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08|回复: 25

锺茂森博士: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11/4/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1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论语》的精华。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此地刚刚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习过一遍,《论语》从二OO九年十月开始讲到上一个月,总共头尾讲了十八个月。我们将《论语》这样详细的学习一遍之后,发现《论语》确实它里面所涵盖的学问是极其的精深,要透彻掌握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讲解了有二百八十二个小时,这让我想到,现代人时间都比较紧张,能不能够用讲解精华的方式,把《论语》提纲挈领的为大家讲解一遍?这样能够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把《论语》的精神、《论语》的主线都能够掌握得住,而能够落实到自己的修身、齐家,乃至于治国、平天下。所以,我就想了一个主题,叫做「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因为我们看整部《论语》,讲君子讲得非常多,我初步计算了一下,一部《论语》,「君子」二字曾经出现过一百零六次。《论语》有一万五千字,总共四百九十二章,我讲解的时候为了方便开讲,把它分成四百九十八章,将近五百章里面,竟然出现一百一十九次,差不多是每五章就出现过一次。所以,这是《论语》一个主要的精神。《论语》最终的导归是让我们能够成圣成贤,而在成圣成贤之前,先得做君子。君子是正在修学的人,还没有完全成就,但是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了。

  我们在学习《弟子规》,以此为修身的一个基础科目。在《弟子规》的修学基础上,我们又能够学习《论语》关于君子如何修身的学问,这样在儒家的修学上可以说就比较的圆满了。《论语》的基础在《弟子规》,如果没有《弟子规》,《论语》就会落空。所以我们这次的题目讲到的君子修身,必须先从《弟子规》开始,而以《论语》为我们主要修行的一个科目。《论语》最后导归到「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修身为本的。做为中国人的文化圣经,《论语》是从古到今,所有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看的。但是很多人读《论语》,只是读到皮毛,只是了解一些常识,而未能够真正的去落实和践行,原因是什么?对《论语》理解上还是不够透彻,或者是理解上有偏颇。所以我们这次讲《论语》,跟一般其它人讲法上可能有不同,就是我们《论语》着重在践行部分,着重说明如何来落实的这个学问,而且处处结合《弟子规》,体现出《弟子规》和《论语》是不二的,是一个整体。《弟子规》是根,《论语》是成熟的花果。

  所以我们这次讲《论语》,不是按照《论语》原文从开始到最后这么讲,我们已经讲过一遍了,这次我们的讲法是用一条主线贯穿整部《论语》。用什么主线?就是用《弟子规》的「总叙」所讲到的七科,实际上《弟子规》的「总叙」也是来自于《论语》。我们知道,《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夫子编辑的,他就是以《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做为纲目。这一章《论语》我们都很熟悉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就是以这一章《论语》做为总纲领的。这里讲到的七科,第一是孝,第二是悌,第三是谨,第四是信,第五爱众,第六亲仁,第七学文。所以,一部《弟子规》就是在这七科方面进行开解,以三字为一句,总共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可以说详细的把《论语》这一章开解出来。自清朝以来到现在,做为童蒙的一部主修的教材,非常的明了,是一个很好的童蒙养正的内容。

  我们这次的讲座,也将以《论语.学而篇》的第六章做为总纲领,把《论语》将近五百章抽取精华归纳,分这七科,按照七科来分类,来详细说明君子如何修身立德。《弟子规》这个「弟子」不是说小孩,孔子在这里说弟子是讲的孔门弟子,孔门弟子首先要做君子,然后要做贤人,然后要做圣人。圣人是智慧、德行都圆满的人,他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弟子是正在学习的人,是学生。圣人是老师,孔子是圣人,贤人比圣人稍微差一点,还没有完全圆满,但是也能够做为我们的老师。我们想要这一生成圣成贤,这个根本一定要落实,就是孔老夫子在这里开出来的做弟子的标准。所以我们将《论语》分为七项,七个科目,来进行详细的开解如何做君子、如何做圣人。

  《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圣人是能够完全将自己的明德显明出来的人。明德这个明是智慧,德是德能,智慧、德能人人本有,本性中本来具足,并不是你从外面学来的,也不是你修来的,因为你本来就有,只需要把它显明出来就可以了。圣人是已经显明了明德的人,我们做为凡人,还没有显明明德,因此要明明德。所以这第一个「明」字它是动词,显明我们自己的明德。显明明德了还要亲民,亲民就是也要帮助天下人一同来显明明德,这叫亲民,所谓自觉觉他。自己觉悟,自己显明了明德,要觉他,也要帮助别人,帮助他们也明其明德。最后自觉、觉他都圆满了,那叫止于至善,这是圣人的事业。我们今天所修学的就是这个明明德的一个阶梯,怎么样去显明自己的明德。真正显明明德之后,就达到了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天下平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世界和谐了,不仅世界和谐,说句老实话,整个宇宙都和谐了。因为宇宙本来和谐,正因为我们明德不明,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不和谐,放下那些障碍我们明德的东西,我们就能够看到宇宙本来和谐,而且自己原本跟圣人无二无别。

  我们今天就正式开始用《弟子规》的七科来讲解《论语》。首先,我们要讲一个《论语》的概要。这部一万五千多字的《论语》,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我们首先要进行「捆扎」一下,到底《论语》讲了些什么。讲概要,在佛家有一种诠释的方法,我觉得非常好,是天台宗研习经典的一种方法,叫五重玄义,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对《论语》进行研究、分析。五重玄义的意思就是五种方式来研究这部书、这本经。这五种,第一释名,第二辨体,第三明宗,第四论用,第五判教,这叫五重玄义。我们具体说明,首先释名,就是解释本经的题目;辨体,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它根据什么说的;第三明宗,是明了修学的方法,这个宗就是宗旨,修行的要径;第四是论用,论述修学本经的利益、作用,到底学了有什么用;第五是判教,判定这本书、这部经典在我们修学的课程当中是属于哪一类的,哪一部分的课程,这叫判教,就好像你上大学,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课程,它是属于哪一年级的课程。

  我们先说第一个,释名。这本经叫《论语》,它是儒家四书之一,也是十三经之一,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这部书所记述的是孔老夫子跟弟子们讲学的一些语录,他注重修身学道,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根本。里头也反应了孔老夫子的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孔老夫子我们也相当熟悉,他是我们中国的至圣先师,为了讲学完整,我们也有必要稍微介绍一下孔子其人,因为《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逝世于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也就是距今大约是二千五百年,当时是东周末年春秋时代。他在鲁国出生,鲁国就是我们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他是商朝后裔,商朝那个时候的诸侯国叫宋国,他是宋国的后裔,也属于贵族,但是到春秋时期,家族已经没落。孔子长大以后,他热爱学习,很有学问,曾经在鲁国也做过官,最大做过司寇,司寇就相当于整个国家的总理、宰相这样的职位。因为当时他对于鲁国的三家专权严重的违礼现象非常不满,尤其是季桓子季氏家族,完全是僭越天子之礼,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鲁国,周游列国。周游了十四年,希望能够在哪一个国家可以能得到任用,然后将他的政治抱负、将他的教育思想能够运用。可惜哪一个国家都不能够用他,最后他只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班教学。

  他教学的成就非常大,教了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他在教学的同时有著书立述,他编辑、整理了《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乐经》和《春秋》,这所谓的儒家六经。他对于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一个贡献最大的人。在后人的评价当中,认为孔子一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的这些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这些圣王。到了周朝,文王、武王是一个归纳总结,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留下了很完整的政治的哲学,还有治国的方略。做为周朝末年的人,孔老夫子继承并发扬了这些古圣先王的政治、哲学、教育方面的思想,所以称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能够恢复大同之治。

  大同之治曾经在中国上古时代出现过,那就是尧、舜、禹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帝王没有私心,真正是天下为公,所以他们的王位都是禅让。所谓禅让,不是传给自己儿子的,而是找真正贤能的人,请他们出来做王。所以在那个时代,自天子到一般平民老百姓,都是有着大公无私的思想,因此称为大同之治。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上是这样描述,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大同盛世的情景,人不仅对自己的父母亲孝敬,也孝敬全天下的老人;不光是对自己的儿女爱护,也爱护全天下的少年儿童,没有私心。所有的老人都能够颐养天年,所有的年轻人、壮年人都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会造福,所有的幼年的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乃至于鳏寡孤独废疾者,就是我们说的孤苦伶仃的人,或者是残疾的人,这个社会上不幸的人,都能够得到安乐,都有所养。这个社会就好像现在我们说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这不是神话,这是真的事实。

  所以,孔老夫子他一生就为了这个目标在奋斗。尧、舜、禹这是大同时代,到禹的儿子启,就开创了夏朝,那就不是大同了。为什么?这是变成父传子的家天下,夏、商、周三代叫小康,小康之治。到了孔子春秋时期是周朝的末年,那个小康之治都没有了,变成了乱世,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当中,孔老夫子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显示出一代圣贤救世的风范,真是可歌可泣。因此,古人这样评价孔老夫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上天没有生孔子的话,那我们华夏大地上真的像漫漫长夜,没有光明了。正因为夫子的出现,能够为天下万世垂留下圣贤的教诲,让中华文化的道统得以继承、发扬,乃至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有幸学习到这些古圣先王的思想,都有可能在这一生做君子、做圣贤,这是我们要感恩孔老夫子。孔子介绍到这里。

  下面我们回归到《论语》这个名题,这个名题怎么来的,自古以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汉朝的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当中是这样说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根据班固这个说法,这个论字应该念第四声,论语,不是念论(音伦)语,因为这个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们问答,而被弟子们记录下来的这些言语。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他自己没有写日记,都是弟子们有心,听了老师的教诲把它记录下来,等到孔子去世以后,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日记来,互相对照一下,然后把大家都认可的部分合在一起,编辑成这一部书,所以叫《论语》。这个论就有议论的意思,所以念论语,这是名题的来源第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东汉,还没到三国时代,东汉时期一位经学家叫刘熙,他有一部书叫《释名.释典艺》,里面是这样说的,「《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言也」。根据刘熙的这个说法,跟班固所说的一样,《论语》也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所讲的话,但是这个「论」有伦理的「伦」字的意思。伦理的伦就是讲关系。朱熹朱夫子曾经说过,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没有在这个关系以外的人。像人必须面对的五伦关系,所谓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天生下来就有这五种关系,离不开的。这个关系当中,我们如何去尽到自己的本分,去处理好这些关系,使得关系和谐,这就讲究伦理了,《论语》也不离开这个伦理的内容。

  第三种说法,是三国时代的经学家何晏,他有一部《论语集解》,是非常权威的一部《论语》的注释。他在序文当中是这样说到,这个序文由北宋的邢昺,这也是一位经学家,做了注疏,注疏就是一个批注,是这样说到的,「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他这个《论语》的论字引申为很多的意思,第一个是纶也,经纶的纶,是说「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你学了这部书,就能够懂得世间的很多道理和学问。「圆转无穷,故曰轮也」,第二个轮字是车轮的轮,车轮是不断的在运转,运转无穷,这是讲真理是超越时空,古今中外都适用的,《论语》讲的都是真理,所以可以运转无穷。「蕴含万理,故曰理也」,这个理它包括的是,在空间上讲,蕴含着一切的空间都适用,这也是讲真理的意思。「轮」字从时间上讲,「理」字从空间上讲。「篇章有序,故曰次也」,次是很有次序,你看《论语》当中每一章都有很好的逻辑结构。最后一个是讲撰,「群贤集定,故曰撰也」,撰是撰写,群贤是孔子的弟子们一起来结集的,就跟佛经一样,是佛的弟子们将佛所说的这些话,把它结集成经典,是撰写出来的。《论语》也不例外,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所说的话集结起来。这是讲论。

  语,根据郑玄《周礼》的注疏,「答述曰语」,这就是说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这些话语。因为刘熙和何晏他们的这种看法,认为这个论字有引申的意思,所以这个论字就不念论,念成轮,念成第二声,这是因为这两个人他们的主张,所以到现在我们都念论(音轮)语。

  《论语》它的成书,很多人认为是在战国初期,书的编辑者当然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当时《论语》在西汉年间曾经有三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是《鲁论语》,有二十篇,这是鲁国学者记录下来的。第二个是《齐论语》,是齐国的学者记录下来的,有二十二篇,齐国跟鲁国接壤,齐、鲁都在山东,现在的山东省。还有一个是《古文论语》,被发现在孔子住宅的墙壁当中,是用古文字写的,有二十一篇。这是最原始的三种版本。可是到后来渐渐就失传了,为什么?这有两次重大的会集,第一次是西汉的末年,有一位经学家叫张禹,他将《鲁论语》和《齐论语》进行会集,做了一个会集本。你看佛经有会集本,《论语》其实也是会集本。把两部《论语》就以《鲁论语》为主要的内容,就定为二十篇,当时称为叫《张侯论》,就是张禹的《论语》。然后又到了东汉末年,大文学家郑玄(郑康成),他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考了《齐论语》和《古论语》,又编了一个新的会集本,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论语》的版本。

  所以我们现在读的《论语》实际上是出自于郑康成之手,是他会集的。他会集之后,因为会集得很好,所以古本,像《齐论语》和《古论语》也就失传了。现今的这个版本,我们看到总共是二十篇,每一篇以篇首的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做为篇名,这个篇名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完全就是为了鉴别之用,把每一篇第一章头几个字放进来。在古时候有人曾经计算过,《论语》总共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记录孔子和弟子,以及当时人谈论的话有四百四十四章,而记录孔子弟子之间相互谈论的有四十八章。我讲的时候依据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总共分为四百九十八章。这是简单的将《论语》名题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五重玄义第二部分我们来辨体,辨体就是辨别这部经所依据的原理。这本《论语》以什么为体?是以道为体。根据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所说的,整部《论语》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总纲领,可以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里面第六章这一章来说明。这一章是这样说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里可以看到,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学文志向,就是学习的目标在道,因为道是整个宇宙的本体,《论语》当然也是以此为本体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你要去问老子,老子会告诉你,「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的就不叫常道了。

  所以道很难说,说出来的往往就跟真的道相偏离了。但是不说,我们就永远不知道,怎么办?也得说。可是说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执着一个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不是道,我们只能从语言文字当中去体会道。打个比方,这是中国禅门里面常用的比喻,叫「指月之指」,如果有人问你,月亮在哪里,你可以拿手指一指,在这天上,你看天上就是月亮。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月亮,你把这手指当作月亮;你要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你就能看到月亮。月亮好比是道,我们自己没办法看到道,那就需要别人去指示,但是指示又不能够执着指示的言语,你说这就是月亮,你把这个手指当作这就是月亮,那你就永远见不到月亮。同理,一部《论语》,乃至中国文化所有的经典,都是指示你见道、证道,但是你可不能执着于这个经典的文字,如果你执着了经典文字,那你可能永远也见不到道。

  道是什么?勉强的说来,道是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整个宇宙都是我们自己真心所变现的。所以,宇宙的本体是真心,真心寂然不动,但是它又有能现的功能,它能现出一个宇宙。怎么现出宇宙的?因为它有动,道是本体,本不动摇、本自清净,但是动的时候就叫德。什么动?念头在动,我们说心动了。心一动就产生相,现相发生了,现象就叫德,所以志于道,据于德。这个道德,道是体,德是相,而仁、艺是用,体、相、用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就好比一棵树,道好比是根,德好比是枝干,仁义好比是枝末花果。

  现在的量子力学给我们说明了宇宙万物怎么来的。你看量子力学家普朗克博士就这样说,他是物理学诺贝尔得奖主,他说他几十年的研究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物质怎么来的?物质最基础的一个微粒我们叫基本粒子,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里面有中子、有质子,中子和质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和电子是最基本的、最细小的物质微粒。夸克和电子这些基本粒子又是怎么构成的?科学家们发现,是由振动产生的。这种振动已经不是物质,纯粹就是振动,科学家用琴弦做比喻,说是弦一样的振动,像我们一拨弄琴弦,它发出音符,这一动就发出音符。物质也是一样,一动就产生基本粒子,就好像音符一样。原来整个宇宙一切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就是这种振动,什么动?普朗克博士说,这是一种意识的动,就是心动。因为心有一动,所以产生了基本粒子、产生了物质现象,宇宙是这样发生的。

  所以,这里道和德,道是讲那个不动的本体,德就是讲因动而产生的现象。我们学圣学贤目的是什么?回归到这个不动的本体上,所谓明心见性,见自己的本心,明自己的本性,这是宇宙的本体。《中庸》上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就是讲本体,这是叫性,我们的本性,也是宇宙的本性。率性,循着本性来修行,率性之谓道,这个道是修的道,实际上也是讲这个德的意思。圣人已经是证道之人,所以他们所教导的叫做,修道之谓教,这就是圣人的教育。所以《论语》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修道、率性,而最后知天命,就是知本体,明明德。具体来怎么做?要依据德,依据德是依据道而行,随顺自性的性德。

  依于仁,这个仁是讲仁厚的心,仁爱的心,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都是我们本心所变现的,因此是一体的。正因为是一体,所以我们对一切万物,不仅是人,都要爱,这就是仁,仁者爱人、爱物。爱人、爱物就是爱自己,因为自己跟万物是一体,这就是仁。你看仁字是人字旁一个二,二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以外所有的人和物,跟自己是一体的,这个境界叫仁的境界。孔老夫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这个境界,依于仁。

  游于艺,这个艺是才能,儒家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当然也包括百工技能。一切的这些才能,你专精于一样,而能够不断的深入,来彰显你的仁心,最后回归到性德,回归到本体。所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儒家学问,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总纲领。这也说明《论语》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理说出来的。

  今天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等一下马上我们再进行第二堂课的讲解。说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11/4/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2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讲解「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刚才我们讲到《论语》名题,以及它所依据的原理是以道为本体。接下来我们讲五重玄义第三个方面,叫做明宗,就是明了学习这部《论语》的修学方法。这个方法我们概括起来,四个字,以「博学约礼」为宗。这个是出自于《论语》第六篇,「雍也第六」,第二十七章讲到,「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种话在《论语》当中出现过两次,一模一样的字出现过两次,第二次是在「颜渊第十二」。

  这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正是教我们如何成就君子之道,就是我们怎么修学。讲博学,简单的来说要多念书,多从圣贤的经典当中来得到学问,因为真正的学问,古人记载下来,形成文字,这叫经典。我们不能够亲身跟随圣贤人学习,也可以从经典当中来学习。这个博学,不是说你学得很杂、很多、很乱,那个只能叫杂学、乱学,不是博学。这个博我们要知道,学问要有次第,要一门一门的学,不能够学得很多、不按照次第,这个只能够增长一些皮毛常识,但是未必能够真正得到修身的效用。

  所以,君子的博学是学完一门再一门,一门一门的学,这叫博学,愈学愈博、愈学愈广。最初的学先得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没学好,一下跳到《论语》当中,那可能掌握不了纲领,学上就会有困难。所以这个学文得要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级,慢慢的学。正如《弟子规》上讲的,要「宽为限,紧用功」,「此未终,彼勿起」,要慢慢的学,不能够同时学习很多门。像我自己跟随恩师学习圣贤经典,包括我在这里讲圣贤经典,都是怎么样?讲完一部再一部,学完一部再一部。如果同时开很多部,讲的人也很辛苦,而且讲不出真正的味道,听的人也听得一头雾水,脑子里像浆糊一样,乱七八糟,这不是学习的方法。

  所以学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学完一门毕业了才能学第二门,这一门要学透。学透是什么?真正做到就叫透。好比说《弟子规》,你真正做到了,那就是学毕业、学圆满了;你没做到,先不要急着学新的科目。《弟子规》学完了再去学《论语》。你看《三字经》里面就教我们这个方法,叫「小学终,至四书」,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所以《弟子规》是小学,小孩要学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的小学七岁以后开始学,叫小学,学到十三岁,这段时期是小学。十三岁以后才进入太学,太学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大学。把小学科目完成,做人的道理基本都懂,会做人了,然后再教你做圣人。「小学终,至四书」,四书教你大学之道,大学就是大人、圣人之学。

  《论语》是摆在大学里面的科目。真正做到《论语》,你就跟孔子一样了,也能够堪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当然学文当中,文有很多,儒家有十三经,乃至整部《四库全书》都是儒家;当然还包括道家、佛家,统统都是圣贤的教育,这都要学。学是为了什么?印证自己的境界,自己做到了多少,对照对照经典,我们就能明了,自己跟圣人距离还有多远,所以叫「以经印心」。除了读经以外,还要读史,历史是前人的经验、是社会更替演变的因果。我们懂得历史,明白因果的真相,真正如《尚书》所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因果报应的经验总结。所以经讲的是智慧,历史是经验,这都要学。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个礼就是规矩,在儒家讲究的六艺当中,礼、乐、射、御、书、数,第一个就是礼。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不学好礼,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得进退应对,这我们讲做人就很失败,所以规矩要去学。学好了规矩,最重要的是规范自己,约是约束,约之这个之是代表谁?不是别人,是自己。很多人学了礼、学了戒,就用这些规矩、戒条去要求别人,好像拿着这些礼、戒当作照妖镜一样,到处去照,看看谁犯了。这样的学法完全错误,方向错了。这个约是约束自己的,不是约束别人的。自己在博学当中,不断的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身心,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两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博学于文是求解,解得愈深、愈广愈好。约之以礼是行门,行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这是天天要做反省检点的功夫,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天天检点,这是约之以礼。这样才可以弗畔矣夫,这个畔就是偏离中道的意思,弗畔就是合乎中道,不偏离中道。所以君子的学问要解行并重,才不偏离中道。正如《弟子规》上讲的,力行和学文要合一,知行合一。如果「不力行,但学文」,就「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是「但力行,不学文」,就是「任己见,昧理真」,两者都是偏颇了,都不符合中道,要学文跟力行并重。学文帮助力行,是指导力行,力行又帮助学文提升。你能做到一分,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更加明了一分,明了一分你又更能再做到一分,解和行不断的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否则就是偏颇。

  很多人只求博学,不能力行,不能约束自己,还是很多毛病习气不能改正,这就变成空谈了。他搞的充其量叫儒学,不能叫学儒,他搞学术,他能写文章、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他得不到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受用,他得不到法喜,没有喜悦,还是烦恼。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把他的所学去实习,他没去做。要去做,才能够得到受用,才能够不亦悦乎。反之,只做,就是拼命的修,但是不去学经典,自以为是,叫闭门造车,到最后往往也搞偏了,「任己见,昧理真」了。自己没有真正开悟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你要依照经典的教诲依教奉行才可以,不能自己想一套,叫盲修瞎练。所以,这个叫修学的方法,博学约礼就是解行并重的意思。

  下面,五重玄义第四个部分,论用,就是学了这个经典有什么用。这个用处可大了!我们概括起来,以天下归仁为用。天下归仁跟自己行仁是一不是二。天下归仁的境界比和谐世界的境界还要高,和谐世界只是我们大家和睦了,人人都是君子,就天下和谐,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世界上为什么不和谐?因为有很多小人,他要求跟自己相同。譬如说大国看到小国用的政治制度跟自己不一样,它就要强行跟它相同。就打它、征服它,就相同,这叫同而不和。所有世界上的冲突、矛盾,不管是个人,人与人之间,还是家庭当中,还是整个国家里面政党之间、宗教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所有矛盾、冲突,都是因为小人同而不和搞出来的,一定要你跟我相同,你不跟我相同我就打你,你不按我的意思做我就打你,就是这个念头闹出来的这些矛盾、冲突。

