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44|回复: 0

[说说布施网] 同修们,别杂修了,浪费宝贵时间和人身,人身难得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修们,别杂修了,浪费宝贵时间和人身,人身难得啊
很多佛友是禅净密混在一起修,即使后来听从世尊教导修净土,也是念这个经,那个经,这个咒,那个咒,这种佛号,那种佛号,还美其名约"博采各家之长".这样既浪费宝贵时间和人身,又很难成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净土难遇。每一项都如优昙花一现般的难和宝贵,加起来则不知道多少亿亿亿劫的难了,再不要浪费宝贵的人身和时间了。


修行的要决在于戒定慧和信愿行(行即念佛)。末法亿亿众生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渡生死!我们要无比感恩阿弥陀佛为我们一切法界众生发的48大愿,死尽偷心,每天信愿念佛,坚持专修和兼修结合,念佛勿“口念弥陀心散乱",采用印光大师的十念记数法,确实是救渡末法众生的妙法,长期坚持不懈,勇猛精进,妄念就容易控制住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没事的时候也要念佛,在顺境里不起贪爱之心,在逆境里不起瞋恨之心,用一句佛号伏住烦恼,就一定会如祖师大德的教导万修万人去唉.




问:念佛好还是念咒好?念阿弥陀佛好还是念其他佛菩萨圣号或其他咒语好?

转自   www.amtfgx.com


答:从欲一生解脱成就的目标(脱离六道轮回的生死和一生成佛)与净土宗经典及祖师大德的开示来看,还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的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好。

1.这样最符合经典依据,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都包含了信愿念佛往生。

2.修行成就的要决在于戒定慧,在于专精,在于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祖师教导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专修专念万修万人去,杂修杂念万中难得一二”。“阿弥陀佛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行人但能专持诵,必至寂光不动场”.......

3.阿弥陀佛48大愿中,有十念必生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不堕恶趣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国。寿终不经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等等,信愿念佛和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最相应。

4.祖师大德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另外经典上说了:阿弥陀佛佛号包含三藏十二部,是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阿弥陀佛统摄一切佛号和咒语、经文。“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谒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5.世尊和十方三世的佛共同赞叹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念阿弥陀佛也就念了十方三世一切佛和菩萨。

6.其他经典教导:末法亿亿众生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经》像法一千年,坐禅得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像法决疑经》............




-------末法亿亿众生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经》

-------像法一千年,坐禅得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像法决疑经》
-------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阿弥陀经》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唯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过是以往,无量寿经亦灭,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众生。!《无量寿经》


-------“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谒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大集经》
.....................................................


-------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莲池大师,印光大师,净空法师,昌臻法师)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佛有余,不学他法,又有何憾?(印光大师)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彻悟禅师)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彻悟禅师)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差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永明寿禅师)

------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蕅益大师)
------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蕅益大师)

------专修专念万修万人去,杂修杂念万中难得一二。(善导大师)
-------佛法修学成就之秘诀,只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六字,果能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无有不成就者!(净空法师)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园顿中最极园顿!(藕益大师)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藕益大师)

--------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善导大师)

----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实贤大师)


...................................


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昌臻法师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总觉得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怕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念这样经那样经,这样咒那样咒,甚至于兼修其他的法门,认为这样才“保险”。有些同修,学佛很用功,但他的功课非常复杂,有的人每天早晚按寺庙的“早晚课诵”全部做完,要做一个多钟头。你修净土法门,用不着这样做。不是说各种经越念得多,咒越念得多,什么法门都修,寺庙里僧人的功课也全部做完就对。这完全错了,这叫杂修。这个问题相当重要,我们特别提出来,希望同修们认真思考,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认真解决。
      

