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7|回复: 2

转帖:印祖为何屡屡劝人兼念观世音菩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乃常念常恭敬。常字贯下恭敬, 何可作朗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乎。须知南无二字, 即是皈依顶礼, 恭敬, 度我等义。现上海习勤所, 已印二三十万发往各处。而南京, 南通, 汉口, 无锡, 各有印者。汝印只在秦地分送。一心念佛, 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 当此极苦之时, 令念观音, 较彼令念佛, 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 人多不知。经中于救苦救难之事, 绝少发挥。观音救苦救难之事, 则大乘经中屡屡发挥。如法华经, 普门品, 楞严经, 第二十五观音耳根圆通章, 华严经, 善财参观音章, (第二十八参)大悲经, 则专说大悲咒, 及观音救苦之事, 悲华经, 说观音因地发愿救苦之事, 其它经中说者甚多。因此因缘, 世无不知观音救苦救难者。当此大劫, 令上等人(乃上等智识)念佛则易。下等人(乃下等智识)以经中未曾说及, 或不生信, 故令念观音也。汝何可以佛与菩萨果位神通等较量乎。须知观音与我世界有大因缘。乃于无量劫前, 久已成佛, 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重, 不离寂光, (乃佛住处)垂形九界, 以行救济耳。况示迹为阿弥陀佛法王子。如民众欲求皇帝恩泽, 即向太子求耳。念观音发愿求生西方, 亦可满愿。以弥陀观音同一度生之事, 非有二义也。(三编·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凡念佛人, 于一切时, 一切处, 俱宜将一句佛号, 默持于心。若衣冠整齐, 地方洁净, 则声默均可。若未能如是, 则只可心中默持。至于女人生儿子时, 则须出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决定可以无有产难等苦。有谓此时裸露不净, 念则获罪, 此系不知经常达变之道。此时有性命相关之忧, 不能不裸露污秽, 非有意亵渎者比。而且菩萨以度苦为心。譬如儿女堕于水火, 呼父母以求救援。断不至父母以身体不洁净, 衣冠不整齐, 而不肯垂救也。以后凡有生产者, 皆令彼预念。及至产时, 正须认真念。不但易生, 且种大善根。当详与宗德说, 并与汝女等说。此系预救性命及免苦厄之无上妙法也。(三编·复马宗道居士书二)

  观世音菩萨, 于无量劫前, 久成佛道, 号正法明, 安住寂光净土, 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 慈誓莫穷, 救苦情殷, 度生念切, 故复不离寂光, 垂形九界。于十方微尘佛刹, 普现色身, 寻声救苦, 而于娑婆世界, 愍念更深。其有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 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现之身, 所说之法, 各随机宜, 了无一定。其现前得离众苦, 将来常享真乐, 则一也。近多年来, 世道人心, 愈趋愈下, 争地争城, 互相残杀。人祸既烈, 天灾又临, 水旱虫疫, 同时降作。此种灾祸, 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 心能转业。当此天灾人祸并临之时, 若能发至诚心, 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誓愿从今以后,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决定即蒙慈佑, 逢凶化吉, 于诸难中, 不受危险。乃以现前念菩萨圣号之别业, 转宿世现生所作之共业, 故得常获吉祥也。诸佛菩萨, 视一切六道众生, 犹如亲生儿女, 常欲令其离苦得乐。无奈众生迷昧, 不生信向, 以致徒费慈心, 不能获益。譬如杲日当空, 普照万方, 戴盆者纵立其下, 亦不蒙照。过在戴盆, 非日咎也。近来杀劫弥漫, 人民死亡流离, 苦不堪言。南通费慧茂居士, 久欲设法挽救, 故特搜求唐, 宋, 元, 明, 清五朝, 名笔所画观世音圣像, 一百四十二尊。以最上宣纸, 用珂罗版, 印一千部。期见闻者, 同生正信, 同念圣号, 同消宿现之恶业, 同种菩提之善根。须知菩萨无心, 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 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 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 与菩萨之心, 息息相通。由众生背觉合尘, 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众生一念生信, 虔持圣号, 背尘合觉, 返迷归悟, 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极大险难, 举念即获感应。又菩萨现身, 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 桥梁船筏, 楼台房舍, 墙壁村落, 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 复登通衢。无躲避处, 得大遮蔽。种种救护, 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 观音灵感录, 观音慈林集, 可以知其大略。当此天灾人祸, 相继降作之时, 若不以改恶修善, 常念观音圣号, 以为恃怙, 则欲得安乐, 难之难矣。即绝无灾难, 亦当常念, 庶可生膺五福, 优入圣贤之域, 没登九品, 彻证大觉之心。能如是者, 方可慰菩萨救苦之心, 以菩萨普施无畏, 故以圆满菩提, 方息施无畏之大慈悲心也。法华经云, 若有众生, 多于淫欲, 瞋恚, 愚痴,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便得离欲, 离瞋, 离痴。愿见闻者, 同常念焉。(续编·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

发表于 2017-4-1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9 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拿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拿摩法华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3 10:43 , Processed in 0.29914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