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87|回复: 3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如来”即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动。无所谓去来也。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1 编辑

释正义

这一段解释,为什么佛说他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是“如来”又一个意思,如来是不来不去、非一非异,跟前面“诸法如义”一个意思,两种说法一个意思。

1、“如来”即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动。无所谓去来也。法身遍一切处。亦无需乎去来也。”

佛的十号,成佛都有十个号。这十个号,如来是第一个号,它排列的次序有关系,如来是排第一号。如果不证得“如”,那就不叫做成佛。“如”是什么?“如”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法界的本体,现代哲学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这些哲学家在人间来讲,是非常聪明的人,哲学是求智慧的。他们在探讨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一切万物从哪里来的?要找它的根源,这个根源就叫本体,找这个东西。所有一切万物,我们今天讲太虚空、空间、时间。过去人家对时间还没有什么观念,现在科学家也探讨时间从哪里来的?空间从哪里来的?的确时间、空间也有起源之处。不是讲时空没有边际,那是讲广大没有边际,其实它还是有源头的。所以时间跟空间也不是真的,它也是个现相,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讲时空是有开头、是有结束;也就是说时空都是有生灭。从什么地方去体会?从作梦,你想想你作梦时,你梦中有没有时间、空间?有。梦中确实有时空,哪里能离得开时空!梦里面时空从哪里来的?当然从发梦那个时候出现,那就是时空的起点;什么时候时空灭了?一觉睡醒,时空就灭。时空有生灭,所以它也不是真实的,也是虚妄的,妄想变现出来的。

在百法里面,空间、时间都排在不相应行法里面,有为法。它的名词叫时分、方分。时是时间;方就是方位,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因为空间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在无为法里面也把它放上,叫虚空无为。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都有很明显的变化。空间好像没有看到变化,三千年前空间是这样,三千年后空间还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也把它放在无为法。无为法六个,只有“真如无为”是真的无为法,其他的五种是相似无为,因为在里面看不到它的生灭,所以就把它放在无为法,但它不是真的无为法。所以我们从梦幻泡影里面去体会到,时空有生灭,禅宗里面讲“粉碎虚空”,这个话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在我们佛法里面也常说,大家不留意。

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生相无明”,生起一切现相,就是这个无明所生起一切现相,这个现相里面就包括时空。如果这一品生相无明断了,时间、空间就结束,时空里面所有一切万事万物也结束。可是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到那个顶点的时候,现在科学家叫“起点”,就是佛法里讲的生相无明;等觉菩萨到这个境界,他破不破?他不破,这叫倒驾慈航。他不是没有能力破,他有能力,有能力而不破。不破,就好像在作梦一样,他可以醒过来,他不想醒,继续再作梦,作梦干什么?梦里面还有很多人在作梦,帮助那些人。他是可以醒来,他不想醒,他要去帮助那些梦中人,这叫做大慈大悲,广度众生,他有能力。科学家讲的起点,我们佛经里面有,但是这个点我们找不到,凭着科学仪器去探测,那是探不到的,必须要甚深的禅定,才能把宇宙起源的地方找到,等觉菩萨才找到。

“如”是真如,真如遍虚空法界,无处不在,你怎么能说它有来有去?就如同我们现在讲的无线电波,电视台里放出来的频率、电波,涵盖着整个地区,你不能说它有来有去。我这里有个电视机,频道一拨对了,画面马上就现前,你不能说它来;我把它关起来,不能说它去;它没有来去,这是我们的真如本性。诸位要晓得,佛的真如本性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真如本性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今天晚上你们到这个讲堂来听经,你们来了没有?有没有来去?你要说“我有来有去”,就是前面所说的糊涂人,“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你从家里到这儿听经,听完再回家,有没有来去?不来不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是真的;你确实没有来,确实没有去。确实没有来,为什么有来去的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你有来去这个相,是你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你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你就看到真相。真相是什么?没有来去。你在家里是在那个空间里面现相,到这个地方是在此地现相。你在路上走,每一公尺、每一公厘,刹那刹那在那里变;那个相灭,这个相生,是这样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哪有来去?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有没有来去?没有。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不迷了,明心见性,能力恢复了,得自在,我们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听经、去度化众生,我们有没有来去?没有来去。我们可以现无量无边身,不只《梵网经》上说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千百亿有数量,其实没有数量。哪个地方有感,哪个地方就有应,因为你的法身遍一切处。法身就像无线电波一样遍一切处,哪个地方有电视机一拨就现前。佛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要晓得,佛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如是,没有例外的。这个意思深广、微细,要体会这个意思,这是诸法实相。实相也就是空相,因为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确确实实不来不去;你一定要懂得,法身遍一切处。

