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大德开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正。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前边所讲的是有心、有愿,要往生净土的修行人,他就能够仗著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往生到净土。这一段文说的是,如果没有发愿想要去净土的修行人呢?也可以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得到生天的这种利益、这种福报。

‘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一般往生到天道的人,只是一种有漏的果报而已,等到在天上的福享尽了,还是会再堕落的。但如果能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往生到天上的这一种众生呢,他生到天道以后,他原来的善根还是不会尽的,不会没有的。所以他‘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再也不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里去了。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当他天上的福报享尽以后,他还能够生到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或者是做这个轮王,就是转轮圣王。这个转轮圣王有四种,第一种是金轮王,他能够统领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银轮王是第二种,他所掌管的是南、西、东,这三大部洲。铜轮王是第三种,他所掌的是南方跟西方两大部洲。最后最低的是铁轮王,他所掌管的是南方这一大部洲。

‘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那么他做转轮圣王,也具备威严和德行。他能以这个威德,很自在地使令无量百千那么多的众生,都来听从于他,受到他的感化,都安立,就是安住在十善的道业上,这些众生都是行十善的。

什么叫十善呢?在身业方面有三种。第一,不杀生,就是不去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第二,不偷盗,就是不偷一切众生的财产,不能不予而取。第三,不邪淫,就是不去对一切的男女,行这种不正当的淫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口业方面有四种。第一是不妄语,不讲欺骗人的话,不能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第二是不恶口,不说粗恶骂詈人的话。第三是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第四是不绮语,不说一些个让人家起淫欲心的这种话,或者开不正当的玩笑,讲一些个没有意义、无聊的话。这些不该讲的话都不讲了。

最后的是意业方面,共有三种,就是不贪、不嗔、不痴,在心念上对一切人、事、物,不起一种贪求的心,也不起一种嗔恨的心,更没有一种愚痴的心。这就叫十善,它的相反就是十恶。

那么这个修行人除了可能做转轮圣王,他也能生到其他的贵族中,所以这经文又说:‘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也会生在帝王家,做高贵的王族;或者生在婆罗门这种修清净行的种族里边;或者能够生在正信、有正知正见的居士家里;或者生在很尊贵的、有学问的这种家庭里边,大家就是世家大族。

‘多饶财宝,仓库盈溢’:他能具足一切好的条件,外在方面,他有无量无边的金银财宝,仓库都装满了,所以他吃的吃不完,用的用不尽,穿的也是最好的。

‘形相端正’:不单生存的环境好,而且他自己本身,这个身体所得的相,也是最端正的、最庄严的,人人一看到就生欢喜心。

‘眷属具足’:父母兄弟和乐相处,没有争吵,没有打打打杀杀的;都是互相恭敬,互相帮助。

‘聪明智慧’:从内在来说,他能有一切的学问,通达一切的道理,又聪明、又有大的智慧。文采方面超出一切的人,武功方面也是在一般人之上,‘勇健威猛,如大力士’:就好像一个大力士一样,他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前边说的,都是往生在这个人道当中,不但能得到健全的人身,而且还是个男身。

‘若是女人’:那么如果是得到女身,‘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只要能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至心受持’:并能至诚恳切地来受持,就会得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应。什么感应呢?‘于后不复更受女身’:以后生生世世,不用再受女身的这种苦,这就是说能转女成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复次,曼殊室利’:佛又叫了一声文殊师利,说‘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证菩提的时候,因为他在过去生中,本来发过大愿,要做一个大医王,来医治一切众生这八万四千种的病,消除一切众生的病苦,所以就以这个愿力,来‘观诸有情’:观察一切的众生,‘遇众病苦’:这一切的众生遭遇到无量无边的病苦,有的是四大不调的病,有的是鬼神附身的病,有的是过去生所带来的业障病。

譬如‘瘦挛干消,黄热等病’:瘦,这是一种虚弱的病,瘦得就像皮包骨那么样,这个人的生命力一天天地损耗,就要支持不住了。挛,这种病令人手脚都不能伸直了,一天天就萎缩了,停止生长了。另外又有一种渴病,这叫干消,是一种干渴的病。黄热病,黄热也就是一种黄疸病,一种热病。这等,也就包括一切的伤寒、瘟疫,这种种的疾病。这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或者太多,或者太少,所引起的种种病。

‘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者被这个魇魅、蛊毒所害。魇魅,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有这个魇魅鬼来压到人的身上。这个被魇魅的人,他没有办法动弹,想要叫也叫不出声来。蛊毒病,就是在那些邪法盛行的地方,好像中国的云南,或者东南亚,有很多养蛊的人,他抓来一些含有剧毒的虫类,譬如蜈蚣、毒蜘蛛、毒蝎子这些东西,把这种种有毒的虫,放在同一个盆子里边,用这个符咒把盆子封起来,让它们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等最后剩下的这一条虫,就含有一切的毒,是毒中之王。然后这养蛊的人,就用符咒的力量,来控制这只已经成为妖精的毒虫。命令它,去伤害他所想要伤害的人,让对方生病,或者甚至于死了。

