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03|回复: 19

[大德开示]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弟子规另解>


第一课

    思考题

    1、学习《弟子规》有何时代意义?作为成年人、作为出家人,是否有必要学?为什么?

    2、有些人说:“学好《弟子规》就掌握了一切真理。”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3、本论分为哪几部分内容?请大致叙述一下。

    4、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认为“有余力,则学文”,这对你有哪些启示?今后有何打算?

    5、父母呼唤你,或吩咐你做事,你应该怎么做?佛教中有这些孝顺的理念吗?请具体分析。

    6、对于父母的教育和责备,子女应如何对待?假如父母没有文化,而子女学历特别高,那又该如何?你平常是怎么做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从今天(2009年3月17日)开始,给大家讲一下《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自学的,没有传承,但感觉内容非常好,就自己学了一遍,也给部分孩子传了一遍。它讲的虽然不是佛教道理,但与佛教并不相违,而且,即使是学佛的人,也可依此来完善人格,所以了解这部论典很有必要。尤其是汉地许多孩子,从小没有受这方面教育,甚至老师对此也非常陌生,所以希望通过这次的共同学习,很多学校也能开这门课,让大家了解古德先贤的做人道理。

    在传讲的过程中,我会借用佛教故事或其他教言在字面上作简单解释,以便于“文殊小学”为主的出家、在家的小道友们学习;同时,也会引用顺便想到的佛教公案、教证,来印证《弟子规》的内容。

    你们应该清楚,古人特别重视《弟子规》,汉族子弟的启蒙教育多开始于这本书。但在六七十年代,传统文化被“革”了“命”,以致后来成长起来的一代,都没有接受这种理念。我曾问过许多年轻的校长、老师,但回答全部是“没有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孔孟思想中虽没有佛教的因果正理,更没有大乘菩提心、空性及光明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方面,许多地方很值得借鉴。现在的社会,怎么样孝顺父母、怎么样诚实守信……不要说孩子,就连为人师表的老师也不太懂。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世人:这么好的传统文化,理应值得接受,而不要抛弃。这次学完《弟子规》后,希望你们有能力、能发心的,今后结合佛教教理尽力引导世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可能有人会想:“《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我现在都是大人了,没有必要学这个。”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们这些成年人,乃至出家人都不见得有。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应该学,诚如《戒律花?论》所言:“不知理,六十岁也孩童。”尽管你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该接受这种教育。尤其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分数,德育方面却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拥有高超的智慧,但没有德行的话,那他的智慧依靠什么而成长?这是个大问题。

    还有些人想:“我们作为出家人,学《弟子规》根本没用,因为它是世间人的童蒙教育,而我已经看破世间了,再学这个岂不是多此一举?”这种观念也不对。出家人若不懂得基本的做人规范,那在僧众群体中也好,发心利他的过程中也罢,连人都做不好的话,还想要成佛利益众生,恐怕更是遥不可及。

    所以,从各方面考虑之后,我觉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团体中,乃至出家僧团中,学习《弟子规》都有必要,一个人学和不学肯定有很大差别。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弟子规》看作所有教育的顶巅,有了它一切具足、没有它一切不成,这是不对的。虽然它在教导人生哲理、规范世俗行为上是一部好论典,但与佛教胜义、世俗的真理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这方面务必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否则,特别喜好孔孟思想的个别人觉得:“《弟子规》是一切学问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学佛没有什么。”把孔子与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是一大错误!

    我看过不少儒家先贤的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面对今生的做人讲得很好,可却没有涉及业因果、前后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触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万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说孔子与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可以跟他辩论:不说特别深奥的道理,单单是前后世或六道轮回的存在,儒教传统思想中有没有提到?大家不妨观察一下。我详详细细地翻过很多书,觉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来世几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说揭示心性本体,让人明心见性了。因此,对它太重视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说: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关于汉地三教,总体而言,儒教是入世的,引导人做慈善、重孝道;道教是出世的,思想偏重于远离红尘、与世隔绝;而佛教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远离一切尘染的同时获得解脱。因此,佛教的思想包含道教和儒教,通达了佛经论典之后,看道教会一目了然,看儒教也同样如此。现在有些学者也认为:“儒教治世,道教修身,佛教治心。”可见,真正能对治内心烦恼的,唯一在佛教中有。当然,这样的认识,出家人一般都具足,而有些在家人的分寸稍需调整。

    接下来讲《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他祖籍山西,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这部论典最初叫《训蒙文》,后经贾有仁先生修订,改名为《弟子规》,一直流传至今,对人类文明起了很大作用。

    我在自学的过程中,觉得作者相当了不起。他用的语言很简练,但所讲述的道理很甚深,除了字面的内容以外,背后还隐藏着深奥的教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

    释题:弟子规

    所谓“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均可称为弟子,我们佛教徒是三宝弟子、上师的弟子,非佛教徒则是老师的弟子,人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永远是“弟子”。而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就叫做“规”。因此,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弟子,就应当学习这部论典。

    总叙

    “总叙”,相当于佛教论典中的立誓句。在下面两偈中,可以涵摄整部论典的内容。

    学《弟子规》其实很简单,它只有九十个颂词,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特别顺口,所以我要求智悲学校的学生早上读诵。对小孩子而言,可能有些内容懂,有些不一定懂,但只要慢慢记在心中,长大后这些道理就会随口而出,很容易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管佛教理论还是世间格言,只要用得上,对自己心行起到断恶修善的作用,就是善法。心善则善、心恶则恶,所以,本论也是诸佛菩萨的一种加持。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这部论典是圣人的教诲。所谓“圣人”,狭义上指儒教的创始者??孔老夫子;广义上,所有的古德圣贤、高僧大德皆可包括其中。

    在汉地,孔子的思想虽一度被当作批斗对象,但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现在很多仁人志士都想恢复这一传统文化。在国外,很多人也对孔子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了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英国汤恩比博士也说:“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借助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

    由此可见,现代人类非常需要圣者的语言,此外,凡夫的语言表面上再吸引人,也不适合去看、去学。记得《弟子规》的后面说:“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意思是,不是圣者的教言,千万不要看,看了只会遮蔽了你的聪明,教坏你的心志。的确,杂书看多了,流行歌曲听多了,思想就会被染污,从此之后,对“圣人训”根本不感兴趣。因此,我们该学的,就是圣人的教言。而这部《弟子规》,其体系是出自《论语学而篇》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故而是圣人训。

    这部论典总共有七个问题来阐述,下面虽对此分别有广说,但这里先略作解释:

    第一是“孝”。在古代,尤其是汉族人,对孝的重视程度很高。所谓“百善孝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门”,一个孩子孝顺与否,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

    我很小的时候,常爱去一些亲戚家,当时两个亲戚比较典型:一家的孩子可能有十几个,他们天天打架,父母也使劲打,每次一进他家帐篷,总是闹哄哄的,孩子们哭声一片,大的恨小的,小的骂大的……现在这些孩子到了我这样的年龄,没有一个有出息的,连维持基本生活都相当困难。还有一个亲戚,他家有六个孩子,每次我去他家,父母也慈悲,给孩子讲很多道理,而且从未看到孩子打架或对父母不孝。后来这家出的都是人才,不仅自己的生活没有问题,还为社会做了许多贡献,出家的,在出家方面有所建树;在家的,经常喜欢助人为乐。可见,家教十分重要。当然作为出家人,也没必要去考虑这些,但回顾你自己的成长,应该扪心自问:我在孩童时期有没有孝敬父母?甚至,有没有这种概念?

    第二讲“悌”,就是友爱兄弟姊妹。孝字,上是“老”、下是“子”,意为子女理应顶戴父母;而悌字,是“心”旁边加“弟”,是说哥哥心中要有弟弟,这是象形字的一种表示。所以,悌就是要关爱兄弟姐妹。

    第三讲“谨”,指所作所为小心翼翼、认真对待,这也是佛教讲的用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所以,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为、敷衍了事,而应该认真谨慎。

    第四是“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乃至起心动念都不虚伪狡诈,老老实实地去行持。

    第五是“泛爱众”,这是一种广泛的爱,对凡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类,皆以慈悲心一视同仁。类似于佛教中的以慈悲心关爱一切众生。

    第六是“亲仁”。亲,是亲近、依止;仁,是仁人志士,或高僧大德、善知识。也就是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好老师。

    第七是“有余力,则学文”。除了上述六层内容以外,若有多余的时间、精力,还可以学习其他有利于身心的知识。

    可见,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这个基础后,才要求学习文化知识。所谓“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即先有了六种“德”以后,再去具备“才”。然而,现在的教育有点颠倒,每个学校的老师都只重视分数,只看学生能不能背、能不能学,至于他的行为规范、人格操守,根本提也不提。好多孩子因为没受过这种教育,长大后虽有一点学问,可是做人很差劲。包括有些出家人,学历尽管很高,也读过一些名牌大学,但与人的沟通能力不行,没接触两天就出一些问题。所以,古人的教育方法,我们还是应该沿用:先培养德育,有余力再学其他知识。

    “有余力”其实也不难。东汉时有个人叫董遇,因生活贫穷,靠打柴为生。他特别好学,每次去打柴总带着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读。他哥哥常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天长日久,他的学问大长,写了两本好书,在当地引起轰动。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只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一百遍,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请教的人说:“您讲得有道理,但我们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的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之余;夜晚,不便下地劳动,是一天之余;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为平日之余。”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像董遇,就是从那些“空余”里得到了利益。

    如果有了空余时间,就可以学习其他学问。什么是其他学问呢?《周礼》中讲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节;“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当然出家人不能学);“御”是驾车;“书”是书法;“数”是计算。佛教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如《经庄严论》、《萨迦格言》中言: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应精通五明或十明的一切学问,如医学明、声明、诗学等;即使你没有多余的精力,孝、悌、谨、信等也不得不学,因为作为一个人,明白这些必不可少。

    我经常想:《弟子规》的内容,应该用佛教观点来解释,这样刚好有一些补充。否则,单单只考虑眼前几十年,却从来不提前后世、业因果,不去关注更为长远的生命,就太有限了。若能与佛教理念配合起来,进行灌输,孩子们一生中的印象会比较深。想想我们小时候,如果在学校读过这些,可能就不会给父母、给别人带来那么多痛苦了,反而应该还有很大饶益。以上讲了总叙,下面正式讲七个问题中的第一个: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在家中,父母呼唤你,一听到就该立刻答应,不要慢慢吞吞。无论父母叫你做什么事,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即去做。

    “父母呼,应勿缓”:表面上这好像很简单:父母喊你,马上答应就可以;父母让你做事,马上做就可以,但它有甚深的道理。我们儿时都做过孩子,那时,是不是父母一叫就答应呢?恐怕很多人不是。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当宝贝一样疼爱,这让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像很多大学生,不会洗衣服,别人叫也不吭声;再大一些,不懂人与人之间怎样交往,这都与儿时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

    小时候父母娇惯你,喊多久都不应一句,即使回答,也是恶狠狠地说:“干嘛!什么事?”没有一点恭敬和孝心,长大以后自然对谁都不理不睬。因为父母是最亲的,他的呼唤你都不应,那到了单位或面对亲友时,更不会恭敬对待了。所以,儿时的教育很重要,它导致了每个人在修养上的差别。

    学习这部论典,很多道友可能会有一种懊悔:“小时候父母说什么,我应该好好地听。但现在父母已经死了,想孝顺也没办法了。”但不要紧。若懂了这个道理,有机会可以教亲戚朋友的孩子,同时自己也知道该怎么跟人相处。譬如,不是父母,而是其他人叫你,你的态度怎么样?是不是像有些世间人那样,领导上司喊了立即答应,而普通同事喊,就用另一种态度?如果这样,那就是傲慢无礼的表现。

    表面看这只是一般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难以做好。所以,现代人和古人相比,确实特别差,而且是点点滴滴都差!

    此处讲的并不是中观空性,也不是气脉明点,只是做事做人的世间道理。我们这些凡夫人既然还没离开世间,就应该遵守这些规矩。毕竟内心的证悟,谁也看不到,但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喊你,你在那儿一副特别傲慢的样子,别人会有怎样的反感,你清楚吗?所以,古人的行为规范,现代人的确需要。否则,每天接受的都是眼花缭乱的事物,那么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文化,就只能被抛弃,让它断灭了。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春秋时期的郯子,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古代有这样孝子,而现在有没有呢?很罕见。2004年有个人把肾捐给了母亲,这在当时轰动一时,感动了很多人。但古代并不是这样,那时人人对父母都特别孝敬。

    或许有人问:“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后世有《二十四孝》等许多故事。可这孝顺之举,佛教有吗?”

    佛教不但有,而且远远超胜,更不可思议。如虚云老和尚,他为报答亡母深恩,吃尽了千辛万苦:首先三步一拜,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母亲早脱轮回。在这个过程中,他两次冻僵在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萨化身救他脱险,三年后才到五台山。后来又念未见母亲现身,不知是否离苦得乐,他又在阿育王寺拜佛陀舍利、燃指供佛,一心求见母亲一面。结果一天在梦中见母现身,得知母亲已转生净土。

    以这种伟大的行持报父母之恩,在儒教中很难见到。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应以礼承事;死后,要以礼埋葬,并于逢年过节时,以礼祭奠。所以,他们对父母的报恩仅限于此。然佛教可谓更上一层,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让父母彻底离苦得乐,才成就了真实的孝道。

    在佛教中,一个人要想往生极乐世界,首要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可见,“孝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要了解孝,就应深入佛经,像《父母恩重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可以称为“佛门孝经”,经中详细描述了父母恩重难酬,做儿女的应如何报答父母深恩。佛陀还亲口说:“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因此,人想学道,孝顺非常重要。

    而孝顺方式,佛教的与世间的有很大不同。佛经云:“饮食及宝,未足报父母之恩。唯导父母向于正法,便为报二亲也。”意思是说,以金银财宝、饮食衣物供奉,不能圆满报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导他们行持正法,才是真正报答了双亲之恩。有些道友以前常让父母不高兴,也做了让他们伤心的事,现在懂佛教的道理后,就应该行持善法,并把善根回向给他们??这是我们的报恩之举,是最圆满的!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的道理,必须恭恭敬敬谛听。父母若有智慧,教得头头是道,子女自然会听,但有些不一定有学问,可他毕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做子女的也要洗耳恭听。

    现在有些孩子,有了一点学问就傲气冲天。父母是小学文化,自己是大学毕业,父母给他讲道理,他就摆出不屑一顾的姿态:“你连书都没读过,还敢教我?我可是了不起的高才生!”其实这样不合理。一般来讲,父母的人生阅历比你丰富,而且,他在教导子女时心很善良,以慈爱心所引发的语言,肯定有价值。所以,年轻人要好好听父母教导。如果抱怨:“唠唠叨叨,在讲什么呀?别讲了,你吃你的就可以,?唆什么!”这不但会伤了双亲的心,自己的修养也成问题。真正有学问的人,父母再没文化、再怎么样,对他们所说的教言,还是会聚精会神地倾听。但这一点,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因为你做错了、行为不如法而谴责你,你必须虚心恭顺地听从,勇于承认自己错误。对父母有恭敬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父母说的是一般语言,甚至是责备,也会认真听取。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父母的训斥是出于爱心,做子女的应该接受。若能如此,对自己也有很大利益。

    不仅世间人要顺承父母,佛教中不管小乘、大乘,都认为父母是严厉对境,即使他们是凡夫,也值得恭敬。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信众供养自己的钱财,可以给他们使用。以前佛陀时代就有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于是请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并作开许:“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所以,出家人可以对父母进行供养。

    一个从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说什么都要听,即使是批评也要认真对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会明白,父母的教导很有价值。众所周知,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所以,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学得比父母好,但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纵然学佛多年、广闻博学,但父母的那种世间教言,对自己的身心仍有帮助。所以,每个人应把“敬听”、“顺承”的道理,用于实际行动中。但很多道友恐怕没有做到,有的可能在后悔:“如果父母还在,我一定要听话,可是??下一世再来吧,只有等下辈子了。”会不会这样?

    真的,现在很多人做得不如法。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观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观空了”,觉得没什么,但从世间道德而言,对父母的孝顺奉养不能缺少。以前汉地有个懒残和尚,因为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所以他责无旁贷地要负起孝养母亲的责任。有时他穷得一文钱也没有,为了不让年老的母亲挨饿,只有把自己袈裟典当了,买米回来养亲。从这些大德的历史来看,他们对父母是有执著,但这种执著并未影响他们成道。而有些人出了家以后,对父母一点悲心也没有,这是不应理的。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行为确实不如古代,但这暂时不讲了。总而言之,在孝顺父母方面,大家应该有一些新变化、新行为!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二课

    思考题

    7、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关键起作用的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体会?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8、看了古代子女对父母的承侍,然后再对比现在的状况,你有什么感触?

    9、对“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请从世间、出世间的角度分别作解释。你自己做得到吗?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藏起来拿走,你如果见到这种现象,会如何教育他?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次宣讲《弟子规》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暂,而这一生,却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现在,多数人并不重视传统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钱财、地位、名声,致使伦理道德受到了极大损害。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将有缘众生安置于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与佛教没有因缘的,也要让他行持善法、断除恶行。

    在古代,不管老师所教的,还是学生所学的,其目的都是让人具足善良品德。我们看“教育”一词:所谓“教”,《礼记》中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让孩子增长善法,挽救他的过失。而“育”,《说文解字》中云:“育,养子使作善也。”意即让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书育人的内涵,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么样做人。

    昨天也讲了,在“德”和“才”之间,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论云:“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也说:“首孝悌,次见闻。”要先以孝悌为基础,再扩大见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渐广学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所以,现在的教育次第确实颠倒了。你们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学校的老师,谁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师教书时只看分数,得满分、成绩好的才得奖,但此举最多只培养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学校里就要求:成绩优异者可以得奖,但更重要的,应该鼓励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别发给相应的奖品。这样做,孩子从小会觉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让他脑海里有这样一种观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们办学校、教学生,一定要重视德育。否则,孩子们学了再多知识,也只是增长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任何社会团体里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现在人全力以赴希求的是什么?就是智慧、文凭,但这些能用于生活中的却很少。就算你读了大学、研究生,所学的知识能否全部派上用场呢?恐怕也不行。所以,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人格、品行和善心,才是最为关键的。

    出家僧团中也一样,有些人虽然学问不高,但人格相当好的话,即使刚开始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以后,人们还是会对他刮目相看,越来越喜欢他。相反,有些人尽管文凭不错,可交往能力差且傲慢无礼,这样的人呆在哪里,也不会有长久的缘分。这个道理,出家人弘法利生时应该了解。上师如意宝生前为什么特别强调人格?原因也在于此。虽然出家人已远离红尘,这些好像可有可无,但要想在寺院长期过这种清净生活,人格不好的,寺院也不会要,而去社会上弘法利生时,不要说度别人,自己都呆不下去。

    我们学这部论典,必须先了解它所讲的基本道理。《弟子规》中最开始是讲孝顺父母,作为学佛的人,对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对父母置之不理,无所谓的态度,那又如何对所有众生发菩提心呢?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倘若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感觉,那能否悲悯其他可怜众生呢?绝不可能!

    现在有些人提到父母,就跟其他众生差不多,这样的人能不能修大乘佛法?尤其是菩提心能不能在他相续中生起呢?非常困难。只有对现世父母有报恩心,进而了知天下众生皆为父母,如佛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

    所谓的父母,狭义上讲,就是今世双亲;广义上讲,在多生累劫中,每个众生都当过自己父母,凡是众生,没有一个未曾当过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顺父母,进而才能对一切有情生起悲悯之心。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学《弟子规》。如果从小没受过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长大后再去扭转,恐怕非常困难。只有小时候把这种教育一点一滴渗入心田,长大以后,知识与德行才会用于生活当中,对家庭、团体、国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论讲的虽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学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愿一切众生暂时离苦得乐,究竟获得圆满的断证之果。

    大家应该相信发愿的力量。早上起来就要愿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觉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说大的世界和平、国家安宁,我们可以从每个家庭开始,愿他们不要整天吵吵闹闹。现在的许多家庭,大人天天斗,小孩子互相斗,小孩跟父母之间也在斗……家成了激烈的“战场”,不平静、不安宁,这样的生活也是种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应该默默发愿:愿大大小小的争斗与战乱,全部得以平息。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弘扬佛法。

    冬则温夏则?

    晨则省昏则定

    “冬则温,夏则?”:子女对父母应无微不至地照顾,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关心。冬天寒冷,要想尽办法给父母取暖;夏天炎热,要让父母过得凉爽。当然,这里的“冬”、“夏”,并不意味着只管冬夏,不管春秋。而是要根据天气的不同,时时看父母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关心。

    藏地经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条件不好,父母冬天没有厚衣服,还是穿夏天的,特别冷;夏天本应过得凉快点,可还穿着笨重的破衣。从这些父母身上,也能看出子女的不孝。因此,孝顺的子女平常要关心父母。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像这样去关心父母,我们在儿时或长大后有没有做过?每个人不妨想一想。

    现在社会好像是相反的: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什么都安排好。孩子从小习惯了,长大后也就认为:“我是家里最可爱的人,所有人为我服务是应该的!”因为生下来就如此,过惯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所以从来不会为父母长辈着想。而古代不是这样,古人的儿时教育,让孩子长大后就有生活能力,不管到哪里去,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所以,我们的教育需要改进,要由家庭和老师做些沟通:孩子在学校时,老师应该教他怎么样孝顺,早上、晚上如何对待父母,多讲“孝”的知识;而在家里,父母则应灌输“敬”的道理,告诉他怎么样尊敬师长,怎么样听老师的话,怎么样团结同学……诸如此类。否则,老师只重视分数,父母也是除了管他吃饭,此外什么都不过问,一晃几年,教育的大好时机就错过了。

    大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从小到现在,你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教育气氛中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父母是否始终有感恩之情?现在的教育缺少恩义、道义、情义的理念,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弥补起来也办不到,但我们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否则,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钱,心中不再有理想,永远这样下去的话,珍贵的传统文化就中断了,如此前景令人堪忧。

    “晨则省”:省,是问候。做子女的早上起来以后,应先到父母那里问安:“您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今天早上觉得如何?要我做些什么?”

    “昏则定”:定,是安慰。黄昏时也要到父母那里探望,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做的。比如,父母身体不适的话,要为他准备好药和开水。

    真正孝顺的孩子会这样,早上、晚上都关心父母,可现在的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认为自己很孝顺,也只是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每个月寄一点钱,其实这不是孝。以前有人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子女在物质上孝养父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作为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时要多加安慰,让他们开心、高兴。其实这也合情合理,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走路,甚至不净粪也染在父母衣服上,而父母牺牲一切,无微不至照顾我们长大,之后又一直关心我们读书、成家……到了现在,他们的身体已经苍老、体力已经衰退,这时候,如果对他们一点都不关心,那真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当然,出家人离开父母也是没办法,如果一直随顺他们,他们不一定让你出家。所以你是大孝,现在只有闭着眼睛发菩提心、回向了??我看很多出家人脸色有点不对,所以安慰一下啊!

    不管怎么样,关心父母确实重要。倘若你是在家人,平时一定要经常问候父母。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关历史说:他是圣者,母亲怀他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语”,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听不如法之声,口中不说傲慢之语。后来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礼拜父王:早上起来,他穿着礼服在门外向父亲问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这在历史上非常出名。

    但现在的在家人,不要说一天三次,三个月一次有没有啊?有些人对父母关心很不够,好像从降生以来父母从未关心过自己一样。当然,这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倘若从小就培养孩子孝顺,那他对长辈会有恭敬心。其实,恭敬心非常重要,前段时间我去学校时说:“你们做老师的,有一个道理没有教好,那就是恭敬心。”古人的礼节,往往代表很深的意义。我看过一位教授的演讲,他在每次演讲之前,都先给台下的人深深鞠个躬。他说:“如果我心里有傲慢,腰肯定弯不下来。”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对,一个人很傲慢的话,根本不会给人鞠躬,甚至连头也不愿点一下。所以,人如果从小懂礼节,对他一生会起到很大作用。

    汉地非常讲究团圆,一家人共同吃饭时,因为对孩子的宠爱,菜往往先夹在他碗里:“你是宝贝,最可爱的。”所有长辈都给孩子夹菜。其实不应该这样,吃饭时,应让孩子先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种恭敬的表示,就像我们对三宝供养献新一样。这样点点滴滴教,渐渐地,他就会对长辈有尊重之心。否则,现在很多孩子智慧不错,会打电脑、会上网、会开车……有种种技能,可内在的德行很缺乏。所以有些教育需要调整,不然的话,孩子对父母连基本的感恩心都没有,更不要说去学佛修菩提心、大空性了。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出必告”:作为子女,出门时一定要向父母告辞,不能不告而别,随随便便想走就走,否则会让父母担心。尤其现在社会非常复杂,治安也不好,孩子到底是出去了?还是……父母不清楚就会担心。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完全不同,俗话说:“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对父母总是无所谓,而父母的心却像水一样柔软,始终惦记着孩子。就算孩子已经二三十岁了,按理说不需要担心,可父母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出去时跟父母打招呼非常有必要。

    “反必面”:一旦从外面回来,也要去看看父母,让他们心安。不这样做,父母会始终想着:“孩子回来了没有啊?”

