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mi8783 于 2012-3-21 13:36 编辑
从前有一对夫妻,当他们财产富足时未能上供下施,后来他们的财产全部用光了,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他们担心以后生生世世都会成为乞丐,便想对僧众作供养。这对夫妻在空空的仓库里仔细寻找,结果竟然找到了一枚金币,他们将金币放在装满净水的瓶子里供养僧众,僧众用这瓶水来洗脚,并用金币买了鲜花,从而享用了他们的供品。以此福德,这对夫妻无论转生于何处,刚一出生,家中便会出现一个纵广八肘的水井,而且井中能随欲出生金银财宝。
在这个公案中,僧众把供养的财物都用上了,这对施主是非常有利的。施主的钱财来之不易,除了极少数福报现前的人,一般人都需要勤作才能得到财产,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付出许多血汗,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别人供养的财物。但有些修行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有时候施主很不容易得到一些钱财,当他们恭恭敬敬地献上供品时,这些修行人不但不欢喜接受,反而说一些刺伤人心的语言。这样做是很不好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当自己受到别人的供养时,为了护持施主的善心,不管供养的物品合不合心,都应该尽量欢喜接受,为了让施主得福,也要合理使用这些供品,如果自己实在用不上,也不能丢弃浪费,应该转用在其他合理的方面。
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别人的供养后,不要忘了替施主回向。即使是具足一切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在接受供养后都要为施主作回向,我们这样的凡夫更应如此。我去泰国时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泰国的出家人受供后,必定会为施主念经回向。这种做法很符合世尊的教规,接受供养者也能避免染上虚耗信财的罪垢。今后大家收到供养后,不能像世间人那样说句"谢谢"就了事,最好当场作回向,如果当时不方便,过后应该及时作回向。
记得我刚出家时学过一遍《极乐愿文大疏》,那时自己对因果方面特别谨慎,也算比较苦行,别人供养十元钱,我都担心消受不了,一定要给施主念一万遍观音心咒。但凡夫人有一个毛病,如果经常受到许多人的恭敬,自己渐渐就会生起傲慢心,在一些细微的因果取舍方面就不会很谨慎了。现在一方面法务比较繁忙,一方面自己的修行比较差,别人即使供养很多财物,有时候连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作回向都没有。有时候我想:自己接受了这么多信财,亡财,如果没有好好给施主念经回向,死后肯定要用自己的血肉来补偿施主,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现在早点给施主们念经回向。我常有这样的想法:人生非常短暂,如果当一个普通的修行人,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什么供养都没有,这样过一辈子才是清净的,临死时也不会有许多信财和亡财的债务,如果能这样度过一生该多么快乐啊!每当看到那些过得很清贫的修行人,自己总是非常羡慕他们,也经常默默地发愿:但愿我生生世世都能成为这样的修行人。
刚才那对夫妻以供养僧众的福德,后世无论转生于何处,家中都会出现一口能出生金银财宝的水井。从世间的眼光看,这似乎有点太玄了,但这的确是事实。有福报的人家里出现财宝是很正常的事。前年我去东北一个油田时,有些人的地里一挖就能出油,这些人很快就发财了,而他们的邻居在地里怎么挖也不出油。藏地也有这样的情况,在炉霍、道孚那一带,有些人家的田里能挖出许多金子,而紧挨着的人家的田里怎么挖也挖不出金子。所以人和人的福报的确有差别。
要想致富,必须要有福报。有些人想:我这么聪明能干,为什么发不了财?其实聪明能干不等于有福报,如果前世没有积累资粮,再聪明能干也没有用,甚至连饭碗都找不到。而前世积累过资粮的人,即使不是很聪明能干,也照样能发大财。我认识有些大老板,他们连字都不会写,每次签名的时候都很麻烦,想找别人代签,别人也不愿意,实在没办法就随便画一个符号,但他们的财富却远远超过很多知识分子。
通过上面这对夫妻的公案,大家应当认识到,僧众是非常殊胜的福田,供养僧宝福田能够出生巨大的功德。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具有福报者才会值遇殊胜的福田,而没有福报者很难值遇,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会生起信心。去年我们学院的大经堂竣工后,很多喇嘛都赞叹说:“现在每天有那么多僧众在经堂里闻思修行,这些施主们的福报真大啊!”而有些人在作慈善方面很有兴趣,他们愿意建学校、修桥、筑路,但对供养僧宝福田却没有兴趣,这就是福报不够的表现。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供僧功德殊胜
一)、昔日佛陀赞叹目犍连尊者:“以后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供僧,并以供僧功德回向给过往的亲人,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
二)、供僧功德: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三)、斋僧功德:
1.仪表端正,容颜暐丽,人人见之欢见。
2.气力盖世,精神满足,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
3.生天人间,寿命久长,康健无恼,命终之时,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缠。
4.事事安乐,不逢灾逆,心想事成,无有困厄。
5.音声清雅,容动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说清净妙法,通达无碍,闻者无不信受而行。
四)、供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大功德。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五)、唐道律师,持戒严谨,感天人送食。有一天律师问天神:“人间作何功德最大?”天神敬答:”斋僧功德最大!”
六)、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亦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
七)、供佛斋僧,孝亲报恩。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发心设斋供众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出家众仰仗修行,进德修业;在家信众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长。也由于信徒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让他们没有物资的缺乏,而能积极弘法利生,将佛法遍布世间,居士于此因缘供僧,可谓护法护教的菩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