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教文化] 《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家人 于 2011-8-26 09:29 编辑

乔达那尊者和抢匪们

  若长命百岁,但愚痴、放逸,不如具足智慧且修禅定一天。  

  乔达那尊者从佛陀得到禅修观想的题目后,到森林中去禅修,并且证得圣果。证得圣果后,他出发回精舍去向佛陀顶礼问讯。路上,他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就坐在石板上,而进入禅定。这时候一群刚打劫村子的抢匪们也来到他休息的地方。他们误以为他是个树桩,就在他身上周围放置他们抢夺来的赃物。第二天,天亮时,他们才发觉原来他是活生生的众生,但他们却又错以为他是恶魔,吓得想要急忙逃走。  

  乔达那告诉他们,他只是位比库,不是恶魔,请他们不要害怕。抢匪们对他的话感到讶异,就请他原谅他们误认他是树桩的错误,他们也决定出家修行。  

  乔达那就在他们的陪伴下回到精舍,并且向佛陀报告事情的经过。  佛陀告诫他们:「如果长命百岁,但是无明,尽做傻事,也是无益的人生;现在你们都已经明白佛法,变得有智慧了,所以,当一天有智慧的人比长年无明的人更有价值!」  

  这些新出家的比库从此信受奉行佛陀的教法,努力成就自己的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杀时证得圣果的沙帕达沙

  若长命百岁,但怠惰,精神不振,不如一天的精进。 (偈112)  

  从前有一位比库对自己无法证得圣果感到十分沮丧,同时觉得还俗既不恰当也是件羞耻的事,所以他认为自行结束生命比较恰当。他就把手放进装有毒蛇的罐子,但罐中的蛇没有咬他,这是他以前的善业保护他的缘故。后来,他又拿刀片企图割喉自杀,但当他把刀片放在喉咙的时候,他回想起自己今生做为一位比库,在修行时所证得的清净时,他的身心充满喜悦。他接着超脱这份法喜,转移心念至智慧的培养,不久就证得阿拉汉果。  

  他回到精舍时,其他比库问他去那里了?他回答说他企图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又问他,既然如此,他现在怎么又在这里呢?  

  「我本想用这把刀子割喉咙,但我现在已经用智慧的剑斩除所有的烦恼。」他说。  

  这些比库就向佛陀报告:「沙帕达沙自称在企图自杀时证得阿拉汉果,千钧一发的时刻,可以证得阿拉汉果吗?」  

  「有可能,对精进修习止观的修行人是有可能的。剎那间证得阿拉汉果是可能的,甚至当比库经行时,脚尚未踏下去之前,都有可能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说。  

  (注) 证阿拉汉果纯粹是心灵精神的层次,与世俗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破人亡的波她卡娜

  若长命百岁,但不知世事生灭的实相,不如如实知见生灭法的一天。

  波她卡娜是沙瓦提城中一位富翁的女儿,十分美丽,父母又对她爱护有加。但她却爱上家里的一位男仆,和他私奔到离沙瓦提城很远的一个村子去。后来,她怀孕了,当分娩日子快到的时候,她好几次请求丈夫允许她回家生产,但她丈夫每次都害怕遭到他丈人的毒打而拒绝她的恳请。有一天,她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悄悄出发回娘家去。但是,她丈夫却追上她,请她回家去,但她加以拒绝。这时候,她分娩的时刻到了,就在附近的草丛中产下一子,然后与丈夫一起回家。

  她再度怀孕的时候,也希望回家生产,但丈夫也加以拒绝。产期快到了,她只好又悄悄地带着大儿子,出发回沙瓦提城的娘家。当丈夫追上她时,她产前剧痛加速,即将分娩,这时候天又下着大雨,丈夫急忙去找了个较稳当的地方。当他正在整理场地时,却被一条剧毒的蛇咬到,当场死亡。这时候,波她卡娜已经生下孩子。第二天,她四处寻找丈夫,却发现丈夫的尸首,她内心非常悲伤,认为丈夫的死都是自己害的,而十分内疚,就继续回沙瓦提城找父母。

  但由于下了一整夜的雨,溪水上涨,她无法一次带二个儿子过河,就把大儿子安置在河这岸,先带初生婴儿渡河,并且把他放在对岸,然后自己再渡河折返这岸。当她正在河中央时,一只在婴儿上空盘旋的老鹰,以为婴儿是块肉,波她卡娜急忙大声嘶喊,想吓走老鹰,但老鹰仍然俯冲直下,夺走她的婴儿。而在这岸的大儿子听见母亲在河中喊叫,以为母亲在叫他,就自行迈向河中,但不幸地被强烈的河水冲走。波她卡娜一天之内丧夫又连丧二子。