莲池大师是菩萨再来、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明代的四大高僧之一。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念佛不专一》,他指出,他从前到处参学时,接触过一些高僧大德。当时,他看见做盂兰盆会,以为盂兰盆会一定要设供。要做很多佛事,要念很多的经、咒。结果,就是集合大家念了三天佛,这就把盂兰盆会做了。这是高僧的做法,说明了这些大德懂得念佛的作用,结果效果非常之好。他还举了一件事,有一个庙子的当家师被逮捕,寺庙的首座和尚就集合全体僧众生来做佛事,祈求保佑当家师能够得到释放。这个事一般人就要做“阳普佛”。念消灾延寿药师佛。但他们并未这样做,也是集合大家念佛就解决问题。这都是高僧大德的做法。他们深深懂得,念佛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说求消灾免难一定要念药师经;消业障要拜粱皇忏,只要你懂得至心念佛一声,可以消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什么灾难不能消除?你要说求延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念佛还不能延寿吗?要说开智慧,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无量光就是智慧之光。我们念阿弥佛的名号,还不能开智慧吗?要说去病,一句佛号叫“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什么病都能解决。可是,有些同修以为要消灾延寿非念药师经不行,念佛号恐怕顶不住。解灾难,要念观音菩萨名号,怕念阿弥陀佛解决不了,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分别意识在作怪,知见不正,这就造成了杂修,所以不专一。说的是修净土法门,结果灾难来了就赶快去念药师经、拜梁皇忏,把平时念的佛号放下。认为这个不顶用,这个看法完全是错误的,这个杂修问题不解决,你念佛只能说种一点人天福报,要想今生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我看很难很难。所以我们要专门提出这个问题来给大家谈清楚。
      

“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这三句话是莲池大师和印光大师的开示,这不是随便讲的。莲池大师他不但这样教导我们,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是大成就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忙人,找他的人多得很,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是,他每天保证念十万声佛号,而且著作不少,都收集在《云栖法汇》中。《阿弥陀佛经疏钞》就是他的著作。莲池大师,一生成就,当然是上品往生。他修净土法门真正是专到了极点,正因为专到了极点,所以他的成就也就不是一般的了,成就才有这么远大。

近代印光大师,离我们最近的一代祖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净宗十三祖,为我们做示现,示现实在讲也就是教给我们,给我们做一个榜样。他在没有专修净宗的时候,他看得很多,涉猎很多。这是菩萨再来,也示现做凡夫,也装个凡夫的样子,装得像。但是他真正明了了、真正认识这个净土法门了,他统统放下了。没有认识之前,各宗派,各法门,各种经都修,这真的是杂修。认识之后,他老人家一切放下了,所以自己佛堂里面只供养一尊阿弥陀佛,一个香炉,一杯净水,佛堂里面只有一本《阿弥陀经》,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有人怀疑:提倡“一句佛号,一部经”,是否不需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能这样理解。前者侧重说行门,后者侧重说解门。解行须不可分,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修行要决在于“戒定慧”,念一句佛号和一部经才容易得定。念阿弥陀佛就和阿弥陀佛48大愿相应,和极乐世界相应。再者,“深入经藏”,不能理解为“博览群书”;而是“善解如来真实义”,方能“智慧如海”。还有,学修佛法,不同于研究世间学问,而是一经通一切经通。这里不要误解祖师大德的开示。
        

净宗大德净空法师在讲《普贤行愿品》时,他也有一段开示,他说,我们这一生,真正要想往生,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是一个“专”字,没得别的诀窍,就是专。你要专信,来建立信心;专愿,一定要发愿求往生净土,而且要发大愿,发菩提愿;专念就是念一句佛号,这就成功了。你真正做到了,三个月就可见效果。这个效果你自己就有感受。这绝不是虚无飘渺的,自己就能够验证。这段开示说得很好,说明你专到了极点,你就通了,跟阿弥陀佛挂上钩了,电源接通了,你就得到了阿弥陀佛的加持,自然就容易感应道交,那还愁不能往生吗?所以念佛法门没有别的诀窍,诀窍就是专。杂是错误的,认为法门要多修些才保险,那是凡夫的看法。希望同修们结合平时自己的看法,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们学一阵佛,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只种一点人天福报的因,太不划算了。古人有个比喻,好像把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珠,拿去换一个糖来吃了,这太不值得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专。因此,可以说修净土法门究竟是专修或是杂修,这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净空法师在讲《阿弥陀经疏钞演义》时,他说,佛陀在《大集经》里讲过,正法时候的众生戒律成就。成就就是证果位;像法时期,根性差一些了,禅定成就,修禅要有定力才能成就;末法时候,净土成就。我们现在处在末法时期,所以只有修净土法门才能成就。这并不是说其他法门不好,也不是说修其他的法门不能成就。而是从时节因缘来说,末法时期的众生一般来讲,只有修净土法门才最切合根机,才有把握。我们今天处在末法时期,我们能够相信净土法门,这就算是应机了。如果我们修净土法门又来一个大杂烩,那就成就不了。这不是净土法门不好,而是我们修的方法错了。你以为这一句佛号不保险,还要多念一些经咒,这是自己弄错了,没有认清专修的重要,没有领会到佛陀所开示的“末法时期净土成就”。修净土法门要听祖师的开示,就是一句佛号、一部经,你才能够一生成就。你不相信这个开示那是自己误事,不能怪法门不对。
        

