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825|回复: 17

[事迹传记] 一代宗师逝矣 慈悲精神永存——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圆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至善佛缘 于 2012-4-2 08:07 编辑

一代宗师逝矣 慈悲精神永存——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圆寂

本焕长老.jpg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凌晨零点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六岁。天地含悲,祗树凋落。

弘法寺住持印顺大和尚率本老法眷及缁素四众弟子虔诚念佛,送长老最后一程。弘法寺4月2日下午3时起24小时在法堂接受十方信众瞻仰遗容;长老追思法会定于5日上午9时在弘法寺举行。
  
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佛门泰斗、禅门尊宿,1907年生于湖北武汉新洲,亲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是见证三个朝代的世纪老人。


长老于1930年在新洲报恩寺出家,同年到武昌宝通寺受戒,并前往扬州高旻寺亲近中国近代禅宗大德来果长老,追随七年之久,深得禅法精髓。1949年,承接一代高僧虚云长老法脉,为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

三十岁时,他从河北正定临济寺起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整整三个月的风霜雪雨,全程300多里,拜到五台山脚下,又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朝拜了五台山上的五个台顶。其后,他落脚于五台山广济茅篷(即碧山寺)苦修十年。在此期间,他刺血为墨,用指血和舌血抄写了《普贤行愿品》等19部佛经,共20余万字。

长老出家80余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有过非常坎坷的修行生涯。他矢志不移,信仰弥坚、解行相应、为法忘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始终践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修行准则,高树法幢,弘法利生,他为发展中国佛教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是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是党和政府肝胆相照的亲密朋友,是深受海内外佛教信众无比崇敬与爱戴的禅门尊宿。

他曾说,“我虽是一出家人,但首先是一个公民,国家的兴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我都有一份责任。”他忧国忧民,积极参加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先后筹集资金数亿元,恢复、兴修十几座寺庙。近年来,他率领弘法寺为扶贫救灾、修桥铺路、兴医办教等共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长老一生匡扶道风不遗余力,爱国爱教无怨无悔,弘法利生永不疲倦,救度含灵无量无边。修行80余载,布道20余国,皈依弟子200余万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广衍南宗,花开天下,甘露法雨遍洒环球,辉煌德业普泽四海,实乃当之无愧之佛门泰斗,名副其实之人间菩萨!

                                                                                   本焕长老治丧委员会
                                                                                       2012年4月2日


来源:http://www.hongfasi.net/news/20124/news_{A9CC3074-08D2-46DA-86BD-F3089231D31E}.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祈愿本老哀愍众生,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普化有情!

祈请法界一切护持佛陀正法,弘宗演教大善知哀愍众生,

长久住世!高悬法幢,弘法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祈愿本老哀愍众生,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普化有情!

祈请法界一切护持佛陀正法,弘宗演教大善知哀愍众生,


长久住世!高悬法幢,弘法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焕长老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居士顶礼。香火燃旺,好生热闹!

世纪为期,人生几何。生寿跨越,朝代更替。往事回首,堪不感言。心浮游离,世事无常。人生戏埸,唯佛是真。

父母生我,养成无报。离尘出家,志在佛门。圣老剃度,法名本焕。宝通受戒,持松加持。高旻道场,四大出离。来果上师,传吾衣钵。七年长住,足不入俗,禅七八次,生死五七。静坐禅思,日夜持单。坐既不倒,单功精进。

潜行五台,礼拜文殊。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攀缘诸顶,充满欢喜。广济落脚,碧山结茅。广老传法,法侣同修。临济一脉,续佛慧命。国家危亡,民族受辱。抗日救国,义不容辞。上马杀贼,下马念佛。国家与教,既为一体。世与出世,本不分离。周旋日寇,营救志士。续放焰口,超度将士。阅藏三年,掩卷深思。文殊慧广,普贤愿大。刺血为墨,折骨为笔。血书诸经,志在诸行。吾虽出尘,孝道仍守。母病奉药,尽孝为首。燃臂为烛,日夜诵藏。守期七七,焰口百台。愿吾父母,长在西方。六祖南华,香火维系。宗门巨匠,虚老孚望。接法虚老,南华升座。一花五叶,临济独放。法运衰微,殿堂凋零。心佛深植,信仰不改。因果有报,毫厘不爽。晖日绽放,告别铁窗。重归山门,事佛再兴。