  她放声恸哭:「小儿子被老鹰夺走,大儿子被河水冲走,丈夫被毒蛇咬死。」然后她遇见一位来自沙瓦提城的人,她泪眼盈眶的打听她父母的消息,这人告诉她,昨晚的暴雨使她父母的房子全部倒塌,她父母和唯一的哥哥全部罹难,并且已经火化了。听到这悲惨的消息,她彻彻底底地崩溃,完全疯了。甚至不知道身上的衣服已经掉落地上,身子半裸,仍然满街狂奔,嘶声哭喊:「可怜的我啊!老天啊!」

  这时候,正在揭达林给孤独园讲经说法的佛陀看见她在外面,就运用神通使她前来加入听法大众中。当人群看见她走过来时却想阻止她前进:「不要让这疯女人进来!」但佛陀制止他们。当她走到可以听见佛陀说话的距离时,佛陀告诉她控制自己的心念,使心平稳下来,等她回神过来,才蓦然察觉自己的裙子不见了,就安静的蹲下来,并接下别人递来的一布块,遮掩自己。她接着向佛陀诉说她不幸的遭遇─两个儿子、丈夫、父母和唯一的兄弟全都罹难的经过。

  佛陀安慰她:「波她卡娜,不要恐惧!你已经安止于一位可以真正保护并指引你的人了,在过往的生死轮回中,你为儿子、丈夫、父母、兄弟所流过的眼泪已经够多了。」佛陀进一步向她说《无始相应经》(此经讨论无穷尽的生死轮回), 这时候她如释重担而渐渐平稳下来,佛陀又说,人不应该过度担忧逝世的人,反而应该清净自己,精进努力,俾能证入涅槃。听完佛陀的说法后,波她卡娜明白生命的无常,而对可以引领人们解脱生死轮回的佛法建立信心。

  从此以后,她就出家为比库尼。有一天,她用壶中水洗脚,当她第一次泼水时,水只向前流了一下子就消失了;她第二次泼水时,水比第一次的时候更往前流动了一段距离,才消失不见;而第三次泼出去的水流动的距离更长,当她看着这三次的泼水所造成不同的流动情形时,恍然明白众生生命的三个阶段(前世、今生、来世)。这时候,在揭达林给孤独园的佛陀透过神通,知道她的想法,便放光,告诫她:「波她卡娜,妳的想法正确,妳已经确实明白五蕴的实相了,如果有人长命百岁,但却不明白五蕴无常,苦、空的道理,也是枉费一生的。」波她卡娜不久就证得阿拉汉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死而复生

  若长命百岁,但不知非缘起法的涅槃,不如一日一夜彻底明白非缘起法的涅槃。 (偈 114)  

  苟答弥是沙瓦提城的人,因为身材苗条,所以人们称呼她积撒.苟答弥。后来,她嫁给一位年轻的富翁,也生了一个儿子。但她的儿子却在刚学会走路时因故去世了。她为此痛苦逾恒,就抱着儿子的尸首,到处请求人家,能不能救救她的儿子。人们认为她已经疯了,但有位智者,看见她可怜的样子,就决定送她去见佛陀。

  这位智者告诉她:「妳应该去见佛陀,他有妳想要的药,去吧!」她就去请求佛陀给她可以救活儿子的药。  

  佛陀知道她心思紊乱,便答应救活她的儿子,但要她先到村子里,去找从未有亲人去世的人家要一些芥子来。她心想有救活儿子的希望,一下子兴奋过头,没能仔细思量佛陀话中的含意,就挨家挨户的问。每户人家都很乐意帮助她,但她就是找不到一户从没有亲人去世过的人家。天色渐渐向晚时,她才明白不只她有亲人过世,而且,她也知道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多。她的态度因此变了,不再执着于儿子的尸首,她也明白佛陀已经教导她最珍贵的道理:有生就有死。  

  她埋葬完儿子后,就回去告诉佛陀,找不到一户从没有亲人去世的人家。佛陀说:「苟答弥!妳不可以错误地以为只有妳的儿子丧生。现在妳已经明白,众生都会死亡。众生欲望尚未满足之前,死亡就夺走人的生命。」  