    然而,如今很多子女,出门时从不辞行、想去就去,回来时也不打招呼。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行为。

    “居有常”: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变来变去,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今天在寺院,明天在闹市……住处若经常变换,父母就会担心孩子在外面居无定所、到处漂泊。

    其实,居所固定很重要。不仅在家人要做到,出家人也应如此,在一个道场的时间越长越好,呆的时间长,说明你在这里有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否则,今天在这里,明天去那里,东南西北跑来跑去,恐怕有点问题。有时候我接触一些想来出家的人,问他到过什么地方,有的说:“我先在一个寺院呆了三个月;又到东北的寺院呆了五个月;然后去南方的寺院住了两年;某某佛学院读了一年半;后来在邮电局呆了三年;老师当了一年;医生做了两年……”弄得我眼花缭乱,心想:“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在这里恐怕也是一年半载,能不能呆一个月也不好说。”所以,居所不定有较大的过失。

    “业无变”:一个人的学业、事业、道业,最好不要改来改去,一门深入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你想学佛,那就好好学显宗或密宗;在社会上做一项工作,那也好好去做,不要换得太勤了,否则心很难成长起来。所以,人一定要稳重,不稳重的话,干什么都容易出违缘。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平时用它来观察,既可以衡量他人的境界,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

    当然,作为出家人,出去回来都跟父母禀报,恐怕不一定适合。尤其是父母若不信佛教,你这样做,可能永远没机会行持善法了。对这种情况,佛教经论中开许说:可以自己决定。诚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所言:既不向父亲询问,也不与母亲商量,自己决定一切,远离世间而前往寂静地,什么也不挂在心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以此来印证自己修行。到了那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也不必在乎,在这样的境界中,就不用天天到父母那里去了。如果你都出了家,就应该放下一切,没必要总惦记着家,否则修行容易出障碍。暂时看来这好像是不孝,实际上是大孝,这方面也有许多教证。

    不过,世间的做法与佛教的大不相同,尤其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能住得太远。以前有个“聂政养母”的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母亲在世时,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他总是刻意回避;当母亲去世以后,他才离开家为朋友报仇去了。所以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父母健在时,最好不要远游他方,如果你有事需要出去,不论远近、时间长短,一定要向父母说明,以便父母与你联系。但现在不说也可以,因为每个人都有手机,不过有些人总欺骗父母,本来自己在南方,却偏偏说在东北……

    其实父母是很可怜的,天天记挂着子女:行为不如法的孩子,害怕他在外面打架、做各种非法行;品德好的孩子,那些虽不必担忧,但还是挂念他会不会生病,正所谓“父母唯其疾之忧”。尤其是出家人,有父母的,父母会一直惦记着:“孩子没给我打电话三年多了,他现在活着还是死了?如果活着,身体好不好啊?”可能你当时出家他不同意,但实际上??你们不要哭哇,这多不好!

    去年我弟弟天天给母亲打电话,这方面他还可以,比我强。他为居士林进货,每次出去都习惯性地“我现在到马尔康了”、“我到米亚罗了”、“我到汶川了”……后来我跟他说:“你这样讲,母亲也不懂汶川是哪里、米亚罗是哪里,不如到成都说一声就可以了。”但他已经习惯了,回来一路上也是不停地汇报。我说:“如果你非要说,说色尔坝、霍西就可以,不要一直汶川、安德……”这方面我确实不擅长,可能是一种习惯吧。有些出家人经常问我:“我要不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我说:“《札嘎山法》里讲了,父母当你死了最好。你以前在家时本应孝顺,但当时因耽著事业,没有好好地尽孝,而现在你出了家,也不一定能做什么。”有些出家人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孝,现在想重新寻找父母?

    言归正传,这里讲的“居有常,业无变”很重要。作为修行人,行为不要多变,身体也要稳重,住于一处好好修学,最终才会学有所成。否则,今天在一位上师那里学个仪轨,念几遍就舍弃了,又寻找另一位上师……自己的课程、仪轨、行为,经常换来换去,这样恐怕意义不大。其实,能在一位上师面前、在一个寺院里长期发心,这是一种成就。人生本来不长,所以要选择最有意义的发心,发心时间也不能太短,这是我自己多年的经验。尤其在为众生、为佛教发心时,不要今天在这个部门,明天换一个,过段时间又换一个,这样心态不稳就不好。

    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做人还是要稳重,这方面的功德,《二规教言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我看现在很多道友不稳重,这是你们最大的毛病。昨天我翻了八年前的电话簿,感觉有些学佛的人变了,包括心态、修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很可惜!你选择好一个法门之后,一生中没必要变来变去,十年前是学这个,二十年后还是学这个,一门深入很重要。所谓一门深入,也并不是只看一部经典、只学一个法,而是你所着重的法不要轻易改变。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二十多年前的课诵,现在仍然天天念。以这种方式,自己所学的知识会用得上。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经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张、肆意妄为。如果随随便便去做,将有损于子女的本分。

    做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问过父母,如果自认为有学问了不起,就擅自做主、随心所欲,这是不合理的。有些人觉得:“我现在是知识分子,父母又没读过书,问他干嘛?这个老糊涂懂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尤其有道德修养的,我们去问他,他会有好的建议。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你要做的事情,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如果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后果肯定非常好,否则不经父母同意就去做,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俗话说:“老人走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别看有些老人没有文化,但他吃的苦很多,社会阅历相当丰富,你若去问他一些事情,就会知道这非常有必要。

    所以,子女不要擅自做一些事,尤其是造罪业,假如觉得“这只是小罪,造了也没什么”,那问题就很严重了。《贤愚经》云:“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三国的刘备在离世前,也给儿子留下教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不要因为罪业小就随便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业小而不去做,只有具贤明、有道德,才能让人信服、于人有利。

    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应经常请教一些有智慧的老人、有智慧的上师。他们的教导与指点,肯定会对自己有用。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虽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为它小,就背着父母私自藏起来。如果偷偷地占为己有,会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也会有损你的道德。

    这一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是习惯了,对别人的东西随便拿、随便用,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随便用别人的笔、拿别人的本子,虽然这事很小,但习惯了以后,对一些大的财物也会不在乎。当今社会,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对公款公物,私自占用也觉得没什么、无所谓,顺手牵羊也就拿走了。

    有些人甚至对僧众的财产也这样:“这是常住的、寺院的,没事,可以随便拿。”但这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就不能装进自己的口袋,否则,来世的因果非常可怕!佛经中的很多公案,大家也应该清楚,有些人只用了僧众一点财物,就无数劫在恶趣受苦,至今仍然不能解脱。

    然而,有些人是习惯了、不好改,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地塞进自己包里。我一个亲戚即是如此,每次到别人家,见到自己想要的,连个招呼也不打,藏着就拿走了。所以他一来,我就比较害怕,虽对那些东西不执著,但心里不舒服。说他偷吧,也不算,有时是公开拿,但有时我也不知道。因为是亲戚,又不好说,很麻烦的。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有些道友可能也是如此,这样很不好。如果你要借别人东西,就应该说:“这个我借一下,可不可以?”如果你想要,那就说:“这个给我可不可以?”当面说清楚好一点,否则也是人格出了问题。

    所以,大家做人要有礼貌、懂节制,甚至对不合理、不如法的,看也不能看,听也不能听,做也不能做。古人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现在人恰恰相反,对于不合礼教的,又要听、又要看、又要说,更要去做。这个社会确实已经乱了,想一下子改变过来,非常困难,因为人们都习惯了。北宋时期有个人叫张乖崖,他发现一个小官从库房里拿小钱,就狠狠地责备他。小官不以为然:“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张乖崖说:“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由此可以推知,小的恶习渐渐扩大,最后也能毁坏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每个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自己的不良行为,应当尽量改正。而身边的孩子,也要让他接受这种教育,以令其逐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在此,呼吁大家尽量挽救下一代,否则,他们有智慧却无德行,今后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倘若这种无德的智慧付诸于行动,对社会不但无益,反而有极大的损害。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样一个社会,所以希望每个人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慢慢散发出慈悲和爱的光芒,到那时,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扬开来了!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三课

    思考题

    11、孝养父母有哪五种方法?请详细解释。你做到了几点?

    12、现在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自己的民族传统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3、如果父母从小就讨厌你,对你百般折磨,你长大后还要孝顺他们吗?为什么?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对之处,身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你能做到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正在讲“入则孝”。前面讲了要如何孝顺父母,下面接着讲: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凡是父母所喜爱的,子女应尽心尽力去成办;凡是父母不喜欢的,子女应小心谨慎加以排除,不要去行持。

    由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尊重非同一般。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想什么就做什么,不随顺父母的心意,根本不考虑父母乐不乐意。你们也想一想:从小到现在,自己是否维护过父母的心?可能我们所做的,多数是父母不喜欢的事,而父母喜欢的,恐怕成办得很少。虽然有些是无能为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有些是可以去做的,只因从小没有这种概念,不觉得父母是至高无上的对境,也就没有去尽力而为。

    在古代,孝顺的孩子绝不会这样,只要是父母喜欢的,他们会想方设法满足父母。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其实父母如果有德行、有修养,子女按他们的想法去做,肯定不会错。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都老糊涂了,又没有文化,问他绝不会有好主意。”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昨天讲了,老年人是有远见的,而且对子女很关心,以善心出的主意必定有价值。所以,我们做事应该先看父母的心意,父母所讨厌的,尽量不要做,这样对你方方面面也有好处。

    晋朝有位将军叫陶侃,他小时候死了父亲,母亲把他含辛茹苦养大。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有什么过错,从不轻易放过。他二十几岁时,在县里当小官,专门监管渔场。一次,他派人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品尝。母亲推知是公家的东西,不但没享用,还令差役把它带回去,并附了一封信说:“你做官,随便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没有叫我高兴,反而叫我替你担忧。”陶侃见信后,羞愧万分,从此终生不忘母亲的教诲,再也没有贪污过,成了晋朝著名的清官。可现在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即使不让孩子贪污,甚至再三地规劝,恐怕孩子也不理睬。这样一来,孩子将来势必要感受痛苦。

    所以,古代做人的道理,我们非常值得学习。尤其是在家人,不管处于哪个社会阶层中,对自己行为都要有约束,做什么之前,应常听取长辈的意见,其实这就是孝顺。我们尽孝于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孝养,还要听从他的教诲,这一点很重要。

    通常来讲,孝养父母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而言则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

    一、养父母之身:想尽办法照顾父母身体。父母生病了,要为他看病;冬天也好,夏天也好,应该多关心他的健康。

    二、养父母之心:平时要随顺父母,经常给予安慰,多跟他说说话,去了远方时,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就算是出家人,也不能因为出了家就不理父母。既然你能给施主常打电话,为什么不能跟父母联系?父母时时刻刻挂念着你,那种关心和担忧,任何人也无法与之相比。所以,要养父母之心,就应尽量随顺他的想法。

    三、养父母之志:子女的行为,不要让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业增上、行为如法,父母也会觉得面上有光。如《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有些道友刚出家时,父母觉得极没面子,在亲友面前抬不起头来,后来孩子成了法师,钱多多有了,众人也非常恭敬,每天生活在掌声和鲜花中,父母就慢慢站出来了:“他是我的儿子!”“她是我的女儿!”自己也跟在后面,不像开始那样天天反对了。相反,假如孩子不争气,父母在众人面前就会羞愧难当。

    四、养父母之智: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关心父母,还要长养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会觉得活着没意思,此时,我们应给他讲一些佛法的道理,让他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即使他不愿学佛,也应从精神上给予安慰。

    人老了以后,常常会患得患失。孔子曾说:“少者戒之在色,壮者戒之在斗,老者戒之在得。”这是少年、壮年、老年时期的三大祸患:少年时血气未定,要戒除对美色的迷恋(一旦沉迷于此,整个前途就毁了,求学的最好时光也荒废了);人到了壮年,血气方刚、好勇斗狠,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退,要戒除贪得无厌。有些老人总觉得:“我有钱多好啊,有个好房子多好啊……”始终落在“得”的欲望中,所以要劝他们放下来,有吃有穿就可以了,不要对世间太执著。尤其是学佛的人,应一心只念阿弥陀佛,过一种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生活。其实,人老了,子女对他的正确引导很重要,若能如此,父母的身体虽已衰败,但心仍会处在快乐之中。

    从前,孔子带弟子去游泰山,路上看见一位衣衫褴褛、年近百岁的老人,快乐地坐在路边自弹自唱。弟子看着这个老人,有点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老人说:“许多事让我高兴啊!天地万物中,人最为尊贵,而我有幸生为人;人的寿命有长短,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死了,而我现在活到了九十岁……”孔子听后,说:“他确实是明智之人。”

    与之相比,现在很多老人一直等死:“早点离开多好!孩子不管我,亲友讨厌我,谁都嫌弃我,什么时候死啊!”其实这不明智。尤其是学佛的人,你多活一天,就能多行持一天善法,故当珍惜现在的时光。《别解脱经》云:“多闻于林间,居至老安乐。”意思是,广闻博学的修行人晚年去往林中,无有任何牵挂,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因此他越老越安乐,如《月灯三昧经》中所形容的:“游行世间犹犀牛,如风行空无障碍。”真正修行好的人就是这样,晚年时自由自在、潇洒快乐。可是现在的老人,由于没有以佛法调心,也没有儿女的关爱,生活特别孤独,相当痛苦。

    所以,你们如果关心父母,最好以佛法来引导他们。藏地的很多老人,临终时一直念观音心咒、念阿弥陀佛,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们是极其的快乐。而一个人如果不学佛,老年时会很可怜、很无助。

    当然,有些道友也不要觉得:“我以前劝过父母一两次,但他们刚强难化,实在没办法,以后我再也不管了。”不应该这样。对于父母,第一次劝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们不但会学佛,还有可能会出家。不过,有些老人出家的话,威仪不一定如法,毕竟一辈子穿在家衣服,到了迷迷糊糊的时候,才穿上出家僧衣,所以可能不太整齐。但即便如此,他们看起来也很慈悲。

    因此,对父母关心很有必要。听说有些人不但不关心父母,还恶狠狠地骂父母,要他们跪在面前,甚至拿绳子捆起来,用脚踢。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这样,你肯定没办法修菩提心,更不用说密法了!菩提心要求将一切众生当做母亲,而你现在把母亲捆在面前,那对一切众生怎么发菩提心?再怎么修,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教言也没办法生起!

    这是天生的吗?不,是教育的问题。自从传统文化被“革”了“命”,长久以来,虽有一部分有志之士想将其恢复过来,可因涉及面太广,谁也无法力挽狂澜。因此,现在与我同龄的人,大多数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自己所学的都是西方科学文化。但西方的有些东西,对很多民族来讲,危害性还是比较大。

    像我们藏族,本有非常好的大乘佛教理念,但很多年轻的藏人却把它抛弃,去学汉族现在的行为。而汉族人也可怜,在民族传统中,虽不像藏地这样,大乘佛教的慈悲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儒教思想所强调的为人处世还是很好,可如今也被完全抛弃,去向西方学习。那西方怎么样呢?不过是数百年的历史。所以我们从西方学来的东西,说实在,许多并不是很有价值。

    现在一些学者将东西方的文化对比之后,认为:西方以自我价值为中心,因为过于自我,进而导致竞争、斗争、战争、世界末日。从年龄上看,西方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西方竞争激烈,确实很像战场,成家立业之后非常辛苦);老年是坟墓(由于人们彼此没有仁爱、关怀,人老了就被送进养老院,虽有物质上的照顾,但精神上非常空虚,跟进了坟墓没有差别)。而在中国古代,童年是积福;中年是造福;老年是享福。汉地本来有这样的传统文化,可如今却被统统舍弃,反而认为西方的文明很先进,自己的文化消极落后,是封建糟粕、教条主义,进而加以践踏。结果到了后来,他们自己也非常迷茫,虽然物质发展跟得上时代,但精神上已完全失去了自我,这就是全盘西化的弊端。

    其实,看到藏地的大乘理念被抛弃,藏人纷纷效仿汉人的生活习惯,种种现象惨不忍睹,我们很悲伤、很难过,但也没办法。你们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平时除了吃饭穿衣,也应该看看当今的世界,看看身边亲友的行为,看看古德先贤的教言……只有看了、对比了,才会发现:佛法是全世界唯一的如意宝,它所揭示的真理,任何宗教都无法同日而语。现在我们也正在学儒教思想,从中也看得出来,这里面有时虽有利他,但范围很小,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都要由大乘佛法来补充才完善。这并不是自赞毁他,事实就摆在眼前,谁都可以看得到。

    你今生就算没有因缘学佛,也应当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在儒教思想中讲得很清楚。然而遗憾的是,即使是这些,现在人也一再践踏,更不要说落实到生活中去了。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忡忡、牵肠挂肚。《大圆满前行》里讲过:孩子生了重病,父母宁愿以死相代。而父母最大的期望,无非是孩子将来有一番成就。如果我们非但做不到,反而还有品德上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蒙羞受辱,甚至活不下去。

    “身有伤,贻亲忧”:孩子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把孩子的身体执著为自己的身体,所以为了父母,我们也应该保重自己。《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我们的身体、头发、皮肤,皆为父母所赐,必须要珍惜它、爱护它,不能轻易毁伤,这是孝的开始。

    有些人喜欢跟别人打架,但你不考虑自己,也应该考虑父母,一旦你损伤了身体,甚至离开了人世,父母肯定特别伤心。世间上常有人说:“我为了你而活着,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那我怎么办?如果你掉了一个指头,那我怎么办?”??那你就吃下去嘛!(众笑)这些语言表面上关心你,但能不能做到也不好说。可是父母的话,不管孩子怎么样,都特别特别地执著。

    所以,我们为了父母,或按大乘教义来讲,为了天下一切老母有情,也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言,身体虽是不净的臭皮囊,但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个人修行,还是要保养它,应该好好地吃饭、睡觉,生活上要有规律,平时也要活动活动。所谓活动,是想“活”就要“动”一动,不动就活不了。有些道友始终不愿意动,这样不行。最近我们要求每天磕一百个头,从佛教角度而言,此举功德不可思议;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活动对身体也有好处。这一点,很多道友应该深有体会。

    同时,平时吃饭、睡觉要有规律,除了特殊情况外,包括发心人员也不要熬夜,否则,为了工作熬一次夜,三四天都补不回来。因此,有智慧的人,吃饭、睡觉都会有规律。尤其是睡觉,从医学角度来讲,童年要睡八九个小时,因为身体、内脏正在成长,睡久一点很有帮助;中年睡六七个小时就够了,这也是国内外医学机构所证明的;老年人一般睡也睡不着,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应早起念佛,不要一直睡懒觉。所以,在小的时候睡得最多,然后越来越少……到一百岁可能就不用睡觉了。

    每个人睡眠习气不同,有些人特别爱睡懒觉,有些可能有另外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不应一味贪著睡眠。有些人把事业、修行等有意义的事情全部放下,每天就是吃饭、睡觉:早上醒了,爬起来吃顿饭,吃完后再睡一下;睡到中午吃点饭,之后又躺一会儿;到了晚上,吃了饭就更不用说了。萨迦班智达曾说,人的一半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但极个别的懒惰者恐怕还不止。

    总而言之,为了父母、为了天下众生,我们要保重身体,不能让它有缺损。否则,一旦你真的病了,刚开始还有人关心,看望的人也多,但若病个一年半载,看的人会越来越少,两三年后谁也不管你了。所以,为了自己也要爱惜身体,平时的保养很重要。当然,我自己就是病人,给你们讲这些道理,可能很多人偷偷讥笑:“您若真有这种常识,为什么不用?”其实我身体也不算很差,还可以,我对它还是充满信心!

    “德有伤,贻亲羞”:不但身体有损令父母担忧,我们的道德若有缺失,父母尊长也会特别难过。就像一个道友的行为不如法,这个班的法师会非常不好意思;一个学生做得不好,老师也会觉得很没面子,甚至有些从此不敢见人。2000年,美国有个士兵奸杀了一11岁小女孩。这则新闻在全世界曝光后,他的家人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父母不得不更换了家中的电话号码,甚至暂时离开家到外躲避,以免听到邻居的议论和调查人员打来的问询电话。对他的恶劣行为,家人感到非常难以理解,他的哥哥说:“我们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情!”

    反过来说,一个孩子如果很有出息,父母也会感到非常欣慰。有些子女,也许是教育的原因,也许生来如此,对父母特别孝顺。以前我去炉霍宗美乡的一所学校,那里有位老师,他为了照顾母亲,至今没有成家。他母亲从1990年开始生病,一病就病了18年,16年中像块肉团一样卧床不起。但他对母亲十分爱护,一天也不离开母亲身边,上午、下午到学校教书,其余时间就回去照顾她。不知他母亲是什么业力,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尤其是到了晚上,一直痛得大声惨叫,他只能紧紧抱着她……就这样,16年中对母亲不离不弃、关怀备至,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恐怕也很难做到。我去他家时,给他母亲念了点经。当时我看了很难受,也很感动,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应该得奖。现在有些“感动中国”的得奖者我都不感动,因为他们的行为很小,只不过通过其他方式扩大了;而他真的让人感动,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所以,子女对父母关心很重要。在我们学院,有些道友的父母也在这里,我想你们肯定会关心他,这是责无旁贷的。不过也不好说,毕竟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当然,父母也不要觉得:“我非常伟大,你一定要孝顺我!”其实你自己想一想:你以前孝顺过你父母没有?如果没有,那你的行为可能已传给下一代了,因为父母怎么教,孩子就会怎么学。

    这次学了《弟子规》,希望很多人对父母的关心有所提升,从现在开始,这方面要下功夫。假如你听了这么多法,行为上一点改变都没有,那意义不是很大。

    总之,孩子行为不如法,则是父母的羞耻;孩子若有所成就,父母会觉得自豪。黄檗禅师也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我们藏地就是如此,家里有一个人出家,大家都觉得光荣,父母也到处宣扬:“我儿子出家啦,在寺院里面!”“我女儿当觉姆啦!”可汉地有些父母不敢说,明明子女在寺院里求学,却跟别人撒谎:“我儿子在中国有限公司上班……”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爱我,孝何难”:父母特别关心我、呵护我、疼爱我,好吃的让我吃,好穿的让我穿,好玩的给我玩……那如果父母老了,满面皱纹、白发苍苍,体力、心力大不如前,我孝敬他们是天经地义的。

    “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如果憎恨我、讨厌我,经常打我、骂我,甚至折磨我,那是不是要报复他,拿绳子把他捆起来呢?也不能。父母对你再怎么不好,还是要以孝道为先,毕竟父母对你有生育之恩、养育之德,这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诗经》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我可怜的父母啊,生我、养我多么不容易,而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这种恩德就像天一样浩瀚无际、广大无边。所以,无论父母对你如何不好,一想到他们的生养之恩,还是要尽子女的孝道。

    从前,舜的母亲死得早,父亲和继母讨厌他,多次想杀他。但舜很聪明,每次父亲让他做事,他马上赶到;而准备杀他时,就逃走了。一次他往粮仓里装粮食,父亲觉得有机可乘,便取下梯子,在下面点火想烧死他。幸好他有两个斗笠,就把它当翅膀,飞了下来。(这在小孩子的图画书里有,画得很好看。)后来父亲让他挖地洞,他知道是要杀他,就提前备了一个暗道。当挖到中间时,父亲和另一个儿子开始填土,想把他活埋,结果他从暗道出来了。这种事虽遭遇过多次,但舜并没有认为:“你天天想杀我,所以我要报仇。”他始终逆来顺受,以真诚孝心对待父母。后来尧知道了,认为舜有继承王位的德行,就把王位传给了他。

    所以,不能因父母对自己不好,有机会就想伺机报复。以前有两个比较厉害的人,在“文革”之前,一个人天天打另一个;而“文革”期间,受欺负的人就开始算账:以那个人的方式、说过的话,一笔一笔地跟他清算。我们对父母不能这样。即使父母以前天天用棍棒打你,但当他老、弱、病、残了,也不能在他身上讨回来。

    其实,尧舜禹的仁爱之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孟子曾引用颜回的话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意思是,舜是什么人?禹是什么人?和我一样都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同样,我们佛教徒也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佛也是人,菩萨也是人,他们以顽强的毅力超出俗类,获得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同样也可以,我们和他们不同的,只不过是习气罢了。所以,每个人要有这样的勇气。

    这些讲完以后,希望大家还是要有改变。以前对父母不好的,现在一定要转过来。若还转不过来,那听法就没有用了,真正是“刚强难化”!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亲有过,谏使更”: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比如天天打麻将、喝酒、吵架,从尽孝的角度而言,子女应好言劝他终止不良行为,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蛮横。那天我听一个年轻人说:“今天我父亲做的事很不对,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顿。”好像自己很英雄、很了得,其实这是不合理的。父母毕竟是父母,要以柔和的语言来规劝,即使因看法各异,父母不一定接受你的观点,也应该婉转地给他讲道理。

    讲的时候要“怡吾色”,表情上和颜悦色,而不要怒目相视,用仇恨的目光盯着他。本来老年人就可怜,心很脆弱,胆子也小,稍微说重一点就无法接受,跟年轻人完全不同,所以劝谏父母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还要“柔吾声”,声音上柔声细语,不能以粗暴的语气责骂他,应该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慢慢地让他接受。

    《入菩萨行论》云:“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我们说话时,要契合对方心意,意义当清晰明了,言语要前后连贯,内容要令人喜悦,远离贪爱嗔恨,音调快慢适中。所以,我们平常跟父母说话时,纵然表达的意思很尖锐,态度上、语气上也要柔和。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所以,即使父母做得不对,性格难以沟通,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没有必要吵架。有些家庭一吵架,简直是“烽烟四起”,谁都不想呆。我小时候就见过这么一家人,一进他们家,就有种难以忍受的气氛。因此,帕单巴尊者说:家人就像集市的过客一样,切莫恶语相向。你们看看从小到现在,家里多少人已经去世了?将来又要离开多少?所以,人和人只是暂时的集聚,不应该互相争吵。(发心部门的道友也是如此,能聚在一起是种缘分,何必为了一点小事而吵吵闹闹?)