改革开放,鼎新革故。国盛民强,佛运再来。山门新声,道埸兴旺。香火不替,人声鼎沸。报恩还愿,祖师安心。别传重光,高坐丹霞。光孝再建,羊城奔走。弘法新立,光辉沙界。四祖正觉,达摩再传。莲开花现,安众尼僧。大雄屹立,南粤放光。佛日重晖,吾教有望。

呜呼,百年人生,莲花一现。恒沙无数,刹那瞬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已出,付诸佛陀。寄吾兄孙,依教奉行。努力精进,克期取证。法门八万,道途多种。自心潜修,得悟唯己。生死体大,努力参究,国兴佛兴,法正教正,爱国爱教,唯在一途。正信佛法,祖师早言。和谐社会,焉有不来。

感恩我佛,赐吾百年。愿以此偈,答谢众生。慈心在怀,悲愿尽张。佛法僧宝,加持众生。国泰平安,众生好运。

阿弥陀佛!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3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焕长老简谱  (转)

本焕老和尚:法名心虔,俗姓张,名志山。生于1907年9月,祖籍湖北省新洲李集西张湾村。1930年出家,是临济宗法脉第44代传人。现为广州光孝寺、黄梅四祖寺、深圳弘法寺退居,同时还担任韶关丹霞山别传寺、南雄大雄禅寺、南雄莲开净寺、武汉新洲报恩寺、和浠水斗方寺的方丈。

本老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二届委员和广东省仁化县政协副主席。

本老入佛门七十余年,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也有过坎坷的修行生涯,数十年来,行化南北,弘法利生,法流天下,尊为佛门泰斗。

1907年9月21日,本老出生于湖北新洲李集西张湾村。因家境贫穷,仅读六年私塾,就辍学到武昌当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仓子埠当杂货店学徒。因当时政府腐败,外侮内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本老深感世事无常,渐萌脱俗之念。常到仓埠报恩寺,听传圣老法师讲经说法,随立志潜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谛。

1930年1月15日,本老22岁,殊缘萌发,毅然割爱离家,投报恩寺拜传圣老法师剃度出家,赐法名本焕。

1930年4月8日,本老礼武昌宝通寺持松大和尚求受戒具。从此清静自修,广利有情。

1930年7月1日,本老决心进一步潜修,前往江苏扬州高旻寺参来果老和尚为依止师。不久当侍者,后任衣钵。在高旻寺一住七年,足不入俗。1934年,他参加打八个禅七后,又连续打五个生死七,九十一个日日夜夜,禅坐静思坚持不倒单,为防止倒单,他仿效古人"头悬梁"的办法,用绳子一头套于下巴,一头系在梁上,苦修禅法,深得来果老和尚赞许,相继又任维那,后堂等职。

1937年1月,本老30岁.发愿往五台山朝礼文殊道场。从扬州经武汉乘火车至河北定县。从定县至五台,全程三百余里,坚持三步一拜,日行三华里,历时六十五天,于当年三月三日拜到五台圣地。继又三步一拜,拜完五个台顶,行程四百余华里,脚肿了,膝盖上跪成层层厚茧,心中却始终充满欢喜,拜完五台山之后,就住进碧山寺(又名广济茅蓬)落脚修行。

1939年4月8日,本老32岁,在碧山寺与喜冶、法度、因修、净如等师兄弟,同时接广慧老和尚的法,继承临济法脉,续佛慧命。在这年,担任碧山寺监院,管理寺务。

1941年,抗战时期,五台山已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本老坚决拥护八路军救国救民的抗日方针,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活动。有一次,八路军里有一个营长在孰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紧追不舍,情况十分紧急,本老果断地将该营长藏于寺内,自己不顾生命安危,与日军周旋,巧妙地支走了日军,事后得到八路军的赞扬。

1942年10月至1945年7月,在山上栖贤寺闭关三年,阅读大藏经千余卷,并连续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阵亡将士。

1946年,本老39岁,到山西应县净土寺结夏安居,在此刺舌血为墨,书写十余万字的血经,又放一百多台焰口。至今保存一卷五千九百五十二字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并奉为日课,现虽已九十七岁高龄,仍坚持朝晚必诵数遍,令人敬仰。

