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15|回复: 10

[佛化生活] 古格王朝遗址守护者获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图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格王朝遗址“最后的国王”普布曲桑
作为唐卡世家的传人,普布绘制的唐卡十分精美
  中国佛教新闻网西藏讯:中华文化评颁委员会近日公布,在西藏古格王朝遗址坚守十九年的优秀文物保护工作者普布曲桑,获得“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每年举办一次。“2011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颁授典礼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
  古格遗址“最后的国王”
  近些年来,到西藏阿里古格遗址参观的旅友越来越多。不少到过的旅友都在自己的游记中提到这样一位朋友,他将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19年默默投放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古格王朝“最后的国王”。他就是古格王朝遗址管理站的站长普布曲桑。
  西藏古格王朝遗址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外18公里处一座300多米高的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每位到过古格王国遗址的人,都会为其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布局科学而感慨不已。那些留存下来的庙宇、宫殿、堡垒、洞窟、壁画,虽然300年来屡遭自然及人为的破坏,却依然能让人感觉到这座古城的壮观与繁华。而这当然离不开常年驻守在古格遗址的守护人的努力。
  7000日夜孤独的守护
  普布曲桑第一次到古格,是在1983年。从他家所在的色让地区到札达县,当时还没有公路与公共交通,两地间隔250多公里。带了干粮,足足骑了三天多的马,他才到达。作为一个唐卡世家的传人,普布曲桑说,最开始吸引他的是古格遗址的壁画,他觉得“那儿有东西在召唤着他”。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竟然改变了他一生。
  1988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对古格遗址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维修,普布曲桑便跟着维修队,一起修缮壁画。当时,他便有了守护古格的念头。
  1992年,他正式接替之前的守护者旺堆老人,成为了遗址管理站的站长--一个编制外的临时工。从那时起到现在,整整19年里,普布曲桑都坚守在这座曾经辉煌、现已荒废的土山里。近7000个日夜的孤独守护,陪伴他的更多的是艰苦、寂寞甚至是危险。防止遗址被盗和损毁,是普布曲桑的首要任务,也是他最艰难的任务。除了白天的巡视外,夜里11点、凌晨1点、3点、6点,还各要巡逻一次,基本“一个月一双鞋。”长年的巡视行走和爬坡,普布曲桑的膝盖和腰部,都患有严重的关节炎。
  2003年的一个夜晚,普布骑摩托车巡视遗址的时候,遇到碎石翻车,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因搅在车轮里而骨折。由于遗址是在海拔将近4000米的高原,普布曲桑的日常生活异常艰苦。大米、蔬菜等一切生活必需品,他要骑着摩托车,去20公里外的札达县城采购,饮水要到2公里外的山沟里去挑;发电只能依靠简陋的太阳能,一台14寸的小彩电、一台录音机,已是他的全部“值钱家当”,也几乎是他获得外部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
  我干不动,儿子要顶上
  难得的是,除了管理,普布曲桑还参与壁画的修缮工作和绘制唐卡。没有游客来时,他带上干粮和水,在殿堂里一呆就是一天,亲手绘制和拍摄了很多壁画的样本。身为唐卡传人,普布曲桑还一直在研究佛像的眼神和手势,他的唐卡画得十分精美,大多融入了古格壁画的风格。不过,普布曲桑很少会卖自己绘制的精美唐卡,大多数都捐给了寺院,来表达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信念。
  五年前,普布娶了一位藏族姑娘。现在,一家人都搬到了管理站居住,普布的儿子噶玛也已经五岁了。曾有人问他:“等噶玛长大后,你希望孩子像你一样,继续守护这个王国吗?”普布斩钉截铁地说,“我干不动的时候,他要顶上。这是我的命,也是他的。”
  提普布曲桑简介
  藏族
  文物保护工作者
  西藏古格王朝遗址管理站的站长。
  古格王朝遗址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外18公里处一座300多米高的土山上。公元10世纪,古格王朝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壁画、冶炼、制陶、纺织、木工、缝制、出版、雕塑、石刻等,史称“古格文化十三发现”。那些庙宇、宫殿、堡垒、洞窟……在普布曲桑的努力保护下,依稀保存着往日的模样。
  这是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管理站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米、蔬菜等一切生活必需品,他都要骑着摩托车去20公里外的札达县城采购,饮水要到2公里外的山沟里去挑,照明、烧饭均靠简陋的太阳能。
  在过去整整19年时间里,普布曲桑守护着一座曾经伟大、却早已荒废的山城。防止遗址损毁,是管理站的首要任务,也是普布曲桑最为艰难的工作。除了白天的巡视外,夜里11点、凌晨1点、3点、6点,还各要巡逻一次,“一个月一双鞋”。19年的守护工作,长年的巡视行走和爬坡,他的膝盖和腰部,都患有严重的关节炎。2003年的一个夜晚,普布骑摩托车巡视遗址的时候,遇到碎石翻车,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因搅在车轮里而骨折。
  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管理工作,他还参与壁画的修缮工作和绘制唐卡。没有游客来时,他带上干粮和水,在殿堂里一呆就是一天,亲手绘制和拍摄了很多壁画的样本。作为唐卡世家的传人,他一直在研究佛像的眼神和手势,他的唐卡画得十分精美,大多融入了古格壁画的风格。普布曲桑很少会卖自己绘制的精美唐卡,大多数都捐给了寺院,来表达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信念。
  在高原的艰苦环境中,忠诚守护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且还参与修缮工作和绘制唐卡,体现了一个公民的高尚情操,以及奉献和敬业精神。
信息来源:中新网


发表于 2011-12-1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只有强烈随喜赞叹和无尽的感恩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画 于 2011-12-11 10:46 编辑

西藏古格王国遗址

100233.jpg
43667127084451.jpg

    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留给我们的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的遗址。就在15年前,古格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自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在此展开了一系列收获巨大的考古工作以后,这个消亡了350年的王国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行者。     近十数年间古格遗址 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画等揭开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纱。    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

17134.jpg
2007612951312345.jpg
2007091802340666.jpg
20070419021351383.jpg
20070918024002758.jpg
20100828170249967.jpg
20100828135854435.jpg
01300000013093119620770019640.jpg
20070918023942458.jpg
20100828135816296.jpg
xin_1204042008546562275150.jpg
20070918024015405.jpg
20110316175140512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画 于 2011-12-11 10:49 编辑

0019b91ec8e50ea9bc685b.jpg

185fa0af8b69164609f3c96f97d6f4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7ea23b38fe407c76b27fce6570145ca.jpg
userid48020time20051227104554.jpg
1513370679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0:28 , Processed in 0.355860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