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2|回复: 0

[佛化生活] 吸引定律的秘密--让你心想事成的阿拉丁神灯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6 编辑

什么是自然法则?   自然法则是无所在无所不在,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   其作用范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它是宇宙的驱动程式、宇宙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游戏规则。   它界定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   它界定了”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它们的作用力与存在性是如此的基本,内建于宇宙的万事万物之内,以至于会对你们的人生经验产生全面、幽微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它们是比万有引力定律更加基本的作用力。因为万有引力只是作用于物质的界域,但自然法则却作用于一切界域,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精神的与非精神的。   为什么通常提到自然法则的时候,我们都直接提到吸引定律?甚至很多时候在书写的时候,自然法则和吸引定律这两个概念似乎可以直接互换使用?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东西?   自然法则底下有三大定律,而其中最最关键、最最核心、最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定律。   第二条定律和第三条定律,都是建立在吸引定律这个基础上的。自然法则是对这三大定律的一个概括性的说法,一个集体名词。自然法则的核心基础是吸引定律,所以每当提到自然法则的时候,总不免地要提起吸引定律。   你可能在网上看到过别人归纳的很多的定律,好像不只这三个,几乎是乱七八糟的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其实起因于,人们对【定律】这个字眼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很多时候很随意地用这个词。在我们来说,当我们用定律二字的时候,我们专留给颠扑不破的、一贯坚稳的、永恒不变的宇宙秩序。世人有时候会把一些经验归纳的常见现象,也冠之以定律,比如墨菲定律、二八定律。我们不作此用,因为它们不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恒准的。   网上广为转载的,一篇题为《命运修造的几大定律与原则》,总共有九个定律七个原则那么多!   其实这些都是三大定律不同的曲面和折射。因为人们不了解自然法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有时候这样可以有时候这样又不可以?于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九大定律七大法则,甚至有些人可能总结出108 个定律,或者1001 个法则。   可以说,这些总结都没有错,它们只是见到了自然法则不同的曲面与折射,所以为了利于传播这些经验,好意地巧立名目,以方便记忆与阅读。   这三条定律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什么是吸引定律?   自然法则底下的第一条定律就是吸引定律。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英文叫作:Law of Attraction –That which is like unto itself is drawn 。这句话的意思是: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同样性质的东西会因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   共振会产生同质性,同质性会产生吸引力,吸引力会把这两个共振体牵扯到一起。   所以,假如共振性没有改变,则在吸引定律之下,一样东西将会不断地持续扩大、成长。   这种成长是自然的,而且是根植于宇宙的三大本质的,所以其威力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没有任何外力能够阻挡它。   吸引定律是如此的一贯坚稳,以至于你根本无法否认它与忽视它!人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因为没有找到观察它的正确角度。   人类已经习惯物质的视角,所以不管是外在的观察还是内在的思考,都倾向于只是从有形的角度去思考。换句话说,他们承认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但是要他们承认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   这也正是我三年前开始接触自然法则的时候,最难相信和适应的地方!因为所谓的能量、所谓的振动,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日常经验里所体会不到的,是我们所无法直接体验的东西。   