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临海言

华严演义【册二】净空法师演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初学的时候,总以为小乘人慧解,解得不圆满;虽然是破我执,法执犹存,还是有分别;既有分别,怎么能破得了执著?不过他们的执著比我们轻、比我们淡而已。其实,我们念《金刚经》就知道自己想错了、看错了。为什么?《金刚经》上讲,须陀洹(不是阿罗汉),是小乘初果,已经不著四相了。经上讲得很清楚,须陀洹已经决不会自己以为‘我’证得须陀洹果了,没有这个念头。说明须陀洹这个地位,已经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了四相。离四相的功夫有浅深不同,差别很大。小乘初果见道位就离四相,就与般若相应,纵然不能圆满相应,也有几分相应。不读大乘经,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理解,总是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哪里晓得全错了!听信他人的劝告、他人的讲法,大概以为对的。哪晓得那个人也是与‘我’的想法、看法相同,结果是像经上讲的‘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所以,依靠一个善知识做老师,就非常非常重要。


善知识教学的态度就是主城神,防御你的正念,防御你的正思惟。他护持很得力,让你没有机会接触别人的种种异端邪说,是真正帮助你。往往真善知识,有许许多多人不敢亲近。我早年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自己很感慨的跟我说,因为有许多人觉得他的地位很高,不敢亲近。他说:其实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任何人来看我,我一定接见。可见得不敢亲近的人,都是自己观念上产生了错觉。我有缘亲近他老人家,老人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与他老人家坐在一起,真的是如沐春风。亲近三年之后,章嘉大师圆寂了,火化之后捡出一万多颗舍利,轰动台湾佛教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早期我亲近方东美先生,他是当代的大哲学家,许多人对他都存敬畏之心,不敢亲近;由此可知,许多的因缘自己当面错过。所以毛病都出在─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把大好机缘当面错过了。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也如此。无论什么人到台中拜访,他没有不接见的道理,只是他工作很忙,要特别安排时间。章嘉大师没有那么繁忙,随时可以找他。


亲近李老师,他的教学非常严格。因为过去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又曾经亲近忏云法师半年;换句话说,到他那里,他也觉得我已经有点污染了。不过还好,还不太严重,只经过两个人,这两个人李炳南老居士都非常佩服、非常尊敬。时间才三年,染污还不太严重,所以直截了当与我谈条件。要到台中亲近他,拜他做老师,‘第一个条件,从今天起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任何人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你所看的书,只要看的是文字,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不经过我的同意不准看。’我原先以为这些条件很苛刻,这条件是什么?就是此地讲的主城神的任务,是他的责任。他要护学生的正知正见,要防御邪知恶见渗透,他防得严。决定不可以随便听、随便看,否则你全都乱了。纵然你能保持正知见,你正知见中已经有邪知见渗透在里面,已经不纯了,对你的修学自然产生障碍。所以现在学道非常困难,为什么?你们看得太多,接触得太多了,想得清净心,谈何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如果不全心全力帮助你、成就你,他对不起自己,他也对不起他的老师,也对不起他的父母。为什么?从他之后没有传人。我们在经典中读过,传法重于弘法,弘法是福德,传法是功德,不一样。你自己讲经讲得再好,死了后继无人,怎么对得起佛法?怎么对得起众生?所以一定要全心全力培养后学,真正做到续佛慧命、正法久住,世间人尊称你是一代祖师,祖就是你有传。你没传,到你就断了,修得再好,人家对你是另一个看法。


在此地讲‘宝峰光耀’,表高度智慧,防止邪非,真正成熟众生。所以没有智慧不行。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一定从禅定中来。禅定在我们净宗是一心不乱。我们到念佛堂,念佛堂求什么?念佛堂就是求一心不乱,不是求别的。想得一心不乱,必须放下万缘,进入念佛堂之后什么都不想,过去、现在、未来统统放下,心中只有阿弥陀佛,才能相应,才能够成就一心。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定能开慧,开智慧就是宝峰光耀主城神,他表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现前这个世间,我们既不认识善知识,也找不到善知识,怎么办?找古人。这个没有问题,祖师大德都是善知识。不但当时公认,后代都公认,这还能错得了吗?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对我非常爱护、非常关怀,他教导我,说: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这是他老人家的谦虚话,他说一定要亲近一位善知识,他介绍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他对我的态度不是师生,是同学(他看我是同学,但我尊他是老师),我们都依印光大师做老师。印祖现在不在了,印祖的《文钞》在,每一天读诵《文钞》,深解义理,依教修行,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换句话说,我们听听别人所说的话,听听别人的知见,再对照《印光大师文钞全集》,印光大师有没有说?没有说的,不听。我听老师的,遵从老师的,这一生成佛之道能走得通,没有障碍。如果听信别人那些门道,就会把我们的正法破坏,至少在我们菩提道上造成了障碍。我们纵然有能力突破也很辛苦,哪里说是一帆风顺?