要在一生当中,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这是一个方向的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专修,必须对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的开示深信不疑,而且按照这一开示修行,才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你不相信这个,而按自己订的去杂修,到处去打听什么法门是捷径,什么经咒更好,那是自己误自己的往生大事。你既然选定了净土法门,你又不相信净土祖师的的开示“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你还要去学这样那样的法门,总想多学一些,你怎么能成就!举个比喻,条条道路通北京,你选定了这一条路就按这一条走。如果你宝成路走了一段,听说走成渝高速公路去更好,你又倒转来走成渝高速公路。从成渝高速公路走到重庆了,又听人说坐船过三峡去更好。这样,东一下、西一下的结果就到不了北京。佛告诉我们的法门,每一个法门都可以使我们到达涅槃彼岸。但不能样样都修,你没得那个精力,没得那个时间,样样都修就不能深入,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必须专一。修任何一个法门都得如此,修净土法门也不例外。
      

这个道理可以举一个事例来说明。
这个例子是倓虚大师《念佛论》上讲的,是近代的人,是谛闲大师的一个徒弟,是个补锅匠,浙江人,一辈子补锅,挑起担子在街上转。补到四十岁还不敢成家,因为没有积攒,得有钱啦,他就感到人生的苦,懂得了人生是苦就想了出离。他找到谛闲法师,他和谛闲法师是同乡。谛闲法师是修天台宗的。天台宗要讲教理,没有文化的人学不进去。谛闲法师说,你年龄都四十岁了,又没得文化,就去念佛,修修念佛法门吧。我给你找个小庙子,找一个居士供养你两顿饭,你就一心念佛。他一听就信进去了。他就到那个庙子里去,他也没有念别的经,也没有再打听还有什么更好的经呀咒呀、别的法门呀,去多学几样保险点。他就是一句佛号,坐着也在念,站着也在念,走路也在念。这样念了三年,就对了。一天他给那个居士说,明天不要来做饭,他也没说什么原因,那个居士以为有人请他吃饭。过了中午了,居士去庙上看一下,看到他站在寮房里,走拢一看,他已经往生了,手里提着佛珠,站在床面前,居士看到,大吃一惊,把这个情况通知谛闲法师。谛闲法师在宁波,赶来都两天了,他还仍然站在那里。这就是很好的证明。他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便一生成就。他往生的品位不低呀,他已念到一心不乱了,他预知时至,舍报安详,能够站着往生了,他靠的什么?就是一句佛号。还有〈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有黄打铁等许许多多的例子,都是不懂经文也不识字,一句佛号念到底而成就的。所以有的同修以为一句佛号不保险,值得我们很好思考,你那个看法对不对?
        