1947年3月,本老40岁,为保护寺内的珍贵文物--华严宝塔,在五台山苦修十年后离开碧山寺,经北京、天津,将华严实塔送到上海碧山寺下院,交与寿冶、法度两位师兄手中保存。

1948年1月,本老因母病危,由上海回湖北新洲住报恩寺。一方面侍候母亲汤药,一方面在报恩寺放一百台焰口,为母亲消灾延寿。不久母亲去逝,就在母亲坟旁搭一灵台,燃臂为烛,日夜诵《地藏经》,守孝四十九天。

1948年7月,本老41岁,应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邀请到广东南华寺六祖道场。当年十一月接法于虚云老和尚,立为临济宗四十四代传人。

1949年4月8日,本老42岁,任南华寺方丈,当年虚云老和尚已一百一十一岁,由云门寺步行百里来为之送座。

1958年7月,本老51岁,蒙冤入狱,历时十余载,至1980年告别铁窗,****之后重归山门。

1980年3月,本老73岁,由广东省仁化县政府聘请到丹霞山恢复别传禅寺。1984年4月8日,举行殿堂落成开光典礼,1982年6月,原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先生,得知别传寺已恢复重光,特由美国回来拜访本老,重赠他当年书写的"别传禅寺'匾额。1986年春节后,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视察别传禅寺时,赋诗赞扬本老恢复别传寺之功绩。诗云:  "群峰罗立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沧海唤,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堂行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

1986年10月,广东省叶选平省长,专程来丹霞山瞻仰别传寺,赠书:"钟楼"、"鼓楼"二楼墨宝,并与本老合影留念。

1986年12月,本老80岁,奉中国佛教协会和广东省宗教局礼请为广州光孝寺首任方丈,并担重修光孝寺之重任。光孝古刹,始建于三国,衰于民国,建于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光孝寺是中国早期佛教译经圣地,又是六祖惠能弘扬南禅的祖庭。1987年全国人大彭冲副委员长,全国政协赵朴初、费孝通、周培元,钱伟长副主席和广东省林若书记等,都亲临光孝寺视察,赞扬本老对重修光孝寺作出的贡献。

1989年12月举行重修光孝寺奠基仪式,省委郭荣昌副书记、省政协陈子彬副主席、省佛协云峰会长亲自陪同本老一起挥锹动土,奠基树碑。1996年在完成山门、千佛殿、回廊工程后,于同年4月8日退居。

1985年7月,本老在深圳特区筹建弘法寺。在建好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法堂和钟鼓二楼后,由于建设手续不规范而停建。于1990年由中国佛教协会接收开始续建。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举行佛像开光和方丈升座典礼。自1992年至1997年历时七年的艰苦历程,筹资四千多万元,完成殿堂僧寮面积约三万四千余平方米。

1988年,本老82岁,在湖北新洲重修报恩寺,此寺原址在仓子埠集,现重建于道观湖畔。1994年建成,筹资一千五百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约六千余平方米。重修的报恩寺,今昔对比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成为江夏名刹。1994年9月21日,本老回祖庭欢度八十七岁生日。同时,举行了佛像开光、方丈升座、水陆法会。前来祝贺、参观、敬香的人士,成千上万,热闹非凡,一时轰动新洲城乡。

1995年3月,本老88岁,重建四祖正觉禅寺。四祖寺由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创建于唐武德七年,距今有一千四百余年悠久历史,虽几经修复,但仍毁于清末。如今仅存四祖殿一间和几株古柏树。蒙各级政府支持,各方人士相助,重建四祖寺。1996年元月5日大雄宝殿正式开基动工启建,至2000年6月止,仅四年多时间,建成殿堂、僧寮等建筑面积约一万三千余平方米,营建造价四千五百多万元。同年10月四祖寺举行竣工、佛像开光暨本老升座庆典。三年后本老功成身退,在四祖寺退居。为宏扬四祖宗风,本老于1999年12月创办了《正觉》刊物。宏扬佛教文化,奉献社会,造福人间。

