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3|回复: 7

[大德开示] 净慧大和尚开示:生活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圆 于 2012-3-18 19:57 编辑

4.jpg
净慧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四祖寺方丈。一九五一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因敏悟过人,深受器重,一九五二年即成为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  

净慧大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诸位比丘、比丘尼、居士、信众:
禅得自在,禅定自由。在黄梅四祖寺体验五日生活禅,并受持菩萨戒,是四祖寺的佛门大事。虽然大家身体上这几天受苦,生活规律被打破,但大家的心灵是澄明的,禅的觉悟是朴素的。每个人都沉浸在禅宗祖师们的加持中,感受佛法的高深,体悟禅机的奥妙,甚至觉悟了人生的真谛,我替大家感觉喜乐、自在。  

社会上一般人都觉得当和尚很清闲很自在。天下名山僧占多,所在的地方环境好,住的房子宽敞,云游四海,逍遥世外。实际上,真正的出家人、生活在僧团的出家人,虽然不能说很辛苦,但也并不轻松。生活在僧团的出家人,经过三年五载的磨练以后,已经很习惯这种起得早、有规律的生活。比如我本人,不管是住在寺院还是住在旅店,每天早上四点钟一定就醒了,想再睡一会懒觉都不可能,已经养成了这种生活习惯。  

古代的中国人一般都习惯起早,特别是那些比较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早睡早起身体好,认为每天能够起早是一种美德,并且把时间、时序都加以总结,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工作安排在春天就要谋划好;“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能够起早,三早当一工。中国农村小农经济,自耕自食,起早的人庄稼好,田地里没有杂草,春种秋收,能够有比较好的收成。从个人来讲,“一生之计在于勤”。一个人起得早,证明这个人很勤快、很勤劳。勤快的人、勤劳的人,一般来说会学问有成、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生活比较富裕。那些很懒散的人,一般是叫做懒汉。学习不好、事业不顺、家庭境况不好,往往和懒字有密切关系。  

一个人的一生就要勤,勤劳、勤恳、勤快,佛教里是叫精进。只有精进的人,才会道业有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儒家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韩愈讲的话。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思想,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光有思想,不勤奋也不行。既要三思而行,又要勤于读书、勤于劳动、勤于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都是讲勤。

作为出家人,作为学佛的人,勤修苦练,都离不开一个勤字。工作就是修行,勤奋就是精进,勤字是生活禅的核心思想。生活禅是希望把修行落实在做人做事的分分秒秒中。修习生活禅要勤字当头,勤于思考,勤于修练,勤于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谛。  

宇宙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总有一个大多数人都能认同的统一目标、一个大体一致的思想境界。宇宙人生的真谛,中国儒释道三家各有不同的表述。儒家讲仁。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一切从人伦道德出发,来解决安身立命、待人接物的问题。所谓安身立命,就是要解决做人的问题;所谓待人接物,就是要解决做事的问题。一切都是从人出发。 道家的思想,同样是以人为本。所谓“道不远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一切从人出发。如果这个世间没有了人,可能任何问题都没有;有人,才有问题。所以解决一切一定是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大命题、大问题。 佛家同样是以人为本。佛家虽然说所面对的是一切众生,但是所有有生命的存在是以人为中枢。以人为本位,向上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向下是地狱、饿鬼、畜生,中间是天、人、阿修罗。生命体虽然分为十法界,十法界还是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本位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觉与不觉的问题。能觉悟,能向善向上,生命就向上提升;不能觉悟,迷失了,生命就向下沉沦。向下沉沦就是轮回六道,向上提升就是四圣解脱。佛家的真义着眼于一个觉字,觉与不觉是人生的关键。  

生活禅提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正是抓住了佛教最本质的问题、最关键的理念。此岸与彼岸、神圣与世俗、凡与圣、迷与悟,关键就在一个觉字上。生活是不觉,禅是觉。从不觉到觉,这中间没有距离。用禅宗的理念来看待觉与不觉,两者没有距离。为什么呢?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转变,宇宙人生就来了一个天翻地覆,就来了一个彻底的改变。可是,说起来容易,奈何我们没有这个勇气,不敢承担。要解决立地成佛的问题,需要有大勇气。  

生活禅从本质来说,就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是立地成佛的法门,是把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在一念之间来一个彻底转变的法门。所谓彼岸非遥,就在目前,就在当下。觉也容易,承担也容易,可是谁也没有这样的一种勇气,敢于念念把觉性保持下去,毛病就出在这个地方。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妄想分别太厉害,习气毛病太严重,自己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一贯形成的习性。人生之所以有问题大致在于此,这是我们人类最大的病根。

生活禅所讲的“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主人翁;生活禅所讲的“在修行中生活”,就是在自己主人翁的指导下,过一种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

发表于 2012-3-2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国土众生皆永感佛恩师恩父母恩,永报佛恩师恩父母恩,永不失感恩报恩之心,永不失菩提心。依止佛陀教诲,心合至善,解行合一,行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皆具足无穷大的担当和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罗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常说般若波罗蜜,愿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罗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21:07 , Processed in 0.286687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