    在暂时的集聚中,父母跟子女的关系非常特殊,这个若搞不好,还想度天下无边的众生,就根本别提了。试想,你对亲生父母都是如此态度,那其他众生跟你毫不相关,又怎么把他们观成母亲?所以,修菩提心的话,首先要念父母之恩,知道了他们的恩德,才清楚该怎样对待众生。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尊重父母,假如他们已不在了,就应该好好地忏悔:“父母啊,您还在世该多好啊!我一定重新做人,我给您磕三个头……”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四课

    思考题

    15、按照莲池大师的观点,孝分为哪三种?出家人的孝,与世间人的孝有何不同?

    16、父母生病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17、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应以什么方式表达哀悼?为什么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守孝三年的传统?这是不是一种教条主义?

    18、从办理父母丧事的方法上,可以看出儒教有哪些局限性?杀生祭祀是否对亡人有利?作为佛教徒,你会怎样用佛法帮助亡人?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的内容,主要分六个部分宣讲,现在正在讲“入则孝”。

    孝顺父母,对在家人、出家人都非常重要。如果不孝父母,不但不具备世间的人格,也生不起出世间的大乘菩提心。佛教中不管哪一派,在修菩提心时,皆会提到众生都当过自己父母,当父母时是如何疼爱自己,以此让修行人生起感恩之心。所以,古人的这种传统思想,我们一定要重视。只有重视了,许多美德自然而然会积聚,护法、非人、天神也会护佑你,这在《二规教言论》中已经讲过。

    现在有很多人,对这些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甚至肆意践踏,这看似个人的行为,但却是整个人类的悲哀。我们很想改变这种现状,但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因而,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关注这些。

    当然,这一点也要从自身做起。古人提倡一日三省,现代人却少有这样的观念,所以今人和古人在很多方面差别比较大。尽管当前科技突飞猛进,交通发达、通讯便利,生活远远超过古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基本道德日益沦丧,眼花缭乱的事物让人玩物丧志,好多东西全是欺惑我们的,若真正去了解、去观察,人们特别希求的对境,有价值的十分罕见。因此,现代人不应盲目地一味往前奔,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要回顾一下古人的足迹,了解一下人类所走过的漫长旅程。

    鉴于此,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尤其是我们结合佛教的教义加以传讲,这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可以进行对比。有些人觉得儒教跟佛教完全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对此我们只能说:你还需要再三地、更细致地去了解。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谏不入,悦复谏”:谏,是规劝。子女若看到父母的行为做得过分、极端,与世间道德、佛教教理不相合,则应用温和的语言劝他改正,不能粗言粗语、大发雷霆地跟父母吵架。

    在劝的过程中,父母如果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劝谏,那是否劝一两次就放下呢?不能这样,应以悦意的态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请求。若能再三规劝,明智的父母还是会接受的。比如我们这里有些道友,自己学了佛以后,把所学的知识跟父母不断地交流,最后父母也能理解。

    即使父母实在不听,那也不能跟他争吵,甚至把父母捆起来:“你听不听?承不承认?不承认,我把你憋死!”不能这样。应该跪在父母面前“号泣随”??号是大声哭,泣是小声哭,要哭着劝请。

    以前,李世民在年轻时,天下很乱,他常陪同父亲李渊一起打仗。一次,李渊决定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从各方面分析后,认为可能有埋伏,肯定没办法成功,就再三劝阻父亲。父亲不采纳他的建议,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李世民在军帐外面嚎啕大哭。李渊见儿子哭得那么伤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较中肯,于是及时停止了进攻行动。之后李渊与儿子李世民,平定了各地的贼寇,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所以,如果为了父母,子女再三地劝谏,甚至伤心地大哭,父母很可能为之动容。退一步说,即使父母不肯听,反而还狠狠地打你、骂你,自己也要“挞无怨”,不能有任何怨言。可现在的年轻人不是这样,父母还没有打到身上,只是眼神稍微有点不对,他就会恨得咬牙切齿,獠牙毕露,像魔王一样,最后父母都不敢看他了。这样的人,在敌人面前低眉顺目,在父母面前却嚣张跋扈,真的特别可悲!

    在古代,父母再怎么责打,子女都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接受。如孔子的弟子曾子,非常孝顺父母。一天父亲把他打得非常厉害,但他就跪在地上受罚,也不逃避,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他一醒过来,就到父亲面前问:“刚才孩儿犯了大错,让您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训我,不知您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路人见后,觉得他非常了不起,回去就告诉了孔子。

    孔子听后很不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对弟子说:“曾子犯了一个大错误。他父亲用那么大的棍棒打他,他却不知爱惜自己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他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吗?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

    可见,“挞无怨”也要用智慧来观察,该避开的要避开,所谓“小杖则受,大杖则逃”。孔子又说:“你们知不知道舜的故事?父亲要他做事,他就及时地侍奉在侧;但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父亲用小的棍棒打他,他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他就先远远避开。这样,他父亲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父母如果拿一根木棒,他可能拿一根铁棒,等着跟父母较量:“你打我一棒,我就打你两棒,看谁的忍耐力强。”所以,大家一定要学古人的教言,对父母始终保持恭敬之心。孔子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的过程中,见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父母不采纳你的意见,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能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相比之下,现在的人对父母就像对待平常人,父母若对自己不好,长大以后还要报复,这是非常不孝的!

    所以,每个人应该要了解:到底该以什么方式对待父母?现在很多人,从小没有受过孝的教育,很容易把父母当作一般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子女,可能犯过无数错误,没有做到的也很多,等到想报答父母恩德时,父母可能已离开了人间,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其实源于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带弟子出游,忽然听到有哭声非常悲切。孔子说:“快走,前面有贤人。”到后一看是皋鱼,穿着粗布衣服,拥着镰镐在道旁哭。孔子问:“你又没什么丧事,为何哭得这么悲伤?”皋鱼说:“我有三个过失啊!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而把父母放在次位,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侍奉君主,没有很好地侍奉双亲,这是第二个错误;与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远了亲人,这是第三个错误。如今我想报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却不在了,所以内心悔恨不已,才失声痛哭起来。”孔子听后,对弟子说:“你们要以此为戒啊!”听了孔子的话,十分之三的弟子都告别孔子,回家赡养父母去了??我讲完《弟子规》后,会不会很多出家人也想回去?有些人的父母已经去世,有些人的父母虽还健在,但不知道你们怎么孝敬。

    实际上,要想孝敬父母,以佛法来利益他是最好的。莲池大师说过,孝有三种:孝、大孝、大孝之大孝。

    一、“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意思是说,做子女的为父母做事情,奉养饮食、衣物等各种资具,这是一般的孝顺。

    二、“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不违背世出世间的种种规则,好好做人,使父母获得快乐,这是大孝。我们出家行道,虽不能对父母承欢膝下,但也不像一些不肖之子,天天打架闹事,令父母担心。即使自己十年不回去,父母也会认为:“他肯定在寂静地方精进修行,只要他没有死、没有病,不管在哪里,我都非常放心。”所以,出家人虽不能天天守着父母,但我们立身行道、不让父母担忧,这就是大孝。

    三、“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劝导父母一心念佛,若能往生净土,则是大孝中的大孝。所以,出家人不必担心无法对父母尽孝。

    我们每个人身边有很多亲友,尤其是对他们的小孩,应当灌输“孝”的教育,使其长大以后懂得恭敬父母。或许有人认为:“孝顺的人,总会恭敬父母;不孝顺的,再怎么讲也没有用。”当然,可能会有这么一部分。但大多数人还是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对于他们,就一定要教育。如果没有教育,这些人也许会变得忤逆不孝,而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会慢慢变得孝顺。所以,为了挽救这部分人,我们应经常强调“孝”的重要性。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亲有疾,药先尝”:当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侍奉汤药。在古代,药一般都是中药煎汤。如果端药给父母喝,孝顺的子女会先尝一尝,看药的温度是否合适,会不会太烫、太凉,或者有没有毒性反应。各方面详细观察之后,再给父母服用。当然,现在的药大多是西药,但这个道理也是一样,要先看看父母的病情,了解所服之药的药效后,才放心地给父母吃。

    “昼夜侍,不离床”:子女还应白天、晚上地伺候,不离床边。可现在很多人特别不孝顺,尤其在医院,我每年都去那儿“静修”一段时间,所以对那里的状况比较了解。一次我在成都住院半个月,当时有位老太太,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但住院期间从没有来看过她。老太太只能到处借钱,自己想办法治病。

    其实父母生病时,孝顺的子女应陪着他输液、打针、拿药。但现在人不是这样,对父母好像没有感恩之心,就算偶尔陪父母看病,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并不是担忧他们的病情。甚至有时候父母病了,子女像对尸体一样,根本不理。还有些有钱人,父母生病就雇人看护,自己什么也不管,整天说“我工作特别忙”、“现在家里离不开”……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从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没有的。想想你以前生病时,父母是怎么照顾的?他们心急如焚,半夜把你背到医院,一直衣不解带地看护你,而现在,你能做到吗?

    古人对父母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即便贵为皇帝,对父母也会细心服侍。如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然而现在的人,可能比皇帝还忙,官位比皇帝还高,父母病了也没时间陪,即使偶尔打个电话、去看一看,也是呆一个小时就走,父母死了也没人管。有时连亲友都看不过去,但也没办法,因为他内在没有孝心,别人再怎么说也没用,就算偶尔为了顾及面子,去看一下父母,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因此,古人的传统美德,我们有责任传给现在人,尤其应该让小孩子学习。北京有个10岁的小学生,母亲生病了,他一直照顾着,最麻烦的一些护理,也是他亲自去做。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你能这样?”他回答说:“学校里老师讲《弟子规》时,说‘昼夜侍,不离床’,所以母亲生病时,我应尽心尽力地照顾。”像这样从小就有孝心的孩子,长大之后,毋庸置疑肯定会孝顺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多想想,以前自己生病时,父母是怎么关心自己的。就我而言,在很小的时候,一次半夜生了重病,母亲抱着我连夜翻过很多山,跑到县城治疗。如果是平时,她晚上根本不敢过森林,但为了救我的小命,她一个人就这么挺了过来。&not;对每个人而言,母亲肯定为自己付出过很多很多。想到母亲的恩德,我时而感到很惭愧,觉得没为母亲做很多事情;时而觉得还可以,母亲来学院出家十五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我对有些事情看不惯,也是以委婉的语气跟她说,她听懂了也就尽量改,改了,我也放心了。

    母亲很聪明,只可惜是文盲,如果她识字,智慧应该超过我,这一点我经常跟她讲。虽然她一个字不认识,但能背诵《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度母赞》等,我小的时候,她就教给了我。所以我始终觉得:一个不识字的人,光凭记忆就能记下这些,是不容易的。母亲平时如果生病,或者需要做些事情,我因为实在很忙,确实也做不了什么,只能上课前去看一下她,有时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但她也觉得是种安慰。

    如今,无论是佛教徒还是世间人,对父母的孝顺确实不够,尤其在大城市,很多人不但不关心父母,还以冷漠的态度让他们伤心。比如父母因为担心,叫你不要做什么,你不能以温和的语言对他解释,随便一两句就应付了。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若没有如此,渐渐地,人心会变得越来越可怕。

    所以,我们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窝心。老年人的心跟年轻人的完全不同,他们非常脆弱,偶尔说重了一点,他受的刺激相当大,而稍微说一句安慰话,就会让他很开心。因此,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修行人,对孝顺父母理应值得重视!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三年,常悲咽”:父母一旦去世了,子女必须守丧三年。在此期间,应当处于追思父母的哀痛之中,不能开开心心、唱歌跳舞,好像母亲死了特别高兴,父亲死了犹如怨敌离开一样,这种态度绝对不行。

    那么,要以何种方式表达你的哀悼呢?

    首先要“居处变”:父母死后,自己的住处要尽量简朴,不能奢靡豪华。在古代,子女一般还应为父母守丧。晋朝有个叫王裒的人,他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以后,他就在墓旁修一个茅棚居住。每逢雷雨交加的天气,他都会跑到墓前,安慰母亲:“不要怕啊,儿子就在这里,一直陪着您!”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王裒泣墓”。

    其次要“酒肉绝”:以前喜欢喝酒、抽烟、吃肉的,三年中必须戒酒、戒烟、断肉,还要断除歌舞等喜庆活动,行持善法以纪念父母。

    “守丧三年”这一传统,藏地跟汉地大致相同。在我们藏地,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如果比较孝顺,上等者是三年不过年、不办喜事,也不打扮等;中等者是两年;下等者也要一年。倘若父母刚去世,你就载歌载舞地过年,那大家都会笑你:“看,还有这样的人!父母死了还做这些。”

    在藏地,人刚死时,需要念四十九天的经,第二年、第三年为纪念他,也必须念三天的经,即三年中要为亡人念经,这是历来的传统。念经的时间,应在祭日之前,不能在祭日之后。比如,我父亲在今年3月8号去世,那明年3月8号之前,我要为他念经三天;如果条件不允许,念一天也可以。但不管怎样,三年中一定要给他念经。如果第一年念了,第二年却没念,大家就会说:“这家人多不孝顺,连父母的祭祀法会都停了。”

    不仅对父母要守丧三年,对上师也应这样。大家都知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辞世之后,我们学院几千个人,三年中没有过年,也没开夏天的娱乐法会,这些活动全部取消。而且,在上师如意宝的法体火化之前,学院所有法师都发愿:三年中不离开学院,一直讲经说法,三年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这些是非常有意义的行为。

    不但我们藏地如此,印度也有类似的传统。我翻译的《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中,就有一个护喜的故事:护喜是梅志巴尊者的弟子,从小精通各种学处,后来皈依佛门,依止梅志巴尊者十二年。上师涅?后,他守护在上师的塔前,寸步不离,每日涕泣,哀哭了整整三年。三年里,万念俱灰的他没对人说过一句话,一心一意地修行。因为他的诚心祈祷,一天上师的加持顿然融入心间,他亲证了觉空无二的境界。三年过后,他前往印度南方利益众生,后来不舍肉身前往地下,进入吉祥之门。直到现在,他还住在非人之处饶益他们。这是多罗那他亲口所述。

    因此,不管在汉地,还是藏地、印度,都强调以三年追思父母尊长。这是什么原因呢?以前孔子的弟子也问:父母逝世要守丧三年,时间会不会太长了?孔子答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对子女不但有生育之恩,而且子女生下来之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内,都是在父母怀抱中长大。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你,为你的吃饭、穿衣特别操劳,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为了纪念这一点,父母死后守丧三年并不为过。《孟子》亦云:“三年之丧,齐疏之服。”意即守丧要守三年,丧事期间要穿素服。这是中国的古代传统。

    但现代人不是这样,父母今天死了,过几天他仍会过年,也许丧事还没处理完,他就到酒吧去唱歌跳舞了。我知道有一个人,她丈夫刚死时,她痛不欲生,说要如何如何,但四十九天的经还没念完,她遇到另一个人,就跟着他跑了。许多人听说后都笑她,但也没办法,人没有道德约束,就会想什么做什么,已经不同于古人了。

    究其原因,也是在“文革”期间,因为政治上的需要,号召“批林批孔”、“推翻三座大山”,结果把传统文化看作封建主义大山推倒了。很多人都觉得:“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这是封建迷信,是陈旧落后的行为,现在的新社会、新时代中,这些教条主义没有必要。”于是他们纷纷效仿西方,但学到的多是糟粕,不适合自己的知识,一个个粉墨登场、为我所用,而那些值得借鉴的慈善观念,很多人都学不到。因此,现在这一代人,全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在他们的思想里,传统已经断了,这样一来,人就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

    故而,要依靠传统以外的方法来约束自己,对我们并无益处。在古代,即使是很出名的人,也都坚守传统。像苏东坡,他父母死了以后,他不顾自己的前程,坚持守丧三年,可现在人绝不会这样。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要值得观察。没有这些传统,汉人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对此也应该考虑。汉地虽不像藏地一样全民信教,但自己也有优良的传统文化,若把这些全部都抛弃,那年轻人该怎么办呢?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丧尽礼,祭尽诚”:给父母办理丧事时,一定要依照《礼记》等中的要求,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尽礼节不是铺张浪费,而是庄严肃穆、诚心诚意。现在某些地方,办丧事特别奢侈,这没有实在意义。形式上的丧礼,不是真正尽到礼节,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此外,父母如果信仰宗教,最好是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去做。比如,他是佛教徒的话,就给他念经超度;他若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应按照各自的传统来办丧事。这一点很重要!

    “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时候,亡人虽已远离我们,但仍应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对待。比如,父母健在时,子女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做事也认认真真、如理如法,那么现在哀悼他的时候,也要像他就在跟前一样谨慎。

    从这个偈颂也看得出来,在儒教思想中,人死之后,只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处理完尸体即可,至于他的灵魂来世感受痛苦还是快乐,因为智慧所限,就不再判断了。如同佛教的声闻乘,他们的观点虽然好,但与中观应成派相比,对万法无法通达无碍,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样,儒家虽在“孝”方面有它的特点,但却不能像佛教那样,人死后还要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大家一定要观察。

    而且,儒教的极个别传统,也有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南方一带,每逢清明就宰乳猪、杀鸡鸭,以此祭祀亡人,这种做法非常可怕!佛经中记载:一次佛陀与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五百个饿鬼非常欢喜,一边走路一边唱歌。阿难问佛陀,佛陀说:“这些饿鬼的子孙,正在替它们修福,它们快要解脱苦海了,所以唱歌跳舞表示高兴。”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它们杀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故它们在啼哭。”《地藏经》也告诉我们:办丧事不可杀生造业,否则,只会增加亡者的负担和痛苦。所以,后人在祭拜亡人时,对某些传统要以智慧作取舍。

    从前有个姓金的人,他吃斋戒杀,非常虔诚,死后魂识附在一小孩身上说:“我因为善业不深,没有往生净土,但在阴间已经很快乐了,来去都很自由。”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说:“为什么在我墓前杀鸡祭祀?今天已有人监视我,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由此可见,人死之后,千万不能以造恶业来祭祀,不然就会给亡人增加痛苦。

    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给亡人烧纸钱,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欢车的,就扎纸车烧给他;喜欢别墅的,就做纸别墅烧给他……此举按佛教的观点来讲,可能无利无害,你给他烧了多少钱,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过有些地方的纸钱,样子跟一百元人民币相仿,只是把毛泽东的头像换成了阎罗王。但不管怎么样,中阴身会不会真得到这些钱呢?不好说。不过假如你在烧纸钱、烧纸车时,念一些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那亡人肯定得到利益;如果你什么都不念,光是烧了很多纸,能不能有利也不一定。

    在我们藏地,利益亡人有很多方法,如按照仪轨来烧烟烟,进行施食;或者,把亡人的骨头、骨灰带到拉萨等圣地去(以前我们去印度时,法王说把骨灰、头发放在清凉尸陀林很好,当时我们就把活人的东西也放在那里了)。过去有一个时期,藏地很多人死了就埋了,后来宗教稍微开放时,人们又把骨头重新挖出来,做各种超度仪式。

    这一点,在汉传佛教的《高僧传》中也有。以前有个道丕和尚,他7岁出家,19岁时长安发生战事,他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住在山洞里。那时米价很贵,他没钱买米,只得饿着肚子乞食供母。母亲问他:“你吃饭了吗?”他虽饥肠辘辘,但为了避免母亲伤心,总回答:“我已经吃饱了。”他父亲是一位军人,作战时不幸阵亡,母亲很伤心,想把他的尸骨拿回来安葬,就要求道丕去找。道丕到了战场上,只见东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无法知道哪一具是父亲的。他就日夜诵经,向空中祈祷:“愿依三宝的加持力,让我父亲的遗骨转动。”过了几天,忽然有一具骷髅从骨堆中跳出,摇动了很久。他知道这是父亲的遗骨,便把它抱在怀里,带回家去见母亲。就在这天夜里,母亲也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背着尸骨回来了。他们随即将遗骨安葬,并按佛教仪式做了超度。

    所以,作为子女,父母去世后一定要处理好后事。假如你是出家人,则应为他们做些佛事,把亡人的名字写好,方便时交一些钱,请僧众念经超度,这样对他们利益很大。藏地民间有种说法是:“对亡人来讲,念一句观音心咒的价值,远远超过一匹好马。”确实,给亡人一匹马、一辆轿车、一幢别墅,他又用不上,而给他念些咒语或《金刚经》,可令其生生世世远离痛苦,获得快乐。

    因此,佛教徒应该这样孝顺父母,这远远超过金钱供养。《三字经》云:“人遗子,金满?,我教子,惟一经。”意思是,别人给孩子留下的是满箱金子,而我给孩子留的,只有一本经书??《三字经》。这部《三字经》,对人的利益会更大。否则,天天都讲钱的话,人心会越来越下劣。美国66岁的投资大师罗杰斯,曾以遗憾的口吻说:“现在的中国人,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地追求金钱,想用钱来改变家庭、爱情和命运。”其实,把一切寄托在钱上肯定不行,没有孝、没有敬,人类就难以真正立足。所以,钱再多也无法带来快乐,更无法成办今生来世的永恒大乐。故一定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学习有益的经论,帮助一切有缘众生,这才是快乐之源!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五课

    思考题

    19、我们应当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该如何落实这一精神?

    20、与兄弟姐妹共处时,为何在钱财和语言方面尤为值得注意?你以前为此发生过冲突吗?

    21、儒教要求日常行为中做到长幼有序,佛教中有这些要求吗?此颂对你有何提醒?

