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04|回复: 0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净空老法师谈孔子一生的修学境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32 编辑

摘自 净空老法师 《五十年学佛心得精论》开示 夫子说他十五岁‘有志于学’,立志学习,好学。 ‘三十而立’,三十岁他就有成就了,就有显著学习的成绩,他有目标,他有方向,不会轻易改变了;而立,他有立足之处了。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迷惑,我们今天讲的,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摇。我们今天讲诱惑,外面这些财色名食睡的诱惑,他有把握不会受外面诱惑了,四十岁。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一丝毫强求都没有,造善因一定得善果。夫子到五十岁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通达了。 ‘六十而耳顺’,这个功夫了不起!什么叫耳顺?这个人说这桩事情好,不错,你好;那个人说这个不好,不错,也很好。耳顺,这是很深的定功。 佛门有个公案,这个道场有两个出家人争论,都是什么?为经教里面的东西争论,彼此两个人都不服。甲这个人到老和尚那里去,说我这部经怎样怎样,那个人讲得不对,他讲错了。老和尚听了之后:你对!他很乐意,出去了。另外那个人,老和尚说他对,他不服气,到老和尚那儿去争论,把他的道理说说,说完之后,老和尚笑笑:你也对!老和尚还有个侍者,他们两个走了之后,这个侍者:老和尚,他们两个人,你怎么说他们两个都对?老和尚说:你也对!这是耳顺,他能够调解问题,他不会把问题搞复杂,这是智慧。为什么都对?本来没有问题,怎么会不对?统统对。原理就在此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那个妄想、分别、执着,给你安慰一下,平了,不就没事了!所以,他有本事把每个人的心都给你摆平,这叫耳顺。夫子到六十岁才有这个本事。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那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他做学问,读书、求学成绩的表现。不学怎么行?人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这在佛法里看得非常明显。 =========================== 孔子的原文出自《论语》的【为政第二】第四章,全文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18:55 , Processed in 0.32715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