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录(一)----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惊奇的怪事

这次到亚洲弘法,有那样多人来听佛法,并不是我讲的好,而是我讲的真。我是不讲假话的,处处往真的地方去做。直言直行,不用任何手段来待人接物。我要说的话,不管在什么地方我都要说,我也不怕得罪人。我不要说的话,在什么地方我也不说,绝对不打妄语,不欺骗他人。

大概是因为我是从美国去的,所以才有这样热烈的反应。有很多人,特意来听我讲法。虽然来听,可是多数是抱著瞻望的态度来听。我所讲的经,用通俗道理来讲,令一般人都能接受,绝对不讲令人听不懂的哲理,这是我讲经说法的一贯的宗旨。

这次到亚洲,得到很多经验。以前我对喇嘛的印象很好,以为他们也是修道人。对于其他僧侣的印象更好,以为他们严守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作风,没有变质。想不到他们没有慈悲心,所行所作,违背佛制。不但有些冒充喇嘛会向人下蛊,利用卑鄙手段来害人,就是某些似是而非的佛教徒,也采用这种手段来迷惑人,令人失去本性,受其控制。我觉得很惊奇!这种伤天害理的事,竟然发生在救人济世的佛教中,实在令人不敢相信,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不能不信。

人人想学密法,本来欲得利益,想不到反受其害。所以学佛法,要学正知正见的大乘法,不可学邪知邪见的法。稍有不慎,便容易落在邪见坑里,被邪人所迷惑,这是末法现象的特征。身为佛教徒的我,看到这种不良的现象,非常痛心。所以我们今后对冒牌喇嘛和假佛教徒,本著「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不要以为他们有什么法术?有什么道业?这一点,要特别小心,免受其害。

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不种恶因,将来就不会结恶果。要种清净的因,时时一心向道,不生半点染污心。时时循规蹈矩,不调皮,不捣乱,将来一定会结清净的果。

若现在于因地时,不守规矩,将来到果地时,一定痛苦无边,受尽苦的果报。各位!我对你们说的话,都是真实语,绝非戏论。不要当作耳边风,吹过去就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不可错因果

这么多年来,有些人修道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可是还糊涂不清醒,不懂因果,也不怕因果,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所以,修道要特别谨慎,不要错因果。错了因果,铸成大错,后悔莫及,所谓:

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因果是丝毫不爽,错了因果,‘差之丝毫,谬之千里。’所以对因果不可以不谨慎,不可以不小心。

各位注意!不要一面修行,一面打妄想,放不下世俗的享受,要认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如果天天打些邋遢的妄想,必会错因果,将来一定堕地狱。并不是吓唬你们,而是实实在在的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所谓‘善一伙,恶一群,什么人找什么人。’的的确确是这样的情形。世上的人,各从其类。读书的人和读书人做朋友,种田的人和种田人做朋友,乃至于做生意的人、做官的人、做工的人,互相为好友,彼此往来,聚集在一起,感情融洽,互惠互助。即使是畜生,也是这样;马和马在一起,牛和牛在一起,羊和羊在一起,猪和猪在一起,和睦相处。

我们人为万物之灵,智慧比较高,畜生的智慧比较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畜生经过阎罗王化学工厂(轮回)的淘汰,其灵性被分开了,所以只有小部分的、不完整的灵性存在,所以畜生的智慧比较低。

有人发问:‘怎样把灵性分开呢?’譬如有一个人,他因为业障深重,所以转为畜生。虽然是畜生,可是不一定为一个畜生,甚至为十个或者二十个(转高等畜生为一身,转低等畜生为多身)。这样便把智慧分开为许多分,所以智慧越分越低。

畜生都是有贪心的,无明很重,刚强好斗。好像鸡狗,虽然物以群分,但是它有斗争的思想。两只鸡相遇,必定战斗;两只狗相遇,必定打架。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食物,而起悭贪、舍不得。这就是前生为人时,那种自私自利的习气未除,所以做畜生的时候,这种自私自利的心,仍然存在。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消除自私自利的思想,一切不要为自己打算,要以大众的利益为前提;再能无所求,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时候,什么也不求,顺其自然,行所无事,达到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万佛圣城六大宗旨)的境界。世界人类都有这种思想,一定和平相处,绝无战争。这时候,人人注重道德,不会做亏德的事。不注重道德的人,也会做有德行的事。所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在这世界上,人人一定要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努力修道,完成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世界为何有战争

因为人人有贪心,贪而无厌。贪得则喜,贪不得则嗔。因嗔而愚痴,因愚痴而战争,这是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非得斩草除根,天下才能太平。如何除根呢?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

我们和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不争、不贪、不求,在这种生活中,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明白。不明白的人,在这世间同流合污,人在求名求利,我也求名求利。人人有这种你争我夺的思想,这世界焉能没有战争?