再谈一下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句佛号念到底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先前已经举了例子。现在,好多同修并没有把念佛放到重要地位,有些人做功课,先念了很多的经,很多的咒,最后剩下一点时间来念佛。你那个位置摆错了。那个补锅匠,什么经都没有念,什么咒都没有念,他就是念一句佛号,真正作到了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了三年,他们就预知时至了,就往生了。我们对照一下,有的同修什么经都念,什么咒都念,还把出家人的功课都拿来来早晚照着修,这完全是自己误自己的事。你不相信祖师大德的开示,你要自己私心自用,认为你那个办法对,那就没法了。就是《净土宗朝暮课诵》那些内容你也用不着全部把他做完,没有那个必要。净空法师他提了一个安排意见,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采用。他说,早课就可以念佛号,至少念半小时,有时间的应该多念,半小时还少了。把《阿弥陀经》念一遍到三遍,这个花不了多少时间。念《无量寿经》念第六章,就是四十八愿,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早课就这么多就够了。晚课念佛号半小时到一小时,念《阿弥陀经》一到三遍,念《无量寿经》的三十二章到三十七章。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念经可以减少,但是念佛不要减少。当然我们行住坐卧都要念佛,但是专念是很重要的。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专念,把念佛摆到修净土法门的首要地位。.如果你安排了很多内容,念十几种经咒,念了那么多年了。比如天天念《地藏经》一下把这它放下,担心地藏菩萨会怪罪你。实际上,这是凡夫的想法,你能专一念佛,地藏菩萨高兴得很,怎么会怪罪你呢?当然,一心念佛,专念一句佛号,一般人做不到,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不明白这一句佛号起什么作用,有好大的力量。归根到底也就是理论上不了解,不明白,因而,产生了种种的怀疑。总认为这一句佛号太简单了,太少了,小娃娃都会念,太不保险了,这完全是凡夫知见。
        

