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我把居士和善士们给的一些零用钱攒在一起,交给了省佛教协会慈善机构,去那里求助的先天心脏病患儿急需手术费,还有白血病及其他急于救治的烫伤儿童,这些人的共同点,都是因家庭经济贫困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而生命危垂一线。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放生是一件善事之举,能为自己及亲人消灾免难,“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放生的功德是无法用数字和语言能表达清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参加放生活动。放生都有哪么大的功德,如果是救生呢?下面有一个救生功德果报事例:在《杂宝藏经》卷四记载: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之内寿命将终,要沙弥返回俗家,七天之后再来,但没有说明原因。他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边的蚁巢,众蚁慌张夺路逃生。但是蚂蚁逃生的速度那有池塘缺堤那么快速?眼看无数蚂蚁即将淹死,沙弥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蚂蚁。过了七天,沙弥在俗家玩得无聊,又回到他师父跟前。师父一见,觉得惊奇,问他这几天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沙弥以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非常恐惧,答说什么也没做。师父是罗汉,即用天眼观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蚂蚁。后来这位沙弥转夭为寿,得以长命终老。
像这种例子很多,有一个居士平时爱生病,去年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捐了二千元,她一年就没有生过病,而且身体比以前要好的太多了。还有一个事例,一个二十年前的,一个穷大学生为了糊口,在疲惫的挨家挨户推销一些产品,到了晚上他也没有买出自己的产品,摸摸口袋没有能饱腹的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饥饿使他下决心乞讨一些食物,当他鼓足勇气敲开一家口时,有一个漂亮姑娘站在门口,这个大学生不好意思了没向这个姑娘讨吃的,就说要讨口水喝。这个姑娘看出这个小伙子疲惫的样子,就给他端来了一杯牛奶,当他喝完后,恢复了精神,向哪个姑娘说应该欠她多少钱,这个姑娘说,你不欠我的,做一件事不为什么,也不图什么。二十年后,这个当年的穷学生成了一名在大城市的知名医生。而这个姑娘也成了一个女人,她得了一种在当地难以治疗的病,经过转院来到了这个大城市的医院求治,也在这个时候,这个知名医生认出了当年给他哪一杯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牛奶的女孩,他经过用心为这个特殊的病人从生命死亡线上拉回来,在结药费单上,他写下了一句话,您的哪杯牛奶够交药费了。这个当年女孩,一杯牛奶救助了一个即将对生活失去信息的人,二十年后,她得到一个知名医生从死亡线把她拉回来的报答。
中国有句常用的古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土。当我们能明白什么是急于要做的,而不是为了自私需要,哪这个行为的慈悲才是四无量。放生不如养生,养生不如救生,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