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3|回复: 1

[佛化生活] 当和尚遇到钻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和尚遇到钻石(30)
当和尚遇到钻石(29)
当和尚遇到钻石(28)
当和尚遇到钻石(27)
当和尚遇到钻石(26)
当和尚遇到钻石(25)
当和尚遇到钻石(24)
当和尚遇到钻石(23)
当和尚遇到钻石(22)
当和尚遇到钻石(21)
当和尚遇到钻石(20)
当和尚遇到钻石(19)
当和尚遇到钻石(18)
当和尚遇到钻石(17)
当和尚遇到钻石(16)
当和尚遇到钻石(15)
当和尚遇到钻石(14)
当和尚遇到钻石(13)
当和尚遇到钻石(12)
当和尚遇到钻石(11)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10)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9)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8)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7)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6)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5)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4)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3)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2)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1)



当和尚遇到钻石(选读1)

格西麦可·罗区

  作者简介

格西麦可·罗区是一名佛教僧侣。在藏传佛教色拉寺经过二十余年对印藏哲学和瑜伽的研习,通过严格的考试,成为近600年来第一位获得格西学位(佛教博士)的美国人。

格西麦可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曾在白宫接受总统颁发的总统学术大奖章,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威尔森国际事务学院的麦肯奈尔学术奖。

在威尔森国际事务学院的资助下, 格西麦可·罗区得以到亚洲旅行并且向藏传佛教的上师们学习。这是他西藏古老的智慧学习的开始。

当他掌握了坚实的基础后他的导师却指示他去经商。理由是业务繁忙的美国公司将是在现实生活中测试其掌握到理念的完美实验室。导师要求他在公司里不得公开僧人的身份,而且必须静悄悄地将佛教理念应用于商业而不得让他的哲学背景和身份招致注意。

“我必须在内心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格西麦可在书中写到,“但外表却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商人”。

格西麦可在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 安鼎国际公司 ( www.andin.com )靠5万美元贷款成立,公司地址就是一间狭小办公室里租赁的一张办公桌,以生产和销售钻石与珠宝为主业。

从最简单的跑腿工作做起,格西麦可靠业绩一步一步成为公司钻石部门的负责人,最后担任负责国际业务部门的副总裁。他只向老板提出一个请求,就是必须允许他按照“他的方式”来经营公司。

  在后来的15年中,在“他的方式” 的帮助下,安鼎国际公司成为纽约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目前的年销售额已达到2亿5千万美元, 并购入珠宝在线销售的成功网站www.jewelry.com。公司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众多商业媒体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的出版。(由美国蓝顿出版社发行)

  在2000年,格西麦可和他的精神伴侣可瑞丝蒂·麦克纳丽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闭关。在闭关前,格西麦可让他的同事和学生厄尼·斯皮尔斯着手创建 “证悟商业机构”EBI (www.enlightenedbusiness.com),以帮助企业将《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中的理念付诸实现。在3年闭关结束后,“证悟商业机构”已经在帮助着来自五大洲的商业客户,为他们提供培训,咨询及商业教练。

  格西麦可不仅是《当和尚遇到钻石》、《西藏心瑜伽》、《花园》的作者,他还翻译了30余部古典文献。除了“证悟商业机构”外,他还创办了许多成功的项目,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1、亚洲经典输入计划:该项目致力于寻找、整理、数码化存储及传播那些正在迅速消失的藏文、梵文手稿,这些手稿蕴藏着具2000多年历史而濒临灭绝的一些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文化和宗教遗产。

  2、 钻石山大学:建立在亚历桑那高地沙漠中的一所大学及禅修中心,免费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各种课程。

  3、瑜伽研究所:一个非赢利的教育机构,致力于在基础开始就依循经典的瑜伽传统来培养其学生。本计划将外在方式(调整身体的姿势及呼吸)和传统的内在方法(高尚生活方式,静坐冥想,哲学训练及正确的世界观)重新结合成为史称“王者瑜伽”的强有力之综合教程。

 

前言

  