所以我们今天读到主城神,在这一个时代,感慨实在是太深太深了。谁能帮助我们,守住我们的法城、守住我们的心城?佛菩萨慈悲,有感必应。我们自己要有感才行,自己没有正知正见,没有一个真诚的愿望,佛不来应,妖魔鬼怪先来应,这就麻烦大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邪师说法,邪师相当高明。诸位看看《楞严经》末后,《楞严》有十卷,第九卷的下半部一直到第十卷。一卷半的经文这么长,讲五十种阴魔。那个境界如果真的遇到了,怎么知道那是魔境?我们决定会将它当作佛境界,决定跟他去了。我跟李老师学《楞严》,李老师特别教导我们学生,魔的伎俩高明,他也给你讲经说法,也给你讲如来正法;一百句话中九十九句都是正法,只有一句是邪法。让你跟他学的时候,完全不能够觉察,你就跟他去了,你很难辨别。那一句邪法就那么厉害吗?老师举个比喻给我们说,你在一个盛满醍醐的碗中,比喻纯正之法,加一点点毒药在里面,这一碗醍醐喝下去就要你的命。这个比喻比喻得好,一百句是正法,里面一句邪法,就把你法身慧命断掉了。魔说法高明,你不能不佩服,没有真实的智慧,怎么能够辨别?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所以今天讲防御心城、防御法城,第一句要‘宝峰光耀’,这四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高度智慧、真实智慧,才能够识别。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尊师重道;没有能力辨别,决定不敢离开老师。我们今天学《无量寿经》,依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夏老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华严经》,我们依靠清凉大师的《疏钞》,依靠李长者的《合论》,清凉、李长者是我们的老师,别人如果来给我们讲《华严》,我们得要看看与老师讲的一样不一样;一样,我们点头,不一样,绝不接受,这叫师承。我们是有老师的,决不是胡造谣言,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有根据。


《无量寿经》九种本子,个人喜爱不相同,对机就行。五种原译本,加上三种会集本,还有彭际清的节校本,九个本子都在面前,你随便喜欢哪个本子都行。你喜欢,才能对它生起信心、愿心,你不欢喜那就难了。所以这么多本子,说穿了,投其所好,真正往生还是靠一句阿弥陀佛,只念经不行,一定要念佛。经典的作用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明书,你看了之后生起欢喜心,进念佛堂老实念佛,就决定得生,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所以一切众生喜欢任何一个本子,我们热烈赞叹,决定不可以毁谤;你如果毁谤,就是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罪很重。如果你得‘大开圆解’,就不会有毁谤的知见,一定也欢喜赞叹。第二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妙严宫殿主城神。



“妙”是微妙、奇妙。“严”是庄严。“宫殿”比喻慈悲、覆护、保护。我们建一个宫殿,使人不受寒暑之苦。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就像宫殿一样,照顾一切众生生活起居,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宫殿也比喻有守护、有防御的意思;守护,护身心安乐;防御,御寒暑的侵袭。这与主城神关系很密切。


这个宫殿不是普通的宫殿,是微妙庄严的宫殿。微妙庄严含什么意思?让我们居住在这个宫殿中得大安稳、得究竟乐,那叫微妙庄严。大安稳,一定要证究竟的佛果,如果不能证得究竟圆满,大安稳、大圆满只是一句赞叹的话,得不到。大安乐就是真解脱、真自在,如普贤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才是大自在、大安乐。由此可知,护法神要到什么时候,才真正尽到他护法的责任?一定要护持我们到成佛,责任才圆满。我们没有成佛,他护持的责任就不圆满,还要继续不断的护持,一定是护持我们从凡夫地到圆满究竟的佛果位。世法中常讲成人之美,成就人的好事也要成就到底,不可以护几天之后就不干了、就退心,那就不对了。无论遇到怎么样的艰难困苦,护法的心愿永无退转,一定要护持到底,一定要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第一位护法神是讲高度圆满的智慧,此地第二位是说明护持的愿心,以及护持的方式。护持照顾得无微不至,极其细微之处都想到,都做出防范,都做出导正。


我们知道在末法时期,凡夫一生证究竟圆满的佛果无过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中无过于持名念佛。所以念佛堂就是菩提场,是我们往生不退成佛的道场,这道场无比殊胜庄严。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在讲堂讲经?讲经为什么不可以中断?因为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妄想、恶习无量无边,外面稍稍一勾引,心马上就跑了,主意就改了,立刻就退转了,前功尽弃。因此,讲经就非常必要。讲经是什么?扶正你,不使你有一丝毫的偏斜;有三年五载,大家基础已经稳固,那个时候不讲经没有关系。你的心定了,知见纯正,外面邪师没有办法渗透、侵入,你就成功了。第三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净喜宝主城神。



