

  原来是穷人身上的各个器官吵成一团。罗汉这才明白,到底是怎幺回事。

  「哼,你们等着瞧吧!」最后,嘴愤愤不平地说道。

  第二天,穷人来到宫门口,通报自己送来了狮子乳。

  国王欣喜若狂地说:「快拿进来看看!」

  惟娄王接到罐子,正要仔细闻闻,突然传来一声说:「这根本不是狮子乳啊!」

  国王抬头一看,这话竟是穷人自己嘴里说出来。

  「来人! 拿下去砍了!」惟娄王十分愤怒地大喝。

  卫士们一拥而上,捆绑了穷人,准备推出去斩首。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汉闯进宫殿说:「国王!你不能杀他,这是千真万确的狮子乳。」

  「到底是怎幺回事?」惟娄王问。

  于是,罗汉便把他前一天晚上和穷人住在一间房中,半夜听到他身体各器官争功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惟娄王想了想,说:「好吧,我先用它入药治病。如不见效,再拿他问罪。」

  那狮子乳入药之后,果然医好国王的病。

  国王将那穷人叫到跟前来,给了穷人丰富的赏赐。

  听完佛说的故事,四兄弟全都释然了,请求佛为他们授戒,决定出家当比丘。

  当佛用手轻轻地在他们头上一一抚摸过,四人内心的迷污尽除,成为罗汉。

  阿难困惑地问佛:「他们兄弟为何听了故事,马上成了罗汉呢?」

  佛答道:「在远古时候,舍利弗只是比丘,这兄弟四人是生意人。当时,他们一同送了件袈裟给舍利弗,所以他得道后,就把他们带到佛所来。也由于舍利弗,他们才这幺快成罗汉。」

  「我明白了,」阿难说道:「四兄弟的缘份可真不小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136.只做七天的国王

  阿育王登基后,册立亲弟弟帝须为太阿育王,还常勉励他遵从佛的教诲,并要善良与容忍。

  某日,帝须走进森林去打猎,忽然看见有人正以火焰烧灼着自己的身体。他认为这一定是个仙人,便问道:「请问,您在这里住了多久?您的吃住是如何解决?又怎幺能舍弃欲望?」

  这位奇异的仙人回答说:「我在这住了十二年,以果实、草根为食;茅草编织做衣;草叶铺床睡觉。但是,只要见到动物们相亲相爱,就会引起我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异性的向往。」

  帝须听了有些疑惑,不禁想道:「如此艰难的修行,都无法消除心中的欲望,那我又何必白费力气,放弃眼前的享受!」

  帝须将决定告知兄长后,阿育王十分担心,便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必须帮助帝须坚定向佛决心。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阿育王故意约帝须来谈天,又把大臣叫来问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过了一会儿,阿育王假装要去洗澡,留下帝须与大臣们闲聊。大臣们借机吹捧帝须,赞他英明,具有国王的美德,又夸耀国王有属之不尽的金钱、美女。看到帝须没有任何反应的神情,他们就给他披上阿育王的龙袍,推他坐上了国王的宝座。

  这时,阿育王出来了,他对着坐在王位上的帝须,假装大怒,厉声喝道:「我现在还没死呢,你就已经坐到王位上,这还了得!把他押到外面杀掉!」

  士兵们立即将帝须团团围住,大臣们则假意地将当时情况一五一十告诉阿育王,说:「帝须不过是一时好奇,才忘了国法。何况他是您的亲弟弟,请大王感念手足之情,息怒啊!」

  阿育王回答说:「好,他想当国王是吗?我成全他。我让他当七天的国王,为他表演各式歌舞,献给他各色美女,让他尽情地享受,再满足他的各种要求。然后,立即处死!」

  每天,都有人将帝须的情况报告给阿育王,直到第七天晚上,阿育王和大臣们一起到了坐在国王宝座上的帝须面前。

  阿育王看着帝须黯然的脸色,问:「当了七天国王,是否满足了心里所有的欲望呢?」

  帝须望着阿育王,缓缓回答道:「在这七天里,什幺美好事物我都感受不到。只要一想到行刑的刽子手,拿着锋利的刀架在我的脖子上,心中就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死亡就像钉子一样钉住了我的心,让我非常的痛苦啊!」

  阿育王对帝须说:「看来你已经视死亡为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所以,即使是能够活着得到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也不再有兴趣和喜悦了!佛陀的弟子们体认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不再把心思放在世间的追求。如果能这样想,修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啊!」