佛陀与生意

  从1981~1998年的17年间,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安鼎国际钻石公司(AndinInternationalDiamondCorporation)的拥有者欧佛和尔雅·阿兹瑞兰夫妇(OferandAyaAzrielant)共事,并与公司的核心成员,一起创立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钻石珠宝公司。

  公司刚开始营运时,只有5万美元的贷款和包括我在内的三、四名员工。到了我离开公司,全心投入我设在纽约的训练机构时,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一亿美元,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员工更已经超过500人。

  最佳的实验室

  在我投身钻石事业的这段日子里,一直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在我进入这个行业的7年前,就以优等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就读大学期间曾前往美国白宫,接受由总统亲自颁发的总统学术大奖章,还曾接受由普林斯顿大学威尔森国际事务学院所颁发的麦肯奈尔学术奖。

  这所学院给我的一笔奖学金,让我有机会前往亚洲,向西藏喇嘛学习。就这样,我开始接受西藏古老智能的教育。到了1995年,我成为第一位获得“佛学博士”,也就是“格西”①这个古老学位的第一个美国人。这个学位得之不易,必须花上20年的时间接受严格的训练与考验。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不管身在美国还是亚洲,我都一直住在寺院里,并且在1983年受戒成为比丘。

  当我的比丘训练有了扎实的基础之后,我的上师肯恩仁波切(KhenRinpoche,仁波切意为珍贵的住持师父)便鼓励我进入商业界。他说,虽然寺院是学习佛教智能的理想场所,但忙碌的美国办公室却是在真正生活中,试验这些智能的最佳“实验室”。

  有段时间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想法,对于要离开小寺院的宁静生活颇为犹豫,对于一般美国商人贪婪、无情的形象更是耿耿于怀。然而有一天,师父对一群大学生做了一场特别有启发性的开示,我听完之后,便告诉他我愿意依照他的指示找份商业界的工作。

  在那之前几年,我曾经在某次日常打坐中,有过某种灵视(vision)。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会选择何种行业,那行业必然和钻石有关。那时我对宝石没有什么概念,珠宝对我来说真的也没有吸引力,家里更是没人从事过这种行业。所以我必须开始一家家拜访钻石饰店,问他们愿不愿意收我当见习生。

  以这种方式试着加入钻石业,有点像是报名加入黑手党。天然金刚石这个行业是个非常秘密而且封闭的圈子,传统上都仅限于家族成员参与。在那些日子里,比利时人控制着一克拉以上的大型钻石市场,小型钻石是以色列人的天下,而美国国内的批发市场,则是纽约47街钻石区犹太教哈西德派教徒(Hassidic)的地盘。

  之所以有这种传统是因为,就算是最大的钻石饰店的所有钻石加起来,也只消用几个装皮鞋的包装盒子就能全部装完:上百万元的钻石要真被偷了,也根本没办法查得出来。你只要用手抓上一两把放在口袋里,连所谓的金属探测器也无法查出来。所以大部分的公司都只敢雇用亲戚,更别谈雇用一个只想玩玩钻石的古怪爱尔兰男孩。

  跨进钻石业门槛

  我还记得,我拜访了差不多15家店铺,应聘最基层的职位,结果没有一家成功。附近的小镇里有一个老钟表匠,建议我先去纽约的一家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修几门宝石鉴定的课程。有了一纸文凭会比较容易找工作;而且说不定上课时,还能遇上贵人。

  我就是在宝石学院里遇见欧佛·阿兹瑞兰先生的。他也在那里上课,学习如何鉴定一些所谓“投资级”或“证书级”的超高品质宝石。要能分辨出哪些是价值极为昂贵的真正证书级钻石,哪些是假钻或是加工品,就需要能看得出针尖般大小的细微缺口或瑕疵。更麻烦的是,许多微尘常会附着在这些钻石的表面甚至是显微镜本身,从而造成辨识上的困扰。所以实际上可以说我和他都在那里学习如何平心静气。

  欧佛所提出的问题,和他检验、挑战每个既有观念的方式,立即令我折服。我决定请他帮我找份工作或者干脆要他雇用我,于是我刻意去认识他。几个礼拜后,当我在宝石学院的纽约实验室考完期末考后,我找了个借口去他的办公室找他,跟他要份工作。

