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14|回复: 1

[佛教文化]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六: 符顺时空因缘,契理契机保护诠释佛教典籍(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9 编辑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六:
符顺时空因缘契理契机保护诠释佛教典籍(二)
——记《佛教典籍的整理、保护与诠释暨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分论坛
  净因法师接着介绍第四位演讲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金山寺方丈心澄大和尚,他演讲的题目是《试论佛教典籍的诠释整理与保护》。   心澄法师说:“在这里我讲两点:1、佛教典籍的诠释;2、佛教典籍的保护。”法师对佛典的传统翻译诠释方法做了简单讲解后,主要介绍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联络海峡两岸学者共同承担,自己参与的大型佛典译释丛书《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1、通俗易懂;2、雅俗共赏;3、继承传统;4、适应时代。法师认为:将典籍里具有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神圣性的章节,结合今天的语法特色,用大家都能看明白的文字表述,使读者能够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心澄法师发言后,净因法师改变主持形式,进行了现场提问:“佛教经典在现代如果把它诠释得人人都懂,好像就失去了它的神圣性,好像把博大精深的经典弄得很不庄严,大家认为佛法讲的听不懂很正常;听懂了说明讲的人没水平。我想问的是:您对佛典的现代诠释,是想让人听得懂,还是想让人看不懂?”心澄法师回答:“传统汉文佛教经典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我们不能说汉文让我们看得懂就失去了它的神圣性,现代人诠释佛典用白话文来诠释,让现代人都能看得懂,是顺应时代需求。古代汉文佛典用文言文,当时大家都能看得懂。大家都看得懂,所以佛教在中国才得以传播。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只是追求佛教的神秘化,就没有佛法来指导我们的修持,佛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净因法师活跃的主持风格及心澄法师通俗易懂的回答,有了辩经的氛围,令下午的会场有些昏沉的观众精神一振,不断发出会心的笑。   净因法师接着介绍下一位发言人演慈法师:“演慈法师是香港佛教联合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佛典的翻译以及佛学的现代诠释研究工作,下面有请演慈法师。”   演慈法师上台讲到:“我的论文题目是《传统佛典的翻译与现代诠释》。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多年,弟子对佛陀的教义数度进行结集,时至今日,佛典翻译与整理从未间断,也将会一直发展下去。现代社会,一方面,人们寻求佛教心灵指导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发展和电脑网络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类资讯传播模式,同时改变了人类生活形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现代语言转趋精简和空洞,这意味着人们阅读传统文字的能力快速下降,从而影响了佛教内部两个重要的问题:1、最早的佛典均以梵文为文本,现代谙懂梵文、巴利文的专才极少,如不及时翻译,该等经典将面临失传的危机;2、将旧有的经文重新整理诠释,攫取佛教义理中实用又蕴含不朽智慧的内容加以发扬,从汉古文翻译成现代文,以配合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演慈法师举例介绍了宣化上人在美国成立国际译经学院,将佛典翻译成英文;日本佛教道协会在美国成立“佛教翻译中心”,选定139部主要汉文经典,逐一英译出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台湾佛光山发起编辑《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132本传统的汉文佛典以现代白话文重新释译、普及、流通。”八分钟的时间里,演慈法师对论文的第一部分内容做了讲解,而关于对佛典翻译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内容,法师请大家关注论文。论文中法师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翻译专才的培训;2、加强语文通才的培训;3、加强《现代佛学》的交流。   王志远教授介绍本场分论坛的第六位演讲者,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贾拉森活佛,同时活佛也是内蒙古大学的教授。王教授说:“我在内蒙古大学读过本科,我们还有同校之谊,现在就请我这位活佛校友讲一下《内蒙古地区佛教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概述》,大家欢迎。”   贾拉森活佛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内蒙古地区佛教弘传的历史,以及佛经以蒙藏两种语言传播,佛教文献以藏蒙两种文字为载体流传的特点。蒙古地区高僧大德从十四世纪就开始进行规模庞大的译经活动,将《甘珠儿》《丹珠尔》和宗喀巴大师的著作译成蒙文,为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因此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成就者和上师、格西,比如格鲁派大寺院塔尔寺精通因明学、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大论的格西中,蒙古族占大多数。他们的著述内容涵盖了显密二宗三乘四续各个方面。另外,蒙古地区寺院用藏语诵经,但在读法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音方法,对佛法在大漠南北的弘传提供了极大便利。接着,贾拉森教授对蒙古文献的收藏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在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地都藏有清代木刻版《甘珠儿》《丹珠尔》大量蒙译本及蒙古文著述的刻印本和手抄本。近年来,几大图书馆联合编印《蒙古文古籍目录》,蒙古文《甘珠儿》《丹珠尔》电子书版本出版工作也在筹备当中,蒙古文《甘珠儿》《丹珠尔》的影印出版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王志远教授点评说:“贾拉森教授的演讲简明扼要,感谢活佛的演讲。我这里做一个提示,我们一般说传统佛教都说是三大语系,在和内蒙古佛教学者以及蒙古共和国的学者探讨时,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新的认识:就是说简单地用三大语系来概括中国佛教是不十分恰当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词叫做‘蒙藏佛教’,‘蒙’在‘藏’之前,这是有很重要的含义的,特别是我们做学术研究的应该有一个这样的态度,我们不能把蒙古佛教淹没在藏传佛教里面。从语系来讲原来有梵文、巴利文,梵文虽然不用了,但是巴利文还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汉文、藏文、巴利文(就是傣文)、还有蒙古文和满文,从严格的语系来说这都是不同的语系,那么把蒙语淹没在藏语里这是不恰当的。所以今天贾拉森教授给我们做的这个介绍更进一步提示我们要抓紧关注这样一个现象,从一些习惯性的说法里做一个反思。”

本文转自上学下诚大和尚博客;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上学下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5404259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发表于 2012-5-2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9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7:52 , Processed in 0.18754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