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96|回复: 4

[原创] 磕大头的观行及心得----惭愧末学供养一切如母有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mi8783 于 2012-1-12 12:28 编辑


礼拜是修平等心,能消除傲慢的习气,亦能对治懈怠懒散的习气,更是积累资粮,清净业障比较殊胜的方式之一。很多道友都在发心礼拜,末学非常的随喜。刚好我们现在也在学习普贤行愿品,经文中提及的一切,其实都是离不开观行的。所以末学在几位善知识(格西,活佛)的指导下将礼拜和观行的具体详细的记录了下来,供养给大家。



第一点:礼拜的动机和发心

说动机,确实有点贬义,是指只是为了自己亦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家亲眷属的人天福报,恭敬诸佛和忏悔罪业,进一步说就是没有为一切众生的心。

而发心,从小到利益自己多劫的冤亲债主和累世的父母师长,大到为利益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如母有情,而恭敬诸佛,忏悔罪业。(为自他往生净土而积资净障)




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我们自己好好的检点一下,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升起,为一切如母有情都脱离轮回的苦,得到究竟圆满的乐,而精进修行,立志与成佛。



发菩提心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反观自己的心,从造作的口头的菩提发心开始,不断的熏修。(末学亦是非常惭愧,如今的发心层次仍然停留在口头菩提心上。)



想发菩提心,就要让自己常常去思维众生的苦,无论何时都不忘众生,不舍众生,在时时处处都实践着如何去利益众生。因为发心的大小,和我们修行证量是成正比的,亦和我们修行的进步度成正比,更决定我们能否真正得到佛力的加持。



如若发心甚为广大,定为诸佛菩萨,空行护法恒时护佑。




惭愧末学卓玛拉措礼忏一年多来:

由是真诚忏悔故,感的冤亲债主冰释宿怨,含泪同忏罪业求皈依;

由是如说修行故,令得善神护法心生欢喜,熄灭内外障缘做护持;

由是至诚恭敬故,获得诸佛菩萨殊胜加持,有求必应大慈悲,有惑必解不思议。



第二点:祈请,劝请,及观行

祈请,劝请:当我们有正确和博大的口头发心后,在礼拜的前需要祈请诸佛菩萨的加持护念,也需要劝请和引导一切如母有情,与我们共同礼敬诸佛。

无量劫以来,我与无边无际的如母有情,在生死轮回中不能自拔,如今我能值遇正法及善知识,皈依三宝,并且能够信解意乐,也应该由衷希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母有情皆能随我一起,皈依三宝,闻思修正法,礼敬诸佛,忏悔罪业,积累资粮生净土。




末学就是发愿:凡见闻到末学在礼敬诸佛的一切有情,如有一位对三宝及净土不欢喜信受,我礼不尽。

劝请来的有情的多少,取决于我们的心量。



以此自利利他之殊胜发心礼敬诸佛,不仅能累积广大之福慧资粮,更能得诸佛菩萨的加持,和一切龙天护法的护持,观行亦将快速和清晰。


观行:万缘放下,一心观想正前方虚空中,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三世诸佛、菩萨、僧伽、经续、护法四周围绕而住。相上示为释迦佛,(体为自己的根本上师,)佛右手按地,左手结定印,上托甘露盈满之钵;相好庄严,清净光明。(如上图所示)



三宝弟子,对此总皈依处,最殊胜的福田,必然心生极大信心及欢喜心,而此时,诸佛菩萨亦对自己现欢喜相。

(诸佛菩萨就像我们的母亲,她疼爱的孩子经常不能依教奉行,令母亲日夜忧心。如果有一日,这孩子偶尔做了一丁点象样的事,就算不是什么伟大的事业,也会令母亲倍感安慰。我们观想诸佛菩萨面带欢容也是这样的意思,他们看到我们在至诚恭敬的祈请他、在作真实的修行,即使我们观想不好,发心不完全清净,或许还不太专心,他们也会高兴的露出喜容面对我们。)



此时观想左边是自己母亲,右边是自己父亲,后面历劫冤亲债主和累世的父母师长。前面是冤亲仇敌。六道一切如母有情皆在两旁及身后如军队列队般庄严的整齐排列着。而此一切有情的面容,都是现今生母亲的面容,以此激发自己慈悲心怀。并且观想诸佛菩萨众放出无量的光明,照射到自己与一切有情的身上,消除业障,增长智慧。



观行需要善知识的指导,以及长期的反复练习,切忌急于求成。观成后也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否则非常容易退转。



注:诸佛菩萨悲心无量,只要我们起念祈请,弹指间即会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因业力蒙蔽,无法见到而已。即使刚开始我们观想不出来,他们也一样会来临!因为诸佛菩萨大悲心故,可同时遍布一切时处。所以关于祈请这一点,我们无需生疑。

诸佛菩萨同时遍布一切时处,哪为什么又要祈请呢?其实这个祈请,是为我们凡夫而特别开示的,是为了培养出 ‘佛在面前’ 之恭敬虔诚的态度。如果不做祈请部份,我们这些凡夫很难生出“佛在此处,至诚恳切”这种心态。

长时间观行的熏修,久而久之,内心即能圆满生出“我与一切如母有情无时不在佛的法身光明之中”的信心。



第三点:礼拜的规范,表义和注意事项

规范不是约束,而是保护我们的心不执相不外驰。礼敬诸佛是对诸佛菩萨谦虚,虔诚,恭敬,端庄的行之以礼。

那么我们有需要检点自己了,我们是不是毫无骄慢心,具足虔诚和恭敬的弟子心态来端庄的行礼仪的?如果是想忏悔业障的礼敬,那么我们是否带着足够的惭愧心和从此再不造的决心行礼仪的?



