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2|回复: 2

[大德开示] 学诚法师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二 于 2011-12-21 07:34 编辑

罗马河 2011-12-13 10:20
学诚大法师
您好
给您发信是想恳求您详细帮我说一下什么是业障,什么是业障病。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太太09年得了双相情感交流障碍(躁郁症,躁狂发作),出院后对佛法感兴趣,就在广化寺做了皈依。经常去广化寺听灯云法师的课,后来灯云法师跟她说她的这个病是业障病,要念经礼佛才能好。
上个月她在北京,又发病了,她也去龙泉寺找过你两次,可惜没有见到你。现在她已经回到福建住在福州第四医院。但是她还是忘不了说这个病是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1:59
病的因缘有多种,有的是生理原因,有的是鬼神干扰,有的是业障所感,分别用医药手术、念佛诵经、忏罪修善等来对治。综合原因形成的病,须由综合的方法来疗治。佛世时,佛也让生病的比丘们吃药。业障病是以前造的恶业遇到因缘感果,而呈现病痛。业障引发生理病,一方面需要礼佛诵经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医药治疗。可查阅文章《身病与心病》(龙泉之声网站龙泉道场版)


110.190.97.* 2011-12-1311:33
请教师傅: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比如找工作,很多时候光靠表面上公开的考试竞争是不够的,往往进入面试就要靠找关系熟人帮忙,这个对于其他竞争者就不公平。但是这个社会就是充满着各种的“潜规则”。你不适应它,你就处处失败。作为一个皈依的修行人应该怎么办呢?我用因果法则来思考,是因为前世造化,该你考上就自然有贵人帮忙,该你失败也是从前造业的结果。结果摆在那里。但过程上如果不去潜规则怎办能成功呢。一味听天由命吗?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1:59
在共业恶浊的社会中,如果个人福德不足,善业的成熟有时要由潜规则等恶行为缘才能成熟,而善行有时引发恶业成熟。如果个人福德厚足,则不受潜规则困扰,谁也阻碍不了。托关系找工作等,不算大恶行。如果为了获得基础条件以更好地学佛弘法,不得已时可以适当做。应知是福德不足,生惭愧心,平时多皈依三宝、行善培福,并随力护教弘法,净化社会人心,扭转社会恶浊共业。


221.233.162.* 2011-12-1313:55
法师好!我每天晚上或出声或默念经书,地藏经,法华经,普贤行愿品等,想反复诵或阅各种经书,然后有选择的偏重哪几本经书可以吗?比如六祖坛经,地藏经,及普贤行愿品等要不断地反复读诵,但不止一人跟我讲:不要看那么多经书?只选择两本或一本就行了。是不是应该据己的欢喜方式,读诵经书呢?不拘泥于他人的习惯?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0
可以,诚敬欢喜就好。除了反复读诵经典,还宜研阅经义,系统闻思一些佛法,树立较完整正知见,同时在生活中随力实践佛法,行善利人,反省过失,净化烦恼,学佛之路就会宽广平稳,也容易利益他人。

221.233.162.* 2011-12-1314:05
法师好!现今寺庙清净和不清净的共存,而我们常常努力寻找清净道场,而心里排斥欠清净的道场,这也是执境的表现吧?应该对任何寺庙都生欢喜心,没有分别。我近期一直迷茫:近距离接近寺庙,有很多习气和世俗一样,发现原来学佛还要到寺庙历练啊,挺意外的,原来太理想化了。那么我如何能时时刻刻心净呢?欢喜寺庙里的各类信众呢?怎样干掉我的分别心呢?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1
面对任何善、恶境界,自己都要保持一份善心,不仅对寺庙和信众,对寺外人事也应如此。这是佛法修行的基本功,否则讲再多佛法名言概念都不成佛法。要常怀惭愧、诚皈三宝