    22、请引用教证说明,儒教对杀生怎么看待?这与佛教有何不同?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第一段内容“入则孝”,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第二段“出则弟”,也就是出门以后,如何与兄弟姊妹及外人和睦相处。

    对兄弟姊妹应该关心爱护,这种教育要从小抓起,否则,一旦长大后,再扭转会比较困难。所以,这样的国学教育很重要,你们有机会、有因缘时,不管到哪里去,都应把这些内容传递给他人。自己有能力办学校的,更应当强调这些。

    现在人这方面的观念非常缺乏,由于过去的迫害比较严重,一下子捡起来难如登天。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有种责任感,对这些内容除了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外,还要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中尽量传授。

    这次学习《弟子规》,我们是要求大人先学,先了解传统道德的重要性,之后再传播给子孙。这样做了,有智慧的人应该会思考这些道理,如此一来,也许会对这个时代起一点作用。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兄,是兄长,泛指年龄大的哥哥姐姐,应友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不能欺负、打骂他们,甚至抢夺他们玩具以上的东西。

    “弟道恭”:弟弟妹妹则要恭敬哥哥姐姐,对他们要有礼貌,不能经常吵架、打架。长幼之间要互相友爱、和睦相处。

    我们若回忆自己的孩提时代,由于父母没灌输过这种教育,故这方面的观念比较薄弱。如今虽然过了那种年纪,但对兄弟姊妹仍应爱护,而且,这种理念也可用于金刚道友的团结和合上。按照佛教的观点,所谓的兄弟,包括总道友、远道友、近道友、密道友。总道友指所有的众生,远道友、近道友、密道友则是趋入佛教的道友。因此,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兄弟,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过去我总以为,儒教的“四海之内”,指四海之内的一切众生,包括陆地、水里的动物。这样一来,儒教的思想境界就比较高了,因为是兄弟的话,就不能互相啖食,所以人不能吃动物。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解释。他们认为,只有天底下的“人类”,才是兄弟,“人类”之间才该互相友好,不要发生争斗??当然,如果这样去做,也能消除一些争论和战争。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但我们这个时代,独生子女居多,下无弟弟妹妹,上无哥哥姐姐,父母当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觉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没人敢惹、没人敢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生活能力往往很差,而且,由于没有其他兄弟姊妹,一旦他不孝顺了,父母就会很可怜。古代时一家会有好几个孩子,一个若不孝顺,其他孩子里还有孝顺的,而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关于“兄弟睦”这个道理,历史上有很多故事: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绩,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亲自照料她,为姐姐烧火煮粥时,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姐姐非常不忍心,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何必自己这样辛苦呢?”李绩立即回答:“您病得这么重,让其他人照顾,我不放心。您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给您煮粥,也没有太多机会了。”李绩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难能可贵。

    然而在现在人的身上,这种事很难看到了。即使兄弟姐妹病了,有些人也以“我现在工作忙”为借口,让别人替他打电话、发信息;好一点的,会给卡上打点钱,但不可能亲自去照顾。因此,现在的社会退化得很厉害,外在物质条件虽然不错,不像古人一样用瓦罐做饭、住的是土房,可在科技进步的背后,人心不再像古人那么善良了。如果你连兄弟姐妹都不关心,那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就更不会去出手相助了。

    在古代,人们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姐妹,我们现在虽做不到这一点,但至少也要与家人和睦共处。倘若这一分爱都不能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确实不好说。古人讲过:“爱的感觉,是温暖;爱的语言,是正直;爱的心地,是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然而现在的人,说还是这样说,但行为上却充斥着自私自利,助人的心少得可怜。

    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女士,她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怜的人都尽量帮助、护持。前几年她106岁时,一位记者采访她:“您为什么对所有人都这么好,都要帮助?”她说:“我哪里是帮助别人?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这种理念,如果放在人类上,那就是儒教思想;如果放在所有众生上,那就是大乘教义。所谓大乘教义,其究竟宗旨就是要以无私的心,关爱天下一切生命。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不要说大乘教义,就连儒家对父母、兄弟最基本的感情,可能也没有做到,的确值得惭愧。有些人好像突然来到这个世界、跟谁都没有关系一样,对家人始终非常冷漠、不理不睬,这种态度确实不好。假如你有佛法上的境界,泯灭了亲怨分别,通达了自他平等,那倒值得随喜。可如果没有这种境界,只是像块石头一样麻木不仁、没有感觉,那就成了《二规教言论》中经常呵斥的“无惭无愧者”。

    其实,孩童时代建立友爱观念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懂得尊敬兄长、爱护弟妹,那他长大之后,跟同学、同事、道友相处时,也会帮助并尊重别人。《小学生手册》和《中学生手册》中,都有“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字眼,但如何落到实处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很多学校却并不关心。所以我每次去学校时,经常强调:“孩子分数的高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应该做个好人。”

    当然,要让孩子做好人,父母、老师都有责任,都值得努力。否则,孩童时代教育不好,长大以后重新再来,那就非常麻烦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从小搞不好兄弟关系,后来在单位里待人接物会捉襟见肘;不但如此,倘若他想修学大乘,对天下父母观慈悲心,或者修学密乘,对金刚道友观清净心,就更是举步维艰了。因此,大家应该知道:要想学佛,先要做人,做好人后才能学好佛。

    上师如意宝也常讲:对下者应慈悲爱护,对平等者应和睦相处,对长者应恭敬有加。这个教言,与此处的内容完全相同。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对钱财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执著财物,兄弟之间的怨恨争斗就不会产生。除了钱财以外,语言也常成为争斗之因,语言若能包容忍让,别人说了刺耳挖苦的话尽量忍下来,不必要的冲突自然会销声匿迹。

    “财物轻,怨何生”:父母教育孩子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玩具,也不能让他看得过重。其实,儒教这些少欲知足的道理,讲得非常好。若没有这些理念,孩子小时候会为了玩具打架;大了会为了钱财杀人。现在社会上这种现象特别多,有些人打麻将仅仅为了五元钱,坐出租车为了省一元钱,就会杀人夺命,非常可怕。若能从小断除对财物的贪执,就会止息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西汉有个人叫卜式,他弟弟长大成人后,他把家里的房屋田产全部留给弟弟,自己赶着一百只羊,上山放牧去了。十几年后,卜式的羊达到一千只,弟弟却把家业耗尽了,卜式又分出一半羊给弟弟……可见,他是个重义轻财的君子。

    现在人若也教育子女不贪财,那孩子将来不管在社会上做事还是学佛,都会有一定的前途。否则,对一点蝇头小利都死执不放,冲突定会在他身上频频发生。就像汉地的很多地方,子女为争夺父母的家产,打官司会持续好多年。有一个老人,他很有钱,平时生病子女都不来,后来他病得非常严重,子女一个个都赶来了。老人十分聪明,清楚他们的来意是为了遗产,但不愿把钱留给这些不孝子,就故意全部捐给政府了。

    所以,每个人小时候最好不要养成自私、贪财的习惯。我认识一个老乡叫才让嘉尼,他家有七口人,所有东西都是分开的,故家里有七个箱子:父亲的箱子、母亲的箱子、大儿子的箱子、二儿子的箱子……但平时吃饭是一起吃。后来这些孩子长大后只为自己,对一点财物就斤斤计较,所以都没有特别好的前途。可见,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就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因此,大家有这个机缘时,应该给孩子灌输良好的教育,只有这样,对他的将来才有很大帮助。

    如果一个人德行非常好,即便是诸天也会经常护佑。以前有个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后,三个儿子决定分家。他们将家产分为三等份,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唯剩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他们商量了半夜,议定次日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这树好像有灵性,第二天去截时,它已经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惊,认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会招致不详,于是决定不再分树,紫荆树立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可见,人与自然之间,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奥秘。假如人们彼此不和,引发纷争与战乱,外境上也会出现风雨不顺、五谷不熟等恶兆。所以,人类要想快乐地生活,并非希求钱财就能得到,而要从自身修养、随顺天龙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调整,许多缘起不能破坏。倘若随便砍神树、挖神山、移江河,则容易引发各种天灾人祸。所以,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很多方面的因缘要处理好,否则就会出现不妙的缘起。

    话说回来,兄弟之间为了名声地位而手足相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以前在三国时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华,就故意刁难他:让他七步成诗,题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作不出来就要砍头。所幸的是,曹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了一个比喻:豆子被放在锅里煮,而用来煮豆的是豆秆,所以豆子在锅里哭泣:“我们本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于相残?”以此来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听后,心感惭愧,就不杀曹植了。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无论汉地还是藏地,帝王子孙中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和睦相处、互忍互让的,实在少得可怜。当然,家族的世代相传,如果是因你出家而终结,这并不可惜;但若不是这样,是由于兄弟不和而分崩离析,那就是大不孝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生存在这个世间,而若想活得快乐,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则。假如你不懂,那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所以这个规律,大家一定要牢记。

    “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姊妹之间说话不能过激,否则,一旦说了刺耳难听的语言,就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古人言:“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用利刃割伤身体,伤痕容易愈合,而用恶语伤了人心,别人就会一直不忘、耿耿于怀。

    当然,对他人所说的难听之语,我们没必要记在心上。《弟子规》后面也说:“报怨短,报恩长。”报恩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报怨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道友之间有一点摩擦,应早点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作为一个修行人,当场接受不了别人辱骂,这还可以理解,但若很长时间后仍念念不忘,就该值得惭愧了。虽说若没有一定的修证,对讽刺、挖苦确实难以忍受,但我们还是要尽量串习。《法华经》中云:“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即使有些人像恶魔附体一样,在公共场合谩骂我、侮辱我、诽谤我,我也要“忍一时”,以保“风平浪静”,披上安忍的铠甲,把他当作佛一样对待。不过,许多人此时来不及披安忍的铠甲,到处找,却不知道放哪里了。结果??心被刺伤了,争斗也开始了。那时候,安忍的铠甲忘了,大圆满的宝剑也丢了,什么修行境界都没有,最终弄得遍体鳞伤,非常可怜!

    所以,修行人平时一定要学会宽容,面对他人的恶言相向,儒家教诫我们要修安忍,而佛教的大乘六度中讲得更为清楚。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可一遇到外境,许多人因为“肚子”太小,很多事情没办法包容。如果你有汉地弥勒佛那样的“大肚子”,那什么事都会容得下。记得有一副描写弥勒佛的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家也应常以此对照自己。

    有时候人为了一点小事,便争得头破血流,回头一看,也会觉得羞愧、后悔。常言道:“气后后悔,醒后后悔。”有些人生气的当下口不择言,骂的骂了、说的说了,过后又后悔不已;有些人发酒疯时,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说了,醒酒后也悔不当初。既然如此,当我们难以控制自己时,就要尽量学习弥勒佛的大肚,装下别人的攻击与侮辱,行持世人行持不了的安忍。

    安忍有多种,像上面这样耐受怨害,是一种安忍;而我们为了佛法苦行,也是一种安忍。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听法,有些人总抱怨太累了、太冷了,其实不能这么想,我们为了佛法,再寒冷、再辛苦也值得。1987年,上师如意宝从五台山回来后,开始传讲《释量论》,那时候我辅导是露天的,地上也没有坐垫,地全冻了,大家就这么坐着,一个冬天都是如此。不但是那四个月,以后三四年中一直都这样。现在想一想,我们那时的安忍心很强,不像现在的人:“地上太冷了,什么都不垫,我得风湿怎么办?”不说城市里的人,包括学院的有些道友,现在像那样听一堂课,也不一定能做到了。

    此外,听法、修法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也应该多加忍耐。我们居士林的老堪布(可能七十多岁了),修法非常精进,每次讲法也是三四个小时,下面若有人叫苦连天、疲惫不堪,他就批评道:“你们搞世间法不觉得累,听三四个小时的法有什么累的!”有一次,老堪布和我弟弟几个人去朝神山,一大早就出发了,下午五点左右才到。大家一路上都没吃饭,饿得不行,到了那里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吃饭了。但老堪布早把这事给忘了,一到山下就说:“走,转神山去!”他们只好硬着头皮、饥肠辘辘地先转山。神山特别高,他们暗想:“走一圈可能花很长时间吧?”没想到,老堪布又语出惊人:“这次机会难得,好,我们磕大头转!”他们虽然又累又饿,但看到老人家像朝拉萨一样磕大头,自己也没办法,只有跟着磕。结果,很晚了才转完一圈。

    这些老修行人,修法不怕时间长,安忍心也特别强。不像现在很多人,修法、听法方面一点耐性都没有,而对世间法的忍耐力却很强,为了家庭、工作,什么都能忍下来,这是一种颠倒行。所以,作为修行人,理应行持真正的安忍。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不管吃东西或喝饮料,都要请长辈先用;就座时让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

    可能有人认为:“这没有必要吧!现在人人都是平等的,长幼可以一起吃、一起走、一起坐。”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其实,长幼有序、尊卑有次的理念,不仅儒教中提倡,在佛教僧团中也一直存在:以全体佛弟子来说,所受的戒越高,地位便越高。以同一种戒来说,受戒的时间越早,地位就越尊。因此戒腊长的人应先坐、先吃,比丘、比丘尼都是如此。

    可现在人不注重这些,一家人吃饭时,都是先让宝宝吃,这完全是错的。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尊重长辈,让老人先坐、让老人先吃。假如从小懂得尊重老人,他自己老的时候,子女也会孝顺他。所以,做人要明白先后次第,《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即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也都有始有终,若能明白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这也就接近于“道”了。

    然而,如今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前段时间我去学校时,强调“礼”很重要,有个老师反驳说:“学点知识就可以了,礼是多余的,现在人不需要。”当时我很不高兴,狠狠说了他一顿。其实,人如果不懂礼,跟动物就没有差别了。《礼记》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在这个世间上,人和动物怎么区分呢?很多人以能不能说话来分,实际上并非如此。鹦鹉会学人说话,但终究是飞鸟;猩猩会学人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人如果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是禽兽之心吗?如同所谓的“人面兽心”、“衣冠禽兽”,外表上是人模人样,内心却犹如禽兽。人不知礼的话,久而久之,就没了父子的差别,也没了上师与弟子的差别,长幼之间全部平起平坐……这跟动物又有什么两样呢?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荀子也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若没有礼节,则不会有立身之地;做事不依礼节,那不可能成功;国家没有礼节,就不会有安宁之时。

    古人处处用到“礼”,而现在人却非常缺乏。有些人鼓吹西方文明很先进,但西方却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有位教授叫钱宾四(钱穆),他在清华、北大教过书,1949年去了香港,后来又移居台湾。他是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一位美国学者曾就中国传统文化编了本书,书后引用钱教授的话,写了一篇文章:《上一堂中国课》。文章中说:“钱教授讲过,中国的‘礼’字,在西方文字中根本找不到同义词,只能把它的音译出来。”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假如把自家的如意宝丢弃,而到西方的知识海洋中去摸索,恐怕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

    “礼”对我们非常重要。孔子教诫儿子道:“不学礼,无以立。”的确,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孔子的儿子叫孔鲤,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他出生时有人送来一条鲤鱼。儒教不以吃鱼、杀生为恶,有时候我很看不惯。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求鲤,就是供养父母鲤鱼;现在小孩子的图画书里,在表示孝顺父母时,也是在盘里放一条鱼……儒教提倡“以时杀焉”,认为遵循时令则可以杀生,这一点跟佛教有很大的差别。

    讲到这儿,不由得想起有些佛教徒的极端,他们声称:“大乘佛教不用学,它跟儒教一模一样。我对《三字经》、《弟子规》更有信心,对佛教没信心也可以。”这一番言论,正说明了他连儒教都不懂。而有些国学老师更可悲,上课时谆谆告诫孩子:“你们一定要杀鸡宰羊,以孝父母。”其实,造罪业来孝顺父母,在佛教中本身就是不孝。他们把“终生慕父母”认为“则大孝也”,我们也承认;但若说“杀生供父母,则大孝也”,我们则不许也。所以,有些人的话太过分,口口声声说:“儒教思想最殊胜,以后不用学佛了,《弟子规》远远超过《入行论》和大圆满。”这种思想非常狭隘!

    儒教在世间法方面有很好的传统,这一点我们非常认可,但除此之外,他们对来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在有些话、有些事上造下很多罪业,这从有些文章中也看得出来。所以,这次讲《弟子规》的过程中,我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不管遇到什么人,都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供大家作为参考。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六课

    思考题

    23、师长叫一个人时,如果他不在旁边,你应该怎么做?这种小小的行为能反应出什么?

    24、在长辈、老师面前,应当杜绝什么样的傲慢之举?对于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25、当今时代,人们心理与行为有了巨大变化,有些古代传统不一定适合,这时候该怎么办?对师长表达恭敬时,关键要把握什么原则?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为什么很重要?请说说你自己的体会。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主要是小孩子学的,作为出家人,作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许觉得太浅了。但如果你受过这种教育,去了解一下古人的思想、礼节和行为,对度化众生、饶益有情必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对你与人沟通交往及心理成长,也会有所利益和帮助。

    这里虽没有宣讲甚深中观,也没有揭示光明如来藏的本体,更没有无上大圆满直指心性的甚深窍诀,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若想生存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对有些道理不得不了知。了知了,对今生来世只有帮助,没有危害。

    这一点我非常清楚。因为传讲之前,我自己先读了一遍,又给三四个有缘眷属讲了一遍,正是觉得有意义,才开始广泛弘扬的。弥勒菩萨说过:任何语言,如果符合经教且能对治烦恼,就应像佛语那样恭敬顶戴。

    对很多智者和学者而言,以后通过这种方式来随顺众生、帮助众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对甚深中观或无上密法的境界有所领悟,但有些众生的根基比较钝,不依靠一些其他道理,也不一定能摄受他们。因此,这次学习《弟子规》,若是佛教徒,可结合佛教道理让他了解;若是非佛教徒,则应令其在传统文化的领域中寻找真理,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此对他个人和社会都有利。

    下面继续讲: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先到

    长辈叫人时,自己听见了应及时回应,并帮着去呼唤人。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应当回来禀告长辈,并进一步询问,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事情。

    也许有人觉得:“《弟子规》没什么可学的!你看,长辈叫,我就代他答应;人不在,我就替他做,再没有更深的东西了。”

    确实,这个字面意思比较简单,但你能否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时时助人为乐,对长辈不离恭敬心?这还有待于观察。遗憾的是,这么小的一个行为,现在人也很难做到。比如,我打电话或用其他方式找一个人,他可能不情愿地应一句:“嗯,什么事呀?”找他本人都这么冷淡,不是找他的话,恐怕更不理不睬了。尤其是现在的小孩,根本没有这种观念,你若叫一个孩子,他又不在,别的孩子绝不会替他转告,更不会帮他做事。可见,简单的事也并不好做。

    其实从有些行为上,能体现出更深层的东西。譬如打电话,大人不在家,是小孩接的,从他接电话的态度,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素质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倘若他对你很恭敬、很尊重:“我爸妈不在,也许过一会儿回来。假如您有急事,我可以代为转告。”这是有教养的表现。如果说一声“他不在”,“啪”一声把电话挂了,那就很没有教养了。倘若从小养成这种习惯,长大后就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上,只要不牵涉到他个人,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伸出援手。这一点,看看现在的社会就知道??即便是临近饿死、快要崩溃的人倒在身边,许多人依然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这是为什么?就是从小没有受过道德教育。

    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行为看作是小事。尤其对大乘佛教徒而言,别人的事,其实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迷了路,或者在找人,这时你应主动地引导他、帮他找。若能如此,说明你有利他之心,因为这小小的行为,就是无条件自愿助人的善心体现。

    因此,本应善待一切众生的佛教徒,对身边的人更要关心。而这种关心,自然也会有所回报。《法华经》云:“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对凡是有生命的有情,若不分种族、不分群体让他获得快乐满足,尽心尽力地爱护他,则会得到一切众生的欢喜与爱敬。

    当然,为他人做事,不能怀有图报之心,也不是为了在人前表现。现在社会上,有身份的领导、上师才有人恭敬,而无依无靠的可怜人,不管在哪里,都少有人眷顾。所以,我们应不分地位、不分权势,以恭敬心来帮助所有众生,若能这样,必定会得到佛法的利益。印光法师也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不过,说总是比较简单,你们听也一样,听课的时候觉得:“是啊,以后不管别人怎么样,我都要恭敬对待、一视同仁。”可当遇到关系不好或毫不相干的人时,要诚心帮他比登天还难。但不管怎样,大乘的原则就是没有任何分别,只要有生命的,就应该平等帮助。这是我们的目标,至于能否达到,还要看个人的修行。

    有些人在短短时间里,就能提起心力做到;而有些人因前世罪业深重、习气深厚,再加上今生的智慧、对治比较薄弱,听闻佛法、依止善知识的时间再长,恐怕也很困难。就像昨天讲的阿育王时代那位比丘,出家六十年了,连一个偈颂也不会讲。有些道友就是如此,来学院很多年了,不要说修行,跟别人交往的能力都很差,虽然听的是最甚深、最殊胜的法,但修行始终上不去;而有些人来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两年或几个月,很多境界却已纷然呈现,行为也有日新月异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够提起心力,对善法具有强烈的意乐。

    我们每学一部法,都要尽量用于生活中,不要停在理论上、书本上。像这句“人不在,己即到”,表面看来很简单,谁都懂,甚至有些人想:“堪布不要讲了,不要耽误我的时间,我还要念咒语、修加行。”但实际上,你能不能真正做到呢?也许你认为:“反正别人又不找我,没提我的名字,我干嘛瞎操心!”所以,即使是大人,是修行人,对此也很难行持。

    总之,《弟子规》的道理看似浅显,但做起来时,每一个都比较难??我是有这种感觉。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名讳,《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对上师不能直呼其名,须冠以“最尊贵的”、“尊敬的”等敬语。同时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从而藐视长辈。

    “称尊长,勿呼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随时对尊长要有恭敬心。如果没有恭敬心,按佛教的观点,就会障碍智慧的生起。释迦牟尼佛在未成就之前,与陈如等五人在尼连禅河苦行六年,之后前往菩提伽耶的金刚座,途中享用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后于金刚座示现大彻大悟。当时陈如等人对佛陀舍弃苦行、享用饮食十分不满,他们说:“乔达摩是放逸者、破戒者、不如理行持禅定者……”接着就前往鹿野苑了。释迦牟尼佛成就后,四十九天没有讲法,梵天等请法之后,才开口宣说。正准备初转****时,却没有适合的所化众生,本来两个外道根基不错,但已不在人世了。佛陀观察前世因缘,了知陈如等五人正是所化,为把这甘露般的境界传给有缘众生,佛陀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五人远远地看见佛陀,就共同商定,佛陀来了不要理他。但佛陀的到来,就像阳光映蔽群星一样,令他们不由自主违背了内部的誓言。他们直呼佛陀的名字,语气态度仍有失恭敬:“具寿乔达摩,你是不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佛陀说:“你们不应用‘具寿’来称呼佛陀,否则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佛陀是三界导师,具有无碍的智慧与慈悲,所以你们理应恭敬。”听了佛陀的话,五人马上改变了态度,对佛生起恭敬心祈求传法。此时千佛的法座突然现前,释迦牟尼佛向前三佛的法座顶礼后,自己坐在第四个上面,其他的也就消失了。之后佛陀转了四谛****,这五人和八万天子都获得了圣者果位。

    从这个缘起上看,在佛教中,对上师应当恭敬,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一点,小乘大乘、汉传藏传都有各自的传统。比如,汉传佛教称呼法师的名讳时,会说“上成下劳法师”等等。以前有个人写我的名字时,写成“上索中达下吉”??他的因明学得不错,我的名字是三个字,他就把中间那个字加了个“中”,这也是一种尊称吧。可现在的世间人都直呼名字,对老师不在乎,对父母也没大没小,这样非常不好。对老师就应尊敬地称呼“蔡老师”、“范老师”,否则,从这一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能看出你没有修养。

    “对尊长,勿见能”:在长辈或上师面前,千万不可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大肆宣扬自己的功德。有些人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半都是讲自己的经历,对此华智仁波切说过:人家没问你的经历,就不必处处自我宣传。

    以前,我在一个县城里见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成了县委书记,地位远远超过老师。十几年没见了,一见面,他对老师很不恭敬,不但直呼其名,还不停地自我炫耀。老师有点不高兴,因为这毕竟是他的学生,懂礼节的人,再怎么也不该直呼师名,不该在老师面前宣扬自己。而在佛门,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礼节,如今依然保持完好,言行举止相合于古人,行为点点滴滴都如理如法,这对今生来世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说到宣扬自己,春秋时期齐国有个相国晏婴,他的车夫就喜欢在大庭广众中招摇,驾车的时候傲气冲天、神气活现。他的妻子很懂礼,见此情景,对他说:“你看我们相国,有那么好的修养和学问,但始终谦恭有礼、毫不张扬。你不过是一个车夫,一点学问都没有,却天天趾高气扬、洋洋自得,你有什么好炫耀的?”他听后深感惭愧,自此以后,变得谦逊谨慎起来。晏婴对车夫的变化感到奇怪,追问之下,对他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后来推荐他做了大夫。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若常常自我炫耀,尤其在老师、长辈或一些严厉对境面前,宣扬自己如何出色,是不符合道德修养的。因为这种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傲慢,而在世间,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对于傲慢,不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礼记》中也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傲慢的念头不可滋长,邪恶的欲望不能放纵,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满,享乐的行为要适可而止。

    所以,我们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很容易自以为是。其实,真正对众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境界很高,没有“自我”的执著和念头,在他看来,付出与奉献理所当然,自己是众生的仆人,仆人为主人做事天经地义,有什么可值得宣扬的?

    此外,对尊长说话也要用最恭敬的词。藏语中就有一些敬语,如吃、走、睡、行,都有专门的恭敬用语,用上这些就能体现出对别人的尊敬。这在拉萨一带做得不错,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了。而在汉地,古人对长辈说话也多用“请”,但如今,只有在一些星级宾馆或大餐厅,才听得到“您请坐”、“您请吃”,在其他场合里,“请”字几乎销声匿迹了。“请”字用得越少,说明人的素质越差,对秉持传统礼节越不重视。汉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视老祖宗的传统,而让这些礼节在社会人群中消失,这是非常悲哀的。

    当然,藏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藏人取名本来都有意义,或与自然界有关,或与传统文化有关,或与吉祥、佛法、成就有关,总之名字都有一定的象征。可是现在,很多人去学西方和汉地,随便取一个,不伦不类的。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良好的传统,对此应该继承并发扬,没有必要放弃。汉地也是同样,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原本非常好,但对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行为上已经没有了,若再继续下去,估计过不了几代,所有的礼节都会隐没,确实很可惜!

    因此,当前许多有志之士,正在全力以赴地挽救民族文化,以免它受到更大的冲击。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的责任。虽说我们不一定有多大的能力,能在大范围中进行弘扬,但每个人身边有很多孩子,只要力所能及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传递给他们,也会有非常大的利益。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主动上前去行礼问候。长辈有什么吩咐就依教奉行,没有吩咐就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或许有人认为这多此一举:“你看,遇到老师时,他没离开之前还要傻傻地等着,多浪费时间啊!没有必要。”确实,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人像太阳下的蚂蚁一样忙碌奔波,不如古人那样悠闲自在,这样做可能会有不同感觉,似乎也有改变的必要。在佛教中,佛陀制定戒律时也说,可根据时间、地点、当地习俗来修改一些细则。而今经过多年的演变,人的心理与行为已有了巨大变化,故也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

    但从整体上看,对长辈的尊敬还是非常有必要。虽然世间人对老师的态度已经变了,但在佛门,这些传统一直存在,而且保持得很好。一个佛教徒遇到了上师,不打招呼而扭头就走的,几乎没有。有些人可能是近视看不清,上师都走过去了,才如梦初醒:“噢,是上师!”然后戴上眼镜看一看。除了这种情况,一般来讲,不恭敬的很少。

    可现在的世间人,见父母师长根本不打招呼,更不用说上前恭敬问讯了。其实,这些行为是人的本分,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对父母的“孝”与对兄弟的“悌”,是“仁”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础。所以,恭敬不是做给人看的,也不是为了得什么利益。

    在古代,人们不好炫耀,重视隐藏学问、韬光养晦,但他们的道德修养,却往往能从外在的“有表色”??表情、言语、眼神、行为中流露出来。例如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以懂礼貌著称。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鞠躬行礼。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欣赏了很长时间。子路就一直躬身站着,不敢动,等孔子发现他时,他身体已酸麻得失去知觉了。孔子很高兴,称赞道:“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弟子!”