  乃至什么?人要求大自然的万物都要跟自己相同。譬如说很多人养的宠物,他发现小狗可能冬天在外面牠会很冷,于是给牠穿上衣服,给牠吃很多这些人认为很有营养的东西,结果吃到最后牠抵抗力就没有了,所以常常有病。有病怎么样?人得上医院,所以宠物也有宠物医院,就搞得跟人一样。其实那个动物不需要你这么操心,你就把牠放归自然,让牠活得更自然一点,牠就很健康;你偏偏让牠跟你过着相同的生活,那牠就不健康。小人同而不和,你看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会闹矛盾,人与大自然万物,你只要规定要跟你相同,就会闹矛盾,就出现不和谐。乃至这个地球环境,本来是非常的和谐、非常的清净,我们偏偏要去改造大自然,改造到最后,山川都变化,最后搞到什么?地球被污染,地球不和谐了。

  所以,只要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做君子,要求和就行了,不要求同,这世界就和谐。你能做到君子,不难,《论语》就教你怎么做君子。但是这只是中间的层次,不是最高层次,最高层次叫天下归仁。仁的境界比君子高,孔老夫子就讲过,有君子而未仁的,没有到达仁的境界的,未有小人而得到仁的境界。所以君子未必达到仁,但是小人一定是不仁。我们在君子的基础上再往上提升做仁,仁人,仁人就是圣贤。天下归仁,就是天下所有人全部做圣贤了,这个境界高于和谐世界太多了,《论语》也能办得到。

  怎么办到?有妙法。在「颜渊第十二」,第一章「颜渊问仁」,颜渊就是颜回,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弟子,这位真正是入室弟子,子路、子贡只能叫登堂也,未入室也,颜回是入室。他问仁,什么是仁的境界。孔老夫子跟他回答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回不是一般人物,他问的仁,孔老夫子回答的跟其它的不一样。你看,在《论语》当中很多人问仁,司马牛也问过仁,樊迟也问过仁,其它人,子贡也问过为仁,都问过。孔老夫子回答的都不一样,这是什么?应机说法,不同根性的人你要不同的教导,不能够千篇一律,这所谓应机施教。

  颜回根机比其它人都要高,所以孔老夫子跟他讲到的是最高的心法。他告诉颜回,克己复礼为仁。先不说什么是仁的境界,告诉你为仁怎么做,为仁是在修、在做,怎么下手?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恢复礼,为什么叫复礼,不叫修礼、不叫行礼,叫复礼?这个复字是恢复,孔子懂。我们本性当中本来就符合礼的,礼叫自性本有的性德。刚才我们讲到,《论语》以道为体,道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性,是宇宙的本体,只要我们能够率性而行,依循着本性,那叫礼。

  所以礼不是圣人搞出一套规范、规矩来约束我们,「你说约之以礼,那要约束自己」,很难过。不是,你本来就是这样子的。礼是你本来的生活方式,可是现在我们这凡人迷失了本性,明德不明,性德不起作用了,所以处处都违反了礼。我们都是依照我们的毛病习气来生活,所以生活在烦恼当中、生活在痛苦当中。现在我们明白、觉悟了,要克己复礼,把那个不符合自己性德的毛病习气克服掉、斩除掉,回归到礼上、回归到性德上。你自己克己复礼就是叫为仁,那我如何使天下归仁?孔老夫子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一日」这两个字用得妙,妙在哪?他没有说一年,没有说十年、一辈子,甚至是一千年,他说一日。一日是哪一日?当然是今日,说昨天没啥意义,说明天还没来,也没意义,就说今天,今天你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了。

  这个我们没办法接受,我克己复礼,我做好了,充其量是我归仁了,天下人怎么可能归仁?这个道理深!还得讲到宇宙本体上来,宇宙怎么来的?这一切众生怎么来的?完全是你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除了你心性以外,没有万物,就像普朗克博士讲的,他几十年研究量子的结果发现,这世上本没有物质,没有物质存在。物质怎么来的?意识的振动产生的。就是你念头动,念头一动就有万物出现,关键是你那个念头是什么念头。如果你那个念头是善的,这个天下就变善了;你这个念头是恶的,这个天下就变得恶,灾难、冲突都来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世界这么多灾难,这么多的天灾人祸?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心不善,这招感的。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它跟着你的念头。你现在能够克己复礼,你这个念头回归到本性,天下就归仁了。因为什么?除了你自己的念头以外没有天下,天下是你的念头变现的,所以当下你这一念归仁,天下跟着归仁了。所以,为什么颜回叫入室弟子?他真正明白了孔子的心法,这是圣贤的最高心法,孔老夫子为颜回和盘托出。我们能不能明了?我们能不能承当?你要能够承当,你现在就一定克己复礼,你心怀天下。通过自己克己复礼,令天下归仁,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现在看到天下这么多的灾难,上个月日本大地震、大海啸,现在还正在发生的核泄漏,这些灾难能不能化解?完全能够,问题是你肯不肯。你要是肯,天下立刻能归仁;你要不肯,你也不相信,那就没办法了。

  孔老夫子生怕我们听不懂,底下再补充一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都是自己分内之事,跟别人没有关系;换句话说,令天下归仁的事情,也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跟别人也没有关系。你要化解灾难都是由己,不由人,这叫承当。你敢这么承当,你就有成圣贤的可能,你要不敢承当、你不敢相信,那就对不起,你这一生不可能成圣成贤。所以君子博学于文,学到最后,你要把这个道理弄明白,真正明白了,约之以礼,还用人去鞭策吗?他自己就真干了!你看颜回听懂了,这个道理他真听懂了,所以他真干。

  底下他问,「颜渊曰:请问其目?」这个目是修学的纲目。我现在听懂了,该怎么做,怎么入手?我想让天下归仁,我从哪做起?他问孔子,这真听懂了,开始真干。孔子也就把怎么真干这种方法和盘托出,「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真干。礼是性德,我们所言、所行、所想都要符合性德,这叫修行,把自己非礼的言行、不符合性德的言行剔除掉,这是颜子的四勿,孔子教他真修实干的法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是眼耳,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眼所见的一切色、一切现象,耳所听的一切音声,要剪去非礼。这里不是让你不视、不听,只是教你在视听当中剪去非礼,把非礼都除掉。如果不叫你视听,岂不是你成了盲子、聋子了吗?做了盲人、聋人,可能还是干非礼的事情,这不是孔子的意思。孔子只是教你眼看到外面境界,如果是非礼,我们立刻不看,看了之后立刻放下,不能够入心,这叫非礼勿视。听也是,譬如说听到人家讲是非,你一听人家讲是非,立刻不听,这叫非礼勿听,不放在心上。非礼勿言,我们不说,我们所言的都是符合礼的。非礼勿动,这个动不光是身体的造作,更包括念头的动,不符合礼的、不善的念头动都不能动。起心动念都与礼相应、与善相应,这就是性德,符合性德。

  颜回听了孔老夫子这段教诲,真明白了,底下不用再问第二句,他就说,「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是颜渊自己的名,他自称,对老师很谦虚,自称名。他说,我自己虽然不聪明,很愚钝,这是他谦虚,但是他听明白了,请事斯语,就是把孔子这个话语依教奉行。真干!所以颜回之所以能够成圣人,就是在这四个字,请事斯语,孔子的话他听懂了,听懂了就老实听话真干,这才能成圣人。听懂了你不肯真干,也没用,换句话说,你还没真懂。真懂的人哪能不干?

  真干,你就能够克己复礼为仁,你自己归仁了,你的天下也归仁,你的天下消灾免难,这是你学习圣道对这个世界的伟大贡献。你能够真学,自然能感化周围的人,你学得愈深入,你做得愈到位,你感化的力量就愈大,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天下归仁,无非都是自己认真落实圣贤教诲所产生的感化的力量。所以真正的仁人志士看到天下有不仁、有灾难,他怎么做?努力修自己,绝对按照颜回所修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真一丝不苟的力行,从而感化这世界上的人,让他们回头、让他们改邪归正、断恶修善,令天下归仁,这是学习《论语》的大作用!

  所以古人讲,半部《论语》能治天下。这是宋朝初年的宰相赵普说的。大家认为他只是学《论语》,好像学得太少了,他怎么说?宋太宗赵匡义问他,他就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是真正对《论语》读懂的人。赵普说的,我平生所知道的道理不出《论语》。昔日,他用《论语》一半辅佐赵匡胤宋太祖平定天下,现在再用另外一半辅助陛下,就是宋太宗赵匡义,致太平。这个话一点没过分。说老实话,你把刚才我们这个「颜渊问仁」这一章的《论语》真读懂了,你就能够令天下归仁。颜渊就是这样的人,孔子也是这样的人。所以《论语》,学习《论语》的作用,那是不可思议,关键是我们要真干。

  第五个,判教,就是讲《论语》这部经典在圣贤的教学课程当中,它属于什么地位,要判在哪里,是小学,还是中学,还是大学?我们刚才讲到,《弟子规》是属于小学,做人的最根本,《弟子规》要是没做到,那就没有资格称为中国人了。《弟子规》做到了要提升,要做君子,君子是圣贤的基础。在大学,古人讲的大学,基础的科目是四书,我们要读懂,这是圣贤的根本。所以我们把《论语》判教判成圣贤根本,你成圣成贤不能离开这个根本,根本的根本就是《弟子规》。《弟子规》没做到,《论语》不可能做到。所以我们讲习《论语》,处处联系《弟子规》,这一次我们《论语》干脆以《弟子规》七科为纲目,目的就在此,让大家重视根本的修行。

  南宋朱熹朱夫子,他编四书,四书是中国人要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四书怎么编订?朱熹是这么说的,他编四书他有个次第,教我们怎么读。他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他是这么讲的,很有道理。四书我们先学《大学》,《大学》是定个规模,定个框架,你怎么成圣成贤,这个框架在这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怎么修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讲修身。这个八目到圆满,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刚才我们也讲到了,明明德是把我们本性中本有的德和智,智慧、德能显明出来。不仅自己显明明德,也要帮助天下人显明明德,彼此都能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切众生跟自己回归本性,天下归仁;不仅天下归仁,宇宙归仁。这个规模在《大学》里面给我们构架出来了。然后读《论语》,《论语》定其根本,就是圣贤的根本在这里。读完《论语》之后,你就自自然然带上了圣贤的气息,你要真读,读懂了,你要去真做才可以。

  再接下来,「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论语》是孔子的言行为主,我们看孔子是怎么做的。孟子又是学孔子的,虽然孟子跟孔子没见过面,但是孟子私淑孔子,他以孔子为老师,向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学习,读孔子公的书。结果他做得很像,孔子怎么做他也怎么做,做得很成功,真正把孔老夫子的心法能够传承下来,而且在战国时期他能够发挥出来。

  孔子在春秋时期,也是乱世;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就更乱,怎么样在这个乱世当中成就圣贤之道?孔子、孟子都给我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孟子,我们看他是怎么发挥的。所以,古人将孟子称为亚圣,仅次于孔子。孔子的亲传弟子当中都没有人称为亚圣,都没有孟子这么有名气,我们一提儒家就讲孔孟,顶多是讲孔颜(颜回),比孔孟就讲得少了。很少听到孔子跟子贡、子路、曾子连在一起讲,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孟子的成就。所以我们学儒家要除了读《论语》,还得读《孟子》。

  最后读《中庸》,求古人之微妙处。这个微妙处,是讲不可思议的境界,《中庸》的境界。《中庸》是什么境界?圣人的境界。讲的是道,讲的宇宙的本体,这个宇宙本体的体相用。老子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境界确实是很难说,真的叫微妙难思,不仅说不出来,想都想不到。但孔子证得了,证得这个境界是什么样的状态?他不会起心动念,更没有分别执着,所行、所动完全与道相应,道法自然,自然的状态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刚有一个念头,已经违反自然了,你在造作了。所以《中庸》的境界是放下起心动念,心里空了。

  孔老夫子就讲过,他说他自己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什么意思?自己心里空空荡荡,一念不生,真正是清净无为的境界,叫空空如也。空是讲真空,如是讲妙有,这个如,不是说真的什么都没有,不是,它能生万法,这是讲自性的作用。本体是空,空寂,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没办法达到的,这个叫空,不可思不可议,这个叫空。但同时它又做为宇宙万物的本体,能现一切万物,一切现象都是从它而生的,叫如。所以别人,有鄙夫问于我,就是有一个没有证得自性的人,叫鄙夫,问孔子,孔子叩其两端而竭焉,两端讲左右、内外、高低、善恶、是非、利害,这都是两端,从两端来跟他说明白,让他归到中。所以一切的语言、文字全都是讲两端,从两端要体会中道,这叫求古人之微妙处。而这个要诀没有别的,放下分别执着、放下自私自利,进而放下起心动念,古人之微妙处你就得到。在《论语》当中也有这样的讲法,也有这种体现,我们都会学到。这是把五重玄义简单的给大家概括性的介绍。

  总结一下,释名,解释这个名题;辨体,《论语》以道为体;明宗,它的修学方法,博学约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习它的作用,自己克己复礼为仁,令天下归仁;《论语》在圣贤教学里面的地位,判教来讲,它属于圣贤的根本修学科目。程子讲,「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所以我们读《论语》,最重要的要变化气质、要改善人格、要做君子,你读《论语》要变样子,不能还做原来那等人,这就等于没读。读《论语》,程子又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所以读《论语》,弟子的问话好像自己问的一样,孔子的答复好像对我的答复,我直下承当,这才有受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第一讲这两集就讲解到此地,主要是把《论语》的概要跟大家说明了,从明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正文的学习。今天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11/4/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3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昨天我们前两集为大家简单介绍了《论语》的概要,今天开始进入我们这一次《论语》研习的主要部分。

  我们昨天有谈到,我们这次对《论语》的研习是采用《弟子规》做为《论语》的主线。《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当中第六章展开来说明的。我们今天也就来谈这次研习的总叙,也是《弟子规》的总叙。我们提出「学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总叙部分正是讲的《论语》这一章。我们可以说,把《论语》归纳起来,也不外乎是这一章的详细说明而已。这一章孔老夫子说,「弟子入则孝」,这个弟子是圣贤弟子,你如果想做圣贤,至少你想做君子,你要符合这个条件,第一个是孝,「入则孝」这个入是在家里,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则弟」这个出是对待兄弟,也可以解释为出外求学、做事,都要行悌道。这个入和出,当然可以引申为讲内心和行为,入是讲内心,在我们的心里要有孝心,孝敬存心,则对一切人都恭敬、都尊重,自然就有敬顺的心,用这个敬顺的心对一切人就是悌道。所以出是讲他的行为表现,一切恭敬。

  实际上悌也是孝,它是孝的扩展而已。能够对父母孝敬,则自然能够对兄弟姐妹尊重爱护,出外工作对领导就能够敬顺,对下属就能够仁爱,对待一切同事朋友自然能够诚信。所以儒家讲的五伦关系,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它的核心是在于父子这一伦,「父子有亲」,这种亲是天性,不是后天学来的。能够对父母有至诚的孝心,这个孝心延伸出去,对兄弟自然能做到兄友弟恭;对夫妇自然能做到夫义妇听,这个听是讲温顺合作,这个义是讲道义、恩义、情义,夫妇之间要有这种义,又要能够和顺;对于君臣自然能够君仁臣忠;对于朋友自然能够讲求诚信。所以五伦关系这种在五伦之间的本分义务,实在讲都是这颗孝心,从父子有亲当中展开的,所以父子有亲是仁爱的原点。夫子之学就是仁爱之学,而仁爱之学的根本就在于孝。

  孝悌做到了,才能够讲谨、信,谨是行为谨慎,信是言而有信,这是讲言行,言行都恭敬。《礼记.曲礼篇》当中第一句话就说,「毋不敬」,一切恭敬,敬人、敬事、敬物、敬天、敬鬼神,毋不敬。为人处世谨言慎行,就不会有大的错误。实在讲,谨和信都是在完成孝道而已。如果行为不谨慎,可能犯下了罪行、可能做了错事,侮辱了自己的父母、祖宗,这就不是孝;如果言而无信,不诚实,也会被人厌弃,这都是给父母脸上抹黑。所以谨和信是讲行为、语言都是由孝心而发的。

  「泛爱众」,这个泛是广博的意思,广泛的意思,对一切大众都要平等的爱护、关爱,不能够有分别,不能够有歧视。不是因为某人跟我是亲戚关系我才爱,或者说某人我喜欢他我才爱,我不喜欢他的我就不爱,或者是他跟我很疏远的我也不爱,跟我没关系的就不爱,这都不叫「泛爱众」。泛爱众是「凡是人,皆须爱」,这个人不管是好人、坏人、亲人,甚至是敌人,都要爱,这就仁了。为什么要爱?昨天我们谈到,这是与道相应,道就是自性,这跟我们自性相应,因为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真心本性所变现的,所以跟我们是一体的。既然是跟我们一体,我们怎么能不爱他们?就好像我们这个身体由不同的组织器官组成,组织器官又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世界上所有的众生就像我们身体上的细胞一样,都是自己。我们的肉体就是其中一个细胞,我们不能只爱这一个细胞,不爱其它细胞。如果只爱这一个细胞,不爱其它细胞,那整个身体肯定出毛病,肯定要死亡。所以一切细胞我们都爱,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它们就是自己,爱人就是爱自己。

  当然这个爱众修学起来也有个次第,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就是讲孝道,对父母我们要爱、要孝敬,这是让我们最能够体会爱的。父子有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爱心的原点,我们体会得了这个爱,要把这个爱心展开延伸出去,要仁民。民就是人,仁民,这个仁是爱的意思,爱一切人。不仅爱一切人,再展开,爱一切物,物的范围比人的范围要广,这里讲的泛爱众,这个众应该可以理解为众生。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产生的现象叫众生。所有的一切万物,哪一个不是众缘和合而生?这个缘是条件,不同的条件产生的万物。你像这个桌子,桌子是由木板、由钉子、由油漆组合而成,那叫众缘和合。你仔细想想,哪一个东西不是众缘和合?所以一切众生都要爱,这叫泛爱众。乃至把我们的心量扩展到虚空法界,整个宇宙一切众生、一切星球我都爱,这个心量就广大无边,这是圣人的心量。

  「而亲仁」,这个亲仁是亲近仁德的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可以做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要亲近他,亲近他就能够提升。从他那里能够学习到道德,学习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让我们明了了,我们会境界愈来愈提升、愈来愈没有烦恼、愈来愈幸福快乐,所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爱众,这里讲的泛爱众,一切众生我们都爱,这个爱心是平等的。但是亲仁是有选择的,我们选择众生当中真正有智慧、有仁德的人我们亲近;那些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尊敬他、爱护他,但是不跟他学习,敬而远之。

  最后一个是讲「学文」,这个学文的文就是讲古圣先贤的经典,所谓文以载道。经典记载的是道,虽然经典本身不是道,但是我们看了经典,从中可以体会「道」。昨天讲到的学习圣贤学问没有别的,就是为了悟道、行道、证道,与道合而为一。离开了经典,我们怎么可能证道?

  道,昨天我们也讲过,道本不可说,但是勉强而说,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我们如何能够回归到真心本性上来?《弟子规》就是一个基础入门的科目。而《弟子规》的「总叙」就是提纲挈领的告诉我们,「首孝弟」,要从孝悌入手,因为孝让我们最能够体会道。你看这个「孝」字,中国的文字是智能的符号,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它表示老和子是一体的,父母跟自己是一体的。父母之上又有父母,一直追溯上去,尧舜禹汤,乃至黄帝、炎帝、伏羲,都是跟我们一体,都是我们的祖先。伏羲再往上已经没有记载了,但我们相信肯定还有,跟我们是一体的。所以他们传承下来的教导,我们要认真的学习,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古圣先贤的道脉传下去,这叫尽孝。再往下,儿子、女儿,儿女底下又有儿女,一直延伸下去是未来无终。过去无始,未来无终,都是一体的,这个孝的含义就太深了!所以孝本身就表示道,道的相就是一体。

  昨天我们讲的,道是本体,无相的,但是它能现相,能现相就叫德。那所现的相当然都是一体,无不是道,因此《中庸》上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离不开的,道无处不在,它是宇宙的本体、源头。随拈一物,哪里不是道?那你如何见道?你要随顺着道而修,这叫「据于德」,率性而修,随顺着本性而修,修的是性德。什么是性德?孝就是性德,悌也是性德,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统统都是性德,我们都要修。所以依据圣贤的教诲我们这样修才能见道。而德之本就是孝。《中庸》上讲的「修道之谓教」,孝是教之所由生也,一切圣贤教育都要从学孝开始。

  在《论语.学而篇》第二章说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是孔子的弟子有若,他在这里说的话也是传述孔子的教诲。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孝悌,他就有道德的根本,这样的人好犯上的就少了。什么叫犯上?干犯上位的人,冒犯领导,冒犯父亲、母亲、长辈、老人,这都是叫犯上。鲜矣,这个鲜是少的意思。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孝悌,很少会犯上作乱。什么叫孝悌?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很简单,「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这都是讲敬上。有敬上的心,哪里会犯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人,没有听说过,未之有也,就是没有这样的人。什么叫作乱?悖逆争斗,忤逆谋反,这些都叫作乱。不好犯上怎么可能好作乱?所以君子要务本,什么是根本?孝悌是根本,本要是立了,道也就能生。就像一棵树,它的根很深就很稳了,这个树就能立得很好,枝叶花果就能生长得很繁茂。一个人他想在这一生德行、学问、事业上有成就,把这个根本要稳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刚才我们讲到的,就是一体,从孝入仁很自然,所以孝悌是为仁之本。我们要行仁,这个为仁是在修行仁,行仁之根本在哪里?就是孝悌。古人讲的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仁心也自然就开了,这个效果非常的快速。我记得过去,在二OO七、二OO八年,到过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学习,我们的恩师在那里建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推动《弟子规》的教学,对汤池镇四万八千人口进行全民《弟子规》的教育,天天有老师开班教学,很多的镇民、村民听到了《弟子规》,听到了孝道,立刻就能够回头。

  像当时有一位汤池镇第二中学的初一女学生,她是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不喜欢跟同学在一起。她在家里非常不孝,对母亲总是不满意,常常跟母亲吵架。结果在一个星期六下午的时候,她跟母亲吵过一架出来走走,经过当时希望小学的课室,听到我们中心的老师在那里讲《弟子规》,她就进去,很好奇,就去听了一课。正好讲到孝道,听了以后她突然明白,实际上妈妈是爱我的,我怎么可以跟母亲吵架、顶嘴?这《弟子规》上讲,「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怎么可以做出不孝母亲的事情?所以她自己忏悔。

  结果回家就改正,后来她写给中心的老师一封感谢信,她是这样说到,这封信我给大家念一念其中的片段,她说:「我太不孝顺了。我每天只想着自己,从没想到去体贴父母,关心别人。那一天回家,我就去买菜、做饭,因为我要让妈妈也知道我变了。我做好了饭菜等妈妈回来。妈妈一进门,我就对妈妈说:晚上好!妈妈您辛苦了!妈妈看到满桌子的饭菜,笑了。吃完饭,我还帮妈妈洗了脚。妈妈流泪了,我马上扑向妈妈,哭着说:妈妈,我是一个坏孩子,我不明白怎样爱您,以前我都太任性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让您生气了。到了学校我主动向同学问好,同学们都说我懂礼貌,所以他们也都和我在一起玩了。是《弟子规》让我找回了母爱,找回了友情,让我找回了快乐,所以我要用心灵对它说一句:《弟子规》,我爱你!」

