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过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称之为丛林或兰若。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据《禅林宝训音义》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义。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二、丛林清规的由来
丛林清规是僧众行、住、坐、卧生活之准则。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清规。我国的丛林规制形成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国情和禅宗特点,制定了丛林清规,后人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的“清规”二字,有“清净规约”的意思。它是禅宗的丛林制度,也就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僧日常行事的准则。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禅师重编,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校正,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这些规定,一直在寺院中广为遵照执行。
三、丛林设置的“五大堂口”包括哪些?
近现代丛林,基本设置有五个部分,即所谓“五大堂口”,其中包括:
禅堂:禅堂是丛林的核心,专指坐禅的道场。
客堂: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
库房:库房总管僧众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管理山林、田庄,以及殿堂、房舍的修缮等。
大寮: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主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
衣钵寮:衣钵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务机构,直接为方丈办事。
四、什么是戒腊?
腊所谓戒腊,就是受过具足戒的僧人,经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结夏安居后,受戒的年龄就算增长一岁,佛教称为“一腊”。通俗地讲,戒腊即是加入僧籍的年数,相当于在家人的工龄。戒腊最长的僧人称为“上座”,在丛林中备受尊敬,其发言常常有权威性。
五、寺院里设有哪些职务?
一般的寺院,都是由方丈和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组成的。另外还有很多的侍者和其他负责人。近现代的寺院,基本设置五个部分,也就是五大堂口,每个堂口都设置相应的职务,委派相应僧人负责,通常情况下,这五大堂口都设有以下执事:
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