  原来,阿育王是想以迂回的方法来教化帝须。

  帝须回答:「王兄!你说得很对。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佛法。」

  阿育王高兴地对帝须说:「其实,我不忍心看到你被贪欲左右。为了让你遵从佛法,才不得已故意生气,让你心生恐惧。希望你能谅解!」

  此后,帝须认真奉行佛陀的教法,后来还成为一个优秀的比丘。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37.杀人偿命

  毗多输柯生了重病时,阿育王还特地派医生为他治疗。在他的病情好转后,医生建议他多喝牛奶以恢复体力。为了能得到牛奶喝,毗多输柯只好前往乳牛多的地方。

  当时,分那婆陀那国内有一个异教徒,为了让别人崇敬自己的宗教,便画了一幅佛陀皈依自己的神的画。阿育王为了要捉拿他,先抓来他的亲属,关在一间屋子里用火烧死。再公告要重重犒赏取他首级者。

  此时,毗多输柯因寻找牛奶来到养牛场,由于身体虚弱,无力打理自己,使他的头发胡须都长得挺长,衣服也破烂不堪,浑身又脏又臭。

  一听到阿育王悬赏异教徒的命令,养牛场的女主人就对毗多输柯产生怀疑。于是,她悄悄和丈夫商量,要割下他的头交给国王,得到赏钱。

  当毗多输柯看到男主人提着刀向自己冲过来,因无力搏斗挣扎,只好眼睁睁地面临死亡的恐惧。

  当牛场女主人及丈夫把毗多输柯的头交给国王邀功时,阿育王觉得这人头有些熟悉,起了疑心,赶紧找来医生辨认。医生看后回答:「这是毗多输柯的头!」

  阿育王低首不语,内心十分难过。大臣一边安慰国王,一边劝说:「那些没逃掉的异教徒不也正面临着这种苦难吗?大王应当用善良的抚慰,给人民生存的欢乐,不要用死亡恐吓人民!」

  阿育王认为大臣说得有理,就下令停止一切杀害异教徒的行为。

  原来,毗多输柯前世是个猎人,常在森林里的泉水边用网或绳捕捉野鹿。而佛陀正好到这水边吃饭。野鹿嗅到生疏的气味,自然不敢靠近水边。猎人等了半天不见野鹿,便寻着鹿的脚印,发现正在树下休息的佛,以为是他驱赶野鹿,于是愤怒之下杀了佛陀。

  因为他杀了很多鹿,所以身患重病;又因曾经用刀杀佛,所以有杀头的报应。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38.聪明的傻瓜

  小小的多摩罗国内佛法教化盛行,精舍处处可见。人民生活平静安祥,对出家求道的人尊敬备至,蔚然成风。

  多摩罗国首都的郊外,有一所精舍点缀在绿树浓荫之中,雅洁幽静。每当日出日落,便有悠扬的钟声从精舍传来。而精舍住有五百比丘,精进修行。

  然而,并不是每个比丘都是学问丰富,精于禅坐。其中就有个年长的比丘,他的愚钝只是没传出来而已,否则足以损害这五百沙门的美誉。

  原来这个年长比丘的愚钝简直是空前绝后。即使日日勤奋攻读,也不懂一字半句的经文。其它四百九十九个沙门便想尽各种方法,助他背诵经文,修习佛法。既使是千般提醒,万般暗示,也丝毫不见进步,所有努力均付诸东流。

  众沙门都失望透顶,渐渐地对这个老比丘丧失信心,也就不理他了。

  一日,仁慈的国王捎来请柬,请众沙门到宫里享用圣宴。

  「怎幺办?」老比丘想到自己不通半句经文,有愧国王的布施,十分忧虑。他思前想后:「我要是不去,万一国王只见四百九十九个比丘,问起我来,那怎幺办?还有,万一国王找我讲经说法,不就丢了僧团的脸吗?」

  「我真没出息,还不如一死了之!」老比丘越想越伤心,便拿了绳子往后院去寻自尽。

  正要把绳子系在树枝上时,树后突然现出半截人身来,斥道:「愚蠢老比丘,你想做什幺?」

  老比丘一惊,只得老老实实说出原委。

  老树现出的人身笑说:「你之所以愚钝不开窍,并不是头脑不灵通,而是你前世太聪明了。那时你身为三藏沙门,拥有五百弟子,可是你却丝毫不愿教诲他们。可怜那五百弟子浪费一生,白白受你折腾。所以转世之后,你也要受被人轻慢的滋味。你当年那五百弟子忍无可忍集体上吊自杀,转世后再与你为伴。但是他们个个比你聪明,让你感到羞愧。」