如果你不承认无形和有形构成一个整体,你就无法验证吸引定律,因为你无法把曾经想过的何所发生在你经验里面的,连系在一起!   人类视角的有限性   目前人类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只是承认有形的东西,而不承认无形的东西。所以即使那些东西是存在的,我们也会视而不见地侦测不出来。   地球是平的还是圆的?地球是平的同时也是圆的!   取决于观测者切入的视角,如果观测者从一个日常生活的视角切入,则我们的视角只覆盖了极小的地球的面积,这个时候我们当然会觉得地球是平的。   但是,如果我在宇航局工作,或者我是一个宇航员,我却能够在太空出游的时候,回望地球,这个时候我就会看到,地球其实是圆的!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不敢航海?除了是担心惊涛骇浪,没有地图之外,另外一个极大的恐惧,就是当他们一个不小心,远航到世界的边缘的时候,会掉下去,遗失在浩瀚无尽的宇宙中。   他们当时一定是从日常经验做这个联想的。比如一粒蛋,当它滚动到桌子边缘的时候,会掉下去,摔个稀巴烂。   所以同样道理的,如果我们航海到地球的边缘,我们也会掉下去,这岂非很合理的推理吗?人们总是根据他们有限的视角,去推想无穷的宇宙。   人类平时看到的地球是平的,所以据以推论,整个地球也是平的。人类平时看到滚动到桌子边缘的鸡蛋会掉下去,所以他们推论航海到地球边缘也会掉下去。         一个整体的多个面向   问题是:人类据以推论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他们的视角之上的。所以,如果平时他们的视角,那有限的视角,经验到的只是整个整体真相的一小部分,则他们根据这个小部分而作出的逻辑推想就不会准确。   就好象盲人摸象一样的道理。   摸到身子,像一堵墙摸到尾巴,像一条绳子摸到鼻子,像一条水管摸到耳朵,像一片叶子摸到象腿,像一根柱子   一个整体有多个面向,多个面向构成一个整体。有些面向是有形的,有些面向是无形的。这些面向存在各自有着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不是人类那有限的物质视角所能够完全了解的。   当你尝试以自己所接触到的面向,去还原整个真相,去重建整个全相,你就是在以偏概全,你是不可能会准确的,因为宇宙全相比你这一生人所曾经经验的大得多,你是不可能以个人实相来概括宇宙全相的!   每一个面向都对,每一个面向都没有错,问题是它们都各自只是对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一个定律的万有可能   吸引定律是根据底层同频同质的原理运作,所以当你根据表象来判断的时候,你会看到无穷的可能。   一分耕耘可能会有一分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有少于一分的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有多于一分的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完全没有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不但没有收获,反而赔本了一分耕耘可能会有几何级数成长的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有即时的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有延时的收获一分耕耘可能会得到属于别人的收获   如果我们真的在这个地球活过,并且睁开眼睛不带批判、不带成见地看过,我们就会承认一个事实:一分耕耘会带来怎么样的收获,是没有一定的答案的!   这就是宇宙的万有可能,底层的混沌先天上就内建了这个可能。所以出一分力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有着无限可能,否则加州蝴蝶舞动的翅膀不可能启动地球另一端的紫雨风暴。   掌握了吸引定律,乱象的前头万绪你就找到了大一统的一贯秩序。   人们为什么对自然法则难以置信?   人们无法相信和接受自然法则学说,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有形的东西,凡是无法透过物质感官直接观测的,他们都不承认,他们都当着它是不存在的。   当你当它是不存在的,它就真的不存在了吗?不,它依然存在,因为它的存在本身,是独立于你的“以为”之外的。   就好象自然法则的三大定律,它们是独立于你的意识之外的。换句话说,不管你知道不知道、相信不相信、接受不接受、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服从不服从,它们都一贯坚稳地作用到你的身上去、作用到你的人生际遇去。你对它们的无知与不相信,一丝一毫都无损于它们在你身上所施加的作用力!   明其体,方能穷其用。了解了其本体,你才能够把自然法则的威力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无远弗届。透彻了整个自然法则的运作和本质,才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看了The Secret 《心想事成的秘密》还是使不上力,为什么时灵时不灵?   