  积撒.苟答弥明白生命的变化和无常之后,决定放弃世间的生活,便请求佛陀允许她加入尼僧团。佛陀就送她去尼僧团,并要尼僧团接纳她成为比库尼。  

  她非常勤奋,经常正念现前,察觉自己的修行职责,并且精进修行,去除烦恼。  

  一天夜晚,她点燃油灯,并且在距离油灯不远处坐下,然后集中心念,观察火燄。她发现火燄明灭不断,这时她心中如此想到:「一如火燄明灭不断,世上一切众生也都如此,生灭不断(有人生,有人灭),只有证得涅槃的人才不会生灭。」  

  这时候,佛陀在揭达林给孤独园透过神通,明白她的修行进展,就放光,劝诫她继续观想诸法无常,并且说:「若长命百岁,但不知无为法的涅槃,不如一日一夜彻底明白涅槃。」听完佛陀的说法后,她就证得阿拉汉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疏于照顾母亲的子女

  若长命百岁,但不知究竟正法,不如得见究竟正法一天。 (偈 115)  

  沙瓦提城中有对夫妇,生育有几位儿女。这些儿女都结婚了而且一家和乐。后来,丈夫去世了,他的妻子巴户普提卡没有分财产给儿女。他的儿女想要分财产,就告诉她:「母亲,现在父亲已经过世了,妳拥有家产有什么用呢?我们难道无法照顾妳吗?」他们一再地向母亲如此表示,巴户普提卡也相信他们会照顾她,就把所有的财产分给儿女,一丝一毫也没留给自己。  

  分完财产后,她先到大儿子家去,但不久,大媳妇就抱怨:「妳就知道到我们家住,好像分给我们两份财产似的。」她就到二儿子家去,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了,她只好一个儿子接着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接着一个女儿的家到处去,但没有任何一位儿女愿意长期照顾她,也没有任何一位儿女尊重她。  

  她也因为对儿女十分失望,而出家为比库尼。她明白自己晚年才出家,不能放逸,必须利用生命中剩余的时光好好修行,所以,她日夜修习、禅修。佛陀从揭达林给孤独园透过神通,明白她的修行情况,就放光,劝诫她:「即使长命百岁,但若不修习、奉行佛法,则生命毫无意义。」后来,她正念现前,如法奉行佛陀的教诲,而证得阿拉汉果。

  (可参考故事「父亲与不肖的儿子们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品 恶品     
  



  一位穷苦婆罗门的慷慨奉献

  行善要趁早,并且要制止心,不要去作恶,若迟疑,则心易于造作恶行。 (偈116)  

  沙瓦提城里有一对夫妇,他们只有一件外套,所以夫妇两人无法同时外出。因此,太太白天去精舍,先生就利用夜晚前往精舍。有一天晚上,先生听完佛陀的说法后,整个人法喜充满,心中强烈地想把这件唯一的外套供养给佛陀。但是他明白,如果供养出去,他们夫妇两人就没有任何外套了。他因此犹豫不决而迟疑着,就这样,初夜和中夜过去了,后夜来临时,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如果我再迟疑下去,就要失去断除世间苦的机会了。我要立刻供养这件外套。」他于是把外套放在佛陀的脚下,并大声叫着:「我战胜自己了!我战胜自己了!」

  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也在听法的群众中。当他听到这些话时,就派人去调查原因。在得知这是那位婆罗门供养佛陀外套时所发出的声音时,他说这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得到的事,值得赞赏。国王就要手下送一件布料给这婆罗门,奖赏他虔诚的信仰和慷慨供养。不过,这婆罗门把国王赏赐的布料也供养给佛陀。国王因此又赏赐他两件布料,这婆罗门也同样的把它们供养给佛陀,不管国王奖赏几件布料(每次都是上一次的两倍),他都全数供养佛陀。最后当国王赏赐他三十二件布料时,他在国王的要求下,留下一件给自己,另一件给太太,其余的三十件全部供养佛陀。

  国王接着说,这婆罗门真正做到难舍能舍的事,应该给予更适当的奖赏。国王就派人回宫中拿来两件非常昂贵的天鹅绒地毯,将它们赏赐给这婆罗门。他用这些地毯做成两件覆罩,其中一件供养给佛陀。后来,国王再到揭达林给孤独园时,看见婆罗门供养佛陀的覆罩时,心里十分高兴,又赏赐这婆罗门一番。

  其他比库知道这婆罗门的事情之后,就问佛陀:

  「为什么这婆罗门所做的善业,现世就立刻得到报应呢?」

  「这婆罗门如果初夜时就供养,那么他所得到的奖赏会更多。但他是在后夜才供养,奖赏就少了。一个人若要布施,应该马上做,若迟疑,回报既慢且少。更有甚者,可能甚至就不布施了,毕竟人心容易做恶业。」