    然而时至今时今日,这种行为已经没有了。那天我到智悲学校去,说:“你们应该学会恭敬,不能像古人那样弯腰问询也不要紧,但对老师、长辈和出家人,至少要打招呼。”若能这样做,别人心里也很舒服。就像下飞机时,空中小姐微笑着说:“再见,请慢走。”这么几句话,并不是什么大的付出,但让人听了以后,确实感到很温暖。

    当然,对师长恭敬时,也要观察他的意乐。比如对我来讲,有些道友过于恭敬也不舒服。以前讲《事师五十颂》时说过,路上遇到我了,打个招呼就可以,但站在旁边一直恭送,我就不喜欢。《金刚藏庄严续》中有个教证说:拜见上师后,不能背对着离开,要面朝上师往后退。原来有个居士离开时一直退退退,可是还没有退到门口,自己就倒下去了……其实这很符合密续教义,但人与人不同,太恭敬了我不习惯,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有人弯下腰表示恭敬,我就特别不好意思。还有些人路上只要看见我,马上扑下去磕大头,我一见就赶快躲开,他磕完一看,人早就没影了,旁人也不知道他向谁磕,还以为是磕大头去拉萨的呢!其实,《事师五十颂》里说过:“能令师喜皆当为,师不喜事悉断除。”令上师欢喜之事,要尽力去做,而上师不喜之事皆应远离。所以,凡事要根据情况决定。

    总之,古人的传统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人人能对师长如是恭敬,那么试想,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会变成什么情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路上碰到长辈,根本不知恭敬问询,甚至还会瞪他一眼。所以,人心道德越来越沦丧、越来越败坏了,这种倾向一定要注意!

    刚才讲了走路时遇到长辈的礼节,下面讲骑马: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如果骑马或乘车时遇到了长辈,不能视若无睹地径直驰过,一定要下车跟长辈问讯,恭敬地站于一旁让长辈先过。即使他已走过去了,也要目送他离开百步以外,或直到看不见为止,自己才可以乘着坐骑离开。

    有些人认为:“当今时代,在大城市里,此举完全没有必要。”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平时遇到老师,不管你是坐车、骑马,还是走路,都不能不闻不问,连个招呼也不打,应该看到老师就恭敬对待。当然,也不能老师刚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离开,还应当目送老师走远。

    古人特别讲究“目送”,这是很重要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要走的时候,你在门口或楼梯口目送他离去,他心里会很舒服;否则,他前脚刚走,你后脚就把门“砰”一声关上,好像巴不得他离开一样,客人心里肯定不痛快。如果一直目送着他,嘴里也说:“慢走啊,有空再来玩!”那他也觉得:“主人这么欢迎我,以后有机会我要报答他。”一路上,心里会一直回荡着这一切。

    所以,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这些礼节。现在人对知识有强烈的希求,却忽略了基本的人际交往,包括有些修行人,待人接物方面很不够。古人对朋友、师长非常有礼,李白的诗中就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年李白送一个朋友,一直目送他的孤舟渐行渐远,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时他还站在岸边,只见滚滚的江水向天边流去。诗中描写了李白对朋友真挚的留恋。而这位朋友,可能也是站在船头望着李白,一直不停地挥手,慢慢地,最后连人影也看不到了……

    可现在人不是这样:客人坐车准备离开时,主人关车门会夹住他的脚或衣服,好像急不可待地想他快走;或者,客人刚上了车,回头想打个招呼,主人早就回去了。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为。古人常讲:“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若不注意待人的态度,渐渐地,自己也不会受到别人尊敬。

    表面上看,路上遇到师长要下车,等他离开百步以外才可以走,好像是多余的事情,在大城市里也难以做到。但这确实是很好的传统,即使实在做不到,心中也要存有一分恭敬。

    恭敬其实极为重要。宋代有两位学者很出名,他们分别是程颢、程颐。最初杨时与游酢在程颢门下求学,程颢离世后,二人又结伴到程颐那里去。那天正好大雪纷飞,他们冒雪到了那儿,发现程颐正在午睡,他们不敢打扰,就在门外站着等候。当程颐醒来时,打开门一看,他们两人已经成了雪人,脚下的雪积了一尺多厚。从他们的行为中,程颐看到了对师长的恭敬和求学的热情,因而将自己毕生的知识倾囊相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程门立雪”。

    作为出家人,我们虽然已舍弃了俗世,但遇到以前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仍要懂得尊敬。去年我遇到一位小学代课老师,他知识不高,当我表示尊敬时,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不管怎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我一个字、一个偈颂的也是老师,也值得我终身尊敬。还有一次,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去县城给一家人念经,那家有位50岁的妇女,慈诚罗珠堪布见到她,说:“您是我的老师。”她当场惊呆了,说不出话来,有些不敢置信。据说,她以前在小学给堪布教过书。

    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出家人,如果你以前的老师信佛,今后可以给他一点加持品;如果不信佛,我们也要默默祈愿:愿他今生来世获得快乐。有这么一颗尊敬的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千万不要觉得:“我很了不起,老师没有什么地位,应该向我磕头。”现在很多人有这种行为,这是不对的!

    要获得世间知识,就应该恭敬老师;那么,要获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就应该恭敬上师。关于如何恭敬依止上师,《事师五十颂》、《如意宝藏论》、《大圆满心性休息》等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我在此不作赘述,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去翻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七课

    思考题

    27、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概括为哪五种?若不懂这些理念,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8、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上要注意什么?请说明理由。内容和态度上呢?

    29、长辈问你事情时,应以怎样的态度回话?你做得如何?明白这一点,对平时与人交往有何帮助?

    30、儒教也提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与佛教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31、你能做到“朝起早,夜眠迟”吗?是为解脱生死,还是为世间俗事?苏东坡所讲的那个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的词句很简单,相信各位理解上应该没问题,但在行持上,恐怕谁都有困难。其实,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既然活在世间,就应该学一些古圣先贤的教诲。这种人文格言,在藏地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等大德的论集中有很多,印度龙猛菩萨、圣天菩萨、马鸣菩萨的教言中也不乏其数,而且,我们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也非常重视人格的教育。虽然从一个角度来看,对修学佛法、希求成就的人而言,为人处世的道理好像并不重要,有些上师也不重视,但实际上,我们一定要知道:先做好人,才能做佛。这一点很多大德都在提倡。所以,每个人不仅自己要学古人的优良传统,如果有机缘、有能力,也应对身边不懂的人进行宣说。倘若他们连这些浅显之理都不懂,那甚深的佛教教理就更不必说了。

    这次宣讲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人都没学过《弟子规》。一般来讲,我们藏地很重视传承,但刚开始也讲过,我没有这个传承,只是在认认真真学过一遍后,想把自己的理解跟你们分享,给大家作个辅导而已。我们的理解也许相同、也许不同,但不同的理解,有时恰恰会带来不同的收获。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若还没有坐下,晚辈不能坐下来,否则就是不懂礼节。即使长辈已经坐下,晚辈也不能随便坐,只有长辈示意大家就座后,才可以坐下。同样,在世间上,领导还没有入座,员工就已坐在那里了,别人会讥笑他;或者,领导坐下了,员工理所当然地跑到旁边坐,这也不合适。我们常可以看到,在许多国际高层会议上,或者学术交流场合中,最高领导坐下之后,示意让大家坐,大家才纷纷落座。学校中也是如此,老师一进教室,班长要喊“起立”,等老师站在讲台上后,才喊“坐下”。(不过老师一般都是站着上课,不像我们讲经说法,还可以坐着。)

    这个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其实有时候通过小小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行。就我而言,遇到素未谋面的人,通过交谈十几分钟,或者一起吃顿饭,基本上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前段时间,学院建经堂、外面建学校都要包些工程,很多发心人员推荐某个老板,说他如何如何好。我一直不相信,说:“最好让他上来,跟我见个面,谈谈再说。”结果聊了半个小时,我便心中有数了。当然,有些人非常狡猾,表面上很会引诱人,只通过短暂的接触,也不一定能了解他。但一般来讲,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差不多就能清楚他的内心。

    话说回来,作为孩子,从小要对长辈有尊重心。但现在的孩子不是这样,家里不管来了师长还是出家人,他都“目中无人”;而长大之后,不管在什么单位,对领导、同事也不理不睬,这样一来,他的前途必定堪忧。所以,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很有必要。

    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个层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人伦,涵摄了人类所有关系的准则。

    一、父子有亲: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亲情。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彼此之间才能和谐。

    二、君臣有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要有道义。领导者不能压迫被领导者,应以爱心和仁慈来对待他们;被领导者也不能故意欺骗领导者,而要诚实、忠厚,对份内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完成。

    三、夫妇有别:丈夫和妻子之间要分工。在古代,丈夫主外,负责家庭的经济来源;妻子主内,负责家务及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以前藏地的传统也是如此,现在个别行为虽有些颠倒,但基本上仍能保持这样的分工。

    四、长幼有序:长幼之间要有次序。哥哥姐姐对幼者应慈爱、关心;幼者对哥哥姐姐要恭敬、听从,这样才能和合。

    五、朋友有信:朋友之间要互相信任,也要有信义,不能欺骗对方。

    孟子所讲的这五伦,不管在什么团体中,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孩童时,学校中有它;成年时,工作中有它;垂暮时,家庭中有它。其实这些关系里,人对人的关心、尊重是必需的。可惜现在没人强调,老师不重视,家长不关心,学校唯一追求分数,道德教育越来越被人漠视。因此,很多孩子即使在学校呆了几十年,读到大学乃至博士,但由于缺少爱与慈悲的教育,毕业到社会上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特别糟糕,甚至生存都面临危机。他们或许认为:“不管我到哪里都特别倒霉,人人看不惯我!”其实别人看不惯你,原因在你自己,若认识不到这一点,还觉得“别人都坏,我最好”,不懂得自我反省,那就无药可救了。

    当然,要懂得这些理念,必须学习古代传统。如果失去了道德规范,人们没有心里的约束,单单依靠法律来控制、依靠经济来满足,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社会非常需要佛教的教育及儒教的理念,有了它,各方面管理都方便,人人自觉,彼此尊重,也不会有贪污现象发生。像我们学院,这么多人集聚在一起,若没有学佛,肯定非常混乱,但因每个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多多少少都往这方面努力,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不像其他社会群体,就算有公安、有法律,作奸犯科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因此,不说来世,即使是今生,人类也最需要爱与慈悲的教育。

    长幼之间的礼节,实际上在佛教中也有,如云:“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或端坐。”上师如果站起来了,弟子千万不要装作没看见,一直在那里躺着或端坐。从前,有个弟子在某地传法,上师以乞丐的形象来到他面前,他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下顶礼上师,便装着没看到。传法结束后,他去拜见上师,恭敬顶礼。上师问:“刚才为什么不顶礼?”他妄言答道:“我没看见您。”因上师是非常严厉的对境,他话音刚落,眼珠顿时掉到地上。后来他请求上师宽恕,并说了实话,蒙受上师加持,眼睛才得以恢复。

    可见,佛教的要求更高。从《毗奈耶经》的戒条来看,佛教中无论是吃饭、走路、做事,不但有相同于儒教的地方,更有超胜之处,对真正有功德的人、自己得过法的人、年长或戒腊高的人,必须要恭敬尊重,这方面的教言数不胜数。当然,如果你修行好,能把所有众生都看作父母,则不需勤作,恭敬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

    《弟子规》里行住坐卧的道理,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有甚深的内涵。以前我去南方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想:“这位作者,传记中没说他学佛,但可能是位大菩萨,因为他的教言很深。如果多花点时间,可能会挖出更深的内容。”我虽不敢断言他就是谁的化身、是大成就者,但多年以来,他的论典对人类断恶行善起了很大作用,如今学《弟子规》的遍及整个世界,很多人学了之后,内心与行为的改变相当大,这不是小小发心所能导致的。其实,诸佛菩萨的显现各种各样,故而有些续部说:“纵然对外道,我们也不能轻易毁谤,否则会犯密乘戒。”所以,大家应该认识到,任何学问只要对众生有利,就值得赞叹,也应当接受。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尊长前,声要低”:在师长面前说话,声音要小、音量要低,不可大肆喧哗。有些人讲话像高音喇叭一样,用藏地的比喻说,他声音比苍龙声(雷声)还大,在长辈前面,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也会影响旁边的人。故在不同场合中,应该考虑声音的大小。尤其是修行人,戒律规定不能大声喧嚷,倘若影响他人禅修,如此过失相当大。上师如意宝也常告诫我们:彼此交流时要小声,切莫大叫大嚷,作为佛陀的追随者,应时刻保持寂静行,如《入行论》云:“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水鸥、猫和盗贼,其行为悄然无声,依此可达成所求的目标,同样,作为大乘修行人,举止也应恒常寂静。

    不但声量要适度,我们的语言也要适当。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观察语言》中,讲了说话的许多技巧,若不懂这些,就会在师长面前讲话杂乱无章。此外,《事师五十颂》云:“谈论诸多闲杂语,师闻附近切莫为。”在上师能听到的附近,不要高谈阔论、相互嬉笑,说一些无义之语。又云:“上师之前调柔住,衣等仪表当整洁。”在上师面前,应断除趾高气扬的神态,举止寂静调柔、衣着如理如法,一切威仪谨小慎微,毫不放肆。可见,有修养的人在德高望重的长辈面前不会胡来,他的行为很如法,语言也很悦耳。

    其实,语言的运用非常关键,若能用得恰到好处,也会赢得他人的尊敬。比如许多人聚在一起时,原本互不相识、平起平坐,但如果有个人讲话很精彩,别人就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恭敬有加。真实合理的语言,会让他人的心有所触动、有所改变,因此,语言的表达很重要。

    “低不闻,却非宜”:讲话的声音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若小到对方没法听清,这也不合理。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工具,假如所说的内容别人根本听不见,那又如何沟通呢?记得有次上师如意宝严厉批评了尼众:“你们每次讲考,声音小到什么也听不见;问话时,也是低着头喃喃自语,这实在有点过分!”所以,不管是男众、女众,平时讲话要清晰明了,该说的要表达清楚。当然,不该说的,也没必要夸夸其谈、喋喋不休。

    可能是习惯或性格不同吧,有些人语言简洁、毫不?唆,每句话都有甚深的道理;而有些人说了半天,让人不知所云,问他讲了什么,他自己也稀里糊涂,这种现象并不可取。无论讲经说法还是与人交流,说话都要言之有物、物有所指,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一肚子理论只吐出一两句,其他的全部憋在心里,会让听者觉得不满足;如果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却一直口若悬河,“叭叭叭”说个不停,那也只是自得其乐,让嘴皮子运动运动而已。

    我们说话之前,首先应该要观察,重大的问题一定要讲。但在师长面前必须有恭敬心,即使是符合事实的道理,也要理直气“缓”,以柔和的语气来表达。否则,有些人得理不饶人,在严厉的对境面前,也自认为了不起,一开口就像下命令,别人听起来也不舒服。所以,语言上的窍诀和分寸,大家要学会掌握!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拜见长辈时,不要慢吞吞,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而应快步上前,以示对长辈的尊重;从尊长身边告退时,不要转身就跑,好像巴不得快点离开,而应缓慢地退出。所以,来要快,但也不能太快,像小孩一样冲过去,会把别人吓一跳;去要慢,要有种依依不舍之情。

    “问起对,视勿移”:拜见的过程中,当长辈问话时,应起身恭敬回答,目光注视着长辈,不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昨天,我问文殊学校的几个孩子:“你们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来的?”他们什么都不说。我问了两遍没人应,就不再问了。可能是老师没教过吧?按理说,这些孩子应该恭敬我才对,因为我是他们老师的老师(众笑)。但他们好像没有感觉,眼睛东看西看,还互相嬉戏打闹,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是第一次,我不想说太多,希望以后问话时,答得好、答得不好都要开口。比如我问:“你叫什么?”大家应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叫益西多吉!”“我叫胖胖!”……

    在汉地,我看到一些孩子很可爱,可能是父母教导有方,让他念“阿弥陀佛”,他马上合掌念;叫他磕头,他马上就趴在地上。表面上这只是一种“听话”,但有了它,孩子长大后,领导、尊长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会一呼即应、马上执行,这对一生有很大帮助。如果从小怎么叫也不应、怎么问也不说,那到了工作岗位、僧众团体后,领导或法师吩咐一些事,他不但不会做,还会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样肯定让人不悦。所以,看似小小的行为,对人生却有重大的影响。

    古人常说:“人不学,不知‘道’。”故对这些人伦之道,我们一定要学。在这个地球上,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也有人道。那么,何为人道呢?简单而言,就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不做。像在宇宙太空中,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轨道,假如不按轨道运行,就会与其他星球发生碰撞,人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对生存所需的自然规律,每个人务必要学习。

    若不学古人的甚深教诲,自然也就不会入道,犹如野马不被驯服,就无法步入正途一样。而要想学习,就要常读圣贤书。古人说得好:“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很喜欢这句话!确实,有些人刚来学院时,每天都去听课,那时面目很可爱,心性也调柔。但过段时间,不知是业力现前还是非人教唆,他不愿听课了,此时再看到他,感觉有点可怕,好像很野蛮、很凶恶一样。不说别人,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时出去看病一个月,不讲法也不闻法,就会觉得:“是不是我的样子变得很难看、很可恶?是不是别人都怕我?还是回去吧,应该讲一点法。”

    所以,天天学习很重要。我非常佩服一些老法师、老修行人,他们闻思不是浅尝辄止、得少为足,而是“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所学的方方面面知识,才可以调伏自己,也可以教化别人。所谓文化,有人解释为通过“文”学来调“化”心灵,而这种调化,需要很长时间。当然,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天文地理等包罗万象的学问,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些调伏烦恼、约束行为的经论教言。即使不能长期广泛地闻思,哪怕学一两本书,每天用几个偈颂来要求自己,也非常有必要。

    总之,做人就要学礼,像这里的“视勿移”,就体现了细微礼节的重要性。其实看一个人的眼神,基本能了知他的心与定力,若能做到“视勿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给别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否则,跟人说话时,眼睛东瞟西瞅,即使只是短短的接触,也会让人生厌:“这个修行人不行,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所以,现在国际上的交往,讲究各种公关礼节,如今学的人也很多。如果不了解这些基本规则,要想在这个社会存活下去,势必有很大的困难。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年纪与父亲相近的长辈,如叔叔、伯伯、舅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敬重。对待年龄和兄长相仿的人,也要像对待家中兄长那样尊敬。

    概言之,应把所有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把所有年长、年幼、同龄的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从这个层面看,儒家思想中的推己及人确实很高深。不过相比之下,佛教的精神要更上一层楼,因为佛教中不止把所有“人”当作自己的父母,而是把所有“众生”都视为父母。以这种精神环顾现在的宗教,佛教无疑是最出色的。对于这一点,深入其义的人定会明白。

    此处说,对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应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孝敬自己的老人,也要把所有老人都当作自己的老人来孝敬;疼爱自己的孩子,也要把所有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疼爱。孔子亦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能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自己的子女当作子女。言外之意,是应把普天下的人都当作亲人,把普天下的孩子都当自己的孩子。

    话虽这样说,但要想真正做到,儒教的方法比较少,就像一个领导让大家做事情,但具体执行时,方法比较欠缺一样。佛教则与此不同,经中不但承认“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而且有一整套的理论可加以证明,然后为令众生达到这一境界,又有很多修行方法。尤其是藏传佛教,学过修心法门的人都知道,不但理论让人心服口服,实际上只要你修了,就定会明白:一切众生确实是我的父母。

    佛教的伟大,正在于此。我再三强调过,其他宗教对人类的爱也算广大,但与佛教相比,则不免狭隘。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它并未涉及人类以外的其他三界众生;第二、即使对于人类,也只是要求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可这一点如何成立?具体该怎么样修?并没有特别强调,只不过有一些教证而已。

    例如,在1998年,有个打工嫂说:“所有的老人都是我父母。”为了照顾一些孤寡、患病的老人,她办起了“父母村”福利院,收留的老人多达千余名。后经媒体报道,她出名了。所以,社会各个角落还是有好人好事,然而这种理念要想得以推广,让它深入每个人的心中,儒教暂时还没有良策。由此,我们更能体会到佛教的伟大,且不论胜义空性和光明如来藏,单单是所提倡的慈悲,其深度与广度也完全不同。

    不过在当今社会,不说佛教的大慈大悲,就算把别人的老人当自己的老人,这种现象也极为罕见;相反,很多人把自己的老人当别人的老人、自己的孩子当别人的孩子,各种行为特别可怕。这也是人文道德衰落的象征,由于老祖宗的根已经被挖掉了,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人,确实是文化改革的受害者。在不注重道德的这个时代,经济上的改革倒是成功了,但因为缺少道德的约束,人心非常混乱、迷茫。最近下了一场金融危机的“冰雹”,也不知道很多企业家的“庄稼”怎么样了?这里打一个问号,你们来猜!

    下面讲第四个问题:

    谨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朝起早,夜眠迟”:早上应该早早起床,晚上应该睡迟一点。但有些人以身体健康为借口,专门把它反过来??朝起“迟”,夜眠“早”,说晚上要早点睡,不然对身体不好,中医是怎么说的,西医是怎么讲的……爱睡懒觉的人总喜欢找懒惰的医生,把他的话当金刚语来信受奉行。其实,人还是应该早起晚睡,不要浪费光阴。假如白天很散乱,晚上又睡得多,这对修行极有障碍,对学习知识也很不利。

    “老易至,惜此时”:如果不好好珍惜时光,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到时候想努力也来不及了。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百川千江往东流入大海,会一去不复返,同样,年轻时若不努力学习,逝去的岁月有去无回,等到年老时一无所成,只有徒自悲伤了。我们修行人也是这样,有机缘若不精进修行,临死时必定后悔莫及。

    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要晚睡早起,多空出些时间来。南方有句客家谚语说:“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意即连续三天早起,抵得上一天的光阴;连续三年早起,可以多出一年有用的时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你看,倘若今天睡懒觉,明天睡懒觉,后天还睡懒觉,连着三天早上睡懒觉,确实像浪费了一天的时间;相反,如果每天早上都早起,就能省出许多宝贵的光阴。因此,希望大家尽量早起,否则,一天天这样睡下去,人生就全部浪费了。陶渊明也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因此,我们每天都要精进,否则,“岁月不待人”,死亡降临时会非常可怕。

    从前,韩维的女婿去拜访苏东坡时,说韩维自认为年老多病、来日无多,打算沉浸于声乐酒色之中,以娱晚年。苏东坡说:“正因为已是残年,就更不应该这样做了。”他讲了一个故事:

    前不久有一位老人,生死关头,极为了然。在临终那天,他置办酒席,聚会亲友。酒席快要结束时,他与众辞别,奄奄一息,即将离世。他的儿子齐声呼唤,请他留句话,作为对后世子孙的教训。老人说:“只且第一五更起。”几个儿子不明白什么意思,老人说:“只有五更起来,才可以办自家事。日出之后就干不了了。”儿子们说:“咱家比较富裕,哪里用得着早起?家中的事,都是自家事,哪里有分别?”老人说:“不。所谓自家事,是死时带得走的东西。如果我平日只忙于添财置产、衣食劳碌,那我今天要去了,又有什么可带得走呢?”众人听后颇有领悟。

    苏东坡接着说:“你回去给我带个话儿,请转告你岳父:赶紧预办自家事,不要把日渐消弱的精力耗费在声色之中。最好多想一想,临命终时自己能带走什么?”

    其实,所谓的自家事,就是行持善法,因为人死时什么也带不走,唯一对死亡有利的就是善法。而要行持善法的话,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故唯一的机会就是早上3点到5点。当然,我也不敢让你们3点起,否则今天3点起了,明天可能要睡到8点补回来。但即便如此,也要起得早一点,哪怕是五六点起床,也比睡到日上三竿强。

    在早起晚睡方面,我自己还是有点把握,不是特别惭愧,山上很多道友是知道的。也许前世修过还是什么原因,过去我即使在学校,睡眠也不多,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同寝室的同学现在见了面,还说:“好像你不需要睡觉一样。”如今这个年纪,虽然本该好好地睡,以保养身体,但睡也睡不着。所以,给你们讲这些道理,我好像没什么不好意思。

    有人曾问我:“修行有没有窍诀?”我说:“有。早点起,别无他。”所以,修行要靠自己精进,“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人生几十年一晃即过,故要用来闻思修行,或为众生发心做事。以发心来过日子不可惜,以修行来过日子不可惜,这些都有很大利益,但做其他的事情??白天散乱、晚上睡觉,就太可惜了。

    今天听了这堂课,明天大家可能都会早起,但一天的早起不起什么作用,应该养成天天如是的好习惯,这才对修行有助益。如果你每天4点就起床,别人7点起时,你把该办的都办完了,一天会多做很多事情;但若别人7点起,你8点才起,那就不太合理了。

    所以,古人讲的道理非常好!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八课

    思考题

    32、为什么现在很多学历高的人却找不到工作?你怎么理解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生存于世的影响?