  这是一个初一女孩子写的一封信。她是真正体悟到学《弟子规》的快乐,真正回头了,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真挚感人的话语。你看就听了一座《弟子规》的课,就能够有这样的转变,真正让我们产生无比的信心,人是非常好教的,看你用什么教他。如果你让他看着电视里面的杀盗淫妄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他就会学坏,他就会变成坏人;如果你用孝悌忠信、用《弟子规》、用圣贤之道去教他,他就能变成好人。一个人要从不好变成好,也很快,只要你用孝道来教他,这是爱心的原点,最能够启发他的仁爱之心。而她的心一换过来的时候,孝心发起了,仁爱的心发起了,她发现她的环境都跟着变了,她发现原来母亲是这么爱我的,原来自己的这些同学朋友对她也是这样友爱的,为什么过去没发现?过去用的心不一样,现在心改了,境界就跟着改,境随心转。

  所以我们昨天讲到孔子对颜回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你有了仁心,你再看外面的世界,那就是天下归仁的世界,哪一个人不是仁人?你如果用不仁的心看外面的境界,即使是最爱你的父母都好像变得不仁了,不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人物有什么好坏,完全是你自己的这颗心。所以夫子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说的,孝悌之道,是成圣人之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所以孝意思是很深广的,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身,是对父母衣食奉养,不一定说富有的人才能做到,贫穷的人用粗茶淡饭尽心竭力的奉养,也是一样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是让父母生欢喜、快乐,得到安慰、得到满意。养父母之志,是父母对我们的志向,我们要努力去实现。如果父母对我们没有志向,我们自己要确立起志向,志在圣贤,有志这一生做君子、做圣贤,光耀门楣,这也是养父母之志。

  我记得我自己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之下,还算是有了一些传统文化的根基。我的父母早年离异,我又是独生子,父亲另外组织了家庭,我就跟母亲相依为命。从小母亲就教导我要立下人生远大的志向,我记得她曾经教我读《朱子治家格言》,劝导我「读书志在圣贤」。后来我上了大学,在广州中山大学念书,她鼓励我出国留学,要学本事,将来为国、为世界服务。我舍不得母亲,她一个人,可是母亲鼓励我说,「我将来要做博士的妈妈,要做教授的母亲」。母亲为了成就我的前程,她毅然决定送我出去美国留学,自己忍受着寂寞。于是我在一九九五年二十二岁出国留学,当时考取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紧接着读完硕士就读博士。当时我在美国没有什么亲友,拜别母亲的时候也很心酸,我跟母亲说,「妈妈,请您等我七年,我要完成硕士和博士,满您老人家的愿」。因为在美国一般读硕士二到三年,读博士要四到五年,加在一起差不多七年时间,我准备七年寒窗苦读。

  所以到了美国,那是从早到晚都非常的用功,没有休息日,没有星期天,天天都是工作日,生活非常的简朴。我约了几个同学一起租了最便宜的房子,离学校比较远,八个同学一起租一个房子,冬天我们不开暖气,夏天不开空调,就为了省电。冬天有时候很冷,从大陆带过去的一张毛毯不够用,又不舍得买棉被,所以把所有的衣服都盖着,不够的时候连书本都压在上面来过夜。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师兄毕业的时候,他有一个高压锅已经不高压了,那个限压阀已经不见了,他要把它扔掉,我就把它捡回来,就用这个不高压的高压锅,用来炒菜、做饭、煮汤,一用就用了四年。每周搭同学的便车去买菜,我买菜不看菜的好坏,只是看那个菜牌子,哪种菜最便宜我就买哪一种。所以天天吃的是包心菜加胡萝卜,或者是胡萝卜加包心菜,因为这两样菜是最便宜的,后来知道这两样菜其实很健康,很有营养。

  我自己因为成绩还算比较好,所以有全额的奖学金,一个月八百美金的收入,自己省吃俭用,我能够给自己的父母每个月寄三百美元。剩下的五百美元,我再省一点,可以每年省下一张机票费,可以回国探亲一次。每个礼拜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学习的闲暇给自己的父母写家信,或者是给父母打电话。我是每个礼拜给自己母亲打一次电话,每两个礼拜写一封家信。写的信很多,每一次我写信给我父母,他们都给我回信,所以这些信积攒起来,现在已经有一个箱子这么多,我母亲保留下来,叫做「家庭文化箱」。现在把这些信拿出来读一读,也都很有味道。我想抽出一段给大家分享,这是我在一九九六年一月七号给我母亲写的一封信当中的片段,一九九六年是我到美国过的第一个冬天,那一年。我的信是这样写到:

  「冬天的路易斯安那州挺冷。我们这儿晚上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有一天早上起床,竟发现天上飘落许多雪花。目前是最冷的时候,我可以挺过来,便可省些钱,无需买棉被了。尽管冷,我仍然保持每周一、二次的冷水浴。我目前的学习、生活都较单调,每日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菜饭,走同样的路,读同样的书。我尽量让自己在单调中求单调,使躁动的心息灭。我每日早晚警示自己,安住单调的生活,直至获得博士学位为止。因为我深深懂得,我来美国不是享受的,而是在欠着父母的恩德,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若不努力读书,天理难容!所以我突然很喜欢寒冷的冬夜,因为在冬夜里我才能体会『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才能享受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清净。这个星期五晚上下了一场冻雨,格外的冷,然而我的进取心却比任何时候都强,我要以优秀的成绩供养父母。妈妈,请您放心,您的儿子向您保证,向您发誓,我一定会孝顺您,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把事业放在第二位。」

  当母亲接到我这一封来函,您猜猜她是怎么个想法?她会怎么样做?大概有的人说,如果我是你母亲,我可能马上得给你寄点钱,得买张棉被,得换个好的锅,不能老吃包心菜加胡萝卜,得加强一下营养。可是我母亲没有这样做,她在给我的回信当中她是这样写到:「寒冷能使人如此理智和坚强,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感谢清苦无欲的生活,它使人恢复性德之光!人的本性里什么都具有,具有智慧、福德等等,只是人们长久以来被贪、瞋、痴的尘土封盖了,使其不能显露。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开启人性的宝藏?用孝。这是第一把钥匙。孝养父母,扩而大之,孝养一切众生。茂森,你先做一个榜样给青年们看看。」这就是我母亲给我的回信,没有给我寄钱,没有让我买棉被,反而是「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

  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就立定目标,尽快的完成学业。所以周末的时候,同学们可能出去玩,出去party,出去旅游,我都婉言谢绝了,一味的读书。我给自己设定了七条戒律,这是我自己的规定,这七条戒律,第一不看电影电视,第二不逛商场,第三不留长头发,第四不穿奇装异服,第五不乱花钱,第六不乱交朋友玩乐,第七不谈恋爱。因为这「七不」防身,所以学业进展得很顺利,几乎每一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本来预计七年完成的学业,结果四年就全部完成,提早了。在一九九九年,我博士毕业。当然在博士毕业后我最希望找到的工作是在大学里教书,做教授,可是这个行业的竞争很强,我们要顺利找到工作,最重要的是自己博士导师的推荐函。结果,我请我的博士导师写了推荐信,他是美国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信中这样的称赞我,让我感觉到受宠若惊,他说「茂森是我二十五年学术生涯中最优秀的学生」。

  由于他的有力的推荐,所以我一毕业就立刻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到德州大学教书。后来,没有毕业之前,我就赶紧飞回广州,就是我的家乡,给我母亲办理签证,邀请我母亲去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后来我母亲顺利获得了签证,参加完我的博士毕业典礼之后,跟我一起到德州大学赴任。从此,因为有了比较好的收入了,我就开始用我的收入赡养父母,还有我在乡下的爷爷奶奶。

  当时走上美国大学的讲坛,我才二十六岁,很多我的学生当中,因为我直接在大学里就教硕士班,在硕士班当中很多同学年纪都比我大,最大的一个学生有七十岁。所以我现在在讲课看到底下的听众男女老少都有,我也不觉得奇怪了,因为我早已经习惯了。那一年我给我母亲写的一个感谢的贺卡,里面写到:「我原本是一块粗劣的碑石,而您正是一位智慧的雕塑家。」我感觉到我从小到大,之所以能够健康的成长,能够成人,母亲的教导最关键。所以立志报效母恩,养母亲之身,养母亲之心,养母亲之志。母亲希望我做到博士,当教授,我都实现了。当然现在母亲希望我做圣贤,我要更加努力去做,尽此一生来实现母亲的志向。所以,这个孝的内涵是十分的深广。而成圣成贤,不外乎也是将孝做到圆满而已。

  孔老夫子立教,他的教育,在《论语.述而第七篇》有这么一句话,「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老夫子立下四教,就是四种教育,这四种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行、忠、信这四种,什么意思?根据皇侃的《论语义疏》,这是一位南北朝时代的经学家,他引了李充的话说,「其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这四教先说文,文就是说典籍,就是经典,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要学习。学了文之后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这个行是从孝悌开始,孝悌恭睦,恭是恭敬,睦是和睦。你看这种排列的方式跟《弟子规》是刚好倒过来。《弟子规》先说「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是行,然后再讲学文。这里孔子的四教先讲学文,然后用文指导行,证明文行是合一的,缺一不可的,不是说先行后文,也不能够只学文而不力行,这都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忠和信也是行,是行之根本。忠是心没有偏邪,怎么才能没有偏邪?没有自私自利就不会偏邪。这里皇侃《义疏》里面特别举出人臣,做部属的、做下属的要忠。其实做上位的人也要忠,忠是性德。跟朋友交往要讲求诚信,跟一切人交往都要讲求诚信。这个忠和信单提出来做为行的两个特别的法门,实际上忠信也是修行,所以你看孔子的教学是文行并重,跟《弟子规》七科讲的是一致的道理。学文不能离开忠信的根本,而忠信又不能离开孝悌的根本,「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这十二个字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价值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价值观,十二个字,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

  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到此地,一会儿我们休息两分钟再进行第二堂课。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2011/4/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4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论语.学而篇》里面的第六章,做为我们整个《论语》研习的总纲,这也是《弟子规》的总叙。前面六条,总叙里面有七科,前面六科都是行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都是讲我们如何修行的,后面学文就讲我们解门。从学经典那里得到智慧,得到启发,然后指导我们的修行。

  刚才我们讲到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经典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方向性的指导,不能离开学文而去修行。《弟子规》上讲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当然更不能够只学文,不力行,那就变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了。做人的基础是孝、悌、忠、信,这是德行。

  孔子在「先进第十一篇」里面第二章就谈到他有四科,孔门教学四科,跟这四教我们可以合起来看。孔子讲,「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就是跟随我到过陈蔡之地,就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在陈蔡的地方曾经绝粮七日,这些弟子们跟着孔老夫子也共过患难。这些弟子当中,孔老夫子就有一个评价,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德行这一科目,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是第一的;「言语:宰我、子贡」,他们二位是能言善道;政事是冉有、季路,季路是子路,冉有也就是冉求,他们在办理政治方面是最优胜的;文学是子游、子夏。

  这里讲到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各有代表性的人物。这四种也是将孔子的学问做另外一种分类,根据宋朝的大儒,王伯厚,也叫王应麟,这个人相传就是写《三字经》的作者,他有一个《困学纪闻》的书,里面就说到,「四教以文为先,自博而约」。刚才讲到的四教,文、行、忠、信,以文为先。文要博学,到忠信,这就是愈来愈专精了,约就是简约,由广博到简约。「四科以文为后,自本而末」,本是德行,四科首重德行,最后讲文学,文学是枝末。这个枝末就好像一棵树它的枝叶花果,不能离开根本。如果没有了根本的枝叶花果就好像插在花瓶里的花一样,即使是很好看,也不会很长久,没几天就枯萎了。所以文学要能够长盛不衰、不枯萎,它要有根本,根本是德行。所以孔子四科里面把文学放在最后,自本而末。这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排列,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对照、说明。

  《弟子规》实际上它也是自本而末的,根本的根本。我们讲德行是根本,那德行的根本是什么?孝悌,孝悌是德行之根本,所以孝、悌、谨、信,然后到爱众、亲仁,这都是德行。然后到学文,那个文才有根本,所立的言、立的文才能够传到后世。否则,没有根本的文学,不可能传得很久。孔子为什么他的言语、文字传得这么久,到现在二千五百年还是这样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学习?就是因为孔子的德行深厚,这个根本深!所以枝叶花果年年都能够长得出来,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可以长盛不衰的。

  蕅益大师有一个《四书解》,当中说到,「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这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力行和学文要并重。所以虽然我们看到《论语》当中经文上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不是说先行后文,你先全部做到了,你再去学经典,不是这样的,是一切时一切处文行合一而修。我们学文的目的是指导我们的行为,而修行正是为了契入经文里面的境界,所以文行要合一,这样来修,修到最后,入境界了。入境界了之后,你发现原来经典里所说的一切全是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境界,你就成圣人了。在我们还没有成圣人之前,不能离开经典,它是方向,它是指路明灯,不是先行后文。所以经要天天读、天天学、天天听。听了之后最重要的依教奉行,要真干,要文行合一。如果不合一,往往是什么?变成浮华,「长浮华,成何人?」那你只是拿经典做为学术研究,没有真正得到实际的受用。

  文是道统所寄,圣贤的道统就寄托在文字里面,所谓文以载道。孝悌忠信这些德行是文之实处,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仲孙何忌,懿,是他的谥号,死了以后给他一个称号。鲁国当时三家专权,鲁国的国君没有实权,实权落在三家手中。这三家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孟懿子是属于孟孙氏这个家族的大夫,他的父亲孟僖子在死的时候曾经下了遗嘱,告诉仲孙何忌,就是孟懿子,要跟随孔子学礼,他也知道「不学礼,无以立」,结果孟懿子后来拜孔子为师。他跟孔子是属于师生关系,可是在《弟子传》里面找不到孟懿子的名,他是贵族,反而没有入《弟子传》的名册,什么原因?一般的说法是讲,孔老夫子当时在鲁国做官的时候,建议鲁国国君堕(音灰)都,就是把三家的都城毁掉,因为这是不符合礼的、不符合制度,毁掉之后就能够把三家的权力收归鲁国国君所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君君臣臣,国君有国君的权力,臣子不得僭越礼而超越国君之上。但是最后竟然孟懿子违抗,不肯堕都,不毁自己的都城,这是悖逆老师,也是严重违礼,悖逆国君的行为。所以《弟子传》里就没有列他的名字,换句话说他没有资格做孔门弟子。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入则孝都没做到,他的父亲临死前让他学礼,他违礼也是违抗他的父亲,也是违抗老师了。不孝亲,不尊师,没有孝,不能称为弟子!所以,孟懿子在这里问孔子什么是孝,怎么修,孔子答复「无违」。这个无违是不要违背礼,凡事依礼而行。因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如果离开礼了,哪里能够谈得到孝?

  在《论语》当中有不少人问孝,孔子答复因人而异。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毛病缺点也不同,孔老夫子因材施教,而且针对每个人的毛病习气来下药,对症下药。孟懿子的问题就是他违礼,他凌驾于国君之上,这就是严重的违礼。所以孔子告诉他「无违」,不要违背父亲的遗愿,要学礼,这就是孝道。当时樊迟在为孔子驾车,樊迟是孔子的弟子,名须,御就是驾车,「子告之曰」,就是孔子告诉樊迟。为什么要告诉樊迟?根据郑康成的批注说,孔子唯恐孟懿子不了解「无违」的意思,所以告诉樊迟这个事,然后引发樊迟的发问,使孔子能够有机会把这个意思开解出来,然后让樊迟把这个意思转告给孟懿子。

  这孔子教学很善巧。所以孔子告诉他,「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听了之后,自然就会问,何谓也?这什么意思,什么叫无违?孔子立刻就说了,「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生到死,对父母的尽孝,由始至终,这叫圆满。这个礼,礼是什么?一切的礼节,从广义上来讲,包括圣贤一切的教诲,古圣先王的成法,祖宗的成法,当然也涵盖国家的制度、法律规章、社会的道德、规约,都属于礼的范畴,我们都要遵循。

  在事亲方面,孝敬父母,对于礼要一丝不苟,要认真做到,不能够违礼。从对父母尽到了礼,进而扩展在工作当中,在人与人之间接触当中,都要依礼而行。真正像颜回做到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叫尽孝。你能如此尽孝,则能使天下归仁。所以孔子告诉他无违,意思深!也是直接指着孟懿子的痛处,他的毛病就在此地,他是僭礼。

  「生,事之以礼」,就是在父母在生的时候,为人子者以礼侍奉。整个《弟子规.入则孝》就教我们怎么侍奉父母,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开始,一直做到最后「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就是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一部《弟子规.入则孝》就是这三句话的诠释。

  这个死是讲父母去世的时候,以礼办理丧葬之事。葬礼,儒家非常重视。还有祭礼,祭礼是父母过世之后春秋祭祀,春秋,实在讲,我们看邢昺对《孝经》的注疏里面说的,就是一年四季都要祭祀。像我们现在刚刚过了清明节,这就是祭祀的日子。夏天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还有年尾的冬至节,这都是祭祀的日子,要祭之以诚心。所谓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葬之以礼,就是慎终。父母走的时候,我们要以礼葬之,尽自己的哀思,尽自己最后的孝道,追远就是祭祀。所以祭祀是一个孝道教育的活动,不是搞迷信,不是说我拜祖宗是求祖宗保佑,那是搞迷信。这个是什么?追忆祖先,表达孝思,饮水思源,知恩报恩,这样的人心多厚道!你看再久远的祖先我们都不要忘记他,这个心多厚道!对眼前的人,我们岂能不爱护?

  所以国家希望构建和谐社会,慎终追远,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要重视。很可惜,建国以来,我们还没有真正制定葬礼和祭礼。过去历朝历代,新的王朝一建立,首先制礼作乐,让人们生活有一套可以遵循的规矩,他就安定下来了,这就成为治世;如果没有礼、乐,像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那叫乱世。所以我们希望构建和谐,首先要把礼恢复,礼制。

  古圣先王治理天下,有五个境界,最高的以道治国。以道治国是无为而治,那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境界。谁?尧舜禹这些圣王,以道治国。他们自己修好了,不用去思考怎么治理国家,天下就大治。真正修身,修己以敬,自己以诚敬来修行,修己以敬,最后修己以安百姓,使百姓得安乐。尧舜之道,这是以道治国。第二个,以德治国。道失去了,道是不起心不动念,无为而治。现在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就得符合性德,以德治国。德是起心动念,但是它用得正,也可以。文王、武王,这是以德治国。再往下,以仁治国。仁爱的仁,仁政,孔子所提倡的。仁没有了,要以义治国,孟子所提倡的。道、德、仁、义,一个比一个这样往下顺下来。义没有了,得以礼治国,礼都没有了,那就要天下大乱!所以我们想要让人民安乐、幸福、和谐,最重要的恢复礼。而礼当中,最重要的几种,一个是婚礼,一个是丧礼,一个是祭礼。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用什么礼都需要制定,都需要教育。有了礼,才能可以说无违,不要违反礼。

  这个孝道,实际上它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孝经》上讲了三个层次,《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始于事亲,从孝敬父母开始,然后慢慢的提升。对父母亲尽孝,用同一个孝心事君,君是领导,过去君代表国家,国家是君主制度;现在是民主制度,人民就代表国家,所以事君就可以改换成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事君。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尽孝。终于立身,这个终是终极。以立身行道、成圣成贤,达到孝的圆满,孝的三层次,换句话说,把孝做到圆满就是圣人。

  蕅益大师在批注《论语》当中这章他是这样说的,「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违礼,即非孝矣」。所以我们要行孝,还是要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恢复性德,这叫克己复礼。你能克己复礼,你才能以礼事亲,违礼就不是孝。

  所以孔子教导孟懿子无违,就是教他克己复礼。为什么孟懿子他僭越礼?还是因为他自己自私自利,因为他有名闻利养的心,他有权利欲,这就不是克己了。不能克己,就不能复礼,就会违礼,就不是孝。哪怕你对自己的父母衣食奉养再好,但是还是违礼的话,也不是孝。《孝经》上讲的,如果你做出非礼之事,哪怕「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三牲之养,三牲是猪牛羊,养是供养,每天供养猪牛羊肉,丰盛的物质,但是做违礼之事,就是不孝。所以君子克己复礼,一丝不苟。因为他知道,有一丝毫违礼,就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我记得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刚才跟大家汇报了,因为生活非常的简单,很节俭,在第一年的时候,那年的寒假,我第一次回来,回来广州探亲。我买了不少的礼物,在广州供养自己父母和分给亲人。当时在离开美国之前就想到,这头发长了,要不要剪?头发长了,如果是在美国剪,剪一次得十二美元,最便宜的。要是回到广州剪,街头的理发铺,大概五块钱人民币。当时一块钱美金相当于八块多人民币,我当时学金融,这个帐算得很清楚。所以我就决定把头发留得长长的,回到国内再剪。结果买了机票,从学校路易斯安那州转机到达拉斯,再转机到洛杉矶,然后再转到香港,从香港坐直通车回广州。

  一九九七年的年初,回来跟母亲过春节。回来到了家门口拍门,母亲听到我拍门的声音,立刻赶出来开门,她已经等候多时了。一开门的时候,我一看到,我先给母亲鞠个躬,抬头一看,母亲从头到脚非常的整洁、大方,一看上去,眼睛都亮了。母亲把我请进家里,给我端了一杯热茶,高兴的跟我说,「茂森,我知道你今天回来,昨天我特别去理发铺烫了头发」。

  我这一听,心里就觉得非常内疚,为什么?你看做母亲的心,就跟做儿子的心不一样。做儿子的怎么想?这差价,哪贵哪便宜,我能够怎么样省钱,虽然省钱的目的不是坏事,省点钱也能多供养母亲。但是你要知道,一年多没回来见过面,就拿这个形象给母亲看?我这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头发又很长,到了家门口,简直像个小乞丐一样,让母亲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个印象,这是对父母的孝敬吗?

