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2|回复: 0

[佛经佛典] 经集(续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章《船经》:人应该崇敬能从他那里学到正法的人,正如众神崇敬帝释天王。这种受崇敬、受欢迎、学识渊博的人,能晓喻正法。

一个坚定、勤奋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领会精义,铭记在心,依法行动,他便成为聪明睿智的能人。

如果追随低能愚昧,不明事义而妒忌心重的人,他就不可能领悟正法,驱除疑惑,而只能走向死亡。

正如一个落水者,他自己只能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中随波沉浮,怎么还能帮助别人渡过河去呢?

同样,一个人不明了正法,又不请教学问渊博的人,他自己都一窍不通,没有驱除疑惑,怎能能教诲别人?

正如登上一条备有桨和舵的坚固的船,他技术高明,经验丰富,能载运其他许多人过河。

同样,一个精通知识、自我完美、思想坚定的人,他能教会其他专心致志的人。

因此,应该与聪明睿智、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精通正法,明了事义,付之实践,便能获得幸福。

第九章《戒行经》:凭什么戒行,凭什么行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才能真正确立自己,达到至高目的?

他应该尊敬长者,不妒忌,懂得按时拜见老师,抓住机会讨论正法,专心聆听精妙言辞。

他应该按时拜见老师,驱除愚执,举止谦恭,记住事义、正法、自制和梵行,并付之实践。

他应该以正法为乐园,喜欢正法,坚守正法,精通正法,不散布玷污正法的言论,在至理妙言指引下生活。

他应该抛弃嘲笑、噜嗦、悲叹、卑劣、欺骗、虚伪、抱怨、粗鲁、堕落和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

妙语是理解的精华,理解知识是禅定的精华,一个粗疏懈怠的人,他的理解力和知识都不会增长。

那些人热爱圣贤宣示的正法,他们言语、思想和行为无与伦比,他们达到平静、温顺和禅定,获得知识和理解力的精华。

第十章:起来!坐起来!睡觉有什么用?对那些被箭射中而遭受痛苦折磨的人,睡觉有什么用?

起来!坐起来!坚定地学习,求得平静,别让死神知道你懈怠,把你愚弄,落入他的掌中。

越过天神和世人都渴求与执着的贪欲,不要错过你的时机,因为错过时机的人在坠入恶道时不胜悲哀。

懈怠是污垢,继续懈怠是污垢;应该通过勤奋努力和学习知识,拔出自己的箭。

第十一章《罗喉罗经》:世尊问:“你是否因为与智者常住一起而轻视他?你是否尊敬手持火把为人类照明的人?”

罗喉罗说:“我不因为与智者常住一起而轻视他,我始终尊敬手持火把为人类照明的人。”

世尊说:“愿你摒弃美丽迷人的五官享乐,虔诚地出家,结束痛苦。与品行高尚的善友交往,

在僻远安静的地方隐居,节制饮食。不要贪图衣服、饮食、供养和住处,以戒律约束五种感官,思考身体,充满厌倦。

避开美丽而伴有爱欲的形相,凝思静虑,转向丑陋的形相;不受外在形相干扰,抛弃骄傲的习性,通过认请骄傲,你将平静地生活。

多闻,自制,精进禅修,证悟道果,你就不会返回这世上。”世尊用这些偈颂,反复教诲可尊敬的罗喉罗。

第十二章: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阿罗维的阿迦罗婆寺,那时,尼俱陀迦波长老,是文基娑尊者的老师,不久前在阿迦罗婆寺涅磐。

文基娑尊者独自隐居时,心里寻思道:“我的老师是涅磐了,还是没有涅磐?”傍晚,文基娑尊者离开隐居处,到世尊那里,

向世尊礼敬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后,尊者文基娑对世尊说道:“世尊啊!我独自隐居时,心里寻思道:

‘我的老师是涅磐了,还是没有涅磐!’然后,文基娑尊者从座位上起身,偏坦右肩,双手合十,对世尊念偈颂道:

“我们智慧高超的老师,阿迦罗婆寺的这位比丘死了,他在这世驱除了疑虑,心境平静,声名远被,人所共知。

他的名字叫尼俱陀迦波,世尊啊,这是你的这位婆罗门起的名字,他一生尊敬你,渴望智慧,精进努力,见识高明。

洞悉一切的释迦牟尼佛啊!我们都希望知道这位佛徒,我们准备洗耳恭听,你至高无上,是我们的老师。

消除我们的疑虑!请说说这位佛徒,说说涅磐,大智者啊!告诉我们,洞悉一切的智者啊,犹如千眼天帝释告诉众神。

在这世上,任何导致愚痴、带来无知、容纳疑惑的束缚,在如来面前都会消失,因为他是人中慧眼。

如果一个人不像风驱散云团那样驱散污染,那么,整个世界就会被黑暗笼罩,即使具有光辉的人,也发不出光芒。

智者带来光明,我认为你就是这样的智者,我们来到你这位敏锐的智者面前,请你当众讲述尼俱陀迦波的情形吧!

世尊,请赶快发出可爱的言词吧,就像天鹅起飞时,发出圆润柔和的鸣叫,我们所有人将专心聆听。

我请完全摆脱生死、获得纯洁的人说法,因为普通人不能按自己的心愿做事,而如来能按自己的目的行事。

你具有完美的智慧,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双手合十,致以最后的敬礼,智慧高超者啊!你知道一切,请解除我们的疑虑。

你洞悉圣谛,请解除我们的迷惑。你知道一切,无比勤奋的人啊!犹如夏天受天热折磨的人渴望雨水,我渴望你的言词,请下知识之雨吧!”

世尊说道:“尼俱陀迦波比丘,灭除了对这世上名色法的贪欲,越过了长期潜伏的暗流,完全超脱了生与死。”

文基娑尊者说:“听了你的言词,我很高兴,无上的仙人啊!我的问题确实没有落空,这位婆罗门没有欺骗我。

他言行一致,是佛陀的弟子。他斩断了欺诈死神张开的结实的罗网。世尊啊!迦波看到了执着的原因,他确实越过了难以越过的死亡领域。”

第十三章《正确游行经》:“我要问你这位达到彼岸、坚定平静、聪明睿智的牟尼:一位离俗出家、抛弃爱欲的比丘,怎样在世上正确游行?”

世尊回答道:“摒弃对人间和天上的欲乐贪恋,越过存在,理解正法,摒弃吉兆、凶兆、梦兆和命相,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摒弃毁谤、忿怒和悭吝,摒弃赞同和反对,抛弃爱憎、无所取、无所依,摆脱束缚,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不从生存因素中寻找精华,排除他人指引,言语、思想和行动没有障碍,理解正法,追求涅磐境界,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受人尊敬不骄傲,受人贬责不介意,受人施舍不迷醉,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抛弃贪欲和存在,远离宰割和捆绑,消除疑虑,知道自己适宜什么,不伤害世上任何人,如实理解正法,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没有任何偏执,根除邪恶,摒弃欲望,无所贪求,没有烦恼,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灭寂烦恼,摒弃骄傲,越过一切贪欲之路,控制自我,平静坚定,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有信仰,有学问,看到解脱之路,不追随外道宗派,铲除贪婪,忿怒和忌恨,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纯洁,排除障碍,掌握正法,达到彼岸,摆脱欲望,精通断绝诸行的学问,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超越过去和未来的劫波,智慧无比纯洁,摆脱一切生存的因素,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知道涅磐之路,理解正法,明了通过灭寂一切执着而解除烦恼,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世尊啊!确实是这样,以这种方式生活,控制自我,摆脱一切束缚,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

第十四章《如法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祗多林里,那时,有位名叫如法的优婆塞,带着五百位优婆塞,

去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行礼,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之后,如法优婆塞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大智者乔达摩啊!我问你:离家的出家人或在家的优婆塞,怎样行事才能成为好的佛弟子?