    33、一个人尤其是佛教徒,平时应怎样讲究个人卫生及仪表穿着?你认为这有何必要?

    34、放置东西时,为什么要有固定的地方?这是否多此一举?

    35、穿衣服有什么样的规矩?何为“上循分,下称家”?假如不守这些规矩,则会怎么样?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正讲“谨”。所谓谨,就是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不如法的行为予以遣除,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行为则去行持。

    讲授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在修心养德方面,有许多殊胜的教言,而现代生活中,这些基本已荡然无存了,仿佛成了虚空中的鲜花与石女的儿子。所以,我们应努力将前人的珍贵文化加以弘传,而对一些垃圾知识或糟粕学问,则不必接受,否则会给自他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如今不仅是汉地,甚至包括藏地,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在种种冲击面前,多数人不知不觉卷入其中,还自以为是一种进步。这种影响,从学校中也看得出来,比如老师所教的有些知识,孩子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我看过很多小学课本,里面常提到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但是,孩子会不会个个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呢?很困难。其实对他们真正有用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怎样培养健康的心态、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些本该多讲,可现在却讲得很少。所以,汉地虽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但因抓不到重点,结果往往面目全非,以至于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纵然拿了博士文凭,却依然很难找工作。如今即便是养猪、扫厕所,很多博士也去应聘,这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们从小没受过人文教育,为人处世的方法比较欠缺。

    前不久,有位藏地当代文学家,分析了当前垃圾知识对社会的危害。我也了解了一下,觉得确实言之有理。现在许多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不说对社会和国家做贡献,连自身生活也没有着落,究其原因,就是从小没有培养做人的理念,一直学些用不上的知识。这样一来,不管你学了多少年,但到社会上的时候,这个用不上,那个也用不上,很多现象非常可悲。因此,将老祖宗留下的有益学问抛之脑后,而去拼命追求西方文化,这到底有利还是有害?有智慧的人应该不难看出。

    鲁迅先生有一篇《拿来主义》,就曾专门批判过不加拣择的全盘西化。他在文中说:“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这些“礼品”指什么?就是不能挖传统文化的根。毕竟西方文化的根在西方,那儿有与之相应的风俗习惯、生活理念,可汉地文化的根不在那里,一味地模仿西方是学不来的。

    藏地也是同样,现在很多人学西方、学汉地,当然,有价值的虽不必排斥,但也不能统统拿来。假如认为自己的传统美德都是过时、消极的,从而完全抛弃,那最终导致的结局,也不一定令自己满意。前些日子,青海那边拍了一部小电影,里面的情节是说:在藏地民间,有一些佛教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珍贵故事,但很多年轻的藏人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迷信,于是把这些全部抛弃。后来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找不到传统文化的根,为了找根,又四处奔波,而老人们已纷纷离世,最后他们什么也没找到,落入悔恨与遗憾之中。所以,每个民族都应保留自己的东西,并把它尽量传给下一代。

    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跟几十年前比起来,现在的生活可以说非常幸福。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精神空白、道德沦丧,有价值的文化正快速隐没,有害的知识却日益泛滥,人们一代不如一代。尤其在电视上、网络上、杂志上,铺天盖地都是暴力、色情的大量信息,直接冲击着年轻人的感官。本来,人在贪心、嗔心面前就很脆弱,再加上外境的不断诱导:在虚拟的世界中,人们个个杀人不眨眼,打仗的时候,人头被砍掉,鲜血喷涌而出……久而久之,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杀人,也会觉得没什么,不再懂得何为悲心、何为怜悯。

    近年来,人们的变化实在很大:穿着变了,从简单朴素成了花花绿绿;住处变了,从土屋木房成了高楼大厦;交通工具变了,从徒步行走成了坐高级轿车……但这些并不意味着进步。在过去,人心纯朴、善良、清净,且互相关爱,而如今,人心不但冷漠,还增添了一股凶狠的戾气。因此,单纯追求物质上的进步,往往是人心堕落的最大帮凶。

    前几年,我写过一些文章,但没有发表,主要是写藏地所受的文化冲击。我在文中讲道:“藏族美好的传统文化,以后只有在农田里的老农民、山上的老牧民身上,可能才见得到了,除此之外,那些年轻的知识分子,根本不知自己文化的根在何处。”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民间是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可恰恰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才有真正具价值的学问和传统。所以,盲目地往前看不一定有利。鲁迅先生也说,拿来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美国的电影,也会被我们一概地统统拿来。

    其实,每个人不应小看传统文化。有些行为看似鸡毛蒜皮、不值一提,如吃饭该怎么吃、走路该怎么走,但它关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现代人或许觉得这些没意义,在他的头脑中只有挣钱挣钱,所谓“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其他什么都不管。多年不见的朋友见了面,也是一开口就问:“你在哪个单位?每个月工资多少?……”人活在这个世间,好像只是为了钱,此外根本没有有意义的目标。

    在“一切向钱看”这一口号的引导下,人们的行为也自然出现各种毛病,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难以处理。去年“德国之声”说:汉地的离婚率高达55%以上。若果真如此,则非常可怕,但这也许有点夸张。不管怎么样,现代人的生活中,家庭和单位的问题很难处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的素质普遍下降,人人唯一希求财富,贪心越来越膨胀。在这样的环境中,现实与追求之间不断冲突、不断碰撞,以至于原本有规律的生活日益混乱。

    反复思维这些,更让人觉得出家的伟大。并非因为我是出家人才这样自夸,而是相较于当今社会,出家人的团体中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很多矛盾冲突,确实容易管理。我们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即使暂时做不到这一点,自己过少欲知足的生活也心满意足,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没有非分的奢望。可世间人不是这样,他们的贪欲特别可怕,为了钱而不择手段,贪污公款、中饱私囊,把国家和他人的钱财,肆无忌惮地装进腰包……种种现象触目惊心、不一而足。

    因此,大家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看看是现在人的思想健康?还是古人的生活清净?加以对比之后,要决定今后选择哪一条路。我们作为人,除了吃饭睡觉,还要有一个人生目标。但这个目标不能仅为了自己快乐,而应尽心尽力饶益人类,乃至所有众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就像一盏小小的灯火,都有一分慈悲和爱的光芒,但能不能将这光芒散发出来,就看你自己了。

    昨天讲了,晚上应该晚睡,早上应该早起,那起来以后干什么呢?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修行人通常会念经、磕头、作功德。而普通人早上起来,先要洗脸、梳头,把自己打理干净。同时,吃完饭后要刷牙漱口,上厕所之后马上洗手。

    刷牙、洗脸、漱口这些谁都会,但实际上这里面还隐含着一些修养问题。比较而言,汉地很多人做得不错,确实也需要这样,倘若不讲个人卫生,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不洗衣服……十来天后你就没法见人了。不要说一般人,就算是人们特别喜欢的国家领导、当红明星,他们如果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别人也不愿意接近。

    作为修行人,卫生理念非常重要,对此《毗奈耶经》中讲得很清楚。在古代,刷牙是用牙木或齿木,至于怎样刷牙,包括怎样洗手、洗脸,戒律中有细致的叙述。不单是个人卫生,集体卫生、环境卫生也有很多讲究。这些道理,除了小乘戒律中有以外,密宗外续部也讲了很多。

    譬如扫地,佛经中就讲了五种功德:“一、自心清净;二、令他心清净;三、诸天欢喜;四、植端正业;五、命终之后当生天上。”所以,我们平时打扫卫生,不仅自己觉得舒服,而且还有许多功德。正因为如此,佛教中任何一个寺院、僧房,都非常洁净,再加上僧众的清净威仪,自然而然让人生起仰慕之心。

    搞好卫生不仅能令他人生信,而且也有利于自己修行。比如你每天早上脸洗了、牙刷了,把屋子打扫干净了,那不管念经还是参禅,都非常舒心悦意。有些道友也说:“屋子若打扫干净了,就很愿意在里面看书、坐禅。”的确,如果屋子里像狗窝一样乱糟糟的、特别脏,那谁也不愿意呆在里面。

    因此,讲究卫生很重要。藏传佛教中阿底峡尊者开创的噶当派,对道场及个人的卫生特别重视。以前我去拉萨为觉沃佛像贴金,需要寺里一位格西的开许,我便进了他的寮房。一进去就感觉不一样,屋里纤尘不染,书也摆放得井然有条,让人不知不觉有一种清净感。然而,有些人出家后,好像什么都不执著,尤其来藏地修学的,可能条件也不允许,平时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这样对自己的健康也有损害。

    所以,我们该洗脸时要洗脸,该刷牙时要刷牙。特别是刷牙,现代医学界建议,早上起床后要刷,晚上临睡前也要刷。此外,有些城市里的人喜欢吃夜宵,这种习惯其实不太好。因为夜间睡着以后,除了心、肺继续活动外,胃等器官已停止运作,之前所吃的东西,整晚停滞在胃里不消化,早上起来时,嘴里就会有臭气。

    对于医学、佛学的健康理念,我们也要懂,懂了这些,不但可以保养身体,对行持善法也有很大意义。所以你们不要认为:“这只是古人的说法、是佛教的条条框框,完全是一种约束!”其实,这点点滴滴都有助于修行。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冠必正,纽必结”:冠指帽子,纽指纽扣。一个人的穿着应该整齐,不要不伦不类。像戴帽子,应该戴正,不要歪着斜着。现在很多人觉得斜戴好看,就像模特一样,其实帽子戴不正、衣服扣不好,也是缺乏内在修养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有涵养,从外在的仪容装束上可以体现出来。

    “袜与履,俱紧切”:袜子、鞋子也要穿合适的,鞋带应该系紧。如果一只脚穿红袜子,一只脚穿蓝袜子;一只脚穿球鞋,一只脚穿皮鞋……过于随便了就不好。还有些人趿拉着鞋,这也不如法。因此,日常仪表一定要端庄。

    佛教中对威仪也有严格要求,《毗奈耶经》就专门讲道:出家人的裙子不能过长,不能过短;系腰带时中间不能突出;披单和上衣的质地、颜色如何……要求相当多。而这些要求,使修行人仅以外表就能令人生信。

    大家都知道,舍利子最初修学外道,他很有学问,任何知识一看就精通,于是傲然以为没人够资格做他的老师。有一天,舍利子巧遇佛陀的弟子马胜比丘,他的威仪行止非常庄严,徐徐而行,寂静调柔。舍利子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不禁上前恭敬地问:“您是哪个教派的?您的老师是谁?”马胜比丘说:“我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舍利子想:弟子的威仪都如是庄严,老师更不用说了。于是转告目犍连,两人一起拜见佛陀,并最终趋入佛门。

    可见,一个人威仪庄严相当重要。汉地也有这样的公案:春秋时期有个昏君荒淫无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赵宣子,为人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主。君主很不耐烦,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这个杀手叫锄?,天不亮就到了赵宣子的家。这时赵宣子已经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儿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杀手见了很感动,心想:“一个人平居时都毕恭毕敬,这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就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不杀他,又失信于君主,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最后他不得已,就撞树自杀了。可见,一个人的威仪如理如法,竟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力量。

    我们学院对穿着也有要求,不要穿得名贵,但至少应整齐干净,披单、三衣都穿在身上,不能随随便便。在家居士也应如此,有些人喜欢堕入一边,没学佛时爱化妆打扮,买很多漂亮的衣服,而现在学了佛,觉得这些没必要了,平时头发乱蓬蓬的,脸也不洗,这就很不合理。你这样邋遢,同事和熟人也会看不惯:“这人以前还不错,自从学了佛,脸色就很难看,穿的也像乞丐。一学佛就成这样,那我们不要学了。”所以,为了展示一种庄严,穿着整洁还是有必要,否则,用“不执著”的口吻来排斥一切,这是不明智的行为。

    学了这部论典后,作为出家人,理应穿整齐一些,给人一个好印象,不要颠颠倒倒、不僧不俗。现在很多人注重第一印象,如果你脸不洗、牙不刷,一说话就喷臭气,衣服也特别脏,而且一边高一边低……别人定会讥笑你。说你是大成就者吧,又不是;但若没有内在成就,光是外面破破烂烂,这也代表不了什么。所以,人还是要像一个人。

    在世间上,公务员都穿符合身份的衣服,那身为人天师表的出家人,基本威仪更要具足。以前藏地有个传统是:“不学戒则不能上堂。”所以,在学佛的团体中,言行举止不要太过分,倘若你什么都不执著,穿的也好、吃的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与世人格格不入,如此不仅不能度化众生,还会起一些反作用。因此,具足威仪极有必要,不如法的地方必须要改。

    二十多年前,我在德巴堪布座下听《大圆满前行》。那时宗教刚开放,我们也刚出家,由于很多传统被破坏了,所以堪布讲了许多威仪。第二天早上,他老人家亲自站在门口,看每个人衣服穿得怎么样。一个叫珠吉的喇嘛,把领子的人造毛翻出来了,堪布抓着他的领子说:“这威仪是谁教你的!这是人的衣服,还是非人的衣服……”大家都特别害怕,穿得不整齐的,赶紧跑回去重穿才敢过来。确实,佛教僧团对衣着还是很讲究,威仪庄重的话,人们看后也会起信心。汉地像虚云老和尚的道场、一些律宗佛学院,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那里的僧众一出来,信士们不得不恭敬。

    以前我随上师如意宝去印度时,见过很多高僧大德,有些大德的威仪,让我特别生信心。当时他们穿这种上衣(藏地叫东嘎),学院还没有,我觉得他们穿上很威仪,就发愿以后也要穿。回到学院我刚穿时,很多喇嘛开玩笑:“你这样穿,不要变成格鲁派啊!”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觉得这是如法的。印度因天气的缘故,这样穿的人很多,可藏地还不多,但后来包括学院在内,大家也觉得这很好,就开始纷纷效仿了。所以,凡是好的威仪,出家人就要学。而那些过分的、不合传统的,不管别人怎么赞叹,我们也该头脑清醒,用智慧作取舍。否则,有些所谓的“新文化”,对佛教的冲击特别大。

    总之,通过这样的学习,希望大家不但要对传统文化生起信心,行为上也要有明显改善。不然,即使你内在境界再高,行为上不伦不类的,还是让人不起信心。反正我是有这种感觉,也许我的邪见比较重,但出家人也好、在家居士也好,该怎么做就要怎么去做,比如衣着要整齐,要像一个修行人。

    当然,什么事都不能堕两边,穿着不能太邋遢,但太招摇了也不行。比如老师,就要有老师的威仪,北京有个教授在讲教师威仪时说:“老师若打扮得时尚光鲜,耳环也特别大,那一站到讲台上,学生们不用学知识了,因为注意力都被耳环吸引住了。”可见,穿着要与身份相配。

    所以,大家在穿着上,要经常观察自己。曾经有个女明星说:“我父亲最伟大之处,就是每次出门之前,总在镜子面前照很长时间,反反复复观察自己的头发、衣服。”虽说出家人这样做不太如法,但至少也该注意一下,以免让人生起邪见。

    居士、非佛教徒也是一样,除非你有特殊的密意,否则,穿着不要太不讲究、太不执著。乾隆皇帝有个大臣叫刘墉(刘罗锅),他有一次故意反穿衣服,当皇帝责备他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启奏皇上,微臣朝服穿反显而易见,可如今有人侵吞公款、大肆渔利,虽发生在大家鼻子底下,恐怕就不易察觉了吧……”他故意借此把和?的贪污行为暴露出来。可你们若没有这种目的,还是应该穿得如法一点,不要去装“济公和尚”。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放置衣帽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扔,否则就会弄脏。

    许多人在外面行为不错,可一回到家就无所谓了,衣服、帽子到处乱扔,这个习惯不好。那天我到学校去,看学生们早上起来后,把衣服、被子理得整整齐齐,但晚上睡觉时,却把衣服随便一丢,所以就要求他们:晚上睡觉前,也必须把衣服叠好。这看似小事一桩,但却牵涉到人的修养。

    现在很多大人也不会叠衣服,让他帮我把衣服装进箱子里,他就随便乱堆,压在一起,这是不合理的。以前上师去不丹时,那里有个喇嘛叫欧哲,我很随喜他的行为。他不管到哪个宾馆,都会把上师南珠的衣服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叠放整齐,最下面是裙子,上面依次是披单、腰带。上师要出门时,他又把衣服理好放进行李箱,书也摆得很如法。而我们有些人收拾行李时,书上放袜子,袜子上放鞋子……这样非常不好。美国有个修行人说:“如果你衣服放得乱糟糟,说明你有一颗乱糟糟的心。”他讲得很有道理。有些修行人的家特别乱,自己明明有衣柜,衣服却扔得东一件、西一件,需要的时候又找不到。这些小事上不注意,大事上也会渐渐不如法。

    因此,我们平时应该让物“有定位”,不仅是衣服,任何物品都要放在固定位置上,比如碗要放进碗柜里,不能放到衣服上。有些人从小没学过这些常识,父母自己得过且过,没有把这些教给孩子,爷爷奶奶虽然会,但已经去世了,所以孩子长大后行为很成问题,包括他自己住的屋子,都乱得惨不忍睹。

    其实,我们的住处或办公地方,干净、整洁很有必要。有一位卢先生,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公司旗下约有八万员工,他就要求:所有办公室的桌子、档案等,要摆放得整整齐齐,杂乱无章者,警告两次后,第三次就开除。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他觉得,如果这么小的事都不注意,大的事情更不可能做好了。

    我以前也要求你们,特别是发心人员,穿着要整洁干净,工作室、卧室不能太乱。其实叠衣服的时间谁都有,只是你做不做而已。所以,归根到底,这还是素质和修养问题,而不是自己没有时间。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穿衣贵在干净整齐,不必追求昂贵华丽、名牌流行。对外,衣服应符合身份,是出家人就穿僧衣,不能太花哨,即使你在家时喜欢花花绿绿,光着头若还这样,就会遭到别人讥笑;对内,要相合自己的经济状况,假如生活贫穷却衣着奢侈,别人也会笑话你。所以,穿衣服要得体适宜,所穿戴的应符合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份、经济状况。

    现在城市里的人,好像觉得衣服越贵越好,有钱人买的衣服特别贵,其实这是一种浪费。穿衣只要干净、合体就可以,不必为此花太多心思。以前北京有个居士,她想供养我一件衣服,说在维也纳买的,价值20万人民币。我说自己用不上,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但她说:“实在不行,您把它卖了,做功德也可以。”我说肯定卖不出去,就算200块的话,别人可能也不要。我看了一下那衣服,似乎比较普通,看不出哪里值20万,可见,太昂贵了也没什么意义。现在很多有钱人专门乘飞机到国外买衣服,今天到法国买一件,明天到伦敦买一件,实在是无聊,没有事情干!

    衣服虽不必华贵,但是一定要干净。中国著名政治家王安石,论诗谈史,无所不知,可他有个毛病??不爱卫生。由于长期不洗澡、不洗脸,使得他身上长了虱子。有一次他跟许多大臣在皇上面前,一只小虱子爬到了胡须上,皇上看到后,忍不住笑出了声,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出门问同僚才明白过来。从此这成了千古笑谈。所以,穿衣服务必要干净。

    此外,衣服应该长期穿,不必换来换去。当然,你有条件的话,偶尔换一换也可以,但没必要非追求昂贵,关键在于干净整洁、符合身份。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随随便便乱穿,那也不行。你是皇帝的话,可以穿皇帝的衣服,但是乞丐的话,就不能穿皇帝的衣服。所以,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律,这叫做“道”。就好比开车,必须沿着公路行驶,不然稍不注意就会翻车。人也一样,生活实际上有规律可循,世俗有世俗的规律,胜义有胜义的规律,如果违规了,不符合于道,就会带来许多祸患。

    因此,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对这些知识都要重视!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九课

    思考题

    36、弘扬《弟子规》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必要结合佛教理论吗?你以后想怎么弘扬?

    37、正确的饮食方式是怎样的?你做得如何?需要哪些调整?

    38、古人与现代人对饮酒持什么不同态度?酒喝多了会招致什么过患?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39、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你是哪一种人?你对本论所讲的行为规范是如何贯彻落实的?请举例说明。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与显宗、密宗的甚深教义比起来,《弟子规》的内容浅显易懂,即使是文化不高的人阅读,也可一目了然,不会有太大难度。但如何将它的思想落到实处,融入生活中去,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次讲授《弟子规》,我们是让大人先学,想方设法让他们懂,然后再传给下一代。因为将来社会的命运在孩子手中,如果现在不学,长大成人后没有这种理念,对人类的损失会很严重。所以,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把它传入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接受。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本来就是汉族自己的传统美德,并不是其他民族的思想,所以,在你们的骨髓里,原本就有这样的血液。然而,这种文化若没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光是声称属于这个种族,也不一定起什么作用。就像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从小对那里的文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汉族传统在他脑海中会一无所有。即使他自称是中国人,除了DNA能表明他的血液里有老祖宗的印迹外,身上也找不到任何东方文明的影子,这是非常可惜的。

    对我来说,汉地文化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第一是禅宗思想,因为禅宗的公案及顿悟教言,与密宗成就者的事迹非常相似,所以相当有价值;第二是净土宗思想,因为它简便易行,便于成千上万人行持,可令念佛法门广弘于世,这种弘扬方法很值得随喜;第三就是现在所学的圣贤教育,这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虽然它未涉及出世间道理,但今生做人做事的基本礼节、规范和行为,也是极为深奥的一门学问;第四是素食观,汉传佛教所重视的这一理念,尤为值得其他民族借鉴。

    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古圣先贤、高僧大德传下来的智慧精髓,作为后代,我们有责任继承并发扬下去。尽管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智慧不同,但必须有这种责任感。比如,上师如意宝为主的高僧大德,给我们传授了许许多多珍贵法要,可我们现在修持得怎么样?在传授的过程中又做了些什么?……时常都要这样观察。

    继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人可能没有感觉,认为只要有饭吃就可以,其他什么都不必管。不能这么想!在我们身边,不懂圣贤教育的孩子非常多,对他们来讲,本论一个偈颂的影响,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表面上这虽然很简单,不外乎是吃饭的问题、穿衣的问题、走的问题、坐的问题……除了旁生以外,人人都会懂。但懂归懂,真正要行持却很难。

    这些内容,在我们佛教中其实也有。学过戒的人都知道,佛陀制定了许多戒条,而比丘112个恶作所规定的言行范围,基本上跟《弟子规》的一样,只不过佛教中讲得更细致、更深入而已。由此也可以了知,佛教智慧涵盖了世间一切优良学说,不管是行为、心态,甚至极其深奥、无法言说的境界,都从不同角度阐述得非常圆满、究竟。

    你们这次学《弟子规》,希望今后能发愿弘扬,而弘扬的过程中,最好是结合佛教理论。我看了很多《弟子规》讲义,也听了包括台湾教授在内的一些讲解,他们都是按国学思想解释的,结合佛教教理阐述的比较少。我毕竟是一个出家人,因此,传讲方法可能跟其他人有点不同。通过这样的传讲,我一方面想让孩子做个好人,同时,也想直接或间接让佛教的甚深道理对他们心里起一些作用。

    所以,《弟子规》光盘出来以后,在家居士一定要学,学了之后,也要让孩子受这样的教育,否则,一旦他们长大了,有些观念就很难扭转过来。包括学院有些居士,你们的孩子已经成人,现在看他要往上看,没办法给他下命令了。曾经他在你手上一天天长大;慢慢地,与你平起平坐;而现在,你只有跪在地上,央求着:“儿子,求求你学学《弟子规》吧!”即便如此,他也不一定接受。有些父母很想把这个传下去,但也只有等下一辈子了,这辈子已经没机会了。

    当然,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挽救的,现在学了的话,将来还可以帮助一些有缘众生。所以,希望你们把这些道理讲给他听,这样,会让他的今生来世往好的方向转变。这就是我的目的,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其他想法。

    总之,大家听受这个法,一方面要改正自己,以令日常行为如理如法;另一方面,也应忏悔以前对父母尊长的不尊重。听说以前有人学完《弟子规》后,赶紧回家把长辈集中起来,请他们排队坐好,然后一一鞠躬、问讯、忏悔……有些道友如果需要这样,我也准假!