  母亲的心不一样,母亲为了让儿子看一个好形象,一年多没回来见面了,让他看到好形象,让儿子不要有后顾之忧。所以《孝经》上讲,「礼者,敬而已矣」。我自己反省对母亲就不够敬,敬意不足,所以就会有违礼的现象。虽然这是小小的一个礼违背了,但是不能够忽略。恶虽小,勿擅为,不积小恶,不足以败身。

  你看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没有这个观念,他们可以为了去会见异性的朋友打扮得很好看、很漂亮,花多少钱来整头发他都干。但是他回家看看父母有没有这种心?这就是对父母的尊敬,你能够以好的形象拿给父母看,这就是敬父母,这就是事之以礼。

  《孝经》上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假如妳是个女孩子,有个男孩子在追求妳,他对妳献殷勤,天天都是打扮得非常大方、整洁出现在妳的面前,帅小伙,天天给妳献花,供养妳。这个是不是真可靠?未必。妳得看看他对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态度,他有没有能够天天给他父母献花?有没有天天殷勤供养他的父母?如果对父母不能这样,对妳这样,那妳也得打个问号,他为啥要对妳这样,有什么企图?大概是妳可能长得比较好看,或者是妳的条件比较好,他是有所图的,他是为了利,不是为了义。不爱他的父母而爱妳,叫悖德,违背道德;不敬他的父母而敬妳,那是悖礼,一个悖德、悖礼的人,妳敢嫁给他?所以选择配偶找对象,你第一个得看入则孝。孔子找学生也是看入则孝,找什么人交朋友也好,招员工也好,首先看他的德行。德行之根本就在于孝道,就从他是不是能够事亲尽礼来看。所以我自己深刻反省,对父母亲哪怕是最小的一些小节都不可以违礼。因为违礼就是不敬,而不敬必定会违礼,礼者敬而已矣。

  所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别看孔子只说了这三句话,非常简单,根据江谦先生的批注,他对蕅益大师的《四书解》做了个补注。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佛家净土宗大德,第九祖,开悟之人。江谦先生是民国的大教育家,他的补注说,「一部《孝经》,三言尽之」。这三言就是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概括了整部《孝经》,《孝经》就是这三句话的展开。而《孝经》正是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门。

  《弟子规》更是孝经的落实。《弟子规.入则孝》,它就是《孝经》里面的一段话的展开。哪一段话?在《孝经.纪孝行章第十》里面,第十章讲孝行,主要是讲怎么事亲、怎么孝敬父母。这段《孝经》经文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所以事亲,怎么孝敬父母,《孝经》里面就讲了这五方面。这五方面你仔细看一看,就是这三句话。

  「生,事之以礼」,这就讲什么?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居则致其敬」是孝子居住在家里,做父母的跟儿女在一起,儿女对父母要致敬,要尊敬,尽心竭力的孝养,不仅是养父母之身,得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才是敬父母。「养则致其乐」,养他的心,让他满意,让他欢喜。「病则致其忧」,父母有病了,儿女守候床前,为父母煎药,服侍父母。就像《弟子规》上讲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者致其哀」,这就是《论语》当中讲的「死,葬之以礼」。这个礼的本质是尽哀思,不是只做个形式,你披麻戴孝,做个形式,但是没有尽其哀,那是依然不孝。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导,说兄弟两人对他老母亲不能孝养,你推给我,我推给你,谁都不肯去养自己的母亲。母亲年纪很大了,兄弟俩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做生意的,家庭也不算差,但是谁都不肯去养母亲,最后每人决定一个月好像给母亲五十块钱人民币。这经过两家激烈的争论之后,最后决定每个人分担五十块钱,最后他母亲饿死了。饿死之后,这兄弟俩人就讲排场,花了五千块钱人民币办丧礼。大鱼大肉的放在母亲的灵堂那里,这叫尽孝吗?这个没有真正的孝心,只做个样子给别人看,这叫卖孝,装模作样的,这就不是礼了,这就是违礼。虽然形式上做到跟礼好像都符合,但是心上不符合,失去了礼的本质。

  「祭则致其严」,严是庄严,祭祀尽其庄严肃穆,不一定要搞排场,但是要尽到自己的真诚、恭敬、庄严的思念,这就是祭之以礼。这「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五者都做到了,你才能够事亲做到了。这五者都有一个「致」字,「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者致其哀,祭者致其严」,这个「致」是什么?尽心尽力的意思。如果事亲不能尽心尽力,都不能叫尽孝,孝是论心。所以这《论语》当中孔子说的三种,三个话,「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概括了《孝经.纪孝行章》,如何事亲。

  把《弟子规.入则孝》一展开,也就是事亲五致。你看我们对照对照《弟子规.入则孝》,「居则致其敬」里面就包括什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是教你怎么对父母致敬,这就是事之以礼。「养则致其乐」,对父母怎么样让他能够生活快乐,能够得到满意舒适的生活?底下讲「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一直下来到最后,「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都是养则致其乐。第三「病则致其忧」,「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就是病则致其忧的开解。

  底下葬之以礼,就是「丧则致其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之以礼,就是「祭则致其诚」,就讲「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你看一部《弟子规.入则孝》,不外乎就是《孝经》事亲五致的展开,也不外乎是孔子所说的「无违」两个字的展开。

  所以,《论语》跟《弟子规》是联系的非常密切。刚才讲到的孝亲,要养亲之身、养亲之心、养亲之志。父母的志向我们要孝养,这也是要无违。我记得我的母亲在我十九岁的时候,我刚上大学,她给我写了一个生日贺卡,给我规画了人生道路,我先把这个贺卡跟大家分享。

  「茂森儿,祝贺你十九岁青春的年华,这是你迈进大学的第一个生日。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它的价值,这就是青春和健康。希望你做一个智者,身置庐山之中而知庐山之美。你已经成年。今天和你谈谈我对你人生的总体策划,假如环境没有意外,你的道路是,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争取到当今世界发达的国家学习和工作。成家要晚,立业在先,遵循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养方面,克服浮躁,一心不乱,增加自控能力,宁静致远,行中庸之道。三十岁前,学习,积累,打基础;三十岁至五十五岁,成家立业,干一番事业;五十五岁后收心,总结人生,修持往生之道。这样,当你回顾往事的时候,可以**的说,我活着的时候很充实,离去的时候很恬静。永远爱你的母亲。于一九九二年五月。」

  这是十九年前,我母亲给我的贺卡,我当时十九岁,今年三十八岁。回顾十九年走过的人生路,我也可以欣慰的说,母亲对我的很多愿望,我都实现了。当然还有很多愿望,我还在努力,譬如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圣贤的志向,一生都要去奉行。用孔子的话说,无违,要依教奉行。我舅父在我三十岁的时候给我写的一个生日贺卡当中说到,茂森,你没有什么优点,唯有一条就是听话。你能听母亲的话,能够听老师的话,你能够老实、听话、真干,你做到无违的话,那你才能够叫尽孝。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集)  2011/4/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5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讲到「入则孝」这一部分。「入则孝」的总纲可以用《论语》夫子讲的一段话来说明,就是昨天我们提到的「孟懿子问孝」。后来樊迟又接着问是怎么行孝,夫子说「无违」。怎么无违?夫子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三句可以说是《弟子规.入则孝》部分的总纲领。《孝经》上说的事亲五致,「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这是「生,事之以礼」;「丧则致其哀」是指「死,葬之以礼」;「祭则致其严」是「祭之以礼」。《弟子规》正是这三句的开解。

  我们首先来讲「居则致其敬」,如何对父母恭敬。在《论语.为政第二》当中有这么一段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言偃,他在这里问如何行孝。孔老夫子没有一开始就回答他,而是从反面来说明。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这个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解释,是「饮食供奉也」,就是只是用饮食、物质上的供养。孔老夫子这个话好像就是对今天的人说的。他说「今之孝者」,今天的人以为行孝就是用饮食、物质来供奉父母,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像在几年前,广州日报曾经做了一个调查,在母亲节前夕,记者采访了一些母亲以及他们的儿女,多半都是些有钱人,企业家、高薪阶层。记者先问这些儿女说,「母亲节快到了,你们要如何对母亲尽孝?」这些人很多都是这样回答的,「我要多赚钱,将来能够买好房子、买车供养我的母亲」。然后记者又去问这些母亲,「妳想妳的儿女怎么样孝敬您?」这些母亲没有一个说希望得到名车、洋房,反而很多是这么说的,「我就希望我那个儿子别太忙了,这个周末能够陪我吃顿饭就不错了!」你看看,儿女有没有想到母亲的需要?

  如果以为就是拿物质上的供养就算是尽孝了,孔老夫子在此地说得很不客气,他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犬马就是狗、马这些畜生,养畜生也叫养。如果养畜生跟养父母是一样的话,那怎么能够叫孝?所以「不敬,何以别乎?」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于对父母有敬意。所以「不敬,何以别乎?」不尊敬父母,而只是物质上的供养,那跟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

  在《朱子集注》上有这样一段评论,「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朱熹朱夫子在这说,人畜犬马你都可以养,那养父母如果没有尊敬心,「敬不至」,就是没有尊敬心,尊敬心没到位,则「养犬马者何异?」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不同了。所以孔老夫子这句话讲得很重,点出不敬之罪很大,如果把养父母当作养犬马那样,那叫大不敬,岂能说是尽孝?所以这是孔老夫子深深的警醒我们。

  怎么才能够叫对父母「致敬」?你要是能做到《弟子规.入则孝》前八句,就叫对父母致敬。所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八句就是具体落实「居则致其敬」。真正对父母有恭敬心,念念都想到父母,能够跟父母心心相印,至诚感通。

  「二十四孝」里面有孔老夫子的一个弟子,叫曾子,曾参。曾参是孝子,孔老夫子的《孝经》就是借着他为对象写出来的。他做「父母呼,应勿缓」可以说做到了究竟。《二十四孝》上记载他,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家里贫穷,天天得上山砍柴。他母亲一个人在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他母亲不认识,是曾子的朋友。母亲在家里也不知道怎么招待,所以一下就有点着急。没有办法了,就想了一个办法,母亲咬自己的指头。结果十指连心,一咬指头,心痛了。谁的心痛?曾子在山上感觉到心痛了。曾子不知道家里发生什么事,赶紧就回家。一回家才发现,原来是来了朋友。母亲跟他讲,「我不知道怎么来呼唤你,只好咬自己的指头了」。你看看,「父母呼,应勿缓」,不是用语言呼,隔得这么远,用语言也呼不来,咬自己的手指,让曾子得到感应。如果不是曾子纯孝之心,何以有这样的感通?

  有些人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太神奇了?不可能的!实际上现代人因为迷失自性太久了,迷得太深了,所以他觉得这个不可能。其实这个是人人本有的本能,每个人都有,不仅能够跟自己父母感通,可以跟宇宙一切万物感通。所以《孝经》上讲,孝到了极处,可以「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只是因为我们现在迷得太深,不要说父母咬手指我们感通不了,现在你看孩子在外面玩,有一个女孩,她晚上跟朋友一起到KTV歌舞厅唱歌跳舞,搞到深夜都不回家。回到家,打开电话,才看到,原来她的父亲给她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是未接电话。回到家里父亲都在等着,非常焦虑,不知道女儿在外面发生什么事,打电话也不听。你看现在人跟曾子比起来,那差得十万八千里,人家曾子的母亲不用手机,就咬手指,曾子就能唤回来;现在人打爆手机了,他都不肯回来,这个感通的能力已经丧失殆尽了。「父母呼,应勿缓」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就是因为被物欲所迷。所以儒家《大学》里面教我们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物欲是障蔽自性的东西,因为有它,所以我们的自性性德不能够显露。因此朱子也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欲望太浓,孝心也就没有了,只有把物欲格除了,良知才能现前。这叫「致知」,格物欲,致良知。不仅父母对我们眼前这些事情的呼唤,我们要「应勿缓」,父母对我们的指令要「行勿懒」;引申开来,父母对我们的一切的愿望,只要是好的、善的愿望,我们都要努力去实现,养父母之志,这叫做「应勿缓,行勿懒」。

  我记得我的母亲,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鼓励我将来出国留学拿博士学位。因为我的外公过去曾经是大学的教授,所以我母亲很希望我也能做一个教授,希望我读完博士能够在大学教书,在世间取得一定的成绩。昨天跟大家汇报了,在大学期间和在美国留学的期间,就努力的完成学业,提早在四年当中完成了硕士、博士的所有课程,后来毕业了就在大学里教书。之后在美国教了四年,美国政府还给我杰出教授与研究人才的绿卡。但是后来我的老师希望我到澳洲去,在澳洲协助他一起推动圣贤的教育以及宗教和谐,所以我就放弃了美国,放弃了美国大学高薪的职位,到了澳洲,在澳洲昆士兰大学任教。结果第三年,大学就破格提升我做副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并且给我终身教职。当我拿到终身教职的时候,可以说母亲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可是在那一年母亲给我写了一个生日贺卡,又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贺卡是这样写的:「茂森儿,做母亲的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希望儿子做君子、做圣贤,你能满我的愿吗?」母亲不仅是希望儿子做教授了,要做君子、要做圣贤。「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那也得再接再厉。怎么做圣贤?我在之后我母亲生日的时候,我写给母亲的贺卡当中回答了母亲的问题。我的贺卡这样写到:

  「亲爱的妈妈,韶光飞逝,妈妈已到了耳顺之年。而您教养儿子已三十多个寒暑,我在这三十多个寒暑中,愈来愈体会到,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母爱,能在寒冬中为儿女带来温暖,在酷暑中带来清凉……您对我三十多年的养育中,含辛茹苦,毫无保留,不求回报。所以古德教导我们孝养父母,说『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父母恩德无边,而『孝亲乃天地第一德』。《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因此,大孝者应以德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目前世界圣教衰危,天灾人祸频繁。我们庆幸得蒙恩师教诲,得遇正法,获益无穷。我愿继承恩师之志,为挽救世运人心,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努力修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尽形寿为人演说圣贤之道,弘法利生,以报父母、恩师、天地、祖先、古圣先贤之德。」

  母亲接到我这封贺卡,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母亲跟我有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觉悟,就是希望能够将中华传统圣贤教育弘遍全世界。只有把圣贤教育弘扬开来,才能够令世界和谐。我们母子虽然是一介平民老百姓,可是古人讲,「位卑不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为一个平民老百姓,都要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为和谐世界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因此母亲这样对我说,「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就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我支持儿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

  所以母亲支持我、鼓励我。我于是就决定向我的大学提出了辞职,舍弃了终身的教职,重新做一名圣贤教育的学生,跟随恩师来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儒释道的教育。并且自二OO七年一月份开始,就开始学习每天讲课,到现在头尾已经五年了,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这样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因为中国的孔孟学说讲究的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讲究的是「真诚慈悲」。现在的社会最缺乏这些东西,所以有种种的乱象,人们为了自私自利的企图,可以造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国家也是如此,像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意出兵去征服小国。人心不仁义了,没有忠恕、没有真诚、没有慈悲,自然就招感天灾人祸。孔老夫子跟颜回说,如何使天下归仁?你自己从「克己复礼」开始做起。你自己克己复礼了,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回归到性德了,自然依礼而行,然后你去教化社会的大众,必能够使天下归仁。所以我就抱着这一种梦想走上了圣贤教育之路。这是我母亲的愿望,也是我恩师的愿望。「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别看这简单的几句话,可是你要真做到,也可以成为圣贤。

  实在讲,「父母呼」,难道就是指我们眼前的父母?这个「父母」是代表,其实老师呼,我们要不要应勿缓?你出去工作的时候,领导呼,你要不要应勿缓?社会大众现在的需要,大众呼,你要不要应勿缓?乃至现在地球这么多的灾难,地球母亲也在呼唤,呼唤我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不要再人为的去改变大自然,不要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去滥杀生物了,这些都是众生呼唤,我们也要应勿缓。真正的「应」最好方式,就是推动圣贤教育。真正的行,行勿懒,这个行也是从自己自身上落实圣贤的教导,然后把这个圣贤教育弘扬开来,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我们在这种修学上不能懒,要精进,要勇猛。只要你真正去做,圣贤的境界你这一生决定能达得到。

  圣贤的境界离我们遥远吗?你看在《论语.述而第七篇》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仁的境界就是圣贤的境界。前面我们有汇报过,仁是二人,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自己以外的一切众生。这二者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能够归一了,这就是仁。所以仁字,人字旁一个二,合成一体。如果你把这个本来一体的境界一分为二,搞人我的对立,甚至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那就破坏了仁的境界,那就不仁了。

  仁的境界,难不难得到?仁远乎哉?不远,就在你眼前。说句老实话,本来就是仁的境界,这个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就是因为我们迷失了本性,生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才把这个一体的境界隔离开来。因此要回归仁的境界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欲」就是我的念头,我这个念头,第一,觉悟了,认识到了宇宙本来一体,这是觉悟。觉悟之后要修行,修行是什么?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你能放下自私自利了,就叫我欲仁。那你觉悟了,你放下了,立刻斯仁至矣,仁的境界就在眼前,它没有变化,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够觉悟,能不能够放下自私自利。

  所以《弟子规》头八句讲起来要用很多的时间,因为它的境界也可以说是无限的深广。真正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他成圣贤有余了。谁是真正的父母?在相上讲,一切圣贤人都是我们的父母,圣贤人的呼唤,圣贤人的教诲,我们要应勿缓,我们要依教奉行。在理上讲,圣贤人都是证得自性的人,实在是「自性呼,应勿缓」,我们要回归自性。你能回归自性,你就成为圣人了。回归自性不是说你从外面得到什么,只是要你放下原来没有的这些妄想习气。哪些习气?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这些习气本来没有,现在你把它放下就行。它们好像乌云障蔽着太阳,不是说阴天没有太阳,其实在阴天太阳都出来,还是高挂在空中。那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就是被乌云挡住了,你能够把乌云拨开,就能见到太阳了。我们的妄想、烦恼、习气就是乌云,把这些拨开、去除了,自性的太阳就现前。所以说《弟子规》不能把它看成是简单的童蒙教材,虽然它是从小就要念的,从小就要做的,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的认识不断的提升,我们发现《弟子规》也是一部可以终身奉行的修身宝典,它跟《论语》不二。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新时代了,孩子如果还学传统文化,变得太老实、太善良了,会不会将来长大了在社会上受人欺负?俗话也讲,「好马被人骑,好人被人欺」,你学了《弟子规》做好人,被人欺负怎么办?其实这是一种误导,真正的好人,其实不会被人欺负,反而被人尊重。我就是在传统文化教育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自小到大好像很少被人欺负过,倒是很多人挺尊重我的。反过来,如果不学习传统文化,不听话、不老实,反而会出现很多的危险。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十多年前,有一个中学生,跟孩子们有个约会,同班同学约会一起去玩乐,搞party,大家喝酒。结果那个礼拜六,他母亲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带这个孩子去澡堂洗澡。北方人都是喜欢到澡堂,可是这个孩子已经跟同学们约好了,那一天要去party。他妈妈又叫他去,他觉得很为难,这边是母亲的呼唤,我是不是能够应勿缓?可是那边又很想跟这些孩子们一起玩乐,毕竟是同年人,大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是他还是比较有孝心,最后还是决定放弃玩乐的机会,跟他母亲一起,陪他母亲去澡堂。这是个男孩子。结果那天之后,他回到学校就听到,原来他的同学们在那天party的时候出事了。出什么事?原来那些男同学、女同学在一起,他们喝酒,喝得醉醺醺的,结果男同学就奸污了女同学。后来这个事情被派出所追查,把那几位男同学都抓起来,关进了少年劳教所,一关就是关了十多年,情节很严重。结果他自己也非常庆幸,这个孩子跟他母亲去澡堂,就没有到这个party去,自己很庆幸,而且想想都后怕,如果自己那天去了,也跟着喝酒,那肯定也是闹出事来,说不定自己也就被关到劳教所里头了。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后来出来工作,一路都非常顺利。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看到了以前同班的同学,那几个犯了罪的,后来从劳教所里出来,但是因为已经错过了学习机会,没有完成学业,也没有什么工作,一天到晚就是这样无所事事在混日子,看到了他这位很有出息的同学,大家都很羡慕,但又不好意思跟他说话。结果这个同学看了之后非常感慨,当年幸亏听了他母亲的话,父母呼唤他,他应勿缓,他行勿懒,才避免了自己的灾难。

  所以一个听话、老实的孩子,听父母的话,其实往往无形中就得到很多益处。我自己思惟从小到大,还算是听话的孩子。其实听话对父母未必有什么好处,可是自己得到的好处就大了。可能无形中避免了许许多多的灾难和危险,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在父母的福德庇荫下很顺利的过关了。所以我们能够顺利的成长,真的要感谢自己的父母。

  有的人说,中西方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教人顺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没有任何的个性,是不是会扼杀少年儿童的创造力?西方教育很崇尚个人的那种思惟,培养孩子从小就培养他的创造力、他的独立性,我们用《弟子规》来教育孩子,是不是在扼杀孩子的人格?你看现在西方,在美国引起了一场争论,关于虎妈的争论,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一个报导,是讲一个华裔的女教授,她培养自己的女儿学小提琴,用高压的政策,让她的女儿非常的听话。当然完全用高压的政策来培养孩子学一门技艺,这并不是古圣先贤所主张的。因为技艺只是枝末,根本在德行,应该从德行这个根本上开始培养。西方的教育,因为我曾经在西方世界也住过不少年,在美国待过八年,在澳洲待过四年,我非常了解,尤其是美国,孩子从小他就有一种个人主义的倾向,所以什么他都会为自己想,很少去考虑别人。

  现在这些西方的教育理念传到中国,也多多少少对中国人有了影响。我们中国人也逐渐淡忘了老祖宗的教学理念,就想着用功利的思想来培养孩子。其实这种思想我们随处可见。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一个街头,也许你会看到这么一幕,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只有三四岁大,儿子在地上打滚,玩,不肯回家,母亲在叫他回家吃饭了,但是小孩子在地上继续玩,对他母亲的呼唤置之不理。结果母亲叫得没法子了,就想出了一条妙计,从她的口袋里摸出了一件法宝,什么法宝?是一块很漂亮的巧克力糖,她用这个巧克力糖在这孩子面前扬了一下,立刻就吸引她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眼睛就紧紧盯着这巧克力糖,于是母亲做了一个很奇妙的动作,拿这个巧克力糖在他面前慢慢的拉起来,结果这孩子也就一下子跟着把身子直立起来了。这一幕让我们想到好像马戏团训练野兽的那种方式。然后他妈妈就问,「孩子,你要不要吃巧克力糖?」这个孩子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要吃巧克力糖,那你就跟着我回家吃饭」,说着就往前走,孩子就乖乖的跟着母亲后头走。

  我想这种情景大概很多地方随时可以见到。但是很多人看了这幕情景,也许没有留意、没有深思这意味着什么。你看这个孩子只有三四岁大,他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叫唤他回家吃饭,他竟然置之不理;可是当这个巧克力糖一出现的时候,他就服服贴贴的听这巧克力糖的摆布。现在只有三四岁大,糖果呼,就应勿缓了。在他的心目中,他母亲的比重竟然没有一个糖果重。那么等到他慢慢的长大,他上了小学,可能一个巧克力糖对他已经无济于事了,这个时候也许他母亲要他做什么,必须要给他一个更高价的东西,譬如说一部手机,他才会动,手机呼,应勿缓。等到上了中学,他觉得手机已经不行了,不足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可能要给他买一部手提电脑,才能够动弹。等上了大学,手提电脑都不管用了,或许母亲只能花钱买部小汽车给他,才能够让他做事情。

  这个孩子就在这样功利主义思想的教育下成长,他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的人?心里完全没有孝敬父母的观念。没有孝敬父母的观念,他出来工作,怎能能够尊重领导,怎么能够忠于职守,怎么能够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这种人很可能将来在高名厚利的诱惑之下,会做出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很多的高官贪污受贿、堕落,或者是在美色之前失足,本来是很有出息的人,但是在这些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欲望的勾引之下就堕落。其实他堕落是有个源头的,你去细细想想,他的源头在哪里?从小,母亲的教育理念错误,所以导致孩子长大之后变成唯利是图。所以想想,现在西方的功利主义教育理念,跟中华古老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哪个更好?是「父母呼,应勿缓」好,还是这些「功利呼,应勿缓」好?我们细细想想,不难得到证明。

  所以古圣先贤教我们,先在孝道上扎根。夫子讲,孝,最重要的是敬。由心里头对自己的父母真正有一种敬意、有一种感恩,常常怀着这样的心情,他自然就能够做正人君子。一个人有诚敬心,他在这个社会上是无往而不利。古德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凡是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他都是对这个事业有诚敬。而诚敬心的培养都是从家里开始,从小开始对父母有诚敬心,慢慢形成了诚敬的理念,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用这颗诚敬心。诚敬到极处的时候,他也能够成圣成贤。所以由对父母的诚敬,扩展到对人民、对一切事业的诚敬,敬事而爱民,这就是君子。

  我记得我出国留学的时候,在我的博士导师指导之下学习和做研究。我的导师是一位很敬业的人,他一个人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了他的那个学院所有其它老师论文的总和。他自己也很忙,所以我做他的助理研究就非常的辛苦。一般他的助理研究的工作,同学们都不爱干,因为他要求很严格,工作量很大,只有我自己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我勇于承受这样的挑战。他对人的要求严格在哪里?我举一个例子,像我每个礼拜规定是为他工作二十个小时,做一些数据的整理、搜集工作。一般来讲,我们接到工作之后,首先问他,您这个工作什么时候完成?他总是这样回答,「我昨天就要了」。换句话说,交代给你的时候已经晚了,你就不要再问了,赶紧去做。他的工作量,每周二十小时是完不成的。一开始我要用四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结果我就老老实实的用四十个小时去做。后来,慢慢熟能生巧,我三十个小时就能完成了,到后来我二十个小时就能完成。一直到最后,我能十个小时完成他一个礼拜所有的工作量。所以有多余的时间,我就跟他一起合作做研究、写论文,在我博士毕业前就已经发表了八篇论文,这对我后来在学术领域上的成长是大有裨益。