现在,我们从经论上提出几点说明,就可以看得出这一句佛号有好大的威慑力。这可以帮助同修们认识这一句佛号的力量作用,念一句佛号可以成佛的道理,下面想从七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总概括。就是浓缩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这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藕益大师说的。他说,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通通在里面了,一千七百桩公案通通在里面了,你真正把这一句佛号念懂了,三藏十二部你都通了,禅门的种种公案你都明白,一通百通,佛经说的就是一个问题,都是讲的心地法门,这与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你学理科,不懂文科。我们要信得过这点,晓得一句佛号概括了三藏十二部,把这点紧紧记住你就晓得这一句佛号的威力有好大,功用有好大。
第二、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和菩萨。<阿弥陀经>也叫<一切诸佛护念经>,因为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无相,遍虚空,遍法界,凡夫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佛的应化身,是千百亿化身。我们看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释迦牟佛是释加牟尼佛,地藏王菩萨是地藏王菩萨,实际上从法身来说都是一回事,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念了一切佛,同样的,我们念一句释迦牟尼佛,也念了一切佛,法身是共同的。但是因为阿弥陀佛与众生缘份最深,他发的四十八大愿要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让一切众生成佛,这跟我们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说阿弥陀佛称为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念佛就是念心,十方三世的佛都在称赞阿弥陀佛,我们的心就是佛,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念了,这还能说不保险吗?要还加别的什么经什么咒,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第三、阿弥陀佛是无上医王。无上就是没有比他更高的。医王就是医中之王,一句阿弥陀佛就叫“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一切病都可以医治,只看你信不信得过,只看你念不念得专一,念不念得至诚恳切。我们病来了,不念阿弥陀佛了,念药师经,念消灾延寿药师佛,或者有些人得了癌症了,连阿弥陀佛都不敢念了念观音菩萨,认为观音菩萨可以消除灾难,让自己可以多活几年。这些都凡夫的知见。实际上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消灾延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还不能延寿吗?至心念佛一声,可以消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还不能消灾吗?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用凡夫的知见来推测这些。弘一大师一生专门弘扬律宗,以戒为师,但是他修行完全是以念佛为主,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大家都劝他要请医生看病,吃药。他就写了两首语来教育大家,他自己也正是按这两首偈语做的。偈语很好,希望大家都要按照这个做,疾病来了,到时候就手忙脚乱,念阿弥陀佛不行了,去做“阳普佛”、拜忏等等,这是对念佛法门不了解,信心不够,认识不够造成的。弘一大师两首偈语就是回答当时劝他治病的人。偈曰: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阿弥陀佛是至高无上的医王,舍此不求,就是舍弃不求阿弥陀佛,便叫痴狂。痴是愚痴,愚痴不是没知识文化,而是没有真智慧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理,狂是颠狂。颠是颠倒。看到一切事情都颠倒的。第二首偈是:
“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一句阿弥陀佛是万病总持,这个药你都不吃,就是大错特错了,是自己误自己。
这两首偈语很好,既是我们学佛人建立专念弥陀名号,就可以一生成就,可以帮助我们坚定信心,也是我们遇到疾病来了,应该按照这个对待疾病,处理问题。佛法就是拿来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你平常念佛,一旦事情来了,你按世间的办法来处理,找大医院找名医,。完全错误。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要坚信弘一大师的开示。并以此互相鼓励提醒,病来了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决不能动摇,不能一心寄托在药物上。那样就会手忙脚乱,贻误大事。弘一大师说,小病服药,大病不服药。意思是说,能治的病,可以用药物施治;如果是不治之症,可不必用药。这个开示值得我们去体会。人人都要遇到疾病,人人都要过生死关。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四、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文译音。为什么用音译,咒语都是译音不译咒,就是让我们容易受持。实际上这就是咒语,咒是诸佛密语。所以,六字洪名就是无上密咒,大明咒,大神咒,无等等咒。如果还觉得这个还不够,还要加这样咒,那样咒,这又是凡夫知见和夹杂。加多了,结果到头来没有用。我们举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个炸弹掉下来了,马上要爆炸,在这个紧急关头念什么?念楞严咒吗?念大悲咒呢?你还没想定,炸弹都爆炸了。我们在紧急关头,生死关头,愈简单愈得力。我们看那个补锅匠,他什么咒都不晓得,他只晓得这一个咒,就是一号阿弥陀佛的名号念到底,便成就了。假如学杂了,恐怕达不到这个成就。实际上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就是无上秘密的神咒,不可思议的,绝不能说只念一句佛号少了,不保险。如果真正念好了,就跟修密法是一样的嘛,三密相应嘛。怎么说不解决问题呢?
第五、这一句佛号就能够增长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要想消业障、培福德智慧,一句佛号就解决问题了。玄奘法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在“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后面,比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就多了这么几句:“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由于称念佛名的缘故,一切罪障消灭了,善根福德因缘就具足了。多这几句很关键。告诉我们至心称念这一句名号,就能消除我们多生累动的罪障,就能增长善根福德因缘。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的条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福德因缘从哪里来?就从念这一句佛号来,并不是要另外去念很多的经、很多的咒才能得到,这是《阿弥陀经》上面佛陀的开示。我们的信要建立在这上面。你如果这个都不信,你还去听别人给你讲要念哪一个咒才好,念什么经才好。佛陀的开示你都不信,你信那些,这是我们自己误自己。前面举的补锅匠,就是相信佛陀的开示而成就的。
第六、要想消除多生累劫的业障,还是只有念阿弥陀佛。这在佛经上说得很清楚。“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至诚恳切地念佛一声,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八十亿劫,说明时间之长,生死重罪,说明罪恶之大,不是一般的罪。但是关键就是至心,就是至诚恳切的心,清清净净的心,你不专一怎么能达得到这一点。你这样也想抓到,那样也想学,一天早晚的功课列了十几种,你说怎么能达得到专心致志。你心都搞乱了。怎么得定?一心称名就能够达到得定和开悟,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的开示:“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用不着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就自然“心开”,就开悟了。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们凡夫,没有办法去理解,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佛陀的开示,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妄想来推测。我们之所以产生不放心,怕不保险,这就是凡夫知见,你用这个来推测,就要误事呀。关键在于我们信不信得过,信得过必然一生成就。补锅匠,他之所以一生成就,诀窍就在这里,没有别的诀窍,就是深信不疑。你给他说念佛号,他就只念这一句佛号,他再也没有到处去东打听西打听,还要增加什么东西。他就是专,专到极点,三年都念这一句佛号,他就成就了嘛。就是世间学问都要专精才能成就嘛,何况佛法纲领是“戒定慧”呢。