‘或复短命’:或者有一些人呢,他没有得这种四大不调的病,也没有这种鬼神所附的病,但是因为他前生杀业太重,所以他今生就短命,年纪轻轻的,突然就死了,夭折了。‘或时横死’:横死,就是发生意外而死。或者是碰到什么飞灾横祸,好像坐飞机,飞机就去撞山,或者掉到海里;坐火车,火车就出轨;坐轮船,轮船就爆炸,在海里沉了;开车子,车子又相撞;或者碰上大水灾、大火灾;或者地震、打飓风。这个人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也不知怎么的就没命了。

但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对这一切的因因果果,是明明白白的,所以‘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那么就要来拔除这些众生的病苦,令众生所求都能够遂心满愿,病苦消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南无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耶。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这个时候,药师琉璃光如来就入了三摩地。这三摩地是梵文,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正定、正受。这个定的名字叫什么呢?‘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就叫做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也就是入了这个除灭一切众生苦恼的大定。

‘既入定已’:入定之后,‘于肉髻中’:药师琉璃光如来就从他肉髻中的无见顶相,‘出大光明’:放出无量无边的大光明。

(补讲到此结束)

‘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了要救护一切众生,除他的疾病痛苦,所以在这个光中说咒。这一个咒,虽然没有多少句,也没有多少字,很短的,可是它的妙用是无穷无尽的。虽然无穷无尽,你必须要有一种信心,专一心来持诵它。无论哪一位医生,如果一方面给人看病,一方面再用这个咒给他来加持,相信这个病痛很快就好了。那么医生就是以解除众生的病苦为自己的责任,能有这样的咒来帮助,这可以说是一个大医王。所以做医生的能把这个咒受持读诵,那是最好的。那不做医生的呢?也可以受持读诵。无论在什么地方,你若遇著人有疾病,那么给他一念,他都可以就好了。

这个咒是译音,所以没有什么讲解,不需要讲解。这个咒也就是教你不明白,这妙处就是因为不明白。你这不明白,你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所以你那个心也不打妄想,就一心持这个咒,它就有感应。这个咒就说了:‘南无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耶。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

常常念这个咒,那个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尔时’:就在药师琉璃光如来说这个灌顶真言的时候,‘光中说此咒已’:在这光中说完了这个咒之后,‘大地震动’:这个大地也有六种震动。六种震动就是震、吼、击、动、涌、起,这六种形相。‘放大光明’:这时候就放大光明了。‘一切众生病苦皆除’:病苦都没有了,‘受安隐乐’:都是得到安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要沐浴清净。澡就是沐浴清净,漱就是漱口,把身心都清净了,意念也清净了。‘或食,或药,或无虫水’:那么,或者是把这个病人所吃的东西,或者他所服的药品,或者用没有虫子的水,‘咒一百八遍’:念这个灌顶真言一百零八遍,‘与彼服食’:给这个病人来吃。‘所有病苦悉皆消灭’:喝了这种用〈药师灌顶真言〉所加持的水,疾病就都消灭了,没有了。

‘若有所求,至心念诵’:若有所求,也应该至心念诵这个咒。‘皆得如是,无病延年’:若是要求什么的,也都可以像前边这个念一百零八遍做为愿。这愿,人所求什么都会遂心满愿的。如是,就像前边讲那样子;无病延年,病痛也没有了,也延年益寿了,应该死的也不死了,就那么妙。

‘命终之后’:等他如果真是寿命到了,舍身命终之后,‘生彼世界’:生在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世界,‘得不退转’:得到不退转,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菩提’:乃至成佛,只要往前进,而不往后退。

‘是故曼殊室利’:因为这个,所以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至心,就是专一其心,拿出至诚恳切的心;殷重,就是很殷勤的、很重视的,‘恭敬供养者’:来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常持此咒’:常常诵念这〈药师灌顶陀罗尼〉,‘勿令废忘’:不要把它忘了。废忘,就是丢了,废弃了,不记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华。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这十种名号,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名号。‘所有名号’:所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闻已诵持’:听了之后,都能诵持。

‘晨嚼齿木’:在一早起来,嚼这个杨枝的时候。齿木就是杨枝。‘澡漱清净’:沐浴,也漱口之后,那么清净了,‘以诸香华、烧香、涂香’,‘作众伎乐’:或者作种种的音乐,‘供养形象’: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于此经典’:或者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经典。‘若自书’:或者自己书写,‘若教人书’:或者教旁人来书写,‘一心受持’:一心来受持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