因为你知道人界和神界的行动和归宿;你洞悉妙义,无与伦比,人们称你为无上佛陀。你掌握一切知识,阐明正法,怜悯众生;

你排除障碍,洞察一切,纯洁无暇,照亮整个世界。名叫蔼罗筏驽的象王听说你是胜者,来到你身旁,与你商讨;

听说你说‘善哉’后,它喜气洋洋地离去。吠舍婆那俱毗罗大王,也来请教你正法,智者啊!经他询问,你讲述正法,他听后也喜气洋洋。

那些能言善辩的外道,无论是正命外道(指宿命派),邪命外道(指苦行派),裸体外道,他们的智慧都超不过你;

就像一个站立不动的人,超不过快步行走的人。那些能言善辩的婆罗门,甚至是年长的婆罗门,还有被认为是论师的婆罗门,他们全都受益于你。

世尊啊!我们全都渴望聆听你阐述的精妙幸福的正法。无上的佛陀啊,我们向你求教,请你告诉我们吧!

让所有的比丘和优婆塞都坐下聆听,让他们聆听无垢者、一切知者所领会的正法,犹如众神聆听帝释天王的妙言。”

世尊说:“听着,比丘们!我告诉你们排除障碍的正法。你们要修持它,让寻求真谛的有识之士,遵行适合出家人的生活方式。

比丘不应该非时游行,而应该适时去村庄乞食,因为欲望会依附非时游行者,所以诸佛不非时游行。

色、声、味、香、触使人迷醉,应该驱除对这些外境的贪恋,适时用早餐。比丘适时乞得食物后,回来独自静坐,

凝虑深思,控制自我,不让思想外逸。如果与其他比丘交谈,应该只谈论精妙的正法,而不应该毁谤或责备他人。

因为有些人喜好辩论与攻讦,我们不称赞这些缺少智慧的人;因为他们放纵思想,欲望总是依附他们。

让聪明睿智的比丘听取善逝教诲的正法,审慎地求取食物、衣服、住处和药品。因此,比丘犹如莲花上的水珠,不执着于这四种如法资具。

我还要告诉你们,优婆塞应该怎样行事,才能成为好的在家佛弟子;因为完整的比丘之法,在家的优婆塞是达不到的。

优婆塞不应该杀生,不应该指使他人杀生,不应该赞同他人杀生,不应该向一切生灵施暴,无论这些生灵在这世上是强者还是弱者。

优婆塞应戒绝在任何地方偷窃任何东西,也不应指使他人偷窃,也不应赞同他人偷窃,他应该戒绝一切偷窃。

优婆塞应该避开邪淫,就像避开烧红的木炭;即使不能过断淫的梵行生活,也不应该占有别人的妻子。

在大庭广众或社交场合,优婆塞不应该对人说谎,也不应指使他人说谎,也不应赞同他人说谎,他应该戒绝一切谎言。

热爱正法的优婆塞不应该饮酒,也不应指使他人饮酒,也不应赞同他人饮酒。他懂得:‘酒使人迷醉’。

因为愚人由于迷醉而犯罪,也使其他人懈怠,应该避开这种罪恶的源头,只有愚人才喜欢这种迷醉、痴妄。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说谎,不饮酒,不非时食,不戴花环、不敷香膏,不坐卧高床,这就是摆脱佛陀教诲的八戒。

在每半个月的第八日、第十四日、第十五日,在波底诃利耶半月,优婆塞应该虔诚地遵守全部八戒。守戒之后,在早上,

优婆塞应该虔诚地尽自己的能力,向比丘众分送饮食。依法侍奉父母,依法经商,优婆塞努力遵行此道,便会成为名叫‘自光’的天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06:24 , Processed in 2.41870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