1996年11月,本老89岁,重建广东南雄莲开净寺尼众道场。本老见诸多尼众披度无处安身修道,悲心切切,遂发愿重建莲开净寺。于1996年11月8日大雄宝殿动土开工,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完成建筑面积约七千多平方米,营建造价二千五百多万元。

2001年,本老94岁,在广东南雄城郊珠玑古巷开山新建大雄禅寺,占地面积约四万五千五百六十三平方米。如今大雄禅寺已成为南粤最大的丛林之一。

本老在前半生,志在苦行,参研经、律、论教理教义,坐禅、闭关、跪拜五台、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弘法度生、领众守戒,遵循百丈清规,继承禅门宗风,倡导人间佛教,尊称佛门泰斗。在后半生奔走中外,行化四方,广结善缘,披心沥胆,建寺安僧,光复、新建诸多寺院。德业巍巍,堪称佛门巨匠。

本老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修行一生,常以慈悲饶益众生,热心社会公益。他率僧众多次参加支持全国各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修建希望小学、兴建医院,扶贫济困,修桥补路等等,善行无数。

本老重视将中国佛教文化传播海外,十余年来出访过港台以及欧美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

1987年7月和1993年7月,两次到香港访问宝莲寺和志莲净苑,同觉光法师、永惺法师、剑钊法师、智慧法师等交流两地佛教文化发展情况,加强了友谊。还在志莲净苑讲了"禅宗用功之道"的开示。

1993年7月出访澳大利亚时,曾教授墨尔本居士林全体信众禅修的具体方法。

1995年4月,出访泰国,受到了泰国国王的接待。

1995年5月,应邀出访台湾,参观了中台寺、林泉寺等各大丛林。应众人之请在灵泉寺传授高旻寺禅规,后编成《禅堂开示》流通。

1997年7月,出访美国、加拿大,在美国万佛城主持水陆法会。

1998年8月,出访日本。

1999年6月,本老92岁,出访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丹麦、梵蒂等国家,每到之处,都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

2001年12月20日,应邀前往香港大屿山观音寺讲《普贤菩萨行愿品》。

2002年元月4日,应香港理工大学和温暖人间周刊之请,在港分别宣讲"禅体会"、"禅净双修"开示。

2003年元月,应香港佛教会觉光会长、永惺副会长的邀请,赴港参加"祝愿香港特区繁荣稳定万人祈福法会"。

2006年4月,本老参加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395&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讣 告

本焕长老.jpg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临济正宗四十四世传人,深圳弘法寺开山上本下焕长老于公元2012年4月2日(农历壬辰年三月十二日)0时36分在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106岁,僧腊84年,戒腊84夏。谨定于公元2012年4月5日(农历壬辰年三月十五日)9:00在弘法寺举行追思会,10:00举行荼毗法会。

2012年4月2日15:00起至 4日18:00止,接受佛教信众和社会人士吊唁。谨此讣闻


联系人:果藏法师、中勇法师、常志法师、张居士、李居士

联系电话:0755-25701075   25701077  25733804 25703244  

传    真:0755-25701054

                                                                                      本焕长老治丧委员会
                                                                                       二○一二年四月二日


来源:http://www.hongfasi.net/news/20124/news_{6004A324-EB5D-4963-9477-807E5D739AF0}.html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435&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本焕   (转)

作者:孙炜

本焕禅师,俗姓张,名风珊,1907年农历9月21日生于湖北武汉新洲区李集一个四代务程之家。风珊行四,一姐,两兄,弟妹各一。风珊7岁时,父母为他取学名“志山”。私塾第四年,父亲去世,在母亲和长的努力下,志山有幸读完6年私塾,通文达理,人称“小先生”。

母亲晚年奉斋信佛,志山随其拜佛读经。久之,领悟学佛之“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转迷为悟,明心见性”,从此立意向佛,于22岁时出家报恩寺,礼拜潢定法师,法号本幻。1948年接虚云老和尚法脉,更名本焕。