‘听闻其义’:又听见经的义理。‘于彼法师’:这时候,对讲说、书写、受持、读诵这位法师,‘应修供养’:也应该供养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的这位法师,或者他书写这一部经,或者讲解这一部经,或者他受持这一部经,那么一般在家人啊!就应该预备好好地来供养这位法师。应修供养,就是不要马马虎虎的;这个修,就是修治,修治这洁净的斋菜来供养这位法师。

‘一切所有资身之具’:这位法师所用的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个四事供养,这个资身之具,‘悉皆施与’:都布施给这位法师。‘勿令乏少’:不要令这个法师,或者没衣服穿,或者没饭吃,或者没有药品来治他这个伤风感冒这种病。

‘如是便蒙诸佛护念’:像这样子,你护持这个法师,护持他书写、受持、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你能这样子,你就能得到十方诸佛都要护念你。‘所求愿满’:你求什么,都满什么愿。‘乃至菩提’:乃至于将来成佛。

※                     ※                     ※

我们学佛法的人,要看这佛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比每一天所学到的东西还重要,比我们做生意赚钱更重要。今天不是有人说这三步一拜到这儿讲经,她也吃斋了,也欢喜来听经了吗?那么这是很难得的,你能以把这个听经的时间,认为是特别重要,那你做佛教徒,是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所以要诚心诚意听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

‘尔时’:在当尔之时,‘曼殊室利童子’:这文殊师利法王子又叫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他对佛就说话了,说:‘世尊’:世、出世之尊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说我文殊师利童子,我在将来这个法转到像法时代的时候,‘以种种方便’:我用很多的方法,很多的方便法门,来观机逗教,随缘说法。我用我这个智慧来观察,应该用某一种方便法门得度的,我就用某一种方便法门,来教化这一切的众生。

‘令诸净信’:我使令这一切一切清净的、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等’:等,是等于其他一切众生。‘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我令他们都听到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这个名号。‘乃至睡中’:乃至于他睡梦的时候,就睡著的时候,‘亦以佛名觉悟其耳’:我在那个时候,我看他的机缘成熟了,在梦寐之中,教他听见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佛的名号,令他觉悟,令他依法来修行,这是我文殊师利童子发这种誓愿。

这边说像法转时,什么叫像法?因为这个佛法有正法时代,有像法时代,有末法时代。正法的时代是佛住世的时候,那时候是禅定坚固,人人都坐禅习定。这个时期,有的说是五百年,有的说是一千年,这是禅定坚固的时期。其次就是像法时代,这就是执著到这个形相上了,只有这么一个外相,有这么一个样子,那么里边怎么样呢?就不知道了。正法时代是注重里边内圣的功夫,像法时代是著到外王的功夫了,就著相去了。在这个时候因为著相,于是乎就寺庙坚固了。寺庙坚固,人人就都造了很多庙来住持佛法,可是都在著相上,修行的就少了,不修行的就多了。正法时代呢?是修行的多,不修行的少;像法时代就修行的少,不修行的多了,和正法时代正相反。那么像法有的也说是五百年,有的说是一千年,我们就算它是一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就是末法时代了,我们现在是去佛日远,生逢到这个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禅定也不坚固了,寺庙也不坚固了,怎么样呢?斗争坚固了。在这个时候啊!人与人都斗争,家与家也在斗争,国与国也在斗争,星球与星球也在斗争,月球与月球也在斗争,这是斗争坚固。人不知道旁的了,只知道斗争,不是斗争就是清算,不是清算就是斗争。在这个时代真是恐怖到极点,为什么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就因为可以说是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才生在这个末法时代,这个佛法,到了末梢上了,将将都要断了。可是这个末法,有的人说是一千年,但是有的人又说是一万年,我们现在就拿它当一万年。

那么我们现在已经经过一千多年的末法时代了,从佛到现在三千多年,其中正法时代一千年,像法时代一千年,我们这个时候就是末法了。所以我们都很不幸运的,也不能亲眼看见佛住世时这种殊胜的道场。

我们现在是生在这末法时代,可是我们要提倡正法,我们大家都发愿,不准它有末法,我们就要在这个末法时代,给它转变为正法时代。人人发这个愿,这个末法也就没有了。所以现在这个佛法传到西方来,西方的佛法刚开始,那我们绝对是要提倡正法,主持正法,弘扬正法。我们一举一动都是为正法来做标准,来做我们一个目标,这是我一向的宗旨。那么各位听了之后,都要来发大菩提心,拥护这个正法眼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文殊师利菩萨又称一声,‘世尊’:说世、出世之尊!‘若于此经’:说在将来像法时代,或者末法时代,若有人对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受持读诵’:或者天天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或者对著本子来读,或者背著本子来诵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或者用你所知道的经中奥义的这种智慧,来为其他人演说,把它解释详细一点,或者开示,或者他有不明白的,你给他说比喻,令他明白了,令他也知道这部经典的重要性。