  所以感觉到其实你能够诚敬的工作,得益的还是自己。这种理念,实际上从小母亲就培养,培养自己能够忍辱负重,能够接受严格的指导。我记得我在幼儿园,是我母亲告诉我的,我都淡忘了。我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因为母亲送我在幼儿园全托,礼拜一送我去,礼拜六才把我接回家,中间六天在幼儿园度过。每个礼拜一,我母亲就拉着我的小手,要翻过一座小山,走四十分钟的路程到幼儿园。我母亲让我自己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一个礼拜用的书本、用品、衣物等等,书包比较大,我是孩子,个头小,走这么长的路,所以路上遇到我母亲的一个朋友,她看见了,不忍心,就批评我母亲说,「妳怎么能够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这么大书包,走这么远的路?」我母亲一看,这教育理念不一样,也不要辩论了,就在她面前从我的身上把书包接过来,然后等那个人走了以后,又把这书包还给我,让我继续背。所以从小我就炼就了好身体,小腿就特别粗,练出来了。不仅炼好了身体,也炼出了负重的心态和能力,到最后在美国留学读书的时候,这种心态管用。「父母命,行勿懒」,其实最后得益的还是自己。

  「居则致其敬」,这一节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集)  2011/4/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6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弟子规.入则孝》的前八句,属于事亲当中的「居则致其敬」,底下我们来讲「养则致其乐」。这是《弟子规》当中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一直往后,到「悦复谏」为止,「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这样的经文,是在「为政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是子夏问如何行孝,孔老夫子答了两个字,叫「色难」。什么叫色难?根据《朱熹集注》当中的解释说,「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这个色就是讲脸色,在奉侍父母的时候,惟色为难,色能够做到和悦,和颜悦色,这是最难的。

  底下孔老夫子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事,弟子服其劳」。这个「弟子」是对老师而言,弟子对老师其实是就像儿子对父母一样,要做到尊重奉养。孔子对子夏这样讲,因为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大概子夏也能够做到「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需要的时候,有事情要弟子帮忙的时候,弟子能够代劳,为老师服务。「有酒食,先生馔」,有饮食可以先让老师享用。「曾是以为孝乎?」只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说上孝吗?这是个反问,实际上不能算是孝。为什么?因为只是在外形上能做到「服劳」,能够供养,但是没有真正内心当中的尊重、恭敬和外形颜色上的和悦,这不能算是孝,所以孔子说「色难」。有和颜悦色是孝心的表现,这是最不容易的。因此孝养不光只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要养父母之心。对老师如此,对父母更要和颜悦色来侍奉,这才叫孝。所以古人讲究尊师重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在家能够孝事父母,在学校才能够奉事师长。如果没有孝道了,就不可能有师道。

  蕅益大师在批注这章经文时这样说到,「根于心而生于色。孝在心,而不独在事也」,所以孝重在心地。虽然在外表上能够服其劳,能够酒食供养父母、供养老师,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从心地上生起敬爱父母、老师的心,不能叫做孝,孝是植根于心。有了这样的心,自然有这样的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它是内心自然的表现。内心有对父母深爱之意,自然就有一股和气,这样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绝对不会跟父母吵架、闹矛盾,更不会顶嘴,更不会说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他自然有和气,有和气自然有悦色,他的行为举止在他父母面前非常和顺,而且对父母总是笑容可掬,这叫悦色婉容。这样的奉养才叫做孝敬,才养父母之心,「养则致其乐」。所以孝是重在心地,不能光看事上,事不能没有,但是心更重要。

  《弟子规》上对应的经句,说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都是讲的事,冬天能够给父母以温暖,夏天给父母以清凉。这是在汉朝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叫黄香温凊。汉朝的一位大学者黄香,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孝敬父母,他是江夏人,家里生活比较艰苦。在他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去世了,他非常悲伤,于是立志对他的父亲要尽孝。对他父亲,虽然他自己很小,但是非常成熟,处处都想到父亲,那真是关怀备至。在炎炎的夏日,他就给父亲下好蚊帐,然后在父亲休息的时候,他在旁边搧扇子。过去没有电风扇,他只能拿着扇子给父亲搧搧扇子,让父亲能够在清凉当中入睡。如果有蚊子的时候,就用扇子把这蚊子搧开。到了寒冷的冬天,过去没有暖气,也没有电热褥,所以小黄香就先到父亲的被窝里面用自己的体温把被窝温暖了,让父亲睡觉的时候在暖和的被窝里面安然入睡。所以当时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京城,大家都给他这样的称谓,叫「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赞叹这位大孝子。

  黄香做到「冬则温,夏则凊」,这个动作其实也并不难做,难是难在他有这种至孝的心,对父母能够关怀备至。他不是只是为了做一个表面的样子,他是由衷的要这么做的。这些事情,当然到现在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做。譬如说,冬天我们不一定要用身体来暖和被窝了,可以事先买好电热褥,插好电。电热褥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就插上电,因为它暖得比较慢。一小时之后,整个被窝都暖了,然后请父母入睡的时候,你要把电热褥插头要拔掉,不要带着电睡,否则对身体就会产生辐射,就不好。你看这也是小节。夏天,现在有空调了,如果实在很炎热,可以事先把空调打开。打开之后整个房间都凉下来了,让父母进入房间休息,最好能够把空调也关上,就趁着这股凉气,让父母一觉睡到天亮。如果是晚上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睡觉,那身体会出现毛病。所以现在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这个精神是一样的,就是让父母能够安适。真正有这样孝心的人,处处就能想到父母,让父母身心都得到安乐。「晨则省,昏则定」也是,早上去给父母问安,帮父母迭被子。晚上父母要休息的时候,也是可以陪着父母说会儿话,让父母心情能够安定,安定的心情入睡,睡眠的质量会好,这都是孝养。实在讲,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是我们的行孝之处。只要真有这个孝心,真能用和颜悦色来安慰父母,这就叫尽孝。

  我的母亲对自己的父母就非常的孝敬。记得在文革的年代,那个时候因为我的外公在大学里教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家庭出身不好,所以就受到冲击。在那个非常困难的日子里,我的母亲始终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度患难。当时我的外公工资被冻结了,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因为我的外婆没有收入,是在家里的家庭妇女。我外公当时他们住在广州,就被调到广东北部粤北山区去劳动,并且接受审查。我的姥姥年纪也大,她就不能够常常去看望公公,过去没有像现在的高速公路,去一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的舅父还有我的姨妈都在外省工作,也不能够常常回来看望公公。所以我的母亲就常常带着衣服、带着食品走很远的路,到山区去慰问那里的父亲。之后文革结束了,我母亲又积极的设法为我公公落实政策,一直到了北京,因为我公公是在教育部门,所以我母亲找到教育部部长,去跟他要求,陈述理由,递交报告,最终为我外公问题平反了,使我的外公能够重返大学教书。就在那一段文革当中,政治压力很大,经济生活又很困难的日子里,我母亲就始终跟我的姥姥在一起,照顾我的姥姥。事后我姥姥提起这段往事,总是对我深情的说,「你妈妈是跟我一同共过患难的」。我想,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对那一段的历史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文革结束以后,家里重新能够团聚了。

  在一九七九年,正是改革开放的那年,我的姥姥生日,我母亲写了一篇长诗,叫「献给亲爱的妈妈」,奉献给我的姥姥,对我姥姥赞叹、感恩和祝福。我想把这首长诗读出来跟大家分享,那年是我姥姥六十九岁的生日。「哪一朵葵花不向着太阳?哪一个孩子不热爱自己的娘?亲爱的妈妈,一个幸福的家庭,您是舵手,有了您,爸爸才有成就;有了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姐姐才能上大学;有了您,我的户口才能从农村转回城。您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你是我们成功的后盾,您是大北路之家的砥柱栋梁!亲爱的妈妈,您的性格就是:永远给予,不求报酬。您的爱,像大海那么深广。而我们回敬的,却是一滴水啊!您给予我们生命、学识和财富,您给予我们温暖、快乐和幸福。我们说上帝,就是指您,亲爱的妈妈!我们说您,就是指降福于我们的上帝!小女良玉敬呈,一九七九年正月。」

  我的母亲对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孝敬,常常想着让自己的父母开心,即使是在困难的时期都能够振作的生活,走出黑暗。她对于母亲这样的欣赏、感恩和赞美,我做为一个孩子在身旁自然也就学到了。所以我也是常常逢年过节的时候、母亲生日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母亲写下感恩和赞美的诗词,这所谓上行而下效。所以父母教导孩子孝敬父母,怎么教?最重要的是身教。

  在《论语》第十三篇,「子路第十三」,孔老夫子就有这样一段话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父母的你自己行得正,孩子自然就能够学到,你不用给他下命令,他自然就实行。实际上父母对儿女是这样,那老师对学生不也一样吗?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领导对员工不也是一样吗?我们希望下面的人能够执行自己的旨意、命令,最重要自己要做得正。如果自己不正,「虽令不从」,下达的命令,儿女、下属都不会听从。就像我母亲,如果她自己不是以身作则孝敬父母,她要求我每年母亲节或者她的生日给她写一个贺卡、写个赞美诗词,我恐怕也写不出来,「虽令不从」。她从来没有要我这样写过,都是我自己自愿自发的,从心里、内心深处由衷的感恩母亲,自然就会写出那些真挚的话。一九九二年,当时我十九岁,我在母亲节的时候,给我母亲写了一首比较长的赞美诗,写在一个贺卡上,奉献给我母亲。我想在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

  「亲爱的妈妈,母亲节快乐!您和爸爸的爱,长出了我的胚胎,一团模糊不清的心肉,损耗了您的生命精华、窈窕青春。才有了嘴巴、耳朵、眼睛,创造未来的大脑和胸怀。您以痛苦的受难和乳血,使我从无到有,庄严存在!您教我呀呀学语,您教我认识世界,走第一步路,念第一个字,读第一首诗……您凭着伟大的母爱与超人的远见,在我很小时就开始了对我的教育。您把我送到幼儿园全托,以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您在家里的门板上教会了我唐诗宋词,ABCD。您手把手教我写毛笔字。您是我人生启蒙的第一个教师啊!您循序渐进,诲人不倦,把一个淘气顽童教养大。您孜孜不倦辅导我升中考试,使我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市一流中学——华师附中。您犹如一位向导,带着我走上了光明之路……我上了大学之后,您对我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您为我规画一生的道路,给我讲如何处理人际和社会关系,提高我的综合素质,为我做留学的准备……您用心良苦,望子成龙。从衣食住行到书本用具,处处都有您慷慨的给予。您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儿子很多很多,这,全是基于您无私圣洁的爱!如今孩儿的翅膀逐渐硬朗,羽毛逐渐丰满,然而饮水思源,我一切的一切,哪一点没有您的关心、爱护、劳动、智慧、教育和启迪?您是母亲中的典范,是我心目中永恒不灭的星斗!在母亲节之际,我要深情的说一声:谢谢您,亲爱的妈妈!儿茂森叩敬,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号。」

  在我们的家庭当中,这是我们家庭文化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我们母子之间经常有心灵的沟通。每到节日或者是彼此的生日,我们都会写上祝福的贺卡,互相的劝勉,这是促进母子之间感情交流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所以我自小到大,就觉得跟我的母亲在一起没有任何的障碍或者是说代沟。我母亲曾经这样说,她是亦母、亦师、亦友,也就是说,她也做母亲,也做老师,也做朋友。对我来说,她是母亲关怀我,又是老师教导我,又是朋友帮助我、勉励我。所以母子之间感情没有任何的隔阂。「养则致其乐」,让母亲真正的欢心,成为了我自己的一个习惯。如果说见到母亲心里不高兴的时候,自己内心里面都会觉得是一种压力,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帮助母亲疏导,从调整自己开始让母亲能够愉快。在这种心里变成习惯的时候,实际上待人处事接物很容易就达到和谐。所以我从小到大很少说跟人闹矛盾的,一般很少有什么冲突、互相之间不和的,这很少。所以真正要达到和谐,必须从孝亲开始。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要齐,就是家庭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了,世界才有可能和谐。所以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的目标。从哪做起?从自己家庭和谐开始。而家庭的和谐,是以修身为本。修身,从哪里修起?从孝悌开始,对自己的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深爱婉容,这自然就形成感格天地的和气。人有了这股和气,到哪里都能够吉祥如意。为什么?因为你有这股和气,跟任何人都能够和睦相处,自然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在家是靠父母,在外得靠朋友,朋友之间一定要和睦才能共事。所以要能够修身修好了,家能够齐了,才能够谈到帮助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我自小到大,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好像都是在我母亲的指导之下成长的,自己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头脑都很单纯。像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希望我考华师附中,我就考华师附中。那个时候在母亲的辅导之下,我在黄埔区(就是广州市黄埔区),考了第一名进入了华师附中。上了中学之后,母亲就希望我将来读中山大学,我就完全按照母亲的指导,上了中山大学。后来让我出国留学、让我做教授,乃至后来辞掉职务走上圣贤教育之路,基本上都是在母亲的指引下走人生的道路。有的人会问我,「你这样是不是太没意思了?自己没有任何的想法,完全是听你母亲的」。其实我自己倒没有觉得好像很委屈,反而觉得这样很快乐。为什么?自己想,非常累,而且想出来的未必是好的。俗话有讲,我们走的路都没有长辈走的桥多,吃的饭没有长辈吃的盐多。这是讲我们的生活阅历非常少,如果从小就要自己做主,自己决定一切事情,那难免可能会走弯路。

  所以很多人也对我挺羡慕的,说我年纪轻轻的二十多岁拿到博士学位,能够在大学里教书,还赠我一个什么「青年才俊」这些称号。实际上我回想我自己并不是资质很高的人,智商也并不算很高,我估计是比较低的人。何以见得?我的母亲跟我讲,说我在小的时候是一个很笨的孩子。我母亲教我唐诗,我刚上幼儿园,大概是三、四岁的时候,我母亲就教我念「游子吟」,这是唐朝孟郊的一首诗,也是讲孝道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有这几句话,如果一般的孩子可能念上十来分钟他就会背了。可是我,我母亲足足教了我一个多月,我才会背。连我的姥姥在旁边看到了,都有点不耐烦了,说「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这样教都教不会」。证明我从小资质是比较差的。可是我的母亲对我非常耐心的教导,对这个笨孩子也没有放弃,笨,只要听话就行。如果笨了不听话,那是没办法救了;笨,只要能听话,还能教得好。

  听话,首先要在孝道上扎根,母亲以身作则,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幼小心灵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年麦当劳刚刚在广州开业,这是个新鲜的事情,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吃过麦当劳的汉堡包,而且麦当劳的那个门市装潢也很漂亮、很吸引人。于是我妈妈就想到,让我姥姥去尝一尝麦当劳的汉堡包。那时候我们家里并不是很有钱,麦当劳都是属于高消费,在美国它是低消费,在中国变成高消费了。所以当时她就带着我姥姥还有我一起去品尝。这样的一种小小的事情,她常常做,都是促进老人家开心,促进家庭和谐。这都属于「养则致其乐」的事情,养父母,让父母欢乐。所以我自己也是建立一种思惟习惯,凡是能够令母亲开心的事情,我们就做,凡是令母亲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就不做,所谓「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自小到大到现在走过来,我的母亲在几年前做了一个总结。因为我母亲很善于学习、很善于总结,所以我跟着她也学了很多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她爱读书,我也爱读书;她能够写文章,我也能够写文章,这都是母亲的教导。她对我做了个总结,从小到大我做过十件令母亲开心的事。这个让我看了之后也觉得心里挺欣慰。我母亲总结的这十件事我把它念出来跟大家分享:

  「第一,小学四年级时,能主动独立做好一桌饭菜,让父母下班享用。第二,能以健康的身体、品学兼优的成绩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全部学业,在二十六岁时,让母亲成为博士妈妈。第三,在整个读书过程,特别是赴美留学期间,能遵照母亲的要求,不谈恋爱,不结婚,专心致志的求学。第四,以刻苦的求学精神和俭朴的留学生活,用四年时间完成硕士、博士全部课程,而赢得美国著名教授的称赞:「茂森是我二十五年教学生涯中最优秀的学生」,为中国人争光。第五,在留学期间,能以勤工俭学的收入与节省使用奖学金的钱每月孝敬父母。工作以后,以工资每月供养父母及乡下的爷爷奶奶。第六,善于赞叹和感恩母亲,写下许许多多的信件、贺卡、诗词,让母亲开心,让亲友们感动。第七,以优秀的教学成绩和多次获奖的论文,而成为年轻的教授,儿子实现了我要当教授母亲的愿望。第八,为姥姥送终守夜,为锺氏家族修祖坟,为爷爷奶奶在广州市内买房子,使二老颐养天年,敬老悦老,令母亲开心。第九,在大学任教的业余时间,注意修养品德,弘扬圣贤教育,在世界各地演讲,「明道德、知荣辱—八荣八耻的科学观」、「幸福成功的根基」、「青年应有的美德」等等专题报告,把孝心、爱心奉献给社会。第十,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为和谐世界做更积极的贡献,而辞职拜师,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弘扬圣贤教育的工作。」

  这是我母亲总结的我自小到大十件令母亲开心的事,直到现在,母亲每逢谈起这些事情,她都很开心。她开心,当然我也会很开心,因为心与心之间是相通的。所以当我们能够对父母常常怀有感恩的心、孝顺的心,实际上自己就能够得到幸福和快乐。一个人能行孝,他的幸福和成功就有了根基。在《大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现在人都很想赚钱,很希望事业有成。实在讲,这个事业,你赚得的财富有没有根本、能不能够长久,关键看你的品德,而品德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孝者,德之本也」。

  那么我们问,如何才能够培养儿女的孝道?最重要的是父母,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带动儿女孝养老人;另一方面也要真实的给儿女教化和关怀。我母亲在这一点确实做得非常好,在老人生日的时候或者新年的时候,她都会召集自己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一起到老人家膝下来团聚。孩子们必定要表演一个什么节目,像朗诵诗词或者是唱歌,有一个节目奉献给老人,让老人看到之后很开心,承欢膝下。这就是孔子说,「色难」,要用和颜悦色来让老人家欢心,这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母亲她是亲自先带头表演,所以形成了我们家庭的这个文化。我们家庭的文化,可以说就是「孝」的文化。

  我母亲对我不仅是在生活上关怀,更重要的,在我品德修养上、我的学习上非常的关注。她常常让我看一些对自己德行修养有帮助的书籍,她自己先看,然后介绍给我看。有些好的电视节目,她就会放给我看,一般的普通的电视不让我看,免受污染,除非是真正好的节目,或者是买一些光盘,好的故事片,真正对自己德行修养有帮助的电视片,让我看。她自己非常好学,如果在社会上发现有良师益友,她也常常带着我向他们请教。譬如说我以前中学的老师,有一些品德学问非常好的,我母亲就带着我给他们拜年,也养成我尊师重道的态度。在老师面前也就像在家里对父母、对老人一样,我们也会献上自己感恩的诗词。后来我出国留学了,我母亲一个人在家,她自己深入传统文化。她退休之后每天都学习,她是提早退休,她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圣贤教育,听我们老恩师的光盘,一天时间调整得都是非常的紧凑。虽然她现在这么大年纪了,六十多岁,依然每天学习不间断,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给我显示好学的榜样,所以我自己也养成学习的习惯。

  孩子其实他的很多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习来的。如果父母喜欢看电视、喜欢吃喝玩乐,孩子自然就染上这些习气;父母要是能好学,儿女自然也就好学。而好学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目标锁定在成圣成贤,那好学是最最重要。你看孔老夫子曾经就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说,在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这个小镇,必定能找到有像孔子那样忠信之人,我们知道忠信是德之根本,但是找不到像孔子那样好学的人。所以只有孔子能成为圣人,其它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圣人?虽然他也有孔子那样良好的根基,也有忠信的根基,但是他没有像孔子那样好学。孔子一生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经典,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学习每个人的长处。这些好学的习惯建立之后,一生受益无穷。所以孩子成长以后,长大了,他建立了这些良好的习惯,他会非常感恩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因为他得到真实的受益。

  所以,父母如果真心为了孩子,就要用传统文化、用《弟子规》来培养他。这就像播种一样,现在我们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好的种子,将来我们就能收获好的果实。而这个果实会陪伴你一直到终老,而且你能够真正为社会培养出一位良民、一位君子。这就属于莫大的功德,这个比我们在世间任何其它的工作都要有意义。古人讲,「至要莫若教子」,教导儿女是甚大的功德,特别是从小给孩子奠定好德行的根基,以及良好的素质。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在童蒙的时代、幼儿的时代,你给孩子能够养正,他的根正了,心地善良、有德行、有孝心,这是圣人的功绩。他将来为这个社会会建功立业,会为人类造福。所以,父母以身作则好学,这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良缘。

  我们自己要保持孝心,也要通过常常的学习,因为学习圣贤的文化教育、听良师益友的提醒,才能够保持我们的孝心、我们的善心不退。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圣贤书,那往往就会退步。古德讲得好,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可憎。那是在古代,那现代社会污染更严重,不要说三日,一日不读圣贤书都会觉得面目可憎,就会产生种种的不善、不孝的心行。所以归结起来还是要多学习圣贤的教育。

  「养则致其乐」,我们就讲到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再跟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七集)  2011/4/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7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上次我们讲到「入则孝」这一部分,「入则孝」实际上就是按照《孝经》事亲五致来编排的,也对应《论语》夫子讲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来编排的。昨天讲了「养则致其乐」,今天继续来给大家说明。

  在《论语》当中,「里仁第四篇」有这么一句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意思是说明,如果父母在世,为人子不能够无故远游离开父母,不知道去哪里了,这个让父母会系念、会忧虑。如果为了正事出行,必定要有一个方向,而且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

  《弟子规》上有相应的经句,所谓「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就是出去,出家门,可能是为了学业、为了工作,要有正常的事情、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出游,出游之前必定要禀告父母,父母同意了才能够出行。反必面,返回来了一定要再禀告父母。居处需要有一个恒常的地方,不要老是变动,这样人心也能安定。我们自己的事业,我们从事的工作,最好不要老变动。《论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其实就跟《弟子规》这句相对应。这个「方」在郑康成的批注里面解释为「常」,就是要有常,不要无常,要有一个规定的时限。朱熹的批注当中,他引用了《礼记.玉藻篇》当中的话,说这个方就是方向。《礼记.玉藻篇》是这么讲的,「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如果父母亲年纪老了,在家里需要儿女的侍奉,所以出门不要随便改变方向,要不然父母想找我们也找不到,回来的时候不要超过预定的时间,这都是让父母安心的做法。而且,如果是出远门,应该常常有信件(现在是有电话)回来报平安,回来问候父母。

  这个「方」除了刚才讲到的有常和方向的意思,我们再看蕅益大师《论语》的解释,他说「方,法也」。这个方可以做为法来解释,什么法?圣贤的教法。我们为了正法才要出游,所以「为法故游,不为余事也」,这个标准就更为高了,我们出门不是为了玩的,是为了正法,为了提升自己学习圣贤之道,不是为了其它的事情。「不远游句,单约父母在说。游必有方,则通于存没矣」,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专门讲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远游,当然父母不在世的时候是可以远游的,因为没有什么牵挂。但是「游必有方」,是父母在世或者不在世,出游目的都是为了正法,都是为了学习和弘扬圣贤的教育。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做法,《礼记.学记》上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志于道的君子,他要出游,只是为了社会大众。为社会大众,暂时告别自己的父母而去学习正法、弘扬正法,这也是值得鼓励的。

  我在博士毕业以后,将我母亲接到美国跟我一起住,我奉养她。在出国留学之前,我就跟她一起生活,母子相依为命。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出国留学,四年完成博士学位。这四年就是远游,但是这是母亲准许而且是鼓励的。毕业之后,把母亲接到美国又一起生活,后来我们又到了澳洲,在澳洲又工作了四年,都是在一起。到了二OO六年下半年,我决定辞掉工作,跟随恩师学习正法,弘扬圣贤教育,母亲也是非常鼓励和支持我。虽然这意味着我又要离开母亲了,但是游必有方,我们的出行是为了正法去游学。所以母亲回到了大陆,过上了她的退休生活,幸好她身体还不错,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而我,现在每天就在香港跟随恩师来学习和弘扬儒释道教育。

  记得我的母亲在二OO六年九月二十七号带我来到香港拜师,请求恩师收留我这个学生。恩师对我一直都很有了解,因为我十九岁开始就听他的经教,后来常常见面,但是一直还没有下定决心来专门从事圣贤教育工作,直至二OO六年,我三十四岁,才下定这个决心。母亲特别写了一个「送子拜师文」,领着我来拜师,带了一点束修之礼。老师非常高兴,特别换上新的衣服来接待我们。我母亲按照古礼先向圣贤像拜三拜,然后请老师上座,母亲带着我向老师三拜,正式送子拜师。这种礼节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母亲为孩子显示你要尊师重道。我看到母亲对恩师的尊重,当然对恩师的敬意就更加的加强了。母亲请恩师上座以后,特别向他老人家读了「送子拜师文」。我在这里节出几个段落跟大家分享:

  「尊敬的恩师,回忆恭听您讲经说法十年,今日方有心得。思惟恩师一生,学习圣教五十五年,讲经教学四十八年。面对时代的缺陷,您推广儒家教育,倡导恢复中华传统道德,强调从落实《弟子规》做起;您众善奉行,赈灾济贫,捐助办学,设立教育奖学金,帮助老人和孤儿等等,您把仁爱的种子撒遍世界各地;您环球奔走,从事于促进宗教团结、圣贤教育的世界和平活动。您智慧的提出和谐社会、化解冲突的根本,是先化解自己心中本性觉悟与习性迷惑的矛盾冲突。并深刻的指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靠教育,用圣贤的教育使人觉悟。觉悟后才会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才有幸福的人生、和谐的社会。您的这些理念和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以及世界各国关于和平、教育的工作会议上,都得到热烈的反响和赞同。我们由衷的赞叹,您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教授,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您是智能、仁爱与和平的使者!