第七、莲池大师说,我们念一句佛号,就是六度万行都包括在里头了。因为你一心念佛,自然恶念不起了,你还能去作恶吗?这就是持戒波罗密,戒行当然就清净了。你一心念佛,自然内心就柔和了,当然什么辱都可以忍受了,就修了忍辱波罗密了。一心念佛,自然不会退堕,你念佛真正念到功夫成片或者一心不乱,当然就是精进波罗密。一心念佛,一切妄想逐渐都消除了,就是禅定波罗密,就得到定力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时时都提起正念,这就是般若波罗密了。所以说,不要看一句佛号这么简单,它是六度万行都包括在里头,所以古德说:“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是真实语。为什么,补锅匠念一句佛号就有那种成就,就是他六度万行都修了,功德都具足了,他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了,不然临终怎么会那么安详?
上面谈的一句佛号念到底,下面想谈一下专修一部经——《阿弥陀经》。
佛教的经典很多,三藏十二部我们没有办法修,就拿净土宗来说,净土五经,也不可能一齐都修,经典中,根据祖师大德的开示。当然就是以《阿弥陀经》为主。《无量寿经》叫大本《阿弥陀经》,它是《阿弥陀经》的注解,要详细一些。我们看了《无量寿经》,当然就对《阿弥陀经》更能理解。净土五经以这两部经为主,其中又以《阿弥陀经》为主,因为《阿弥陀经》就把净土法门的原理、方法,什么都说得一清二楚了。我们经常念这部经,专修这部经,你自然信心就加强了,你对净土法门的认识就会提高。我们按照祖师大德的开示,净土的经论中就是以专修《阿弥陀经》为主。当然,能先理解它就最好了,有《阿弥陀经白话解》写得很好的,很详细,文化程度低一点的同修也可以看得懂。还有净空法师的磁带,也好懂。希望我们的同修们能够安排时间把《阿弥陀经》好好学习一下,下功夫钻研一下。这对净土法门的理解就会提高,信心就会增强,认识就会改变,我们就不会动摇。我们有的同修这样也想抓到,那样也想抓到,甚至还想兼修其他的法门,说来说去就是对净土法门不了解,或者说是错误的了解,所以认为还不保险。我们应该在经典上下一点功夫,有文化的人更好办,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净空法师的讲解,这些都不是很难读的,希望大家抽时间好好学一学,这样对我们修净土法门,对我们一生成就,有很大的好处。
      

总起来说,大师开示的“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就是我们修净土法门的方针,我们必须依教奉行,你能够深信不疑的依教奉行,保证一生成就。如果文化程度实在太低,就是一句佛号。有一些文化的能把阿弥陀经再认真地学一学,当然更好。学《阿弥陀经》,就包括学《无量寿经》。除此以外。还去加东西,就是对祖师的开示不相信,你要用你的见解或者照别人的看法去做,没得好处。今天讲的就是专修和杂修的问题,这关系着每一位同修今生能不能往生净土的大事!修行的方法对不对头,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大家给自己订了很多功课,各有各的看法,我现在提出一个问题:你到底听哪个的?听净土宗祖师的开示,还是听别的开示?并不是说其他宗的大德不好,不是这个意思,但不能听。印光大师早就说了:你修净土就不能去请禅宗的大德开示,为什么?法门不同,方法就不同。举个比喻,条条道路通北京嘛,你要问过来人,假若你要走宝成路去北京,你去问一个走过成渝高速公路过三峡去北京的人,他也是过来人,但他的经验恐怕好多你就用不上,道理就在这儿。法门不同,就不能用其他宗派的大师的开示,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既然选定了净土法门,就必须遵照净土宗的祖师的开示。我再三提醒各位,究竟你们应该怎么修,就看你是不是相信大师的话:“一句佛号,一部经,”就保证你“一生成就”。你信得过,你就必然一生成就,你信不过,当然不可能成就。希望各位同修,很好结合自己思想实际,修行的实际情况,很好地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你今后念佛有很大的好处,能够保证你这一生决定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4:39 , Processed in 0.22958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