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02|回复: 2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网友亲身讲三则孝道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02 编辑

转载 一; 前天听同事谈起她姥爷,很有感触,记下来分享一下: 姥爷七十多岁了,他当年可是大学毕业,是标准的“寒门才子”。姥爷父亲去世的早,他是家里长子,长子如父,几个弟妹都是在他的操持下成家立业的。而且他们兄妹几个都小有成就,要么是医生要么是老师,在他们那个年代,都是吃公家饭的。姥爷现在有时还讲起当年上大学时,学校偶尔会发一小块肉给大家补补营养,他舍不得吃,带回家一人吃一点点。 姥爷在我们当地,很有威望,一则因为他当年是我们镇的书记,再则因为他的孝顺。姥爷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姥姥,现在还健在,九十多的老人了,身体健康的很。太姥姥四十多岁开始吃素,现在一点荤油都不能沾,我舅舅曾担心她的身体,偷偷在老人家的菜里放了点荤油,结果她吃了就拉肚子,所以以后谁也不敢让她吃荤了。姥爷和舅舅弄来了五谷杂粮,煮熟了磨成粉,老人家现在就吃这个,身体好的很。 姥爷家里,有一间房子,收拾得像酒店的标间,放了两张床,这是太姥姥的卧室,一张床是太姥姥的,另一张就是姥爷的,姥爷每天要亲手给太姥姥洗澡擦身子,这些事别人做,姥爷不放心。所以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七十多的老头背着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上上下下。今年太姥姥发话了:以后不要这个老的晚上陪我了,他晚上总不好好盖被子,我这一把年纪了还要起来帮他盖被子,你们几个年轻的以后轮着班陪我吧!嗬嗬,其实,谁都知道她是心疼姥爷年纪也大了,怕他身体吃不消,母子连心呀!于是,几个舅舅,舅妈今年开始接下这个任务了。 太姥姥前阵子摔伤了腿,现在在家里养伤,每天晚上吃晚饭后,当医生的舅妈就会给姥姥挂上吊瓶,然后一家人围着太姥姥,或是打打牌或是聊聊天,等针打完了把太姥姥送去休息了,大家才散了,没人敢不去陪着的! 在我们家,现在形成的风气是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太姥姥是一家的核心,我妈他们兄妹几个,在姥爷面前也是毕恭毕敬。大舅现在是我们市的副市长,二舅在南边某市,也是局长。有一次,我姥姥生日,二舅太忙,就给姥姥打电话说今天可能赶不回去,姥姥当时说了句:你这个假孝顺!然后挂了电话,二舅当天加班忙完了事,半夜打车回的家!。。。。。。。。 同事还讲了很多关于她家的趣事,我纪录了这一点。在我的眼里,他们这个家族算是很兴旺了,我想,这份兴旺,源于她姥爷的孝顺,源于她姥爷开启的一个良好的家风。二; 说说我家里的事,我父亲是个很孝顺的人。处理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也是很讲情义的人。他把他舅舅介绍给他的在机工厂,当时看来是铁饭碗的工作让给自己老实无能的三哥。自己开着拖拉机,没日没夜的拉货。日子过得风风火火。举债盖了一幢三层大楼,人人羡慕不已。之后把车卖掉,开始北漂的生活。在这里立足之后,又让他三哥一家子叫过来。从工作到住房到小孩上学,样样是他来操持。由于爷爷奶奶在北方不适应,只能在老家跟着我大伯一起生活。我爷爷奶奶健在的时候,我父亲差不多两三个月就要飞回一趟,现在只有清明回去扫墓。我爷爷奶奶当时病重的时候都是我爸和三伯轮流回去照顾。我大伯和大伯母眼里只有钱,老人的事从来都不管不顾。还有面子,在农村请保姆是很丢人的事,说明子女不孝。不允许雇人照看老人。但我父亲却说,尽管如此,他们在老人身边,总比咱们不在身边的强。我才明白,外人看来我父亲是个大孝子,实际上他认为自己做的不够,最重要的爷爷奶奶晚年的时光没有时时刻刻陪在身边。换句话说孝敬父母,物质是充分条件,自己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就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孝心才是必要条件。对待父母光给钱,不愿陪伴身边,也谈不上孝顺。三; 接着讲,据我爸说,我爷爷年轻时靠给地主家抬轿子养活一大家子。五个兄弟姐妹维持生计已经颇为艰辛,没有放弃每个孩子的教育。我父亲上小学时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他告诉我,他在课堂上课的时候,心里总是惦记着爷爷一个人干活有多么辛苦,觉得自己在这里上学是在耽误功夫,不如回去帮父母干活。他怎么想就怎么做的人。他承认自己没文化,但从来也不曾后悔过。我爷爷如此重视孩子的教育,夫不负有心人。我二伯考上名牌大学,后来成为一个大人物。可能自小离开父母在外念书,无法完全体会父母的艰辛,对父母感情也不深,对家没什么挂念,这个人谈不上孝顺,甚至爷爷奶奶去世,都没有回去过。我爷爷穷了一辈子,到最后的时光家里越来越有钱了,可是也没时间享受了。好在出了我二伯这个大人物,联想到他过去给地主抬轿子,内心应该无比的自豪和欣慰。我爷爷喜欢喝白酒,一辈子勤勤恳恳,即便家里有钱了,也是自己买小店里卖的几毛钱一两的地瓜酒。我父亲每次回家看望他都会给他买箱好酒。但是他从来不说是自己买的,都说二哥让他捎回来的。