  「您启发我们认识如何从一个平凡的人走上觉悟之路,而实践圣贤之道。恩师,这条路您走成功了,我看明白了。我很乐意让我的儿子,也是我唯一的孩子锺茂森,走您走过的路,全身心投入学习圣教、弘扬圣教的工作。

  「茂森一九七三年出生于中国广州,于一九九五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即赴美国留学。一九九九年获得金融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在美国德州大学和肯萨斯州立大学教书,后听从您的建议而迁至澳洲昆士兰大学任教。因学术论文连年获奖及教学工作获得优秀评价而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前不久,厦门大学以八十万年薪聘请茂森为该校财经研究所主席教授,最近澳洲名城黄金海岸的邦德大学两次礼请茂森到该校任教授工作,等等。但茂森已立志走圣贤教育之路,所以毅然舍弃,并且最近已正式向昆士兰大学提交了辞职书。我支持茂森『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做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授。我觉得目前世界不是缺乏经济才,而是急缺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师资,所以我赞成茂森重新选择人生道路。

  「尊敬的恩师,您曾说过一句名言,『圣贤是教出来的』,好得很!我今天就把儿子送给您调教,希望茂森在您的指导下,专心修身弘道。我希望茂森将来能承传圣贤的法脉,发扬光大!

  「今天我很高兴到大善知识这里送子拜师,略备束修之礼,还请笑纳。仰慕古圣先贤,从今而后,我们要过觉者的生活。至诚感恩您的教诲,我们现在更加懂得宝贵和珍惜。祝您健康长寿!平安吉祥!赵良玉携子锺茂森顶礼敬呈。二OO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于香港。」

  所以在母亲这样的鼓励下,我就顺顺利利的走上了现在走的路,无怨无悔。虽然这条路没有什么收入或者是利养,但是我们感觉到能够为社会大众、为正法久住做一点贡献,心里觉得很踏实、很安慰。

  这一段的《论语》就讲到这里。底下我们再讲一段《论语》,这是出自于「子罕第九」,在第十二章有这么一段经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这一段经文是讲到孔老夫子有一次患了重病,病得很严重,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子路做为孔子弟子中较年长的人,他就想到要为孔子预备后事了。因为孔子曾经在鲁国做过大夫,担任过大司寇,所以子路就想以大夫之礼来为孔子治丧,这是表达对夫子的尊敬。但是因为当时孔子已经不是大夫了,按照礼,大夫的丧礼需要有家臣,因为孔子不是大夫,所以他没有家臣。子路就想了一个方法,「使门人为臣」,门人就是孔子的弟子,让孔子的弟子来做家臣,来为孔子治丧。

  结果孔子后来病好了,这个「病间」就是疾病减轻了。结果他知道子路使门人为臣,所以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子路。他说「久矣哉,由之行诈也」,久矣哉是说孔子自己已经没有做大夫很久了,也就是说他没有用家臣很久了。孔子不是大夫,就是士,应该以士之礼来治丧。可是子路在这里伪作大夫的丧礼,让孔子的弟子们来做家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欺诈的行为。所以孔子在这里狠狠批评子路,由之行诈也,由就是子路的名,他说子路的行为是欺诈。「无臣而为有臣」,我明明是没有家臣,却故意要用大夫之礼,要让弟子们来做家臣。「吾谁欺?欺天乎?」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要欺骗谁?是欺骗我,还是欺骗天?欺骗天实际上就是欺骗自心。

  底下孔子又说,「且予」,予就是我,「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就是不如,「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二三子就是讲弟子。孔子说,大家以弟子的身分为我治丧,不就是名正言顺吗?为什么要假扮家臣,让我死在那种假臣手中?后来底下又说,「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纵然没有家臣给我举行大的葬礼、按照大夫的礼节来行丧,我也不会死在道路上,总是有人给我治丧。这段话显示出孔老夫子对礼的重视。前面我们讲到,行孝要以礼而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是侍奉父母还是事奉师长,都应该尊礼而行,以礼事奉,如果是违礼了,就不是孝敬。所以孔子在这里批评子路,也是提醒我们。虽然子路的出发点,他的发心是好的,他要为自己的老师隆重的举行丧礼,但是如果不依礼而行,这反而陷老师于不义了。所以《弟子规》上有这样的经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子路这个事情做了,就是擅自做主,而且做得也不正确。他是擅为了,子道亏,做为学生之道也亏了。所以我们对父母尽孝,对老师尊重,一定要按照礼来行。

  在《论语》当中还有另外一章,「先进第十一篇」第十六章,「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段话也显示出孔老夫子对原则的把握,而且对于学生严厉的要求。当时鲁国三家专权,权力最大的是季氏家族。当时是季康子当政,季氏家权力很大,拥有很多的土地,甚至比当时周朝初年周公还要富有(周公是鲁国的始祖),所以「季氏富于周公」。可是季氏还感觉到不满足,还在不断的敛财。在孔子弟子当中有一个很能干的人叫冉求,冉求当时做了季氏的家臣。冉求办政事非常行,当时他为季氏敛财,「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还在不断的增加季氏家族的财富。这个是孔子看起来非常不满意,因为季氏家不断的壮大,恰恰显示了鲁国国君的衰弱。这是使得季氏能够更加的嚣张,更加没有把鲁君放在眼里,而且聚敛财富意味着让老百姓收入相对就减少了。所以,孔子推行仁政,很反对国君或者是大夫自己聚敛。在《礼记.大学篇》里面也这么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养了一个聚敛之臣,他很能够敛财,很能够增加财富,靠税收把人民百姓的钱聚敛到上位者手中,这种人还不如一个盗臣,盗臣是偷窃国家财物的人。为什么?因为聚敛之臣,往往让国家失掉民心,这比盗臣所做的更为严重。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在上位的人如果不断的聚敛财富,民心就涣散了;假如能够散财,能够降低税收,让人民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人民就能够向着这个上位的人,民心就聚合了。古人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非常严厉的批评冉求,他说冉求,「非吾徒也」,不是我的弟子了,把他逐出师门。说「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小子是孔子对其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大家可以击鼓来攻之,就是声讨冉求。这击鼓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一敲鼓就是公开的声讨。

  孔子为什么斥责冉求这么严重?实际上他还有个用意,那就是斥责季氏,斥责季康子。但是孔老夫子比较厚道,季氏做为一国的大夫,不能够公开的声讨,还要给他一面子,所以孔子通过斥责自己的弟子来斥责季康子。冉求在这里也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就是他要接受夫子的斥责。《弟子规》上讲「父母责,须顺承」,老师责,当然也要须顺承,这样一顺承的话,也就能成就老师的教化。如果冉求当时不服气,他说,「这是季康子,是他的指令,他要聚敛财富,我只是做他的家臣,我听命于他」,这样就达不到教化的效果了。更何况当时冉求治理得非常好,所以当时农民都丰收,丰收之后加一点税其实对农民影响也不大。但是孔子仍然反对,因为这有违于仁政的思想。而且农民丰收了,应该让农民、让百姓得到更多一些,百姓富足了,国家当然也就富足了。所以孔子在这里斥责冉求,当然也是责备他没有很好的劝化季康子,当然季康子也是很难劝化过来的。孔子因冉求而树立出正确的一个做法,让后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在「宪问第十四篇」有这么一段经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冉求在这里确实没有做到。子路问怎么样来事奉领导,君就是领导,我们做一个臣子怎么样事奉自己的领导?孔子答复说,「勿欺也,而犯之」。欺就是欺骗,不能够欺骗领导。就像子路擅自做主,用大夫之礼为夫子治丧,这就是欺骗。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也是属于欺师,所以孔子痛责之;对于领导也是一样,不能够欺骗,要以礼奉事;对父母也是一样,也要以礼奉侍,不能欺骗父母,所以事亲、事师、事君都是一样的道理。

  「而犯之」,这个犯是犯颜直谏。做为臣子,对于自己的领导要敢于劝谏,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冒着被罢官的可能,为了正义,也不能够陷领导于不义,要去犯颜直谏,这是对领导真正的忠诚。蕅益大师在批注这一章当中说了一句话,说「今之不敢犯君者,多是欺君者也。为君者喜欺,不喜犯,奈之何哉?」蕅益大师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那个时候都已经有这种现象了,现在应该是更普遍了。今之不敢犯君者,现在的下属都不敢犯颜直谏领导,不敢犯君者,实际上是欺君者。大家想想是不是?他可能是怕自己的领导会责怪自己,让自己丢了官禄,所以还是从自私自利的出发点考虑问题,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有了为自己名利的心,就很难做到忠诚,往往就会欺君。

  不过现在也不能都埋怨臣子欺君,实际上做领导的、为君者也喜欢被欺骗,不喜欢被人犯颜直谏,喜欢听好听的话,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这是没有智慧的领导。「奈之何哉」,有什么办法?就无可奈何。问题是出在哪里?为君者、为臣者,说老实话,接受圣贤教育很少,所以没有是非、邪正的标准。古人有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做领导很难,做一个英明的领导不犯错误非常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尤其是对待不太英明的领导,做臣子的就很难了。这都是由于缺乏圣贤教育的缘故。

  我们的恩师现在提倡一部书,叫《群书治要》,这部书是唐太宗下令让魏征这些大臣们一起,从古圣先贤的经典史料当中编辑出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这些经句,会集而成的一部书。总共有六十五部书的精华,有五十卷,所以这部书名字叫《群书治要》,从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以说会集得非常好。如果能够把这部书读懂,为臣、为君都不难了。

  《弟子规》上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欢的,我们做儿女的要尽力的为父母做到,使父母能够得到他喜欢的东西;父母厌恶的,我们要很谨慎的去除。当然父母亲的好恶也要有正确的标准,如果是完全凭着个人的好恶,为人子就要有智慧来辨别,有的事情该不该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好像冉求事奉季康子,季康子喜欢敛财,他所好的,冉求力为具了,可是却遭到了孔子的批评。为什么?因为这是不义的。所以,好恶的标准应该用圣贤的标准,不能以个人的标准。

  再下来,我们再看一段《论语.为政第二篇》里面有这么一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根据《朱子集注》的批注,他就是孟懿子之子,名彘。我们前面有看到过孟懿子曾经也问过孝,孔子告诉他「无违」;现在他的儿子孟武伯也问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个话的意思是讲,为人儿女侍奉父母,是不能够让父母忧愁,唯有儿女自己有病的时候,父母才会忧虑,其余一切都不能够让父母忧虑,这叫唯其疾之忧。

  在何晏的《论语集解》当中,引了马融的批注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有疾病,然后父母忧之耳」。做为一个孝子不能够做坏事,不能为非作歹。父母当然也就不会为他忧虑了,他不会做坏事就不会得恶报,不会犯法也就不会受惩罚;只有他疾病的时候,父母会忧虑他。换句话说,真正一个孝子要注重德行,德行好,父母才不会为他忧虑。如果没有德行,非常任性,很纵欲、很自私,他难免会做出很多错事来,父母当然就会非常忧虑。除了疾病,疾病是很难预防的,当然有病父母也会忧,所以我们尽量的不要有病。但病是不可预料,而德行却是自己能把握的。所以孔子在这里是很婉转的来教育孟武伯,告诉他,你要修养好德行,不要让你的父母忧虑你,除了你身体不好以外,其它的不能让父母忧虑了。

  《弟子规》上有四句经文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儿女身体有病,父母当然也就非常忧虑了。像这两天我嗓子有点上火,结果我给我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母亲知道了,她也忧心,我也感觉到很惭愧,没有好好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大概是忙着备课心里着急了,一着急就上火,嗓子就有点问题。但是,如果德行上有伤,不仅让父母亲忧,还会让父母亲羞,羞愧。所以古人责备人最重的一个口吻,就是说这个人没有家教,这是最严重的责备,不仅是骂他,骂了他的父母。

  在「泰伯第八篇」有这么一段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是一位大孝子,他有疾,就是他病重的时候,在临终之前,他就召集了自己的弟子们,跟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这意思就是说,你们都看看我的手和足。这个启就是开启,就是让弟子们把他的被子掀开,看看他的手和脚。因为《孝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是孔子藉曾子写下的经典,因为曾子是大孝子。确实曾子做到了不敢毁伤,所以在临终的时候,让弟子们来看一看他的身体,确实没有毁伤过,手和脚各个部位都是完完整整的。他这个动作,是对弟子们最后的教化,里面很有深意。底下他引了三句《诗经》的经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讲非常谨慎。战战兢兢是戒慎恐惧的样子,不敢造次,就好像在悬崖边上,或者是在薄冰上走路,都是要小心翼翼,如果稍微马虎就会出现危险。所以曾子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就是从今以后,曾子说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了。免了是什么意思?我把孝道做完全了。小子,是最后叫了他们一声,叫弟子们,让他们记住。这个深意在哪里?其实人身体虽然有死亡,但是灵性是不灭的。《易经.系辞传》上就有说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就说明生命流转的现象,父精母血结合成为受精卵,这就是生命的载体,游魂进入了这个载体就变成生命了。人不断的在轮回,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所以生死是不断的在轮转。因此死不可怕,怕的是什么?没有道。

  所以曾子给弟子们显现,孝道要自始至终不能够缺乏、不能够偏离,而孝道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悌是为人之道、为人之本,曾子给我们显现出来,他一生都是非常谨慎、非常小心的在用功,生怕自己损道,这是曾子对弟子们最切实的身教。他用身体的完整来给大家显示自己平素那种谨慎小心,不敢有一丝毫的疏忽,可见得他在道德修养方面也是一样的谨慎小心,没有一点疏忽。

  现在第一堂课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先休息五分钟,我们再来第二堂课。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八集)  2011/4/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8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讲习「君子修身之道」。我们再挑几段《论语》来讲,主要还是以《弟子规.入则孝》来做为总纲。我们再看「先进第十一篇」里面第四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在这里赞叹自己的弟子闵子骞,说他是非常孝顺。闵子骞的故事大家或许都已经非常了解了,他是以孝行感动了父母。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是外人对他的父母、昆弟(就是兄弟)都没有话可说了。这是讲他能够修身而齐家,而且不会让父母、兄弟陷于不义。二十四孝里面就有「闵损芦衣」的故事。

  闵子骞叫闵损,他在小时候,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父亲娶了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结果这个继母偏私,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对于闵子骞却是非常憎恶。冬天的时候很冷,要做棉衣,结果继母给她自己亲生的儿子用棉花来做棉衣;可是对闵子骞,就用芦花来做棉衣,芦花不保暖,而且让闵子骞干很多活,虐待闵子骞。结果有一次他的父亲跟他出行,让他驾马车的时候,因为闵子骞穿着芦花做的衣服,很冷,手都冻僵了,所以驾马车不得力,父亲就发觉了。结果后来发现原来闵子骞身上穿的不是棉衣,是芦衣,父亲就非常生气,知道是继母在虐待他的儿子,回来之后,他要把这继母赶回去,赶出家门。当时闵子骞就跪在地上替他的后母求情,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就是母亲在,只有我一个儿子孤单而已,如果母亲走了,三个孩子都会凄凉了。

  闵子骞受到母亲这样的虐待,竟然对母亲一点怨言都没有,反而为他母亲求情,使他的父亲大为感动。他的母亲也感动了,感激这个虽然不是亲生却能至孝的儿子,所以从今以后就改邪归正,对闵子骞也像对两个弟弟一样来爱护、关怀,所以一家人就非常和谐了。这就是孔子在这里说的,「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个「间」是属于间隙,就是没什么闲话可说了。如果不是闵子骞这番至诚的孝心感动了全家,怎么可能有这样结果?一般来讲,继母跟前房的儿女关系都比较难相处,闵子骞能够做到一家都能这么和睦,所以感得孔子对闵子骞这样的赞叹,「孝哉闵子骞」。

  《弟子规》上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我们能够尽孝,这不算难事。难是难在如果父母憎恶我们,我们还能够尽孝,这才是贤良。闵子骞做到了,大舜也做到了。舜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这个至诚的孝心,也感动他的父母,感动国人。

  我们再看一段《论语》,在「里仁第四篇」第十八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也是讲如何尽孝。做父母的难免会有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子看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对待?夫子在这讲,「事父母几谏」,这个几是几微,很微小的细节。就是为人子看到父母有很微小的过错的时候,可能是小小一个举动,甚至是一个念头一动,就要劝谏,让父母能够及时的改过来。因为小的过错容易改,如果小过错不改,等到形成大的过错,就很难改了。所以为人子要细心,看到父母有一点点偏失,小小的苗头,立刻就要想到帮助父母改过,这是孝,不能陷父母于不义。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如果是见到父母不能够听从,他们可能很固执,不能够听受劝谏,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还是要尊敬。不能因为父母不听我的劝告,我就不尊敬父母了,这也错了。有的人老是看到父母的过失,常常看过失,又没有本事劝谏父母改过,又不能感动父母,所以常常发牢骚,常常指责父母,对父母没有尊敬心。你想想,这样又怎么能够让父母改过?最重要的先要敬父母,你能恭敬父母,父母就觉得自己也要自重,不能够再犯过失了,这正是善巧的引导他改过自新。「又敬不违」,这个不违是不违背我们劝谏的初衷,要继续劝谏,要屡次劝谏。甚至到最后可能父母会怒斥我们,父母很嫌我们在那里叨咕他的过失,我们还要「劳而不怨」。这个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劳苦,虽然劳苦但是不能怨父母,还是要继续劝谏,要有耐心,不能够退我们的初衷;另外一个意思,劳是讲忧劳,忧的意思,因为我们劝谏父母,父母不能听从,我们就会很忧虑,但是虽然忧虑却并不怨恨父母。这两个意思都很好,这样的做法正是为人子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弟子规》上有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有过失,我们要认真的劝谏他,让他更正、改正。劝谏可不能板着面孔,像领导训话一样,这是很难让父母接受的。要「怡吾色,柔吾声」,和颜悦色,声音要低缓、要温柔,要善巧。譬如说在劝谏的时候,应该先赞美一下父母,然后再把要劝谏的事说出来。譬如说如果父母脾气不太好,不太耐烦,你怎么劝谏呢?你可不能说:「你要耐烦一点,不是学了《弟子规》了吗,怎么还不改?老毛病!」你这样讲,父母只会更加的逆反,你会把他推到更加不愿意改正过失这一对立面。假如你这么说,「爸爸,你最近学了《弟子规》,真有好的转变,有很大进步,脾气比以前好多了。要是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这就更好了。脾气愈来愈柔和,大家就愈来愈喜欢你了」。你这样一讲,让他听到了也很受鼓励。和颜悦色、柔声下气的,以鼓励为主,不要用训斥的口吻,这是劝谏之道。当然有的父母确实很固执,你劝谏他,他左耳入,右耳出,「谏不入」。尽管你是用最善巧的方式劝谏,他还是听不进去;或者是他不肯改,只是应付应付你。怎么办?你还是要劝谏。有时候劝谏,他烦了、生气了,那你先缓一缓,等到他什么时候开心的时候,你再给他劝谏,而且要懂得抓住机会教育,就是在适当的机会点他一下。

  如果实在父母不能够改正,为人子会非常的担忧,所以「号泣随」,就会可能痛哭流涕。甚至父母实在不肯改,非常的顽固,而且我们劝谏的时候,可能他们还会打骂我们,我们也不能有怨言,不能有怨恨的心理,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什么?其实传统文化也断了好多代了,可以说我们的祖父一代也没有真正学过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自从清朝末年开始就一直走向衰落,衰到底谷了。正所谓「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你不能怪他们。只能是什么?用恕道,在原谅他们过错的同时,慢慢的劝谏和教化,这是为人子之道。正如我们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父母也是耐心的教我们。我们现在长大了,学习了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应该耐心的来回馈父母、来教导父母?这也是知恩报恩。

  现在要弘扬传统文化,确实是很有难度,因为什么?自爷爷那辈到我们这一辈都没有认真学习过,所以都不懂。譬如说孝道,譬如说修身之道,这些传统的理念,家庭里面可能没有这个意识。例如爷爷奶奶会很宠爱自己的孙子,样样都给孙子服务。现在我们讲到「孝顺儿孙」,不是说那个儿孙很孝顺,是爷爷奶奶孝顺自己的儿孙去了。现在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接触到《弟子规》,现在可以用一个返本报始的方法,先让年轻这一代学习,让这些少年孩子们先学习,启发他们的孝心。然后再让他们用实际的孝行,去唤醒他们的父母、他们爷爷奶奶的孝心,以及让他们能够学习传统文化。这也是属于「事父母几谏」的意思。「养则致其乐」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面我们再来看「病则致其忧」。父母有病,我们就要尽心尽力的侍奉床前,帮助父母排忧解难。而且父母年迈,我们就要想到报恩要尽早,不可以等待。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父母,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像我这个年龄的人,父母大概都有七十岁上下。父母能够在世上有多少天,我们都不得而知,所以要尽心竭力的抓紧时间去奉侍父母。