  幸运的是,那时他正巧有家分公司在美国开业(本店在他的家乡以色列)。于是我试着说服他让我进他的分公司,并且拜托他教授我钻石这门生意。我说,“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愿意遵照您的任何吩咐。我会把办公室收拾整齐,把窗户洗干净。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他说,“问题是我没有钱雇用你!这样吧,我跟这办公室的屋主谈谈。他名字叫艾力克斯·罗森豪尔。看看他可不可以和我分摊雇用你的薪水。如果可以,你就帮我们做些杂务吧。”

  我,一个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就这样从一个一小时7块钱的小徒弟做起。每天背着一个普通的袋子,里面装满了待铸造或镶戒的金银珠宝,徒步从纽约热得冒烟的夏日,走到暴风雪随时光临的寒冬。欧佛的太太尔雅,一个安静却极为聪明的也门珠宝匠艾力克斯·盖尔,还有我,会一起围在租来的惟一一张办公桌前,做钻石分级归类的工作,描绘新饰件,以及四处打电话寻找顾客。

  我的薪水拿不到几次而且还不时被拖欠着。欧佛经常不得不打电话给他的伦敦朋友,拜托他们多借点钱给他。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快就攒够了一笔钱,买到了我的第一套西装。之后有好几个月我每天都穿着这套西装上班。

  我们常常工作到深夜,下班后我还得走一大段路,回到位于惠威尔亚洲佛教社区(AsianBuddhistcommunityofHowell)寺院里的一个小房间睡觉。过不了几个小时,又得起床搭乘巴士前往曼哈顿上班。在我们的生意小有进展之后,公司搬到了曼哈顿的上城(uptown),那里比较接近钻石区。我们很大胆地雇用了一位宝石工匠,在我们所谓的“工厂”,一个大房间内,镶制出我们的第一批钻戒。

  过了不久,我获得了足够的信任,让我如愿以偿能够坐在一袋散钻前做分级归类。欧佛和尔雅还问我愿不愿意负责新成立的钻石采购部门(那时这个部门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员工)。这个机会让我非常兴奋,马上就投入了这份工作。

  内圣外俗的生活

  对于我的俗世工作,我的上师曾告诫过我,叫我不要张扬我的佛弟子身份。我得蓄着和常人一般长的头发(而非光头),衣服也得穿得和别人一样。而且不论应用何种佛教义理,都得悄悄地做,不可浮夸和虚张声势。内在虽然是个佛教圣者,外表却必须和一般美国商人没有丝毫差别。

  就这样,我没有告诉任何人,便开始应用佛教的义理来经营我的部门。在这之前我已经和阿兹瑞兰夫妇就责任问题达成共识。我负责管理这个部门的所有事务,以宝石来赚取稳定的利润。相对地,就员工的聘用或解雇、薪资与升迁,以及工时与职责等问题,我也有绝对的决定权。我的责任是准时交货并为公司赚取可观利润。

  这本书就是我如何撷取古老佛教义理,将安鼎国际公司的钻石部门,从一无所有建立成一个年盈余数百万美元的跨国公司的故事。这家分公司不完全是我独自建造的,它的政策也不完全只遵照我一个人的意思。但是我可以说,在我任职副总裁期间所做的大部分决定和政策,都是依据你即将在本书看到的佛教原则而来的。

  那么,到底我所说的是哪些原则?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三项来谈。

  第一个原则是,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赚钱。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里普遍存在着一个观念,认为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总好像不应该赚钱,不应该富有。

  其实在佛教教义里,钱本身并没有罪过。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要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问题是,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赚钱,我们了解不了解钱从何而来、如何能叫它源源不断,以及我们是否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它。

  整件事的症结在于,要用干净诚实的方法赚钱;要清楚了解钱的源头才能取之不尽;以及要用健康的态度来看待拥有金钱的这项事实。只要能做到这些要求,赚钱和修行这两件事情绝对不冲突。事实上,它也可能变成修行的一部分。