要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不是个平安的世界,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核子战争,人类的生命和财产一扫而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为什么教我们对境界要看破,要放下呢?因为没有妄想,没有执著,就会得到自在。

要想不发生核子战争,非得人人改恶向善,去邪心、存真心,不贪、不嗔、不痴。对一切的人,要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人人能如此,世界的危机,才可以解除。否则的话,终有一天会爆发;而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终将会同归于尽。所谓‘劫数难逃’,众生业力所感,真正到了坏劫的时期。目前的时局,真令人不寒而栗,有谈虎色变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万佛圣城中选圣贤

我们现在参禅,是为开智慧,不是为争第一。有人想:‘哦!我的功夫了不得!我在西方人中是最用功的修行者。’有这种思想的人,必是贡高我慢大愚痴的人。在佛教里不允许有这种思想行为存在,佛教是让而不争,要晓得参禅是为开悟而参,不是为我慢而参。在禅堂里要往真善美来参,‘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

真正修道人,不见人之过。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己。为什么?因为它只能向外照,不能回光返照。我们参禅人,要回光反照照自己。所以我在前天新年时,说一偈颂:

今逢一九八二年,十方聚会来参禅,
回光返照观自在,万佛城中选圣贤。

参禅要回光返照,不向外驰求,看看自己在不在?在,就是没有打妄想;不在,就是在打妄想。如果不打妄想,那就自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谁能回光返照,谁就能自在,谁就能入圣贤之选,入圣贤之流。可是要拿出真功夫来,不是口头上说。画饼不能充饥,说食不能充饱。还是要脚踏实地去修行,拼命去参!参!参!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自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我们都有成佛的希望,可是背觉合尘,回不了家,也就是回不去常寂光净土,所以在这娑婆世界流浪生死,不得出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如同做生意

我们在今生做点善事,来生就富贵;今生做点恶事,来生就贫贱。好像做生意一样,会做生意的人就赚钱;不会做生意的人,就赔本。多作善功德,就赚钱;多造罪孽过,就赔本。这是因果律,万古不变的定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有时赚钱,有时赔本。赚一点钱时,就心满意足,不肯努力再经营,慢慢便赔本了。在赔本时,又兢兢业业来做生意,久而久之又赚钱了,如是周而复始,在这种情形之下流转不已!所以不能了生脱死,跳出轮回之外。这是说在好的时候,不肯修行,所谓‘富贵学道难’;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才知修行。

所谓‘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来生苦。’这种道理和做生意一样。一般人,只知做小本钱的生意,不知做大资本的生意。为什么?第一资本(善根)不够,第二经验(智慧)不足,所以没有大发展。什么是大生意?就是出离三界的生死大事。

各位!想一想,这种生死问题怎么办?怎样能断生死的长流,停止轮回的波浪?唯一办法,赶快来到万佛圣城参禅。以这个法门,就能断绝生死长流的波浪。

参禅的人,想得开,放得下,才有进步。如果看不破,放不下,那就有苦恼。有了苦恼,就到轮回中受生死。若是把生死的苦都忘了,与道相违背,则辜负参加参禅的初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生命糊涂人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人有‘生、老、病、死’四个过程,事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

‘劫’代表时间的单位,一增一减为一劫。增劫的计算,从人寿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身高增加一寸,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为止。减劫的计算,从人寿八万四千岁开始,每一百年,减去一岁,身高减去一寸,减到人寿十岁为止,这叫一劫。一千个劫为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世界‘成’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住’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坏’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空’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共有八十个小劫,是为一大劫。大劫的时间是很长,不是我们凡夫的智慧所能想像得到的。

