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1|回复: 1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讲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0 0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8 编辑

转载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A是个处级干部,在小县城也算是个重要领导了,3个孩子,50多岁的时候老婆病故,因为工作忙,生活需要照顾,所以找了个保姆B。B是外地人,丈夫死了,剩下3个孩子,为生活所迫出来打工。孤男寡女日久生情,真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于是他们就在一起了,B比A的小20岁。B是个老实人,文化不高,但是很善良,对A的孩子们很好,只是毕竟不是亲生的,而且年龄相近,孩子们并不接受这个半路来的妈妈,只是因为父亲的生活需要照顾,才勉强同意了。虽然大家彼此并不亲近,但是也还客气。A的孩子们都相继成家单过,逢年过节回家来团聚一次,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B的孩子一直在老家没有跟过来,B每年回去看看孩子们。 日子就像流水,缓缓流淌。 20年过去了,A日见苍老,孩子们再一次聚到一起的时候,发现父亲老了,离开家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各奔东西,而是聚到老小家商量起来,话题很简单,父亲死后怎么办?3个孩子很快达成一致意见,让父亲离婚,死后和母亲葬在一起。至于半路来的B,就由他去吧。劝说父亲的事情就有女儿先出面,因为平素女儿最受父亲喜爱,而且每次B回老家以后,都是女儿回来照顾父亲。条件是遗产也有女儿的一份,因为按照这里的风俗习惯,出嫁的女儿是不分割父母遗产的。 B仍然像往常一样回老家去了,女儿回家照顾A,因为女儿还有工作,所以白天家里就只有A一个人了,他习惯了B天天在一起,一分开很不适应,心里就觉得委屈,便忍不住和女儿抱怨,连平日里两人拌嘴的鸡毛蒜皮小事也翻腾出来和女儿磨叽。和以前不同的是,女儿没有为父亲宽心,直接提出让两个老人离婚,并说出来是兄妹3人共同的心愿,因为他们并不承认B是母亲,觉得B也配不上父亲。A在气头上,便默认了,于是女儿拿出早已拟好的离婚协议让父亲签字,A面对协议心软了,便不肯签。女儿便日日在家磨,细数母亲的好和B的不好,终于有一天A签字了。 B终于回来了,没有想到家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离婚协议书,B目瞪口呆,继而放声大哭,想自己20年来,远离自己的亲骨肉,耐心周到的照顾A的生活,还有面对A子女们的冷嘲热讽,现在眼看老了,却要被赶出家门。A看到20年来相濡以沫 的人如此伤心,不仅想起她的诸多好处,两个人伤心至极,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这里到B的老家去生活。第二天两个人就悄没声张的买了火车票走了。 孩子们突然发现父亲的手机关机了以后再没有开机,于是约了回来看,才发现父亲失踪了。问遍了邻里熟人,都说不知道,才发了慌。他们四处打听,动用了各种关系,才查找到父亲的踪迹。于是千里寻父,将父亲请回来。 这次孩子们很明确简单,要求B当面签字,然后到民政局拿出了离婚协议书,随后B被赶出家门。A也被女儿接到自己家暂住。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说不知道A是怎么度过的,再次接到A的消息是A的葬礼举行的通知。从离婚到辞世,仅仅2个月,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A死了。 不知道葬礼上A的子女是伤心多些还是舒心多些,只是有位A的老朋友说了一句话:你们得到的财产再多,反正你们是没爹了,回家再也找不到爹了。
发表于 2012-7-3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8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0:32 , Processed in 0.28291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