  佛陀自老树中显出金身,威仪万千。

  「明白了,佛陀!我一定痛改前非。」老比丘终于清醒过来。

  经佛点化,老比丘立即领悟佛法,并忆起前世所融会贯通的经文,在佛前成了罗汉。

  佛对他说:「换件衣衫到王宫里去吧!你要坐在上座为他们说法,使国王慈悲、善良,戒除恶习。」
「是,是!」老比丘忙站起来,连声应道。

  老比丘一到殿上,就直奔国王旁边的上座坐下。下面的四百九十九个沙门又惊又恐:「这傻瓜怎幺啦!」碍于国王的面子,众沙门只得强忍怒气,没将他赶下来。

  国王见状,只是说道:「各位法师!今日能请到大家来此用餐,真是寡人无上的荣耀。」

  「大王太客气了,我等蒙王恩泽,当贺吾王福慧具足!」老比丘站起来致辞,所有的沙门全都楞住了,随即恍然大悟,纷纷悔过。

  于是,老比丘为大家开示,四百九十九个沙门当下成了罗汉。国王和群臣也连连称道,无有一人不受教化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39.一偈千金

  乐法王子自年幼就没中断过对佛教的信仰。小时爱听佛经,做善事;长大后整日潜心于经典,抄写读诵。不仅如此,他还到全国各地求法和收集佛偈。由于他的虔诚,整个都城里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天,他来到一个深谷里,那儿单独矗立着一户人家。

  「请问主人在家吗?」菩萨边问边径自走了进去。

  「啊,菩萨你好。」一见乐法穿戴华丽高贵,屋中的一名男子便站起来答道。

  「有什幺事吗?」主人问道。

  「因为我要收集佛偈,希望越多越好。」

  「菩萨,算你找对人了!」屋主极高兴地回答,并同时贪婪地盯着菩萨身上的宝石和衣服。

  「主人能说佛偈?」乐法大感到意外。

  「当然!」那男人仿佛很不在乎,「只要把你身上的华服和珍宝给我,我自然就说给你听。」
乐法菩萨二话不说,脱下身上贵重的衣物,递给那男人,说:「请说吧!」

  那人一瞧这幺轻易得手,更加大胆地说:「菩萨!要听此佛偈,你还得从悬崖上跳下去。做得到的话,你就先发誓,我再给你说佛偈。怎幺样?」

  乐法菩萨大吃一惊,问道:「主人!你逼迫我跳下悬崖,到底是为什幺?」

  「我只是怕菩萨听了佛偈后后悔,舍不得那些财宝,到时凭着权势又给夺回去,还会说我贪心不足,有意刁难菩萨。」那男子的用心可真周全。

  乐法菩萨的诚心遭骗,心中实在难受,但为了最珍爱的佛偈,也丝毫不后悔地发誓了。

  那男子说出了一句佛偈后,就跟在菩萨后面,催促道:「你还不赶紧去跳崖!」

  乐法菩萨走到悬崖边上俯首下视,只见山谷底黑漆漆的,不知有几百丈深。

  「佛陀啊!由于我真诚的求法之心,就算从高崖跳下,应当稳稳落地,无一丝损伤。」说完,乐法菩萨一跃而下,离地越来越近,速度越来越快,心中却是一片喜悦。

  就在触地前的瞬间,不知从何处伸出两只手,将他稳稳接住,轻轻地放在地上。

  乐法菩萨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人,说:「菩萨!你的一片至诚感动了上天,我乃四天王是也!」四天王说完,随即像风似地离去。
  而那男子在悬崖上见佛偈有如此神力,心生悔悟,自责不该财迷心窍,也从悬崖上跳下来,居然也稳稳当当地落地,当下对佛法产生了极大信心。于是,那男子赶紧来到乐法菩萨的面前,说道:「菩萨,请原谅我刚才利欲熏心,我现在将这些衣物还给您,请菩萨接受我的忏悔吧!」

  接受道歉的乐法菩萨从此以后更加护持佛法,道业更是进步。

  佛对弟子说:「乐法王子就是后来的舍利弗,那说佛偈的人便是和伽利比丘。」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4:14 , Processed in 3.573982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