    昨天讲了穿衣、戴帽的规则,下面讲饮食: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对饮食,勿拣择”:在饮食的过程中,不可以挑剔。现在很多大人也挑食,吃饭的时候,嫌这个不好、那个难吃,对食物挑三拣四。孩子们就更严重了,因为是家里的独苗,父母极其宠爱,不爱吃就任由他,专门弄他爱吃的,这样一来,有时不但摄取不到均衡的营养,反而还会去吃一些垃圾食品。

    其实大人应该管教好孩子,大人吃什么,让孩子也必须吃。家里做的饮食都是能吃的,假如盘子里放的是石子、木头,他不吃也情有可原,但这是绝不可能的。所以,不能让孩子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非要到外面买爱吃的,若养成了这种习惯,他长大之后分到任何团体,对饮食都会挑挑拣拣,别人做的东西,永远不合他的胃口。

    所以,从小的教育很重要。倘若孩子小时候特别挑剔,长大了在集体中吃饭时,觉得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所有食品都不接受,这样一来,旁边的人也会讨厌他:“明明做得那么好,他还这样!”以至于每天他一来,气氛就变了。

    那天我去学校,发现有些孩子也挑食,他们从家里带来辣椒、盐巴偷偷藏着,什么甜的、辣的、咸的……各种调料都拿来了。我让老师统统没收,否则想什么就干什么,这绝对不行。所以,挑食的习惯非常不好。

    “食适可,勿过则”:在吃饭的过程中,不能吃得过多,也不能吃得过少,应该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有些佛教徒吃饭怕浪费,如果点的菜多了,为了不剩下,就提起心力,发起无上菩提心,把所有的菜全部塞到肚子里。当然,这种精神是很可嘉,但对你的身体不好。身体只能承受适量的食物,过多了就非常不利。所以,饮食固然不能奢侈浪费,但也不能吃太多,最好是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

    刚才也提到了汉传佛教的素食观,这方面确实值得随喜。我读过很多医学、营养学的书,也看过佛教大小乘的相关内容,发现对身体真正有利的,就是素食。凡夫人除了极少数外,都酷爱肉食,但若因此就说“吃肉对身体好”,这是没有依据的。就营养而言,如蛋白质,其实肉中的蛋白质对我们并不好,因为里面有大量怨气、病菌、毒素,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而谷物豆类中的营养,实际上足以补充人体所需。

    这并不是我这个小人物说的,历来在大乘佛教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教证、理证;而世间上对人类有贡献的许多科学家,也都大力支持吃素。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我认为素食者所产生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很吉祥。”

    我们人人都想活在这个世上,但若为了自己的生存和饮食,就肆意践踏其它动物的宝贵生命,这在佛教看来是不如法的,在世间看来也是不健康的。从古代有价值的文献中看,素食不但可以开智慧、长寿、健康,还可令思路敏捷、清晰、不浑浊、不易昏沉……有许许多多的利益。所以我觉得,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应该重视素食观。

    当然就习气而言,我们从小对肉食有着深厚“感情”,一看到肉,口水可能就流下来了,这也可以理解。但若经常想到它对健康不利、对长寿不利,想吃肉的欲望自然会渐渐淡薄。

    有些人或许问:“光吃素的话,时间久了,我怕身体撑不住,会不会缩短我的寿命?”绝对不会。看看汉地的许多高僧大德,他们终身断肉茹素,没听说有营养不良或短命的现象发生,反而,活到一百岁以上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素食是一种非常好的饮食习惯。

    我们在吃素的基础上,还应注意饮食营养。汉族这方面意识比较强,但其他有些民族,由于对科学不太了解,根本不知有些食品的过患。其实现在很多食品最好不要吃,否则对人体极为不利。当然,说法是各不相同的,对此我看过很多书,有个教授就写到:“现在的市场上,一个权威人士说某某食物对身体好,无数人便去争相购买。过段时间,一个专家又说这个食物不好,最好是吃那个,人们的方向一下子变了,又蜂拥去买另一种食品……”这只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在外人眼里,那些厂家和员工也很可怜,自己的产品本来卖得好好的,可一下子就没人要了。但不管怎样,我们这里要讲的,不是市场经济或营销利润,而是关注人体健康。

    以前我看过几本书,里面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种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油炸的东西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我这样说,学院有些“经济部门”会不会受一些打击啊?)

    二、腌制类食品: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对肠胃有害。像泡菜、咸菜,有的人特别爱吃,但里面加了很多防腐剂、添加剂,对身体很不利。

    三、加工类肉食品:如火腿肠、香肠、干肉、腊肉等。含致癌物质,并有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严重破坏维生素,营养成分低,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尤其是西方流行的有些饮料,书里讲得很可怕,说是加了某些原料或调料,不但刺激人们的感官,还会像吸毒一样上瘾。当然,饮料中有一部分是水果汁,里面虽然也加了防腐剂,但不是很严重。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商店的人可能气坏了!不过不要紧,就算我说了,还是有人会买的。)尤其是方便面,加了大量防腐剂、香精等,甚至有人说,吃了方便面,男人也容易怀孕。这可能是假的,不过一般来讲,它对肝不好,而且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不管是水果罐头,还是鱼肉罐头、猪肉罐头,都加了防腐剂,而且破坏维生素,营养成分低。没有过期的罐头,可能稍微好一点,但很多厂家不信因果,加了什么东西也不好说。所以,我看了这些书以后,除了吃大米和蔬菜外,肉类以及其他食物,什么都不敢碰,有点害怕。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例如果脯。含防腐剂、香精等,损伤肝脏。(我看商店发心人员有点撑不住了。但这不是我说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说的。)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如冰淇淋、雪糕。含糖量过高,极易引起肥胖。

    十、烧烤类食品:像烤鸭、烤鸡。含大量致癌物质,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的另一份报告还说:吃一个烤鸡腿,就等同于抽了六十支香烟。

    然而,现在很多孩子、大人都喜欢吃这些,这些也确实美味可口,可是过多食用肯定不好。偶尔喝点饮料、吃点饼干,可能问题不大,不像吃肉那样,吃了就有很大过失。不过,上述内容是世界上很多医学家反复观察的结果,所以还是要注意。

    此外,有些书上说,牛奶和鸡蛋也属于垃圾食品。可见,除了谷物和蔬菜,其他食物都不太安全。在我们藏地,谷物和蔬菜非常清净,没有打很多农药,空气是新鲜的,土壤也没加各种化学肥料……如今的这片土地,算是没有受严重染污的“清净刹土”吧!

    当然,作为修行人,不能过于注重饮食。古人虽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如果对吃的要求太高,既要好看又要精美,实在是没有必要,毕竟它吃下去后就前往另一个方向了。很多人有时为了请人吃顿饭,要忙活一整天??“稍等,马上炒完了,还有一个!今天一定要十三盘菜,盘盘色香味俱全,因为来的是特殊客人。”这样过于执著也没有意义。

    老子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吃饭,只求内在的饱腹,不为外在的美观。如果是造佛像、建花园,为令赏心悦目,修得好看一点也可以,但若是吃的东西,就不必太讲究颜色、形状了。有些餐厅喜欢在食物上弄各种花样:这个小馒头上放一朵金花,那个小馒头上放一朵银花……这又不会好吃多少,只不过是个人习惯而已。

    而且,吃饭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也没必要加太多佐料。南方的口味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一会儿加盐、一会儿加糖,能加的好像全加在里面了。那种滋味,实在是一种证悟相??不可言说。

    其实,修行人注意身体还是有必要,但方法和尺度一定要把握。我看过三国时嵇康写的一篇《养生论》,内容非常好,里面就讲:保养身体不但要注意饮食,而且要有所节制。没有节制、没有规律的饮食,定会导致不健康,从而出现百病之累。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心态,如《黄帝内经》云:“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比如,一个人如果爱发脾气,就会对肝脏不好。有些道友总惹我生气,我都已经生气了,他又反过来安慰:“不要气啊!本来您肝脏就不好。”害得我一下子转不过来。

    如果特别高兴、欢喜,则对心脏不好。以前有个老人,庆祝八十大寿时,因为特别开心,一直在笑笑笑……结果当天就离开了人间。

    如果思绪纷乱,想得特别多,对脾胃不好,会导致消化不良等。

    如果处于恐惧中,内心惶惶不安,那对肾不好。就像平时人们所说:“这个小孩受惊吓了,大小便都失禁了。”

    这些调养身体、节制欲望的教言,《黄帝内经》等中有很多。作为凡夫人,吃饭、睡觉应符合这些规律。遗憾的是,现在人的生活毫无规律可言,晚上跟朋友聊天、打麻将、吃吃喝喝,熬到两三点才睡,而白天又睡懒觉,到了中午也起不来,这样昼夜颠倒,对身体、智慧、修行都极为不利。

    因此,日常生活要有规律。学院很多道友挺好,每天吃饭很准时,一分钟都不差;睡觉也是该睡的时候马上倒下去;上班发心也一样,该做事的时候做事,从来也不拖延。这样的习惯,对身体健康、弘法利生都有大利益。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年少时千万不能喝酒,酒喝多了会伤身体。一个人酒量再好,还是会醉,酒醉之后,丑态百出、不堪入目,难以形容。

    “年方少,勿饮酒”:现在很多父母培养小孩喝酒,觉得他会喝就很厉害??“多乖啊,再喝一口!”这是很没智慧的表现。其实,这些坏事就算你不教,他自然而然也会。

    有些老师讲《弟子规》时,因自己爱喝酒,讲到这里,就说:“你们小时候不能喝,但长大后是可以的。”这种观点我不赞同。《礼记》等文献中记载:古时候,酒是当作药来用,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即使偶尔喝点酒,也是用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就像密宗会供一样,只是沾一沾唇,表示一下而已。但到了后来,饮酒就开始没有节制了,逐渐演变成一种风俗。

    现在就更可怕了,饮酒低龄化趋势严重,未成年人饮酒的比例越来越高。一份报告中说:据陕西省针对大中学生的调查资料显示,学生中有饮酒史的平均高达82%;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广州市中小学生中有24.9%曾有过喝酒的经历。如今的孩子们,家人不教,老师不管,想什么做什么,这样就把他们给害了。因为烟酒都是魔以恶愿加持过的,凡夫人一接触就会上瘾,上瘾之后像吸毒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戒除会特别难。

    尽管中国法律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但现在的学校对此并没有严格监督,以致这种规定不过是一纸空文。以前学生过生日,是互相送点小礼物,而今很多人却是下馆子,男女学生一起敬酒、干杯,醉得不像样子,甚至有些学生醉了就用刀捅人,还有斗气自杀的……类似的现象日益增多。所以,学校应该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不要只是盯着分数,不顾其他德育培养。一个人假如没有道德,那还像什么样子!

    “饮酒醉,最为丑”:不管孩子还是成人,喝了酒会烂醉如泥,像发了疯一样,非常难看。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有个老师叫拉特,他是藏族人,好像教语文的,我没印象了,只记得他天天喝酒,醉了就到教室来,让我们产生很大的恐怖心,每个学生都想逃,但又不敢。他喝醉了的话,一个字都不教,只是把我们一个个地教训。当然,在他的迷乱显现面前,不需要犯什么错,他随便就能找出有力的理由来刁难你。

    有一天下午,记得那是冬天,他醉得特别厉害,刚进教室就骂很多学生,把他们打得也很凶,许多人都哭了。放学后是他值班,他吹哨让我们集合,又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把大家训了一顿。最后他说“解散”时,我们大喊一声:“杀??”就四散跑开了。他马上又要求集合,说:“你们这样是不是故意对我……”我实在受不了,一会儿他说“解散”,我又高叫:“杀??”他气红了眼,猛地揪住我的领子:“你是不是想杀老师?今天要给我说清楚!”当时我胸前的衣服,都被他抓烂了。

    那时乡政府就在学校隔壁,他把我带到那里。公社书记扎西旺嘉正在烧树丫丫生火,但火始终燃不起来,他就一直点。拉特老师说:“这个学生不听话,他欺负我,学校没办法管,我把他交给你们乡政府。”刚开始书记比较在意,以为我真的犯了错,后来见他是喝醉了,就没再理他,只顾着自己生火。这样呆了很长时间,他又把我带回来,我也规规矩矩地跟着。他罚我一个人站在球场上,自己就回去了。他走以后,我猜他可能去睡了,反正天又冷,我也没犯什么错,偷偷就回家了。本来我怕他第二天打我,但到了第二天,他好像什么都忘了,见到我就跟没事一样。

    这事过了这么多年,但我仍然记忆犹新。后来我又见到这位老师,他已经改行了,在林业局工作。谈话之间,我本想提那件事,但最后也没有提。

    酒醉之人不但行为丑陋,有时还会招致杀身之祸。如三国时期的张飞,在关羽被害后特别伤心,每天不断地喝酒浇愁。有一次他喝得酩酊大醉,把范疆和张达两个手下叫到面前,限他们三日内制办好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以祭关羽。因时间紧迫,二人请求宽容几天。张飞大怒,让士兵把他们绑在树上,狠狠地鞭打,然后对他们说:“要是准备不好,就要你们的脑袋!”两人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去后非常害怕,商量不如先下手为强,把张飞杀掉。于是在晚上,他们趁张飞喝醉睡着了,一刀刺死了他。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不可胜数。

    鉴于饮酒有种种过患,佛陀曾在经中规定:“佛教所有四众弟子,一滴酒都不能沾。”若能真正不喝酒,对行为就有控制能力。佛教其实有很多好的教言和行为,如果想做一个好人,只要能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就肯定没有问题。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步从容,立端正”:走路时要从容不迫,步伐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有些人走路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有些人像跳舞一样扭来扭去,这些都不如法。而站着时应端端正正,不能七扭八歪,一付轻浮的样子。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从他走路、站立的姿势也看得出来,所以老人常教导我们:“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样子。”

    “揖深圆”:遇到师长或是有学问的人,应当恭敬问候,把身子深深地躬下,不要像身体里有块木头那样僵直。有些人因傲慢而不愿意弯腰,就像那位教授所说:“内在没有恭敬心,腰怎么样也弯不下来。”现在许多国学教授,向人鞠躬是很自然的,而有些老师、公务员,因为特别傲慢,在有学问的人面前,不要说鞠躬,连低个头也不愿意。

    “拜恭敬”:向人行礼时要发自内心,尽可能表现出你的恭敬,而不要流于形象。行住坐卧一切威仪,都是通过心来操作的,因此,《坛经》中云:“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有了“直心”,一切威仪才会如法,这对成办自己的事情,也有很好的利益。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散文、诗词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自幼就聪明好学,通达情理。12岁那年,他身背行囊去襄阳求学,由于路途遥远,到达时城门已关,只有一个老兵在城楼上站岗。欧阳修恭恭敬敬地向老兵躬身施礼道:“学生远道来此求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老兵见欧阳修礼貌周全,便起了爱怜之心,于是走下城楼,为他开门。

    所以,从一个人的礼节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学识和修养。这种人不管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弘法利生、行持善法,都会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反之,一个人如果傲慢无礼、自以为是,那只会让别人反感。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勿践阈”:碰到有门槛的地方,绝不可以往上踏,一定要跨过去。由此可以引申为,不论别人的衣服、器具,还是三宝所依,凡是不能踩的就不要踩,不能跨的就不要跨。然而,现在的人根本不管这些,什么帽子、衣服、经书,统统随便踩、随便跨。尤其是学院刚来的居士,甚至从出家人的僧衣上跨来跨去、在经书上踩来踩去,一点执著也没有,非常可怕!

    “勿跛倚”:站立时不能站一只脚,另一只脚斜放着,这种姿势不雅观。

    “勿箕踞”:坐的时候,不能两条腿张开,像过去的畚箕一样,如此显得粗俗失礼。

    “勿摇髀”:不能抖动大腿,让身子颤动。同时也不能跷二郎腿。否则,会让人感觉你很散乱、很傲慢,一点也不稳重。

    这些基本行为,每个人都要值得注意,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没有教养。

    几年前,上师如意宝在道孚灌“上师心滴”的顶,我和另一位出家人晚上去县上过夜。我认识一个领导,就在他家借住一宿。当时那个领导离婚后刚结婚,娶了一个刚毕业的小女孩。吃饭的时候,那个小女孩行为很不如法,在沙发上一会儿抱着他,一会儿使劲撒娇。她丈夫用眼神示意她坐好,但她装作没看见,依然我行我素。后来他忍无可忍,指着她呵斥道:“你给我坐好!”但她还是没什么感觉:“哎呀,你说什么呀?你过来啊……”

    这些行为看似微乎其微,但古人非常注意。可是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想什么就做什么、说什么,不知礼貌恭敬为何物。那天我跟一个同学在一起,他就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读书时,老人们常教训:‘这上面不能踩,那上面不能坐;走路时该如何,吃饭时该如何……’而现在的年轻人,这些完全没有了。”确实,现在的年轻一代,整天除了吃喝玩乐,心目中什么都没有。他不在乎这是违规的,这样违越了传统、违越了佛教戒律,反正只要有条路,他就直接走过去,根本不管前面是红灯还是绿灯。

    所以,现在人很需要学习古人的行为规范。我们佛教中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全部是对身口意三门的约束。若能如此行持,今生中身心得以调柔,堪能行持善法,也会为来世播下善妙种子。所以,我们对行为应该有所约束、有所规范,这不但要从内心接受,更要点点滴滴贯彻于实际行动。

    老子曾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等人听了“道”,会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去做;中等人听了“道”,偶尔想起来就做,想不起就不做;下等人听了“道”,不但不接受,反而还大声嘲笑,行之若素:“为什么不能张开腿坐啊?这有什么嘛!”

    所以,我们要做哪一种人?不妨考虑一下。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课

    思考题

    40、掀帘子不要大声、拐弯不要撞到,这些似乎人人都懂,学习有什么必要?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生?

    41、主人不在时,你如果进了他的房间,会做些什么?你如何教育身边的孩子?

    42、什么叫九容?请具体解释。明白这些道理,你有哪些收获?

    43、你怎么理解“勿畏难,勿轻略”?无论做事还是修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假如做不到,想过如何去调整吗?

    44、为什么说环境的影响很重要?既然如此,那应该远离什么环境?你是怎么做的?

    45、为何不能打听“邪僻事”?你喜欢打听吗?能改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共同学习《弟子规》。

    我个人来讲,对本论不是很熟悉,不像讲藏传佛教的经论,因为有传承,对内容比较了解,心里也有点把握。而这部《弟子规》,只是觉得内容很殊胜,现在孩子学这样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才倡导你们、包括学院里的出家人共同学习。

    讲授的过程中,我可能有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们根据自己的智慧好好分析。不过这毕竟是人文道德的一部论典,不像密法或其他法,讲错了过失也不太大。况且,共同学习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是见仁见智,只要大家能得一些利益,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解释。

    我这次的传讲方式,不像有些老师一样完全以儒教思想来解说,而是尽量与佛教教义相结合。其实它的每一句,在佛教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而且如果深入细致地去分析,就会发现佛教中更有超胜的窍诀。因此,在学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凭自己的能力去挖掘其中深意。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缓揭帘,勿有声”:古代的门上都有竹帘,所以在掀开这个帘子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要特别粗鲁,否则会发出很大声响。

    我们现在很少有竹帘,通常都是用布做的门帘、窗帘。拉这些帘子时,同样不能太粗暴,要轻轻地拉。如果用力很猛,窗帘上的钩环就会被拽下来。

    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轻柔。如果你很大声,动作很大,不管是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一下子就弄坏了,那谁都不敢接近你,更不敢把东西借给你。比如,我有个照相机,行为寂静的人若想看一下,我会放心地交给他;但若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那我就不敢借了,甚至连碰也不敢让他碰,因为他一接触,可能就打烂了、弄坏了。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应该这样教育,让他有一种柔和的行为,否则,长大后很难纠正过来。现在很多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别的什么都不管,其实若能让他明白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怎么吃饭,吃完后怎么洗碗……对他会有很大帮助。这种行为虽说只管一生,不像学佛、发菩提心,对生生世世都有利益,可如果懂得一辈子该怎么做人,在生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父母若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胜过留给他万贯家财。为什么呢?因为光是留给他钱财,却不教他如何做人,他花天酒地乱花一通,一下子就没了。而如果让他通达为人处世的道理,那无论在什么群体中,都能与大家处得好,即便是出了家,在僧团中也会谁都看得惯。

    “宽转弯,勿触棱”:走路拐弯的时候,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走路是如此,开车碰到拐角转弯,更要注意。去年有个司机,他平时技术不错,但行为比较急躁。有次他开一位上师的车,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有点情绪吧,过桥转弯时没有转过来,直接就冲到下面去了。幸好下面有块田,不然就飞到河里了。

    所以,我们平时开门、走路等时,尽量要小心谨慎、动作轻柔。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假如行为非常野蛮,如搬动桌椅板凳时,发出巨大声响,移过来、移过去,就会影响周围的人。

    我附近有一个喇嘛,他开门、关门特别响。每次我看书的时候,他“砰”一声就出去了;过一会儿,“砰”一声又回来了。我心里很不舒服,想跟他私下谈一谈,但一直不好意思,拖了很长时间。过段时间,我还是想找个机会,跟他好好谈谈。虽然这不是“国际谈判”,但对我个人来讲,看书、修行或者休息的时候,旁边人若行为粗暴,确实影响比较大。

    很多道友可能也有这种体会:邻居如果很寂静,平时交往不复杂,来了客人也很小声,就像他家没人住一样,自己一点也不受干扰。但如果隔壁的声音特别大,自己修行就会受影响。尤其他半夜三更回来时,门使劲一开一关,自己的房子都在震动,让人害怕:“是不是来地震了?”所以,调柔的行为很重要。

    当然,有些人从小没受过这种教育,要他注意也很困难。北京有一位大学教授,他有次讲课时,让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结果这个学生没有复习,根本答不上来,教授只好让他坐下。没想到,这个学生骂骂咧咧,反而对教授特别不满。教授瞪了他一眼,也没批评什么。他却气势汹汹地站起来,在所有师生的诧异目光中,甩门离开了教室。下课后,教授非常失望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完全不懂尊师重道,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可能也没教过。按理讲,他没有复习功课,应该向老师认错、道歉,可他却反过来对老师发脾气,用力关门以示不满。”所以,如今受高等教育的很多学生,德行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倘若让道德再这样滑下去,以后真的无法想象。

    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本事再大也没有用。据《史记》记载,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纣王,并不是无能之辈。他能文能武,才思敏捷,勇力过人,尤其是颇有辩才,“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即智力足以反驳一切意见,辩才足以掩饰一切过错。但他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稍不高兴就杀人,甚至用成百上千的人作祭祀,把他们活活烧死,以致民怨沸腾,众叛亲离。后来周文王、武王兴仁义之师,联合附近八国讨伐商纣。最终,在牧野之战中,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商纣就全军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便在鹿台上点火,带着他的锦衣珠玉自焚而死,商朝也从此灭亡。周朝建立之后,周王为谋求天下的长治久安,吸取商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确定了“以德治国”的施政纲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德的重要性。

    然而现在,失去了德的教育,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的行为,越来越让人看不下去。有个台湾人跟李敖有点像,对许多现象骂得很厉害。他说现在大学生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尤其清华和北大,是两个“大垃圾场”,从教授到学生都是白痴,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历史,里面没出一个人才……对此观点,我不是很赞同,毕竟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分析。这两所学校里,很多老师、学生对人类的贡献不可小觑,不过,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缺“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又该如何立足于世呢?