我想真正的孝,不是做给任何人看的,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名声,更不是不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好福报。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想父母之所想,一切为父母好!才是应该做的。----------------------------------------------------------------------------------------------------- 我也是通过看王老圣人的书才对孝有了进一步理解。王老圣人讲,他们那个年代以孝身为主,但以后就该以孝心孝性为主了。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想了很久才理解,因为在物质生活不丰富的旧社会,人们的心都在物质上,所以孝身为主。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的心更多的在精神享受上,所以孝心为主了。 以实来讲,前者与后者都是孝心,只因所孝之人的心意所向不同,才会有前后之分。 推而广之,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事,也要明人之心,达人之意。而舍弃自己的情绪。这样就会对事情的发展产生觉照,而不至陷入其中,无法把控。 这是我在学佛过程中的一点体悟,也不知对不对。我还有一个问题问问问老师,就是如何才能对五行流转产生通透的体悟。知其所以然呢。 只是我从前没学佛的时候,根本就不懂得去看去观察,想不明白为什么人家会发达。从学佛并且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之后学会了观察周遭的人和事,发现无论富贵贫穷,身体健康或是多病都是有原因的,其实无一不是因果的体现。尤其是读了《太上感应篇》之后更加感触,其中将孝悌与因果之间的事情更是阐述的明明白白,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普劝天下人有机会都要好好读读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现在我的很多疑惑是搞清楚了,可是我说不清楚,因果错综复杂岂是一句两句说明白的呢!但是孝养父母,友爱兄弟,戒除邪淫真乃人生当中最最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 我开始重视起对待父母的问题。我对父母物质上没缺,但有时候父母唠叨,心里觉得不耐烦,沟通上还不是很顺畅。 自从学佛以后,我就每天检讨自己,是不是对父母言行有亏?如果日常相处中,我对父母流露出一丁点不耐烦,我必当马上补过,一定要让父母笑逐颜开。但我觉得,我自己做得还非常不够的!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特别是80后、90后的,家里和父母发生矛盾,态度非常极端。虽然父母也有不是,比如一个朋友的父亲老是醉酒赌博闯祸。但是我发觉,现在的青年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太可怕了。 我碰到几次,朋友跟我倾诉,说到后来,都说恨不得父母去死。我当时觉得非常惊讶和悲哀!我也不顾朋友颜面,斥责道:父母给了你生命,你竟然想他们去死,你这会有报应的啊!再怎么样也不可以这么讲啊! 但是道理十有八九说不通。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个情况让我非常困惑。我怎么让我的朋友回心转意,知道因果呢? 现在孩子少,所以比较自我的人就多了。这些道理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不相干,哪里能轻易触动人心呢? 很不孝的人,尤其是仇恨父母的人,生活一定不会顺当的。对稍能接受因果的人,讲讲不孝父母是最折福的行为,告诉他们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多半由不孝所至。我想还是会有不少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一关己,就挂不起了。 当然几句话的说服力不一定很强,还是建议他们多看我的博客或对其根性的网站。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或找一个与孝道不相干的理由,比如推荐《略谈佛教中的美容方法》那篇文章给年轻的女性朋友们,或推荐其它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文章,比如求婚姻福报的方法,如此等等,不动声色间就能改变他们。
发表于 2012-8-12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0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0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22:45 , Processed in 0.32271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