礼拜之时,要有如同诸佛菩萨亲自降临般的法喜,谦虚,虔诚,恭敬。在此不做深谈。


在规范上,要注意的是如法和庄严:

1,两眼不得东张西望,收摄眼根,观照自心,内心也应该专注,不应散乱。

2,两脚两膝必须尽可能的并拢(5公分左右)。(以前在我累的时候,身体俯下,顶礼的时候,很容易两脚分开。这样就没有具足端庄,也是不圆满的。)

3,身体拜下后,应马上起立,不可以俯地休息,或慢吞吞懒洋洋地爬起。迅速起身表义迅速地引领众生离苦。

4,起立时候,两腿应同时起立,不能一前一后,从地上爬起来。

5,礼拜前,两手合掌先置于胸前,到礼毕,两手合掌还原到胸前,乃算圆满的礼拜一次。

6,礼拜之际,因身语意都在行持殊胜的实修,故不得随意嬉笑,说话和离开。

7,礼拜时穿的裤子长度,最好是在膝盖以下的。以示端庄。



以上七点,直接影响到礼拜功德的圆满程度。当我们自己庄严的时候,一切随我们礼敬诸佛的有情,亦会如是庄严。相上的庄严,亦会有内心的庄严。更会在我们相续中种下了相好庄严的因。




礼拜细节上的含义:

1,双手恭敬合十,空心掌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表示以莲花供养如来,亦代表空性之缘起。()

2,合十触顶(额),表随喜赞叹佛陀具有三十二种妙相、八十种随好之圆满色身(合掌置于顶上,祈祷自己将来证得佛圆满之顶髻;置于额头,祈祷自己将来证得白毫相);

3,置于口(喉),随喜赞叹佛陀六十种妙音之功德,祈祷自己将来证得;

4,置于心,随喜赞叹佛陀遍一切知之“一切种智”,祈祷自己将来证得。

如是附之以上四点观想,即是礼敬诸佛,赞叹如来,随喜功德。因为顶礼即是最殊胜的法供养。所以如是行之,亦有广修供养之功德。
5,双手合十触碰顶(额),口(喉),心三门,曲膝,俯身,代表愿意在三宝的加持下,清净三门的业障,随之五体投地的礼拜,表发愿降伏贪嗔痴疑慢五毒。(消除五无间罪)如是附之观想,即是忏悔业障。





注意事项:

1,礼拜的数量依个人体力而定,不宜过于劳其筋骨,以使留有余趣再次礼拜。

2,礼拜时不要开空调和风扇,以免受寒着凉。

3,家里有宠物(狗猫)的,如果想召请有情一起礼拜,最好能把宠物暂时隔离一会,因为有一些有情,胆子特别小,会害怕。

4,身体俯下时,眼睛勿闭,若闭眼则姿势不稳,血压调节功能也会受影响。

5,礼拜时身体重心在脚,全身端正而放松。(松则气脉通,顶上生清凉,能保持正念,不昏不散)。柔和轻松连贯的礼拜,身虽动而重心保持不动(心不动,乃动中定)。

6,礼拜不要贪快,要动中修定。身体虽然在礼拜,但应保持心如止水。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松以后,这时就可以进一步专注的来观行。




身做曲膝顶礼,口诵佛号或皈依文,或行愿品七支,而意念上的虔诚皈依,一心依止,清净信愿之心,为礼拜的精髓所在。将来修行是否能获得成就,亦取决于此。



礼拜做修持仪轨的时候,一般是同时礼拜,同时念诵,同时观想,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耐心训练,但并非难事。

末学刚开始就觉得手忙脚乱,心口更乱,不相应时就特别辛苦。末学向上师抱怨做不到同一时间的礼拜念诵和观想。上师回答说:我观察你几乎每天都是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电视,还同时一边讲单位的是是非非!你是怎么练出来的啊?末学当下生大惭愧心,发心努力学习修持。

其实只要有发心,并肯耐心恒修,就一定得加持。而且这也是减少和克服妄念的好方法。如果在动中把观行修的从心熟巧了,那么在静中(上座念佛)的时候,会观的更得心应手,佛之德相会湛然常住。而且在生活中也能够方便的提起观行,减少心念被假相的扭转。