渐入佛心

自出家报恩寺,本焕刻苦修学,身在佛门,心在佛门,每天早起先打扫庙子,挑水劈柴,敬香习禅,不怀杂念,立志成为追求智慧解脱的修行者。不仅得到潢定老法师和传圣老和尚的喜爱,还得到经常到庙上拜佛供养寺庙的万遐进女居士的喜爱。万居士乐善好施,是当时湖北省主席万耀的姐姐,当地僧俗称她为万大姑太,,潢定法师深感本焕悟性高,慧根焕发,必济惠众生,而在小小的报恩寺难于深造。于是,在万遐进居士的资助下,本焕前往武昌宝通寺受戒。

1930年农历四月初八,武昌宝通寺,本焕以圆净的身心,从持松和尚受具足戒。这位博学多才的传戒师对他说:“要领悟到佛的真谛,必须经过一番苦行修炼的功夫,亲自体验。渐八佛心,没有捷径,只有苦修行,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并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刹古寺,多参拜高僧大德,特别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焕牢记持松和尚的话,决心在佛门做位大乘修行者,哪怕是历尽种种艰难困苦,也要寻师访道,亲自体验、苦行修炼

仍得于万遐进居士的资助,本焕开始参学之旅是年四月中旬,本焕从武昌乘船到镇江,步行60多华里到达扬州高旻寺,参拜了来果和尚。来果和尚是湖北黄冈人,欣然收下了这位同乡为侍者。来果和尚要他手抄宋仁宗的《赞僧赋》。跟他讲述临济宗义玄祖师的故事,鼓励他要以祖师爷为榜样,通过严格锻炼、坚持修行。日后终将成为一棵给人荫凉的大树,,日后,本焕曾忆起高旻寺修行时的情形:“昼则勤修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

因修行刻苦,本焕位列来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深得禅师器重。1935年任禅堂维那,次年任堂主,参与或主持诸多重要佛事活动,曾有参加八个禅七之后。又打五个生死七,足足九十一天坚持硬坐、静坐定静不倒单的经历,以顽强的意志,本焕通过了禅功严峻的考验。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际值30岁的本焕一心要完成前往朝拜的宿愿。此时的他已跟随来果和尚修行7年,已有资格出任住持。在武汉完成四千多银圆化缘任务,交高曼寺采购修建寺院木料之后,本焕从汉口乘火车北上,直达河北保定。旋即由保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腰酸脚痛,双膝皮开肉绽,仍虔诚叩拜,足足拜了6个月,磕了22万多个响头,到达了五台山。从北台起,同样三步一拜一炷香拜了五个台子。五台高度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从东北到西南横跨达120公里,如此一拜又是半年,,持续一年的朝拜,发须未剃。究其因,本焕师曰:“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潜心入禅,依佛心为心,怎能发慈悲?不苦修行,磨炼自己,难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发菩提心,又怎能发愿度人?”

自1938年始,本焕师驻于五台山广济茅蓬(即碧山寺),决心于圣地苦修十年。1939年四月初八,本焕师有缘与同参寿治、法度接广慧老和尚的临济法脉。后广慧圆寂,遂由寿治接任方丈,本焕、法渡任监院。

禅师忧国

彼时,侵略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占领了五台山。本焕师爱国爱教,利用监院身份支持抗日战争。并曾救八路军营长于虎口之中。

1942年10月起,在已遭损毁的古西天寺修了闭关之所,地藏菩萨圣诞之曰农历七月三十,潜心求道的本焕师身穿大红袈裟,庄严地进入关房。闭关三年问,本焕师读《藏经》四千多卷。并于夜晚放焰口千台,超度抗日阵亡将士。

碧山寺有个镇寺之宝,称碧山寺金字经塔,长5.1米。宽1.7米,由白绫和黄绫装裱而成,为明朝三宝弟子许德其所书,内容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全文,共80卷,630043个字,许德其用了整整16年将其完成,被誉为佛经金字塔。

1947年3月。出关后的本焕师隐居五台山北台顶方3天,接到碧山寺遭受攻击的消息,本焕师遂令一位刚从碧山寺来的寺僧重回寺里,将经塔秘密背上山来。看到此塔完整无缺,热泪盈眶的本焕师向佛发誓:人在金字经塔在,誓与经塔共存亡。

为避免此宝在战争年代被毁,本焕师携塔开始了长途跋涉的流离生涯。先后背塔到山西省三阴县净土寺,北京西直门弥陀院,青岛湛山寺,几经辗转,终于把佛宝安全护送到上海普济寺。今天,《华严经》金字经塔尚在五台山显通寺完好如初地存列着,色泽犹新。金光耀眼,本焕师功不可没。