现象和本质各自根据不同的秩序在运作,而人类习惯了根据表象来生活,所以当你告诉他,本质与现象背道而驰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了不相信,因为这跟他们的日常经验有很大的出入。   当人们相信【眼睛为凭】,你却告诉他说“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其实不是这个样子”,不是很令人难以置信吗?         流水无形,无所不形   区分有形无形到底有什么重要性?   因为整体是由有形的和无形的所构成的!   什么是有形的?你可以直接通过物质视角比如说肉眼所观测到的,即是有形的。   什么是无形的?你无法通过肉眼或肉耳直接观测到的,就是无形的。   但是无形只是表示你无法直接观测,并不表示他是不存在的。把无形的当作是不存在的,是人类无法圆满解释种种离奇现象的主要原因。   简单地说,看不到的并非就不存在。在学习自然法则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触及到很多无形的存在,若不了解这个你对自然法则就无法建立不动如山的信念。   无中生有,不是从没有变成有,因为空无一物怎么可能变成有呢?无中生有,只是【存在从无形过渡到有形】的一种显化方式罢了!   【流水无形,无所不形】是说:流动的水因为是没有特定的形状的,所以它才能够随意跟着外在的环境改变自己的形状,随时结构重组,呈现出无穷的模样。这就是为什么说【上善若水】。   宇宙源能是万事万物的基底构成,是液态的、高频的、纯正的圆满善,是意识、是智慧、是能量,所以也具足【源能无形,无所不形】的这种特质。没有不是宇宙源能的造物,所以有形与无形都只是宇宙源能这个整体,根据不同的情境需要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样子吧了!   有些人买彩券就是老是不会中? 为什么好运似乎老是重复发生在某某人的身上? 为什么会喜上加喜,祸不单行? 为什么会不来就不来,来的时候就一大堆一起来? 为什么想要改掉的习惯过不久又会死灰复燃? 为什么老毛病很难根治?为什么有些问题就是发生在我的身上,而不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为什么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问题却不发生在我的身上? 为什么某些问题老是偏好发生在某些人的身上?   你可以认为这一切都是宇宙不可解的谜题,但是当你开始认识吸引定律,你从此很难会再莫名所以。   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原文:That which is like unto   itself is drawn) 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说: 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同样性质的东西会因为互相吸引,而走   到一起。 共振会产生同质性,同质性会产生吸引力,吸引力会把这两个共振体牵扯到一起。 所以,假如共振性没有改变,则在吸引定律之下,一样东西将会不断地持续成长、扩大。 这种成长是自然的,而且是根植于自然法则的三大本质的,所以其威力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没有任何外力能够阻挡它。吸引定律的现象是无处不在的: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同样颜色的鸟会飞到一起   ? 攻击吸引攻击(战争就是这样来的)      同频同质是什么东西?   人们习惯了看事情只是看表象,所以当我们第一次谈到“同频同质”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很笼统抽象,难以捉摸。   在这里我们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到底什么是同频同质。这是一个学员的真实案例,属于真人真事。   有一次,一个学员说他有个前同事,欠钱欠了他400块钱。他尝试向他追债追了很多次,那个人却老是避而不见,最后连手机也不听,短信也不复,作状已经从人间消失。   这位学员因为财务上陷入困境,又负债好几万块钱,每个月都要缴付信用卡的利息和最低卡债,所以凡是触及到钱的事情,特别会揪住他的神经。   他说,如果那位前同事还了他四百块钱,他就能够用这笔钱去偿还卡债,那他就松动了很多。   我问他:你负债的数目那么庞大,这四百块钱又能够做得了什么?   一个人在缺钱的时候,对钱的观感会跟一般人有所不同,一切的数目都会被不正常地放大,大于正常合理的位置。   他想想也是,其实这四百块对解决负债根本是杯水车薪,只是因为目前他缺钱,所以他会把一切收不回的款项,都归咎到欠债不还的人的头上去。   他当时重复地说这句话:“如果这个人还我钱,我就能够至少支付这一个月的卡债。现在他就是不还我钱,所以我才没有办法付还卡债的。”   他坚信这句话是对的,他觉得他在说的是一个事实,他说得斩钉截铁。他觉得他不能付还卡债,全都是这个人造成的!   过了几天,他告诉我说他的女朋友跟他闹得有点不愉快。事情是这样的:他的女朋友想要换掉一份做了五年,开始觉得沉闷和没有多大发展前景的工作。但是他的女朋友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如果要换工作的话会十分不方便。当时她的工作地点就在离她家附近不到十分钟路程的地方,走路轻松就到了。如果要换工作的话,她就需要有人负责接送她上下班,因为她并不愿意坐公巴,跟人挤巴士。   