恩师常言:修行没有方便的窍门,唯有肯行真干;佛法也没有专利,大精进者皆能得之。末学不才不慧不精进,但是师之每一教言,末学都恒常思维,努力落实。



第四点:礼拜和圆满六波罗


若能结合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一切有情行礼拜,所获之功德将更为圆满殊胜。


布施:行礼拜时,发愿且劝请有情,皈依三宝、修持礼拜;此即为法布施。圆满布施波罗密。劝请、引导有情皈依佛门与



修持正法之功德极为殊胜。


持戒:我们必须如法行礼拜,如法之意即为持戒。除前述礼拜的规范以外,尚需发心正确,当思维有情所承受之苦难,发

愿所有有情皆能离苦得乐,以此自利利他的强烈意乐,而行礼拜,即具真正意义的持戒  



忍辱:行礼拜时,身体必然产生痛苦、疲累之感受;此时,若能以忍辱心,毫无怨言,


欣然面对和接受身体之痛苦与疲累,心不退却不散乱,继续作礼拜修持。难忍能忍,如此,即能圆满忍辱波罗密。


精进:这一劫我们能投生为健全之人,能值遇佛法和善知识,并能皈依三宝,内心当涌现对上师三宝,父母众生等的无限


感恩。以此感恩心,即能生起真实欢喜的报恩之心。所受之恩,浩瀚无边;所行之礼,亦会无量之多;意乐之心,亦复如是。难行能行,如是即能圆满精进波罗密  


禅定:行礼拜时,心当专注于所礼拜之对象,方为如法之礼拜。若身行礼拜,心却散乱,即为不如法。因此,行礼拜时,


心须专注一境。久而久之,如此一心礼拜,心外无境,始能圆满禅定波罗密。


智慧:若能了知如法礼拜的内容,与礼拜的功德利益,此即为智慧;此外,若能善加观察、思维所礼拜之对象、行礼拜者、礼拜之修持三者,其本质皆为缘起性空,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如幻一般,以因缘聚合而示现,如是了悟“三轮体空”的内涵,即为圆满智慧波罗密。



第五点:礼拜观行与经典相应

1,观自己身体每一个毛孔化出一个化身,每一个化身之每一个毛孔又化出一个化身,化现自身与诸刹土微尘数等,同时顶礼;

2,我于轮回中流转无数次,或投生地狱道、或投生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等六道;所受之身无量,所造作之业,亦复如是。因此,观想自己于无数次轮回中所获得的身体,均以自己今生的形象示现,如此无量无边的前世与自己同时行礼拜;

如是观修,即是行愿品里开示的“一身复现刹尘身”。亦能如同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所述:愿自身化作如同大地尘土数目之化身,前往十方诸佛世界,供养十方诸佛。且能藉此忏除无数的过去生中,所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

结:我们做礼拜和观想,虽然不见精深,但是如若能够尽心尽力,毕恭毕敬,我们即能为自他成就无边无际的资粮,亦能消除自他无边无际的恶业,还能为自他种下一个成佛的因。这小小的因,像一个种子,迟早会遇上水份及阳光等外缘而发芽成长。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本是同体,只是迷悟之别。我们处在无明梦中,无始来从未醒悟,执着心外的实我实法,起烦恼障,所执障,由二障再造诸业,故感召了三界轮回的种种之苦。我们如何能够破迷开悟,破妄显真?如何能够转识成智,转凡为圣?唯有勤奋踏实的积累资粮,唯有至诚恳切的忏悔净障。

理能顿悟,业则不会自消。佛陀乃佛尚且示现恶因之果报。何况我等凡夫。

诸多的障,障碍了众生本具的佛性;障碍了众生超越三界;障碍了众生明心见性;障碍了众生成就佛果。

末法时代,我与一切众生皆是迷惑颠倒,自视甚高。现今世界灾难战争四起,无常难料。故净障实为修行人第一重要,无有大的漏缺方能真实积聚资粮。

净障集资二者不可缺,切莫轻言修善修福抵罪业。

修观行,假使没有大善知识的指导就容易出毛病,凡夫很容易执着感应,执着神通境界,还容易在观行中起邪见。愿道友切莫执着,谨慎行之。



礼拜,

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让别人肯定和夸奖你;

也不是说只有做了礼拜,才算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更不是说做了礼拜,观行熟练了,就可以得成就。

礼拜只是修行中集资净障的一种方式。

末法时代,我与多数有情均是业障深重,福慧浅薄,所以更需要如是苦修,净障,积资,圆满六度。

当然各人根基不相同,积资净障之法也不应如一。



末学只是意在将正确的礼拜和观行方法供养给有相同发心的道友。

末学才疏学浅,无有智慧,如若文中有漏有错,末学将在上师三宝前作最深切的忏悔;如若此文有一丝一毫之利益,末学也算没有愧对上师三宝的加持和教诲,愿将微薄之善,回向一切有情,善根增长,福慧双修。

                                  惭愧三宝弟子卓玛拉措收集整理记录



发表于 2012-1-1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07:44 , Processed in 2.01173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