  第二个原则是,我们应该能够享用金钱。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能一边赚钱,一边还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应该让我们身心俱疲,以致无法享用财富。一个为了做生意而忽视自己身体健康的商人,完全失去了经商原有的目的。

  第三个原则是,一个人应该能在最后回顾自己的事业时,告诉自己这些年来的经营是有意义的。每个事业就好像每个人生,一定都会有个尽头。

  在我们事业里最重要的时刻,也就是当我们最后回顾既有的成就时,我们应当能从经营事业与经营自己的方法中,看到一些永恒的意义,为我们的世界留下一些好榜样。

  总之,无论是商业活动、古老的西藏智能、甚至是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充裕自己的生命,达到自我内在与外在的丰盈。要能享受这份丰盈,就要能经常保持高度的身心健康才行。除此之外,我们更要时刻设法扩大这份丰盈的意义。这就是安鼎国际公司钻石部门的成功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任何人,不论背景、信仰,都能学会并应用它所启发的道理。

  译注:①Geshe,在西藏传统中,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

 

第1节智慧的来源(选读1)

  在印度的古老语言里,

  这部经典称为尊贵能断的

  金刚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藏语称它为帕洛度钦巴多杰初巴

  谢嘉瓦帖巴千波读。

  英语则称它为能断金刚者。

  在印度的古老语言里,这部经典称为《尊贵能断的金刚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经》。①

  西藏语称它为《帕洛度钦巴多杰初巴谢嘉瓦帖巴千波读》。

  英语则称它为《能断金刚者》(TheDiamondCuttera, aHighAncientBookfromtheWayofCompassion, aBookwhichTeachesPerfectWisdom)。这是一本远古的典籍,源自于慈悲之道的教法,是一本教导圆满智能的经典。②

  到底这本书和其他商业书籍有何不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探讨的内容,是源自于一本充满佛教智能的古老经典《金刚经》。而上述的引文即是本书的伊始。

  《金刚经》所蕴含的古老智能,让安鼎国际钻石公司成为年营业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大企业。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先略为熟悉这本重要经典,了解它在整个东方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金刚经的历史

  《金刚经》现存版本并非以手抄写,它是印刷史上可考的最古老典籍。大英博物馆所藏的版本,据考证为公元868年所印,大约是在“古腾堡版圣经”(GutenbergBible)出版前600年左右。

  《金刚经》记载2500年前佛陀所作的开示。原先是通过口耳相传,在书写系统发明后,便记载于贝多罗(longpalmleaves)叶上。他们先用针在这些耐久的叶片上刮写出书的内容,再将炭粉用力涂抹在刮痕上。在南亚某些地区,我们仍然能发现用这种方式所写出的书籍,上面的文字还算清晰可辨。

  要把这些零散的叶片整编起来有两种方法。有些先用锥子在整堆的叶子中间钻孔,再用细绳穿孔固定。有些则只用布来包裹。

  《金刚经》本来是释迦牟尼佛以梵文所作的开示。这个古老的印度语言有4000年的历史。该佛典约在1000年前传到中国西藏,并译成了藏文。在之后的数个世纪里,西藏人将其刻写于(印刷用的)木版,再将油墨涂于版上,覆上手制纸张以滚筒压出字型。印好的长条纸张最后以鲜亮的橘黄色或褐红色布裹保存,这种方式让人想起贝叶经典的时代。

  《金刚经》也传到亚洲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内地、日本、韩国、蒙古等。在过去的2500年里,《金刚经》以这些国家的语言重复印刷过无数次,而它的智能也通过师徒代代相传。

  在蒙古,家家户户都会小心供奉一部《金刚经》,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每年当中总有一两次,他们会恭请当地和尚来到家中,为全家读诵《金刚经》,期待能从中获得智能的加持。

  《金刚经》中的智能并非唾手可得。一如许多佛教经文,《金刚经》的原文奥秘难解,必须由法师依据流传百世的论释来解读。在西藏,对本经所作的论释尚存3部。论著时间约在公元1100~1600年之间。

  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最近发现了另一部论释。这部论释不但著述时间更近,内容也更容易理解。