  在《论语.里仁篇》里面有这么一句,「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是讲父母的年岁为人子不可以不知道。为什么要知道?一个是喜,喜的是什么?父母还健在,我们就还能够承欢于膝下,能够对父母尽孝,这是可喜的事情。「一则以惧」,惧是恐惧,父母年事已高,在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所以又深深的恐惧,担心假如父母真的走了以后,自己就没有机会再报答父母了。古语所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怎么能够不谨慎?所以当父母有疾病的时候,为人子是最为忧虑的。《弟子规》上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如果父母有疾病的时候,儿女为父母煎药,古时候煎药都要先尝一尝,看看这药的火候到了没有,看看这药会不会太浓了、太淡了,如果父母卧床不起,儿女衣不解带侍奉床前。

  我记得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我跟我父亲一起过春节。当时因为我父亲感染了风寒,发展得比较严重了,最后患了肺炎。我送他到医院打吊针、治疗都没有任何好转,后来我就把他接回来,每天我们就给他调理。当时因为他晚上咳嗽睡不着觉,我就陪在他身旁。我看见他非常的痛苦,因为晚上不能睡觉,白天就没有精神,所以我也就一直陪在他床前。看着他那么辛苦,自己心里很难过,所以我就在圣贤像前祈愿,希望能够代自己的父亲受这个病苦,让他能够得到赡养。结果愿一发,真就有感应,我果然也就得了肺炎,我也是咳嗽得终夜睡不着觉。但是后来很奇妙,我父亲停止了西医的治疗,只是吃了一点中药,没有两天就好了;而我自己也没有吃药,大概他好了之后,我也就好了。这就让我想到,真的,父子是一体的。我们如果真发起诚心,祈愿代父母受苦,实际上这种孝心就可以减除父母的疾病。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他十多年的水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水实验显示,水的结晶结构完全是受人的心理来支配。假如我们用爱心、用善心对待水,水的结晶就很美;如果用恶念对待水,水的结晶就很难看。当我们父母有病的时候,如果我们用孝心、用爱心侍奉于父母的床前,其实这种心本身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治疗,让父母身上的水结晶变得更美,恢复健康,恢复正常。

  我们看到,北京企业家胡小林老师,当他父亲在临终患重病的时候,胡老师也是每天来陪伴他自己的父亲。因为过去没有学习《弟子规》和传统文化,所以对孝道并没有重视,学了《弟子规》、学了传统文化之后,胡老师感到要对自己的父亲尽最后的孝道。虽然天天工作很忙,但是每天必定陪伴自己的父亲,风雨无阻。他陪着老父亲聊天,让父亲开心;父亲如果是大小便失禁了,他就为自己的父亲洗脏的裤子;陪父亲吃饭,父亲眼睛不好,他就亲自拿自己的筷子给父亲夹菜送到他口里;而且用软言,柔软的言语来安慰他的父亲,让父亲觉得非常的温暖,希望他最后能够在甜蜜的亲情当中离开人世。最令我感动的是胡老师对治自己的习气。他的父亲因为常常会大小便失禁,所以裤子都很脏,一开始胡老师还不习惯亲自用手去洗这个裤子,都是由家里的保姆来洗。他就在那反省,为什么他会嫌自己的父亲脏,怎么去对治?结果他想了一条计策,当他父亲用完洗手间,他就在他父亲的那个马桶那里舀了半杯水,然后捏着鼻子就往嘴里灌进去了。一口喝下去之后,他对于「脏」的戒备心理就完全没有了。你想想,喝都能喝得进去了,用手去摸去抓又算什么?所以他洗这些裤子都不用戴手套,连家里人看到之后都非常感动。看到这胡老师学了传统文化,真正变样子了。

  我们又看到,在大连有一位孝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是感天动地。他的父亲二十六年植物人,卧在床上没有任何的知觉,更不能动弹。这个孝子叫王希海,二十三岁那年就遭遇到父亲病倒这个不幸。他本来有出国工作的机会,也有找对象的机会,但是他看到父亲这样的痛苦,心里很难过,把一切都放下,决心在家里照顾这个植物人的父亲。因为没有工作,所以只好靠社会救济金来过日子,但是他侍奉自己的父亲却是无微不至,每天必定为他的父亲按摩、喂饭。他是早上五点到六点就做早饭,六点到七点给他父亲喂饭,八点到十点为他父亲洗衣服,每天给他换衣服、换床单。因为他说床单一天要是不换,就会湿润,父亲躺在床上就会不舒服。他不能让他父亲有一点的不舒服,所以天天换床单,天天都洗衣服。洗完之后,十点到十一点给他父亲按摩,按摩一个小时,因为父亲长期躺在床上,要通过按摩帮助血液流通,要不然会生褥疮。下午一点到两点钟做中午饭,然后给他父亲喂饭。到下午三点就抱他父亲到外面晒太阳,再给他父亲按摩,还给他父亲吸痰。他吸痰是怎么吸的?连他的母亲都做不出来。他父亲喉咙里面有痰的时候,他就拿一根橡胶管,这一头插到他父亲的嘴里,另外一头插在自己嘴里,然后猛的一吸,把他父亲的痰从喉咙里面吸到自己嘴里,然后再吐出去,这个动作他就做了二十六年。然后每天下午五点钟又给他父亲喂水,然后下午六点钟洗衣服,又做一家人的晚饭。到晚上十一点钟还要给他父亲按摩一次,到深夜还要给他父亲盖被子。

  他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没有离开父亲来服务的。如果需要出去买东西,从来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因为如果是半个小时不给他父亲翻翻身,他父亲可能就会觉得很累。所以他出去买东西,像到附近的超市,因为他很省钱,不坐车,他是跑步去的,跑到那里十五分钟,买了东西马上又跑回来,半个小时到家。天天如是。

  后来有一次,他背他的父亲到医院去会诊,有一位老教授看到他父亲背部的皮肤非常的光滑,而且很有弹性,他就问王希海,说你父亲病了多长时间了?王希海告诉他,已经二十四年了。这老教授听了之后,根本不能相信,他以为王希海是骗他,因为一个植物人怎么可能二十四年身上的皮肤还这么光滑和有弹性?这老教授就进房间里面去找他父亲的病例。没过多久,老教授抱了厚厚的一沓病例出来,流着眼泪说,「这真是不可思议,你照顾你的父亲照顾得这么好,二十四年他能有这样的身体,你这个护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你可以到医科大学给护理专业的学生讲课了」。

  王希海就是这样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他的父亲每天都过得幸福。他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发了个愿,说一定让他父亲过上八十大寿。结果二OO六年他的父亲真的到了八十大寿,还活得很好,王希海已经是四十七岁的中年人了。结果当「天下父母」,这是山东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天下父母」的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就问他的感受,他说:「每当有酸甜苦辣在我眼前形成的时候,一回头一看父亲还活着,一切烦恼就全都没有了」。这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一个圆满的表演。这是讲到「病则致其忧」。

  底下是讲「丧则致其哀」,这是第四个部分。这是讲父母过世的时候,孝子必定是非常的哀痛。在《论语.子张第十九》这篇有这么一段经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曾子在这里说,我听老师说过,这个「夫子」就是指孔子。曾子非常的孝顺,也非常尊师重道,所以他讲什么话都称「我从老师那里听来的」,他也是述而不作。他说我听到老师这么说的,「人未有自致者也」,就是平常的时候人不可能自动的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感情来;如果有,「必也亲丧乎」,一定是在父母去世的时候,那种为人子的真情会充分的发挥出来,那就是「丧则致其哀」。

  真正孝顺的人,可能他很难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一直在痛哭流泪不能自制。但是圣人制定的礼还是有一个限度,不能够一味不断的去放纵自己的哀痛之心,要有个节制。所以在「子张第十九篇」又有一句经文说,「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致乎哀,就是能够尽哀、哀伤,就可以止了,不能够哀伤过度。如果哀伤过度了,就会毁伤身体,这反而就不是尽孝了,因为毁伤了身体这就不孝。不能因为父母去世而毁伤自己,要振作起来。圣人制定丧礼是三年,像《弟子规》上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

  丧礼要有三年,但孝子再悲痛,三天之内,三天就要吃饭,不能够超过三天。「居处变」,是不能够再有什么享受的生活,譬如说一切的娱乐都要放下,夫妻都要分房。甚至古人是到父母陵前守墓,守着陵墓三年,搭一个茅棚住在那里,这叫居处变。「酒肉绝」就是要茹素,吃素,不能够饮酒吃肉,不能够歌乐、跳舞,歌舞这些都不可以有。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个有必要吗?其实在孔子当年就有人曾经提过这个问题。在「阳货第十七篇」就有这么一章经文,是「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我是孔子的弟子,他很会说话,能言善辩。他在这里问,父母死了,守孝三年,这种传统的丧礼,「期已久矣」,就是为期是不是太久了,要不要那么长时间?他下面还说了一个理由。孔老夫子说,如果你心安你就去干!君子在守孝期间「食旨不甘」,吃美味不觉得甘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都不会觉得舒适,才会去守丧三年。如今你要觉得心安,你就去干好了。

  结果「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出去以后,孔老夫子就说了,这是对其他弟子们说的,说宰予真的不仁,这个「予」就是宰我,他也叫宰予。他怎么不仁?夫子说「子生三年」,儿女生下来三年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替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之通丧」,天下都如此。而宰予却认为三年太长了,他有三年爱父母吗?这个话对宰予是批评得很严重。为什么说宰予不仁?因为他没有孝心。当然宰予这是一番苦心,他故意做这番表演,引发孔子的议论。其实宰予也是一个德行很好的人,只是他为了跟老师配合教学,唱个双簧戏,一正一反,把夫子的这番议论引发出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守孝三年。丧要尽礼,尽礼正是对父母的尽孝。

  我记得我姥姥去世的时候,当时我母亲带着我为姥姥做临终关怀。我们用佛教的方法给她助念,她走得很好,微笑着走的,走得很安详。走了以后,母亲就带着我发愿吃素,一直吃到现在,从一九九四年到现在已经十七年了。我们将是终身吃素,不仅是三年酒肉绝,终身都酒肉绝。三年当中,最重要的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常常思念自己的父母、纪念父母,不要忘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如果能够常常学习传统文化,读传统文化的经典,父母在天之灵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这三年当中,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沉淀、自我提升的过程,也算是报答父母这样的一个做法。

  事亲方面,最后讲到的「祭则致其严」。父母去世以后,常常要祭祀父母,祭祀的时候要尽到庄严。《论语.学而篇》里面就有这样一章经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治丧,「丧则致其哀」,就是葬之以礼;追远就是「祭之以礼」。连遥远的祖先我们都要追忆、都要纪念,眼前的父母、亲人岂能够不尽孝?这是能够使人民的心地变得更淳厚,民德归厚,社会就和谐了。祭祖是很好的社会教育活动,应该大力提倡。

  这次清明节,就这个月四月五号,我有幸应邀参加河南省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亲自主持这个大典,他亲自撰写了拜祭黄帝文。会场两万多人,一起拜祭黄帝。郑州电视台在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说到,这样祭祀的活动,正是显示了中华传统价值观当中的返本报始、知恩报恩,它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祭祀最重要的就是诚心。在「八佾第三篇」有这么一章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就在祭祀的时候,有的是祭祖先,叫祭鬼,鬼是祖先的魂灵,有的是祭神,山神、水神这些神,祭祀他们,就一心想着他们就在眼前。这是尽到自己竭诚的心,这个非常重要。祭祀本身也是让我们生起诚敬心的一个很好的活动。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古注上讲,孔子可能有时候因为病了,不能亲自去祭祀,会找人代理。如果找人代理的时候,那个人没有诚敬的心,夫子是不许他祭的。吾不与祭,这个与就是许的意思,不允许他祭祀,这就是使得祭祀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为什么?因为没有诚敬心,等于没有祭祀一样。《弟子规》上讲「祭尽诚」,要尽到竭诚的心。「事死者,如事生」,对已经过世的父母、祖先,就好像他们就在眼前一样去祭祀、去纪念。

  孝道这方面,我们用《弟子规.入则孝》整一篇结合《论语》就讲到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九集)  2011/4/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9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昨天我们给大家汇报了「入则孝」这一部分,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出则弟」。悌道,实际上就是讲恭敬、友爱的心。用恭敬的心对长辈,用友爱的心对待兄弟姐妹,用诚信的心对待朋友,这些都属于悌道,实际上悌道也是孝道的延伸。在《弟子规》上面有这么一句经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女们能够和睦、友爱,这是最高兴的,所以兄弟姐妹能够互助友爱,这也是孝道。兄弟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关怀,常常保持着和顺的心态,这就是所谓兄友弟恭。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章经文,「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在这里问孔老夫子,怎样才能够称为士,士人?士人虽然还不能称为君子,但是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好人、一位正人。孔子在这说,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切切偲偲,根据《论语集解》里面马融的注释,切切偲偲是相切责之貌。同修道友之间互相的规劝,共同勉励,共同进步,择善,这叫做切切偲偲,所谓切磋琢磨。怡怡是和顺之貌,和睦恭顺的样子。底下夫子又有一句话说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就是朋友之间,这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修学,要互相的勉励,互相的批评,共同的进步,而兄弟之间要注重和乐、恭顺。兄弟在一起,因为关系非常密切,就很容易互相的批评,就比较少和顺;朋友在一起,当然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就很容易和顺,但是就缺乏了相互的勉励、批评。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说,朋友要多加切切偲偲,兄弟之间要怡怡和顺。兄弟在五伦关系当中跟朋友这一伦有区别,就在于兄弟之间要更注重和顺。

  怎么才能够和顺?《弟子规》上讲:「财物轻,怨何生?」往往兄弟之间不能够和顺,多半是因为财物,对利看得太重了,于是对情、对义就看得很轻。反之,如果能够把财物、把利养看得轻了,情义自然就重了。兄弟之间互相有怨恨,都是因为在财物、利养方面放不下。要知道,这些财物只是身外之物,而兄弟姐妹却是同胞,同出于父母之怀,怎么能够为了身外之物,而把这一分手足深情给折掉了?

  我认识一位企业家,他是曲美家私的副老总,他们是兄弟三人。曲美家具在这近二十年来发展得非常快,成为了现在中国家具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属于中国驰名商标。这公司做得很大,听说他们也准备上市。这个公司是个民营企业,由兄弟三人白手起家创立起来的。虽然现在他们非常富裕,年销售额达到十亿以上,但是兄弟三人一直都非常的和睦共处。我认识的是老大,老大是公司的副老总,老二是老总,老三也是副老总。三兄弟在一起二十多年共事,从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因为公司的事情起过争执,在现在的社会非常难得。现在我们常常听到,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甚至可以打上法庭,甚至父母还在的时候,就为了争夺财产不顾父母,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这曲美赵家,他们姓赵,这赵家三兄弟可以说是很好的榜样。而据这位兄长跟我讲,他们一直以来,从小到大,到现在都保持着把所有的财权交给父母。虽然自己都挣钱了,挣了很多钱,但是出纳权仍然由父母掌管。真是做到了「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位赵总对于财物也是看得很淡,他说他这后半生就希望认真的学习传统文化。兄弟之间能够重视道义、情义、恩义,能够把利益放下,自自然然就能和睦,这也是尽孝。

  在《论语.泰伯第八》这篇里面,第一章是这么说的,「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老夫子在这里赞叹的人叫泰伯,泰伯是谁?这是在商朝末年的时代,在陕西邠州有个小国,这个小国的国君人称古公,后来他迁居到陕西凤翔岐山之下,就改国号为周,周国,是商朝的一个小诸侯国。古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就叫泰伯,二儿子叫仲雍,三儿子叫季历。季历有一个儿子叫昌,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这一家都是圣人。当古公正在思考谁来做周国的继承人的时候,他发现季历的儿子昌非常的聪明有智慧,而且有圣人的相貌,就预料到这个小孩将来一定能够兴周,一定能够利益百姓。所以就有这个意思想传位给季历,能够由季历再传位给昌。但是季历是三子,按照规矩,王位应该先传给大儿子,大儿子是法定继承人。古公这个意思很想传给三儿子,所以有点为难的颜色,但又不好说出来,不能够违反祖宗的成法。结果泰伯看出了父亲的意思,所以在古公生病的时候,就找了个借口,说要到南方去采药,于是就告别父亲。二儿子仲雍也明白了他兄长的意思,兄长想要让位。如果让位,首先得让给二儿子,二儿子如果在,就得给二儿子。仲雍是二儿子,他想想,我也得走。因此他也托辞要跟他的兄长一起去采药,所以两个人一同拜别了父亲,到了江南的吴地。到了那里就安居下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断发文身,就变成了当地人,就不想再回来了。

  当时,因为两个儿子都已经出远门了,只有三儿子在,所以季历是不能出去的。季历一直在家里侍奉古公。古公在临终的时候,就很自然的立了遗嘱,要将王位传给季历。后来古公去世了,季历就向他的两位兄长报丧。两位兄长也回来了,泰伯和仲雍都回来,泰伯和仲雍就跟季历商量,要让季历来继承王位,当然季历不肯受。结果泰伯就说,我们已经断发文身了,已经变成少数民族的人,不能够再治理国家了。于是没有法子,季历只好继承了王位,做了周国的国君,后来就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成功,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于是尊他父亲做文王。周朝之所以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最初的起源,还是因为泰伯能够让位。泰伯,这里讲「可谓至德也已矣」,至德就是至高无上的品德。为什么是至德?因为他为了成全父亲的志愿,养父亲之志,成全自己的三弟继承王位,能够以天下让。「三以天下让」,这个意思就是说三度把天下让给季历,大概是让了三次。这种毫无私心的圣德,孔老夫子非常的称赞。他说「民无得而称焉」,是说人民不知道如何来称颂他的至德。泰伯不仅能够以天下让,而且他让得非常的有智慧,非常的善巧。并不是搞得好像轰轰烈烈那样,而是什么?跟他的父亲心照不宣,大家都不讲,但是自己都明白,为了国家大事、为了百姓,要让位给圣人。这是「财物轻,怨何生」的最佳典范。这也是至孝。

  在历史上,古德最推崇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孔子。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的教诲汇集起来,形成了儒家的道统,所以孔子也是至德。他的儿孙到现在,八十多代,二千五百年了,依然在各地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他也是「民无得而称焉」,不知道怎么样称颂他的至德。还有一位是宋朝的宰相范仲淹。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可谓至德。范先生从小父亲就过世了,母亲改嫁到姓朱的家族。后来,范仲淹长大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姓范的,不是姓朱的,而且朱家又排挤他,他只好自己一个人拜别母亲出来求学,在破旧的书院苦读。我们知道「断齑画粥」这个故事,就是范仲淹当时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一心一意要考取功名,要奉侍自己的母亲。后来,他果然考上了进士,做了宰相。可是虽然做了大官,他并没有奢侈,并没有享受,还是过着从前那种非常清贫的生活。他虽然俸禄非常多,但是都拿出来捐助乡族的人。他兴办义学,而且周济家族中的贫穷子弟,让家族里的人都能够得到温饱、安乐的生活。一个人养活了很多很多的人。

  他在一篇文章叫「告诸子及弟侄」当中是这样说到,「吴中宗族甚众,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地方宗族的人很多,跟我有亲有疏,可是从我祖宗的角度来看,祖宗看我们都是他自己的子孙,没有亲疏之别。又说「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从祖宗的意思来看,子孙没有亲疏之别,饥寒的人,我又怎么能够不去体恤、不去关怀他们?「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范公说,范家祖宗积德一百多年了,善有善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到了范家后代才能够发起来,所以范仲淹能做到了宰相,叫始发于吾。他自己说从他这里开始发,得至大官。不仅范仲淹做到宰相,他自己的四个儿子都是宰相、公卿、侍郎这些大官,都是祖宗有德,父辈行善得到的果报。

  如果是自己当了大官,独享富贵,而不能够体恤、关怀、照顾宗族里的人,这是对不起祖宗,祖宗在天之灵看到会很痛心。正好像父母希望自己所有的儿女都能过到好日子,如果一个儿子当了宰相,其它的儿女变成叫花子,你说父母会不会很心痛?范公以祖宗之心为心,所以无论宗族里的亲疏,都能够用心的照顾,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捐献出来帮助宗族的人。为的是什么?异日可以见祖宗于地下。如果不好好照顾祖宗的后代,将来何颜见祖宗,又何颜入家庙?入家庙是受到后代的祭祀,那是有德才能够有这个位;如果是为富不仁,富贵了不能想到宗族的亲戚、子弟,真的没有脸面入家庙受享祭祀。所以范公虽然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是都能够非常的节俭,周济宗族穷人。当时在一起聚居靠范公养活的有九十多人。范公买了一千多亩的田地分给这些人,分给这九十多家,让他们来耕种,使他们能够养活自己,日子过得还不错。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投资的一个资产项目上,能够创造就业的机会,让宗族的人都能够有一份工作,都能够生存得很好。虽然范公从小没有得到家族多少关怀,如果他富裕了,即使是不回报家族,别人也没话可说;可是范公并没有计较在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得到过家族人的帮助,还是这样来布施、周济。所以他这种孝悌的家风能够教化当时的宗族,甚至教化了一国乃至于后世。范公,可以说在他的家族当中实现了相似于大同之治的这么一个小社会,就是用他自己的德行,使得家族每一个人都能够行孝悌、乐善好施。这也是悌道好的典范。

  在《论语.里仁篇》有这么一章经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他们遇到利的时候怎么做。君子心里想着道义,这个「喻」,就是心里常怀着这个念头。什么叫义?义者循理,循天理。天理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良心,做什么事情都凭着良心去做,这就是君子;反过来昧着良心做,这就是小人。为什么会昧着良心做事?就是看到利现前了,见利忘义。所以,小人心里想的是利,因此他的良知不能现前。良知其实在,没有失去,每个人的良心都有,连十恶不赦的强盗都有良心。为什么有人能够凭良心做事,有的人昧着良心做事?你看这个昧字用得很好,昧就是被覆盖住,不能够现前。被什么覆盖了?就是被自私自利、被欲望、被烦恼,烦恼包括贪、瞋、痴、慢。君子修身,没有别的,只是把自己的烦恼、欲望、自私放下。放下之后,良知现前,自然就喻于义了。

  但是在现在社会,大家看到这一句可能觉得好难!我要是喻于义,其它人都喻于利,我不就吃亏了,我不是上当受骗了吗?譬如说做生意,如果不讲利而讲义,我怎么可能做得好生意?什么叫义?其实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道义、责任,就是商业的良心。温家宝总理曾经在讲话当中提到,说企业家血管里面要流淌道德的血液。每个企业家、每个商人要有良心。如果是见利而忘义,做出损人利己的勾当,就是不道德,就是没良心。

  现在的社会没良心的事很多,譬如说毒奶粉、地沟油、建筑材料的造假、偷税漏税、破坏环境等等,这些商业的举措都是为利而害义。在现在社会能不能够坚持着道义而能放下利?谁肯干?