122.91.174.* 2011-12-1317:14
法师好!有一小庙的住持自幼被父亲逼出家,一天学也没上,成年后,以身傍法,后还俗,弟子请慈悲法师开示:若此人,此后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带业往生吗?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1
如果痛切悔悟,对极乐净土深信切愿,一心念佛,可以带业往生


222.91.122.* 2011-12-1317:35
师父,昨天看到西安长安这有一人收养了400多只流浪狗,但现在没有能力继续养下去,如果没有来自多方更大的帮助,可能会对它们进行安乐死。我觉着好迷茫,这些狗是从宰杀中救出的,现实就是没人有能为这么多狗给出更好的归宿,不说狗是修行人的转世嘛,如果真到最后对它们进行安乐死1、这位主人是不是犯了很重的杀业,那这个救助到底是不是好事呢?也许不救它们,他们随着自己的业力自行就走了?2、死前要请师父给 它们诵经吗?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1
1、不是恶心杀害,非重业。救助一天就有一天的功德。也可不作安乐死,可想办法招人领养。如果没人领养,可以放到合适的城乡或山野,有些或许能幸运地活下去,不必全部作安乐死。
2、能给它们诵经回向是最好


pauluniversity 2011-12-13 17:55
阿弥陀佛 感恩老师
师父,今天我的一位老师问我。他也很喜欢佛法。说为什么龙泉寺不能建一些医院呢,即能为寺庙的人服务又能服务社会。特别是一些老医生退休学佛,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善缘来改变一些社会上医院的现状呢。解决一些看病难,没钱看病的困难呢。也许庙可以少建一些,而这些服务社会的东西应该多设立。弟子也不知道如何解释,请师父开示。弟子杨新宇拜叩。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2
现在就常有医生来寺免费给大家治病。如果要建立和维持面向社会的慈善医院,还需要较多因缘条件。社会上的不良现状的原因根本在人心问题,要净化社会人心才能根本改善现状。另外,现代人生病多,来自于人心的放纵。不仅生病的人苦恼抱怨,健康的人也苦恼抱怨。


119.164.27.* 2011-12-1320:43
师父好,犯过五逆罪的人为什么不能出家?我以前确实犯过但现在已真心改过还不能出家吗?学诚法师回复说罪障太重,不堪住持佛法,可在家勤恳护持三宝,好好净罪修善。怎么犯逆罪?可能只是方便罪,不一定正犯。你好师父我就是问这个问题的人我犯的是:1、家里遭强拆,那时候还不太信佛,搬家时把经书放家里了,把经书砸里面了。2、佛卡掉厕所里了没管还继续上厕所也没捞上来这俩件属于五逆中出佛身血吗?如果是忏悔清净了能出家吗?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2
这不属于五逆罪,忏悔清净可以出家


60.26.234.* 2011-12-1321:38
顶礼法师,我儿子今天取消钢琴考试资格了,谱子总背不下来,还要留级半年,儿子说他挺乐意学的,我知道这是因果,但是还是想不通,也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做,是不学了,还是继续呢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4
费力学这个成效和意义不大


jiang2536 2011-12-13 21:55
顶礼法师。弟子父亲是以打鱼为生曾造了很多的杀业,还有弟子也曾造下杀业,弟子要如何忏悔。弟子知道错了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4
放生、诵经、念佛、拜佛、持咒等都可以忏罪,相应哪种可就随力做


221.223.120.* 2011-12-1321:56
顶礼恩师,弟子每日上下班有2个小时的时间在车上,想利用这2个小时来诵经,这样做可以吗?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4
可以诵经,适当注意不要干扰其他人