2、“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非谓毕竟无来去。是说来亦无处,去亦无处。“无所”者,无处也。形容法身本遍一切处,岂更有来处去处乎。意即住而无住,无住而住,乃离相之极致。来去与不来去之相俱离矣。”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非谓毕竟无来去。”这是从相上讲,相有现、有隐,现相我们叫它来,隐没我们叫它去,实在是隐现。而我们凡夫隐现不自在,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业是造作,造作的结果叫做业。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都打妄想,妄想的结果就叫做业。因为业力在支配,所以佛教给我们生心,生心是什么?我不想别的,我专想佛,想佛,佛的境界就现前。佛门也常说,大乘法里面讲十法界,一法界现,九法界隐。像我们现在人法界,十法界的人法界,这个法界的相现出来,其他九个法界的相都隐、都没有、都不见了,隐藏了。这一个法界现前的久暂,时间是急、还是长、还是短,也是业力在做主宰。有功夫的人,不要说是圣人,说凡夫;凡夫的功夫,禅定,修得禅定的人,他是定功在主宰,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是定功。定功还是业力,他的业跟我们一般的业不一样,他修定。欲界凡夫是善恶业力在主宰,善业现三善道的境界,恶业现三恶道的境界,这个境界是虚妄的,不是实在的。怎么会变现出来?业力在变现出来。所以它是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这是六道里面的真相。我们要晓得、要清楚,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诸佛菩萨在这里面的应化,是他愿力与众生业力交感而变现出来。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那是怎么回事情?他老人家的愿力,跟我们众生的业力,感应道交显现出来的;也是无来无去,统统都是无来无去。

“非谓毕竟无来去”,这是从相上讲,众生执着,相现就来了,相不现就灭、就去了,我们有这么一个执着。“是说来亦无处,去亦无处。无所者,无处也。”经上讲的“无所”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没有处所。为什么没有处所?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身,你怎么能够说有处所?就像我们今天打开电视机的频道,画面出现了,你怎么能说它有处所?我打开,来了;关掉,去了。这个来去可以说,但是你说处所,你不能讲。如果有处所就有一定的地方,就这个处所,那个地方那个处所就不行、就不现;它尽虚空、遍法界到处都现,它可以同时许许多多地方都出现,没有处所。再有处所就错了,没有处所。

“形容法身本遍一切处,岂更有来处去处乎。”这是事实真相。绝对不是说,成了佛,是如来果边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就错了,那佛给我们讲这个经干什么?佛举他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不但每一个人,所有一切众生,连蚊虫、蚂蚁也是这样的。蚂蚁,它造作的罪业重,堕了个小身,它也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寿命长短,也是受它业力支配,都是业因果报的相续相。佛法讲六道轮回,其实六道轮回这一桩事情,释迦牟尼佛没有出生之前,我们晓得古印度就有很多很多的宗教,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古印度宗教都修定,他们那些人在禅定里面看到六道,所以六道轮回是印度很古老的说法,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这是事实。古印度这些宗教家们,对于六道情况了解得很透彻,因为他们的定功能够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实在了不起。他知道六道之当然,不晓得六道之所以然。六道他都看到,情况都了解,六道怎么来的他不知道,六道怎么样超越,他不知道。有不少人想超越六道,但是没有办法,佛才出现于世,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佛出现于世,把六道所以然的道理说出来,教给大家超越六道轮回的方法,佛为这个才出现于世间。

现代的西洋人对这桩事情逐渐接受,有很多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相信轮回,现在在美国就很多;他怎么相信的?用科学方法证明。在证明的许许多多方法当中,占绝大多数是用催眠术。把一个人催眠,然后问他:你回到过去,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回到前生去,你现在见到什么?他

发表于 2012-7-2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2 编辑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0:32 , Processed in 0.25972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