  我在去年十月份在上海,应邀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一个企业家论坛。这个论坛主题叫「商亦载道」。那个道不要说太高远了,就讲道义,商业里面能不能承载道义。我在大会演讲当中,我就向下面企业家们提问,在座的大概有三百人,都是国内比较著名的一些企业家。我问他们,「你们做生意,谁是为了道义责任,不讲利的,请您举手?」结果发现底下三百人,大概也就是两个人举手,这两个人我都认识,都曾经学过传统文化。这就让我们很惊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商业社会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小人,这个社会岂能没有危机?怪不得有金融海啸、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温家宝总理二OO九年二月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就一语道破。他说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深层次原因是「道德缺失」,一些人丧失了道德的底限,导致了危机的产生。我们问,喻于义是不是只是个理想,不能够落实?《弟子规》上讲的「财物轻,怨何生」,财物能轻吗?能看得轻吗?大家都看重财。到底怎么做?还是要靠教育。

  为什么现在小人多、君子少?就是因为缺乏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这是圣贤教育。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他不学他怎么知道?你不能怪他。君子是教出来的、学出来的,尤其是因果的教学。人如果真正明白了因果的道理,他知道,像子夏在《论语》当中讲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也是有同样的思想,这叫知天命。孔子五十知天命,什么叫天命?说得白一点就是知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叫知天命。

  你看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他在年轻的时候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那真算得准。儒家十三经里面《易经》就能够给你算出来,那是高等的数学。孔先生给了凡先生算的命真的是一分一毫都不差,所以了凡先生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没有妄想了。当然他只知道一半,还没有知道另外一半。他只知道有命,生死有命,但是他不知道能够立命。后来遇到了云谷禅师给他点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知道原来「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自己是可以改造自己命运的。怎么改造?断恶修善。了凡先生自觉悟以后,努力的断恶修善,结果真的改造命运了。他命中本来没有儿子,他后来有了个好儿子。他命中最多只有秀才,后来竟然考了进士。进士是古代最高的功名(进士头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我们现在讲最高学位。而且他做的官也比原来大了,他的寿命比原来算的延长了二十年。了凡先生前二十年完全按照他的原命在走,后四十年改造命运,这叫立命的学问。

  孔老夫子知天命,不仅知道有命,而且知道如何立命。他能够自己立命,才能够为生民立命,这就是往圣之绝学。能够为现前生民立命,就能为万世开太平。真正知天命的人,他一定喻于义,不会喻于利。知道人有多少利都是一定的,你即使用尽种种不善的方法去求,即使求来了,还是你命中该有的,你何必要用这些不善的手段去求?而且用这种手段,没有增加你命中的福,反而减损了命中的福,折福。贪利之人,实际上是损了自己的利,多冤枉!不贪利,它该来的就会来,所以君子喻于义,也不会少了利。正是「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是明白、觉悟了,就不会干出小人那些勾当来。何苦这么做?一点利都没有,真是何利之有?

  在《论语.里仁篇》里面有一章说,「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个放,古注有两个意思都很好,一个意思是当依字讲,就是依利而行,什么事都是先考虑利,就叫依利而行;第二种讲法是放纵,放纵自己的私利,就是任意去追求私利。不管是哪一种讲法都是喻于利,结果就是多怨,必定是招致多人的怨恨。为什么?因为利是一般人都要求的,你也求利,他也求利,你要是损了他的利,他就怨恨了。所以愈是图自己的私利,愈会损害别人,就愈会招致怨恨。实在讲,你能够得到的利都是命中该有,你何必要让人怨恨你来得到?这不是小人冤枉做了小人吗!所以真正明白的人,他就会放下利了。「财物轻,怨何生?」轻财物是看轻财物,不是代表说没有财物,该有的就会有。

  现在,如果企业家们、经商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都如孔老夫子所说的知天命,我相信商业社会当中肯定大家都是君子了,不会是小人。小人实际上是胡涂人,胡涂才做小人,明白的人不会做小人,他会做君子。因此圣贤教育有多么重要!

  我原来是在商学院教金融课的,教金融就教人赚钱,教人怎么得利,我发现这个不究竟。为什么?教你得的,你用那种技术手段得到的,还是你命中该有的,即使不教你,你该有还会有。像李嘉诚,华人首富,他也没读过什么金融博士,甚至他没上过大学,他的博士是后来获得的荣誉博士,但是他能够赚这么多钱,为什么?命中有财。过去他的一个高级参谋,陈朗先生(已经过世了),早年遇到李嘉诚,见到李嘉诚,那时候他才三十多岁,刚刚开始经营生意。陈朗先生是很会算命看相的,看到李嘉诚,就问他,「你将来希望得到多少财富,你才会知足?」李嘉诚才三十多岁,他说,「我如果有三千万就很满足了。」陈朗先生笑了笑,「你不止,你将来是华人首富」。真的给他说中了。后来李嘉诚凡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决定的时候,都要去咨询陈朗先生,这是一位算命看相的高手。

  从这里我们也能够得出结论,人真的有命。问题是你能不能知命?更进一步,你能不能够立命?立命是你能够创造命运、改造命运,唯有学习圣贤教育你才懂。真懂了的人,不会再想利了,他只会想义。因为想义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善报,那个福就大,福愈大利就愈多,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还有讲到,兄弟之间要「言语忍,忿自泯」。说话要懂得互相礼让,不要互相指责,往往指责就产生怨恨,产生争执。在《论语》当中有一章说,「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里又讲到怨,证明兄弟之间很容易起怨恨。刚才讲到的财物容易起怨恨,这里说的是言语,互相批评指责。孔子教我们躬自厚,躬就是自己,自己要从重的责备自己,而薄责于人。厚是重,厚重的责备自己,而对别人的责备要轻、要淡,这样就能够远离别人的怨恨,这很自然。实在讲,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只会自责,不会责人。

  蕅益大师在批注上说的,「厚责人者,只是不能自厚耳」,对别人责备得很重的人,就是自己不能够厚责自己。这个厚,也有厚福的意思。老是责备别人,不能自责的人,没有福报。福报本来是厚的,都变薄了。换句话讲,一个人如果老爱批评人,老爱指责人,看谁都不顺眼,这种人没有福,福薄之人。福厚的人不会老是说别人,遇到什么情况他先检讨自己,有矛盾、有冲突、有不顺,他先检讨自己。他这么一检讨自己,大家也就自己会做自己检讨,大家就认识问题了,就能改正错误,自然能解决问题了。兄弟之间最重要是这样,因为愈亲密的人愈容易互相指责。孔子在这里特别提醒我们,要「言语忍,忿自泯」。

  今天,第一堂课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等一下再来一起上第二堂课。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集)  2011/4/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10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在《弟子规》当中第二部分是「出则弟」,我们现在继续来讲。「出则弟」这个悌主要就是讲的恭敬和友爱,不仅是对兄弟姐妹,包括对长辈、对家族当中和社会当中一切的长幼,我们都要有着恭敬和友爱的心。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句经文,是讲孔子在乡里跟大众聚会的时候,「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是讲孔子家乡同乡的人。人是群居的生物,当然要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一起聚居的人,一个乡里的人,同乡的人有时候会聚会,古时候都是这样,在一起饮酒、欢聚。杖者是指拄拐杖的人,当然这是老人。根据《礼记》,「王制篇」、「内则篇」都说到,「六十杖于乡」,六十岁的人就可以拄拐杖了。所以「杖者」就是讲在乡人的宴会当中六十岁以上的人。在这种宴会当中,孔老夫子也参加,他表现出来是尊敬老人,必定是让年长的人坐在上席。

  大家饮酒,按照礼来讲是允许你一醉而散。大家欢聚,你可以饮醉;但是如果有老人在的话,即使是醉了,也不能够失常态,都要保持安静。这时候杖者出,老人退席了,退席的时候,孔子一定是让老人先退,他们出去了以后,孔子才随之退出。老人走了以后,剩下的人,大家也可以无拘无束的来饮酒作乐。这是孔子参加乡人饮酒的时候他的一个表演,是教化大众,教大家敬老,教大家长幼有序。而在符合礼的同时,也可以适合人情,大家欢聚也可以一醉方休,但是又不能够违礼,这就是一种中道。当然我们现在的欢聚,我们还是主张不要饮酒,因为《弟子规》上讲「饮酒醉,最为丑」;大家可以吃素,也一样,健康的饮食,也不会妨碍大家的欢聚。

  《弟子规》上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就是讲这个道理,对于长者,我们得恭敬,处处让他先,年龄小的、辈分小的应该退在后面。「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些都讲得非常的具体,教我们怎么做。在路上遇到长辈,要赶紧走上前作揖。这个疾趋揖的趋,就是快步上前作揖行礼。现在我们的礼节可以用九十度的鞠躬,这是最敬礼了。长无言,要退恭立。我们跟长辈在一起,不要不停的说话,要尽量的少言。如果长辈不讲话了,大概可能累了,或者他的心想要静一静,我们就应该退到旁边恭恭敬敬的站立着,随时等候长辈的吩咐,而又不能够打搅长辈的休息。如果长者立,他要是站着,我们不能坐着。这就太不象话了,我们要是坐着的话,等于是对长辈的大不敬。看到长辈来了,我们即使坐着都应该立刻站起来,向长辈行礼,然后让座给长辈。等长辈坐下来了,如果还有另外的位置,长辈说你也可以坐,你才能坐下,「命乃坐」;如果不叫你坐,你也不要坐,你要随时等候长辈的吩咐。这些小地方其实都是体现了恭敬的心。

  在《论语》当中也讲到,「席不正,不坐」,席就是坐席,坐席摆的方向和座位的次序,如果不符合礼制,就不坐。什么叫不正?根据蕅益大师的批注是说,「不正,谓不依长幼尊卑之叙」,就是错乱了长幼的次序、尊卑的次序。好比说你参加一个宴会,正式的宴会往往在每一个座位上都有一个名牌,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名牌放的地方不太正确,譬如说这个宴会有一位很重要的嘉宾,或者很多嘉宾,这些嘉宾的地位或者是他们的声望、年龄、辈分都比自己大、自己高,居然,你发现自己的名位摆在他们之前,这就不太正了。不正怎么办?先不要坐下去,坐下去往往就失礼了。应该怎么办?应该悄悄的跟宴会的主办方询问,是不是名牌有放错了?如果是放错了,赶紧要调整。这都是讲长幼尊卑之序不可乱,这就是礼,这就是恭敬,这也是悌道。

  《弟子规》上又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在尊长面前,尊就是他地位高,长就是他的年龄高。凡是位高的、年高的、名望高的、德高的这些人在我们面前,我们都不可以嚣张、放肆,声音要低,不能高声讲话,肆无忌惮,就显得非常轻薄无礼。但是低也不能太低,「低不闻,却非宜」,你讲话小声小到别人都听不到你讲什么,这也不适宜。讲话的声调、语气平稳和缓,不高不低,正好让长辈们能够听得很清楚。「进必趋,退必迟」,当我们去拜见长辈,看到他们要过来了,或者是我们要上堂拜见他们,上去迎上前,要快步走。如果是拖拖拉拉的,而且边走还边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这都是表现出不恭敬。快步走,很专注的上前去问候、去行礼,这是尊敬。退的时候就不能走太快了,如果走太快,就会让尊长有个误解,是不是你很想溜掉,是不是你在我这身旁觉得压力太重了,现在能走赶快就溜?给人这样的感觉不好。退的时候,慢慢退下来,给人一种好像依依不舍的样子,让人觉得非常的亲切和温暖。

  在尊长身旁,如果大家是坐着的时候,一般尊长都会坐主位或者是高位,我们一般是坐在下位或者是旁边,这是位置上有次序。如果长辈问话了,「你今天来之前做了些什么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站起身来对答,不能够还在那里大咧咧的坐着,「我今天来做了些什么什么」。这就有点傲慢,傲慢就会无礼。长辈有问,我们要站起来回答,除非长辈说「你坐坐坐」,你才坐下,而且回答的时候眼睛注视着长辈,要专注的回答问题,这也是表示恭敬人。不要边讲话摇头晃脑、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没有把长辈放在眼里,这也是不敬。这都是从一些具体的行为当中,让我们去体会怎么样用我们的恭敬心对待长辈、对待一切人。当然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是说不完的,《弟子规》也只能举出这些例子让我们去体会,最重要的是养成恭敬心。你有了恭敬心,自然你在什么情况下,你都会做得如理如法。

  在《论语》当中,我们也看到孔老夫子有这些表演。在第十篇里面有一章说,「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是讲孔老夫子在朝廷的时候,他曾经也做过官,在鲁国在朝廷做过官。在朝廷当中,他什么样的表现?处处都符合礼,处处都表现敬。这里讲「与下大夫言」,下大夫就是比自己地位低的、官位低的人。「侃侃如也」,跟他们讲话,侃侃而谈。侃侃是和乐的样子,一点没有那种居高临下、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而是非常平易近人,很亲切。这是孔子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当然也包括比自己年纪小、德望小的这些人,幼者。

  「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这是讲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德行、名望高的这些长辈、这些尊者,我们应该怎么做?跟他们谈话,「誾誾如也」,这个意思就是中正的样子,就要严肃一点,不能够太放松,太放松就会随便,这是要提起那种恭敬的心态。对幼辈、对下位的人可以多放松。因为你要是紧张了,他们会比你更紧张,你就要放松的、很和乐的样子。可是对上位我们就要紧张一点、严肃一点,这也是恭敬。

  「君在」,君主在朝的时候,一国之君是最高位的人。「踧踖如也」,这是讲孔子非常恭敬;「与与如也」,又是威仪很从容。虽然恭敬,也不会紧张得好像手脚都慌乱了,还是很从容的样子,很淡定的样子,只是很恭敬,很有威仪,这是表示对君主的尊重。这都是孔子在朝中给我们表现出来的完全符合礼仪的这些行为。《论语》中记录了不少孔老夫子的这些行为,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能体会到一个圣人的言语、行为都是恰到好处,符合礼度。而礼的本质意义就是在恭敬,「礼者,敬而已矣」,敬人、敬事、敬物,这就是礼。如果是没有注重到这些长幼尊卑的礼节,就显得傲慢,或者是卑缩,这都不是中道。

  在《论语》当中,有一章经文是这样讲,「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阙党童子,阙党就是孔子所居住的阙里,那个乡里。乡里有一个童子,童子是未成年的人,不到二十岁,他能够为人将命。将命就是为人传话,传达信息,这么一个人。「或问之曰」,或是有人。有人问孔老夫子,「益者与?」益者就是获教学的益处,也就是他能够上进、能够好学,这才能够受益。有人看到这位童子大概是很灵活、很聪明,所以问孔子,这种人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人?结果孔子说,「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我见到他,见到这个童子居于位,这个位是指成年人所坐的位置,这童子居然就坐到了成年人的位置上。「见其与先生并行也」,先生就是长者,比他年长的人,包括父母、老师、长辈等等,这个童子竟然跟成年的长辈并肩而行。根据《礼记.王制篇》当中说,如果遇到跟自己父亲年龄相当的人,跟他们同行应该随行在后,不能够并行。如果是跟兄长年龄相彷佛的人在一起,应该肩随而行,不是走在身后,而是走在侧面,但是后一点,叫肩随而行。这个童子跟年长的人、跟长辈并肩而行,这是没有礼貌,这是傲慢,不懂得谦虚恭敬。所以孔子说「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说这个人不是来求教学的益处,他不是真正的好学,他也不能真正的受益,他只是一个求速之人,求速往往不达,急于求成,最后反而会落后。

  孔子非常会看人,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看人的是有智慧,自己知道自己的是明白的,孔子能够自知,所以能够知人。他懂礼,所以对人如果有违礼的事情,他看得很清楚。因为自己能够依礼而行,自然就能够辨别谁会违礼。这个童子即使是他很聪明、很伶俐,也可能他很想学,但是不能够谦虚恭敬、不能够守礼,他也不能够学到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学问必须用诚敬的心来求,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观察哪一个学生真正能够受教,从哪观察?就从他的行为细节当中看他有没有诚敬心,看他是真正好学的人,还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急于求成的人会有傲慢,会有无礼,就不能尊师;不尊师也就不能重道;不重道,他怎么能学道?所以老师找学生,用什么标准来找?就是看这个学生能不能够谦虚、恭敬,就从这个地方来看,就像孔子看这个童子一样,瞒不过圣人的。所以即使有人说,这个童子是不是很好学?因为可能他很伶俐。孔子说,这个人不是好学。所以孔子也不可能教他,他也不能成为孔门的弟子。孔门弟子首先要学《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是讲心,要有真实的敬重父母、爱父母的心;「弟」是讲尊敬,也是讲友爱。

  一个求益者、上进者,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第一个是好学,第二是力行,第三是知耻。人能够好学,他自然是谦虚,自然能够诚敬,能够力行,他就能够把老师的教诲落实。《中庸》上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仁、勇是君子三达德,达是通达,能够通达自性的这三种德,智慧、仁爱、勇敢。智、仁、勇,我们一般人还做不到,先要怎么做?好学,好学就近乎智,没有真实的智慧,能够好学,也算是跟真实智慧相近了;第二,力行近乎仁,你能够努力的去落实老师的教诲,这也就近乎仁了;第三,知耻近乎勇,你能够知耻,什么是耻?违礼就是耻,傲慢、不恭敬人、无礼这都是耻,知耻就能够改过,能改过才是真正的勇敢。果然能够做到智、仁、勇,这个人是君子,这个人是仁者。仁的德行,其实也包括智慧和勇敢。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章经文,「樊迟问仁」,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他问如何能实现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就答复三句话,「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就是仁。居处恭是安居的时候,要保持恭肃的心态,恭是讲心地。执事敬,这是讲在做事的时候,要笃敬。居处的时候,未必有做事,可能没有事,但是却要主敬存诚,这是恭。即使是一个人在暗室屋漏当中,都要能够慎独,不能够放肆、无所忌惮。能够养成这种恭肃的、慎独的心,所谓戒慎恐惧的心,心中就有了诚敬。诚于中而形于外,等到出外做事,执事敬就自然了,做任何的事情都会认认真真,绝不马虎,绝不大意,这叫敬事、敬业。与人忠,是待人忠诚,这是对人的恭敬。如果是欺骗人、不忠诚,这就大不敬。所以这三者,居处恭是论心地,执事敬是对事,与人忠是对人。对人、对事、对心,都是一味的真诚恭敬,这就是悌道。「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就是到达,夷狄是古时候讲的边疆、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到了那些地方也不可以舍弃,还是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也就是要坚持孝悌之道,这就是仁。孔老夫子教导颜渊(颜回),「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也是讲到这个意思。

  有了这种恭敬的心,对待任何的人、任何的事一味恭敬,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了。这种心,先在家里养成。《弟子规》上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家里能够侍奉父母,用诚敬的心,进而扩大到对整个家族。家族里面的叔父、伯父等等,叫诸父,也是一样,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心。这是指长辈,对长辈就如同对父母一样,这是孝道的扩展。对诸兄,包括堂兄、表兄,一切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人都叫诸兄,如事兄,好像侍奉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对他们恭敬。当然也包括对待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者堂弟、表弟、堂妹、表妹,都是要用爱心。这个说了两句,我们就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在家族当中有这种孝悌的心,走到社会,对任何的长辈都要像侍奉父母一样;任何年长的人,跟自己是同辈的,也要像对自己兄长一样的侍奉,把孝悌扩展出去,用一味的诚敬的心对待所有的人,尽自己孝悌之道。

  可能有的人说,现在(特别是大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像我自己本人就是独生子,我没有兄弟姐妹,我都不知道怎么对待兄弟姐妹,我怎么能够「事诸兄,如事兄」?其实不是说你一定要有兄弟姐妹才能行悌道,是说你要有悌道,就懂得如何侍奉兄弟姐妹。如果你没有至亲的、同胞的兄弟姐妹,有堂兄弟、表兄弟;如果也没有,社会上这么多的人不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论语.颜渊第十二》就有一章经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也是孔子的弟子,他是宋国人,他的兄长叫司马桓魋。司马桓魋是一个恶人,在宋国当大夫,他要谋反,而且想要杀害孔子。司马牛是一个比较有良心的人,知道他的兄长作恶,很忧虑。所以他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他明明有一个兄长,为什么说他自己没有?因为当时司马桓魋在宋国深受宋景公的宠爱,但是他又不能够知恩图报,竟然还要谋害景公,他有这个意图。司马牛知道,这种意图一被揭穿,就有灭族之罪。后来果然被揭穿,司马桓魋就逃到了魏国,后来又转逃到齐国。司马牛虽然没有跟他兄长一起共谋,但是也怕有灭族之灾,也逃跑。大概他讲这个话是在逃跑当中讲的,说别人都有兄弟姐妹,我没有。因为自己兄弟不好,所以他说没有。

  子夏也是孔子的弟子,在这里也是给他开解。说「商闻之矣」,商是子夏自己称自己的名,子夏名商。他说我知道,「闻之」,是从哪里听闻的?一定是从孔子那里听闻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兄弟姐妹,包括自己的死生,包括富贵,都有天命,这个没有办法忧虑,不用忧愁,该来的就会来,它不该来的,想也不会来。你要真懂得这两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就没有忧虑了。没有忧虑,毕竟是没有兄弟,怎么办?子夏这里又说了,「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君子心存敬慎,而不会犯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这样其实死生富贵都是可以转变的。这就讲到立命之学了,前面只是讲有命,底下讲的是立命。怎么立命?敬而无失,处处都能够敬慎,常怀戒慎恐惧,如《诗经》当中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不会有过失。过失往往都是傲慢,放纵自己了,就会产生。如果是敬慎存心,过失的念头刚起,马上就能够觉察,就能够把它控制。

  待人,与人相处恭敬而有礼貌、有礼度,跟一切人都能和睦相处,命运一定会改造。即使是死生富贵都可以改变,包括兄弟,虽然是没有兄弟的人,也会是什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样的君子,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大众的爱戴,所以走到哪里都会有像亲兄弟一样的人陪伴。「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夏最后这一句结束语,等于给司马牛排忧了。君子不要忧患自己没有兄弟,只是忧患自己有没有做到悌道。真有悌道了,你就有兄弟,哪个人不是兄弟?

  悌道,就是与人相处恭而有礼,自己内心敬而无失。不仅有兄弟,说老实话,你还会有富贵,你还会有功名,你的命运会改得愈来愈好。所以悌道的精神我们要把握住,悌道,简单的说就是恭而有礼。恭,当然内心中有敬才会有恭,恭敬人,而又能够对人礼让。恭敬、礼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道,人与人之间怎么才能和谐?互相恭敬礼让就和谐了。

  孔子在「里仁篇第四」这么说到,「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以礼让治国,为国就是治国,何有是何难之有,有什么难的?这句话意思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难的?只要以礼让治国,一定使社会和谐。礼让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到礼让,慢慢影响周围的人。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人,你做到礼让了,你影响的层面就更大更广,这叫礼让为国。

  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如礼何?」这个礼是讲礼文,礼仪的这些文字、制度,十三经里面讲的三礼,《周礼》、《礼记》、《仪礼》这三礼是礼文。礼文又有什么用?如果不以礼让来治国,光有这些经典在也没用。说明经典要人去做,要去力行,自己力行好了,还要去教育大众,要身教加上言教。所以治国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过程,《礼记.学记》上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礼让治国就是礼治,治国之要。

  在「为政篇」,孔老夫子还有一段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是有人问孔子,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这个奚当「何」字讲,子就是您,尊称。他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不为政,不去做政治的事?孔子办政治用礼乐的方法,用教学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得不到国君的认同,所以孔子当官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学而已,在周游。所以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从政、不当官?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这个「书」是《书经》,孔子引用《书经》的话。《书经》也就是《尚书》,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一部经典。《书经》上讲,「孝乎惟孝」,孝乎是赞美孝道,惟孝也是再次的赞美。「友于兄弟」,有孝还有悌,友于兄弟就是悌道,也就是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尽悌。而「施于有政」,在家里能够行孝悌,自然就能够影响到当政之人,当政者。这叫施于有政,有政的人就是当政的人。「是亦为政」,这也就是为政。孔老夫子虽然没有去当官,但是他能够在家行孝悌,影响到在位的人,从而也能以孝悌之道来治理国家,这不正是孔子的为政?「奚其为为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09:54 , Processed in 0.18083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