南国普度

1948年11月,本焕师来到广东南华寺,常到乳源云门大觉寺看望虚云大师。时年,兼挑五宗宗脉的虚云大师111岁,本焕师41岁。虚云大师欣喜地看到本焕师已有所成,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遂将曹溪法脉传与本焕师,授其为临济宗四十四代传人,并担任南华寺方丈。1949年农历正月初八,本焕和尚于南华寺升座,四月初八日即开期传戒,请虚云大师为传戒和尚,自己为开堂和尚,传戒53天。

1950年土地改革,南华寺僧人和农民一样分得了土地。自力更生,耕种劳勤。在困难环境中。本焕和尚从1953年至1957年,始终坚持继续弘法,连续3次主持传戒法会。

本焕长老一生弘扬佛法,四处筹建寺院,恢复禅宗祖庭;1984年在深圳筹建弘法寺;1986年修复并重建光孝寺;1989年重建湖北武汉报恩寺;1995年重建禅宗四祖祖庭正觉禅寺;1996年重建南雄莲开净寺;如今,又在百丈山重建百丈禅寺。经他重建和修复的寺院道场规模之大,程度之辉煌可谓前无古人。他给众多僧侣提供了修行和弘法的道场,使广大信众有了更多参拜礼佛的地方。

深圳弘法寺是1949年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其建设开放一直是本焕长老的弘法大愿。1984年,深圳市政府特请本焕长老从丹霞山前往深圳梧桐山共谋筹建弘法寺。1985年7月1日,大师从丹霞山别传寺率领十位法师于梧桐山为弘法寺动土洒净。1986年7月,“弘法寺”由中国佛教协会正式命名。

赵朴初会长亲自题写寺名。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举行佛像开光方丈升座仪式。

衣钵

2000年,本焕长老因病住院,一位陌生的年轻人走进了他的病房。本焕长老握着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的手相谈三个多小时。这个年轻人就是弘法寺的现任方丈印顺法师。

印顺法师,俗姓张,字源利。2000年时在深圳休假,听闻有本焕长老正在住院,受一位领导的委托前去看望,初见,本焕老和尚便与他相谈甚欢,谈宗教状况。谈自己的经历,谈本老对弘法利生的体悟,并力劝其学佛出家。张源利走后,本焕老和尚每晚10点必给他打一个电话。他换了四次电话,最终总是会被本老找到。冥冥中自有因果,半年后,他果真下定了出家的决心,于深圳弘法寺礼拜本焕长老为师并受剃度,法号“印顺”。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衣钵传人。现为佛学博士,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据印顺法师讲,在认识本焕老和尚之前,他对“出家”这个词没有任何概念,与老和尚的会面是首次接触出家人。让他下定决心出家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他景仰老和尚并对其充满信心;二,他身在社会多年,很多事情都已看得很清楚。他力图于出家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佛教界人员素质偏低、结构教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进而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做些贡献。

印顺法师跟随本焕长老出家以来,一直在老和尚身边做侍者,得老和尚禅脉心髓,秉承老和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终生得离苦”之禅门宝训,戒行清净,弘扬佛法。遵从本焕长老的告诫,印顺法师始终坚持完善寺院管理的相关制度,提出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构筑珠江三角洲乃至两岸四地走向世界弘法利生的“人文佛教”平台的宗旨,带领四众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佛教对外文化交流,善缘广播。

综观本焕长老的百年岁月,前半生苦行参研经、律、论教理教义,坐禅、闭关、跪拜五台、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弘法利生、领众守戒,遵循百丈清规,续禅门宗风,堪称佛门龙象。后半生,本焕长老则奔走中外,行化四方,广结善缘,披肝沥胆,建寺安僧。近二十年来恢复或新建别传寺、光孝寺、弘法寺、报恩寺、四祖寺、莲开净寺、大雄禅寺、百丈禅寺、大光明寺、成道禅寺等十三座寺院。总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德业巍巍,堪称佛门巨匠。


布施论坛原帖全文: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281&fromuid=227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23:27 , Processed in 0.263862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