happywang 2011-12-11 20:27
向“ 学诚法师”请教: 行走坐卧都可以听闻佛法吗?
顶礼恩师!弟子已经获准成为《广论》讲师了。自当更加勤奋地学习。以前弟子学法不喜做家务。但今年参加《广论》共修后,开始对治自己习气并修师父讲的六个忍辱的层次。做家务时,我或念佛号或听闻《广论》感觉法喜充满,做事时也不感觉厌烦了。
弟子有了孩子以后,能够认真坐在书桌前听法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有时弟子早上睡醒时,为了不影响家人,还会躺在床上听法。
但是这样听闻是否对法有些许的不恭敬呢?但是,鉴于弟子现在条件有限,弟子想求师父开许在行走坐卧时听闻佛法。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 回复于:2011-12-1702:09
听法宜存恭敬,除病及特殊因缘,最好别卧着听法,你的情况也属特殊情况
圣心 2011-12-1219:53
向“学诚法师请教:请教关于如来藏与禅宗本来面目的问题?
上师索达吉堪布《佛教空性观》云:“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是禅宗明心见性时所见的“本来面目”,它与空性无二无别。”
慈诚罗珠堪布《关于“如来藏”的开示》云:
“当所有的“有”“无”念头都真正地消失后,剩下的就是“如来藏”。禅宗里这叫“本来面目”,也可以称之为“大光明”、“大平等”、“大圆满”、“自然智慧”等等。”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动颂释章》云:“性佛决定者谓如来性即是本觉。本性自觉非修所成故名性佛。”
《宗镜录》第三十四卷云:“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本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亦名如来藏。亦名心地。达磨所传。是此心也。”(《宗镜录》作者永明延寿大师乃弥陀化身也)
一同修问:我想了知,胜义谛中还有知觉吗?还有灵灵敏敏的了知性吗?
辅导员A法师:
“过去诸佛因为安住了现空无二的心性而成佛,未来诸佛亦将如是,现在诸佛亦如是。”(《定解宝灯论-新月释》)此“现空无二的心性”就是您所问的“知觉”、“灵灵敏敏的了知性”……您所说“知觉”就是“如来藏光明”……
请教:
1、由上得知禅宗的“本来面目”就是指的“如来藏”,但是禅宗第一次明心见性就见到了这个“本来面目”,还要除去习气,在境上磨练,而初住菩萨破无明,才见法身(经上说法身就是如来藏),但禅宗第一次明心见性就已经见到本来面目,是否等于见到了如来藏?见到了这个“本来面目”时是否入了无分别智?
2、禅宗也说,见到了那个“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离念灵知”的就是本来面目,上文又说那个“了知性”就是光明如来藏,禅宗第一次见性就见到了本来面目,如果不是如来藏,为何有觉知性呢?到底几地菩萨才能见到如来藏?
学诚法师 回复于:2011-12-17 02:10
实相言语道断,都是假名安立而已。
见道即见一分,十地也未彻见


圣心 2011-12-12 19:55
向“ 学诚法师”请教:大乘见道,是圆教初信,初住还是初地?
请教法师与同修们,
有的法师说,别初地与圆初住都是见道位。如徐恒志著的《书简节录》云:“至于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性,是大乘见道位,则是证的境界”
有法师说圆教初住位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相当于别教初地,而别从教初地到十地,之后即称佛,而圆教初住后尚有四十一个位次才成佛,
而在密宗,只要证悟(这里的意思是证悟空性),就是初地。
初地菩萨可示现百界做佛。而天台智者法师与印光法师,偶益大师,也说圆教初住菩萨,可以百界示现做佛。
《佛说十地经》中也说极喜地菩萨的功德:“能证菩萨百三摩地。见百如来。彼佛加持皆能解了。能动百世界。能往百刹土能照百世……”
请问:
1、密宗的初地,与显宗的初地是同一境界吗?如果是,为何圆教的初住菩萨也能够百界示现做佛?
2、密宗说的初地欢喜地,是别教的初地还是圆教的初地?也就是说,别教的初地能不能称为欢喜地?
从欢喜地到法云地,这十个位次是圆教的还是别教的?(净空法师在《华严经讲记》说:“在别教欢喜地的菩萨,别教初地,欢喜地;圆教是初住”因此由此一问。)
3、初住菩萨证得一分法身,是否见到了如来藏?
4、《佛说十地经》讲的欢喜地是圆教的还是别教的?
学诚法师 回复于:2011-12-1702:11
各自体系名言安立而已,了解内涵就好,不必纠缠名同名异,脱离修行,只成戏论。