    总之,我们的行为举止,若能按佛经所讲的那样去行持,当然非常好;即便做不到,也应以古人的传统礼节来约束自己,千万不能随随便便,什么事都不在意!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拿着空的器皿,要像拿盛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约束自己。这个颂词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能过于随便。

    “执虚器,如执盈”:很多人提一桶水时,肯定谨慎又小心,唯恐有个闪失,但拿着空桶时,却并不把它当回事。当然,城市里有自来水,不一定注意这些行为,而我们住在山上的,平时提水应该行为如法。有些人拿几个空桶时,晃来晃去,在路上像跳舞一样。虽然这是你的习惯性步伐,可别人看来不一定舒服,而且在古代,这种行为也不文雅。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一抬手、一投足都要有礼节。这方面,汉地很多书里讲得比较详细,佛经论典中讲得更是深入细致。

    “入虚室,如有人”:对一般人而言,如果知道主人不在,进了他的空屋子,可能会东看西看,乱碰乱动主人的东西,甚至看见好东西就偷偷拿走。不要说我们,就算是奔公甲格西也曾如此。有一次他到施主家中,当时各位施主出门在外。他看到茶叶袋里有好茶,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立即提起正念,于是大声呼喊:“这里有个坏人在偷东西,你们快来把他的手砍断。”施主们起先以为是别人,进来一看,小偷正是格西自己??格西产生坏念头的时候,正在对治自己的行为。

    的确,一个人到了空室,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有些道友就是这样,当上师道友在场时,行为特别如法,犹如金佛像般一动不动,除了偶尔眨一下眼睛,好像连呼吸都没有;可是一旦周围没人,他马上变成了另一个人,行为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诸佛菩萨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每个人的所行所想,就像盲人在明眼人面前表演一样,什么都隐藏不了。因此,即便是独处,自己也应小心谨慎,不要觉得:“管他呢,反正又没人看见。”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就讲过要恒常谨慎的三种法:一是“众中出言当谨慎”,在众人中说话要谨慎,不能随便说他人过失,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二是“独处行为当谨慎”,独自一人的时候,行为一定要警惕审慎,不能偷东西、干坏事;三是“平常观心当谨慎”。

    我们作为佛教徒,应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威仪。关于威仪的具体要求,戒律中讲得非常详细,真正学过戒的人,别人看他的走路、说话就会一目了然。其实,不仅佛教戒律中有这些,古代也有许多这方面内容。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的《新书》中,专有一篇《容经》,里面就提到了立容、行容、坐容、趋容、跪容、拜容等,即站时怎么站,走时怎么走、坐时怎么坐、跑时怎么跑、跪时怎么跪、礼拜时怎么礼拜……所有行为都讲得清清楚楚。

    我遇到一些年纪大的人,他们的举止有礼有度,非常有学问、有涵养。可现在有些孩子,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很让人看不惯,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想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很危险。就像在十字路口,不管红灯还是绿灯,直接就过马路一样,是很容易出事的。

    在古代,君子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具备九容,正如《礼记》中所说:“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1、足容重:脚步要稳重从容,不能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2、手容恭:手势要端庄,无事可做时也不要乱动。对人合掌行礼时,要有恭敬的姿态,不能只是随便一甩。

    3、目容端:眼睛要直视,不要斜眼、偷看或盯视。如果眼睛看得很高,说明这个人十分傲慢、目中无人;如果眼睛一直盯着脚,不看别人的脸,说明他很自卑。包括有些修行人,跟上师问候时畏畏缩缩,只听到一个小小的声音??“上师啊,您好!”根本看不到他的脸,这也没有必要。所以,与人交往时应该直视。当然,直视并不是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否则,对方也会很尴尬。

    4、口容止:嘴巴要紧闭,除了吃饭和说话外,不要乱动嘴。有修养的人该说话时会说,不该说时,绝不会喋喋不休、?里?唆。

    5、声容静:声音要平和寂静、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又唱又闹。可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道理。

    6、头容直:头要摆正,不要东看西看、摇头晃脑。

    7、气容肃:呼吸要轻柔均匀,不气喘吁吁,也不能气势汹汹。

    8、立容德:站姿要端正,保持中立,不倚不靠。

    9、色容庄:脸色要庄重。关于脸色,孔子在《论语》中说:用衣食孝养父母比较容易,但经常保持和颜悦色,这是最难做到的,故称之为“色难”。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内在修养,外表的行为随时都会改变。

    以上讲了古人从头到脚的行为规范。其中,眼神是最为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行为和语言可以假装,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往往能流露出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是无法欺骗人的。孟子也说过:“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眼睛更好的办法了。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所以说,“人与物接之时,其神在目”。

    现在许多人应聘面试时,短短十几分钟里,口才的好坏可从交谈中发现,而他的修养内涵,只有观察眼睛了。平时我找一些发心人员,也是先看他的眼睛,假如眼睛一直咕噜噜地转,我就觉得有点问题,虽然他讲得很好,但我还是不太信任;有些人虽然讲得一般,但眼神沉稳,我就会比较放心。所以,人想要掩饰自己也很困难。

    去年办奥运会时,北京要求“微笑服务”,当时这方面出现了两种观点:一部分专家认为,微笑要“笑不露齿”,否则就不叫微笑了,所以一颗牙齿也不能露;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这样的笑容过于含蓄,不太符合西方的审美观念,会在全世界面前显得愁眉苦脸,所以要露出六颗或八颗牙齿。

    但我想,只是注重外在形象,也不一定很成功。若像佛教中所讲的那样,把全世界的人都当作母亲,见到他们时发自内心地欢喜,那么微笑自然会挂在脸上。否则,即使表面上拼命地训练露牙齿,到时候会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说。所以,礼节如果只是人为地造作,不一定让人感到诚意,只有内心中有恭敬心、欢喜心,行为才能真正打动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做事情不能急急忙忙,否则就会越来越紧张,到最后完全没有头绪,错误百出。做事还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包括修行在内,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而应发起勇猛心勇往直前。当然,一味畏难不好,但太小瞧一件事情也不合理。

    像这次学《弟子规》,个别人觉得内容很难,没办法做到,所以不敢学。其实这没有必要,它毕竟是一种学问,别人能学,你为什么不能?而有些人又觉得太过简单:“堪布应该讲甚深的法,像我这样的大学生,了解《弟子规》有什么用?”实际上,讲这个还是有必要,即使你学得比我好、表达得比我清楚,但行为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求任何学问、做任何事情,既不能畏缩,也不能轻视。以前上师如意宝讲《文殊大圆满》时说过,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甚深的法门修不成,简单的法门又不愿修,这样一来,最后只能一无所得,空手而返。

    “事勿忙,忙多错”: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一个计划,不能等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这样急于求成很容易出错。尤其是成办一些大事,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时间短了不行。比如我们修建尼众大经堂,若要求一年内必须完工,这绝对不可能,即使有人答应,质量也不会好。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不然的话,肯定会忙中出错。

    民间有这样一则故事:胖嫂生了个可爱的小宝宝,不久她收到母亲的来信,拆开一看,信中说:“我生了重病……”还没有看完,胖嫂就心急如焚,立刻抱着宝宝要去看母亲。结果宝宝的小被子一时不见了,她翻箱倒柜找到之后,抱起宝宝连夜赶路。

    路过一片西瓜地,胖嫂被瓜蔓绊倒了,手中的宝宝也飞了。黑灯瞎火的,她忍着痛,到处摸,摸到“宝宝”后继续赶路。

    终于来到母亲家,结果大门紧锁,胖嫂觉得好像出事情了,就拍门痛哭。结果她母亲正好从外面回来,她一看母亲很健康,忙翻出那封信再看,原来信后面还有一句:“现在病已经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挂念。”

    母亲想瞧瞧自己的外孙,打开襁褓一看,外孙不见了,竟然是个大西瓜。她们马上到瓜地里找,结果拾到一个枕头。她们又赶紧跑回家,发现小宝宝被扔在家里,因为睡得特别香,滚到床底下了。

    虽然这只是民间故事,但却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人性子很急,这样任何事都做不好,因为心态对做事很有影响。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遇到重要的事情,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紧,慢慢来。”比如,人都已经死了,着急也没有用,那去看的路上,我会让司机慢慢开,毕竟很多意外是在匆忙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沉稳的习惯,否则,遇到一点点小事,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修行同样也不能太急。有些人想解脱的心很迫切:“我现在已皈依了,一个月要把五十万加行全部修完,修不完,我实在是睡不着。”“我非常非常着急,您可不可以马上给我灌顶、传个窍诀?否则,我心里一直不安。”还有些人一下子观想很多,一会儿观金刚萨?,一会儿观上师瑜伽,“我马上要成就,马上要成就”……这样过不了多久,肯定会出问题的。

    修行是重大的事情,不可能一两天就完成,所以务必要循序渐进,依照次第来。学院有些道友真的很好,修行非常有次序,时间也安排得很合理,自己最初所发的愿,遇到任何违缘也不会退,慢慢完成就可以了。比如你打算一年完成的事,只要提前计划安排好,中间就不必太着急。像我的话,前前后后想了很长时间,才决定用两三年来讲《大圆满前行》,如果没有其他违缘,你们不用急,我也不用急。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任何困难也不会退,不可能刚过两天就觉得“这事不重要,算了,放弃吧,另外再找更重要的事”,不会这样,而是会一直很认真地对待。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勿畏难”: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任何违缘,心都要有一种力量。古人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一次就学通的,我花上百次的功夫,也一定能学通;别人十次能掌握的,我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如果真能这样去做,即使再笨的人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勿轻略”:当然,有些事不能看得太难,但也不能看得太简单,进而轻视它。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隔行如隔山”,外行看一件事情,似乎轻而易举、易如反掌,但真正去做的时候,有些地方并不像想象得那样容易。比如,你觉得辅导一点也不难,但让你去讲的话,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因此,对待任何一件事情,应详细观察有经验的人怎样操作,虚心好学、认真对待,不要感觉很简单就不重视。

    有些人也许是智慧不够,不管是讲什么、学什么,都习惯于轻视:“这个很简单,对我来说没什么;那个也不难……”很多法被略视了。但我不是这样,以前在上师面前得了那么多法,深法也好、浅法也好,每一部都乐于接受,认真学习。这一点,现在我也随喜自己。

    如今正在同时传讲三部论典,原本我担心大家接受不了这么多,就要求三部论分开报名,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结果大多数人都报了三个,并一直坚持在学,对此我心里很高兴。但也有人抱怨:“太难了!三部论典同时在学。”那也不怪我,这是你自己选的。不过,实在太难的话,你少学一个也可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容易发生争斗的场所,千万不要去;邪恶、偏颇的事情,尽量不要过问。

    《亲友书》讲过损害名声的六种法:赌博、看聚会、懒惰、依止恶友、饮酒、夜间入村落。其中,看聚会、到赌场,就是有损德行之事。现在世间上,这样的非法场所很多,如夜总会、歌舞厅、网吧、酒吧、妓院、赌场……这些地方能够引生贪心、嗔心,比较容易起争斗、犯罪,让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慢慢就会令人堕落。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里也说:“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然而,现在大城市里的人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这些地方全部都应该去:玩乐之处应该去,怨仇争处应该去,众人聚处应该去,打架斗殴应该去,杀生吃火锅应该去……造恶业的地方统统要去。

    所以,现在世间人很可怜。那天有个人说:“一想起以前在社会上的行为,我就特别厌恶,那时的生活没有一点价值!”的确,人在不懂佛法、不懂因果取舍时,很多行为都没有意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那种环境中跟世人混在一起,渐渐就适应了,到时候想改也很难了。比如一个人原本修行很好,在寂静地呆了很长时间,后来以偶尔的机会,到了不清净的场所,刚开始他会很难受、很不适应,但慢慢地,就感觉不到了。

    孔子说过:“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是,在种植芝兰、香气扑鼻的屋子里,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到了卖鲍鱼那种腥臭的地方,时间久了也闻不到臭味。有些道友的房子建在厕所旁边,刚进去时觉得臭气冲天,但过段时间也就适应了,反而很舒服、很安逸。

    同样,有些人刚接触恶劣环境时,尚能提起正知正念:“我是个修行人,这怎么行啊!”但用不了多久,就完全习惯了,甚至开始与他们同流合污。反过来说,有些人从城市来到佛学院,刚到清净的道场,感觉特别殊胜,但生活一段时间后,就没有那么大信心和清净心了。有个人就跟我讲:“我初来学院时信心特别大,觉得这里像天堂一样,但现在好像没感觉了,是不是我出毛病了?”其实也不是。就像你住高级宾馆,第一天觉得非常舒服,但第二天便习惯了,为什么?因为对环境已经适应了。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那么不该去的地方,千万不能去。否则,一旦养成了不良的嗜好,想摆脱就难如登天了。

    “邪僻事,绝勿问”:邪恶、不正当的事要少去打听,切勿因一时好奇而坠入险坑。

    有些人喜欢追根究底,听到道听途说的是非,就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问:“真是这样吗?那你给我讲一下。”一听对别人的诽谤或不如法的行为,耳朵就变得长长、大大的,而听到佛法的道理,耳朵又慢慢缩回去了。人的性格真的差别很大:有些人对流言蜚语极有兴趣,想方设法了解之后,又通过不同途径传给别人;而境界比较好的人,平时只关注闻思修行,跟佛法有关的有益语言,他会欣然接受,至于其他没意义的,连听都不想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些人爱说“神通”,明明没有任何境界,却故意给人说“你的气血被吸走了”、“不要接触某某人,他故意害你”、“有个附体在你身上,我看见了”……这些人整天神神道道,到处迷惑别人,在我们学院是要被开除的,在其他佛教团体中也是不赞叹的。倘若你真有慧眼、真能看到什么,可以到我这里来考个试,考试及格后,我会帮你宣传:“这里来了有慧眼的人,他能说神通,你们可以去问。”除此之外的胡言乱语,希望大家不要去听,也不要去问。

    愚痴的人,嘴里什么语言都编得出来。有德行的人根本不关心这些,尤其造恶业的语言,他问都不问。可是没有修行的人,一提到闻思修行,他就“禁语”了,而说起这样那样的坏事,他就醒过来了,这样没有必要。尤其是色情、暴力等不如法方面,最好不要去了解,否则,凡夫人很容易上当,到时候烦恼难以控制,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大家平时要以正知正念摄持相续,多了解诸佛菩萨有加持的教言,多看显密高僧大德的传记,让这些在心里好好串习,如此人生才有意义。

    不过,末法时代往往有一种规律:没有德行、没有智慧的人,轻易能骗取众人的信任,这是值得警惕、注意的。在居士或出家人中,常有人说些不符合实际的语言,愚笨的人偏偏深信不疑,不但给修行带来了违缘,而且平日里坐立不安,时时处于恐慌、犹豫、痛苦中……因此,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要去盲目追求这些,应该追求智慧、追求悲心!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第十一课

    思考题

    46、要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先做什么?屋里的人若问“是谁”,你应该怎么回答?这些细节,平时为什么要注意?

    47、儒家文化概括而言是什么?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吗?请说明理由。

    48、如果想借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做?借完以后呢?修行人需要懂这些道理吗?为什么?

    49、修行人本不该执著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学会“亲兄弟,明算账”?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每次听课,均要以殊胜菩提心摄持,千万不能忘记利益众生,这样的心每天都要发;听完课以后,还要观想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是大乘的方便方法,不能忘记!

    现在学习的《弟子规》,它的教义浅显易懂,不说大人,小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明白。但即便如此,它所涉及的思想却很深奥,虽不像佛教那样甚深、广大,也没有揭示万法胜义实相,但从世间的理论上讲,它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如果把它放弃,确实有点可惜。

    我们作为修行人,在学习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同时,也要关注这些对人类有意义的法理,尤其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更应将其发扬光大。如今的年轻人,只对现代文化感兴趣,把爱因斯坦、牛顿当偶像,而对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智慧,却并不景仰。其实这也与教育有关,所以一直以来,我很想给孩子们灌输佛法或世间的有用知识。最近我就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求“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尽量以表演佛教歌舞、吃素、放生等佛教的方式度过。在我看来,如果他们从小对佛陀有一种信心,那么长大以后,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安定,会起到巨大作用。至于他自己,以后再怎么样,也不会认为佛教是迷信。

    在座的学院道友,多数是出家人,而外面看光盘的道友,则是在家人居多,所以对于他们,我希望大人先好好学《弟子规》,觉得有意义后,再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弘扬。这样的弘扬,如今也比较方便,国家政策不但不控制,还允许各地开设读经班,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已对此引起重视,并付诸于施行了。

    其实,这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意义。倘若一辈子的定位只是发财,那没有福报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即使考上再好的高等学校,毕业找工作也不一定有着落。所以我认为,人格教育非常需要,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就对此十分重视,每次讲出离心、菩提心、大圆满之前,总是先提到人格完善。在上师一生的窍诀里,人格教育举足轻重,这从《教诲甘露明点》等很多教言中就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法王的亲传弟子,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都有一种不共的特色。

    学习本论之后,大家应从自身做起,认认真真实践利他之行。若能如此,即使你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甚至自身有生理缺陷,活在人间也会很快乐。美国有个著名的残障人士叫海伦凯勒,她儿时因患病导致既聋又盲,结果连话也不会说。后来她在老师的鼓励下,用手触摸学会了手语,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后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仿和纠音,终于学会了说话。海伦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她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因为通过她的演讲与现身说法,让全世界许多聋哑人、盲人重拾生活的勇气,重新振作了起来。她认为,这是活在人间最有意义的事情。

    可见,如果有利他之心,即使再身陷绝境,仍能不断地利益众生,感化很多人。反之,一个人倘若没有德行,纵然对千经万论通达无碍,但对自他也没有真实利益。就像佛教中的善星比丘等人,他们可谓智慧超群、广闻博学,但由于没有德行,最终的下场非常悲惨。

    我们今天所讲的道理,从一方面看,可能找不到大圆满的甚深奥义,也没有中观离戏的玄妙深义,但却仍然不能忽视。有些人好高骛远,专门希求最高的法,可如果你不顾脚下的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光是盯着遥远山上那朵美丽的鲜花,很可能掉进一个小水坑里爬不出来。所以,在求学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从小到大也一直生活在凡夫群体中,难免有许多不如法行为,不说佛教中的高僧大德,就连世间的高尚人士,可能也相差很远。知道自己的过失后,就必须把这些一一改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在世人眼中,大乘佛教徒是无我利他的代名词,而我们要展示的,也应该是这种精神。假如自己做得特别差劲,还要想去度化众生,那就非常可笑了。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将入门,问孰存”:要进入房间的时候,不论办公室或别人家,都要先敲门,问里头是否有人,听到“请进”后才可以进去。否则,很鲁莽地一开门就进,可能会妨害到别人。

    “将上堂,声必扬”:进入教室、办公室或上师屋子时,应该出声和主人打个招呼。比如,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或者上学迟到了,就要先在门口说“报告”,这也是一种礼貌。如果没有这样,随随便便就推门进去,也许别人正在商量一些秘密的事情,这样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这些基本礼节,不仅世间中需要,佛门中也很重视。如《沙弥五十颂》云:“于师住处门,手当轻缓扣,入内上师前,恭敬问安等。”意思是说,对于上师住处的门,应当以手轻轻扣敲,上师让你进门后,要先毕恭毕敬向上师顶礼,以如法的威仪来承事、问安等。如果对上师不恭敬,自相续就得不到真实的加持。

    有些人行为很粗暴、很鲁莽,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由此也可推知,他的心必定不调柔。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和语言都由心来操纵,心若寂静调柔、烦恼不多,从走路、说话的威仪中也可表现出来。相反,内心如果烦恼深重,言行举止也会十分粗暴。

    佛教中非常强调恭敬上师,若能如此,这也是获得证悟的前兆,否则,对上师不恭敬的话,自己什么法也得不到。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一边敲门一边直呼尊者的名字:“阿底峡,阿底峡,给我传一个窍诀!”阿底峡尊者似乎没听到,没有给他开门。他又大喊一遍,屋里仍没有反应。直到他喊第三遍时,尊者面现不悦地开门说:“窍诀不是用大声呼叫换来的,唯有以恭敬才能得到,我不给你传!”噶当派很多教言中常引用这个公案,所以,弟子要对上师怀有恭敬。

    其实,通过一些细节,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表面上似乎只是小事,比如你到一个道友家,不敲门就进去了,你自己觉得没什么,但这会把别人吓一跳。所以,去拜访别人时,一定要有礼貌。正如前面所说,宋朝有个人叫杨时,他很好学,有一次冒雪到程颐那里求学,发现他正在椅子上睡午觉,便不敢打扰,一直站在门外等候。当程颐醒来时,他已经成了雪人,脚下的雪有一尺多厚。表面上看,在雪里站一会儿也没什么,但这恰恰说明了一个人的修养。

    我们学佛的人,平时也要注意细小的威仪。假如让别人心生厌恶:“你看,他行为这么糟糕,连世间人都不如!”那想要弘扬佛法、感化他人,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自己的行为要加以规范,到别人家、进别人办公室,不能随便就闯进去。这不是口头上说说,行为上也要真正做到。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懂这个,尤其是有些人自认为学历很高,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心里始终存有傲气,想什么就做什么,根本没有“这可不可以”的概念,如此一来,谁都看不惯。以前的古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有过失、做什么有功德,他们非常有分寸。其实作为一个人,理应明白黑与白、好与坏、邪与正,哪条道可以走,自己要懂得选择。假如黑白颠倒,所有的事都混为一谈,迷迷糊糊就横冲直撞,到头来会撞得头破血流。因此,有这种毛病的人,一定要想办法改过来;而别人有的话,也应尽量加以劝勉。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敲门的时候,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则要明明白白地报上名字,不能说“我来了”、“是我”,不然的话,“我”到底是谁,人家也不知道。

    我这边有个老和尚,他以前进屋时根本不敲门。有一次他突然就冒出来了,吓了我一跳,我说:“你连敲门都不懂啊?进来时起码也要敲两下嘛。”后来他就先敲门,但声音很大。我问:“谁呀?”“是我!”“你是谁呀?”“我是智在师!”“你是智在师有什么了不起?”(众笑)不过,这样把名字说出来比较好,否则,别人把你当强盗也不一定。

    我看过一个鹦鹉学舌的故事:有个老人养了一只鹦鹉,每天都挂在门口。他家里经常来人,每次一敲门,老人就问:“谁呀?”这样日子久了,鹦鹉也学会了这句话。

    有一天,老人有事出去了,只有鹦鹉在家。老人出门没多久,就来了一个人敲门。那人听到门里问:“谁呀?”他就回答:“你好,我是收电费的。”可是他等了很长时间,也没人开门,就又敲了敲门。这时,门里又传出一个声音:“谁呀?”他又说:“你好,我是收电费的。”可还是没人开门。这时候那人急了,又继续敲,但门里只有回答,却仍不开门。那人很不服气,就一直敲……这样一天过去了。到晚上,老人回来了,刚走到门口,发现一个人瘫坐在那里,老人忙问:“谁呀?”只听门里发出一个声音:“收电费的!”

    其实以上所讲的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确实很重要。包括打电话时,你问:“是谁啊?”对方恶狠狠地回一句:“我就是我,你不知道吗!”这样很不文明。所以,从小小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概括而言,不离一个“仁”字。那么,何为仁呢?诚如孔子对颜回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者又可以总结为:克己复礼。“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复礼”是归于礼节,这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则。然而在六七十年代,它却沦为了批斗对象,我在读中学、小学时,“克己复礼”这四个字,被当作了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老师们天天都批判它。在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们的枷锁,所以在提倡“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大趋势下,古代传统文化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有人说“批周公”是间接打倒周恩来,但政治上的事情,我们也说不清楚。)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杂志,叫《中国一百年》,看完之后,的确感到短短几十年变化特别大。里面讲了在“文革”期间,红卫兵批斗一位黑龙江的省委书记,给他戴了一个特别长的鬼脸,让下面许多人辱骂他……那时候的人们,思想非常极端、疯狂,他们推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妄图建立起新的学说。可这所谓的新学说,对人心没有任何实在意义。

    现在,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许多教授、学者,也一致认为:“文革”思潮是一种错误。的确,人一旦失去了礼,要想有所进步非常困难。对于那个时期的种种,不管别人说什么,包含什么样的色彩,我们都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观察:它对民族、对人类,真正有利益的到底是什么?

    佛教中讲究闻、思、修,即先要广闻博学,再仔细思维,最后实地修持。这样的次第,其实在《礼记中庸》中也有相应的阐述,如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之”,就是要广泛学习诸多论典;“审问之”,指不懂的地方要详细询问,以断除疑惑;“慎思之”,是对这个道理反复思维;“明辨之”,要明确地分辨孰真孰假、孰取孰舍;“笃行之”,是指踏踏实实地行持。这是治学的五个步骤。

    我们作为后学者,也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对“人需不需要礼节”、“哪些是该行持的”等问题,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不管从佛教还是世间的角度来讲,“礼”对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所以,大家应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尤其是从孩童开始,要让他们懂得礼,否则,人就会跟旁生没有差别。

    我有时跟有些居士的孩子接触时发现,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有些孩子不仅吃素、放生、明白佛教的许多甚深道理,而且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也懂,这种现象非常可取。在藏地,佛教的智慧融入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种与骨肉相连的信仰,即便是“文革”的阴霾也没有将它破坏,如此全民信教的习俗,在世界上非常罕见。而在汉地,佛教虽未进入家家户户,但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汉人的血脉中流淌,假如让它枯竭无余,这是相当可惜的!

    我们人生很短暂,能不能令这一传统文化再次得以弘扬,这是很难说的。但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而应该想到:假如人们失去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当面向主人索求:“我想用一下,可不可以借我?”或者:“这可不可以送给我?”如果不问一声就随便拿走,那就是偷盗的行为。

    有些人拿别人的东西,一点执著也没有,根本不先征得同意,但即使你已经看破了,别人也许还没有看破。我旁边有个邻居,见我院子里放着什么,顺便就带走了。我还有个亲戚,也是到了我家,看到自己需要的,拿了就走。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多了就让人有点不舒服。他从来不管别人是否用得着,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会明目张胆地拿。如果被我看到了,他就说一声“这个给我啊”;没看到的话,连个招呼也不打。

    那天我听见两个人在对话,一个问:“我的工具是不是你拿了?”“是我啊。”“那你起码要给我打个招呼呀!”他说得有道理,拿人家的东西就该问一声。在古代,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这个分得清清楚楚。可现在许多人没有这种概念,随心所欲、想拿就拿,这样会带来很多麻烦。

    如今的社会,用现在话来说,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光明灿烂了,可人心失去了控制,很多痛苦会纷至沓来。所以,做人诚实、老实很重要。以前的老人们看起来很吝啬、很保守,但实际上,他们非常本分,属于自己的就保护好,而属于别人的,根本不去动。不像现在有些人,喜欢什么就拿走,从来也不打招呼,这事虽然看似不大,但却是一种不好的习气。

    所以,孩子们从小应接受这样的教育,否则,在学校里看见同学的笔和本子好,不说一声便拿走了,这种行为就是偷。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假如这种习惯养成了,会成为一生中的人格污点。

    宋朝有个人叫查道,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拜访远方亲戚。由于忘了带干粮,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中午时他们特别饿。仆人建议从礼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说:“这怎么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怎么可以偷吃呢!”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赶路。

    古人的这种品德,我非常赞叹,是谁的就是谁的,一样也不会弄错。比如你有事出门了,让他给你看房子,他一定会很注意,不可能随便用,也不会拿的拿、送的送,等你回来以后,什么东西都不见了。修行人虽不该执著这些,但不一定人人都有那么高的境界。所以,在做人方面,我们尽管不能跟大成就者相比,但至少也要用世间的高尚道德来要求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6:59 , Processed in 0.14645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