那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不是很明白。   他说,他女朋友埋怨他:就是因为他不愿意负责接送上下班,所以她才在这家公司呆了四五年,依然无法换工作的。如果他愿意负责接送,她早就成功换工了,不需要呆在这个旧环境里继续受气!   她觉得:是他导致她无法换工的!这口冤气不出在他的头上,要出在谁的头上呢?   他觉得自己很委屈,换工是她自己要的,交通她现在没有也可以开始自备,怎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头上去?她换不成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怎么现在全都成了他的责任呢?   我听了开始微笑,呵呵??   我问他说:她换不成工作,你觉得不是你的责任?   他说:当然不是!   那我问他:那你还不成卡债,你觉得难道是你前同事的责任?   他突然灵光一闪,抓到了我要说什么:你是说,这两件事,其实是同一件事?   我回答道:这当然是两件事,一件是你前同事欠你钱的事,一件是你女朋友换工不成的事。但是它们却都是同频同质的事!   我说:你女朋友因为她自己没有交通工具,换工不成,所以把责任推到你的头上去。你则因为没有钱,付还卡债不成,所以把责任推到你前同事的头上去。这两件事情,不都是同频同质的事情吗?   他突然恍然大悟:他把自己付换卡债不成的责任,推到前同事的头上去,这吸引了他女朋友把换工不成的责任,推倒自己的头上去!两件事情看起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子事,其实在底层都是同频同质的一件事!是他自己吸引来了这样子的一个遭遇!   改头换面与时过境迁   在学习自然法则吸引定律的时候,一般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把两件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连系在一起。既然无法连系在一起,就找不到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默许创造的因果关系。   当你只是从表象去观察这个世界,你会觉得千差万别。但是,当你试着从底层去观察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万法归宗,无二无别。   当你试着去观察吸引定律的踪迹的时候,你最容易被两个表象所迷惑,一个叫做改头换面,另一个叫做时过境迁。   所谓改头换面,就是同频同质的事件换人扮演,并且转移界面。   上面的实例是阐述这个重点的完美例子。在他和他前同事的关系中,他扮演的是一个责备者和受害者的角色(他责备对方不还钱,他是对方不还钱的受害者)。但是在他和女朋友的关系中,他却成了被责备者以及施害者的角色(他被女朋友责备,原因是他的女朋友觉得是他害到她换工不成的)。   这其中发生了两项转移。   第一项转移是:责备者与被责备者的角色对调,以及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角色对调。   第二项转移是:同事的关系转移到感情的关系,金钱的课题转移到交通的课题。   角色改头换面了,场景也改头换面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学过吸引   定律,有谁会联想到这两件事,本质上是相通的,同频同质的一件事?如果说改头换面已经让你迷惑,那一旦套上“时过境迁”这项迷彩服,那就更难让人辨认了。   他尝试向前同事追债追了几个月,才开始做出“他无法付还卡债是因为这个人不还他钱的缘故”这种结论。这个结论(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盘旋了一个星期之后,才开始通过另一件事显化出来!   你人生中有多少事,也是因为改头换面与时过境迁这两项变数,导致你连系不起来其因果关系的呢? 于是有些人因为在这一辈子找不到其间的因果关系,就开始把原因回溯到上一辈子去,开展了很多三世因果、前世今生的闹剧。         三世因果与前世今生   因为你的本质是灵,是永垂不朽,是不生不灭的灵,所以毫无疑问的,既然你这一辈子都会来到地球这个游乐场游戏,那在此之前,与从今以后,都应该不只是玩了一次的游戏。   换句话说,你的这一生不会是你的第一次,也不会是你的最后一次,因为你的灵魂永生,所以你也不会只有一个名字。 你固然有前世今生,这个毫无疑问。但是人们会回溯前世今生,却是为了追寻三世因果。三世因果说的是,因果关系通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也就是前生、今生、来生。你前世种的因,会在今世或在来世结果。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有趣的是:前世今生虽然存在,但是三世因果却难以自圆其说。每一期的游戏,每一世的人生,都在当期当世了结,因为吸引定   律的回应是即时的,不需要过账到下一辈子才结算去。   人们为什么认定三世因果的唯一解释,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人们为什么会用这么混乱的方式为人生的种种“结账”去诠释?   因为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都被“改头换面”,与“时过境迁”的表象所迷惑了!当人们无法从这一辈子找到合理圆满的解释,那很顺利成章的,人们会回到上一辈子去解释。   这就好像,如果你今天起床的时候发现荷包里少了十块钱,如果这笔钱不是今天用去的,那一定是昨天,或昨天之前用掉的。   