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51|回复: 4

[大德开示] 内外不见有我有人,劣智慢心痛自改革[净空法师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8 编辑

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师   “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谁有过失?觉得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看到别人都有过失、都不顺眼,这就是有人相、我相。《金刚经》上讲四相具足即非菩萨;这不是菩萨。四相都没有,这就是菩萨。这是诸佛心目当中承认的菩萨。如果还有我相、人相,纵然受了许许多多次的菩萨戒,也不是菩萨,这个要知道的。三归五戒、菩萨戒,是可以重受的;受戒熏习可以的,哪里有传戒都可以去受,一次一次的熏习。   同学们要记住,归依一生只有一次就够了,我们是归依三宝,不要搞人情佛事,也不是归依某一个法师;所以归依三宝的时候,这一个法师是代表僧团来传授归依,不是归依他一个人,因此一生归依只有一次。假如归依的意义不懂,我们这边有传授三归依的录音带,回去多听几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重受,没有必要搞人情佛事。归是回头;依是依靠。“三宝”是自性三宝——觉、正、净。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清净是僧宝。这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而不是归依某一个人。说我归依某一个法师,这是大错特错;这个话说出来,要叫真正懂得佛法的人笑话的啊!   “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一味痴呆”,这是讲真正修行人的态度,特别是禅宗。禅宗在参究,那个功夫得力的时候,真的是如痴如呆;这是形容用功的样子。“深自惭愧!”我们比古时候人,真比不上;比起民国初年这一些大德们,我们也比不上;所以有什么好贡高、我慢的呢?跟他们比一比,我们实在是惭愧至极。人家那样发愤、勇猛、精进,我们自己还在这里懈怠;这怎么能成就呢?自以为聪明,叫“劣智”,不是真智慧。“慢心”是我慢;自以为了不起而瞧不起别人,这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大师在此地教我们,要痛自改革。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首先必须要知道自己的过失,然后才把过失修正,这样功夫得力,功夫才能够进展。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他就无行可修了。经论里头常常给我们说,等觉菩萨都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过失,还在认真的痛自改革,他才能成佛啊!何况我们在凡夫位,哪里说没有过失呢?过失、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印光大师劝初学的人念《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为什么?无非是找自己的毛病而已。这三部书就像镜子一样,天天拿镜子照照自己,看脸上有没有肮脏,把脏去掉;读经是看心里头有没有肮脏?思想、见解、心地清不清净?帮助我们改过自新。这个太重要了,这叫真正修行。所以说功夫得力不得力,都在这里。每一天因循苟且,一天天混日子,不得了啊!光阴空过了,没有比这个更可惜了!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一定要知道的。
发表于 2012-10-1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8 编辑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7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8 编辑

顶礼蕅益大师 顶礼净空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16:49 , Processed in 0.26486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