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13|回复: 3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心经》中的心字,作何解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url=]《心经》中的心字,作何解呢?[/url]



(第一章 从《心经》开始 之三)

三般若只是一心
《心经》中的心字,作何解呢?
基法师说:“心者,坚实妙最之称。”
《心经》是观音果证般若、照见五蕴皆空的心得和体证,为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髓所在。全经文句简约而含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
基法师说:“大经随机,义文俱广,受持传习,或生怯退。传法圣者录其坚实妙最之旨,别出此经……甄综精微,纂提纲迹。事虽万像,统即色而为空。道纵千门,贯无智而兼得深广。文之秘旨,标贞心以为称经者,津妙理之格言,掖迷生之恒范,欲令随证,或依或说,般若贞实,而说此经,故以心目。”
明代的紫柏尊者真可大师的解释是:“心。此经大部之纲骨,如人一身,虽有五脏百骸,惟心为主。”“实相般若,即人人本有的心。观照般若,即心上光明。能悟达,则心光发朗。凡吐一言一句,长篇短什,足为万古灯明,用除痴暗,故称文字般若。”[1]
蕅益大师的解释是:“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卷,既约佛法及众生法,广明般若。今但直约心法,显示般若。”
(蕅益智旭)
蕅益称:“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
以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虚明洞彻,了了常知,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无过现未来形迹,即是观照般若。
以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炳现根身器界,乃至十界,假实国土,平等印持,不前不后,同时顿具,即是文字般若。
以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所有知觉之性,及与境界之性,无分无剂,无能无所,无是非是,统惟一法界体,即是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非彼岸非此岸,达此现前一念之实相,故生死即涅槃,名波罗蜜。
观照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即惑成智,名波罗蜜。
文字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即结业是解脱,名波罗蜜。
蕅益又强调说:“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只是一心。”
印顺法师说:“心,可以有多种的解释,然此处取心要、精要的意思。”“一、整个佛法以大乘佛法为主要为中心;二、大乘法中以般若波罗蜜多法为主要为中心;三、般若波罗蜜经中,又以此经为主要为中心,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
南怀瑾先生说:“般若法门中《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都是告诉一切众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脱的法门。而《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便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要,至于般若法门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则是中译习诵的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加上题目总共二百七十个字。”南先生认为:“《心经》般若法门是大乘道六度最后成就的大法,所谓‘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修般若无法成就。”“学佛要你怀疑,要有问题,例如生死问题,自我问题等等。要你观察透澈,而以智慧成就,不是迷信成就,这得靠般若。所以般若法门是佛法的中心点,渐次演变为法相唯识,乃是般若的发挥。般若法门因龙树菩萨大加宏扬而光芒万丈,即如中国的禅宗,有时也被称为般若宗,另外更有一个别名──心宗,一切诸佛之心中心法。”[3]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熏习成就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2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相般若,非彼岸非此岸,达此现前一念之实相,故生死即涅槃,名波罗蜜。
观照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即惑成智,名波罗蜜。
文字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即结业是解脱,名波罗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实相般若,非彼岸非此岸,达此现前一念之实相,故生死即涅槃,名波罗蜜。
观照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即惑成智,名波罗蜜。
文字般若,亦非彼岸非此岸,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故即结业是解脱,名波罗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00:15 , Processed in 0.26828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