人的寿命,到二十岁时,代表‘成’劫;到四十岁时,代表‘住’劫;到六十岁时,代表‘坏’劫;到八十岁时,代表‘空’劫。二十岁以前,是生长知识的时期;四十岁以前,是发展事业的时期;六十岁以前,是病老的时期;八十岁以前,是死亡的时期。

物的生住异灭的道理,亦复如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中间经过‘住’期和‘异’期。物成之后,经过一段住的时期,慢慢变异而起化学作用,又慢慢消‘灭’了,这是必然的现象,所谓‘无常’,是自然的定律。

在这种情形之下,真正能明白的人不太多,真正能修行的人也不多,大多数是在这里糊里糊涂混光阴。由生那一天起,到死那一天为止,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一生就胡混过去,人类都是这样,迷迷糊糊把光阴混过去了。

我们要寻找光明的道路,才知道我从什么地方来的?我到什么地方去?把来的路和去的路,弄明白了,才算不是糊涂人;否则就是糊涂人。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莫如不来亦不去,亦无糊涂亦无悲。

我们被业所牵,所谓‘业不由己’,而生到这世上来还报。因为在往昔所造的业不同,所以今生就受不同的报,所谓‘业网交织’。因为种种因缘和种种境界,而造成人的糊涂生命。但人还不知道,总觉得活在世上满有意思,也不去想办法了生脱死,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死只有业随身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珠宝满仓库,金银堆成山。’成为世界第一大富翁。因为他最欢喜金银珠宝,所以他的大儿子,名叫钻石,二儿子名叫金子,三儿子名叫银子,小儿子则名叫业障,不知为什么缘故。

他一生爱钱如命,吝啬成性,不肯布施去救济穷人。自己享受,天天美食,大鱼大肉填肚子。可是吃来吃去,脑满肠肥,成为大肚子,于是乎便患了高血压,不久就中风(脑溢血),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卧床不起。可是他舍不得花钱请护士照顾,所以想叫自己四个儿子轮班侍候。这样既省钱又得天伦之乐,不料大儿子、二儿子以及三儿子皆反对,只有小儿子细心照料。不久,小儿子也罢工,不管他了。

这位最富有的人,就这么一气之下,病势就加重了,到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又想,我自己到阴间去,无人作伴,这太寂寞了。于是想叫大儿子陪他去,乃唤大儿子到病床前,说:‘钻石!我快要死了,感觉一个人太寂寞,你能不能陪爸爸一起去死呢?’大儿子一听,便皱眉头地说:‘爸爸您老糊涂了,我怎能陪您去死呢?’说完扬长而去。

他又唤二儿子到病床前,便说:‘金子!爸爸对你很好,很疼爱你,我现在快要死了,你可不可以陪伴我死呢?’二儿子一听,把眼睛一瞪的说:‘岂有此理!要死就快点死,不要发神经!’乃怒气冲冲的走了。

他又唤三儿子到病床前,便说:‘银子!我对你不错,你所要求的事,爸爸皆满你的愿。今天爸爸要死了,希望你陪爸爸一起去死。’三儿子一听,大发雷霆的吼叫:‘你这个老东西!我应该把你打死,免得作怪。’说完之后,转身就走,还狠狠地说:‘你真应该死!’

这时,无有余策,这个富有的人,便很悲哀地痛哭流涕向小儿子说:‘业障!我虽然不爱你,可是你是我的小儿子,你愿不愿意跟著我去死?’小儿子不加考虑,很慷慨地说:‘我愿意陪爸爸一起去死,您到什么地方去?我跟您到什么地方去,免得爸爸一个人太寂寞。’富人一听,心里很舒服,两眼一闭,两腿一伸,到阎王殿去报到,结束一生。

这个公案,警惕世人,不要贪恋红尘,无常转瞬即至。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弱病老。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人生在世,莫待老来方学道,试看那些孤坟,尽是少年人。不要留恋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好像这个富有的人临死时,金银珠宝带不去,只有业障陪他去,这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要赶快觉悟,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才能了生脱死,没有白来这世界一趟,不要再糊涂一辈子。切记这两句话,把它作为座右铭:

见事省事出世间,
见事迷事堕沉沦。

有首偈颂,说的道理很正确,今天不妨说出来作为参考,仔细的研究,有一番哲理在其中。是这样说的:

鱼在水里跃,人在世上闹;
不知为善德,亏心把孽造。
金银堆成山,闭眼全都撂;
空手见阎王,愧心把泪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和情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按照业的轻重和情的深浅来判断。所谓‘业重情迷’,这种人死后堕地狱。所谓‘业深情痴’,这种人死后作饿鬼。所谓‘业重情浓’,这种人死后转畜生。业越轻,情越浅,便往生于三善道。到‘业尽情空’的时候,便是圣人。

业重,就是时时刻刻存著邪知邪见,不怕因果,见利忘义,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迷,就是遇到感情,没有智慧,便著迷了。所谓‘理智控制不住感情’,任其发展,便铸成大错。这类众生,将堕落在地狱里。这种业太重的人,就是佛菩萨来耳提面命,来教化劝说,他也不会听的。真理他不听,只信邪理,这一类的众生,虽然做人,可是无药可救。

业深情痴的众生,他的业障虽然很深,但是没有那样的重。遇到感情便糊涂了,分别不出是道、不是道?是法、不是法?境界一来,便随著境界转了,转到什么地方去呢?转到饿鬼道去,到那时候,悔已晚矣!

业重情浓,业障虽重,犹比入饿鬼道者较轻点;情感虽浓,还比入饿鬼道者较浅一点;这种人,将来转为畜生,受各种不同的痛苦,其苦不堪设想。

‘业’是一种最公平的惩罚,堕落不堕落,乃由感情来分别。只知有情,不知有智这种人,将来一定堕落在三恶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存什么心,就到什么道中去。修道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明眼善知识一看便知,将来他会堕落在哪一道中受生。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业障。障碍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碍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对著境界而生出执著,就是情感。见到境界,便生执著,这皆是情感的作用。诸位要深自警惕,不要被情感所牵而不能出离,当知‘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盼共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教、人教、心教

刚才许教授讲:‘世界的宗教,有独神教、多神教、全神教。’但是没有讲无神教,也没有讲有神教。何谓神?聪明正直谓之神。什么是佛?佛是位觉悟者。谁能大公无私,谁就是神。谁能有大智慧,谁就是佛。

神不是独神,佛不是独佛,神、佛是最民主的,谁都有资格作神佛。好像民主的国家,人人皆可当选为总统,可是要有才能,才会被选为总统,替老百姓服务。有人说:‘天主才是真神。’这种说法,不合逻辑,单单一个天主,他能做些什么事情呢?所以,我们要把神教变成民主作风,人人可以成神;把佛教变成民主思想,人人可以成佛。绝对不要那样的独裁,也不要那样的专制。

宗教不应该用强迫的手段,来威胁或利诱人信教,应该用感化力劝导人信教。要出于自然,心甘情愿来信教,那才是真信。若勉强来信,或用感情来信,那是假信,可能另有企图。世界各国的宪法,都规定‘有信仰自由’这一条。人民信仰宗教自由,政府绝对不干涉。

宗教自由,不是把人绑上,强迫信教;也不是把人囚在监狱,命令信教。‘你只可以信我的宗教,不可以信其他的宗教。’这就等于把人绑上一样,没有信仰自由。各人有各人的信仰因缘,中间有许多因素,多数是环境所造成,或者因为某一种因素所造成的。信仰应该比较自然,不可用强迫手段逼著人信仰某宗教。如有这种行为,那和所传的教义便相违背,不但不能给信徒快乐,反而增加愁肠,统统失掉传教的意义。

我所讲的佛教,不是像印度所讲的佛教,也不像中国所讲的佛教,更不像日本、泰国、缅甸等国家所讲的佛教。为什么?因为我所讲的佛教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佛教。《华严经》的境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圆融无碍的境界。佛陀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人人皆有作佛的资格,不管信佛不信佛,将来都可成佛。由此可证,佛教不是独裁的宗教,而是民主的宗教。

佛教绝对没有这种思想:‘只有我一个人才可以成佛,你们凡夫俗子,只有给我做奴隶的资格。’佛说:‘没有一个人不可以成佛,不但人可以成佛,就是所有的众生,皆可成佛。’这种思想,多么的民主;其他宗教,望尘莫及。