happywang 2011-12-11 20:27
向“ 学诚法师”请教: 行走坐卧都可以听闻佛法吗?
顶礼恩师!弟子已经获准成为《广论》讲师了。自当更加勤奋地学习。以前弟子学法不喜做家务。但今年参加《广论》共修后,开始对治自己习气并修师父讲的六个忍辱的层次。做家务时,我或念佛号或听闻《广论》感觉法喜充满,做事时也不感觉厌烦了。
弟子有了孩子以后,能够认真坐在书桌前听法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有时弟子早上睡醒时,为了不影响家人,还会躺在床上听法。
但是这样听闻是否对法有些许的不恭敬呢?但是,鉴于弟子现在条件有限,弟子想求师父开许在行走坐卧时听闻佛法。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 回复于:2011-12-1702:09
听法宜存恭敬,除病及特殊因缘,最好别卧着听法,你的情况也属特殊情况


问答万花筒:
117.22.121.* 2011-12-1509:15
师父,我加了西藏瓦拉五明佛学院的一位仁波切为博友,今早收到他一则博文:“我们追求佛法不要迷信。有人说我不信佛,什么教都不信,只信自己。这从佛法来讲是最高的见,是佛的见了。”怎么觉着这条法语不太受用,我们凡夫的“只信自己”怎么能与佛相比呢,如果现在的社会人人都只信自己,只为自己的欲望去努力,那天下不是更多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吗?师父认为我对这条法语存在什么误解吗?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5
可以存疑,他可能是讲信自己的觉性


法海释疑:
117.67.75.* 2011-12-1517:48
师父好:
每当我向我的佛学启蒙老师汇报放生时,老师总是慈悲开示说,要离相修善,不要刻意为之。我知道这是慈悲智慧的开示,属于向上一着。“好事不如无事”“有心为善,其善不赞”。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是不是著相修善不能成佛?是不是著相修善是人天果报、障碍明心见性?
若说到遇到才买,这样遇见的情况实在太少,就是遇见也未必能买,缘不具足。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6
从著相到不著相需要一个修行的过程。初修者要勤修戒善,发心和行为要很明确和积极,否则“不著相”容易成为懈怠懒惰乃至邪见恶行的借口和保护伞。
《大宝积经》说:“若以得空便依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117.67.75.* 2011-12-1517:48
我说我为了家人生病能早好,朋友生病早日康复,为了------他说这也不对,这是法执。
我后来想想,若谨记“不可著相修善”这不也是著相吗?著法相。
干脆是我想买就买,前提是条件具足:有钱,有时间,有卖生的,守住开始发出一念的慈悲,放生去。不成佛也罢,不开慧也罢。
我偏著相放生。我偏好事。多事。我偏“有心为善”,不要人赞。人骂才好,消业。
学诚法师 回复说 2011-12-17 02:07
弘一大师《〈八大人觉经〉释要》说:“古人云:‘上智知空而进德,下愚知空而废业。’即此义也。若执空以为究竟,则佛法所绝不许,斥为‘著空魔’,斥为‘堕顽空’。由此空见而拨无因果,即造极恶之重业矣!”



本文转载在学诚法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北京龙泉寺网络佛学院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92280923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15179601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龙泉网络佛学院于直播教室网络教学授课。软件下载地址:http://show.sina.com.cn/down.html安装后,申请一个帐号,--点左上方“查找房间”--输入房间名:“龙泉网络学院一”或者搜索房间ID:447389。
   
发表于 2011-12-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一切

南无僧伽吒
南无僧伽吒
南无僧伽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2:38 , Processed in 0.30080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