‘若自书’:或者自己用这纸、笔、墨,书写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若教人书’:或者你转教其他人来书写这一部经。‘恭敬尊重’:你或者礼拜这一部经,或者你把这部经觉得很尊贵、很重视地供养起来。‘以种种华香’:用种种的花,种种的香,什么香呢?‘涂香、末香、烧香’:有这个涂香、有末香、又有烧香,‘华鬘’:或者花鬘,用这花环来供养。‘璎珞、幡盖、伎乐’:或者用璎珞,或者用幡盖,或者奏出种种赞佛的这种伎乐,‘而为供养’:来供养这一部经。‘以五色彩作囊盛之’:那么用五色的彩囊,来把这部经包上,装起来。‘扫洒净处’:把那个房子里边都打扫干净了。‘敷设高座’:把它供养到一个高的位子上,‘而用安处’:再把它安处到高的地方,就表示恭敬。

‘尔时’:在这个时候,就有‘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和四大天王一同的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和其余的,有无量无边百千那么多的天众,‘皆诣其所’:诣,就是到了,都到这个供养经典的地方了,‘供养守护’:都来礼拜这一部经,来守护这一部经。

‘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说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它所在之处,‘有能受持’:假设若有人能以受持读诵这一部经。‘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以他这个本愿的功德,‘及闻名号’:和这个闻名号的功德,‘当知是处’:你们大家应该知道,知道什么呢?就知道这个有经典的地方,‘无复横死’:不会有人有什么意外,飞灾横祸而死的,不会有这个事件发生的。

‘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也不会被这一切的诸恶鬼神,来把他这个精气给吞食了,给夺走了,他就没有气力了;‘设已夺者’:或者已经有被诸恶鬼神把这个精气给夺去了,‘还复如故’:这时候还会恢复如初,还会恢复健康的身体,‘身心安乐’:身也得到安乐,心也得到安乐,那么就没有一切的烦恼,没有一切的灾难,没有一切凶横、不吉祥的事情发生。所以你们无论哪一位,家庭若觉得有鬼怪,就请一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到家里去供养,这是最好的一个安靖镇宅的法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佛告曼殊室利’:佛又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是,如是’:说,对了!像你所说的这样子,是这样子啊!‘如汝所说’:和你所说的这个方法是一样的。‘曼殊室利’,你要知道,‘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这样的人。‘应先造立彼佛形像’:应该首先造一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形像。‘敷清净座’:设一个座位也很干净的,一尘不染,‘而安处之’: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佛像,供养到这个清净之座的地方,‘散种种花,烧种种香’:然后散种种的花,烧种种的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用种种不同的庄严的东西,来庄严这个道场。

那么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不是像我们那么贪心、饥渴,想要吃东西,贪著人来送一点饭,送一点菜,或者请饮茶,请吃斋,不是那么样子的。我们用这个种种的香,种种的花来供佛,这是表示众生一种的心意,一种的诚心,并不是诸佛菩萨一定就享受这个,以这个为乐了。我们给他烧香,他就欢喜了;不给他烧香,他就生烦恼了,没有这个道理!诸佛他是无所求于人的,无欠无余的,不需要人间这一些个东西。那么我们对诸佛菩萨无所表现了,不知道怎么样拿出我们这个真心诚意来对佛菩萨,所以只好就用一点名贵的香、名贵的花来供养佛。

我们对供佛不必像那一些个迷信的愚夫愚妇那个样子,拿著一大把香在佛前,给佛上香了。本来佛在那个地方好好的,放光要保护著所有的众生;你烧那么多香,把佛的眼睛熏得也睁不开了,光也不放了,也不保护众生了。这是我凡夫的知见来揣测佛的境界,当然是不对了,可是这里头有这么一个很浅显的意思。所以我们吃饭,譬如我们就算最馋、最愿意吃好东西,你把桌子上都摆了十几丈那么多的菜饭,一个人一餐,怎么会吃得了那么多东西?你这不是要命吗?所以我们供佛最多是三支香,或者前边再上一支护法香,这四支。若普通呢?就上一支香已经够了,只要你有个真心,有个诚心,你不上香,那菩萨也一样来护持你。只要你能念佛、念经、念法、念僧,佛就欢喜了,不是说一定要烧香,佛才高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22:52 , Processed in 0.305757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