这就是说护法城、护心城,心里要清净,要法喜充满,这就是宝。清净是宝,欢喜是宝;清净是讲内在的,欢喜是表现在外面的。佛法中讲皆大欢喜,法喜充满。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地藏经》上说得很明显。《地藏经》中,婆罗门女、光目女虽然只讲超度她的亲人,超度一个人,但是理论是相同的,一定要有真正修行的功夫。我们以婆罗门女为例,她超度她的母亲,用什么方法?还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佛的方法最快速、最稳当、最有效果。因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她念一日一夜就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功夫成就了。怎么知道她念到一心不乱?她在定中见到地狱的境界,遇到无毒鬼王告诉她,地狱只有两种人可以来,一个是造作地狱业因,堕地狱受罪的人;另外一种就是菩萨发心要到地狱度众生。不是这两种人,这个境界见不到。婆罗门女是凡夫,因为孝顺母亲,知道母亲造罪业很重,堕地狱,一心一意要救度她,所以就拼命念佛;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乱,她本人就此超凡入圣,这个功德多大!


古时候这些超度的忏悔忏仪,是真好,但是要懂得怎样去修学。我们做个水陆法会,如果心地散乱,七天法会做完,心中还是散乱的,还是搞贪嗔痴慢,还是是非人我,哪有功德?什么都没有。七天法会做完,我们真的就超凡入圣,才有真正的功德。你明了之后,复杂的忏仪,哪有一句阿弥陀佛四字来得简单、来得容易?愈是简单的,愈是容易;愈是高明的,愈是殊胜;人人能够修,人人能够成就。所以念佛堂的功德无比的殊胜,比其他法会都殊胜,任何法会不能为比,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乾隆年间的灌顶法师说的。


灌顶法师是很了不起的人,他的著作很多很多,收在《卍续藏》中。他老人家作的《观经直指》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他讲:这个世间造作极重罪业的人,任何经法忏法都没有办法忏除,最后还有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所有一切经法忏法不能忏除的罪业忏掉,正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灌顶法师能说出这话不简单,他若不契入这个境界,说不出来。他明了忏除业障最有效果的、最有力量的,就是念佛。所以我们真正懂得,就不需要再去念大悲忏、净土忏,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总忏,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第四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忧清净主城神。



“忧”就包括苦,远离一切忧苦,得到喜乐清净,这一句是讲护持的效果。一定要令你所护持的法,你所护持的人,帮助他离忧得喜乐清净,你的护持责任才尽到,不是随随便便讲护持。若发心护持,就一生都不改变。可是如何护持?你令被护持的人天天忧悲苦恼,就护错了,这是找麻烦,不是护持。所以护持要讲求效果,效果是令他离忧悲苦恼,得清净安乐。第五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灯焰眼主城神。



从名号中显示出智慧光明,与菩萨的六度万行,这是护法主城神他们所护持的。“华灯”表外面的六尘境界,“焰眼”表智慧的六根。根尘相接,无不充满智慧,如同经里面所讲的‘如来全身欢笑’意思相同。一般笑容欢喜表现在面孔上,殊不知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充满欢悦,全身欢笑。此地的华灯焰眼表依正庄严,真正是尽善尽美。第六位: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焰幢明现主城神。



“幢”在此地当然是法幢,法幢高树,光明遍照,就含有焰的意思;“焰”表放出光明。“明现”,明了、现前─即使世间愚昧的众生,都能够清楚的了解,此地有正法幢。实在说,法哪有邪正?邪正在人心。人心正,一切法无不是正法;人心邪,《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正法;邪正之分在于一念之间。明白这个道理后,才真正体会到佛给我们讲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广到什么程度?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含摄在其中,不一定是佛所说的。如果只是佛菩萨所说的法,这是狭义的。


正是大经中所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此‘法’指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怎么知道?《华严经》上就看到,《华严经》上所说的世出世间一切法,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乃至祖师大德,都能够将每一法会归到自性,都与自性密切相连,融会成一体,怎么不圆?为什么他能够会归,我们不能会归?这个道理也不难懂。他没有成见就能会归;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没有办法会归,一切法不能圆融。他离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一法不圆融,没有一法不是自性。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从一真法界到阿鼻地狱,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任何一法会归到心识就圆融,哪有一法不圆?会归到心识就没有障碍了。《华严经》上讲四无碍法界,无碍就是大涅槃,诸佛所证的大涅槃境界就是四无碍的境界。所以一一法圆融称性,都明显的展示在我们眼前。这些护法的主城神,他们是护这个法。


我们自己修学,生活是修行、工作是修行,乃至一切应酬也是修行。每天从早到晚,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接触,无处不是修行。所以维摩居士说,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是道场。道场有两个意思︰一是你修行证道的处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行六度万行的处所。道有修道、行道、证道,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如果不懂得,没有一处是道场。会的人,则‘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不会的,那真是‘踏破铁鞋,也无觅处’。第七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19:27 , Processed in 0.134940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