  在过去的12年里,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事,投入一项名为“亚洲经典输入计划”(AsianClassicslnputProject),致力于保存载有西藏智能的古老典籍。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些典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得以免受战火的洗礼,而保存于西藏的寺庙与图书馆内。

  邱尼来的喇嘛

  “亚洲经典输入计划”在印度某个藏民聚居区里,训练了一批藏族人。不但教他们将这些濒临失传的典籍输入电脑,还将它们制成CD-ROM或上传网络,免费提供给全球数千名学者使用。目前我们已经用这种方法,储存了15万页的木版原稿,也寻遍了西藏各地,找出未曾流传外地的典籍。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我们幸运地在一堆满布灰尘的手稿中,找到一部《金刚经》的论释。这部论释是由早期的探险家从西藏带回俄罗斯,名为《通往自由之路上的阳光》(SunlightonthePathtoFreedom)。它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西藏喇嘛邱尼喜得拉普(ChoneyDrakpaShedrup),生年约在1675~1748年之间。

  巧合的是,这位喇嘛常住的寺院正是我毕业的地方:色拉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为这位喇嘛取了一个称号,叫做“邱尼喇嘛”或是“邱尼来的喇嘛”,因为“邱尼”原本是西藏东部的一个地方。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会不时引用《金刚经》及《通往自由之路上的阳光》。在本书中,这部重要论释首次被译成英文。除了这两部经典的引文,我还会引述通过口耳相传的一些注释。

  这些注释有2500年的历史,我的上师就是以这种方式传法给我的。最后,我还会加入我在国际钻石事业这个神秘世界里,我个人在生活上所遭遇的事情,来说明如何能通过这部古老典籍的智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与生活。

  译注

  ①依梵文AryaVajraChedadaNamaPrajnyaParamitaMahayanaSutra,直译应为《名为尊贵能断的金刚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经》。依中文习惯语法,求译文通顺故,于本文中暂将“名为”二字省略,以避免与前文同义语“称为”重复。

  ②即汉译之《金刚经》,后文一律称此名。

  《金刚经》的经名本身就含有高度的奥妙智能。在说明如何运用这份智能获得成功之前,我们不妨先讨论经名的含意。

  让我们先看看邱尼喇嘛自己对这个长标题的解释:

  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在印度的古老语言里,这部经典称为‘尊贵能断的……’”。梵文书名中每个字的意义如下:Arya的意思是“高贵的”;Vajra指的是“金刚”;Chedaka是“能断”;而Prajnya代表“智能”。Param意指“彼岸”,Ita是“到”,两者合起来意为“圆满”;Nama是“名为”;Maha谓“大”,是就慈悲而言;而Yana指“道”;Sutra则译为“经”。

  就解释如何获得事业与生活的成功而言,这里最重要的字就是“金刚”,也就是钻石。在藏文里,金刚代表万物的潜能,通常以“空”来表示。一个生意人若能清楚觉知到这种潜能,就能了解事业或生命的成功关键。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种潜能的细节,但是目前我们只需先了解这万物的潜能与金刚的相似性即可,这相似性表现在三个重要方面。

  万物潜能似金刚

  首先,纯钻大概是最接近完全透明的物质。我们就拿玻璃,那种通往阳台的落地窗上的一大块玻璃来做比喻。从正面看,它完全透明。透明得几乎看不见,以致来拜访的邻居因为不知情,而撞破玻璃的情况时有所闻。然而从玻璃的上方往下看,你会发觉大部分的玻璃都有着深绿色。这颜色其实就是玻璃成分里细微铁屑层积的结果,在厚玻璃上尤其明显。

  纯净的钻石就不一样了。在我们这行里,钻石的价值首先是看它的颜色程度:颜色越重,价值越低,完全没有颜色的钻石最稀有也最珍贵。这种珍品钻石我们目前用D来代表其评等,这大概是以往错误的一个反效果。

  在现代的钻石分级系统发明之前,已经有许多其他系统在盛行着。字母A被广泛用以代表非常精纯、无色的钻石,次等的则以B标等,其余的就以字母顺序类推。




http://www.zhibeifw.com/fjgc/hszs_list.php?id=2530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2-4-18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18:14 , Processed in 0.32526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