问题是:你无法真正地坐时光机回到上一辈子,去看看上一辈子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孽”。你也无法坐着时光机去到下一辈子,看看自己会承受什么“业”。   当你把三世因果,套用到前世来生,一切就变成无法考证的无解。因为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只有天知道! 但是当你用同频同质的火眼金睛去穿透万事万物的本质,你可能   就看到不同版本的三世。你开始会发现到,三世因果,其实可以有两个版本的诠释。 一个是不可考证的“传统版”,一个是可以考证的“现代版”。 只要你用“同频同质”的角度去看,并且试着把以下的等式,稍   微改动一个字眼,换一换,你可能就会发现到另一个新天地。 你也能够把世人所盛传误解的因果定律,开始于当今流行的吸引定律,开始连系到一起。改动一个字眼,一切都不一样了,不可考证的,就成了可以考证   的: 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变成 三世因果=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三世因果,其实描述的只是吸引定律的从创造到显化,时间上的   延迟效应罢了!   三世因果,其实是时间上相对的三个不同的位置。你固然可以把这时间拉长到上一世、下一世,但是问题是当你这样拉长的时候,它就变成了超越物质视角所能够观测的范畴,它就变成了一个不可验证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把三世因果看成这一生人相对的三个不同的时间位置:过去世、现在式、未来式,然后你再套用吸引定律的角度来观察,去掉改头换面与时过境迁的障眼法,你就看到一贯坚稳,可以重复验证的自然法则吸引定律了!   因果、因缘,这个【因】字,讲的是能量层面的意念。【缘】讲的是外在的配合条件,所以说内因外缘。内在的意念,通过聚焦启动外在的条件,根据正确的组合排列走到一起,就成了你所看到的【发生】。   因缘具足才能成事,因缘不具足的话就还要再拖。任何时候,只要【因】还是活跃的,根据【场在形不灭】的原则,这外在条件的【缘】必然会受到牵扯而促成其事。   任何时候缘都是不缺的,而且是处于待命状态的,因为宇宙是有求必应的。既然【场在形不灭】,【缘】又从来不缺,所以【成事】是不难的,只要所有必要的人事物时空同一时间以正确的组合排列走到一起,这个时候就是【因缘具足】了,就会成事,就会发生了。   吸引定律让每一个人都是对的   这个宇宙,并不是一个你对我错,或我对你错的二分世界,只能   二选一。因为吸引定律让每一个人都是”对”的。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创造什么;你创造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   你看见什么,就会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你的信念总是自我证明的,你所不相信的总是自我证伪的。你的信念总是创造实相(事实)回过头来支撑自己,自己是对的。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创造定律说:你得到你所聚焦的。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信念,不同   的信念创造不同的实相,不同的实相都各自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各执一辞,言之凿凿地向别人强调:”我说的是真的,我是有事实依据的,我是有统计数据的??我是有证据的!”。   其实,在吸引定律之下,每个人都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能够找   到事实依据支撑自己的想法。其实,我的对不会使你变成错,你的对也不会使我变成错。因为,我们各自创造不同的实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吸引定律底下,宇宙可以同时容纳不同并且互相矛盾的实相并   存并行!   吸引定律让我们每个人,住在同一个地球上,活在不同的世界   里??这就是吸引定律在玩的把戏。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人各自有着他自己的道理,但是他们可以   同时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是根据自己的实相来总结自己的道理,而每一个实相在这有求必应的宇宙里都是可能创造得出来的!所以争论对错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是对的,但是只是对了一小部分。比对错更重要的是,什么才是你要的。当你不清楚自己真正要什么,你却陷入对错的争论里面,你很容易就会把你真正在乎的东西,毁在对错的争论之间。   比如说很多的夫妻、亲子的关系之所以不好,是因为他们觉得对错是很重要的。对错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他们不惜大动干戈,毁掉和谐的家庭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1:00 , Processed in 0.21385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