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94|回复: 1

[佛经佛典] 一牛断三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台世界



  图/传泳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之后,便自行剃发出家,发心追随佛陀修行。
  这天,他前往王舍城托钵乞食,没想到在城门中被一头刚生产的母牛触抵而死。牛主人认为这只母牛是不祥之物,心生恐惧,便将牛转卖给他人。买主牵着母牛到河边喝水时,却被母牛从背后以角攻击致死。买主的儿子非常气愤,立刻将母牛杀了,并把牛肉拿到巿场上卖。当时,有一位乡下人非常喜欢吃牛头,便买了牛头并用扁担担回家。在离家约一里多的路上,他把牛头挂在树枝上,坐在树下休息。过了一会儿,牛头因绳子忽然断裂而落下,牛角正好刺入乡下人的头中,此人当场死亡。
  听到这头母牛一日之间连杀三人的消息,与弗加沙王非常友好的瓶沙王感到十分奇异,便带领群臣来到佛前,恭敬顶礼后请示:“世尊,有一头母牛,一天当中连杀三人,是什么样的因缘,而有如此的果报?请佛慈悲开示。”佛告诉瓶沙王说:“罪报有其原因,并非只是今生所看到的结果。”瓶沙王至诚祈请佛陀开示其因。
  于是佛陀娓娓道来:“过去世时,有三个商人一同到他国经商。有一次,寄住在一位独自居住的老妇家中。寄宿本应付食宿费,但这三个商人见老妇无人照应,便存心赖帐,于是趁其外出时离开。老妇回家后发现商人们不在,便去询问邻居,才知他们已偷偷离去。老妇心有不甘,非常气愤地追了出去,直到精疲力竭,才追到这三个偷跑的商人。老妇生气地责备他们,并要求商人偿付食宿费。但是,这三人不但不肯认帐,反而还说:“你这贪心的老妇,我们已付过帐,你怎么还来讨钱?”说完,便对老妇又打又骂。老妇势单力孤,既心有不甘又莫可奈何,于是诅咒商人们:“我只是一个穷困无依的老人家,你们竟然忍心欺负、打骂我!我老了,也没有力气向你们讨回公道,但你们加诸于我身上的种种恶行,我绝对不会原谅。我发誓,下辈子只要再相遇,一定会杀了你们,即使你们已修行成道,也要取你们的性命,才肯罢休。”
  佛陀告诉瓶沙王:“当时那位孤独无依的老妇,就是现在这头母牛;而那三位商人,便是被牛触死的弗加沙王等三人。”接着又开示:“以恶劣之言谤骂、污蔑、欺凌他人,怨恨从此而来。若以谦让、恭敬的言语待人,不但不会结下恶缘,也不会产生怨忿。所以说,口出恶言,犹如口含一把利斧,随恶言而出,就会伤人伤己。”瓶沙王及大臣们闻佛所说,皆更加深因果的道理,欢喜奉行佛陀教诲。

        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一》

  省思
  佛法说道,说话要说“正语”,也就是说正直、清净的语言。正语来自不犯口业上“恶口、两舌、妄言、绮语”的过失,也就是不恶言骂詈,不挑拨是非,不说轻浮、不正经、欺诳的语言。因此,口常说善语、正直语,以恭敬、谦让、柔顺他人的言语,作为待人接物上的应对进退,自然能够远离瞋怨,而与人广结善缘。

发表于 2013-1-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06:55 , Processed in 0.91292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