克制性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制性欲

人若已经作恶,切忌再犯,不可沉溺其中,不知自拔,恶贯满盈时,必定受苦报。

  从前有一位比库名叫斯亚沙卡,他对修行出家的生活不满意,并且有自慰的习惯。当佛陀知道他的行为时,告诫他不要做会导致他远离清净修持的行为。佛陀也因此制定比库不可沉溺于感官享乐的戒律。佛陀说这种行为要加以谴责。

   “这种行为会使人产生痛苦。”佛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天神照顾马哈咖沙巴尊者

  人若已造善业,应持续做善业,善业多必受乐报。 (偈 118)  

  有一次,马哈咖沙巴尊者停留在毕钵离穴洞中,并且入禅定长达七天之久。当他出定后,希望提供机会给一个人,让他能够供养刚出定的修行人,就在这时候,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在煮食物,就站在她门口化缘。年轻的女子看见马哈咖沙巴尊者时,满心欢喜,她恭敬的说:「尊者!希望我这谦卑的供养,能够使我明白究竟真理。」马哈咖沙巴尊者接受她的供养后,向她说随喜:「希望你的愿望能够实现。」  

  后来,她被毒蛇咬到而丧生。她往生为三十三天的天神,拥有天神的一切荣耀。她知道自己所以能往生三十三天为天神,是因为供养马哈咖沙巴尊者的关系,所以十分感激他,便决定继续做善事,使福报能持续下去。她每天清晨都到精舍去打扫周边环境,把水壶装满水,并且做其它的工作。马哈咖沙巴尊者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年轻沙马内拉的服务,后来,他发现竟然是一名女天神在做这些工作,就劝她不要再来精舍,避免别人说闲话。听完马哈咖沙巴尊者的话后,她非常生气,哭泣着向尊者恳求:「请你不要毁了我的福报!」  

  这时候,佛陀听见她的哭声,便放光安慰她说,虽然善事非常重要,但身为年轻女子,单身来精舍服务并不值得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孤独长者与守护精灵

  造作恶业的人,在恶报未成熟时,可能享乐,一旦恶报成熟,则承受恶报。 (偈119)

  造作善业的人,在业报尚未成熟时,可能受苦,一旦业报成熟,则享受善报。 (偈120)  

  给孤独长者是揭达林给孤独园的捐献者。他不仅乐善好施,同时也是佛陀的虔诚信徒。他每天前往揭达林给孤独园三次,向佛陀顶礼问讯。清晨的时候,他会带着米粥前去,白天的时候带适当的食物,夜晚的时候,则是医药和花。后来,他的家道中衰,但由于对佛法有信心,他不受贫穷影响,每天继续供养。一天夜晚,住在他家的守护精灵在他的面前现身,告诉他:「我是守护精灵,长久以来你一直供养佛陀,从不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现在才会如此穷困。此后不要再供养佛陀了!好好照顾你的事业,再做一个富翁吧!」  

  给孤独长者听完守护精灵这些话后,就要求它离开他家。因为他的修持非常好,这守护精灵无法抗拒他的要求,只好离开,但却无处可去,想回去,又怕给孤独长者。只好去找沙咖天帝,沙咖天帝建议它做件善事,回报给孤独长者,然后,请求他原谅。沙咖天帝接着说:「有些商人向给孤独长者借贷,至今未还,他的祖先也埋藏了很多的财富,但却被冲入海底,还有一些无主的财富藏在某某地方。去吧!把这些财富全找回来,塞满给孤独长者的家!」这守护精灵照着沙咖天帝的话去做,给孤独长者就又发达起来了。  

  当守护精灵告诉给孤独长者,它的所作所为后,给孤独长者允许它回来他家,并且带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他们两人:「人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享受善业的善报,也没受到恶业的报应,但善恶业报迟早总会成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粗心大意的比库

  不可小视恶业,不要以为「我不受恶报」,要知道,点滴之水也可充满水瓶;

  同理,愚痴的人虽然少许少许作恶,但必定会有恶贯满盈的一天。  

   有位比库每次从精舍拿卧榻、长凳或小凳去使用后,就把它留在外面,任其日晒雨淋。其他比库谴责他的粗心大意时,他就反驳:「我又不是故意的!况且,也没有多大的损坏。」所以,他依然故我。

  佛陀知道他的习性后,就请他来,并告诫他:「比库!不可以这样子处理事情,你不应该轻视恶行,即使它非常微细,如果变成习惯,小小过失也会变成大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1:20 , Processed in 0.17651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