有人说:‘我不愿成佛,所以我不信佛。’你不信佛,不愿成佛,那是暂时的问题,将来你自己也做不了主。为什么?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譬如今天想吃这种东西,到了明天,你的胃口有改变了,又想吃另外一种味道的东西。同是一个人,为什么今天想吃这个,明天想吃那个?这是最简单的比喻。对于衣食住行四大项,尚有很多的改变。何况信仰宗教,更有改变的可能。

有人说:‘我皈依三宝,我永远信佛。’要知道,出家人也会还俗的,现在这种人大有人在,这不是改变吗?信佛之后,又不信佛,去信天主教或基督教。信佛教尚能改换,那么若信其他的教,谁能保证他不会改信佛教?这一生是这样,来生更没有把握。你能保证今生不信天主教,不信基督教,来生能保证或不能保证呢?我相信你绝对做不得主,你若能做得主的话,那你就不会死了。

就因为你做不得主的缘故,所以不管怎样有学问,怎样有财富,到时候都会死的。一切改变了,一切环境又不同了。你今生不信佛,到来生会信佛。来生不信佛,再来生会信佛。总而言之,你终会信佛的。

有人说:‘我不相信有来生!’你不相信有来生,那就无话可说。你觉得人死了,什么也没有,没有轮回、因果和报应。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杀人放火,只要对自己有好处,都可以做。为什么?因为没有来生,不受果报。那么,就能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但那是不行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到头总有报,不是不报,只因时候未到。既然知道有报,就要行善止恶。果报各有不同,或在今生报,或在来生报,乃至多生报。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麦得麦,种稻得稻,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

我所讲的佛教,包括一切,所谓‘尽虚空,遍法界’。谁能跑出法界外,谁就不用信佛;谁能跑出虚空外,我就不把他算作佛教徒,如果不能跑出虚空法界之外,那就是佛教徒,这是我讲佛教的宗旨。当然,有些人听了之后,觉得这种理论不顺耳。但是久而久之,就认为是对的。为什么?因为我不和任何宗教分家,分门别户。

我把所有的宗教,合并为一家,所以我把佛教叫做‘众生教’。因为谁也跑不出虚空法界外,谁都是众生,所以佛教乃是众生所学之教。我又把佛教改为‘人教’,因为所有的人,都有作佛的资格。只要专一来修行,最后会成佛。我又把佛教改名为‘心教’,因为人人有心,修行是去妄心、存真心。有妄心是凡夫,有真心是佛。所谓‘十法界不离一念心’,这一念心就是真心。

宗教本来是没有的,因为宗教只为对治人的病。人的病,就是贪嗔痴,宗教就是戒定慧。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绝症,戒定慧是特效药,有药到病除的奇效。

宗教越多,人的自私心就越大。这个宗教说:‘我的宗教最好。’那个宗教说:‘我的宗教最真。’又有宗教说:‘我的宗教最伟大。’又有宗教说:‘我的宗教最无上。’没有一个宗教说:‘我的宗教是最坏的。’大家都用一个最好的名词来自我宣传。外表是好的名词,内容好不好?不得而知,恐怕有问题吧?我们要学真正的宗教,不要互相诽谤,也不要彼此攻击,要和平相处,劝人向善,改邪归正,这才是宗教的使命。不要为拉信徒,而不择手段,那是卑鄙的行为。

我所信的教,不是一定好的,可是我愿意信它。因为佛教是开智慧的教。为什么说它不好?你看!所有的人,并不是都是好人。我把不好的人包括在佛教里,所以佛教也有不好的。佛教像是虚空,能包括所有无量世界,哪个世界没有厕所?如果没有厕所,怎能成世界?所谓‘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极。’好是从坏处形容出来的;坏是从好处比较出来的。好的极处便该坏了,坏到极处便该好了,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是必然的变化。

我们要明白真实的道理,那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本有的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说糊涂的话,糊涂人不会说有智慧的话。有道德的人,不说亏德的话;无道德的人,不说有德的话。为什么?关键在智和愚的分别。所以我们研究宗教,要实事求是,不可意气用事,甚至引起宗教战争。

许教授又说:‘有种宗教,引发战争。’那不是宗教之错,而是宗教徒之过。他们不明宗教的宗旨,反而感情用事,引起争论,发生战争。所谓:‘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德,不明道德。’这话说的道理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20:47 , Processed in 0.304058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